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天气的狼 、帮 解散了? 已经2年了 他们出来了么?

狼秦作者:追风逐雪
相关内容/狼秦
历史大事年表西汉时期将军名号汉朝军事制度汉朝的古代冠礼古代冠礼东汉官名东汉地名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正文序第一部第一卷第1章尘埃坠落第一部第一卷第2章陌路无奈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3章从人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3章到安次办事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4章会丰楼第一部第一卷蛰伏第5章落户在汉末的幽州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6章拍卖及购地第一部第一卷蛰伏第7章纳众(上)第一部第一卷蛰伏第8章纳众(下)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9章第一部灭汉第一卷蛰伏(第010章)塞外牛马(第011章)牛马交易(第0014章)光和三年(第0015章)出仕渔阳(第0015章)出仕渔阳(第0017章)渔阳接任
历史大事年表168年汉灵帝刘宏即位(注: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
  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他本封解凟
  亭侯,是汉章帝的曾孙,汉桓帝的堂弟,在167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
  帝(因桓帝无子),是为汉灵帝。)
  184年黄巾起义,汉灵帝改元中平。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初汉灵帝刘宏崩。立皇子刘辩为帝。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持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死。
  203年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曹操南征刘表。
  8月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刘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214年5月孙权攻破宛城。
  7月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张鲁。
  11月张鲁降曹操。
  逍遙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
  10月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刘备在四川(蜀)成都称帝,自己认为是续汉之大统,国号“汉”。
  同年,刘备引兵伐吴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
  223年4月刘备崩,刘禅继位。
  225年,諸葛亮出兵南中。
  230年卫温等航行到达夷州(据说为台湾,但有争议)。
  242年,聂友等航行到海南岛
  263年蜀汉灭。
  265年,司马代魏,建立晋朝。
  280年晋朝伐吴国,吴亡。三国统一。西汉时期将军名号1)大将军:地位崇高,位上公,武帝后大将军同为大司马。韩信、窦婴、卫青、霍光、王凤先后担任此职。
  2)骠骑将军:武帝元狩二年置,与大将军同列大司马。霍去病曾任此职。
  3)车骑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靳歙、卫青、张安世、王音等曾任此职,掌宫卫禁军。
  4)卫将军:汉高帝时就有,王恬启、宋昌、张安世等曾任此职,掌南北军。
  5)上将军:吕后七年时以吕禄为之。
  6)前将军:武帝时赵信、李广曾为之。
  7)左将军:武帝时公孙贺、荀彘曾为之。
  8)右将军:武帝时苏建、赵食其曾为之。
  9)后将军:武帝时李广、曹襄曾为之。
  10)中将军:武帝时公孙敖曾为之。
  11)游击将军:汉高帝时就有,陈豨、苏建、韩说曾为之。
  12)复土将军:文帝七年以张武为之。
  13)将屯将军:文帝七年以属国悍为之,武帝时王恢为之。
  14)骁骑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李广为之。
  15)护军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韩安国为之,诸将皆属之。
  16)轻车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公孙贺为之,后李蔡曾任此职。
  17)材官将军:武帝元光二年以太中大夫李息为之。
  18)骑将军:武帝元光年间以公孙敖为之。
  19)伏波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路博德为之,击南越。
  20)楼船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杨仆为之,先后击南越、朝鲜。
  21):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严为之,击南越。
  22)下濑将军:武帝元鼎五年以归义越侯甲为之,击南越。
  23)横海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韩说为之。
  24)浮沮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公孙贺为之。
  25)匈河将军:武帝元鼎六年以赵破奴为之。
  26)十二部将军:武帝元封元年置十二部将军伐匈奴。
  27)拔胡将军:武帝元封四年以郭昌为之。
  28)因杅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公孙敖为之,因杅为地名。
  29)贰师将军:武帝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之,征大宛。因而得名。
  30)浚稽将军:武帝太初二年以赵破奴为之,征匈奴。因而得名。
  31):武帝时李沮曾以左内史为之。
  32)度辽将军:昭帝元凤三年以中郎将范明友为之,因度辽水而得名。
  33):宣帝本始二年以田顺为之。
  34)蒲类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赵充国为之,因蒲类泽而得名。
  35)祈连将军:宣帝本始二年以田广明为之,因山得名。
  36)破羌将军:宣帝神爵元年以辛武贤为之。
  37)护羌将军:王尊曾为之。
  38)奋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太常任千秋为之。
  39)建威将军:元帝永光二年以韩次君为之。
  40)步兵将军:平帝元始五年以执金吾王骏为之。
  41)文成将军:武帝元狩中,以为之。
  42)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元鼎四年,拜栾大五利将军,并佩天士
  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43)天道将军:封禅书中说,天子刻玉印为“天道将军”。
汉朝军事制度/狼秦
汉朝(公元前202一公元220)包括西汉和东汉.其军制继承秦朝而有发展。汉初,实施“与民休息”政策,百姓兵得负担相对减轻;军事体制保持了秦朝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特点。武帝时期,以“中朝”驭“外朝”,削弱王国诸侯,加强对军权控制;在频繁用兵过程中,军队结构、兵员征集等不断变化,骑兵上升为重要兵种.募兵制逐渐施行。东汉初,裁撤郡国军队,取消都试制度.以募兵制渐代征兵制,使国家军力遭到削弱。至后期,地方牧守权力增大,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产生大大小小武装集团乘乱崛起,致使国家重踏分裂。
    军事领导体制汉初,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天下大事;太尉为最高武职,掌武事,备阜帝顾问,但不行军令之权,御史大夫佐丞相统理天下。九卿中,光禄勋(郎中令)统领诸即,卫尉统辖卫士,中尉(执金吾)统率中尉卒,共同负责皇宫和京师治安。地位显要的军事长官还有大将军、膘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各种名号的将军,皆掌征伐。武帝时,削弱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罢太尉官;加重“中胡”地位,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大司马大将军、参与宫中机密,平时参与决策、处理军国要务,战时统率大军出征。后期,改设三公为最高行政首脑.大司马主掌军政,位列大司徒(丞相改)、大司空(御史大夫改)之上。东汉相沿,大司马复称太尉,名为军事和行政首领,实际上总理国家军政要务、直接掌握军队的中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尚书台。中叶以后.外戚任大将军者操纵国政.把持兵权,成为朝廷最高军政长官,与三公合称“四府”。此外,汉朝沿用古代监军制度,多遣中朗官和近侍(如太中大夫、X者>监军。凡有大的战争,则由皇帝颁沼,以虎符或“符”、“节”为凭,征调各地军队出征;择选全军主帅和各路统帅,以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充任;将军开府置幕僚,组成指挥机构。武帝以后,大将军及其幕府长期设置,战时指挥作战,平时参须朝政,实权甚大。
    在地方,汉朝郡、国并行。郡置太守.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以都尉辅佐掌管兵员征集、训练、考核校阅、维持治安、率军出征,以及武器装备的制造、管理等。郡下设县,县令(长)兼理军、民.置县尉助理军事和掌管治安。与郡平行的诸侯王国,以相为行政长官,兼掌军事:臣王国中尉、郎中令、卫尉等统领军队,负责王宫宿卫和维持安。县下还有乡、亭等基层组织,各置官吏,兼掌组织本地正卒训练和治安、邮绎、户籍、兵役等军政事务。东汉时,裁罢都尉,其职并入太守。原来作为监察区划的州(部),逐渐演化为郡之上的行政单位,州刺史内掌民政,外统兵马,地方官权力膨胀。黄巾起义后,战争频仍,刺史、郡守不仅有领兵权,还有征兵、募兵权,从而埋下了分裂割据的种子。
  兵役制度两汉兵役制度有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汉初,承秦制.实行征兵制。文帝时,正常征发不能适应戍边需要,晁错建议莫民实边,使边郡常驻之民与常驻之兵合而为一。武帝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豪宫之家多有免除兵役的特权,又战事频繁,兵员需要量大,过去行之有效的不能正常进行,也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兼行募兵制。此外,如谪兵、奴兵、少数民族兵也被广泛使用。东汉刘,刘秀改革军制,取消郡县正卒轮流上制度,兵员以招募为主。
    汉初,民17岁博籍(登记),成为具有兵役义务的人员,称为“正”。“正”20或23岁.轮流应征,服现役两年。一年在本郡为材官或骑士、楼船了;一年赴京师当卫士,或到边郡充戍卒(一说在本郡为材官、骑士、楼船,是正卒;卫士、戊卒为同样性质的服役,均不是正卒。前者系兵役,后者系摇役)。“正”不服役时,为预备役兵员,遇有战事,须随时应征,到60或56岁止。应役年限内的免役,分为复身(本人免役)、夏家(全家免役)两种。凡有一定军功、资历、爵位者,饲养、捐献军马或粮食、钱币达到一定数量者,朝廷礼遇的功臣子孙、学者、
  高龄者,男子身高不足规定尺寸(6.2尺以亡)者,均可免役。
    武帝开始,兼行募兵制。初募熟悉胡、越的汉族及少数民族人当兵,不再按期更代。其后,四方有事,常募兵以备征伐。用募对象多数是农民、流民,少量是犯罪而持许免罪()的官吏或百姓,以及被放免的奴隶。又有,即择取身体好、胆量大、技能优的“勇”从军。有时征募不足,则发刑徒为兵(谪兵),井实行“七“,即谪发有罪之吏、无籍之人、婿、商人(含曾作过商人或父母、祖父母作过商人者)为兵。西汉末年,为防匈奴,还曾招募奴隶为兵。
  东汉时期,募兵成为主要集兵方式,征兵制亦末废止。募兵制盛行的结果是,国家以集兵员,加重财政负担;一批农民长期离开土地,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应募者对将领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员,演变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势力膨胀,为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东汉时期,募兵成为主要集兵方式,征兵制亦末废止。募兵制盛行的结果是,国家以钱征集兵员,加重财政负担;一批农民长期离开土地,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应募者对将领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员,演变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势力膨胀,为军阀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军训制度西汉强调“非教士不得从征”(《汉书“武五子怜》),不仅注重平时因地制宜、因兵种而异的训练,还坚持定期校阅、考核,次行都试(大检阅)制度。即每年秋季,在京师,举行隆重祭祀仪式,武官和士兵一起演练阵法。在郡国,太守、都尉及县令、县尉组织材官、骑士、楼船,进行射箭、乘马、行船等项军事技能比赛和考核,评定优劣,罚的还以狩猎形式进行军事演习。在边境,由太守率领万骑巡察防务情况,并实行边射制度,对候长、士史进行射箭考核,合格者有赏,不足吉受罚。训练内容以发矢为主,也综角抵(角力、摔跃)、手博(拳技)、蹴鞠(运动)等武术、技巧项目。东汉废都试制度。中叶以后,各种训练制度废弛,地方兵、京师兵皆无训练,战斗力明显下降。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工具,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汉代的武器种类在先矢、殳、矛、戈、戟“五兵”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军士使用的武器已是多种多样。长兵器有殳、戈、矛、戟;短兵器有刀、剑;远射兵器有弩、弓;防护兵器有盔甲、盾牌;攻守的兵器有。此外还有锤、挝、杖、钺、斧等劈砍、锤砸兵器。在各种兵器之中,铁兵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汉初晁错所列的弓弯、短兵、长戟、剑盾、矛铤等多是质量精良的铁制兵器。近年来考古发掘的长安武器库所出兵器,除少量仍为青铜制造外,绝大多数均为铁兵器,刀、剑、戟、矛、斧、骸、盔甲一应俱全,仅铁镞就达1000余件。
  汉代军中的武器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高,远远优于匈奴的兵器。正如晃错所言,汉军的精兵良器用于战斗,“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匈奴之兵弗能当也”,“匈奴之弗能支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汉军的精良武器是由多系统、多部门制造的。考工令是西汉中央兵器制造的主要部门之一。“考工,少府之属官也,主作器械”。“考工令一人,六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考工之外,西汉的尚方令也制造兵器,史载尚方今:“,作御刀剑诸好器物”。《汉书·韩延寿传》载:“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镡,放(仿)效尚方事”。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绛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循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马贞《素隐》曰:“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放云工官尚方。”
  汉代地方上制造兵器的部门是工官。“《地理志》:河南、南阳、济南、太山、颍川、河内、蜀、广汉等郡,皆有工官。徐天麟按:工官虽在外郡,而所作器械,实输京师。故武帝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以赡之也。”《汉唐事笺》卷六亦载:“汉自郡国至京师,皆有武备,在郡皆有库兵,或置工官,库兵以算赋为之,而工官与铁官,同置产铁之郡。”可见,汉代产铁之郡皆设制造兵器的机构。
  西汉的武库不仅负责兵器的贮藏,也具有武器生产的功能。执金吾届官有,“主兵器”。这里的主兵器,也应包括武器的制造。虽然西汉武器的制造机构有的在京师,有的在地方,但所造兵器皆藏之武库。从这一点看,西汉的武器生产权是由国家直接控制的。对于武器生产的规格、质量、数量都应有统一的计划。
    武库是西汉武器装备的主要贮藏部门,为了使武器装备能够及时地配给军士使用,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多层次的武库网络。中央级的武库有京师长安的武库,地方郡级武库见于记载者有洛阳、河南、上郡、颍川、广汉、山阳、北海、玄莬武库,张掖、酒泉、渔阳、上党等地也建有武库。县级武库见于记载者有阳陵、居延、商县和武牢等武库。汉武帝以后全国武库大增,边防军及大将军幕府多没有武库。
    汉代武库规模巨大,位于长安长乐、末央二宫之间的长安武库,四周有高大的围墙,考古证实东西长710米,南北宽332米,墙厚1.5米,总占地23万平方米。武库内共发现七处库房遗址,各库所存放的武器种类不一,有的存放铠甲,有的专贮弓箭、簇矢。该武库自汉初兴建,终西汉一代始终沿用。地方上的武库也有相当的规模。遇有战事,这些武库网络便可以及时地为数以万计甚至十几、几十万的军队提供装备。
    西汉王朝十分重视对武器装备的管理。武库令(长)和武库亟等经营武库之官吏,一般由皇帝亲信为之。武库有严格的籍簿登记制度。从居延汉简可以看出,当时库藏武器装备的品种、数量及出入情况都有详尽的登记,其登记簿册名为“器物簿”。为了保证武库的安全,武库有“库卒”昼夜巡逻值班,名为“直符”。西汉中期燕刺王刘旦曾对群臣诡称:“寡人赖先德,
  获奉北藩,亲受明沼,事,领库兵,任重职大。”汉武帝太子为江充陷害被迫起兵时,曾“桥(矫)制赦长安囚徒,发武库兵”,皆说明动用武库兵器必须有皇帝制沼才可行,武库兵器的发放十分严格。武库控制在皇帝手中,既反映西汉对武器装备的严格管理和使用,也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军事权力的高度集中。
  武器管理 两汉武器以钢铁兵器为主。中央由少府所属的考工主管全国兵器制作。冶铁业比较发达的郡,设工官、铁官,主管兵器制造并输送京师。长安、洛阳及各郡设武库,由武库今负责兵器储存和发放。
  军队构成汉朝军队包括京师兵、郡国兵、边防兵三个部分。三者结合,构成军队的整体。
   京师兵即中央军。历来不少学者认为,汉初京师兵主要指南北军,因驻地分别位于长安城内南北而得名。南军的主要任务星负责保卫宫廷,成员有卫士、郎官之别(南军组成,常见的还有二说:一是南军即刀尉所领之卫士,—是南军仅指郎中令所领之郎官)。卫士是郡国轮流服役的正卒,由卫尉统领;郎官由高官子弟和品学出众之士组成,属郎中令统领。北军主要任务是警备长安及京畿地区,士兵多征调三辅正卒,一年一更换,初由中尉统率。非常时期,南北军由皇帝指定重臣统领。武帝时,南军增设期门、羽林和;北军增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愤八校尉兵,分驻京城内外。南北军由此扩展成为皇帝亲自学握的一文重要军事力量。东汉时期,形式上沿袭南北军制度,但已无南军之称呼,光禄勋(郎中令改称)统辖七署朗官,卫尉统领各宫卫士。北军分作两部:一部内执金吾(中尉改称)统领;一部(主力)由五校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分领,置一人监军。灵帝时增置西园八校兵。企考两汉文掐,汉朝京师兵是其军队的精锐,主要负责宿卫皇宫
  韧保卫京师,按任务可分为三个系统:①省殿卫军。汉初由郎中令统领的郎官充任。郎官分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新入仕途而非服兵役的高官子弟、品学出众之士和有某种特长之人组成。主要侍从护卫皇帝,警卫省殿门户,又备皇帝顾问和差遣,待遇优厚。汉武帝时改郎中令为光禄勋,为加强宿卫与侍从,先后置期门(后改体虎贲郎)、羽林(初称建章营骑)和羽杯孤儿,充任省殿宿卫和执兵送从的主力。期门、羽林选自西北六郡能骑善射的良家子弟,羽林孤儿由作战死亡将士遗孤组成,皆长期服役,地位较高。②宫城卫士。由卫尉统领,职掌宿卫殿外宫门和巡逻警备宫内,保卫皇帝、皇后、太后、太子所后宫殿及中央宫府的安全。卫士由各郡回轮番赴京师宿卫的正卒充当,每期一年,期满回籍。⑶京师屯兵。任务是屯戌京师,保卫京师及近畿治安。大体包括三支部队:一是南北军。汉初京师屯兵的主力,通常由将军、卫将军或贾臣统领。如吕后以吕禄为上将军,领北军;以吕产为相国,领南军;丈帝元年(公元前179)“拜宋吕为卫将军,居南北军”(《汉书·文帝纪》)。文帝二年即罢卫将军之军。至此,南北军并存的建制存在。武帝初,恢复北军组织.并扩大北军为兵,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兵。日常事务由中垒校尉兼掌,另派监军使者监领。东汉裁并八校为五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置北一人监军,屯戍和出战任务加重。二是中尉卒。由中尉(后改称执金吾)统领。主要负责京师,维持治安;曳帝出巡时,则随行护驾,侍从左右。三是城门屯兵。武帝时始设,置城门校尉统领,以外戚、近臣充任。下有司马和十二城门候,领兵分守长安十二城门。东汉相沿,洛阳十二城门亦设城门屯兵,兵员略有减少。东汉末年,外威、宦官拥兵割据。外戚大将军何进旱北军五营及期门、羽林后,宦官集团逐募京畿丁壮,创设西园八校尉军。各置校尉一人统领,总领于上军校尉,从而形成外成、宦官分掌京师兵的局面。
    郡国兵即地方兵。汉初,高祖令各郡国选择勇武有力者,因地势所宜,置材官、骑上、轻车、楼船,各有员额。平时参加军事训练.汉朝的爵禄制度汉沿秦制,以赏功。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高祖未称帝时,杂用六国旧制对有功将士封爵,名目不一。汉朝建立之后,沿用秦。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十二,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十六,十七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西汉凡国有喜庆、大捷等,都可以赐百姓爵。一般皇帝即位均颁诏赐民爵一级。西汉一朝共计赐爵二十次。
  逢财政困难的年度或者内外用兵筹措军费,则募民以钱、粮食、奴隶入官府,换取爵位。按《汉书·食货志》“民入粟六百石者,加上造之爵,四千石者可以为五大夫,万二千石者为大庶长。爵级高低以纳粟多寡为差。”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令吏民入粟以助国家赈赡,并允许买高爵者可以出任三百石以下的官职。
  获得爵位的人,可以获得封邑(高等级爵)、免除部分或全部赋税徭役、减刑、优先担任官职等。但是由于人民多买爵位以逃避赋税徭役,所以朝廷往往以各种理由征发有爵位的人并加以种种其他负担以代替赋税徭役,所以渐渐的民爵也就无人再买,也不再为人所重。这也是后世不再设置民爵的原因。古代冠礼冠礼是一种为了增强到年龄的年轻人的自负心和责任感而举行的仪式。在古代礼仪中把男人的成人仪式叫做冠礼,是结发髻,戴冠的意思;把女人的成人仪式叫做笄礼,是挽着发稽插上笄的意思。
  冠礼和笄礼出自儒教的礼教,在我国与"家礼"一起引入后固定下来。在儒教人的一生要经历"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冠礼就是四礼之一。冠礼在我国施行在上首次见到。随之还有光宗;睿宗;毅宗时期为王太子举行的冠礼,那时冠礼主要在王室和士大夫的家里举行,到了朝鲜时代,以为基础逐渐传播到一般庶民层,施行冠礼的时期和节次如下。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成年仪礼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加冠、受笄、穿裤、换裙、纹身、(或凿齿)等,其中以加冠最具代表性,被视为成年仪礼的代名词,并列为古代四礼之一。但成年仪礼后来逐渐被淡化。
  (一)冠、笄之礼
  古代成年仪礼,主要是“冠礼”和“笄礼”。冠礼,即男子的成年仪礼;笄礼,即女子的成年仪礼。囿于男尊女卑偏见,古人在言及成年仪礼时,一般只称“冠礼”。
  冠礼素为儒者所重。“朱子曰:‘男于年十六至二十皆可冠。’曰:‘古者二十而冠。’皆所以责成人之礼。盖将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于其人,故其礼不可以不重”。
  明代万历、隆庆年间任过惠安知县的叶春及,即称其施政以“四礼齐民”,而冠礼位列四礼之首,并特地手定冠礼四条为乡约,要惠邑百姓严格遵守。但是作为人生四大仪礼之一的成年仪礼,在封建社会后期已逐渐淡化,叶春及知惠安时,即指出当时社会上已出现了“三加不举”的无礼现象。
  所谓“三加”之礼,乃举行冠礼过程中的三道重要程序。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风俗志》载,古时男子行冠礼时需穿戴的服饰甚多,包托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古代革制的腰带)、鞋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头上所戴部分,即首加之“冠中”,再加之“帽子”,三加之“幞头”。三加之后,理发为髻,以示成人。
  此外,还需另起个名字,即“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择偶成婚资格。(参见《生育礼俗命名》)
  至清乾隆年间,各地遵行古礼不一,从各县旧方志中所记载的风俗来看,大概只有安溪所行礼制较为近古:“(婚)丧祭,风俗攸关。安溪为朱子过化之区,遵家礼(即《朱子家礼》)旧矣;然贫富不一,奢俭顿殊,城邑乡村习俗,不无各别。今以冠礼言之,惟官行三加之礼为近古,若乡村庶人,于将昏(婚)之前,只用一加之礼,择吉延亲友之者为滨相,冠毕,拜祖先、父母。是日以米粉为丸,奉祖先,馈亲友。”而永春、德化等县则“冠礼久废”。
  成年女子所行之笄礼,时间或在十五、六岁时,或于订婚以后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岁时也要行笄礼。例如清代前期安溪“女子将嫁之前,择吉行笄礼。母为主,延之有德者为梳发、戴冠,加簪(笄),着嫁时服。祝词大约以孝顺宜家为勖,乃字”。
  (二)做十六岁生日
  大约自清代开始,泉州人就把男子之冠礼推移至要结婚成家时才与婚礼同时举行,且大多只行一加之礼。如今,男、女的冠、笄之礼仅作为一道例行的小手续,保留在婚嫁仪礼中,而且十分简化,只要于结婚当天早晨,双方各请一位福寿俱全的长者,分别用木梳在新郎、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就行了,俗称“上头”(参见《婚姻礼俗,冠礼、笄礼》)。
  因此,在当代泉州民俗中,只有十六岁生日,才可称得上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成年仪礼。
  泉俗视男于16岁为“成丁”,因此是岁的生日仪式比较隆重,家里要备上三牲寿面,前往宫庙酬神。在德化,有些人家要已“成丁”的儿子拜神佛为父,并宰猪谢天。是日要设筵请客,外婆家则按例送成年衣帽鞋袜、鸡蛋、寿面、雄鸡等,为外孙祝贺。
  自廿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家长为子女做16岁生日日益普遍,且大摆宴席;亲友所送贺仪也逐步升级。古代冠礼冠礼是一种为了增强到年龄的年轻人的自负心和责任感而举行的仪式。在古代礼仪中把男人的成人仪式叫做冠礼,是结发髻,戴冠的意思;把女人的成人仪式叫做笄礼,是挽着发稽插上笄的意思。
  冠礼和笄礼出自儒教的礼教,在我国与"家礼"一起引入后固定下来。在儒教人的一生要经历"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冠礼就是四礼之一。冠礼在我国施行在上首次见到。随之还有光宗;睿宗;毅宗时期为王太子举行的冠礼,那时冠礼主要在王室和士大夫的家里举行,到了朝鲜时代,以为基础逐渐传播到一般庶民层,施行冠礼的时期和节次如下。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成年仪礼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加冠、受笄、穿裤、换裙、纹身、染齿(或凿齿)等,其中以加冠最具代表性,被视为成年仪礼的代名词,并列为古代四礼之一。但成年仪礼后来逐渐被淡化。
  (一)冠、笄之礼
  古代成年仪礼,主要是“冠礼”和“笄礼”。冠礼,即男子的成年仪礼;笄礼,即女子的成年仪礼。囿于男尊女卑偏见,古人在言及成年仪礼时,一般只称“冠礼”。
  冠礼素为儒者所重。“朱子曰:‘男于年十六至二十皆可冠。’司马温公曰:‘古者二十而冠。’皆所以责成人之礼。盖将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于其人,故其礼不可以不重”。
  明代万历、隆庆年间任过惠安知县的叶春及,即称其施政以“四礼齐民”,而冠礼位列四礼之首,并特地手定冠礼四条为乡约,要惠邑百姓严格遵守。但是作为人生四大仪礼之一的成年仪礼,在封建社会后期已逐渐淡化,叶春及知惠安时,即指出当时社会上已出现了“三加不举”的无礼现象。
  所谓“三加”之礼,乃举行冠礼过程中的三道重要程序。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风俗志》载,古时男子行冠礼时需穿戴的服饰甚多,包托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古代革制的腰带)、鞋靴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头上所戴部分,即首加之“冠中”,再加之“帽子”,三加之“幞头”。三加之后,理发为髻,以示成人。
  此外,还需另起个名字,即“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择偶成婚资格。(参见《生育礼俗命名》)
  至清乾隆年间,各地遵行古礼不一,从各县旧方志中所记载的风俗来看,大概只有安溪所行礼制较为近古:“冠昏(婚)丧祭,风俗攸关。安溪为朱子过化之区,遵家礼(即《朱子家礼》)旧矣;然贫富不一,奢俭顿殊,城邑乡村习俗,不无各别。今以冠礼言之,惟官行三加之礼为近古,若乡村庶人,于将昏(婚)之前,只用一加之礼,择吉延亲友之具庆者为滨相,冠毕,拜祖先、父母。是日以米粉为丸,奉祖先,馈亲友。”而永春、德化等县则“冠礼久废”。
  成年女子所行之笄礼,时间或在十五、六岁时,或于订婚以后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岁时也要行笄礼。例如清代前期安溪“女子将嫁之前,择吉行笄礼。母为主,延诸母之有德者为梳发、戴冠,加簪(笄),着嫁时服。祝词大约以孝顺宜家为勖,乃字”。
  (二)做十六岁生日
  大约自清代开始,泉州人就把男子之冠礼推移至要结婚成家时才与婚礼同时举行,且大多只行一加之礼。如今,男、女的冠、笄之礼仅作为一道例行的小手续,保留在婚嫁仪礼中,而且十分简化,只要于结婚当天早晨,双方各请一位福寿俱全的长者,分别用木梳在新郎、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就行了,俗称“上头”(参见《婚姻礼俗,冠礼、笄礼》)。
  因此,在当代泉州民俗中,只有十六岁生日,才可称得上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成年仪礼。
  泉俗视男于16岁为“成丁”,因此是岁的生日仪式比较隆重,家里要备上三牲寿面,前往宫庙酬神。在德化,有些人家要已“成丁”的儿子拜神佛为父,并宰猪谢天。是日要设筵请客,外婆家则按例送成年衣帽鞋袜、鸡蛋、寿面、雄鸡等,为外孙祝贺。
  自廿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家长为子女做16岁生日日益普遍,且大摆宴席;亲友所送贺仪也逐步升级。东汉官名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将军可大致分为与杂号将军。重号将军不常置,比公者有大将军(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职;位上卿者有前后左右将军等。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以后,大将军常录尚书事,东汉外戚多以此职而秉朝政,如梁冀、窦武、何进等。
  东汉前后的杂号将军甚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杂号将军中加“大”者权力也大,常节制数路将军。有史可查的东汉杂号将军以及担任人员有:骠骑大将军(杜茂、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祐)、强弩大将军(陈俊)、虎牙大将军(盖延)、征南大将军(岑彭)、征西大将军(冯异)、河西大将军(窦融)、西州大将军(隗嚣)、横野大将军(王常);骁骑将军(刘振、樊崇、刘歆、刘喜)、建威将军(邓寻)、振威将军(、马武)、强弩将军(陈俊)、将军(马音、傅俊)、(焦进)、征西将军(耿秉、马贤、司马钧)、征虏将军(祭遵)、诛虏将军(刘隆、王霸)、捕虏将军(马武)、(冯骏)、越骑将军(刘宏)、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康)、辅威将军(臧宫)、武威将军(刘尚)、武锋将军(竺曾)、平狄(一作平敌)将军(庞萌、朱鲔、孙咸)、赤眉将军(耿訢)、中坚将军(杜茂)、宣德将军(梁统)、伏波将军(马援)、汉忠将军(王常)、度辽将军(明帝以后常置)、荡寇将军(周盛)、(王霸)、破虏将军(邓奉、贾复、董卓)、破奸将军(侯进)、(祭遵)、游击将军(邓隆)、楼船将军(段志)、孟津将军(冯异)、都护将军(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忠义将军(陆康)、扬武将军(马成)、(杨茂)、偏将军(王霸)、(杨奉)、安集将军(董承)等。其实以上这些还很不完全,据《通典》记载,还有征东将军(汉献帝初平三年以马腾为之,或云以张辽为之)、征南将军(汉光武建武二年置,以冯异为之)、镇东将军(后汉末曹操为之)、镇南将军(后汉刘表为之)、镇西将军(后汉刘表为之)、安东将军(后汉陶谦、曹休曾为之)、安南将军(光武元午以岑彭为之)、安西将军(后汉末段煨为之)、平北将军(汉献帝以张燕为之)、(后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为之)、(后汉末以孙策为之)、凌江将军(后汉置,以罗献为之)等等。
  四征将军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尉:同大司马。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九卿之一。
  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
  从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受事的谒者、掌管御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五兵、度支共。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出而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秦时称,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东汉地名资料东汉的疆域基本上同西汉时疆域,只是把西汉时各部州的辖区范围变小,东汉在仍保持十二州刺史部(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其职能基本同西汉)和,计有十三个中央派出监察区。另在甘肃以西仍设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当地的最高权力机构。东汉的一级行政区划为郡、国(王国)、属国都尉;二级区划为县、邑、道、公国,侯国。
  东汉接受西汉衰亡的教训,加强郡县的权利,削弱封国的范围和力量,采取“封列侯,奉朝请”措施,不让封国掌实权,只食租税,封域减小,兵马数量压缩到最低限度。东汉的封国,—等为王(相当郡),二等为公国,三等为列侯(列侯食县为侯国、小侯食乡、亭,关内侯无土,寄食于县),相当于县级。
  东汉中央官制
  大体同于西汉,在朝廷中设太傅为上公,但不常置。以太尉(光武初称大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亦即“三司”,而太尉职权较西汉广泛,列名于“三公”之首。“三公”之下所属分别设有长史、掾属、令史、御属等,而太尉之属官尤多,有多达二十四人,令吏及御属二十三人;令史又分合下令史、记室令史、门令史等。建安末,曹操为丞相,郗虑为御史大夫,罢去“三公”之官,只设置丞相、御史大夫。东汉也有“九卿”,大体如西汉,其不同者:(1)光禄勋(西投初为郎中令)设五官中郎将。(2)少府设尚书令,(献帝时分置左右仆射),设尚书六人,光武帝刘秀扩大组织,分为六曹。与尚书令、仆,合称为“八座”,大事“八座”连名上奏。尚书(台)设左右丞各一人,侍郎(即尚书郎)三十六人(每曹六人);令史二十一人(每曹三人)。可见尚书(台)之机构已渐庞大,事权渐重,“三公”徒有虚位,形成了“政归台阁”局面。尚书(台)的设置,是开创性的,为后世各朝代中央政府的雏型,也表明皇权更为加重,这是东汉朝的特点。
  东汉基本沿行西汉,分封王、侯与州、郡、县双轨并设之制。皇子封王,其封地为国,每国设傅一人,相一人,相职掌如太守。列侯所食县者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乡侯、亭侯之封为东汉所特设,用以安置贵族、勋戚、功臣,扩大了统治集团,增长豪门世族的权势,但王侯之权力却已远远弱于西汉。东汉以司隶校尉管京都附郭一州,称为司隶,设校尉。司隶校尉之官“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尉犯法者”。光武帝时“并领一州”包括七个郡。其地位在“九卿”上,设十二从事史,司隶职权远较西汉为广泛,其辖包括两汉之西(京兆)、东(河南)二京。司隶之外,置十二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灵帝、献帝时,有的州改设牧),权力增大,州之下为郡,郡之下为县。在边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设道。事实上已形成州、郡、县三级制。东汉前期,加(台)之权,削弱“三公”及地方郡国之权,以增强皇权。至末年为镇压人民起义,则改变了一贯政策,给各州之豪门大族以重权,遂形成了割据局面。
  军事官制
  东汉仍设将军、大将军、骡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品三公。将军下又有前、后、左、右将军,位比上卿。将军之下设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及掾属、令史、御属等。大将军管辖五部,每部有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曲下有屯,设屯长。东汉设北军五营: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北军中侯监五营。其警卫宫殿的属于光禄勋,如南军。灵帝中平五年因农民起义声势洁大,增设西园八校尉以防守京都洛阳。东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设有军事性专官多种,既臣服于朝廷,又维护当地治安。
  的特点:(1)中央权力更为集中,集权于皇帝直接掌握之尚书(台)。(2)地方行政体制形成事实上的三级制(州、郡、县),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东汉末年,州牧拥兵割据,导致分裂局面的出现。(3)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设立各种专官,其主旨虽在控制人民,但对开发边区,促进中原与周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东汉建立后,在行政区划工作上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恢复西汉时的郡县名,清除王莽新朝时乱改的地名,重新规划全国的郡县,撤并了西汉时的县、道、邑、侯国400多个,王莽时增置的郡县基本上全部撤销,郡国数量相应减少。二是在州的建制上做了较大的变动,刘秀全部废除王莽所建的十二州牧,改交陟(去步加止,趾)为交州,恢复西汉的部州,并固定其州治驻所。升大州级的权力。至东汉末期,体制基本上实行州、郡、县三级。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具体区划如下:
  司隶校尉部
  京兆尹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
  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右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
  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漆县、栒邑、安陵。
  左治高陵(今陕西高陵)。
  领13县:高陵、池阳、万年、重泉、临晋、颌阳、夏阳、频阳、粟邑、衙县、没(去三点水加示部旁)栩、云阳。
  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
  领19县:安邑、闻喜、猗氏、大阳、河北、蒲坂、汾阴、皮氏、、临汾、襄陵、杨县、平阳、永安、北屈、蒲子、端氏、蠖(去虫加三点水)泽、东垣。
  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
  领9县:弘农、陕县、湖县、华阴、卢氏、、新安、宜阳、陆浑。
  河南尹治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领21县:雒阳、平县、平阴、谷城、河南、新城、梁县、偃师、缑氏、巩县、成皋、荥阳、、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新郑、密县、京县。
  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
  领18县:怀县、武德、平皋、州县、温县、河阳、野王、波县、、沁水、山阳、修武、获嘉、汲县、共县、朝歌、荡阴、林虑。
  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
  领17县:阳翟、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许县、新汲、鄢陵、长社。
  汝南郡治平舆(今河南汝南射桥)。
  领37县:平舆、上蔡、灈阳、、西平、定颍、召陵、洇(去因加隐)强、西华、征羌、汝阳、南顿、阳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期思、、富波、褒信、新蔡、鲖阳、固始、项县、、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山桑、细阳、汝阴、。
  陈国治陈县(今河南淮阳)。
  领9县:陈县、新平、宁平、武平、苦县、、阳夏、扶乐、长平。
  梁国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
  领8县,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
  沛国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张集)。
  领21县:相县、肖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锧(去质加至)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鲁国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领6县:鲁县、汶阳、、驺县、、薛县。
  兖州刺史部
  陈留郡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陈留)。
  领17县:陈留、雍丘、尉氏、扶沟、、襄邑、己吾、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浚仪、封丘、平丘、长垣、酸枣。
  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庆祖北)。
  领15县: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发平、聊城、博平。
  济阴郡治定陶(今山东定陶城西北)。
  领11县;定陶、、、句阳、成阳、鄄城、廪丘、离狐、成武、单父、己氏。
  治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
  领10县:昌邑、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
  任城国治任城(今山东微山鲁桥)。
  领3县:任城、亢父、樊县。
  东平国治无盐(今山东东平宿城)。
  领5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长清马上附近)。
  领5县: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
  泰山郡治奉高(今山东泰安范镇)。
  领12县:奉高、博县、梁甫、、茌县、、牟县、莱芜、盖县、南武阳、费国、南城。
  青州刺史部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东平原饮马店附近)。
  领10县:平原、高唐、祝阿、漯阴、安德、鬲国、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
  济南国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枣园西北)。
  领1。县;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东朝、邹平、、于陵。
  乐安国治临济(今山东高青高城镇)。
  领9县:临济、高苑、千乘、乐安、博昌、利县、寥城、寿光、益县。
  齐国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
  领6县: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
  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尧沟镇)。
  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
  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龙口黄城集)。
  领12县:黄县、嵫(去山加巾)国、曲城、掖国、当利、卢乡、牟平、东牟、昌阳、长广、不其、黔陬。
  徐州刺史部
  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子)。
  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
  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下治下邳(今江苏邳县)。
  领16县:下邳、良成、、下相、、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广陵郡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
  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冀州刺史部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婴)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
  领15县:庄(去土加婴)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束州、东平舒、高阳、、文安、易县。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领14县:西陵、、鄂县、蕲春、下雉、,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
  长沙郡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领12县:临湘、湘南、益阳,罗县、下隽、连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县、容陵。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
  领12县:临沅、沅南、汉寿、作唐、孱陵、、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镡成。
  零陵郡治(今湖南永州)。
  领13县:泉陵、营浦、营道、泠道、重安、湘乡、昭阳、燕阳、夫夷、都梁、洮阳、零陵、始安。
  桂阳郡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领11县:郴县、汉宁、便县、耒阳、阴山、临武、南平、桂阳、曲江、浈阳、含。
  扬州刺史部
  九江郡治阴陵(今安徽凤阳周圩西南)。
  领14县: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
  庐山郡治(今安徽庐江桂元西)。
  领14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去日加鬲)县、、阳泉、寥县。
  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领16县:宛陵、芜湖、春谷、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潜、泾县、陵阳、黟县、歙县。
  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
  领13县:吴县、娄县、无锡、毗陵、曲阿、丹徒、阳羡、乌程、由拳、海盐、余杭、钱唐、富春。
  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领14县: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诸暨、剡县、、大末、章安、永宁、东冶。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领21县:南昌、余汗、鄱阳、郧(去员加枭)阳、海昏、、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雩都、赣县、南野。
  今台湾岛当时称为夷洲。
  益州刺史部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
  领9县:南郑、沔阳、褒中、成固、安阳、西城、锡县、上庸、房陵。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
  领14县:江州、垫江、安汉、宕渠、宣汉、汉昌、充国、阆中、涪陵、枳县、平都、临江、朐忍、鱼复。
  广汉郡治雒县(今四川广汉)。
  领11县:雒县、新都、什邡、绵竹、涪县、梓潼、葭萌、臼水、、广汉、德阳。
  广汉属国治今甘肃文县。
  领3道:阴平道、甸氏道、刚氏道。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领8县3道:成都、广都、江原、临邛、郫县、繁县、广柔、;绵厩(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属国治汉嘉(今四川芦山东北)。
  领4县:汉嘉、徒县、严道、旄牛。
  键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城江东)。
  领9县:武阳、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资中、汉安、江阳、符节、南广、僰道。
  键为属国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领3县:朱提、汉阳、堂狼。
  牂牁郡治且兰(今贵州贵定县东)。
  领16县:且兰、、县、平夷、夜郎、淡稿、谈指、、漏江、同并、、甸町、、、进乘、西随。
  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橙江晋城)。
  领16县:滇池、俞元、胜休、建伶、连然、谷昌,、同劳、同濑、、、秦臧、挵栋、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贲古。
  永昌郡治不韦(今云南保山板桥)。
  领8县:不韦、博南、、比苏、柴榆、邪龙、云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闽濮部、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傈越部部族居住等。
  凉州刺史部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徽县江洛镇西)。
  领7县:下辨、河池、故道、沮县、、武都道、。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
  领11县: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关、首阳、、襄武、临洮(驻南部都尉)、氐道。
  汉阳郡治冀县(今日肃甘谷)。
  领12县:冀县、西县、望垣、上郭、陇县、略阳、显亲、道、成纪、阿阳、平襄、勇士。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
  领7县:临泾、阴盘、鹑觚、乌氏、高平、朝那、彭阳。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领6县:富平、廉县、灵州、参辔(去口、车加言)、、弋居。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领13县:姑臧、、显美、宣威、武威、揟次,鸾鸟、苍松、张掖、朴劓、媪围、颤(去页加鸟)阴、祖厉。
  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肃水清县平沟)。
  领10县:允吾、枝阳、金城、允街、榆中、浩亹、令居、破羌、安夷、。
  张掖郡治触(去虫加乐)得(今甘肃张掖临泽县)。
  领8县:触(去虫加乐)得、昭武、屋兰、、氐池、日勒、番和、骊肝(去月加革)、
  另有张掖、居延属国,治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
  领9县:禄福、安弥、会水、乐涫、表氏、玉门、延寿、干齐、沙头。
  敦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城河西)。
  领6县:敦煌、、效谷、广至、冥安、渊泉。
  并州刺史部
  上党部治长子(令山西长子)。
  领13县:长子、泫氏、高都、阳阿、际(去示加奇)氏、潞县、壶关、屯留、谷远、铜鞮、襄垣、涅县、沾县。
  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大原晋源)。
  领15县:晋阳、榆次、阳邑、祁县、中都、、界休、平陶、大陵、兹氏、狼孟、盂县、阳曲、虑厩(去既加虎)、京陵。
  西河郡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领9县:离石、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
  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
  领9县:肤施、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
  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
  领14县:阴馆、马邑、埒县、楼烦、广武、原平、卤城、汪陶、繁畤、剧阳、崞县、武州、平城、强阳。
  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
  领11县:云中、、沙南、箕陵、成乐、武进、原阳、定襄、咸阳、武泉、北舆。
  定治善无(今山西右玉)。
  领5县:善无、中陵、武成、骆县、桐过。
  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哈业附近)。
  领9县:九原、河阴、临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阳、武都、。
  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领6县:临戎、沃野、广牧、朔方、大城、三封。
  幽州刺史部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阳高)。
  领11县:高柳、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狝(去尔加示)氏、平舒、东安阳、桑干、当城、代县。
  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小南辛堡附近)。
  领8县,沮阳、居肃、涿鹿,潘县、碓(去石)瞀、下洛、广宁、宁县。
  涿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
  领7县:涿县、良乡、方城、范阳、遒国、故安、北新城。
  治蓟县(今北京西南城区)。
  领5县:蓟县、广阳、昌平、军都、安次。
  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附近)。
  领9县;渔阳、犷平、厩(去既加虎)奚、安乐、狐奴、平谷、潞县、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区)。
  领4县:土垠、徐无、无终、俊靡。
  辽西郡治阳乐(辽宁北票南巴图营子附近)。
  领5县:阳乐、、肥如、海阳、令支。
  辽东郡治襄平(辽宁辽阳)。
  领11县:襄平、辽队、新昌、安市、、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无虑。
  另领辽东属国,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领5县:昌黎、扶黎、、徒河、房县、险渎。
  玄菟郡治高句丽(今辽宁附近)。
  领5县:高句丽、候城、西盖马、辽阳、高显。
  乐浪郡治朝鲜(今朝鲜平壤南市区)。
  领18县:朝鲜、占蝉、遂城、让(去上加冉)邯、浑弥、增地、骊望、镂方、乐都、灞(去霸加贝)水、屯有、含资、提奚、带方、海冥、昭明、列口、长岑。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治番禺(今广东广州)。
  领7县:番禺、增城、博罗、龙川、揭阳、四会、中宿。
  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
  领9县:广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阳、临贺、冯乘、谢沐、荔浦。
  合浦郡治合浦(今广西浦北石埇西南)。
  领4县:合浦、高凉、临允、徐闻。
  郁林郡治布山(今广西桂平城西南)。
  领10县:布山、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领方、安广、增食、临尘、广郁。
  交趾郡治龙编(今越南河内北宁)。
  领12县:龙编、北带、曲阳、稽徐、安定、朱戟(去早加乌)、望海、西于、封溪、娄(去女加尼)泠、苟漏、嬴队(去人加娄)。
  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城西北)
  领5县:胥浦、居风、无功、无编、咸欢。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平治省广治市)。
  领4县:西卷、卢容、朱吾、比景。
  东汉时称今海南岛为朱崖洲。
  西域都护府
  东汉时西域都护府为少数民族居住区。都护府为郡级单位,下领县及相当县级少数民族居住区,在东汉和帝永元六年至安帝永初元年(公元94~107年)时的行政区划如下:
  西域都护府,治它乾城(今新疆沙雅县境内)。
  领县和县级单位有:
  延城、尉黎、危须、、务涂谷、欢泥、且末、精绝、宁弥、西城、子合、莎车、疏勒、温宿、赤谷城、贵山城、戊部侯城、戊己校尉城、都尉城等。
  东汉时,在中国北部,即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及东西,由鲜卑、大幕、匈奴、坚昆、呼揭等少数民族居住。
  在今辽宁东北部、吉林、黑龙江和俄罗斯地区由夫余、挹娄、沃沮、高句丽等少数民族居住。
  今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广大地区由唐旄、发羌、烧羌、白马羌、蝥(去虫加尼)牛羌、大牂等羌民族居住。马羌,麓牛羌、大烊等羌民族居住。
  今新疆西北部由居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派别创始人或者主要人物
  儒家孔丘
  道家李耳
  墨家墨翟
  法家李悝
  名家惠施
  兵家孙膑
  阴阳家邹衍
  纵横家苏秦
  杂家吕不韦
  农家许行
  小说家屈原
  除了这些以外的,就都不太著名,故人们都称做“九流”,三教九流从此而来
  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数叫“诸子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鈃、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
  对“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又略去“小说家”,认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应该指出,所谓“六家”、“十家”或“九家”这些划分并不全面。比如,在孟子看来,在当时学术界的影响不小,与墨家常常相提并论。杨朱与老子、庄子很不相同,所代表的阶级立场更不一样,并非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按“六家”或“十家”之说,根本容纳不了。后来研究先秦思想史或哲学史的学者,往往按“六家”或“十家”的框框来套,因而把杨朱归入道家,甚至说成是道家的始祖,这是不合适的。还有,兵家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吕氏春秋》里早就提到兵家孙膑。他们对后世的军事史和哲学史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六家”或“十家”中都没有兵家,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们应该把兵家单独列为一家。
  还应该指出,一家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之中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相互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如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学派,就分为孟、荀两家。这两家,也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孔子只讲“仁”,孟子则把“仁”与“义”并提。荀子则在儒学中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可见,同为儒家,差异却很大。道家中也有类似情况,稷下学宫的宋鈃、尹文的思想和老子、庄子的思想,就颇多不同。如果以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作标准来分析“诸子百家”,就会发现:同属一“家”的人,在哲学上却往往分属不同的哲学阵营;而分属两“家”的思想家,有的在哲学上却属同一阵营。如孟子和荀子同是儒家,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而荀子哲学则是唯物主义的。老、庄与稷下学宫的宋鈃、尹文同属道家,但老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而宋鈃、尹文的哲学则可以说是唯物主义的。
  虽然如此,司马谈、刘歆、班固等从每一“家”的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来分类的做法,给先秦思想家的划分标准和先秦思想史的研究工作,还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以它被后世一直沿用下来的。
  传统百家争鸣研究对百家的划分,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在对百家的具体说法上,都欠妥。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学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岐而展开的学术论争。百家的划分应以政治思想为标准。百家应划为德、礼、法、儒、孝、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百家争鸣的性质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统一中央集权制的过渡。百家争鸣始于春秋后期孔子创办私学,迄于汉武帝采纳田蚡的“绌抑黄老,崇尚儒学”。探索百家争鸣时不要忽略百家合流。
  关健词:六家要旨七略汉志政治思想标准百家合流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两千多年的思想先河。科学地认识百家争鸣,不仅对深入研究百家争鸣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至今理论界对百家争鸣的看法,无论是在对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上,还是在对百家争鸣的性质、起迄点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本文想对此谈些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传统百家划分之献疑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本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1)
  应当指出,这种划分很不妥。首先,标准不统一。这里的百家,有的是按政治思想划分的,如儒、墨、法家等;有的是按哲学思想划分的,如阴阳、道德家等;有的则是按学科性质划分的,如名、纵横、农、小说、兵、医家等;还有的简直说不出标准,如杂家。划分标准不统一,百家的划分就很难科学。
  其次,学科化倾向较明显。传统百家的划分,十二家包含了九个学科:如儒、墨、法家等为政治学;阴阳、道家等为哲学;名家为逻辑;纵横家为外交;农家为农业;小说家为文学;兵家为军事;医家为医药和卜筮。百家的划分若主要从学科着眼,百家争鸣岂不成了百科争鸣?
  再次,对有些家的学术内涵定义不准。如儒家,我们现在都知道,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可司马谈当时认为:“儒者,,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世弗能易也。”(2)即把“礼”当做了儒家的思想核心。
  复次,对每一种标准的划分都没穷尽划分。如:政治思想标准,只列了“儒、墨、法”三家,其他如“德、礼、孝、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家均未列;哲学思想标准,只列了“阴阳、道”哲学,未列“五行”、“理”等哲学;学科性质标准,只列了“名、纵横、农、小说、兵、医”家等,未列“历史、地理、天文、艺术、书法、伦理、诗歌、散文”等家等。这样,百家的划分越划越繁,越划越乱,完全失去了对百家进行划分的意义。然而,这样做又无可厚非,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说出它错在哪里。
  二、百家的划分应以什么为标准
  百家到底应怎样划分?笔者认为:关键在划分标准,只有标准选对了,划分才可能科学。应当说,传统的划分标准有四个,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学科性质”、“杂”等,本身就无章可寻。这里“杂”根本就不能做为一个标准;其余三个标准也不能同时并存,因为它们三者是相互包涵的关系,如“政治思想”既不排斥哲学思想,也不排斥“学科性质”,反之亦然。百家的划分标准应当只有一个,但这个标准不能是“学科性质”:百家争鸣确曾引发了各学科的学术繁荣,但各学科的学术繁荣不能说明百家争鸣的核心及性质。百家争鸣,顾名思义,应指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只有相同学科的派别之争,才是最有意义的学术论争。同时,这一学科又是百家争鸣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领域,是百家争鸣的核心,能反映百家争鸣的本质。这个学科是什么呢?应是“政治思想”领域,不是哲学领域。
  首先,政治问题是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百家争鸣的背景,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即西周的统治已经崩溃,东周后迭兴的五霸又未能实现天下的大治,中国社会向何处去,怎样向前发展,成了百家关注的焦点。百家争鸣,事实上就是各家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排斥别人的观点,力图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世界的争论。所以,在百家争鸣中,政治领域的斗争最激烈,这在儒、墨、法、德、礼、孝、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学派的思想中都有所反映,这是任何其它学术领域都无可比拟的。
  其次,只有从政治思想着眼,才能将各学派真正区别开来。百家争鸣的各家,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存在根本分岐外,在对其他领域问题的看法上,几乎都有共同点。如哲学上的“道”,传统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从道哲学出发,只将老子划为道家,殊不知孔子、慎到等的哲学思想也都是“道”,然而二者却分别被划为儒家与法家。所以,主要从哲学上来划分百家不准确。只有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将其分别划分为德、儒、法等家,才能将三者的关系搞清楚。
  再次,许多其他领域的斗争,都是围绕政治思想斗争而展开的。以伦理领域为例,如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孟子是用“性善”来说明“仁政”,荀子则用“性恶”来说明“礼治为主,以法为辅”;又如墨子主张“兼爱”,孟子坚决反对,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兼爱,是无父也。,是禽兽也。”(3)墨子为什么主张“兼爱”?是为了说明他包涵利在内的“义政”,因为“兼相爱,交相利”(4);而孟子批评墨子,显然是为说明他的“仁政”是有等差的爱。
  三、百家的科学划分之我见
  即然百家的划分应以政治思想为标准,那么从政治思想出发,笔者认为,百家争鸣之百家大致可划分为儒、孝、德、礼、法、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
  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作,不确。
  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有著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
  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刿、子产、晏子等都崇尚礼治,特别是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
  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赵鞅等的“铸刑鼎”。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无名氏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理论界认为《经法》是道家著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
  墨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核心是“兼爱”,根据不充分。
  术家:创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
  义家: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义”与墨子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经济利益,如《墨子·经上》说:“义者,利也。”韩非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7)
  绝对平等观:创始人是许行。《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认为,国君要与人民绝对平等,“先耕后食,先织后衣”,并取消商品经济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绝对平等观。
  无君论:创始人是吴虑。《墨子·鲁问》载:“鲁之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自比于舜”就是“我即国君”,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无政府主义。但用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述,应为“无君论”。
  以上十家,严格说来,可归为八家。因为“孝”可并入儒家,“义”可并入术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萌芽于孔子,完善于《孝经》,《孝经》以孔子为先师,其基本思想体系又与“仁”极接近,故可认为“孝”是儒家的思想分支。“义”的创始人是韩非,过去理论界认为他是法家,或法、术、势集大成者。其实,韩非虽有法家思想,但也有术家思想,他本人认为术大于法,所以韩非思想的基本倾向应是“术”,即属申子术家。而且,韩非的“义”,原则上是对“术”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故可认为“义”是术家的思想分支。
  四、从百家的科学划分透视传统百家划分的弊端
  传统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弊端很多。第一,把“名、阴阳、纵横、农、小说、杂”家等,都纳入到了百家之中,使百家成了先秦学术的大杂烩。
  第二,没有把“德、礼、孝、义、术”等家独立为一种学说。“德”被归入了道家,虽有合理因素,但传统上称道家为“道德”家,而不是“德道”家;同时,又认为,“德”属儒家思想。“礼”被归入了儒家。“孝”归入儒家虽是合理的,但没有做出说明。“义”和“术”没有从韩非思想中分离出来,只把“术”当成了法家的一个思想分支,而“义”被并入了儒家。
  第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则被完全忽略。
  第四,对“儒、墨、德道”等家的学术内涵定义不确。如:儒家的思想核心不是“礼”,而是“仁”;墨家的思想核心不是“兼爱”,而是“贵义”;德道家的思想核心不是道,而是“德”。
  第五,对某些古文献的学术性质的认定也欠妥。如:《韩非子》,传统上都认为它是法家著作,其实它是“术治”和“义政”学说的代表作;《商君书》,传统上亦认为它是法家著作,其实它属“术”家学说;《荀子》,传统上认为它是儒家著作,其实它是“礼”家的代表作;《经法》,传统上认为它是道家著作,其实它是“法”家的代表作;特别是《五经》,传统上都认为它是儒家文献,其实它是“德、礼、义”三家学说的杂烩。1,《五经》至少有一半如《诗》、《书》(今文)、《易》(经)是孔子以前的文献。我们知道,儒家是从孔子创立仁学算起的,《诗》、《书》(今文)、《易》(经)都早于孔子;三者的思想核心有的是“德”,有的是“礼”,都不是“仁”,怎么能说它们都是儒这家文献呢?只能说孔子在创立儒学时,曾对其进行过批判继承,它们只是儒学产生的一个理论前提,但其本身并不属儒学。2,产生于孔子之后的文献,其政治思想与儒家也不同。如《五经》之《易传》、《书》(古文)、《礼记》(大部分篇章)、《春秋》及《三传》等虽产生于孔子之后,但其政治思想也较复杂,如:《易传》中既有“礼治”思想(《序卦》),又有“德治”和“义政”思想(《说卦》、《坤》、《文言》与《系辞上》)等。《书》(古文)、《礼记》亦然。尤其是“义政”思想,在《礼记》之《中庸》与《大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春秋经》本来是如《大事记》、《竹书纪年》一类的历史文献,可是《三传》——《左传》、《公羊》、《谷梁》却将其纳入政治范畴。如:《左传》在解经时,根据东周时的历史特点,宣扬“德”、“礼”二家学说,其中主要是“礼”;《公羊》则完全从自身需要出发,认为《春秋经》中有“微言大义”,硬是从中发掘术家的“义政”思想。后来,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又认为《公羊》中有“微言大义”,继续从中发掘术家的“义政”学说。因此,《五经》总的来说,政治思想都不是“仁政”,学术性质都不属儒家,其中除“义政”思想外,绝大多数政治思想都属儒家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六,对某些文献认定的方法也欠妥。如传统上对儒家文献的认定,主要着眼于以下两点:一、看是否说经过孔子编辑,如《诗》、《书》、《易》(经)、《春秋经》等;二、看是否打解释或阐发儒家思想的旗帜,如《左传》、《公羊》、《易传》、《礼记》等。应当说,脱离思想核心的判别,都是不对的。
  五、百家争鸣的性质是封建领主制向郡县制的过渡
  关于百家争鸣的性质,过去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奴隶制向封建的过渡。根据是:百家争鸣的儒家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因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而礼是西周奴隶制的思想上层建筑。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第一,孔子虽讲过“”,但礼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众所周知,礼的发明权不在孔子。早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子产、晏子等都曾主张“为国以礼”,如前所述,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孔子的“为国以礼”只是对前人“礼治”思想的承袭,怎么能说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呢?
  第二,孔子自已探索的政治理论是“仁”和“孝”。“孝”,孔子只是有萌芽思想;“仁”则是孔子较成熟的理论。如《论语·子路》说:“如有王者,而后仁。”就是说,如有新王兴起,必定在30年后会以仁(政)治国。(8)孟子说过:“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9)后来孟子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我们判断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只能以其自己新创立的学说为依据,不能以其从前人那里接受来的思想为依据。所以,孔子思想的核心应是仁。
  第三,礼也不是西周初期奴隶制的思想上层建筑。最能说明西周初期奴隶制的文献是《金文》,《金文》中极少出现礼字,即使出现,也只是做为礼节、礼仪、礼俗讲,不是做为政治思想。而《金文》中大量出现的是“德”,并且是作为政治思想,不是做为一般伦理思想。认为礼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出自东周人的追述,这种追述与史实不符,只是他们为自已的“礼治”寻找历史根据而已。笔者在古史分期上,赞成,但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后期的“厉始革典”(10)。就是说,中国古代自西周后期的“厉始革典”开始,即已为封建领主制社会,东周时期流行的“礼治”本质上是封建领主制的治国思想。
  第四,我们评价孔子思想的阶级性只能以仁为依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重要治国思想,如唐代的“贞观之治”就是“仁政”的思想结晶。如果从仁的角度评价孔子,如笔者过去所说:作为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最后一位思想家,他曾慨叹“礼崩乐废”;作为统一中央集权制最初一位思想家,他为新的未来的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11)所以,把孔子当做奴隶主阶级的代表说不通。
  既然孔子不属于没落奴隶主阶级,那么,将百家争鸣的性质看做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不科学。科学的说法,应是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统一中央集权制的(郡、县制)过渡。
  六、百家争鸣的起迄点
  关于百家争鸣的起迄点,过去理论界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战国百家争鸣”,有人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还有人说“先秦百家争鸣”。就是说,他们对百家争鸣的起点有分岐,终点基本认同,即都定在秦统一。其实,这些说法也欠妥。
  笔者认为,百家争鸣的起点,应在春秋后期,以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为标志。首先,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私学与官学的争鸣,而这一争鸣的发起者,则是孔子。在孔子以前,中国社会虽有德治、礼治与法治思想,但都属官学,都是统治者自己提出的治国理论。只有儒家的“仁”,才是首次由学者以个人名义提出的。
  其次,孔子创立儒学,对百家争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春秋后期孔子创立儒学开始至战国,私学发展非常迅速:晚于孔子的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受孔子“孝”的思想影响,无名氏著《孝经》,正式创立了“孝治”理论;孟子则将孔子的仁完善成了“仁政”;许行提出了“绝对平等观”;吴虑提出了“无君论”;据说长于孔子的老子,晚年出关时,著《德道经》,试图重建“德治”理论;庄周亦步老子后尘,继续发展“德治”;慎到作《慎子》,发展“法治”学说;无名氏著《经法》进一步完善“法治”学说;申不害提出了“术治”;商鞅也由“法治”走向了“术治”;荀子改造了“礼治”;韩非在完善“术治”的基础上,又创立了“义政”学说等。官学也不示弱:齐国出现稷下官学,以管仲、晏婴、黄帝为先师,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秦国的吕不韦则门客三千,编写出了《吕氏春秋》等。其他领域如哲学、历史、逻辑、伦理、外交、军事、医药、卜筮、地理、天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阳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