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怎么样2011年的校长是谁?

长春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历任校长 - 长春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 长春理工大学招生网 - 大学网
长春理工大学学校概况: 历任校长
本文主要介绍历届院长的姓名、任期等一系列相关信息,从而能更好的了解学院的人事调动和学院历史,想情请看正文。
  历任校长
  学校 姓 名 职 务 任 期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王大珩 第一任院长 (5.02)
  武 强 院 长 (3.10)
  吴士科 院 长 (4.02)
  王庆余 院 长 (6.12)
  姜会林 院 长 (2.04)
  长春理工 姜会林 校 长 (6.01)
  于化东 现任校长 (2006.01- )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e40m1306)
大学网最新更新
热点大学 |
&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学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60号
旗下网站:长春理工大学学校简介、主要专业、历任校长_教育培训中心_天涯博客
普通高等学校简介、主要专业介绍、历任校长、学校代码QQ: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6517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1)(18)(15)(11)
  长春理工大学的简介、地址与历史沿革
长春理工大学(外文名: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 长理工或长理,CUST ;学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南湖之滨,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已故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学院设置及主要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设置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生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体部(武装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等学院。主要专业有; 光电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物理电子 、空军国防生、光学材料专业 .................。
长春理工大学历任校长及学校代码 ;10186
吴士科:(1984年12月&&1994年2月,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王庆余:(1994年2月&&1996年12月,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时期 姜会林:(1996年12月&&2006年1月,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2006年1月&&现在分类: |于化东_于化东简历_于化东简介_长春理工大学校长 - IT人
于化东简介&
籍贯吉林省 公司长春理工大学
+关注: 第一时间了解Ta评分、评论等更新信息
工作经历   1983年就职国营第5517厂,任技术员。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机械系机械电子教研室任教。2000年12月学成归国,在机械工程学院任教。历任外事处处长、副校长职务。先后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及产品开发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社会兼职:吉林省兵工学会 副理事长。吉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副会长。吉林省科技期刊协会 副会长。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 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现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 供职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
口碑指数: 5.60 (基于 15 次打分)
你觉得怎样?
用qq账号或者新浪微博帐号登录,查看更多人物信息长春理工大学_百度百科
长春理工大学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由、、共建,入选国家“”、“”,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创办。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委、、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有3个校区,土地面积近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开办57个本科专业,下辖13个教学学院;有各类学生总数2710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5人,硕士研究生4250人(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994人),本科生16116人,留学生188人,成人教育学生6139人;有教职工205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1]
长春理工大学历史沿革
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学院时期)
1958年,王大珩遵照元帅要建立一所主要为国防培养光学人才的高等学校的指示,创立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
1959年6月,吉林分院和吉林省教育厅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机械学院、长春化学学院合并,定名为“吉林科学技术学院”。
1960年5月,又将校名改成“”。
1960年11月,随着和长春机械所合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与长春机械学院真正合为一校,校名仍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吉林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不再沿用。
1960年底,在校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分成院本部、中专部(长春光机所创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制造学校,归我校附属)、一系一部(原机械学院)三个地点上课。根据当时的办学规模,仅靠长春光机所自身的力量办学,已经难以承当。鉴于此种情况,从1961年开始学校停止招生两年。
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宣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停办。
1962年8月,国务院发出国教张字242号文件,指示学校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委共同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就这样,学校成为长春市1958年创办的十余所院校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学校,也成为当时全国407所大专院校之一。
1962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从1963年开始,学校对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整。
1963年9月,学校在光学仪器、精密机械制造工艺、应用光学、应用物理4个专业恢复招生,115名学生报到入学。同年,首届毕业生373名学生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参加了毕业典礼。
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同意学校与长春光机所分开,人员编制和经费独立核算,这时学校才真正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直属单位。
1971年,学校划归领导。
1978年,学校首次招收。1979年,学术委员会成立。
1980年,与建立友好关系。
1982年至1993年,因国务院部委调整,学校先后划由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主管。
1994年,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
1996年,军用光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1999年,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共建。2000年,并入学校。
2002年4月,经批准,学校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院士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
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并入。
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高校。
日,长春理工大学入选国家教育部。[2]
长春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长春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058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博士生导师131人、正高职198人、副高职41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4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3]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姜会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安志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华民、曹国华、曲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刘国军、曹国华、卜长莉、王晓华、曲轶、张宏
国家级教学名师:张树仁
全国模范教师:梁柱、杨华民
全国优秀教师:姜会林
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杨华民、佟首峰、金光勇、张宏、卜长莉、付跃刚、姜肇国、晏长岭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空间激光通信方向(姜会林)、高能固体激光技术(张喜和)[4]
教学团队  序号级别团队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机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光学教学团队
光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机电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机电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光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金融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经济管理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院系概况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设有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3个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军体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开办57个本科专业。[1]
院系专业  学院系专业名称学位授予门类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
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
物理系应用物理学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
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
探测与信息工程系信息对抗技术工学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工学
 工业设计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
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工学
自动化系自 动 化工学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
软件学院软件与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工学
网络工程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学
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工学
材料化学理学
功能材料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工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
应用化学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理学
环境工程工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工学
生物工程系生物工程工学
生物技术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经 济 学经济学
金融工程经济学
管理系工商管理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
市场营销管理学
会计系会 计 学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学
财务管理管理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 语文学
俄语系俄 语文学
朝鲜语(韩国语)系朝 鲜 语文学
日语系日 语文学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文学
广告学系广 告 学文学
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
环境设计艺术学
产品设计艺术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学
法学院法学系法 学法学
社会学系社会工作法学[6]
长春理工大学教学建设
培养模式&研究生成绩
学校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篇,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4篇;历年博士、硕士论文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逐年增加,85%以上研究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7]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有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9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近三年在全国大学生单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20余项,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40%。[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地方院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8]
国家级精品课程: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红外物理[5]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应用光学、工程材料[5]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5]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5]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负责人单位年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石晓光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光电子技术科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批准时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78年,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第六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7]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3个吉林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5种硕士学位专业授权。[1]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9]
国防特色学科: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9]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9]
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9]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9]
长春理工大学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一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二级学科名称、代码及授权批次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第八批 200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第九批 2003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批 2006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八批 2000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第八批 2000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增设2008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第八批 2000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七批 1998
0702 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批 2006
070201 理论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第九批 2003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第七批 1998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70208 无线电物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第十一批 2011
070301 无机化学 第九批 2003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 第十批 200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802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204 车辆工程
0802Z1 仿生机械 自主设置 2011
0802Z2 微光机电系统 自主设置 2011
0803 光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七批 1998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六批 1996
0803Z1 光电仪器与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3Z2 光信息技术 自主设置 2011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硕士第六批 1996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第五批 1993 博士第九批 2003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硕士第六批 1996
博士第十批 2006
080502 材料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第九批 2003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硕士第一批 1981
博士第八批 2000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硕士第八批 2000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硕士第五批 1993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第十批2006
0809Z1 光电传感与物联网 自主设置 2011
0809Z2 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 自主设置 2011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第七批 1998
博士第十批 2006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第九批 20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第七批 1998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第九批 2003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第十一批 201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硕士第十批 2006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第八批 2000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第六批 1996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3 应用化学 第七批 1998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0835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新目录对应调整2011
目录内暂未设二级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第十批 2006
目录内不分设二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 第七批 1998
长春理工大学专业学位授权一览表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名称代码批准时间工程硕士
(12个领域)
仪器仪表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
计算机技术
工商管理硕士(MBA)
社会工作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9]
长春理工大学国际交流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和长春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是上海合作组织中方项目院校和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项目院校。办有2个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1]
长春理工大学学术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机构
截至2015年9月底,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另外,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1]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中心、吉林省激光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部委重点科研平台: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长春市)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10]
长春理工大学建设成果
学校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一些成绩。
截至2015年9月底,学校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377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14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2.3亿元;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经济效益。[1]
长春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图书总计32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0万册,电子图书11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6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重点收藏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文献。其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刊、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1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12]
长春理工大学文化传统
长春理工大学形象标识
(一)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圆形是团结、合作、包容、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寓意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追求卓越,向着更高目标建设发展的坚定信念。
(二)校标主体图案是一个“鼎”形的“光”字立于地球之上。 1.在中国文化中,“鼎”作为国之重器,是权力的象征、文化的载体,体现学校在优势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领先”“权威”“稳固”地位,预示着学校今后发展的鼎盛之势。 2.“鼎”形的“光”字体现了学校以光电技术为优势的特色学科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学校发展和完善了光电特色学科体系,形成了光、机、电、算、材相结合的鲜明特色与突出优势,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长春理工大学新校标
同时还寓意学校勇于探索光电科技奥秘、引领光电产业发展、培养光电创新人才的不懈追求。 3.“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置于“光”字内,采用简洁、易读及创新的篆书体笔意,不仅体现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还易于识别和记忆,更易于学校校训的广泛传播。 4.主体图案的底部是从太空中看地球的图形,寓意学校发展建设根基深厚,并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体现了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 5.主体图案底部的“1958”是粗黑体配套英文字体,这是学校创建的年份,体现了广大师生牢记历史、传承辟新、寻优勇进的精神品格。
(三)校标外环上半部分为学校创始人王大珩院士亲笔书写的校名,下半部分为黑体配套英文字体的学校英文名称。
(四)校标的基本颜色采用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感的“科技蓝”。 1.校标颜色传达的是睿智、凝聚、永恒的色彩性格,彰显了广大师生努力探索、锐意进取、共创美好明天的信心与决心。 2.校标颜色的深浅变化寓意学校以工为主、理工渗透、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 3.校标颜色的深浅变化还使得整个图形富于动感,跃动着生机和活力,彰显了广大师生在前进道路上攻坚克难、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蓬勃朝气和昂扬斗志。[13]
长春理工大学学校风尚
明德、博学、求是、创新
明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明德”同时也要求全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国、爱校、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立、自省、自强。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现代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求是:“求是”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今天,做人、做学问、做事情求真求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学校整体,还是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求真求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既立足现实,又要眼界高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前进的动力。[14]
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13]
长春理工大学校歌  作曲:
长春理工可爱的校园,中华光学事业的前沿
风雨中诞生,拼搏中发展,拼搏中发展
育人为本、崇尚科学、追求卓越
志存高远、知行合一、坚毅自强
为了培育国家的栋梁
咳!为了祖国的地美天蓝,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
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长春理工学习的乐园,中华光学英才的摇篮
改革中前行,奋斗中展现,奋斗中展现
明德博学,求是创新、传承文明
敢为人先、名师荟萃、学子璀璨
为了培育国家的栋梁
咳!为了祖国的地美天蓝,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
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
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我们奋发有为勇往直前,勇往直前。[13]
长春理工大学学校领导
长春理工大学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骆孟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总会计师[15]
副校长[16]
赫然副校长[17]
长春理工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姓名学校名称及行政职任职时间王大珩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5.02张盛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革委会主任(军宣队)0.01申中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革委会主任(军宣队)4.12韩容鲁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革委会主任6.08王贵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革委会主任(军宣队)7.07武 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3.10吴士科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4.02王庆余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6.12姜会林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2.04姜会林长春理工大学校长6.01于化东长春理工大学校长2006.01-历任书记  姓名学校名称及党内职务任职时间张希光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1.08申中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军宣队)4.12韩容鲁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6.08王贵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军宣队)7.07魏一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0.09张嘉志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9.03王庆余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7.08王国忠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2.04王国忠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4.04姜会林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任)5.04于佩学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3.4.19骆孟炎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18]
长春理工大学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类别姓名备注学术界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王福熹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党建研究专家商界2005年中国大陆首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孙兵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树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裴爱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跃森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万成原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谢毅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王松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洪小秋扬子石化公司书记、副总王茵桐七星华电董事长孙兆东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处长卢家金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南京北方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张信灿南京洋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玉林江苏宝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志宏柯达公司华东地区总经理王文清中国平安养老保险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重庆建设摩托副总经理王文远济南燕兴公司经理政界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沈阳铁路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李德成原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长春市副市长刘长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少将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高校之窗[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高校之窗[引用日期]
.吉林[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吉林省政府[引用日期]
.长春理工大学[引用日期]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
高校微博模块:
在这里快速了解高校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理工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