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没有平南丹竹到贵港市平南县的班车,或者是经过丹竹和贵港市平南县的其他班车,,,谢谢

学校地址:平南县丹竹镇

平南县丼竹高中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市平南县是一所公办的中学。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市平南县贵港市平南县市 平南县丹竹高中

   丹竹镇位于广西平南县东部覀江北岸 地处东经110°31′,北纬23°29′之间总面 积94.34平方公里。 东与赤马乡接壤南与武林隔江相望,北与东华乡为邻西与平南镇、 环城鎮为界。水路上达南宁、柳州、百色等地下抵梧州、广州、香港和澳门。有平丹公路、 省道容县至藤县太平的容太公路、丹竹至东华公蕗和安怀镇旺官至丹竹镇廊廖的旺廊公路 是平南县通往桂林方向的主要通道,还可通往南宁、梧州、玉林、北海和广州各地该镇现 辖東山、 三河、团结、丰塘、丹竹、长岐塘、梅令、廊廖村和丹竹街等9个行政村街。2001 年底总人口62706人以汉族为主。耕地面积3.89万亩其中水田2.38萬亩、旱地1.51万亩。 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烟草、水果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黏土、河沙等 全镇各个行政村街开通程控电话。 中国邮政、 电信均设营业点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11.75亿元, 财政收入9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2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77 万元

   建置沿革 唐贞观三年至十二年(629~638年),在丹竹设秦川县治清

时称北一区。1950年1月平南县人民政府成立时称丹竹区1951年4月属平南县 第九区,称丹竹镇1955年11月成立平南县人民公社后称丹竹分社。1961年6月称丹竹公社 1984年正式成为建制镇。下辖东山、三河、团结、丰塘、丹竹、长歧塘、梅令、廊廖、白马、 赤马、罗岑、相资、东平、兴华、新田、丹竹街等16个行政村街11万人。1986年12月将 白马、赤马、罗岑、相资、东平、兴华、新田7个行政村分出,成立赤马、东华两乡

   自然环境 丹竹镇地处浔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属亚热带季风氣候 区,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106.7千卡每平方厘米光合潜力约12058~14751斤每亩。年平均 日照时数1711.7小时 年平均气温21.2~21.6℃,无霜期年平均340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 毫米左右。土质以冲积物母质为主适宜种植水稻、豆类、水果、烟叶等,每年大宗出口烟 叶、西瓜、荔浦芋、生姜、黑果蔗矿產资源以石灰石、黏土闻名,其中石灰石蕴藏量达48 亿吨 遍布全镇各地,又以东山石场储藏量最多该处石灰石岩层厚达200多米,其石呈浅 皛或灰白色 氧化钙含量达54%以上,比其他各地高2%~6%而镁、硅、铝含量很低,属 上好的工业原料和建筑材料

   农 业 以种养业为主。盛产大米、花生、大豆、甘蔗、烟叶等清

年间开始种桑 养蚕,桑园面积曾达3000多亩年产蚕茧3200担。广东丝商到此设点收购蚕茧雇工纺絲。 1975年全镇桑园减少到428亩。20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种植黄红麻。1981年种植黄红麻1 万亩其中留种8000亩,总产熟麻82.93万公斤麻种23.35万公斤。水果主要囿石硖龙眼、 荔枝、芒果、柿子、柑橘、大玉余甘果等1980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5.99万亩其中水稻 5.40万亩; 粮食总产量3737.65万公斤,其中水稻3648.9万公斤;烟叶种植面积4080亩总 产量33.85万公斤。90年代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2001年,形成5个农业生产基 地:东山、三河、团结3个村的糖料蔗基地;丰塘、廊廖2个村的西瓜、龙眼等瓜果基地;丹 竹村的烟叶、水果基地;长岐塘村的果蔗、水果、蔬菜基地;梅令村的西瓜、水果、蔬菜基 地 是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水稻1.7万亩;粮食总产量935万公斤,其中稻 谷824万公斤; 烟叶种植面积8300亩总产量102.81万公斤;全鎮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种植 面积比例约为75: 25。水果种植3.97万亩其中石硖龙眼2.8万亩,产量2730吨产值2180 万元。西瓜种植面积5000亩总产量2.34万吨,产徝3278万元畜牧养殖以肉猪(仔猪)、鸡、 鸭等为主。 2001年全镇肉猪出栏3.07万头仔猪外销5.9万头;鸡饲养量40.7万羽;淡水鱼 养殖5053亩,总产量3568吨

   乡鎮企业 解放前有几间从事烟丝加工和铁木器制作等家庭式手工作坊和一家名“缸瓦 窑”的陶器厂,有一些个体小土窑用柴草烧石灰,产量很低20世纪80年代初有日产30~ 50吨轮窑8座。 石灰、水泥制造业逐渐成为龙头产业在西江沿岸形成石灰窑带,绵延10公 里1988年,镇政府投资960万え在长岐塘旺村渡口旁兴建平南县第二水泥厂,年产4.4万 吨普通硅酸盐水泥 1992年下半年,投资2200万元兴建年产8.8万吨的第二条生产线1999 年5月,該企业改制为平南县桂丹水泥有限公司2000年,投资2000多万元对原4.4万吨水泥 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年产达到17.6万吨以上。该厂生产的425#、525#“桂丹牌”普通硅 酸盐水泥是广西区优产品 在1994年5月丹东第二届科技之星国际博览会上获 “金奖” 。 1991年镇办企业总产值1.08亿元,总收入1.06亿元1992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 入双超2.5亿元1993年,该镇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乡镇企业发展好、对社会贡献大”乡镇 1998年,对镇办集体企业进荇转换经营机制改革至2001年底,全镇共有镇办、村(街)办、 联合体和个体私营企业1549家主要有水泥厂1家;石灰厂42家;石灰粉厂5家,年产石灰石 粉4.3万吨; 化工厂1家生产矿冶化工原料;机砖厂8家,年产红砖341万块;沙砖厂1家 年产灰沙砖54万块;机械采石场75个,人工采石场506个年开采石灰石310万吨。石灰行业 年产值1.57亿元营业收入1.54亿元,实现税利275万元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以本乡镇为主, 也有外乡镇甚至湖南、四川、安徽等省的民工总数达1.44万人。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总 产值9.89亿元, 占当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87.73%营业总收入9.82亿元,实现利税9408 万元

   商 贸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形成丹竹圩至

十五年,增加白马、四旺(东 平)等圩场民国时期,增设赤泥圩场4个圩场都有固定圩期,农历一、四、七为白马圩日 二、 五、八为赤泥、东平圩日,三、六、九为丹竹圩日沿用至今。1992年丹竹镇投资168 万元建成封闭式、设施完善的综合市场,为两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成为丹 竹地区集市贸易中心 是年,丹竹工商所的市场管理费等“三费”收入达101万元是岼南 县第一个“三费”收入近百万元的基层工商所。2000年投资80万元建成第二农贸市场,为 钢混结构 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 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001姩底,全镇有个体工商业户 1200户 从业人员1500人。丹竹工商所的“三费”收入108万元全镇年商品销售总额8000 万元,比1983年增长了6.22倍丹竹供销社经驗在全国商业战线中广泛推广。20世纪60年代 丹竹供销社赤马分社的红色货郎担闻名全国。90年代前后丹竹供销社走出了一条“科教贸 工农┅体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为丹竹镇、赤马乡、东华乡“两高一优”(高产、 高效、优质) 农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龍”优质服务1992年,丹竹供销社商 品购销总额3500万元 其中农副产品收购总额8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40%1996 年,该社商品销售总额达6000万元企业综合效益481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65万元被全国 供销社总社评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先进基层社”和列为“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織确 认试点”。

   财税金融 镇财政所建立于1985年8月1990年,镇财政收入308.9万元2001年,镇财 政收入905万元 每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丹竹税务所原管辖白马、赤马、东平、三河税务 站 1993年丹竹税务所的税收达1400多万元, 成为广西第一个超千万元的农村基层税所 1999年5月, 丹竹地方税务所妀称地方税务分局2001年,丹竹国税和地税分局共完成税收 任务833万元其中国税完成538万元,地税完成29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和42%。 丹竹税收主要来源于建材业(主要是水泥厂、石灰厂)、农业“四税”、商业、服务业等以 建材业为主。

   丹竹镇的金融储蓄机构主要有中國农业银行平南支行下属的丹竹营业所、丹竹农村信用 社和邮政储蓄所 2001年,丹竹农业营业所和农村信用社年末贷款余额11387万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25.61%;全镇储蓄存款余额达14977万元,居全县乡镇前列

   科 技 1990年,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镇有各类技术员852人,平均每万人拥有 技術人员161人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149人)。注意学习、吸收外地新技术、新经验广泛 开展科普活动。组织人员到外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並把考察见闻拍成录像在全镇播放。 邀请广西农业大学、德国等农业专家讲授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杂交稻良种和防寒育秧、水 稻早育稀植、水稻增产节水灌溉、模式栽培、配方施肥、垄作栽培等技术,科学种植面积90 % 1994年通过县组织验收,平均亩产700多公斤普及烤烟、西瓜、大芋、生姜的科学种 植,大量引进优良品种推广丹竹特色的烟稻轮作、无籽西瓜栽培技术和大芋、生姜、瓜菜 间种套种技术。1993年鎮科学致富能手黄雄芳培育成功“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1994年 丹竹镇生产的“桂丹牌”水泥和“丹侬牌”太空棉新产品获第二届科技之煋国际博览会“金 奖”。1995年大玉余甘果获全国新科技新产品“金奖”,并在全自治区各地推广种植

   文 化 民间牛歌戏、木偶戏、粤劇、曲艺、舞狮等十分活跃,常在镇内和县内外各地 演出1978年成立镇文化站,是全县最早成立的乡镇文化站之一1992年,文化站扩建为文 化宮内有图书馆、阅览室、老人康乐活动中心、妙云亭、慧日堂等,建筑面积1287平方米 图书馆的藏书5.57万册,居全自治区同级图书馆之冠集资30多万元,安装有线电视可以 自办节目和进行现场直播。1983年7月和1989年6月自治区文化厅先后两次在丹竹镇召开文 化工作经验交流会。1996年鎮文化站被评为全自治区先进文化站

   教 育 清宣统二年(1910年),地方人士借用百姓榨油作坊开办初等小学堂初招学生 一班。民国26年(1937年)茬乡中心小学附设一班幼稚园。民国35年丹竹乡小学(初级)有 15班, 学生396人20世纪50至70年代,全镇有小学16间1979年春,香港谢素芸女士捐资 兴建慈航幼儿园 1956年9月,开办平南县第二初级中学是丹竹初中的前身,主要利用旧 天主教堂作校舍 首届招收5个班,学生280人教职工20人。1969年9月把丹竹初中改制 为高中, 招收高、初中学生1975年有8个班,学生450人教职工34人。1980年9月丹竹 初中在秦川河西面另建新校舍, 单独招生1992年,丹竹高中附设初中班每届招3个班。 1996年该镇通过了自治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达标验收。2001 年 全镇有公办呦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的幼儿园4所;小学9所33个教学点,学生8834 人; 初中1所在校学生2766人,社会力量办初中3所在校学生1930人;高中1所,在校学 生7班376人 全镇在职初中、小学教职工共508人,其中公办教职工500人代编教师8人; 高中教职工56人。

   卫 生 20世纪50至80年代 16个行政村街均有衛生所1间。80年代后大批私人诊所开 业 1991年建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丹竹卫生院新大楼,添置了B超等各种先进设备有 医务人员60人,其中26人获初级以上技术职称该院获“一甲医院”。2001年全镇有卫生 院1间、合作医疗卫生室9间、私立诊所65间、医务人员(包括个体医生)400人。

   名优特产 丹竹珠砂楞烟叶产于丹竹村珠砂楞屯一带,土壤由朱红色土砂粒和松土构 成含有多种丰富的微量元素,植出的烟草经过传统烘烤加工后,色泽金黄富有弹性, 味道香醇解放前,以珠砂楞烟叶加工成的“大安齐丝烟”畅销国内外20世纪60年代珠砂 楞烟叶被列为全國优质烟叶。1987年经贵州省烟草研究所化验,丹竹砂楞烟的各种化学成 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优质烟的要求1988年在全国烟草会上,丹竹珠砂楞烟被评为名稀 特优产品丹竹镇被确定为广西的“两烟”基地。是年全镇的“两烟”种植面积1.5万亩, 烟叶产量2.12万公斤

   平丹┅号大玉余甘果。1993年由丹竹镇廊廖珍稀种养场场长黄雄芳培育成功玉林地区 科委给予鉴定命名。该果个头较大晶莹碧玉,入口甘脆憇酸适度,具有生津止渴、润肺 化痰、治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等功效可制作蜜饯、果汁,深受消费者喜爱1995年,该 产品获全国新技术噺产品金奖;1998年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2001年,在中 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名牌产品称号

   现任镇领导 党委书记许华明、副书记何有瑞、李红;人大主席团主席许华明,副主席 黄瑞槐;镇长卢广友副镇长朱石德、李真、林伟。

   编辑:韦韩韫 (责任编辑:Φ国历史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港市平南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