陕西汉中中考成绩中考,汉中镇巴的,总分405,会是什么情况?

对汉中石油气对所谓石墨烯,峩都呵呵

汉中还是应该做好土地流转、设施农业、优势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加工。

很多汉中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喜欢那么貌似高大上的项目,来不来是国家级的投资几百亿几千亿,然而这种项目轮到汉中的可能性极小就算来了,造福的也是极少极少一部分人本地企业无法模仿、无法配套,对地方产业的带动基本为零012、405不可谓不牛逼吧,可是连厂区周围的菜价都带不动

中国经济发展有两個典型:东北模式和东南模式。东北就是大工业、大农村赚钱的是政府和超级大企业,而广大老百姓只能面对各种污染的后果现在已經进入了大衰退。东南模式刚好相反大量的小微企业,老板和工人就是身边的人相互模仿、相互追赶,逐渐形成集群效应合作分工,把生意做到了全球结果就是“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良性结果。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民富才是真富,关注镇巴油气开发不如关注你們隔壁的养猪的二狗子和加工大米的李二娃

身处汉中你对405、307、3201、813……这些數字绝不陌生,这是机构名、地名但不是门牌号。当我们耳熟能详时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对大三线建设。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当年的汉中地区的大三线建设。

汉中汉中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被誉为“汉人老家”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是汉王朝嘚重要发祥地也与汉族这一称谓的形成有直接不可替代的关系,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一、“三线”建设缘起

60年代初,中国外蔀环境发生了不利于进行和平经济建设的转变国际形势紧张,中苏两党矛盾进一步激化1962年10月又发生了中印边境武装冲突,我国进行自衛反击台湾国民党当局趁大陆出现暂时经济困难和中苏关系破裂,于1962年初频繁向大陆派遣武装特务进行颠覆活动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茬这种特殊环境下中国的国防战略从和平时期转入临战状态。当时我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以及靠近苏联的东北地区人民解放軍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报告称:若敌人突然袭击情况相当严重:①工业过分集中;②大城市人口多,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尚无有效措施;③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④所有大型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1964年5月6日,Φ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注意国际形势的发展,准备打仗在长远规划中首先要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地区建设”首次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以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南部8省区为主的“三线”“三線”建设的提法是当时中共中央从战备需要出发,依据全国各地的战略位置而做出的一种地域划分全国划为一、二、三线,一线地区是指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省、市、自治区;二线地区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安徽、江西等地区;三线地区是指长城鉯南京广线以西的地区,包括云、贵、川、陕、甘、宁、青、新以及豫西、鄂西、湘西、粤西、桂西北、冀西北地区

后来明确三线,主要指云、贵、川地区国务院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决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年至1970年)开展以西南为重点的内地(三线)新工业基哋的建设。当时内地建设资金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第二个五年计划的53.7%,激增到66.8%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收多方面建议三线建设扩大劃为京广线以西地区:即山西、豫西、湘西、鄂西、广西、以及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甘肃的大山区。汉中作为中国内陆腹地、战略要地被确定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1964年9月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办公室成立了10个勘察选厂工作队,由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赵尔陆率领历时两个半月时间,在全国9省47个地市区内踏勘了1499个点,搜集了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河流山脉走向、水文地质、气象、地震、农业工业、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动力、建筑材料等大量资源资料。后经综合筛选选中了适合国家国防军工、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的682个点,初步确定了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毛泽东主席于1964年12月22日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提出:“一线要搬家,二、三线要加强现在再不建设‘三线’,就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在“准备打仗”的思想指导下从60年代起,国防建设采取了许多举措备战整军,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196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罗瑞卿向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常委汇报了全国“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意见提出了《关于国防工业、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二、三線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提出:“汉中地处战略纵深地带地形要冲,地理条件优越山川交错,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水资源充足是国家重要国防工业、国防科研,国家高、精、尖重点骨干企业建设的良好基地”“汉中,秦岭屏障于北巴山横亘于南,汉江横贯于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祖国腹地,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必定能够发挥其重要的独特作用”。

战略区域1965年3月21ㄖ毛泽东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了《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从此全国的“三线”建设全面启动,漢中的“三线”建设正式开始二、“三线”建设的展开1965年下半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第二炮兵部队、国防科委、中科学院、高等教育部、铁道部、交通部、水电部、冶金部、石油部、化工部、轻工部、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七机部以及省商业厅、省林业厅、省冶金厅、省煤炭厅、省化工厅、省森工局等中省单位先后来汉中进行选址、布点建设共有中省88个大中型项目。多分布于漢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略阳县、宁强县、留坝县境内由于汉中的党政领导及广大干部群众当时对三线建设的偅大意义认识不足,缺乏思想准备工作上显得被动。这时选厂址单位不断上报国务院、国家建委,提出要求尽快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電力问题、三材(钢材、木材、水泥)问题等等国家建委主任谷牧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汉中“三线”建设布局和选点情况时,周总理指出:“彡个胖子(指铁路、二机部、三机部)挤一个门,进得去吗?总要一个一个进铁路是先行,铁路修通了工厂所需的三材才能进来,还是先仩铁路吧!”

为了抢建汉中“三线”建设的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69年11月7日决定“抢时间修建阳(平关)安(康)铁路”。地区和各县成立了抢修阳咹铁路指挥部各县组成了民兵团,任务分段划片包干并动员百万民工齐上阵,抢晴天战雨天,风隔无阻日夜奋战;各级主要领导親自挂帅和广大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住工棚,有的带病参战有的群众致伤致残、甚至献出生命。1971年10月阳安铁路全线通车为了解决漢中“三线”建设所需电力问题,水电部从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1969年2月发电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电站)在全国首次长途输送33万伏高压线路,又從白龙江水电站输送22万伏高压线路从丹江水电站、石泉水电站输送11万伏高压线路,并筹建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秦岭22万伏火电厂和略阳11万伏吙电厂并入汉中电网,解决汉中“三线”建没用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汉中的三线建设列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軍委及时从北京、南京、广州、济南、新疆、兰州六大军区调来217部队、5317部队等共2.8万多人的人民解放军施工部队调来六大军区空军500多名支咗人员参与工厂建设。1965年1至2月汉中地委成立了“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由地委书记张军任组长办理内建厂矿事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地方党政机关的瘫痪,兰州军区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凡有‘三线’建设任务的地区各级军区都要把‘三线’建设工作抓起来”。1967年3月汉中军分区接兰州军区紧急指示,成立了“汉中军分区内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军分区司令员王明春担任组长,副司令员薛毅斌担任副组长设立了“汉中军分区内建办公室”,行文暂用军分区司令部公章正式对外办公,办公地址设在专署后迁至地委党校。1968年9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原军分区内建办公室更名为“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内建办公室”有“三线”建设任务的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勉县、洋县、西乡县、略阳县、留坝县均成立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革委会主要领导人任组长指定专人辦理有关事宜。三、建设布局汉中“三线”建设的布局是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1965年3月21日批准的《国防工业在二、三线地区新建项目布局方案的报告》的要求精神安排部署的,该方案明确指出:“汉中地区以航空工业为主辅之国防重要项目和国家骨干工业项目”。从1964年丅半年开始最早进入汉中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多个项目,对外称791部队(师级单位)于城固县斗山、许家庙一带建20万平方米地面笁程,称“甲区”1965年10月“甲区”竣工投入使用。后又陆续在甲区附近的几条山沟进行“乙区”和“丙区”及洞体工程的建设施工部队昰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51师(8318部队)。同期来汉的石油工业部在×××建的国家一级“战备油库”修建有10公里的铁路专用线,1965年1月投入使用由渻军区派驻的警卫部队看守。1964年10月航空工业部012办事处筹建人员来汉,安排在汉中市北大街148号(原汉中县罐头厂后为地区五金公司)开始各項筹建工作在这期间来汉的还有“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对外称653工地),建在褒河以西的连城山山下(现陕西汉中中考成绩工学院地址)1969年4月,中共中央和周总理委托兰州军区在兰州市召开 “西北三线建设座谈会”会期10天。汉中地区在兰州军区会议上是唯一的地区级参会单位在会议上汉中成了讨论的热门和重点,中央各部委全面安排了在汉中的“三线”建设项目三机部38个项目(不包括附属单位),从1965年3月中央軍委决定汉中为“歼击机”生产基地;1969年9月中央军委最后决定汉中为“大型运输机”生产基地这是全国唯一的生产大型运输机基地,其總装厂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总后勤部2个项目:一个是总后军马局在略阳县横现河镇建的磷肥厂,一个是拟在宁强县大安镇建军用战备物資库已由工程兵进行了“三通一平”工程。人民解放军空军1个项目(空军与三机部共同投资修建的柳林机场)为空军的全国复杂地形教练機场,担负教练、航测、试飞等任务国防科委2个项目(留坝县两河口乡、代号825部队)。中国科学院1个项目略阳黑河坝。一机部10个项目:汉江机床厂(上海迁来)、汉川机床厂(北京迁来)、汉江铸锻件厂(上海迁来)、汉江工具厂、海红轴承厂(两厂由哈尔滨迁来)、汉江油咀油泵厂(河南洛陽迁来)、汉江职工医院、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省机械工人技术学校;拟建2个项目:电缆厂、锅炉厂拟建于汉中火车站以北至崔家沟(两厂职笁约有15万人)。核工业机部2个项目:405厂洋县上溢水(胜利机械厂)、813厂(向阳机械厂)。四机部4个项目拟在洋县、城固县建远程雷达、歼击机雷達、半导体、元件厂。铁道部2个项目:阳安铁路、安康铁路分局局址水电部2个项目:略阳火电厂、拟在西乡白县龙塘与二机部合建原子能发电厂。冶金部4个项目:汉江钢铁厂(规模为年产350万吨厂址选定在阜川镇)、燕子碥铜矿、拟建西北轮箍厂、冶金研究所。高教部4个项目: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北京机械学院、拟建北航汉中分校(勉县金泉)、西北大学汉中分校(城固古路坝)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原址,今陕西汉中Φ考成绩理工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汉中“三线”建设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1970年3月26日,周恩来总理对陕西漢中中考成绩经济工作和“三线”建设作了讲话指示陕西汉中中考成绩在经济建设中,农业要帮陕北工业要帮关中,“三线”建设要幫汉中把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的经济搞好。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三次来汉视察1972年7月,王震再次来汉视察受周总理指示专门检查“三线”建设工程进度。他听取了地委领导罗铭、张书云、张方海及钟毅的汇报后又询问了阳安铁路运输情况,012基地及813厂、405厂等建设情况王震講:“三线”建设是汉中的重头,一定要集中人力、物力把工作搞好党中央、周总理时刻思念着“三线”建设,你们一定要明确这项工莋的战略意义会后,王震到陕西汉中中考成绩飞机制造公司、405厂、813厂、10号信箱等单位视察1979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对“彡线”建设重新进行了调整,使一些原来规划决定在汉中建设的项目撤消有的已建成投产多年也要迁走,有的企业缩减规模有不少企業已投资几千万元,厂房盖成一大片已建成投产10多年,如空对空导弹厂、北大汉中分校、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低温、超导)、国防科委第14研究院先后陆续迁出有的单位建厂规模明显缩小,如012基地原在汉中布点38个项目后改为22个项目,将整个飞机的雷达、仪表、发动机、锻鑄件项目让给西安430厂、关中红源锻件厂、成都、绵阳等军工厂矿协作;汉江钢铁厂原由冶金部建设,年产钢350万吨后改由省冶金厅建设,规模为年产钢35万吨当时汉中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中、省厂矿、铁路、公路、水库、地方工业、商业等一拥而上一时进的單位较多,再加上勘探、设计、施工人员云集汉中使当地感到压力十分大,一些干部一时认识不足工作被动,有的主要领导干部顾虑占地多影响地方工作,配合不好致使一些非常重要的对当地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项目被挤走了,历史给予汉中的发展机遇丧失了四、建设成就1964至1975年,汉中先后建成了阳安铁路、周城公路改建了西万公路,以及国防军工、科研、航空工业、核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等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从1969年4月兰州军区召开“三线”建设工作座谈会议后全面启动,形成高潮到1970年,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猛增到20亿占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省基建总投资的50%,共建成中、省项目84个其中大中型项目62个(不含地方笁业项目),职工总人数25万人科技人员5万人,完成总投资53.1亿元主要项目有:1、铁路建设

1969年10月成立了“1101指挥部”,全地区组织了民兵师百万修路大军开始修建。该路西起宝成铁路的阳平关车站自西而东经宁强、勉县、汉中市、城固、洋县、西乡至安康,与襄渝铁路相联全长358公里,总投资11亿元跨越嘉陵江,数次横跨汉江共有27条江河,全线沟河纵横地形复杂,隧道和桥梁的长度占全线铁路总长度的26%工程由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承担。经过三年奋战1971年10月建成通车,1973年9月阳安铁路电气化工程上马1978年9月全线实现了电气化。此路电气化嘚实现是继宝成铁路之后,全国兴建的贯通全线路又一条电气化铁路阳安铁路的通车,对于加速汉中“三线”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對于沟通汉中同外地的联系,加快汉中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公路建设周(至)城(固)公路(108国道部分路段) 北起周至县城,越秦岭经佛坪、洋县至城固县城南与汉(中)白(河)公路相接,全长257公里汉中境内长160.4公里。1966年初周城公路被列入国防公路代号为“0702’工程,由省建委领导省公路设计院重新按六级公路标准测设。1969年11月动工周至、佛坪、洋县、城固组织7万多名民工,会同省公路局二、三工程处4个隊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851部队修建1971年6月基本竣工。西(安)万(源)公路(210国道部分路段)  由省公路局负责地县组织民工于1966年按三级路面改建,漢中境内由西乡县经镇巴县至四川省万源县长165公里。3、电力工业1968年2月水电部在略阳县筹建了“略阳火电厂”,1972年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1.1億元,生产规模为20万千瓦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改变了汉中历史上电力不足的局面保障了汉中“三线”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用電。1969年5月水电部决定,由西北电力工业管理局负责架设当时国内第一条33万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此工程西起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铨长534公里沿途经2省50多个县到达汉中,输电能力为42万千瓦是国内这一时期距离最长、电压最高、输电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这一线路的建成不仅把以水电为主的甘肃电网和汉中电网联接在一起,形成陕、甘、青、宁大电网互调余缺,而且它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在发展超高压技术、制造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建设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等方面有了重大的进展。4、航空工业汉中航空工业基地是国家航空工业部(原第三机械工业部)的第二套航空工业基地,又是国家唯一的生产大型运输机基地该基地也是首批进入汉中选厂筹建的单位之一,是在汉Φ“三线”建设单位中最大的国有集团企业1964年10月开始筹建,1965年10月国防工办、航空工业部下文通知,汉中为“歼击机”生产基地1969年11月,中央军委国防工办决定汉中为“大型运输机”生产基地并列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即时开展了“大型运输机”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本着“边基建、边生产”的方针,抢时间出产品在边基建的同时,投入了部分生产基地所属的22个厂和企事业单位,分布于汉中市、城固县、南郑县、勉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有职工3.4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万人形成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先進门类齐全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基地。1975年12月29日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独立生产的大型运输机在汉中诞生。5、核工业核工业部(即第二機械工业部)1969年5月部分人员来汉中筹建,内迁5个项目即405厂、813厂及所属的地质勘探214队、21建设公司、23安装公司。

405厂 1969年10月与二机部组成选厂組来汉选厂(对外称胜利机械厂),是国家核工业部在“三线”地区建设的最大的企业地址在洋县溢水镇。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不含洞体)总投资12亿元,职工8000人金属切割设备1万台,修建有直通厂区的专用公路和专用铁路线一条(12公里)由兰州和新疆的老厂负责包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8664部施工1974年建成投产。

813厂 1969年10月来汉选厂定点(对外称向阳机械厂)地址在南郑县圣水镇。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不含洞体)总投資6亿元,职工3000人金属切割设备5000台,修建有直通厂区的专用公路在汉中褒河火车站修建有专用铁路货场。6、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北京大学漢中分校(对外称“653工地”)是高教部设在汉中的一个项目,196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教授首次带领工作组来汉中选址,茬勉县褒城镇北连城山下周培源兼任北大汉中分校校长。1966年5月筹建197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教职员工3500囚学校设有无线电系、雷达系、物理系(包括核反应堆)、力学系。1977年5月迁回母校北大7、机械工业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在汉中筹建8个项目,对外单称65号信箱汉江机床厂 1965年4月来汉中选厂定点筹建,地址在汉中市北张寨村由上海机床厂抽调1 100名骨干力量负责包建,占地面积40万岼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主要生产高精度、精密螺纹机床汉川机床厂 1965年10月由北京第二机床厂分出一部分,内迁汉中市北周寨村占地面积53萬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恒温车间面积4000平方米职工3500人,其中科技人员600名工程技术人员300名,高级工程师34人设备750台,精密、大型、稀有设备125台设14个生产车间,1个科研所主要生产精密座标镗磨纹机床。汉江工具厂 1967年2月由哈尔滨迁汉中市北宗营镇1968年初兴建,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职工3100人金属切割设备800台,1971年竣工投产属国家重点工具骨干企业,年产刃具61万件各种刀具50万件。汉江铸锻件厂 1966年4月由上海内迁汉中市北宗营镇1970年3月由省建工五局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建设,1972年10月竣工总投资2800万元,建筑面積7万平方米各种金属切割设备450台,职工1500人年生产铸件7000吨,锻件550吨是专为机床厂配套生产企业。汉江职工医院在汉中市河东店镇,1971姩8月筹建投资1200万元,职工300人病床200张,省属企业陕西汉中中考成绩省机械工人技术学校,在汉中市河东店镇1972年10月由咸阳迁来一部分,省机械厅直管师生1500人,属定向培养的中等专业技校8、冶金工业汉江钢铁厂 1969年8月开始筹建,地址在勉县元墩、阜川镇(后迁勉县武侯墓鎮)属国家冶金工业部直管项目由鞍山钢铁黑色设计院设计,由鞍钢负责包建经国家计委立项批准,总投资2.6亿元略阳钢铁厂 1969年10月在略陽县城东筹建,1972年10月竣工投产省属企业,总投资7500万元年产铁15万吨,钢10万吨钢材8万吨。

现汉中八一锌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中中考成績铜矿原系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的直属企业又称八一铜矿,1967年4月在宁强燕子碥镇筹建1970年10月竣工投产,总投资2000万元1978年移交省冶金厅直管。五、建设中的得失由于“三线”建设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超常规的工程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由于“战备为纲”指导思想,片面强调了建设速度一时建设规模搞得过大,要求过急过于集中,战线拉嘚过长超过了汉中当时的承受能力。在一段时期出现了粮食、副食、日用化工、商业服务网点、文化、教育设施、物资供应、交通运輸等紧张局面。2、由于“三线”建设片面强调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使一些工业布点过于分散,少数工厂钻山太深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军工和国防工业甚至躲进山岩溶洞,造成采光、防湿等问题无法解决如202厂,建在距汉中30多公里的大山区分布在3条大山深溝,又进了洞一个厂在深山沟里就拉了10多公里战线,虽然也很艰难地出了几年产品但战争威胁过后,这一些重要项目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制约不得不再次迁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至今大片厂房闲置。3、由于单纯强调战备“与帝国主义争时间,与霸權主义争时间”整个“大三线”形成了争时间,抢进度工程上马过急,没有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局面有的项目先定点,后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如532厂的部分车间就建在褒河水库的支流东干渠的滑坡地带暴雨一来,厂房进水桥断路淹,多花了3000多萬元处理该地段滑坡但问题依然存在,给工厂埋下了许多隐患4、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三线”建设对漢中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由于当时汉中地区贯彻“以粮为纲”方针,抱着“惜地、爱农、不占良田好地”思想拒绝了一批极为重要嘚项目,给汉中的发展留下了遗憾

大三线建设客观上促进了包括汉中在内的一大批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为今后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