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政府双岗街道 这里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我要传图片
附近其他商户
附近美食 附近酒店
合肥知名连锁品牌
8684本地信息反馈/友链交换:
8684本地商务合作: QQ庐阳区_百度百科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庐阳区,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省会合肥的核心城区,是合肥老城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合肥市区中心和北部,庐阳区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向西北延伸与长丰县、肥西县接壤。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城区。区域面积1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其中,户籍人口48万),现辖9个街道、1乡1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庐阳工业区)[1]
。庐阳区是全省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张辽威震逍遥津”古战场,曹操点将“教弩台”,清末北洋大臣等。[2]
201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2012年被安徽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13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安徽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县(市、区)”。
庐阳区建制沿革
庐阳区始建于1949年2月,当时称合肥市第一区、第二区,是合肥市老城区,其
文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正因为庐阳区是合肥市中心区域,故庐阳区建置从属于合肥市建置沿革,庐阳区为合肥市行政区划组成部分。
合肥古为淮夷地,商代称虎方,西周称夷虎。
时期,先属楚,后属吴、属越,再后又属楚。
秦朝置合肥县,属九江郡。
西汉时先属淮南王国九江郡,后淮南国废,设九江郡,合肥仍属之。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改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历4世,废国为县。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馥任扬州刺史,单马造合肥,为扬州治。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合肥县改属淮南国;四年,改属淮南郡。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改属楚国。齐王嘉平元年(249年),改属淮南郡。吴、魏在合肥地区进行过多次争夺战,魏以合肥为重镇兼扬州治。
西晋时属淮南郡。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合肥县地置汝阴县,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梁武帝改属汝阴郡,为南豫州治;复又置合州,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北周宣帝时属北周。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属庐州,为州治;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朝时改庐江郡为庐州,先后属庐州、淮南道庐州、庐江郡。
后梁、后唐时属吴国庐州。后晋、后汉时属南唐庐州。后周时属后周庐州。
北宋时先后属淮南道庐州、淮南路庐州、淮南西路庐州,均为州治。
南宋时,庐州曾为金占领,寄治巢县,旋即收复,仍为州治。
元朝时,先后属淮西道庐州路、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占庐州,改路为府,先属江淮行省庐州府,后属江浙行省庐州府,为府治。
明朝时先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后属南京直隶庐州府,均为府治。
清初属江南省庐州府。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属安徽省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分为三道,属安庆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区,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安徽省省会从立煌(今金寨)迁至合肥,省政府机关驻区境。
日合肥解放。2月,合肥市设区,第一区、第二区在今庐阳区境内。1951年11月在第一、第二两区基础上成立东市区。1960年6月,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撤销南市人民公社。
日,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3]
日,中共安徽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机关迁址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共安徽省委机关(合肥市长江中路39号)、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合肥市屯溪路435号)、省人民政府机关(合肥市长江中路221号)、省政协机关(合肥市宿州路317号)自4月1日起开始搬迁,5月1日起在合肥市中山路1号正式办公。[4]
庐阳区行政区划
1998年,中市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金寨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东风街道、逍遥津街道。
2000年,中市区辖10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原中市区人民政府驻地)。
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面积136.86平方千米。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2002年12月,庐阳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逍遥津街道、鼓楼街道、光明街道、杏花镇、大杨镇、三十岗乡。
2004年,撤销杏花村镇设立杏花村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庐阳区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
繁华的长江中路
2005年6月,庐阳区进行行政区划大调整,原寿春街道管辖范围整体划入县桥街道。逍遥津街道和鼓楼街道也合二为一,成为新的逍遥津街道,逍遥津街道办事处仍驻淮河路4号。在合肥的北部,新成立海棠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管理机构以原鼓楼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宿州路170号(原鼓楼街道办事处驻地)。杏林街道管理机构以原寿春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寿春路197号(原寿春街道办事处)。
调整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东与产业园区交界,北与长丰接壤,南以二环路往西沿西线铁路至四河村区域范围。杏花村街道办事处仍驻茨河路。刘冲、尚店、邵大郢三个行政村和兴业社区划归庐阳产业园管理,原双岗街道的临泉路以北部分划入杏林街道管辖。庐阳区仍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5]
至2005年年底,庐阳区辖三十岗乡、大杨镇和逍遥津、三牌楼、益民、光明、安庆路、县桥、双岗、亳州路、杏花村、杏林、海棠等1乡、1镇、11个街道及1个庐阳产业园,有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濉溪路287号。
2011年,庐阳区总面积139.32平方公里,辖1乡1镇、11个街道和1个工业区。[2]
2012年3月,庐阳区再次区划调整:将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并入逍遥津街道。将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益民街道合并,新设立三孝口街道;以路为界,调整双岗、亳州路、杏林、海棠4个街道管辖范围;重新划分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四里河、林店2个街道;保持三十岗乡和大杨镇行政区划不变。
调整后,庐阳区辖1个乡、1个镇,9个街道:、、、、、、、四里河街道、林店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5]
庐阳区地理环境
庐阳区位置
合肥市庐阳区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之滨,通过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6]
庐阳区气候
庐阳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多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985.4毫米,毫微米相对而言温度78%,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速月季变化不大。[7]
庐阳区地质
合肥地区土地承载力在2.5~2.8kg/cm之间,地下基岩埋深10-15米,为红砂岩,无明显地下河道,无地质断层。合肥市庐阳区地势全部高于洪水水位,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洪灾。合肥市庐山阳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灾害。
庐阳区人口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庐阳区总人口24343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寿春街道 12997、 鼓楼街道 8038 、逍遥津街道 7810 、三牌楼街道 17278 、县桥街道 8822 、益民街道 28169、 安庆路街道 36870、 光明街道 22807 、亳州路街道 36445、 双岗街道 64194。
2002年,人口37.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7万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水族、、、、、、、、、等民族分布。
2011年,庐阳区总面积139.32平方公里,人口62.5万。[2]
庐阳区交通
北一环路下穿
合肥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绸密,有合芜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离庐阳区约12公里,312国道、206国道穿而过。庐阳区通过十余条主干道公路与全国公路网连通。合肥-南京-上海高速公路运输驱车二个小时可到达南京,五小时可到达上海。
、淮南铁路纵贯庐阳区,合肥铁路北站坐落区内,连通贯穿全国五大铁路干线,包括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并可延伸欧洲。建设中的合宁铁路、合武铁路将形成完善的铁路交通网,进一步加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实现与长江三角洲的实质性融合。合肥将成为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重要铁路枢纽。1小时内可到达南京,2.5小时内可到达上海,2小时可到达武汉,10小时到达成都。[8]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4E级)
合肥设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条国内航线,并有直通香港的定期航班。
庐阳区经济
庐阳区综合
2009年庐阳区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12.8亿元,增长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5亿
合肥邮电大厦
元,增长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8606元,增长14%。[9]
“十一五”期间,庐阳区始终坚持“双轮驱动”,狠抓“三大推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顺势而为,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是“十五”末的2.74倍;财政收入连跨9个亿元台阶,是“十五”末的2.8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48.1%、41.3%;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1亿元,年均增长41.6%;引资总量、利用外资分别是“十五”末的6.8倍、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1.8倍。“十一五”,是庐阳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7亿元,增长24.1%;实现财政收入21.6亿元,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15.4%。[10]
庐阳区第一产业
2009年,庐阳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9万元改造总里程15.8公里的崔谭路、范郢路等8条村村通道路,开工建设环湖北路污水管网,完成明星水库、东大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小钱郢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回迁安置群众。[9]
庐阳区2012年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建设施蔬菜面积800亩,建成各类农业基地20多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其中3家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0]
庐阳区第二产业
2009年,庐阳区为80家企业落实协议贷款5亿多元,为97户企业争取省、市奖励扶持资金1013万元,帮助企
业获得贷款、技改等贴息资金550万元,区控股时雨小额贷款公司为70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95批次1.05亿元。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合晶电子、星辰电缆等10家企业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永信信息、利特环保等8户企业被命名为合肥市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工业区发展,启动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强了工业区的服务功能。全年新建、续建工业项目88个,完成工业投资59亿元,增长3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8户,达到129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4户,皖能发电、天威合变产值超10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增加值38亿元,分别增长34%和35%,其中庐阳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2亿元、增加值20.5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58%、54%。[9]
庐阳区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71.8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5户,其中超10亿元2户、超5亿元7户。[10]
庐阳区第三产业
辖区内批发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兴旺发达。被誉为“安徽第一街”的长江中路分布着数十家全市场一流的大型商场,平日人流如织,是合肥市的闹市旺埠;入夜灯火璀璨,成为庐阳的“
逍遥津公园
不夜城”。
新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汇丰银行顺利入驻、英国乐购已经开业,台湾大润发项目开工建设。编制北一环商办新街区发展规划,加强淮河路步行街整治管理,启动桐城路花卉特色街和阜南路美食街创建工作。在亳州城、大西门等14个社区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创建活动,顺利完成城隍庙、中菜市等5个市场的划转接收工作。
庐阳区社会
庐阳区政府办公大楼
2009年,庐阳区以创建创业型城区为目标,设立总额为1000万元的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建成安徽省首家城区农民工创业园和全省首家大学生创业园,全区新增就业人数14589人,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区。
按照“三主三辅”的要求,完成大杨、双岗、逍遥津等6个及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示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医生服务活动,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全面实施免费婚检,对农村产妇分娩补助达到100%。[9]
2009年,庐阳区为5964名到龄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保障资金1934万元,为1461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发放后期扶持资金88.7万元,为102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资金52.9万元,为庐阳全区农民免费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为1483户农村家庭解决自来水开户费用。完成大杨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实施农村改水改厕391座。
区内辖有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大水库,供电、煤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备,技术先进。程控电话可直拔国内、外各主要城市和地区,用户还可申请办理电报、传真、移动电话、无线电传呼、宽带等业务。邮政枢纽已开展国内、国际特快邮件传递业务。[13]
庐阳区文化
2009年,庐阳区高水平举办了第六届庐阳文化艺术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在第二届农运会上取得良好成绩,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3]
庐阳区教育
2009年,新建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实施四十七中改扩建和校舍安全工程,投入近600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庐阳区荣获安徽省教育强区称号,四十五中被评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3]
2012年,四十五中桐城路校区开工建设,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分校等4所新校建成投入使用,永红路小学等4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学前教育和社区教育扎实推进,四里河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10]
庐阳区卫生
2009年,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为庐阳全区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代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为15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被授予第一批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称号。[9]
2012年,完善社区卫生网络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名医”,平均就诊费用下降15%以上。中医药特色服务全面覆盖,区政府荣获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扎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高标准打造社区“城市生活E站”。[10]
庐阳区名胜古迹
庐阳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城区。老城区内,素有翡翠项链之称的环城公园环绕拥抱,景区有三国遗址
庐阳区地图
公园、环城公园、西山、银河、包河、浮庄、、逍遥津等景区点缀其间,形成城园交融的特色园林景观;城区北部,南淝河穿城而过,上游有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碧波荡漾。三国遗址公园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森林公园、大房郢水库坝下区公园相互辉映,形成了“一河襟两水带三园”的独特生态环境。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三十岗乡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荣获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大杨镇被评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快乡镇”、荣获第四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庐阳区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家族在合肥的房产并不多,1997年前,合肥仅存两处李氏家宅,即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李鸿章故宅和李鸿章侄孙李国蔬(李鹤章孙)住宅,均是较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建筑。西边尚存四进约50间,临街门面过去李府曾用来开当铺,解放后是淮河路百货公司商店,其第三、四进为&回&型二层楼阁,住女眷,故称&小姐楼&或&走马楼&。[14]
庐阳区教弩台
,又称明教寺,亦名点将台,在市内淮河路东段北侧。
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年历史。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佛寺。 唐大历年间(公元776年前后)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6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法名通元上人)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至今已列为全国重点寺庙。
庐阳区逍遥津
,又名“窦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旧城东北角,与教弩台相邻,以三国时期的而载入典籍。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
逍遥津是之一,是城市公园,公园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占三分之一。公园分东西两部分,公园外有一座西津桥、逍遥桥,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
庐阳区百花井
相传唐朝末年,合肥人杨行密为人宽厚仁信,且有智谋,在军事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被封为吴王,成为一名唐朝藩王,是合肥历史上第一位王侯。杨行密发迹后,女儿百花公主不愿住在乡下,于是在外征战的父亲便为女儿在合肥城内建造一座府第,院中有一口老井,此井深不见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且不论旱涝常年保持充足水源。而百花公主每日必以井水为镜,临井化妆。百花公主梳洗打扮用过的水井自然叫百花井。后来,人们称这个地方叫做百花井。[16]
庐阳区三孝口
据传,合肥古时有张梅、张柷、张松三兄弟事母纯孝。母丧,在家停棺守灵。忽一日邻舍失火殃及张家,三兄弟移柩不及,乃奋不顾身扑于上面泪如雨下。火熄,三人皆死,惟厝棺无损。《县志》称“三孝子街”。因明朝此地附近住有张梅、张柷、张松事母至孝三孝子和东北角三孝子祠(其遗址在今三孝口东约百米处街北,祀张松、汤鼎、朱世藩)。旧时老人读变音将三孝口说成三巷口。《县志·人物传》载:“张梅、柷、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初,母病痈甚重,梅吮之得愈。”为纪念这三个孝子,人们将金寨路至环城西路这一段长江路称为三孝子街,而把张家所住十字路口西街口被人们称为“三孝口”,现三孝口则指这一地区。[17]
庐阳区回龙桥
相传清康熙年间,合肥一龚姓大司马的女儿荣升贵妃。一日,她想请皇上陪她回合肥省亲。为了让皇帝不经城门直接跨淝河入城,地方官吏们决定在城西专建一桥。不巧省亲之事传至京都,被一些朝廷重臣劝阻,说合肥有斩龙岗、梅龙坝等冲犯圣讳,前往不吉。故此,皇帝亲临合肥的决定便作罢了。而为迎接皇帝到来的桥已经建好了,后被定名为回龙桥,意即皇帝(真龙天子)回去了。后来河变桥毁,而连接桥与城区的路却留了下来,形成回龙桥巷,即在今三孝口西南。相传三国时,东吴孙权率兵侵犯合肥,魏王曹操早有准备,伏兵于藏舟浦,待吴兵至,突然出击。孙权见曹操兵舰突至,又见藏舟浦碧波浩渺,芦荡丛深,魏曹有大量伏兵,便强打笑脸拱手曰:“别来无恙,想不到汝来如此神速。”曹操也勉强以礼答曰:“老夫在日,东吴休存妄想,望将军珍重。”孙权见此战很难打下去,遂掉头返回。因此处有桥,后来被称为“回龙桥”。[18]
庐阳区劳动巷
南起霍邱路,北至淮河路。曾名大夫第,后拓宽蒙城路拆除。
庐阳区飞凤巷南
起长江路,北至安庆路。曾名万花楼巷、一心巷,后拓宽改名为飞凤街。
庐阳区芒神巷南
起长江路,北至安庆路。曾名盲人巷、长丰路。后规划入阜阳路。
庐阳区北马道巷
南起淮河路,北至立志巷。后旧城改造拆除。
庐阳区寿春二巷
南起北油坊巷,北至义仓巷。曾名二郎庙巷、向阳二巷,后规划入北含山路。[19]
庐阳区著名人物
从一名翰林院编修到巡抚、总督直至钦差大臣,集清廷内政、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咸丰四年(1854)一月十四日,庐州府城合肥失陷,安徽巡抚江忠源受伤投水自尽。李鸿章从庐江逃出,率领残部投到新任安徽巡抚、他的“座师”福济幕下。
,字佩南,山东荣城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安徽宿松知县,勤政爱民,他坐堂公务,妻纺绩室中,萧然如寒士。后调合肥县,到职后,手书一副对联:合则留,不合则去;肥旨民,勿肥吾事。悬挂于大堂两旁,以明心迹。他果然做到,在地方上抚贫问苦,兴利除弊,被百姓称为“青天”。
北宋著名学者,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宋真宗时为翰林学士,预修《图经》、《册府元龟》。刘筠第一次知庐州,正值包拯少年之时。宋承唐制,进士考试录取标准,以诗赋为主,策论为次。刘筠第二次知庐州,正值包拯居家养亲之际。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建昌县令(今江西南城县),因父母年高不欲远行,他便未赴任,居家养亲。包拯又幸运地与其师交往四年之久,成了刘筠的得意门生。
庐州知府,字廷佩,河南原武人。明代正德年间(年)以兵部郎中身份出任庐州知府,当时正值宦官刘瑾专政,吏治乌烟瘴气。庐州府境内有巨恶张杲珰,依仗胞弟在京城为官,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无人敢惹。杨遂查明他的劣迹后,就地正法,民心大快。[20]
庐阳区城区荣誉
2010年:被省科协命名为安徽省科普示范城区
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
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被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表彰为“年度安徽省教育强区”
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安区”
201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
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县区”
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安县区”
2012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被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表彰为“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2011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优秀等次”
被省体育局彰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被省卫生厅表彰为“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被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表彰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安徽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县(市、区)”
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
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1]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合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
.中国 合肥[引用日期]
.中国 合肥[引用日期]
.合肥市地方铁路协会[引用日期]
.合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合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国景点网[引用日期]
.新浪地产[引用日期]
.上海东北促进网[引用日期]
.安徽文物局[引用日期]
.爱程网[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庐阳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李鸿章故居及享堂旅游攻略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为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 ... 安徽省博物馆旅游攻略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日,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 ... 合肥逍遥津公园旅游攻略 合肥逍遥津公园以三国古战场闻名,是一个拥有历史遗迹的城市公园 ... 三十岗乡生态农业旅游攻略 三十岗乡是合肥地区重要的生态环保基地,全乡三面环水,无污染源 ...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旅游攻略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历史上最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一 ... 合肥明教寺旅游攻略 合肥明教寺是合肥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佛教圣地,也是曹操所建军 ... 合肥包公园旅游攻略 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主题园区,全园以“历史包 ... 安徽巢湖旅游攻略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景区自然景观揽湖光、山色、温泉、溶 ... 安徽三河古镇旅游攻略 三河镇因地处水陆要冲,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 ... 合肥野生动物园旅游攻略 合肥野生动物园动物园以“地球——人类与动物共享的空间”为建园 ... 合肥徽园旅游攻略 徽园园内浓缩汇集了安徽全省的著名风景及其历史文化古迹,是一处 ... 金孔雀温泉度假村旅游攻略 金孔雀温泉度假村以堪称“华东一绝”的汤池温泉为资源,是一家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旅游攻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 ... 元一双凤湖旅游攻略 元一双凤湖旅游度假区以元一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为中心,区内绿草如 ... 双岗街道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
  双岗简介:双岗街道在合肥市北部,素有“合肥北门”之称,南起南淝河,北至临泉路,东临板桥河与瑶海区相邻,西到颖上路与亳州路街道相接,与市中心(老城区)隔河相望,区域内有明光路桥、阜阳路桥、蒙城路桥3座大型桥 梁,主次干道纵横交错,荣事达大道与蒙城北路、濉溪路与临泉路、五河路、合瓦路等构成“井”字形交通要道,交通非常便捷,位置十分优越。双岗周边景点旅游攻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市庐阳区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