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北高考英语多本2线5分报考什么学校

【图文】“2012年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漫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2年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漫谈
大小:12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湖北省2012年“新课程高考”首轮备考研讨会(主讲专家)
湖北省教育学会
&&&&&&&&&&&&&&&&&&&&&&&&&&&&&&&&&&&&&&&&
鄂学会字第[号
2012年“新课程高考”首轮备考研讨会
会 议 通 知
各地、市、州、县教研室、高级中学:
2012年,我省将迎来新课改背景下的首次高考,准确把握“新高考”的命题思想、考察范围,同时借鉴成功经验、更新备考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是我们备考过程中必须积极面对、做好做足的一门功课。为此,我会定于日至27日在省委党校培训中心召开2012年“新课标高考”首轮备考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武汉市育才高中(湖北省新课程改革样本高中)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省级示范高中)协办。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科及时间安排
本次会议分三个时间段进行,每个时间段安排三个学科。具体安排如下:
语文、物理、地理:9月16日报到,17、18、19日会议。
英语、生物、政治:9月20日报到,21、22、23日会议。
数学、化学、历史:9月24日报到,25、26、27日会议。
二、会议内容
(一)2011年湖北高考试卷评价
阐述各学科评分细则,分析考生答卷质量,对2011年高考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探讨与“新高考”的联系。
(二)“新高考”命题趋势专题报告
通过分析、评价和总结相关省份近年来的“新高考试卷”,结合我省有关“新高考”的最新动向,探讨2012年“新高考”的命题思想、考察范围及相关情况。
(三)“新高考”备考策略专题报告
一线名师展示有关“新高考”的备考方案、实施策略、操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安排互动交流活动,与参会代表一起探讨问题,分享经验。
(四)观摩示范课
深入武汉市育才高中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的高三课堂,现场观摩示范课。并就关心的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三、参会对象
各教研室主任、学科教研员;教学校长、高三年级组长(主任)、各学科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
四、会务费用
会务费每人400元(包括培训费、资料费)。会务组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凡参会人数达到10人的单位,会务组赠送一个免费参会名额。
五、会议报到地点及乘车路线
会议报到地点:武汉振华大厦(湖北省省委党校培训中心)
详细地址: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18号,省委党校旁。
详细乘车线路如下:
1、汉口火车站→振华大厦:乘519路公交车到万松园路站点下车即到振华大厦;乘536、715、38、542、10路公交到青年路雪松路站点下车,过马路从雪松路步行5分钟至振华大厦;直接乘出租车,车费10元左右。
2、武昌火车站→振华大厦:乘10路公交到青年路航空路站点下车,从万松园横路步行5分钟至振华大厦;直接乘出租车,车费25元左右。
3、付家坡长途汽车客运站→振华大厦:乘536、715、590路公交车到青年路航空路站点下车,从万松园横路步行5分钟至振华大厦;直接乘出租车,车费25元左右。
六、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027—62
传真:027—
夜间联系电话:
&&联系人:周艳老师
注:1、我会将按相关规定给参会代表核发12个课时的继续教育学分。2、会场增设高考资料销售点,展示大量最新高考备考资料、教师教学用书等供与会代表选购。
附件:2012年“新课标高考”首轮备考研讨会主讲专家介绍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湖 北& 省&
教& 育& 学&
会&&&&&&&&&&&&&&&&&&&&&&&&&&&
&&&&&&&&&&&&&&&&&&&&&&&&&&&&&&&&&&&
&&&&&&&&&&&&&&&&&&&&&&&&&&&&&&&&&&&&&&&&&&&
&&&&&&&&&&&&共印800份
2012年“新课程高考”首轮备考研讨会
主讲专家介绍
袁汉杰:武汉市教科院语文学科教研员,原华师一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新课改高考方案制定组核心成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作为省教育考试院“湖北省高考质量评价”课题组成员和阅卷业务组成员,多年来一直参加湖北省语文高考试卷的评阅。连续多年执笔撰写《高考语文湖北卷质量评价报告》。
张银华:武汉市武昌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专家讲师团”成员之一、湖北省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华中师大考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任武汉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考试“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高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语文学科核心研究成员。有个人专著《中学语文教学解读》、《中学创新作文例话》、《描写辞典》、《虚词新词典》等五本,主编《语文大阅读》、《个性阅读指导》、《名师点拨》、《文言文新帮手》等80余本。近年来,被邀到全国各地(湖北、广东、云南、河南、宁夏、江苏、江西、河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讲学、大型报告会120余次,是全国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
赵德美:武汉外国语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高三教研组长,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高三一线的教学工作,备考经验丰富,培养了一大批清华、北大学子。多次应邀在全国高考备考会上介绍经验,并进行示范教学,受到一致好评。
岳:北京九中特级教师、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高三年级组长,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物理学科高考研究专家,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远程研修项目专家团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课题组成员。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高考教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伏森泉:武汉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次参加我省的高考阅卷工作,对历年的高考试卷有独到、深入的研究。
田佩淮: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全国著名高考研究专家。北京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地理导师组组长,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远程研修项目专家团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课题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在中央台(CCTV10)主讲有关高考地理复习等教育节目。
余克四:武汉市教科院地理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近几年一直致力于高中新课改的研究,多年从事高三一线教研工作,累积了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经编写过《高考区域地理(增补版)》、《2008高考必备超级考生备战高考二轮复习》、《高考必备超级考生备战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等书。
艳: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特级教师,高三地理备课组长,武汉市地理学科带头人。湖北高考阅卷组成员,曾多次参加我省的高考阅卷工作。对地理学科的高考命题有很深入的研究,多次应邀到全国多个省市做高三备考交流。
特级教师,省外语学会理事: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国家级英语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省高考英语口语考官、湖北省中学英语学会理事。出版多部高考畅销教辅,对高考备考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历年所带高三高考成绩在省内均名列前茅。(由于客观原因,不便公布专家身份,请予以理解)
裴美超: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长期从事高三一线教学,尤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深刻,其幽默、新颖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多次参与省市命题,主编和撰写了多部畅销高考教辅。
陈定逵: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高三英语备课组长,湖北省骨干教师,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次参加我省的高考阅卷工作,高考备考经验丰富,对英语学科的复习及备考策略有很深入的研究。
钵: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主任,特级教师,全国资深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教育部新课程培训研修项目专家团核心成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国家考试中心组织的考试大纲修订、高考命题评析及教材审订工作。高中新课标教材编写组成员,出版高中备考著作多部,如:《高中生物解题方法与技巧》、《中学生物实验报告册》、《中学生物学科素质训练与检测》、《中学教学实用全书.生物卷》、《高中生物、生理卫生客观性试题训练与指导》、《生物全学程双基训练》等。
威: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高三生物备课组长,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骨干教师,高考备考经验丰富,对生物学科的复习备考方法及策略有很深入的研究。从我省实行高中新课改以来,一直致力于新课标高考的研究。
胡学军:武汉市教科院生物学科教研员,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近年来多次参加我省的高考阅卷工作,并参与湖北省多种高考复习资料的编纂。
化:北京市朝阳区政治教研室主任,北京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曾多次参与全国高考试题评价工作,自2002年起,被北京市考试院聘为专家,从事北京市高考试题的评价工作,出版过《150分》《7+1》多部高考指导书籍,并先后受邀多省市进行高考备考讲座。
张祖涛:武汉市教科院政治学科教研员,著名政治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次担任我省高考的政治学科阅卷工作,并一直从事高考备考和命题研究,是我省为数不多的政治学科高考命题研究专家
马明荃:国家级骨干教师,华中科技大学附中高级教师,高三政治和文科综合组组长。全国新课程研究专家、高考研究专家、湖北省骨干教师。现任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接受过《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专访,其事迹被收入《21世纪中国专家人才库》。主编和撰写全国、省、市新课程实验教材、德育教材、教学指导用书、高考研究及教辅用书50多部。在国家、省级各类报刊发表和获奖教科研论文200多篇,辅导学生论文发表或获奖100多篇次。曾被被授予“湖北省骨干教师、优秀政治教师、优秀备考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全国新课程研究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峰:武汉市教科院数学学科教研员,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次担任我省高考的数学学科阅卷工作,并一直从事高考备考和命题研究工作,是我省著名的数学学科备考专家。
高慧明:襄樊市田家炳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高考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高考复习、命题与考试等专题研究,出版个人专著《高考数学的理论与实践》,参与研制《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参与编写《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南》等教师用书。近几年来多次受邀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做学术专题报告,引起全国基础教育界强烈反响。
兵:武汉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高三备课组长,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优秀教师。多年从事高三一线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高三复习备考经验。
刘江东: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高考命题与备考研究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特约撰稿人,全国理科综合试题研究专家。多次参加国家考试中心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近几年着力于研究新课标高考的命题,多次应邀在全国已经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省份做高考备考报告。
吴明好: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化学教研员,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我省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年来一直在高三教研一线,备考经验丰富,并多次参加湖北省高考阅卷工作。
张发雄: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高三化学备课组长,湖北省骨干教师,高考备考经验丰富,对化学学科的复习及备考策略有很深入的研究。
成学江: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中心高中历史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市级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远程研修项目专家团核心成员,国家核心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编委、研究员。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给中学历史教师作教育教学经验报告。长期的教学实践,行成了独特的“启愤发悱,激情励志”的历史教学风格和“把复杂的历史问题变为简单做人道理”的历史教育艺术。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几十篇,编写并出版了包括历史新课标教师用书在内的多本教育书籍。
明道华:汉口铁中历史特级教师,高三备课组长,著名历史教学专家,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课程培训专家、武汉市教科院新课程及高考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多年执教高三一线,备考经验丰富。多次应邀到全国多个地市及我省的高考备考会做演讲。
熊银忠:黄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高三备课组长,市学科带头人。黄冈市高中综合课题研究组核心成员,长期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对高考备考策略有较深的研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通过研究、解析2011年湖北高考化学试题后,笔者感觉到难度与去年高考难度比略有加大,第一卷选择题难度不大,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二卷的28、30题上。整体感觉试题继续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融合,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和绘图能力;试题文字简洁,尽量用图形、表格传递信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题难点的处理上,出题者给了考生更多的得分机会,令试题显得更为人性化。以往的高考实验题通常为一个整体,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道题零分,2011年的出题者打破了这一常规,将实验题分解成了若干小问,且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即使这一问没有选对,也不会对后面的两问造成太大的影响。
&&&&二、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化学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解析:A项中无NaCl分子,C项中不是溶于1.00L水,而应是配成1.00L溶液,D项中产生的氯气只有0.5mol即11.2L(标准状况)。B正确。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7种&&&&&&C.&8种&&&&&&&D.9种
&&&&解析:考虑碳链异构和氯原子的位置异构。主链5碳的有3种,主链4碳的有4种,主链3碳的有1种。共8种。C正确。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①是加成反应,②是消去反应,③是酯化反应,④是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B正确。
&&&&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B.&Ka(HF)&&&&&&&&&C.&&&&&&&&&&&&D.&
&&&&解析: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HF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H+的数目不断增多,HF分子数目不断减少,c(H+)/c(HF)&始终保持增大。D正确。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解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由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判断,Fe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Fe(OH)2故为负极,Ni2O3得到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Ni(OH)2为正极。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与放电时的反应相反,阴极上Fe(OH)2发生了还原反应产生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故C错。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解析:A中硝酸有强氧化性,-2价的硫被氧化,不能生成H2S。B中漏掉了NH4+与OH-的反应。C中应生成SO32-。D&CaCO3中不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D正确。
&&&&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是碳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是短周期元素,且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硫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是锂元素。A中LiCl中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A错。B中元素X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有C2H2,C6H6等,C中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中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理、化、生共11题,共129分;化学共三大题,合计43分。)
&&&&26.(14分)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CuSO4?5H2O受热到102℃时开始脱水分解,113℃时可得到较稳定的一种中间物,到258℃时才会继续分解。在200℃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为0.57g,有差量法可以计算。
CuSO4?5H2OCuSO4?(5-n)H2O+n&H2O
250&&&&&&&&&&&&&&&&&&&&&&&&&&&&&&18n
0.80g&&&&&&&&&&&&&&&&&&&&&&&&&0.80g-0.57g=0.23g
(2)&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是CuO和SO3。CuO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铜和水,蒸发浓缩的晶体为CuSO4?5H2O。其存在的最高温度为102℃。
(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与铜加热反应:2H2SO4(浓)+&CuCuSO4&+SO2↑+H2O
(4)根据溶度积的概念可以直接计算。pH=8时,c(OH-)=10-6,由c(Cu2+)?c(OH-)2=&Kap[Cu(OH)2]可得,c(Cu2+)=(2.2×10-20)/10-12=2.2×10-8&&。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溶液中溶质为硫酸,c(SO42-)不变,为0.1mol?L-1&,c(H+)为0.2mol?L-1。
答案:(1)CuSO4?H2O
CuSO4?5H2OCuSO4?(5-n)H2O+n&H2O
250&&&&&&&&&&&&&&&&&&&&&&&&&&&&&&18n
0.80g&&&&&&&&&&&&&&&&&&&&&&&&&0.80g-0.57g=0.23g
(2)&CuSO4&&CuO+SO3↑,CuSO4?5H2O,&102℃
(3)&2H2SO4(浓)+&CuCuSO4&+SO2↑+H2O
(4)2.2×10-8&&,0.2
27.(14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
v(CH3OH)=&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解析:(1)由H2(g)的燃烧热△H为-285.8kJ?mol-1知,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g)放出热量285.8kJ,即分解1mol&H2O(g)为1mol&H2(g)消耗的能量为285.8kJ,分解10mol&H2O(g)为10mol&H2(g)消耗的能量为2858kJ。
(2)写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1/2O2(g)=CO2(g)&&&&&&&&&&&&&△H=-283.0kJ?mol-1&&&&&&&&&&&&①
CH3OH(l)+3/2O2(g)=CO2(g)+2&H2O(l)&&△H=-726.5kJ?mol-1&&&&&&&&&&&&②
用②-①得:
CH3OH(l)+&O2(g)=CO(g)+2&H2O(l)&&&&&△H=-443.5kJ?mol-1
(3)根据图像分析,由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T2&T1,温度升高,生成物的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减少,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①中速率用物质的量与时间之比,错误,应该为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之比。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2&T1,所以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增大。正确。
(4)利用化学平衡的三段模式法计算:
CO2&(g)+3H2(g)=&CH3OH(g)&+2H2O(g)
起始&&1&&&&&&&&3&&&&&&&0&&&&&&&&0
变化&&a&&&&&&&&3&a&&&&&&a&&&&&&&&a
平衡&1-a&&&&&&&3-3a&&&&&a&&&&&&&&a
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
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4-2a)/4=1-a/2
(5)这是一个典型的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池的理论效率的计算可由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与其燃烧热之比即可求得。702.1/726.5=96.6%
答案:(1)&2858
(2)&CH3OH(l)+&O2(g)=CO(g)+2&H2O(l)&&&&&△H=-443.5kJ?mol-1
(5)&CH3OH(g)&+H2O-6e-=&CO2&+6H+&&
3/2O2&+&+6H+&+6e-=&3H2O
&&&&28.(15分)
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解析:(略)
(1)i→e,f→d,c→j,k(或k,j)&k→a&
(3)&CaH2+2H2O=Ca(OH)2+2H2↑
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
(4)取适量的氢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后生成的气态产物通过装有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蓝色,而取钙做相同的实验则观察不到白色变蓝色。
(5)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
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每题15分,化学全卷100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提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覆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覆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______;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治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FeTiO3+□C+□Cl2□TiCl4+□FeCl3+□CO
②□TiCl4+□O2□TiO3+□Cl2
答案:(1)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
CaCO3+2H+=Ca2++CO2↑+H2O
(2)&①过量的碱同样可以导致纤维素的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
(3)&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TiCl4+O2TiO3+2Cl2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答案:(1)&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
B2O3+2NH32BN+3&H2O
(2)1s22s22p1,N,+3
(3)120&,sp2,正四面体
(4)共价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羧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
(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种;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
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答案:(1)C9H6O2
(2)取代反应,2-氯甲苯(邻氯甲苯)
&&&&&湖北省理科学生化学开课在高一开设的是必修1和必修2,在高二主要开设了选修4、选修3和选修5,没有开设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6《实验化学》穿插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从全国2011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分布来看是七道单项选择题,三道必答题和一道选做必答题,总分是100分。其中必考内容是必修1和必修2还有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做题考的是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各命一题由考生任选一题答题。从试题考试范围告诉我们在高一全体学生必须认真学好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在高二上学期参加理科高考的学生必须认真学好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必考内容学习完后的高二、高三其它学习时间,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选修3、选修5、选修2这三个模块的一个或者几个学习,至于文科学生可以选择选修1或者选修2学习,以修满6个学分。选修6《实验化学》可穿插在高考复习课教学中,也可单独开课学习。
&&&&研读、解析完新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部分后感觉有以下特色:
1.突出化学学科特色,稳中求变、立足基础。选择题试卷形式保持基本不变、不回避常规题、经典题,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保证了学生考试心态的稳定性;在稳定中求变化,今年没有出现偏题、难题,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2.体现新课程特色,注重能力、引领课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和基本技能。今年高考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从知识落点和三维目标的选择角度看,今年的化学试题比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特色,三道大题是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项化学能力作了全面的测试。第26题着重测试了化学发现思维能力,要求考生经过定性判断、定量分析推断出无机化合物,同时考查新课标的内容沉淀溶度积。与往年多次考查到的框图题相比较,这种试题更能体现化学学科特色。26、27、两个大题都考查了学生通过对数据、图像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所侧重地考查了化学核心知识,第27题侧重化学理论知识的考查,第26题侧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第28题侧重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在陌生的背景中(氢化钙的制备)考察熟悉的知识点(基本实验操作等)。
&&&&3.体现时代特色,经典中求创新。三道选考题中涉及的化学与生活、生产、材料的问题(纤维素、香豆素、新陶瓷材料),鲜明地突出了学科的时代性和实用性,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了探究能力的考查。第36题背景材料与化学知识考察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第37题突出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第38题&是经典的有机推断题,考察反应类型、同分异构常规知识点同时也突出了新课标的特点(核磁共振氢谱)。
总之,今年的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学科特色、新课程特色和时代特色明显,有较好的选拔功能。
三、2011年老教材高考化学测试题型与测试能力分布及考情表
&&&&&&&&&&&&&&&&&&&&&&&&&&&&&&&表一&测试题型和内容分布
测试题型分布
题号内容分布
单项选择题
6、7、8、9、10、11、12、13
27(2)、28(2)
27(5)、28(4)、28(5)
27(3)、28(1)、28(2)
27(1)、27(4)、30
表二&测试能力分布
测试能力分布
观察和思维能力
28(1-2)、28(4-6)、30(2)、30(4)
实验和思维能力
7、27(5)
6、8、10、11、13、27(1-4)、28(3)
观察和自学能力
30(3)、30(5)
思维和自学能力
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观察思维和自学能力
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
&&&&&&&&&&
表三年高考成绩和难度对比
1.2010年(满分108分、应届生统计)
均分排名(23所学校)
沙洋实验高中
京山京源中学
钟祥市一中
钟祥实验中学
钟祥文峰高中
2.2011年(满分108分、应届生统计)
均分排名(20所学校)
京山京源中学
钟祥市一中
钟祥实验中学
钟祥文峰高中
钟祥第六中学
&&&&四、2012年复习备考策略
&&&&从今年开始我省高中进入全新的新课标高考,全体化学教师面临新的教学挑战。如何开展新课标高考的复习课教学,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全新的做法和未知的挑战,究竟如何做为好,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气,在湖北高考还没有确定如何考之前,我们都只有做前行的探路者,在这里笔者也只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肤浅的谈谈新课标高三复习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化学学科考试要考学生的那几个方面,知道考试目标后我们的复习课教学才好对症下药。化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考生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三是考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要注重将这三方面与复习备考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学生将知识内容的复习转化为切切实实的解题能力的加强和考试成绩的提升。其次我们要制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让教学有计划按部就班,心中有底的进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3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面谈谈各轮复习的和策略。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知识,一轮复习夯实双基  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为此,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考试说明》,把准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整个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它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准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教材的逐渐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日益普遍,因而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熟悉考查范围,才能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研究《考试说明》要注意研究它的变化,特别注意新增的内容。  2.立足课本,落实细节  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3.科学训练,提高效率  一进入高三,资料会堆积如山,如果整天沉溺于题海,做大量的题目却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科学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①习题要精选。虽然我们手中的复习资料及练习题都很多,但是不能被这些资料所束缚,对习题应该有所取舍,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要为学生选一本好的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要把它真正弄通弄透,彻底消化。精选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逐步提高难度。  ②复习要同步。每天都要根据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要告诫学生不要一边做题一边对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然后听老师讲解,这样效率最高。  ③做题要多思。要让学生明白该题考查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还有哪些解法。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工夫,力求让学生做到答一题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训练学生自己的思维。因此复习中要努力让学生做到:1)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2)学会将新问题还原为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新旧搭桥,实现迁移;3)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化综为单,分层得分;4)学会建立解题的思维模型;5)不断加强想象能力,强化发散思维,由一个问题到一类问题,由一个知识点到一个知识串;6)加强变式训练,变条件、变角度、变方法,打破定势思维。  ④错题要纠错。要提醒学生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记录,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增加得分点。  ⑤测试要定时。学生自己做测试卷时,要提醒学生一定要定时,同时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提高解题速度,看题要准,审题要细,尽量减少错看、漏看,养成好的做题风格,向规范化要分数。
(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提升能力&&&&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复习则是“立体”结构。那么,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呢?&&&&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12年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可能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3.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  分析近几年来的新课标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4.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  分析近几年实施新课标省份的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5.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加强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6.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三)实战演练,模拟高考,三轮过后满怀信心迎高考&&&&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实战演练。至少进行三次,通过模拟练习,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对;处理好速度与规范书写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得更好;做好考后分析,检查试题是否会做,思路是否最佳,是否失分,为什么失分。有些试题不会做,查找不会做的原因,力争将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丢分降到最低。&&&&(2)回扣复习。回扣复习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回扣课本,②回扣错题集,③回扣高考试题,防止基础知识失分。&&&&(3)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生物钟。心平气和,消除烦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五、历年高考学生易错点
&&&&&以下30点是历年高考化学科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教师应要求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应经常提醒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在那里,要把这种提醒贯穿于整个复习课的教学中。望全市各校高三教师把这30点印发给高三每一位考生。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
3.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5.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10.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要看清楚,否则失分。
11.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2.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不写C(HCl),失分。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标况下,将20L氨气溶解在1L水中,……)
14.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15.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16.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7.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分子式写错②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错⑤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
19.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考虑(全面,综合)。
20.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21.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22.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23.m&A(s)&+&n&B(g)pC(l)&+&q&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24.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2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
26.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27.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决不能认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28.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
29.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30.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做一卷,后做二卷。
相关新闻 & & &
& (11月28日)
& (11月23日)
& (10月21日)
& (11月25日)
& (11月14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湖北高考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