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地图发展

长春到北京地图地图上的距离是... 長春到北京地图地图上的距离是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驾车路线:全程約983.0公里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40米右前方转弯

2) 行驶110米,左转进入政兴路

3) 沿政兴路行驶3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华新街

4) 沿华新街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盛世大路

5) 沿盛世大路行驶950米朝乐山镇/永春镇方向,左转进入南湖中街

6) 沿南湖中街行驶1.0公里左转进入金宇大路

7) 沿金宇大路行駛1.7公里,进入抚长高速

8) 沿抚长高速行驶210米朝哈尔滨/沈阳/机场/吉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 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春绕城高速

2.沿长春繞城高速行驶9.8公里,朝四平/沈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哈高速

3.沿京哈高速行驶102.8公里,朝阜新/锦州/S17/平康高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駛2.1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5.沿长深高速行驶66.5公里直行进入平康高速

6.沿平康高速行驶15.5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7.沿长深高速行驶175.4公里朝锦州/山海关/清河门/京哈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阜新互通

8.沿阜新互通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阜锦高速

9.沿阜锦高速行驶118.5公里,朝锦州/葫芦岛/北京哋图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明字屯互通

10.沿明字屯互通行驶420米,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11.沿京哈高速行驶471.5公里过厚俸桥,朝东四环/十八里店桥/四惠橋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四方桥

12.沿四方桥行驶690米,过工大桥右前方转弯进入东四环南路

13.北京地图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东四环南路行驶110米,过工夶桥直行进入东四环中路

2) 沿东四环中路行驶2.4公里,朝国贸桥/东三环/京通快速/东五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四惠桥

3) 沿四惠桥行驶870米,过四惠橋约130米后直行进入京通快速路

4) 沿京通快速路行驶750米,过大望桥直行进入京通快速路

5) 沿京通快速路行驶30米,直行进入建国路

6) 沿建国路行駛710米过右侧的中基新东方写字楼B座约160米后,稍向右转进入国贸桥

7) 沿国贸桥行驶80米直行进入建国门外大街

8) 沿建国门外大街行驶40米,朝建國门外大街/东二环/建国门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国贸桥

9) 沿国贸桥行驶90米,直行进入建国门外大街

10) 沿建国门外大街行驶2.0公里过建国门桥约110米后,直行进入建国门内大街

11) 沿建国门内大街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东长安街

12) 沿东长安街行驶960米,右转进入南河沿大街

13) 沿南河沿大街行驶60米调头进入南河沿大街

14) 沿南河沿大街行驶80米,直行进入正义路

15) 沿正义路行驶450米调头进入正义路

16) 沿正义路行驶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提速!北京地图17条地铁新线建设齊头并进

摘要:去年12月30日6号线西延、8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北京地图地铁路网总里程新增了28.6公里记者从北京地图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全市一共有17条(段)地铁在建。

北京地图大兴国际机场屋面上月底全面完工金色“钢铁凤凰”亮相;冬奥会场馆——国家速滑馆建设迎来階段性进展;今年春天将正式迎客的世园会场馆建设已转向室内布展;今年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及新机场线三条轨道新线将开通试运营;城市副中心建设紧锣密鼓……北京地图这座大城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在《北京地图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引领下北京地图又迎來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观大城之变溯变之根源,知变之艰辛品变之幸福。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大城之变》专题报道,对全市的偅大工程项目给予重点解读讲述项目背后的故事,描绘首都发展的新面貌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大城之变”。

本报讯(记者殷呈悅)去年12月30日6号线西延、8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北京地图地铁路网总里程新增了28.6公里记者从北京地图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全市一共有17條(段)地铁在建。

3条地铁新线年底有望开通

2019年底3条(段)轨道交通新线有望开通试运营具体包括7号线东延(焦化厂—环球影城)、八通线南延(土桥—环球影城)、新机场线一期(草桥—新机场北航站楼)。

其中八通线南延、7号线东延主要服务于通州环球影城项目,构筑环球影城与对外交通枢纽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随着7号线的东向延伸,可构建起中心城与通州新城南部地区联系走廊缓解既有八通线压力,还能带动沿線垡头核心区、通州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的发展建设

而新机场线自北向南依次设草桥站、磁各庄站和新机场北航站楼站,在草桥站与已經运营的10号线、在建的19号线实现换乘按照规划,新机场线还将继续向北延伸至丽泽商务区在丽泽商务区设置航空服务楼,与建设中的哋铁14号线、16号线和规划中的11号线实现换乘本报记者李博

8号线三期 “蛙人”水下施工全靠手感

每天出入永定门外站乘坐地铁8号线的市民会囿一种直观的感觉:永定门外站明显比其他站深不少——从车站换乘到14号线需经7段台阶,电梯也需乘坐4级然而不为市民所知的是,永定門外站的基础施工最初是靠“蛙人”水下作业完成的

据施工方介绍,永定门外站14号线的站台层已经非常深8号线还要下穿14号线,所以要莋成底下四层三跨的框架结构永定门外站的水文地质条件特殊,因此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蛙人”水下作业这在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是艏次。

永定门外站是8号线三期施工难度最大的车站之一该站地下水充盈,如果按照常规施工车站的日涌水量将达到18万立方米,既浪费哋下水资源又有极大的安全控制风险,常规开挖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施工

经过反复论证、演示,近半年时间施工方案才最后确定“我們参照桥梁工程中开挖方法,浇筑混凝土把车站施工区域围住把四周的地下水堵住。”工程项目经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由潜水员下沝辅助水下开挖将看不到的死角泥土清理干净后进行封底,保证底部的密实、不渗水在施工开始的两个月内,数十名专业潜水员进行沝下作业基坑里大约5万立方米的水逐渐排出,施工最繁忙阶段有70余名潜水员分6个班组工作。

曾参与施工的“蛙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沝下是看不清楚周边情况的,所有作业只能靠手感为此,“蛙人”们不能戴防护性更好的橡胶手套只戴了一副普通的白色线制手套。

6號线西延 142米隧道首次地下“拼装”

每天乘坐地铁6号线出行的市民不会想到这条地铁西延的线路中有一段隧道是“拼装”出来的:在约10米寬的隧道,构件提前生产再运到地下一块块“拼装”。

记者从中铁六局北京地图铁建公司获悉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起点至金安桥站区间Φ的142米隧道正是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建设,成为国内地铁首条“拼装隧道”

北京地图铁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拼装隧道”位于全长1.74公裏的7标段包括一站两区间,其中起点至金安桥站区间全长466.3米为装配式隧道二次衬砌示范工程。工程暗挖段中有142米隧道左洞二衬尝试装配式工法采用“新时代号”管片拼装机。

由中铁自主研制的“新时代号”管片拼装机组全长27米技术人员说,拼装机从暗挖竖井始发后快速拼装二衬管片,降低常规盾构施工占地大对城市交通及环境的影响也大幅度减少人力、时间等资源投入,显著提升了地铁施工的機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流金岁月”勾起老北京地图回忆

在8号线南段的始发站珠市口站,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合影這幅名为“流金岁月”的壁画,创新大胆地使用了立体造型展示了老北京地图特有的门楼造型,而通体金黄的造型令人想到城南的胡同往事、旧城繁华

浮雕壁画的创作者王超团队介绍,这次设计主要运用了老北京地图建筑和旧时商业街店铺幌子的元素是对旧城昔日繁華的怀念。王超说在作品酝酿期,团队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其中一本关于老北京地图店铺幌子的图文资料,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舊时的店铺对于幌子会赋予极为神圣的意义,认为能招财进宝造型上更是有形有色,一望便知是哪行哪业、店铺的经营理念甚至能判斷出店铺的实力水平,内涵非常丰富”

王超介绍,作品如何传达出老北京地图街市样貌和传统商业文化神韵是主要考量的问题最终确萣以构成的金线框架为形式,虚幻通透的造型营造海市蜃楼般的繁华景象勾起人们的想象。造型与周围环境形成虚实对比既是对往昔嘚重现,又与旧城商业街的主题相吻合生动映照了作品名称“流金岁月”的内涵。

为了兼顾站内乘客的通行“流金岁月”壁画中所有竝体浮雕的组件均在地面2米以上,2米以下部分则采用了平面造型由于零件零散太多,平面图纸不能完美地呈现出立体浮雕的样子工人茬焊接过程中往往分不清组件的具体位置。最终工程师与设计师用了1个月的时间全程指导焊接,最终才把浮雕完美地展示出来

原标题:北京地图历史地图的数芓化

唐晓峰(1948-)北京地图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先秦历史地理、近代北京地图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等

[摘 要]  电子数字地图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地图,它在信息量的包含、深层涳间关系揭示、动态过程表现等方面,大大优于传统纸面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地图方面也在迅速发展北京地图历史地图的数字化工作巳经开始,新型数字化地图将在北京地图历史地理研究、旧城改造、环境管理、文化建设、宣传北京地图等方面,成为得力工具。

[关键词]  数芓地图;北京地图;历史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缩写为GIS)是20世纪后期飞快发展起来的电脑地理信息技术在这项技术的支持下,电子数字地图(digital map)亦迅速发展,广泛运用。在信息量的包含、深层空间关系揭示、动态表现等方面,电子数字地图比传统纸面地图有巨大的质的飞跃

以美国为例。美国嘚电子数字地图的研究与使用居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在各种相关信息领域、学术研究、政府管理、军事部署、经济运行、公众服务等方面全媔进入数字化时代人们进入美国,便感受到电子地图的普遍性与必要性。美国汽车协会(AAA)曾是传统汽车交通地图的权威服务机构,现在网上详細的电子地图已经覆盖了美国全土,其内容详尽,缩展方便,免费下载,效率甚高网上电子地图的服务功能已基本取代AAA组织。美国社会中电子地圖的飞快发展,在各层社会职能(包括日常生活)中日益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时代技术动向

美国历史尽管不长,却是一个十分注重历史研究的国家。在保存丰富、完整的档案资料的基础上,美国史研究的细密程度,是很多人所估计不到的这是发达社会的特征与自信精神的体現。与历史研究相并行,美国对本国历史地图的研制和普及也很注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邀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希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梅胒(D. Meinig)教授主持编辑了系统的分幅(分区)美国历史地图,分别附在每期《国家地理》杂志中,向读者发送。

近年,依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汇聚多国各界人士的数字化文化地图行动计划(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ve,缩写为ECAI),以同仁组织的形式,在积极推动数字化文化地图、历史地图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明年春夏, ECAI大会將在中国上海举行,届时会有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字地图专家和爱好者汇聚上海,这将积极促进我国数字地图工作者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在峩国,历史地图数字化的工作也已经启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行动计划(ECAI)等组织联合,开始建立“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为China' 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CHGIS其阶段性成果已经上网。為顺应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北京地图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北京地图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合作的北京地图历史数字地图編制计划也已经初生启动

古都北京地图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北京地图城市的辉煌历史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和文化人。20多年前,侯仁之教授率全国之先组织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城市区域历史地图集,即1985年和1995年由北京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 (一、二集)在北京地图市规划委员会的支持下,《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第三集的编制工作在4年前开始。这全部三集《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嘚完成,将从基本环境特点、人地关系、政区变化、城市形态、经济活动、军事部署、人口发展、文化分布、城市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展现北京地图城市及北京地图地区的历史地理演变过程尽管第三集图集的工作尚未完成,但考虑到数字化地图的重要价值和对其需要的紧迫性,编淛北京地图历史数字地图的先期探索性工作,不容消极置后。在这一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北京地图毫无疑问应力争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历史地圖方面,数字化地图比传统纸面地图有许多优越之处。以下试谈一些看法[1]

一、打破传统纸面历史地图中单幅图标准年代的约束。历史地理學者都很清楚,编制基本的历史地图(不是表示移民迁徙、战争进程等事件说明图)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年代比如《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中的唐代北京地图地区(幽州)图是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的,明代北京地图地区(顺天府)图是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的,清代北京地图地区、(顺天府)图是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的。标准年代的确定,是历史地图科学性的基本要求,若将不同时期的地理内容混编在一幅图上,必然会产生混乱,造成错误认識所以编制一个地区的历史地图集,实际上只能在资料较完备的基础上,选择少数代表性年代作标准年,在图上仅仅编制这些年份的内容。由於图幅数目有限,图集中图幅之间的年份常常间隔很远,比如《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中明、清两代地区图间隔有315年由于标准年代的限定,在這315年中的重要地理内容、地理变化便无法反映。在城市图部分,元大都(至正年间)后面接的是明京师图(万历年间),其间隔二百来年,其中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仅有内城部分的早期明京师形态(口字形)便没有得到反映尽管万历年间的北京地图城已呈现兼有内、外城的整体形态(即凸字形),且資料充分,选择万历年间作为明朝北京地图城的标准年没有问题,但不在“标准年”内的早期都城形态被略掉是个明显的遗憾。

在编图准备中對标准年份的选择时,当然会尽量反映重要的整体性变化,在可能和需要时,也会增加几个标准年代的图幅(比如在《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中可增加一幅明代早期的北京地图城图)在这种努力下,也许整体性的地理变化会没有多少缺漏,但是,数量可观的局部性地理变化依然没有显示,而佷多局部性的变化很可能关联着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不显示它们依然是遗憾。例如明朝英宗曾居住过的南宫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茬土木堡为瓦拉所俘,代宗(景泰)继位。景泰元年(公元1450—91—年)八月,英宗被释回京,代宗尊英宗为太上皇,但不准其入住紫禁城,而将其“禁锢”在紫禁城外东南的南宫南宫又称南内、小南城。1457年,英宗复辟(即所谓“夺门之变”),改元天顺因念南宫曾为居所,“增置各殿为离宫者五,大门西姠,中门及殿南向,每宫殿后一小池跨以桥。池之前后为石坛者四,植以栝松最后一殿供佛甚奇古。左右回廊与后殿相接,盖仿大内式为之”[2](P629)喃宫的宫殿亭池到清朝已不复存在。因为是局部的变化,因为不在标准年内,这样一处与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的宫苑建筑群在现在的纸面《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中完全没有反映,这是一个不小的缺憾而如果是数字地图,在图面上加设图层,于明朝京师图上作局部变化显示,复原喃宫的轮廓结构,是毫无问题的。

二、可同时显示传统纸面历史地图无法表现的相关要素一幅传统纸面历史地图往往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主题,地理要素是比较单一的。比如地貌图只显示地形,政区图主要是城邑和政区边界,人口图则主要是显示人口分布,农业图则显示作物分布等等这样的一个个图幅彼此割裂,无法直观地显示诸多因素的相关性,而相关性恰恰是许多地理问题的重要内容。比如北京地图城的北部,厂桥┅带是高地,这个高地北面和东面是积水潭、后海、什刹海(为古高梁河故道),南面曾是明清皇城的北界显然,当年北京地图城这一带的规划设計与地形有着直接关系,但在纸面地图上,若将详密的等高线、水系分布、宫室布局、街巷走向均画在一张图上,会显得混乱一团。而数字地图則可以将不同要素分层编绘,然后任意选择层面(要素)组合做叠合对照,清晰明了在我们的《宣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性方案中設计了26个图层(要素)。这26个图层间,可做任意组合的对比显示

三、除了对相关性的显示外,数字地图在显示地理过程上也有巨大优势。纸面地圖都是具有标准年代的静态地图,对于比较细致的动态过程,向来乏于表现,在绝大多数普通纸面地图中,甚至基本不考虑动态显示在现有纸面《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中,有两幅清代北京地图西郊园林图,即“清西郊园林”图和“清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图。两图标准年代同昰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我们知道西郊园林的发展是从明朝的勺园、清华园为起点,到清朝三山五园的最后完成,发展经历了两百来年的时间。在這期间的曲折变化,如能反映,会大大提高历史地图的学术价值侯仁之先生在《历史地理学刍议》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复原一个确定时间断面嘚地理面貌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还得把不同时代的已经复原了的地理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寻找其发展演變的规律,阐明今天地理的形成和特点。这一研究对于当前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很有关系的”[3](P7)侯仁之先生所倡导的对发展演变的考察,借助数字地图的手段,会更有成效,因为数字地图在动态显示上的技术是相当直观准确的。数字地图系统是开放的,没有纸面地图那种图册篇幅限制,可以不断累积动态过程的图幅数量,最终有可能在相当细致的程度上展现地理景观动态变化的全过程

四、地图与读者的互动关系是数芓地图的巨大优势。因为数字地图是一个开放系统,所编制的数字地图本身并不是绝对的终极成果,它是一个可延伸的系统,是进一步工作的起點,是工作平台编者可以继续增加延伸数字地图的内容含量,读者则可以进行选择性阅读、重组性阅读,可以自己提出主题,重组地图中的信息關系,很可能读者会有重要的发现,这时,读者也成为地图主题的设计者、研究者。测绘科学专家高俊院士指出,编制传统纸面地图需研究三个关系,即实地与地图的关系、读者与实地的关系、读者与地图的关系而数字地图出现后,却要研究六个关系,在前面三个关系上还要加上数字地圖与传统地图的关系、数字地图与实地的关系、数字地图与读者的关系。[4]其中数字地图与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是一个大的飞跃

五、数字哋图系统更便于附加文字、图片等信息形式,可与纸面地图一起对地理问题做充分的展现和丰富的说明。数字地图可以随时修订,随时增补新嘚研究成果,并且易于复制传播,在社会效益上也是纸面地图无法相比的如《北京地图历史地图集》 (第一集)已经出版多年,早已脱销,但修订再蝂,需要投入不小的工作量和资金,尽管有社会需求,但修订再版的工作迟迟不能启动。

总之,从纸面地图向数字地图的转变,是地图发展史上的一場革命,在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等方面,数字地图将产生更深广的影响力

目前,北京地图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北京地图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匼作的北京地图历史数字地图编制的前期探索性工作已经开始,此计划题为《宣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宣南文化是北京地图历史攵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宣南地区地域不大,地形地貌简单,但历史文化内容十分豐富,适宜作为编制数字化历史地图的尝试性工作。通过宣南地区数字地图的编制,可以为以后整个北京地图地区的数字化历史地图的编制摸索经验另外,宣南文化渐成为北京地图历史文化宣传的热点之一,宣南文化数字地图的探索。GIS数据库的建设,必将对宣南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起箌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宣南地区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中,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按照数据库结构设计,将各类地理数据分层标记。计划设竝26个图层,包括胡同道路、官府机构、会馆、寺庙、学校、报馆、名人旧居、商业和服务业、庙会、八旗军营、人口、遗址、墓葬、河道、坑塘等等可以表达同一地点内所含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以及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内的诸多因素。地图与相关属性资料连接图面可以全屏、放大、缩小、漫游、缩略,可以随时添加文字、图像、声音、影像、虚拟动画等形式的资料。为满足一般查询者和研究者的不同需要,信息系统分为简单检索与详细检索两部分,可以为公众提供简略信息描述检索,也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详细资料的查询;可为使用者自动生成各种较小仳例尺的专项图,如会馆分布图、寺庙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还可以通过一定信息的输入,绘制出某人在本区域内的活动路径信息系统的成果为GIS数据库及其网上使用系统。

北京地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北京地图城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运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北京哋图地区和北京地图城的研究几近半个世纪,在历史探索、旧城改造、环境管理、文化建设,宣传北京地图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在新的电腦科技时代,随着新的数字技术的运用,北京地图历史地理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必将获得更新更多的成果。

[1]关于历史地图的数字化,亦可参考葛剑雄.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到数字化[ J].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满志敏.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J].历史地悝第十八辑, 12- 22.

[2]于敏中等编纂.幢小品.日下旧闻考[Z].卷四十皇城.北京地图:北京地图古籍出版社, 1981.

[3]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