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冈寻找2012年去石家庄读大学读什么的师兄、师姐或同学,最好是河北师范大学

当前位置: >>
《现代化大学的发展历程》教材(全文定稿)
《现代化大学的发展历程》序 言自 2005 年以来,本人在武汉大学开设了一门 36 学时、2 学分的全校公选性质的通识课 ――《大学现代化》 。该课程系统讲授自 12 世纪以来的大学史,尤其是自 1810 年柏林大学 创建以来的现代化大学发展史。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欧美大学发展史的讲授,激发学生 们的学习热情,珍惜现有学习条件,努力成才,为日后的发展和研究拓宽视野,奠定良好的 知识基础。 这本现定名为《现代化大学的发展历程》的教材就是在本人的《大学现代化》课程讲稿 以及多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出版的。全书分为三编,每编设两章,共六章,并最后 附有结束语。 第一编: 欧洲大学的兴起, 包括第一章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第二章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 主要从大学发展史的角度, 向学生讲述大学是如何在欧洲中世纪产生的、 又是如何向现代大 学过渡的, 德意志人为什么能够创办起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 德意志 现代化大学有哪些本质特点、取得了什么样的世界性成就。 第二编: 欧洲科学精英的流亡, 包括第三章德意志犹太科学家的流亡和第四章欧洲知识 难民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主要从犹太科学精英流亡史的角度,向学生讲述德意志学者 阶层在国家政治剧变中发生了怎样的阵营分化与斗争、 希特勒纳粹党发动的 “文化清洗运动” 给德意志的大学与科学造成了怎样的损失、 德意志犹太科学精英是如何流亡到美国的, 以及 他们又是如何在美国经受“失语性”问题的考验的。 第三编:美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包括第五章美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英雄时 代”和第六章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主要从美国大学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向 学生讲述来自欧洲的科学巨匠们是如何促进美国大学的物理学、化学、数学、核科学,以及 艺术史、音乐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的发展的。这种学科发展具有鲜明的 “世界性”“国际化”以及“跨大西样综合”的特点,使美国的大学从根本上超越了那种欧 、 洲“民族国家式”的大学,因而迎来了人类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结束语: 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大转移。 在对纳粹文化专制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 上。对欧美大学曲折的发展史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特别指出,这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由德国 向美国的转移,体现了一场“科学国际化”的胜利,它标志着西方文明中“国家地方主义时 代” 的终结, 它是通过那场纳粹统治时期的欧洲知识难民的流亡潮, 才在这种 “大西洋文明” 中找到它的历史地位的。 这门课程的内容对来自几乎所有不同学科的大学生都有着不言而喻的亲近感, 因而激起 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以至于它很快就成为了一门令全校学生蜂拥而至的通识课。 不仅如此, 本人还多次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 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 20 多所著名高校,专门讲授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2011 年 10 月,这门课程的最后一讲“世界 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大转移”还走进了香港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栏目。所有这些都成 为了对本人的鞭策与鼓励, 也推动着我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精益求精, 永不满足, 不断创新。 李工真 2012 年 2 月 6 日元霄节于武昌珞珈山1 目录第一编 欧洲大学的兴起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 中世纪大学的模式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 现代化大学的由来 “柏林大学模式”的特点 “辉煌的哥廷根时代” 德意志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德意志大学的世界性成就与贡献第二编 欧洲科学精英的流亡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德意志犹太科学家的流亡 德意志学者阶层内部的分化与斗争 “文化清洗运动”与犹太科学家的流亡 美国高校对欧洲流亡科学家的接收 欧洲知识难民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 欧洲知识难民共同经历的“失语性”问题 流亡作家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 流亡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失语性”问题 流亡自然科学家、艺术家的“失语性”问题第三编 美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美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英雄时代” 流亡物理学家与美国的物理学 流亡化学家与美国的化学 流亡数学家与美国的数学 流亡科学家与“曼哈顿工程” 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 流亡艺术史专家与美国的艺术史学科 流亡音乐家与美国的音乐学 拉萨斯菲尔德与美国的社会学2 第四节 德意志“经济改革派”与罗斯福“新政” 第五节 流亡法学家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学 结束语 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大转移3 第一编 欧洲大学的兴起第一章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给现代社会留下了三份最有价值的遗产:教堂、议会和大学。在欧洲中世纪 大学创办以前,人类社会虽有高等教育,甚至这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但并没有今天我 们已经使用了八、九个世纪之久的“大学”一词所指代的这种教育机构。 古老的文明国家如埃及、印度、中国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甚至像古希腊、罗马、拜 占廷以及阿拉伯帝国这样的国家都曾拥有相当发达的高等教育, 而且那些古代伟大的智者先 贤们,如孔夫子、苏格拉底等人,在法学、修辞学和哲学教育上也取得了许多令后人自叹不 如的成就。但严格地讲,他们的教育并未发展成永久性知识机构的组织形态,因而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大学。 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伟大导师是不会给他的学生发毕业文凭的, 正如同孔夫 子的学生从没有从这位“至圣先师”的手中获得过任何一张毕业证书一样。但是,如果一名 现代的学生拜在苏格拉底门下三个月的话, 他一定会向他索要一份证书, 一个可以证明这件 事情真实性的、外在的东西。 “大学”实际上专指从 12 世纪开始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 自己独有的特征:它组织了专门性的科系和学院,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了正规的考试, 1 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得到社会认可的毕业文凭和学位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 学起源于 12 世纪的欧洲,而我们现代的大学都是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继承人和接班人。 最古老的大学与我们现代大学之间存在着巨大而显著的差异。 在起源时期, 中世纪大学 只是“人的组合体” ,它没有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也没有捐助基金以及属它所有的建 筑物,没有理事会,不颁布任何行事的日程表,没有学生社团(除非这所大学本身起源就是 一个学生团体),没有学院报刊,没有演出活动,没有体育活动,更没有现代大学的“校外 2 活动” 。 尽管如此,现今 21 世纪的大学却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 基本组织是一样的, 历史的延续性并未中断。 正是中世纪的大学创造了现代世界的大学传统, 这个共同的传统是属于我们今天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人们势必会问:为什么直到中世纪晚期的 12 世纪以后才形成独立的大学组织?为什么 它出现在欧洲, 而没有出现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文明中?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就需要探讨欧洲 中世纪大学起源上的条件问题,看看究竟哪些因素促使大学在欧洲的 12 世纪的产生。 一、欧洲新兴城市的发展与教育需求的出现 自从 11 世纪以来,随着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西欧人口普遍增长,围绕着交通要道上的 古老城堡,形成了人口集中的新兴商业城市。这些城市联结着周围的领地和大修道院,又能 为前来居住者提供了全新的经济、 社会和政治条件, 因而不断地吸引着乡村中由于人口增长、 农业技术改进、领主管制放松而空闲的人。在这里,不同出身的人们相互接触,不仅为物质 丰富,也为知识和精神丰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这种新兴城市的发展,与西欧特殊的政治局势密不可分。在当时世界的其它文明中,不 是教权压倒王权,就是王权压倒教权;而在西欧,教权既没有压倒王权,王权也没有压倒教1 2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2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2 页。 4 权,因而形成了一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存、彼此冲突的局面。这种局面为新生事物的成长留 下了宝贵的透气孔, 欧洲城市的复兴正是这类新生事物之一。 由于无论是王权还是教权都力 图将这种新型城市拉到自己一方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就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自由的 空间。 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 市民们一直在争取自由。 正如社会史专家亨利? 皮朗指出的那样: “自由成为市民阶级的合法身份, 但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特权, 同时也是城市所具有的地区特 权。 以自由为起点,城市通过自身的实力,也经常通过妥协,学会了与地方政权进行抗争 ” 和协商, 逐渐形成了市镇的组织形式, 实现了司法自治、 行政自治, 并建立起防御自卫体系。 这就不仅为市民提供和保证了必要的特权,以至于“市民阶级成为一种特权阶级,而且城市 1 也为所有进入者提供类似于教会避难所一般的保护。 ” 与此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 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来承担城市的管理工作并保证公共生活的运转,这样的人 是必须通过高深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的。 然而, 中世纪早期设立的修道院远远不能满足这种 需求,因为修道院只是宗教上的隐修组织和培训机构,它们“更加重视忏悔、祈祷和隐居生 2 活, 只能实施初等的(读、写、算)教学,只能培养年轻的教士承担其礼拜仪式的任务, ” 却无力应付新兴城市对知识人才的需求。 因此, 一种新的主教学校开始承担起教育和教学的 职能。沙特尔、奥尔良、兰斯,尤其是巴黎的主教座堂学校,成为了最早试图满足这种需求 的教育机构。它们通过吸收大批学生,迈出了创办大学的第一步。 二、西欧社会的学术复兴与知识基础的准备 西欧社会进入中世纪是以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耳曼蛮族的大肆破坏、 摧毁 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开端的。当南下的日耳曼蛮族还在罗马放羊时,东方的拜占廷帝国、信 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却成为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亚 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等人的著作流传到了东方,并保存在这些国家的图书馆里,而 占领西欧的蛮族却对先人如此灿烂的文化一无所知。 公元 10 世纪以后,由于与阿拉伯帝国以及拜占廷帝国的联系,西欧的文化和智力水平 开始发生变化。 西欧国家与这两大帝国接壤的边界虽是军事冲突和十字军东征的前线, 但这 并不排除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也会有一两本著作溜过这条战线而落入西欧人之手。 接受来自 东方手抄本的主要是三个联络点:意大利、西西里,但更多是西班牙。意大利与拜占廷帝国 接壤,西西里与阿拉伯世界隔海相望,而西班牙在公元 8 至 15 世纪这 700 多年时间里,一 直被阿拉伯人所占。 西班牙穆斯林文明的辉煌, 处于两种文化中介位置上的穆斯林与基督徒 的文化联结,少数双语或三语重要人才(犹太人、摩萨拉布人)的存在,使来自西班牙的东 方手抄本最多。总之,在这三个联络点上,总能发生这种奇特而少量的文化流通,却能带来 巨大的文化交流效应。 更重要的是“十字军东征” ,它“加强了与东方的文化接触,建立了学习和学术的中心, 3 使东方丰富的文化宝藏能对西方有用。 在东征过程中,西欧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重 ” 新发现,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第一次学术复兴。它与 14、 15 世纪的文艺复兴一样意义重大,历史学家们甚至将其称之为“12 世纪的文艺复兴” 。 显然,只要知识一直局限于中世纪早期的“自由七艺” ,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 天文、几何、音乐,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大学。正是在公元 1000 年至 1200 年间,当一股新的 知识潮流以强劲的势头涌入了欧洲时,西方文明才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欧才以一种独立的1 2 3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8-54 页。 S?E?佛罗斯特: 《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57 页。 S?E?佛罗斯特: 《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55 页。 5 姿态,一种有意识的文化领导者的姿态出现了。 ” 在这场学术复兴运动中,翻译家成为了先驱,他们的贡献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为经 过漫长的中世纪演变, 西欧人变得不再懂希腊文了, 无论是从伊斯兰国家引进的阿拉伯文原 著,还是用阿拉伯文改写的古希腊著作,或是希腊文原著,都需要翻译才能被当时的西方学 2 者所理解。于是许多学者个人,大多通过工作小组的组织形式,终身致力于翻译工作。 正 是这些翻译家们, 成为了最早的研究者和专业化的知识分子。 他们填补了西方文化中拉丁遗 产的空白。欧几里德的数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医学,亚里士多德的物 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所有这些,能为当时的西欧人所知,都是这些翻译工作者的巨大贡 3 献。 随着“新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人物的重新发现,随着新翻译的古代著作被吸收,随着 罗马法研究的复兴,出现了真正的知识激增。 这场知识的激增,突破了“自由七艺”的狭窄范围,冲破了主教座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 的枷锁,创造了学者的职业,吸引着众多的热血青年翻山越岭,跨洋过海,汇集于巴黎和博 洛尼亚。因此,在这些地方,围绕着翻译工作者,出现了许多文化、学术和教学中心,它们 成了当时人们的指路明灯,成了圣徒们的耶路撒冷。 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学术专业化人员的特征 在翻译阿拉伯文化、重拾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光辉的过程中,在西欧的新兴城市里,出 现了许多以知识和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团体。 它们是由更世俗化、 更城市化的牧师们组成的, 它们构成了 10 至 13 世纪“城市革命”的一部分。 与居住在修道院里的修道士不同, 这些牧师深入城市生活, 承担着管理外部世界的部分 职责。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加,大教堂所辖的主教学校也在增加,并在社会上逐渐培养起一种 广泛尊重知识的风气,来自各地的学生们聚集在设有大教堂的城市里听他们讲课。在巴黎、 4 博洛尼亚、牛津等地,学生往往数以百计。 由此可见, “一个同时以写作和教学为职业的人,一个以教授与学者身份进行专业活动 5 的人,简言之,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只能在城市里出现。 他们在城市中以一个“劳动者” ” 的身份,借助于教学、写作等学术活动谋生,并寻求职业发展。尽管这些人经常被人贬斥为 “流浪汉、花花公子、小丑” ,但他们更喜欢学习,而不是战争,在求知的浪游中,这种价 6 值偏好使他们逐渐显露出作为早期“学术专业人员”的种种特征, 他们已经开始按照物理 学法则和字面意义来对《圣经》的经文进行研究了。他们把自己作为与其他市民平等的专业 7 人员,所不同的是:学校是车间,研究和教学是工作,图书则是他们的特有工具。 四、行会组织的兴起与大学行会的建立 随着西欧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行会发展成为城市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正如美国历史学 家汤普逊指出的那样: “行会是与市民阶级的产生和城市的形成同时发生的。 在它们萌芽时, 是组织起来的自由商人或手工艺人的团体,以帮助他们摆脱不自由的竞争和同等团体的竞 8 争。 ” 12 世纪出现于西欧城市中的知识分子,虽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倾向,但他们同古希 腊的智者先贤一样,缺乏独立、世俗、专门的体制化支撑。作为市民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也1 21赫伯特?巴特菲尔德: 《近代科学的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57-158 页。 陈伟: 《大学如何产生?――中世纪晚期欧洲大学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现代大学教育,2005 年第 3 期,第 83 页。 3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14 页。 4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3 页。 5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4 页。 6 陈伟: 《大学如何产生?――中世纪晚期欧洲大学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现代大学教育,2005 年第 3 期,第 84 页。 7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44-58 页。 8 詹姆斯?W?汤普逊: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第 539 页。 6 开始为自身的发展主动地争得自由,因为知识传播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由。当他们发现 原来的修道院、 主教座堂学校等组织不能从根本上支持自身的学术发展时, 他们便开始着手 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并按照新的运行机制来处理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正是这种组织结构 上创新,才导致了大学行会组织的建立。 最初, “大学”与“行会”是同义词,拉丁文 “unversitas”一词的原意就是“行会” 。 这种行会是师生们仿照手艺人行会的形式,组成的教师或学生的行会。因此, “大学”一词 在它诞生之初与知识的领域或知识的普遍性并无联系, 它仅仅表示一个团体的全体成员, 无 论是理发师、木匠还是学生的团体,都无关紧要。但由于“大学不是一块土地、一群建筑, 甚至不是一个章程,而是老师和学生的社团和协会。大学开办时也没有真正的地产,这一事 实使得大学极富流动性, 早期的大学因此能够以停办或迁址到其他城市作为交涉手段, 而使 1 地方当局做出某些让步。 这种让步,就是地方当局或教会通过批准特许状的形式,使它 ” 们获得某些特权,如免税、免服兵役、免受地方司法惩罚、享受特殊法律保护的权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学”这种“行会”才由泛指的行会组织转化成为特指的高等教育 机构,但大学的行会性质及其行会运行特征仍然保持着。它的组织动机和行为目标在于“维 2 护行会利益、赢得自由和特权、实现自我保护。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模式中世纪大学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和法国。 它们是 1158 年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和 1200 年诞 生的巴黎大学,它们构成了中世纪大学的原型,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大学模式。 一、博洛尼亚模式 根据博洛尼亚大学校史的记载,其前身是 1088 年成立的“公证人学校” ,最初只是一所 只能从事以自由艺术为教学内容的机构,它作为一所“大学”而正式成立的时间却在 12 世 纪以后。那时博洛尼亚已经变成了数百名学生的常去之地,他们不仅来自意大利,而且来自 阿尔卑斯山以外的地方。由于远离故土,又没有防卫手段,他们就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 护和援助,这个外来学生的组织就是大学的开端。 在这种所谓的“公立大学”模式中,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而校长本人 就是学生。 “这不仅意味着学生自己保证着大学的运行,还体现着学生招聘教授,并对教授 3 教学的价值与合法性进行经常性监控,甚至控制教授的私人生活” 因此,这类大学也被称 。 为“学生大学” 。博洛尼亚、帕多瓦大学等皆属此类。这种模式也成为意大利、西班牙、法 国南部大学的原型。 在这种博洛尼亚模式中, 远离故土的学生组成这样一所大学, 最初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对 抗市民的手段。 “因为随着新租户和新消费群体的不断涌现,房租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得 很快,而面对这类牟取暴利的行为,单个学生无能为力。联合起来之后,学生们就能以集体 出走的方式迫使城市就范。 以较低的价格租出房屋总比无人租住要好得多, 学生团体就这样 4 通过他们的代表获得了确定寄宿费和书价的权利。 到 1158 年,博洛尼亚的学生群体已经 ” 变得对城市生活相当重要了,以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正式授予了他们权利和特权。 对市民的斗争取得胜利之后,学生们就转向了“他们的另一个敌人,教师。 ”这时学生 们的威胁手段是集体罢课, 因为教师最初完全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生活, 所以这一威胁同样1 2戴维?林德伯格: 《西方科学的起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年版,第 215 页。 陈伟: 《大学如何产生?――中世纪晚期欧洲大学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现代大学教育,2005 年第 3 期,第 84 页。 3 雅克?韦尔热: 《中世纪大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 1 版,第 38 页。 4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8 页。 7 奏效。 根据最早的法规(1317 年), “教师未经许可不得无故缺席,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如果 他想离开这座城镇的话,他必须交纳保证金,以保证他的归来。如果在常规讲座上,他不能 保证有 5 名听众的话, 他将受到罚款的处罚, 形同缺课――不能保证有 5 名听众的课的确是 一堂极其糟糕的课! 他必须在铃声响起之后开始上课, 下课铃声响起时马上离开。 未经允许, 他在阐释著作时不得略过任何一章, 他也不能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推迟到一堂课的最后。 他 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他的教学工作, 每个学生的每个特定学期都要有所进展。 没有人愿 1 意将整个半年的时间浪费在导论和书目上!” 像这类“高压统治”是以学生团体的有效组 织为先决条件的。 二、巴黎模式 巴黎大学是通过国家和教会的特许状而创办的。在这种“教会大学”模式中,大学的管 理由教师行会负责, 校长由行会成员选举产生。 学生和教师在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 的团体, 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 “学徒” 教师相当于 , “师傅” 因而也被称为 , “教师大学” 。 巴黎、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均属此类。这种模式也成为北欧许多大学的原型。 从制度的层面上讲,巴黎大学是巴黎圣母院主教学校的直接衍生物,1200 年,它得到 了第一个王家特许状。 当时的市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 一些学生被杀, 国王腓力? 奥 古斯都随后签署了一项正式的特许状, 惩罚了偏袒市民一方的圣母院院长, 承认了学生及其 2 仆人不受世俗法庭审判的权利,由此也就造就了学生在法庭面前的特殊地位。 而在 1231 年,由于又一场学生与圣母院院长及其随从之间的冲突,导致它获得了第一 个教皇特许状,即所谓“知识之父”敕令。这个敕令承认了教师和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即制 定规章条令、规定讲座和辩论课的方式与时间,服饰的穿戴、葬礼的参加,学生的讲座,房 3 租的定价以及学员的人数等。 此外,还规定了大学学者能免除所有形式的兵役,并享有经 济上的某些特权,如不缴纳向城市居民征收的间接税,以及自用商品,特别是是葡萄酒和啤 4 酒的商品运输税和市场税等, 因而这个特许状也被称为“大学的大宪章” 。 牛津和剑桥等大学从组织结构上讲虽也属于“教师大学” ,但最初却具有很强的“自发” 性质。牛津隶属于英格兰的林肯郡的主教管辖,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有些天高皇帝远。在 12 世纪时, 一些鲜为人知的学校在牛津出现, 因而有一批学生在此聚集。 牛津大学会在 1208 年突然出现, 则在于城镇居民与学生之间的一次突发冲突。 这次冲突由于国王和教皇英诺森 三世都偏袒大学学者而得以解决,并使这所大学在 1214 年获取了最初的章程和特许权。牛 津大学与巴黎大学有所不同,它的大学总监不是主教管辖的官员,而是这所“教师大学”行 会的真正首脑。而剑桥大学则诞生于 1218 年与牛津大学的分裂,其组织结构与“母”大学 5 相同。 由于“学生大学”的组织形式没有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不利于维护教师的利 益,因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教师大学”则发展成大学的核心模式,成为学术专业据以 发育、形成的基本组织依托。 1300 年以前,欧洲已经出现了 18 所大学。而到中世纪末期,欧洲已建立起 80 所大学, 其中意大利 20 所,法国 19 所,德国 14 所,英国 5 所,西班牙 4 所,葡萄牙 2 所。尽管许 多大学都很短命, 但像巴黎和蒙彼利埃、 博洛尼亚和帕多瓦、 牛津和剑桥、 维也纳和布拉格、1 2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8-9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13 页。 3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14 页。 4 雅克?韦尔热: 《中世纪大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 1 版,第 42 页。 5 雅克?韦尔热: 《中世纪大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 1 版,第 32―33 页。 8 莱比锡等 16 所大学,它们卓越的历史从未间断,直到今天仍然十分活跃。1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教学活动当然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13 世纪以前最初创立的欧洲大学都是单科大学, 甚至可以说具有某种现代专门学院的性质。例如,巴黎大学最初是专修神学的,博洛尼亚是 专修法学的,萨莱诺大学是专修医学的。这些各不相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仍然其共 同点:它们都以“自由七艺” ,也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为基础, 这反映了这些早期大学与过去主教座堂学校之间的一种知识基础上的联系。 13 世纪以后, 到 根据教皇的敕令, 各大学的课程开始固定下来, 因而在课程体系上出现了一种各校之间的高 度统一性。 一、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活动 由于当时的大学并无校舍,因此课程的开设在教师租来的厅堂里进行,而学校的全会、 严肃的辩论、考试、授予学位的典礼之类的活动均在教堂和修道院里举行。 13 世纪以后的所有的大学都开始设立文、法、医、神四科或四大学院。在此,文科是 进入所有专门学科学习的准备阶段, 任何一名学生都必须在修完文科之后, 才能进入被称之 为“高级”学院的神、法、医三科中继续深造。文科包括“自由七艺” ;法科分为民法与教 会法两科,民法(罗马法)以《民法类编》为法定课本,教会法以《教会法汇编》为正式课 本;医科包括希腊人及阿拉伯人的医学著述;神科包括《圣经》及经院哲学家的神学著作。 2 在此,文科实际上扮演了一种类似于现代美国大学中文理学院“通识课”的角色。 在中世纪,由于教会对大学的严密控制,神学院被称之“四大学院之首” ,但这并不意 味着大学的所有课程都具有神学的性质。 事实上, 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年轻人更热衷于去攻 读那些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法、医这样的“高级”学科,以至于大多数的大学里,神学反而 成为最不受欢迎的学科。 这是因为, 人们普遍认为神学太理论化了, 而且 “入学条件很苛刻, 学习时间很长,神学课本价格昂贵, 《圣经》累计起来可能多达 7 卷,尤其当它带注解和评 3 论的时候,而且手工抄写这么多卷书是一件枯燥无味、代价高昂的苦差事。 ” 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最受欢迎的领域首先是民法,其次是教会法,然后 才是医学。关于法学为什么会那么吃香,美国著名中世纪教育史专家查尔斯?霍默?哈斯金 斯(Charles Homer Haskins)解释道: “至 13 世纪,中世纪教会俨然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机器, 需要法学家们来开动它, 所以一个训练有素的宗教法规学者就有机会爬到最高教职。 难怪教 4 会法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富家子弟,甚至是不务正业之徒。 总之,中世纪大学主要培 ” 养的不是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之类的纯学者,而是城市市政官员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 以及医生。因此, “逻辑课,学生们趋之若骛,文法课,学生们渐渐丢弃。光彩照人的罗马 5 法,高高在上的教会法,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 ” 由于这种局势, 中世纪大学成为了古典研究的障碍。 古典研究之所以会受到大学的抑制, 是“因为大学强调的是逻辑,法律、医学和神学”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的文科课程 当然显得非常狭窄和专业化,不仅省掉了大多数古典文化,而且还“完全不包括实验科学、 6 现代语及历史和其他称作社会科学的内容。 ”12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18 页。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4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29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31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25 页。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4 页。 93 4 5 6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普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功利性和职业性, 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 人要来大学学习。 这些年轻人力图通过大学这一门槛获得向上攀登的阶梯, 学校也不能无视 这种强烈的实用主义目的和旺盛的社会需求。因此,在中世纪大学里,即使是文学院的课程 也不例外,其实用性甚至超过了神学院。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不再继续就学,文学部为 他们在读写、辩论、思维、计算、测量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方面提供的有用训练,使他们适 于承担教会和世俗政府中的种种职业。以辩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个个变得能言善辩。 1 学生们正是依靠这种本事在布道、法庭听证和政府讨论中崭露头角的。 ”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为主。讲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权威” ,并通 过权威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 但讲授并不是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 而是教师讲解一些 选定的文献原文和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评论。 讲授程序是先由教师向班级读古典作家的文献原 文,接着对原文进行详细说明,再评论特别有兴趣的段落,最后提问题进行讨论。讲授分为 普通讲授和特别或临时性的讲授。 普通讲授是学校制度中规定的正式讲授, 通常在上午进行, 特别或临时性的讲授是非正式性质的,一般在下午进行。所有讲授一律用拉丁文。许多历史 学家认为,讲授之所以在中世纪占主导,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术,因此也没有出 2 版社,书籍缺乏。 要知道,直到 1436 年,德国人古腾堡才发明欧洲的活字印刷术。 辩论是讲授的必要补充, 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扫清修业中遇到的困难。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 对于教师来说,是比文献评述更为自由地深入探讨某些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实 践辩证法原则的机会,也是检验其思维敏捷和推理合理状况的时机。 辩论有严格的规则,要忠实地遵循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所包含的逻辑规则。在各个 学院,辩论由教师组织实施。如在 13 世纪的巴黎大学,辩论的题目由教师每两周提出一次, 作为班上同学的训练之用,然后教师试图解答或“裁定”这些问题。具体做法是:对学生的 不同论据及其论证的正确性的优缺点做出结论。 教师也要当着许多学生举行大的辩论, 一年 中有两次,一次是在圣诞节,一次是在复活节。这些辩论的主题可以是任何想辩论的内容。3这套标准化的辩论程序是由巴黎大学开创的, 也为所有的欧洲中世纪大学所遵循。 中世 纪的大学生在读完一年级之后便开始反复练习这一辩论艺术, 以至于能否辩论成为衡量一名 年轻人是否读过大学的标准之一。 它造就了中世纪大学特有的活跃氛围, 训练了学生们思维 的机敏, 培养了他们能言善辩的技能和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 成为了中世纪大学留传后世的 宝贵传统。 另外,现今大学的学位制度也是中世纪的大学所创造的。 “学士”“硕士”“博士”之 、 、 类的学位那时就有了,甚至连“教授”在当时都属于学位的范畴。在这些学位当中, “学士” 最初并不是真正的学位,只表明这名学生已经获得了“学位候选人”的资格,后来才发展成 为一种独立的正式学位。 一名中世纪的大学生在修完文科基础课程, 并通过一场答辩性质的 仪式之后,便可获得“学士”学位,也就是说,他现在有资格进入法、医、神这样的“高级” 学院中学习,去争取“硕士”“博士”“教授”之类的正式学位了。 、 、 这些正式学位实际上指的是任教执照,也就是“教师资格证书” 。若能获得这样的正式 学位,也就意味着你已被教师行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了。这三个正式学位起初并没有 高低贵贱之分,在中世纪时也完全是同义语。只是到后来, “硕士”只被授予“低一级”的 文学院的毕业生,而“博士”“教授”则被专门授予医、法、神学三个“高级”学院的毕业 、 生。也就是说,一名在文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的人,还需在一名导师的指导下深造两年,方能 获得文科硕士学位,然后才有资格进入一个“高级”学院中学习,去争取“博士”或“教授”1 2 3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新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第 31 页。 Willi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 A Histor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4,p. 32.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5 页。 10 学位。人们不难看到,这种学位制度实际上已与现今大学的学位制度相差无几了。 二、中世纪大学生的生活 要想从中世纪留下的史料中获取当时大学生们生活的正面素材总是相当困难的, 这可能 是由于好学生总是难以在历史中留下特别记载的缘故。 历史上留下来的往往都是关于学生违 规乱纪的突发事件的记载, 而非学校生活的健康惯例。 美国著名中世纪教育史专家哈斯金斯 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丰富的素材。 例如,巴黎大学有这样的记载: “学生的心灵被玷污了,他们的眼睛盯着教堂牧师的薪 俸和世俗的东西,心里盘算着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如此爱打官司、爱争吵,以至于 ” 彼此之间无法和睦相处,不管走到哪里,巴黎还是奥尔良,他们都会扰乱这个地区,扰乱他 们的同事,甚至扰乱一所大学。 ”他们中的许多人携带着武器在大街上闲逛,攻击市民,私 闯民宅,凌辱妇女。他们之间因狗、女人或者诸如此类的话题争吵不休,恼羞成怒的话,或 者挥剑斩掉对方的手指,或者只拿一把匕首,也不顾裸露在外的秃顶就突然投入战斗,见此 1 阵势,就连全副武装的骑士也会畏缩不前。 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因此中世纪的大学中什么样的人都有, 更多的是市民 和农民的子弟,但也有贵族子弟。当然这里面有不少家境贫寒的穷学生,这样的人往往没有 一个朋友。 他需要寻找自己能够得到的施舍, 或是通过搬运圣水或替别人抄写作业挣点工钱, 有时由于实在太贫困了, 以至于买不起书本或负担不起神学课程的支出。 但他们在学习上通 常胜于比他富有的同学,尽管这些富有的学生拥有大量他从未看过的书。 在家境殷实的学生的房间里,除了书和桌子之外,必然有一根蜡烛,一张舒适的床,床 上铺有柔软的床垫和华贵的被褥。 他总会因为抵挡不住诱惑而沉溺于中世纪人们对盛装艳服 的嗜好,远远超出了学校法令规定的长袍、披肩和简朴的服饰。 也有不少不务正业和胸无大志之徒,他们在教师和学校之间游荡,从未听完全部课程, 也从未完整地听完常规讲座。 他们中的一些人――只关心学者名声和上大学所获收益的一帮 人――每周只听一两次课, 而且优先选择教会法讲座, 因为这可以保证他们早晨有足够的时 间睡懒觉。许多人在本该学习的时间里吃点心,或者在教室里睡觉,在剩下的时间里,就去 酒馆喝酒或者想入非非。到了该离开巴黎的时候,为他炫耀自己的学问,他们开始搜集牛皮 书卷,然后带着博学的粗布袋和空虚的大脑,回到父母身边。一位传道士这样质问道: “这 是什么知识,窃贼可以将其偷走,老鼠和飞蛾可以将其吃光,火或水可以将其毁于一旦?”2在假期里,当富裕学生带着仆从策马而去,穷困学生头顶烈日长途跋涉回家的时候,许 多无聊之徒仍然留在巴黎,害人害已。奈杰尔?怀尔克记载了一位名叫布鲁内鲁斯的英国学 生,他在巴黎大学学习了七年,没有学会一个单词,结课时跟开课时一样,只会发出驴叫似 的声音,最后离开时却信誓旦旦地要成为一名修士或主教。 3 与家庭的联系就只剩下家书了。但“永远也不会有一封不要现金的家书。 如何保证 ” 基本生活必需品,无疑是摆在中世纪学生面前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大学里的修辞 学家们把许多书信样本摆在学生面前,以证明自己技艺的现实价值。而且“写信艺术”在学 生向家长索要金钱上,有着“当天学,当天用”的功效,也最能体现那种“时间短、见效快” 的实用主义。一位大学的修辞学家在课堂上这样讲道: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巴黎一位贫苦、 勤奋的学生如何写信向母亲索要必要的花销。 ”这难道还不能保证在场的每位听众至少能从 中听出弦外之音吗? 这类给父母的书信总在诉说,在一个如此这般的学问中心里,他既健康又快乐,不过他1 2 3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52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53-54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64 页。 11 急需要钱购买书本或预备其他的必要花销。在信的结尾之处,总少不了这样的话: “为此, 我恭敬地乞求父亲大人,看在上帝的分上,给我援助吧,这样我才能完成已经开了好头的学 业。因为您肯定知道,没有巴克斯和克瑞斯的话,阿波罗也会感到寒冷。 ” 如果父亲出手不大方的话, 学生们便将自己的不幸以催人泪下的文学来进行刻画, 其间 不乏对父亲虚荣心和爱子之心的呼吁。 在博洛尼亚大学, 甚至能听到学生们对自己最耸人听 闻的糟蹋:一位年轻人在信中说,他必须沿路挨家挨户地乞讨,喊着“啊,善良的主人” , 但是仍然会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 一位奥地利的学生在家书中说自己 “正处于地狱的最深处, 面包硬且发霉了,喝的水里掺和了泪水,黑暗如此凝重,事实上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 另一个学生说自己“睡在没有任何遮盖物的稻草上,光着脚丫或上身走路,吃着难以启齿的 1 食物。 ” 对于这类请求的合适答复自然是一封饱含深情的回信, 既赞美这位年轻人勤奋刻苦的好 习惯, 又把他渴望得到的钱一并寄过来。 当然也有的父亲竟然援引贺拉斯的话为自己辩解说, 葡萄园破产了,恳请儿子原谅自己无能为力。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父亲听到了有关 这名学生的负面报道,这时,这位学生必须立即写好回信,义愤填膺地进行否认,使父亲相 信,这类诽谤纯属仇人无事实依据的胡编乱造。 大学生们彼此之间关心的话题, 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一种异教徒式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上 帝是维纳斯和巴克斯,爱情、美酒、春天、大路朝天、浪迹天涯,这些才是他们的共同主题, 2 其精神实质是强烈的现世享乐精神,即纯生活享受。 这些名义上的教士,却过着非教士的 生活。大量的学生诗歌反映出这样的倾向,他们“远离故土,卸去责任,囊中羞涩,心情轻 松,无忧无虑,寻欢作乐,任由自己,无拘无束、声名狼藉。 ”这类学生写下的诗歌与中世 纪的传统观念如此相左, 以至于有些历史学家甚至否认这种学生的生活具有中世纪特征, 认 为它只是在时间纪年上属于中世纪; 还有的历史学家则找出了它与文艺复兴精神或宗教改革 精神之间的姻亲关系。 事实上,金钱、衣服、房间、教师、书本、美酒佳肴和良师益友是所有时代、所有地方 的兴趣话题。历史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让学生们相信过去发生的事情并非与我们毫无关联。 中世纪离我们并非遥远。 人们很难意识到过去和现在的男人和女人毕竟是同样的人。 人类发 展的基本要素在各个时代里几乎是一样的。 中世纪大学生与现代大学生之间的相似程度要比人们常常猜想的程度大得多。 如果说中 世纪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 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却与现代大学生如出一辙; 如果说他们的道 德品行较为恶劣,他们的志向却与现代大学生一样积极;他们所面临的竞争也同等激烈,他 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同等热切。对他们而言,就像对我们而言,在知识上取得成就,意味着获 得了不仰仗手艺的知识之城――“古老而普遍的学者团体” ――的成员资格。第四节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中世纪大学的许多特征恰恰也是现代大学的特征, 或者说是现代大学所追求的理想和目 标 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是指机构本身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 学术自由主要指大学成员 在教学和研究上的自由。这两个概念,实际上都是中世纪大学的遗产,也是当今现代大学孜 孜以求的目标。1 2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65 页。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71 页。12 中世纪是教师或学生管理大学的伟大时代。由于没有重大捐赠资金,没有理事会,又不 是现代意义上的管理部门,这种具有行会特征的大学既自我尊重,又自我管理,从而避免了 社会控制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弊端。 中世纪的教师也是有知识自由权的,即教师有权讲授他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必须承认, 这是一种学术自由。尽管中世纪的人认为“信仰高于科学,它确定科学的边界,规定科学的 前提条件” ,但 “学术自由思想的提出以及通过永久的警戒来保护它的需要,是中世纪大学 1 史上最宝贵的特征之一。 ” 在中世纪的大学里,法学、医学 、文法和数学教师通常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授课 和辩论。至少在 16 世纪以前,还未出现过有组织的书籍审查制度。 在防范严密的哲学与神学领域里, 许多人也不见得发现自己被限制了。 正如哈斯金斯所 指出的那样: “篱笆对于那些不想跳出来的人而言并不是障碍,许多在一个更具怀疑精神的 时代看来似乎无法忍受的障碍物,在当时经院哲学家的眼里,并不是障碍物。自我感觉自由 2 的人就是自由的。 ” 当然,在中世纪,大学获得的学术自由通常是短暂的,教权与王权也常常对大学进行多 方面的干预,以求控制大学。因此,从中世纪至今,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始终都是大学坚持 不渝的目标和理想。因为“大学一旦失去自治和成为教会或国家的卫道士的时候,也就失去 3 了它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可贵的社会批评职能。 ” 二、 宗教性和国际性 中世纪的大学虽不是教会,却继承和保留了教会的特点。它与教会一样, “接受来自任 何地区或任何种族的成员, 成员之间赤诚相待, 不拘囿于地区利益, 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DD 4 拉丁语,并拥有共同的神学观。 ” 德国教育史专家鲍尔生指出:中世纪大学“是按照教会独特的生活方式来活动的,因此 特别重视教会的世界性质和国际性质。 ”这也“使教师和学生养成乐于到国外居住的习惯和 5 勇于冒险的精神。 ” 由于在课程体系方面, 各大学之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为欧洲各大学自由交 往和人员流动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因此, “一个在巴黎大学获得了学位的学者能在牛津大学 6 教书而不会受到任何干涉。 ” 中世纪大学的宗教性特征早已为现代大学所剔除, 它的国际性特征也在经历了宗教改革 以及民族国家的崛起时代之后消失了, 却在今天再度成为了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甚至 7 成为衡量大学水平和影响的重要尺度。当今世界一流的大学无一不是国际性的机构。 三、 职业性和实用性 中世纪大学大多是职业性的教育机构, 这些大学一般都开设文、 法、 医、 神四科或四院。 在中世纪的大学里,不仅被视为“高级”的神、法、医三科的学习内容是明显具有职业实用 性的,甚至连文科中的学习内容,也同样具有某种程度的职业实用性。 对此,著名教育史专家威利斯?鲁迪(Willis Rudy)做过这样的评价: “不仅高等教育 机构中的许多培训内容是不加掩饰的职业性的, 并且有段时间中世纪大学还包括我们今天称1Alan B. Cobban, The Medieval U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Methuen & co Ltd, 1975,p.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第 47 页。 赵荣昌、单中惠: 《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67 页。 赵荣昌、单中惠: 《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65 页。 弗?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8 页。 戴维?林德伯格: 《西方科学的起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年版,第 220 页。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第 26 页。 13235.2 3 45 6 7 为商业课程的东西,或是更确切地称作秘书学科的科目,这即是‘写信艺术’这一课程,有 时也称作‘文书艺术’ 。当时人们急需接受准备信函、设计法律条文和起草公告以及其他政 1 府文件等方面的训练。这些研究便作为中世纪修辞课程的一个实用分支而发达起来了。 ” 中世纪大学为世俗政权和教会的管理及统治培养所需人员,在这方面它也是相当成功 的。中世纪大学的毕业生就职于各级国家机构和教会机构,有的担任政府的主要官员、王室 的顾问;有的担任牧师、主教、修道院长、教会团体的领导等;有的担任世俗和教会法庭的 法官、议员、贵族家庭中的各类职务;有的就职于公共性的公证机构;有的担任学校校长、 2 家庭教师等。 尽管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 律师以及医生, 但它也同样培养出 法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只要大学中的学者能“得到终身的保障和支持,他们 3 就能致力于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研究,而无须向教育的功利性妥协。 ” 总之, 作为西欧特有的产物, 大学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 它以行会组织模式为依托, 促进了学术生活的体制化变革。 它以永久性知识机构的组织形态, 成为了观念生产和知识传播的场所。 它的兴起对发展科学和知识,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 重大的作用。第五节 向现代大学的过渡从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过渡的趋势出现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这数百年间。 文艺复 兴是指 13 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 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 并于 16 世纪盛行于整个欧洲 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前后历时 300 年的运动,带来了一场艺术、知识、科学的革命, 并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在这个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D近代早期‖的时代里,1517 年 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这两场运动促进了欧洲传统教育的变革, 推动了欧洲大 学由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在经历了 17 至 18 世纪的启蒙时代后, 19 世纪初年, 到 这场过渡才最终完成。 一、文艺复兴与欧洲大学 中世纪晚期,由于经院哲学把持了大学课堂,并拒绝一切新知识,欧洲大学日趋保守, 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 13 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冲击 下,欧洲各大学先后发生了大学课程的演变。那些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新学科,如希腊 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被正式纳入了大学课程。 但人文主义思想进入大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 15 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学 说才开始真正渗透到大学之中。这种渗透缓慢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当时年轻人读大学为的是将来成为神职人员、医生、政府官员和律师。在这种情况 下, “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城市的领导阶层都没有想到要去关心大学里的人文主义教育。 ” 4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对大学的影响极小,连人文学科的教师也很少,他们 也是大学教师中薪金最低的人。 二、在那些保守的教授看来,人文主义的“新知识”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特征的外来进口 货。不仅会对他们既得的学术利益造成威胁,而且会颠覆高等教育一直要维护的那种信仰。 人文学者讲授的是古罗马时代正宗的拉丁文, 而这些保守的教授们所讲的是中世纪的拉 丁文,是与当时极受尊崇的拉丁文《圣经》中的圣篇结合在一起的。对他们来说,这种拉丁1Willi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 A Histor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4,p. 32. Alan B. Cobban,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30. Alan B. Cobban,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0, p.30-31. G.R.波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568 页。 142 34 文才是正统性的象征,真正的智慧和正确的知识。另外,在他们看来,希腊文有许多弦外之 音,是与信奉异教、教会分裂甚至是与不信教联系在一起的,而希伯来文则被他们斥为“犹 1 太文化” 因此,他们顽固地拒绝人文主义“新知识”的渗入。 。 然而,到 15 世纪后半期,各大学都开始或快或慢地接纳人文主义思潮,尽管接纳的程 度有所不同。 在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 “学生大学”成为了人文主义者传播新思潮、培育新人的 重要阵地。自 1453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来,一批从拜占廷流亡而来的学者首先在意大 利从事人文主义教育的开拓性工作。 他们最初集中于那些私立性质的学园。 由于他们在学园 的讲授深深吸引了来自博洛尼亚、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大学的文科学生,因此 他们被很快聘往这些“学生大学” ,专门讲授古希腊的语言和文学课程。 在法国,巴黎大学一直是顽固的经院主义堡垒,人文主义长期遭到敌视。直到 1450 年 后才在艺术系开始聘请少数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来担任希腊语教师, 并用一些人文主义教科 书取代了中世纪的拉丁文法。 “但是, 这些只是次要的改革, 并未影响任何院系的学习方向。 ” 2 对法国来说,真正具有标志性进步意义的事件是,国王弗兰西斯一世在人文主义者比代的 劝说下于 1530 年在巴黎创办了法兰西学院。这所学院不事经院之学,热情欢迎新的古典主 义教育并从事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与教会大学分庭抗礼,开时代先风。它设立了一系列教授 3 讲座,还开设算术、医药和东方研究等课程。 在更为保守的德国大学里,尽管经院哲学家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而且影响巨大。但是 到 15 世纪中期以后,这里也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如彼得?路德、康拉德?策尔 提斯等。这些学者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 他们开展的人文主义教学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在英格兰,人文主义知识是在 15 世纪的最后 20 年间才开始产生影响的。1490 年,牛 津大学开设了希腊语言和文学;1511 年,剑桥大学创办了圣约翰学院,为希腊文和希伯来 文的教学提供了大量机会;1540 年,剑桥又成立三一学院,完全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 4 国王亨利八世还特别在牛津和剑桥设立了民法、希伯来文以及希腊文的皇家教授席位。 所 有这些,都导致了人文主义教育在英国大学里迅速、稳步的发展。 人文主义在英国取得胜利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人文主义向大学渗透时,恰值英 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入的宗教和政治改革。 都铎王朝的统治者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不信任 旧“教士”和经院主义的知识,认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反对他们统治的“教皇至上主义 者”沆瀣一气的。相反,他们青睐这种“经过革新”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在英格兰,人文 学科的学习是与实际生活和某种职业相关联的。 人们把新近开始流行的人文学科的学习看作 是获得令人渴望、 受人尊敬的绅士地位的通行证,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人文主义在欧洲大陆上 5 相对抽象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中, 除了欧洲各大学在文科课程上发生了演变外, 一些从本质上讲 属于近代科学的思想观念和科学人文主义的精神也在迅速滋生, 并对西方科学复兴运动以及 科学世俗化变革产生了影响。 虽然自然科学当时在大学里还未取得应有的地位, 但那个时代 自然科学大师级的人物都集中在大学里, 大学仍然代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水平。 在这方 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当数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1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1 页。 2 G.R.波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第 84 页。 3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1 页。 4 辛彦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 ,社会科学论坛,2002 年第 12 期。 5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2 页。 15 帕多瓦大学从 15 世纪初起便拥有比较宽松自由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文化环境,这在很大 程度上避免了教会的控制和宗教意识形态的干预。因此,这所大学享有了更多的思想自由, 成为了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基地以及当时世界著名的学术中心。 在生理学方面,帕多瓦大学培养了像哈维、维萨里、可伦坡和法布里修斯这样著名的生 理学家,在天文学领域里,这所大学也有骄人的成就。例如,哥白尼、伽利略这两位天文学 大师,都曾在帕多瓦度过了他们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对此,著名科学史专家巴特菲尔德做出 了这样的评价: “从任何角度看,都可以断言,作为科学革命宝座的荣誉,帕多瓦应当是首 1 屈一指的。 ” 正是在帕多瓦大学的影响下, 波兰的雅盖沃大学开始将学术工作的重点由神学和法学转 移到了数理和天文学等学科方面,并最终形成了天文学界著名的“克拉科夫学派” ;英国的 牛津、剑桥大学设立了包括医学在内的 5 个皇家教授席位。这反映出,一些大学已开始对科 学世俗化的发展做出了审慎的选择。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大学的发展,它冲破了经院主义神学的壁垒,兴起了人 文主义教育的热潮,并为大学带来了文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与此同时,它将科学 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并为大学引入自然科学、确立科学研究的职能创造了条件。正如德国教 育史专家鲍尔生所讲的那样: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更不会有 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哲学与自然科学,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 2 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 ” 二、 宗教改革与欧洲大学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不同, 文艺复兴起源于大学之外, 而宗教改革运动本身就起源于大 学。 1517 年 10 月 31 日,德国维滕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滕堡教堂大门上贴出自己亲 笔写的《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教皇特使约翰?特策尔之流到德国贩卖“赎罪券”的卑劣行 径。特策尔立即撰文进行辩解,并通过法兰克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106 条反论纲》 , 但是当这本小册子在维滕堡出售时, 却被大学生们付之一炬, 甚至连他本人也遭到大学生的 一阵痛打。 德国的大学围绕着“赎罪券”的功效问题分成了两派,维登堡大学的师生们站在路德一 边,莱比锡大学却成为了反路德主义的堡垒。神学博士、英戈尔施塔特大学校长约翰?艾克 教授公开向路德发起挑战,并声称自己完全能驳倒路德,路德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 这场大学神学教授之间的辩论于 1519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18 日在莱比锡大学举行,由 来自巴黎大学和爱尔福特大学的教授充当裁判, 并由萨克森公爵亲自主持。 在路德唇枪舌剑、 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 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来。 这场历史上最著名的辩论成为了路德宗教 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 路德从此走上了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的道路。他提出了“因信称义”说,认为教徒无需 教会的帮助,仅通过个人的信仰就能得救;他宣布教皇并不代表上帝,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 的权威;他抨击天主教会的繁琐礼制,要求进行根本改革;他呼吁君主进行干预,并号召人 们起来斗争。这样,一场宗教改革之火在大学里点燃,并蔓延自整个欧洲社会。它不仅导致 了新教的产生,而且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更具群众性和革命性,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更为强烈,因 而比文艺复兴更为迅猛地影响了大学。 首先、宗教改革导致了成批新教大学的创办。 宗教改革之初,由于很多地方当局没收了教会原来用于资助大学神职人员教育的捐赠,1 2易红郡、刘东敏: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 年第 6 期,第 45 页。 弗?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 61 页。 16 激烈的神学辩论又吓走了潜在的生源,加之,神职人员已名声败坏,家长们感到没有必要再 为自己的儿子支付如此昂贵的学费。所以德国的大学生人数一时间迅速锐减。例如,罗斯托 克大学的入学人数从 1517 年的 300 人降到 1525 年的 15 人; 爱尔福特大学的入学人数从 1520 年的 311 人降到 1525 年的 14 人;而巴塞尔大学的 1526 年的入学人数仅为 5 人。1 在创立新教的过程中,马丁?路德本人于 1520 年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 ,其中 不仅表达了他对经院主义神学的仇视,还谴责“大学是教皇的危险使者,是异教的亚里士多 德信徒们的中心” 。对此,伊位斯谟当时做出过这样的评价: “凡是马丁?路德得势的地方, 2 文学与学术事业就完蛋了。 ” 然而,欧洲政局的动荡,新教在传播中遇到的困难,使路德派认识到,学校和大学可以 成为新宗教的特殊工具。因此, “路德派开始极力建议世俗政府建立这类机构,其他教派也 3 意识到不能落后,大学遂普遍发展起来。 ” 新大学遍布 16 世纪的整个欧洲。仅在德国,就新建了 9 所大学,其中,路德派建立了 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茨温利组建了苏黎士大学,加尔文派则 于 1558 年创建了日内瓦学院。 荷兰建立了莱顿大学(1575), 苏格兰建立了爱丁堡大学(1583)、 4 爱尔兰建立了都柏林大学(1591)。 随着新教大学的开办,人们开始更多地强调神学研究,神学便逐渐支配了大学生活,法 学和医学却丧失了以往的优势地位。 由于这种神学研究需要希腊语和希伯来语这些注释 《圣 经》的工具,因此一系列的新学科如希腊文、希伯来文、以及修辞学、诗歌、历史等学科都 5 被正式纳入了大学课程。 ” 其二,宗教改革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 宗教改革使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 因为大学对政府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大学既 为政府部门培养世俗官员,也为教会培养神职人员,因此政府想方设法控制大学。甚至大学 教授也被要求进行宣誓效忠,不仅要效忠于国王或国家,还要效忠于政府承认的教义。学生 6 们则处于更为严格的限制之下,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的大学学习。 事实上,无论是天主教阵营还是新教阵营,虽有教派的不同,但大学必须从属于当地政 府的旨意却是相同的。因此,大学最终成为了世俗政权的工具,并服务于国家的需要。 其三、宗教改革使大学由国际性的机构转变成为民族性的机构。 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宗教民族化的趋势,并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在英格兰, 要建立民族国家的亨利八世, 在与教皇决裂后, 迫使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大学交出以前从教皇 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的“教皇契据” 、大学地产和其他财产清单。不久,国王又没收 了这两所学校所有的隐修院财产和房屋。1553 年规定:所有大学学位的申请者都必须赞成 7 英国国教的宗教教规。 随后,欧洲各国纷纷仿效,这就导致了大学民族化的普遍发展。 过去的中世纪大学是以国际性特征而著称于世的, 但由于宗教改革时期各国政府的干预1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4 页。 2 弗?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 36 页。 3 Walter Rü 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ume II, Universities in Early Mode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16.4与此同时,为争夺教育阵地,反宗教改革阵营也努力新建学校。例如,天主教的耶稣会在西班牙建立了两所新大学,在德国建立了维尔茨堡大学和格拉茨大学。5 6G.R.波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12 页。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4 页。 7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5 页。 17 和控制, “欧洲所有 80 所大学都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 并为其国家政府服务。 过 ” 去大学的通用语言――拉丁语,也最终为各民族的语言所取代。 其四,宗教改革催生了学术自由的萌芽。 宗教改革时期各教派之间无休止的论争和宗教迫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学术自由的风 气。宗教法庭和禁书目录使许多学者噤若寒蝉。然而,正是这种高压或迫害,又萌生出追求 学术自由的种子。 当长期的宗教战争仍然无法确定新教或天主教谁是胜利者, 也无法实现宗 教统一时, “宽容”便开始成为时代的口号。学术自由这颗种子终于在宗教改革的策源地德 2 国长成参天大树,这绝不是偶然的。 德国学者鲍尔生对宗教改革这样做出了评价: 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 “ 过 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 如果没有宗教改革运动, 同样是不可 想象的事。从中世纪末叶到现代历史时期的开始,这 150 年间,文化与科学在广度方面的迅 速发展, 学术与教育在推行的范围方面的不断扩大, 都应毫无疑义地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 ”31三、 现代大学的萌芽 经过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洗礼, 特别是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之下, 欧洲的大学逐渐由中 世纪盛行的教会主义转向现世主义, 由神学和古典学科转向科学, 由教会操纵的机构向世俗 化机构过渡, 其职能也开始由主要是传授知识转变为更注重科学研究。 这些变化标志着现代 大学萌芽的产生,也最为鲜明体现在莱顿大学、爱丁堡大学、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身上。 从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时期, 欧洲大陆上最好的大学不是久负盛名的法国巴黎大学, 而 4 是新创建的荷兰莱顿大学。 莱顿大学建于 1575 年,为荷兰第一所国立大学,也被称为D欧 洲第一所新教大学‖。这所大学在 17 世纪初已发展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神学、 自然科学和医学 中心。到 1709 年,它的医学院已赢得了“欧洲最好的医学院”的美誉。莱顿大学还拥有当 时最好的研究设施,包括化学实验室、植物园、医院的临床教学等,这对后来的欧洲大学产 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影响。 莱顿大学的物理学也是闻名的。物理学家 W?格雷夫桑德(W. J. Gravesand)是欧洲大陆 上第一位将教学活动全部建立在牛顿力学之上的大学教师。 他运用牛顿的理论, 根据数学演 算实验结果编写的物理学教科书被译成英文和法文,广为流传。直到 19 世纪初,人们仍然 在参阅他的著作。 只是由于荷兰共和国的衰落, 莱顿大学在欧洲独一无二的地位才受到了其 他大学的挑战。 在英伦三岛上,不是在英格兰,而是在苏格兰,产生出以科学教育上闻名于世的大学。 5 1708 年,爱丁堡大学向莱顿大学学习,废除了过时的大学董事制度,建立起新的大学教授 职位制度,并先后在拉丁文、希腊文、逻辑、自然哲学、数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中设立1 2G.R.波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4 页。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教育研究, , 2003 年第 11 期,第 56 页。 3 弗?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 61 页。4法国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但这场运动却是在大学外部的沙龙中得到孕育的,像孟德斯鸠、 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这些反对专制主义的启蒙思想家虽是法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但他们恰恰是当时法国大学制 度的反叛者。这些启蒙思想家是在地下秘密从事写作的,而且他们思想也是首先在民间,而不是在大学里 进行传播的,因为连同巴黎大学在内的所有法国大学已经受到了专制政府严密的控制。5英格兰虽是创办大学最早的欧洲国家之一,牛津和剑桥也曾是中世纪大学的佼佼者,并在启蒙运动之初培养出培根、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然而从 17 世纪到整个 18 世纪,英国的大学却落后于时代,与世 隔绝,处于持续的衰退之中。大学被传统的保守势力所控制,学术空气十分沉闷,自然科学不受重视。工 业革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各类人才都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18 教授职位。由于教师们从繁杂的学科中解脱出来,集中于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因而开创 了学科和教学专门化的先河。随后格拉斯哥大学、阿伯丁等大学也先后完成了此项革新。 以爱丁堡、格拉斯哥、阿伯丁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在 18 世纪中叶为不列颠岛提供了最 好的高等教育。许多天才的学者和科学家都与这些苏格兰大学有关,如亚当?斯密、弗朗希 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达加德?斯图尔特(Dugald Stewart)和威廉?卡伦(William Cullen)等人。亚当?斯密是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市场经济学 说的奠基人, 哈奇森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 也是将欧洲的启蒙思想引入苏格兰的 关键人物。弗格森先在格拉斯哥大学,后在爱丁堡大学任教,他开辟的社会关系研究,后来 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他在爱丁堡大学的继任者斯图尔特,是苏格兰“常识”哲学学派的阐 述者,该学派后来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到 19 世纪,爱丁堡还培养出达尔文这 样的著名科学家。正是上述这些学者发起了“苏格兰启蒙运动” ,爱丁堡大学才被人称之为 “不列颠的雅典” 。 哈勒大学是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 1694 年出资创办的,它的振兴要归功于三个人的 努力,其一是德国“启蒙运动之父”克里斯蒂安?托马修斯(Christian Thomasius),他也被 称为“哈勒大学的第一位教师”和“新大学学术的奠基人” 。他废弃了经院主义课程,使哲 学脱离神学而独立。他最先采用德语讲学,打破了拉丁语在大学讲课中的垄断地位。他在教 学中重视对生活有用的科学的运用, 使大学教育更接近于生活。 其二是虔信教派的神学家奥 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他突破了盛行的神学正统观念,是德国 大学里最先讲授虔信主义神学的人。其三是启蒙哲学大师克里斯蒂安?沃尔弗(Christian Wolff),他被视为“创建现代哲学体系的第一人” ,这种现代哲学是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 1 础的。 总之,经此三人,哈勒大学成了德国最先倡导学术自由和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大学。 1737 年新建的哥廷根大学便是效仿哈勒大学的产物,它是由汉诺威国王乔治?奥古斯 特出资创办, (由于他又当上英国国君,因此在英国他又被称为乔治二世。 )这位国君当初创 办这所学校只是为了赚钱,指望通过这所大学每年能带来十万塔勒的财政收入。但他知道, 要赚钱就必须先花钱,因此没有对下属提出诸如“白手起家”之类的要求。另外,他并不认 为自己懂得如何办教育,因此除了出钱外,其它的事情都让他的德国内阁大臣、枢密顾问格 拉克?阿道夫?冯?闵希豪森(Gerlack Adolf von Munchhausen)去办。总之,他做了他应该 2 做的事,没有去干预那些他不该干预的事。 冯?闵希豪森毕业于哈勒大学,其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哈勒特征。在长达 36 年的校长 生涯中, 他大大削弱了神学家在大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使神学第一次丧失了凌驾于其他学 科之上的特权。他不仅加强了哲学学科的分量,还特别注重历史、语言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 发展。他建立了装备优良的科学实验室、天文台、解剖示范室、植物园、博物馆、大学医院 等。在很短的时间里,哥廷根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中欧主要的学术和科学中心,其医 学院更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德国教育史专家鲍尔生指出: “哥廷根大学不同于别校的优点,是该校使真正的科学研 究受到大力的鼓励和支持, 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有经费充裕和设备富丽的图书馆, 还有专门从 3 事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的研究所。 显然,哥廷根大学已经开始具有许多现代大学的基本 ” 特征, 如学术自由、 注重研究、 将自然科学纳入大学课程, 以及政府对大学的资助和控制等。 从教育发展的继承关系上讲,1810 年,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创办的柏林大学综合了以上这些大学所有的现代特征。洪堡本人毕业于哥廷 根,他“创立大学所依据的精神和道德准则是其他人先期设想的” ,但正是通过他,才“把1 2 3Daniel Fallon, The German University,, Colo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 7. 戴问天: 《格廷根大学》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年 9 月第 1 版, 第 36 页。 弗q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第 82 页。 19 早已形成的思想和一般的趋势加以具体化来实现改革的。 正是由于柏林大学最为集中地 ” 反映了自启蒙运动以来欧洲大学改革的总趋势, 才使它成为了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现代化 大学” 。因此,这所大学的创办标志着这场向现代大学过渡的完成。1本章参考书目 中文 辛彦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 ,社会科学论坛,2002 年第 12 期。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 3 月,第 6 卷,第 2 期。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 迁》 ,教育研究,2003 年第 11 期。 陈伟: 《大学如何产生?――中世纪晚期欧洲大学的逐步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现代大学 , 教育,2005 年第 3 期。 易红郡、刘东敏: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 年第 6 期。 赵荣昌、单中惠: 《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 版。 戴问天: 《格廷根大学》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亨利?皮朗: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S?E?佛罗斯特: 《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年版。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 《近代科学的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版。 雅克?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 詹姆斯?W?汤普逊: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版。 戴维?林德伯格: 《西方科学的起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年版。 雅克?韦尔热: 《中世纪大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G.R.波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弗?鲍尔生: 《德国教育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年版。 彼得q贝各拉: 《威廉?冯?洪堡传》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 英文 Willi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 A Histor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4. Alan B. Cobban, The Medieval U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Methuen & co Ltd, 1975. Alan B. Cobban,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lter Rü egg,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ume II, Universities in Early Mode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Daniel Fallon, The German University,, Colo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0.1彼得q贝各拉: 《威廉?冯?洪堡传》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第 70 页。20 第二章 德意志大学的现代化德意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遭受到工业文明冲击的“发展中国家” 。18 世纪末 19 世纪 初的德意志非常落后, 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中。 当英国开始的工业大革命与法国开始的政 治大革命,像压路机一样从欧亚大陆西北角上辗压过来时,压倒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德意志 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所以德意志是第一个“因落后而挨打”的发展中国家。 但德意志同时也是第一个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国家。从当时 英、法、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来看,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要想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成现 代工业社会,必须经过一场“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但德意志人改写了这段历史。1807 年, 德意志最大的邦国普鲁士, 在现存统治精英的领导下, 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 “自上而下” 的大改革运动,把这个社会带进了工业现代化的门槛。 德意志还是第一个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自 1810 年普鲁士国家政府创办柏林 大学以来,德意志的教育现代化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以至于“柏林大学模式”成 为了世界大学的样板。不仅是它的欧洲邻国,而且连远隔重洋的日本、美国都纷纷仿效,今 天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大学,如果从现代化大学体制的角度来追根溯源,那么一定会追溯到 1810 年创办的这所柏林大学。不仅是德国历史学家,而且连同全世界所有的教育史专家都 公认这个事实:唯有 1810 年建立的这所柏林大学,才能称得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化 大学”。第一节 现代化大学的由来现代化大学是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才产生的。 但是为什么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会在 德意志产生?它是如何产生的? 又是在什么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这就是本节所要探讨的 问题 一、 是“国教兴国” ,还是“国兴科教”? 要想真正理解 “柏林大学模式” 的意义, 有必要首先对人们极易产生误解的 “科教兴国” 概念加以澄清。 什么是“科教兴国”?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科教”是主语,“兴”是动词,“国” 是宾语。所谓“科教兴国” ,指的是国家政府在不作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允许教育与科学事 业自由的发展,通过其成就来自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并繁荣国家。这就是“科教 兴国”的内涵。 英、美等早起的“现代化源生型国家” ,在不断摸索前行的进程中,走的就是这种“科 教兴国”的路子。当它们在摸索中发展时,并不知道自己在搞现代化,也就是说,并不知道 自己在干着一件惊天动地、 划分传统与现代社会分界线的事情。 这些最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 国家当时处于相当有利的出发局势中, 很少遇见真正的对手, 这种局面与今天后起的发展中 国家所面临的局面是很不一样的。 它们当初并没有觉察到科学、 教育与现代化发展之间有多 么重要的联系, 只是在随着发展的惯性继续朝前走。 它们当时所取得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也并 不是通过国家有意识地促进教育和科学的方法才取得的。 例如在当时的英国, 那些推动工业 化伟大进步的人,像瓦特这样的人,也都不是来自大专院校的科学家,只是些没有读过大了 的能工巧匠。他们是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和闪现的灵感,通过总结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才 获得成功的。 对于那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推行的战略都不是什么“科教兴国” ,而是“国21 兴科教” 。什么是“国兴科教”呢?在这里,“国”是主语,“兴”是动词,“科教”是宾 语。所谓“国兴科教”指的是,国家政府运用自己的权威, 通过对教育与科学事业采取积极、 强有力的干预政策, 促进教育与科学的昌盛, 继而提高国民素质, 推动经济发展并繁荣国家。 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得先有“国兴科教”,然后才可能有“科教兴国”的。 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选择这种“国兴科教”的战略,有着相当自然的逻辑。由于在 遭受现代化浪潮的冲击时陷入了深刻的民族生存危机, 为救亡图存, 这些传统国家的权力精 英们必须去走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这就决定了它们进行的现代化是一场预定性的 现代化。正因为如此,在最早遭受工业文明冲击的德意志土地上,现代化第一次获得了它自 觉的、目标明确的进程,它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它要达到的目标,指引它的也是经过公开讨论 和刻意选择的策略。 普鲁士的上层统治者在总结拿破仑战争中的失败教训时发现, 自己士兵 的素质不如法国,这涉及到“教育” ;自己手里拿的武器不如法国,而这涉及到“科学” 。当 国家当局认识到“教育”与“科学”在这种“赶超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时, 便不再像过去那样听任教育与科学自身的缓慢发展, 而是将其放到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上来 积极加以促进了,这种国家战略也就体现为“国兴科教” 。 由此,在后起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种与“现代化源生型”国家在大学教育体制 上的区别。在英、美等国,最好的大学是那些与中世纪的神学院有着相当连续性发展关联的 大学, 或是由私人自由创办起来的大学。 这些非公立性质的大学为了保持其自身发展的稳定 性,都与国家政治保持着一种肯定的距离,而且一般都不设在“天子脚下” 。正如人们所看 到的那样,牛津、剑桥不在伦敦,哈佛、麻省、耶鲁、普林斯顿、康乃尔、哥伦比亚、斯坦 福不在华盛顿。这些大学拥有极大的自由度、独立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而在后起的发展中国家里,首先从德意志开始,包括以后的日本、俄罗斯,甚至连同后 来的中国在内, 由于大学教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被纳入到国家战略决策之中, 以至于它不再 是教会或私人性质的事务,而是事关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因此,最好的大学都是那些以国 家财政为后盾的公立大学,并往往设在“天子脚下” 。例如,德意志最好的大学是位于首都 的柏林大学。 向德意志学习的俄罗斯也是如此, 它最好的大学先是位于老首都的彼得堡大学, 后是位于新首都的莫斯科大学。日本也是如此,在明治维新时代,它最好的大学是位于老首 都的京都大学,后来迁都到了东京,最好的大学就是东京帝国大学了。 中国也是如此, 而且更鲜明地体现出政治统治与创办大学之间的紧密关系。 满清政府时 期,最好的大学是 1898 年创办起来的京师大学堂。经过辛亥革命,到 20 世纪 20 年代后, 中国政治严重分裂, 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 于是就有了国立广州中山大学。 北伐之后, 国民党右派定都南京,于是有了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国民党左派定都武汉,于是有了国立武 昌中山大学。 发展中国家的政权之所以要将最好的大学建在首都, 一是为了向世人昭示国家 统治者多么重视科学与教育,二也是为了便于控制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 与之相联系,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体制也就往往具有一种模式规范化的特点。在此, 人们千万不可小视这种模式规范化的意义。当这种模式能在“科学、理性、自由”原则的指 导下产生出来,并能获得健康发展时,它所带来的大学体制上的先进性、科学上的快速进步 以及文化上的普遍繁荣,甚至是那些早起的“现代化源生型国家”的非公立性大学都无法比 拟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美、 英这样的发达国家的大学也会向后起的德意志大学模式学习 的原因。 但问题总是具有两面性的。 在这种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模式中, 国家当局一旦废弃大学的 “科学、理性、自由”原则,便会迅速地带来大学教育、科学事业以至整个社会文化的普遍 衰败。 这种衰败自然意味着国家整体战略的失败, 同时也成为国家当局无法推卸的历史罪责。 人们会问, 为什么德国的大学今天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呢?为什么人们今天看到的世界上 最好的大学是哈佛、麻省、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而不是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22 哥廷根大学呢?道理其实很简单, 因为英美等国的现代化政治体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而德 国近现代史上却出现了多次的“改朝换代”,这种政治发展上的“断裂”不能不影响到大学 教育发展上的连续性。 最剧烈的政治变动是 1933 年 1 月 30 日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的上台, 纳粹党一上台,搞的就不是“国兴科教”,而是“国衰科教”了。它毁掉了德意志伟大的教 育体制,毁掉了德意志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毁掉了德国人曾拥有的“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地 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柏林大学模式”的兴衰史,正是对这种教育和科学发展的辩证法最 为典范的注解。 二、 “国兴科教”战略的提出 18 世纪晚期,在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各类大学 60 余所,这 在当时的欧洲各国中是数量最多的。 但由于政治上的分裂与内外局势的混乱, 德意志的大学 教育在欧洲却是极为落后的。 “狂飚突进运动”的著名人物戈特霍尔德?埃菲赖姆?莱辛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当时就曾经尖锐地指出过: “德意志的大学只是一些经院哲学 式的神学院,它们正在行会精神、任人为亲、裙带关系、普遍的僵化和经院哲学的败落中沉 1 沦” 因此,他对当时的德意志旧大学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 不过在那个时代里,德意志也仍然有两所稍具现代性的大学,这两所大学并不来源于 教会,而是由邦国国君创办的。这就是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字。哈勒大学是普鲁士国君威廉 一世于 1694 年出资创办的,而哥廷根大学则是由汉诺威国君、后又当上英国国君的乔治二 世于 1737 年创办的。哈勒大学是哥廷根大学的榜样,哲学最先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就是从哈 勒大学开始的;而哥廷根大学则是世界上最先建立起图书馆、科学研究所的大学。 在 19 世纪初年的拿破仑战争中,法军横扫欧洲大陆,所到之处首先就是关闭占领区 内的大学,而哈勒大学首当其冲。拿破仑手下的将军们对此举都很不理解,拿破仑对这些手 下说了一句很内行的话:彻底征服一个民族最为成功的方法, “ 就是首先打击它的知识分子” 。 2 拿破仑懂得这个道理,一时打败了一个民族的军队不算什么,它的灵魂还在,思想还在, 3 士气就还在;如果打败了它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剩下的人就是群盲了,就好对付了。 哈勒大学与当时几乎所有法国占领区的德意志大学一样,被拿破仑撤掉了。当撤到哥 廷根大学时,发生了一件很具有戏剧性的事情,从而保全了哥廷根大学。这要归功于一位伟 大的法国女性索菲?热尔曼。她曾女扮男装并化名为“勒布朗先生”,成为了哥廷根大学那 位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的学生, 她后来还与高斯用通讯的方式讨论过 “费马大定 理”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当拿破仑的军队打到汉诺威,并准备撤哥廷根大学时,她 非常担心高斯的安全。 为了救他的老师, 她给她的未婚夫――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军官――写 了一封信, 要他一定要保护她的老师高斯的安全, 以避免犯下当年罗马兵杀害大科学家阿基 米德的错误。 她还要她的未婚夫劝说拿破仑保留住哥廷根这所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这名军官 就真的去劝说拿破仑。拿破仑听了后问道,“这所大学真有那么好吗?” 结果他在这位军 官的陪同下去了哥廷根大学,并在一间教室的最后一排坐下,听了一堂课。出来后拿破仑非 4 常感慨地说:“这所大学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可以保留下来”。 这样,哥廷根大学才 总算逃过了被撤的厄运,而拿破仑也就成为了这所名校的“校友”。 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的冲击推动了德意志的改革运动, 因为在拿破仑时代, 对欧 洲所有的民族和国家来说,生存条件已发生了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大学读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