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想问一下 淄博动车站岭子矿怎么走呢 我到淄博动车站车站再倒什么车能到哪里呢

头图加载中...
&&&&&,这座生我养我二十多年的城市,虽说是齐国故都,陶瓷之乡,旅游业却不怎么发达,愁煞了我这个旅游人。网上虽说也有许多游记,但我看着都不完整,只描写了的只言片语,更不利于外地人全面的了解。之前看过其他城市人描写他们城市的游记,受此启发蠢蠢欲动,于是,利用我这并不优秀的文笔,朴实的描写一下我去过的角角落落,希望能给来游玩的人一些帮助,也算尽了我对旅游业的一点贡献。
&&&&羞愧于本人的拍照技术并不高超,但是还是很乐意跟大家分享我手机里的,近期更打算买相机,去寻找更多美丽的景色和故事,提高自己的拍摄技术,分享给大家。
人民公园一角
&&&&&&,沿岸中心城市,全国工业经济过万亿的16个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位于中部鲁区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区位优势独特,南连,北靠,东临,西接泉城。是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交通方便,是国务院批准的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市是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旅游城、园林城、绿化模范城、双拥模范城,聊斋故里、东方瓷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工业万亿城市、新材料名都,是2012体操世界杯的举办城市,也是第一个举办世界A级单项赛的城市。&&&来自网上的介绍
城区一角(柳泉路食街交汇以东)
&&&&实际上在我眼里,市没有网上介绍的那么高大上,特别是后面几句话,还有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举办了那两场比赛,呵呵,也许我并不关注吧。说实话,咱们是在地区并不算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市的经济值得一提,依靠独立的资源优势,市靠煤炭、陶瓷、化工等重工业迅速发展经济,人的总经济收入和人均收入在省应该是可以排的上前三名的,但因从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直是个为人诟病的话题,不过近些年来市的污染也有所改善,起码空气质量比小时候记忆中的好多了,希望市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吧,能够多一些蓝天白云
2017年的夏天,值得一提,正在空前绝后的整治空气污染,力度超大,环保不合格的企业全部关停,烧烤摊停止营业,都上了好几次央视新闻了,还是效果比较明显的
张店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圈之一:汇-利群-商厦商业圈
&&&&市大致位于省中部,离着省会市和邻居市各1小时左右的车程,交通很方便,位于胶济铁路沿线,除了和,算是这条线上的一个大站的交通枢纽站,很多去往、和其他周边的乘客都会把这里作为中转站。市现有张店区、区、临淄区、、淄川区和县、县、县五区三县,张店区现为市政府所在地,位于整个城市大概中心位置,所以从这里去往各区县都很方便,路程也都不远,我就生活在张店区。大家一看图片就明白市的区域构成
&&&&上面这个图也很直观的说明了各区县的旅游特色,像西部区主要是参观拍摄了《大染坊》、《旱码头》的古商城,东部临淄区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文化,北部县有马踏湖和王渔阳故居,县有文化,南部淄川区有聊斋文化,博山和主要是山区比较多,有原山森林公园,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始源地等等,中部张店区主要是市博物馆和陶瓷文化博物馆,上述地区有的我去过,有的我也没去过,去过的下文我会一一为大家尽可能的详细介绍,没去过的也会找机会去看一下,随时补充我的游记,尽可能的为大家介绍一个详细的,我自己眼中真实的。人无完人,我的介绍可能也会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已经来过的和即将想来看看的我们一起交流,谢谢
此图来自网上
&&&&首先先从张店区介绍吧,这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而且也是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一般各位来的第一站也都应该是这里,这应该是各位对的初印象。如果您所在地的地方有通往火车的话,尽量建议乘坐火车前往,上文已经讲过,市位于胶济铁路上,十分方便,大部分地方都有通往的火车,而且现在高铁的速度也非常快,再就是您下了火车之后去往各景点的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火车站大致位于城区的南部(杏园路和金晶大道交叉口),十几年前左右进行了一次扩建,修建了火车站广场,从此就成了晚间大妈大叔跳广场舞的好地方。火车站北边正对着那条路现在叫做金晶大道,旧称中心路,其实我还是更喜欢叫她的旧称。没改名之前市的东西道路都特别好认,中心路往东的依次是东一路、东二路、以此类推,中心路往西的依次是西一路、西二路、以此类推。不过现在有好多路都换成了新名字,有时候我也傻傻分不清那是哪条路了
&&&&从火车站往西一个路口再往南走过一个立交桥洞就是市的公交东站(贾庄公交站),市的大多数公交车的始发站。不出区县的公交车大多都是1元无人售票车,公交卡6折,但需要17元押金,公交东站和其他例如利群超市、王府井附近充值点都有卖的,有必要的话可以办一个。去往各区县的班车这里也都有始发班车,去往淄川、博山方向有专线直达班车,临淄(辛店)方向可乘坐6路20路无人售票车,方向可乘坐96路无人售票车,(索镇)方向51、251路无人售票车,(田镇)方向71路小公共班车,方向流水小公共班车,另外在张店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发往其他区县的班车,例如汇和王府井分别有发往淄川和博山的班车。
美食街,张店最繁华的商业圈之一,此图为西端起点,东西路,东边起点是商厦和中心路交叉口那
&&&&如果您觉得乘坐火车到达还是不太方便不是很快捷,您也可以乘坐飞机前往,但是,目前还没有民用机场,一般是选择在遥墙机场落地比较方便,距离大概1.5-2小时左右车程。白天都有-往返的机场巴士,60/人,停在柳泉路与鲁泰大道交叉口的鲁中候机楼。在这里也为我做个小广告,如果您夜间落地,那么机场大巴就没有了,您可以找我,因为我在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与负责机场接送的车队有些合作,价格看您落地的时间和想到达的地方我们私聊,我们可以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插图为火车站东杏园路的天主教堂
&&&&还有一种方式是您前来,由于我没有车相对于高速公路不是那么精通,所以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总之,市的高速公路也很发达,相信您车上的导航比我介绍的路线更详细
&&&&下面开始介绍景点:在城区的中心部分往西一些,坐落着市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两大展馆。说实话,张店区没什么好玩的,大部分来游玩的游客应该只是在张店落落脚,并不会逛张店的景点,但这里我还是要介绍一下,来到这个城市,最好还是要参观一下这个城市的博物馆,了解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且我觉得来到了,有必要了解一下的陶瓷文化,的陶瓷工艺我觉得可以与齐名,只是名气和宣传没有大而已,而了解陶瓷文化和工艺的好去处就是陶瓷博物馆(又称陶瓷博物馆),这两个场馆目前都免费,凭身份证换票可以免费参观。
之前我拍的留下的照片都不清楚,就没往上传,图片来自网络,侵者删,以下如有应用网上的图片也是
交通:各大公交站到市博物馆下车即到(新村西路与西四路、西五路之间)
&&&&介绍一下张店的历史,在很久之前这里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后来由于有过往的路人路过,这边开了几家酒店,初名黄桑店。后来有个姓张的人家开的旅店生意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盖过了黄桑店的名气,就叫成了张家店,后来衍变成了张店,大致这就是名字的由来。没有经过考证,只是传说,大家了解一下就好。市有两个天下第一,其中张店被称为天下第一店,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这是值得自豪的两个称呼。
此桥位于美食街西头
西一路一角
上文三张图片为西一路86号院。如果不是的原住民或者在时间长久的居住者,可能您都不知道西一路的精确位置,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路确实已经慢慢没落了。但是对于了解的历史文化,我觉得应该简单花点篇幅介绍一下西一路86号院的历史。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他人比自己写的更好,于是整理摘抄过来分享:
“这座老房子因年代已久砖瓦的颜色也已不是本色了,是红还是灰也辨别不清了,地基部分也已经有所风化,门洞上面的匾额框内,还隐隐约约露出文革时期“毛主席万岁”的口号标语,从它的建筑风格上看,也绝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是一处极普通的一般民居(也极有可能是商业经营所用)。
只是从高大的圆形拱门来看,它本应是一个递进式的组群大院落,在前后现代化的高楼的映衬下,它显得那样地孤孤单单和萎靡落魄,默默地蜷缩于西一路的北端。”
这座建筑是建于民国初期的百年老房子,但是这座老房子到底是谁人所建、何年所建已经无从考证,就连文物部门也没查出个一二三来,只能以86号住宅楼命名了,它最早是国民政府在张店的盐务管理机构,日寇侵华时还曾作为宪兵队驻地,它还曾被商人作为货栈商行,专门收购棉花和农副产品,为日寇侵华服务。这座老房子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曾是盐务局的办公地点,60年代初,市直机关从博山迁来张店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市委的机关报《日报》社印刷厂的采编人员和职工的宿舍。不久前刚刚有事从西一路经过,就拍下了这组照片,来完善自己的游记,介绍给各位更详细,更真实的。
&&张店城区真正有记录可查的历史比较短暂,不像很多市有着上千年详细的历史记载,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应该算是老张店有历史可查的最古老的建筑了,已被文物部门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所老房子近百年来几易其主,历经涂炭,饱经沧桑,也目睹和见证了张店这个鲁中小镇的荣辱兴衰,世迁岁变。现在这所没名没姓的只被叫做86号住宅楼的老房子,还是默默的蹲在那里,不时地抬头看看这黄桑故地和已经让它认不得了的鲁中小城——张店。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也会以经济发展为借口,遭到拆迁了吧?现在虽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据我观察没有看到有什么实质性的保护措施,与她紧邻的金晶大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在现在华润汇的所在地,原来就是一座文物保护单位-圆楼,但是也免不了让位于经济发展,被拆除的命运
这座建筑的具体位置位于新村路和金晶大道路口往东蓝岛大酒店北侧进去,不久就能走到,也是西一路的所在地,但是并不值得单独作为一处景点参观,因为确实周围也没有可玩可看的,如果不知道她的历史渊源,也就是一处又老又破的房子而已,只有知道她的历史的人才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只希望各位看官如果恰好走到这里,能够知道这是我介绍的西一路86号院,谢谢
附上他人写的更为详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yuedu/.html
&&&&在张店城东,往临淄大道方向,有一处农家庄园,是附近游玩的好去处,就是玉黛湖农家庄园,这个地方在我家附近不远,小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就组织春游,也有个将近二十年的历史了。其实之前这里就是一处村庄农田,那里的村领导比较有前瞻性,开发了这处庄园,营销做的也好,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游玩。现在这里为国家AA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等。门票是成人50/人,儿童身高1.1米(不含)以下、老人70岁以上(不含)持老年证或身份证、二级或以上残疾人持残疾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伤残军人持有效证件免大门票。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1—1.4米(都含)、60—70岁(都含)之间的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还有各种游乐项目,另买门票。春节有庙会,夏天还有水上乐园,冬天有采摘,冬天有滑雪,其他时间也会推出各种活动,是附近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主要是张店城区附近休闲娱乐的地方太少了)。我参加过2012年的庙会节。旁边还建有市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园常见的动物,门票20/张,有兴趣的也可以一并参观。
交通:张店城区乘135路公交车终点站即到,20路公交车也经过,中途下车即可
&&&&&&篇:在旅游中的名气还是比较大的,算是旅游名片吸引游客的主要部分,当然这主要得益于拍摄《大染坊》、《旱码头》的古商城。位于市西边,东边紧挨张店区,西边与比邻,北边于接壤,南边是淄川区,大致位置。
&&&&&以下段落来自百度:是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北方的重要商镇,号称“天下第一村”。古商业是在各种手工业、农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丝织业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乡村盛行栽桑养蚕,所产的蚕丝、绫、罗、缎、绸等都在集散,从而推动了其他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通过从康熙到道光近150年的发展,成为相当繁华的市镇。
&&&&&古街古商城位于区中部,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商业街组成,古商业街内店铺林立,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是阁老刘鸿训、宫保李化熙、武状元王应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大街古商城总占地面积32.7公顷,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点保护区--指保安街以西,涿河以东,路以南,棉花市街以北,占地19.7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绸市街、芙蓉街等古街区组成;二是规划控制区--指涿河以西,保安街以东,南下河街以北,路以南,以及千佛阁、汇龙桥、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占地13公顷。
门票:参观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和各色店铺不需要门票,像千佛寺、民俗展览馆、票号博物馆、状元府、大染坊、杨家大院、魁星阁、艺术博物馆8个小景点联票70(可找我代订电子票,比门市价便宜哦),学生证35,也可各景点分别购票,但不如联票价格划算,以前是参观三条大街和小景点都需要购买70的门票,现在不需要了,我觉得这样的措施很好。
千佛寺位于古街北门北边西行50米左右处,和其他联票景点不一参观顺序,建议各位游客买好票之后先参观千佛寺(古街散客票从北门入口取票),再回古街参观其他景点,从南门出口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不走回头路
刘万鸣艺术馆,2017年5月去看到刚建的景点,还没开放,之前去没有此处景点
福王红木,比较有名的红木家具品牌,在古商城内也设有展览和介绍
瑞蚨祥,清末创办的老字号服装企业,在当时是很受达官贵人欢迎的服装品牌,最开始就是从古商城发家的
里面主要展示了一些老物件和结婚的习俗、婚房之类的介绍
这两位据说是两口子,今年都70多岁了,没有工资,每天义务表演,靠参观的游客给个赏钱。确实也蛮辛苦的,这么大岁数还在表演,各位去了如有看到可根据情况稍微给点赏钱
大染坊的后院
大染坊前门,可以从杨家大院进去,大染坊出来,两个景点一并参观
票号博物馆里的库,邀请大掌柜的和我合影一张
虽然是假的,但是满屋金闪闪的,也好心动
艺术博物馆位于魁星阁南门外右转50米左右,不在景区里面,如果不看指示也不太好找,是由北向南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
此行古商城行我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品尝煮锅
煮锅是汉族风味小吃之一。1910年左右由庙前徐方明、镇西桥李六所创始。当时煮锅比较简单,设一直径约120厘米中间有孔的圆木盘,砂锅放在中间孔内,锅底点火。顾客围坐四周,把自己选好的菜肴放入锅内烫热取出,放在自己碗里,锅内老汤随意喝。因味美可口、经济实惠而深受欢迎。
煮锅菜肴品种多,有丸子、烧肉、炸豆腐、鸡肉、松肉、酱鸡、南肠等,顾客任意挑选。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煮锅的大丸子,那就是实在。大概没有哪种丸子能比过煮锅里的丸子大了,每一个足有小拳头大小。不光个大,而且馅足,咬开薄薄的一层皮,便是大段大段的瘦肉丝,成个成个的虾仁,实实在在。这样个头的大丸子用老汤慢慢煮了,外软里嫩,软而不散,吃在嘴里,齿颊留香。
煮锅的汤是添加多种药材用排骨精心熬制而成的。这种汤不是用完再熬,而是水随少随加,排骨无味取出再放,是之为老汤。故而用这种汤煮出的煮锅,也就独具了风味。在煮锅店里用餐,好就好在汤可以随便加,绝不限制,喝饱为止,煮锅店的老食客们,有多半是冲了这美味的汤去的。历经多年的演变,煮锅不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味小吃,而且变成人家须臾不可离的日常佳肴。而今的,不仅各式的煮锅店铺林立,而且各种简易的煮锅摊子也到处可见。
本人对于那些名声在外的美食都是怀有极大好奇心的,之前几次来访都没有机会吃成煮锅,这次就想一定要尝尝这种在圈里知名度还是很高的美食达成心愿。之前了解古商城内名气比较大的一家店是丁家煮锅,查资料的时候看到其他游客评价丁家煮锅店大欺客,现在的行情是东西贵还不好吃,也有心理准备可能失望大于期望,准备好挨宰了。丁家煮锅就在北门入口不远处,刚刚吃了早饭才参观的古商城,还不太饿,在丁家煮锅就没有停留继续游览,想着不行到了中午逛完就再返回来吃。
继续游览,在民俗展览馆不太远胡看到有一家写着老街煮锅,就是那种没有正经招牌的小店,心里想着这个好,店不大位置也偏僻,我就喜欢那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地方,而且价格上肯定要比丁家煮锅便宜嘛,也不会店大欺客,正好饭点也到了,就决定在这里品尝一下吧。进店问价20/碗,价格也不便宜但是能接受,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就和同行的妈妈一人要了一碗品尝
材料很简单,里面有炸豆腐、切碎的肉丸子、肥肠和碗中间那个大丸子(里面有肉和木耳调的馅,但是尝着好像没有虾仁),跟网上介绍的那些食材相差甚远,谈不上惊艳,味道倒也好吃,当然这碗材料肯定也不值20块钱,哈哈。不过总算圆了我的好奇心,知道煮锅究竟是怎么个味道了,希望也给其他想吃煮锅的游客一个参考,后来在南门出口处又看到一家老街煮锅,这个规模比较上档次,不知道这家老街煮锅和之前看到的丁家煮锅里面的味道材料如何,希望有品尝过的也可以告诉我是怎样一个体验,如果好的话我也有兴趣品尝第二次
靠近南门的老街煮锅招牌
交通:目前34路公交车从张店小商品城始发,直达古城。96路公交车从火车站可到交警大队站转238路直达
附上一小段介绍一下烧饼:烧饼,始于,薄而脆而出名,是来带给家人的可选特产之一,经济便宜,还有特殊,以前在外地上大学的时候,临走之前,都会买几盒烧饼拿着送给同学、老师。普通纸质包装的大概3-5元左右/盒,铁盒包装的10元左右/盒,礼盒包装的价格略高,但基本上也贵不了哪去。古商城有个专门的烧饼博物馆,负一楼有现做的烧饼工艺展示,价格比市面略贵,也可以在里面购买。
此图来自网上
篇:位于张店中心区域以北,其实现在张店和的界限有点模糊了,因为在两地交界处新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规划。的代表性主要是马踏湖和王渔阳故居。
先介绍一下马踏湖
以下片段来自百度:马踏湖,素有&北国、鱼米之乡&誉称。盛产苇、蒲和苇蒲制品,畅销、、、、等县市,盛产的白莲藕曾是进京的贡品。又有&糖拌花下藕&,&辣子黑鱼片&、&蒲白黄鳝汤&、&鳞炸鲫鱼&、&金丝鸭蛋&等名吃及五贤祠、鲁连井等18处名胜古迹,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春秋时齐景公,三国诸葛亮,唐代李白,宋代苏东坡,元代于钦等官宦名人均至此游览,是省自然风景重点保护区之一。
马踏湖位于和交界处,从张店可在公交东站坐鱼龙的车前往,到车上一说到马踏湖售票员就知晓在哪里下车,或者麻烦的话可以包车前往。门票是50/人,据说2016年在整修,也不知道何时修完,如果有意向的亲去之前最好打景区电话问一下,免得白跑一趟。
马踏湖的金丝鸭蛋也挺出名的,可在这里买几个尝尝或者当做特产带给家里的亲朋好友
此图来自网络,给鲁供天马做个广告吧,做得很好的一家特产店,貌似每个城市都有,反正我在好几个地方见过。里面的代言人高亚麟是人,同时还是我高中学校的校友
2016年9月份趁空闲时间去了一趟王渔洋故居、纪念馆等,所以补充进来。(刚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本人还没去过,后来才去考察了一番)。
&&&&先来介绍一下王渔洋的生平:王渔洋名王士缜,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缜)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缜”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王渔洋官高权显,文坛地位显赫,交友却不论势位高低,以人品和文品论交。最值一提他与蒲松龄的关系。两人是文字至交,敬重各自的文学造诣,结为好友。他们交往的一条重要纽带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为其点评注说,眉批36处,并写诗作了极有眼光的评价。使名不见经传的&&聊斋志异&身价倍增,很快流传开。
&&王渔洋一生以“清、慎、勤”为做官准则,告戒儿子也要牢记这三个字的精神。王渔洋在政治忌讳上,绝对谨慎,小心翼翼,从严为官。就连康熙也说他“人品学问,老成忠厚。”从中可以看出,就是在当今社会,王渔洋也是一个反腐倡廉的楷模&。
&&&&&&&&&&&&&&&&&&&&&&&&&&&&&&&&&&&&&&&&&&&&&&&&&&&&&&&&&&&&&&&&&&&&&&&&&&&&&&&&&&&&&&&&&&&&&&&&&&&&&&&&&&&&&&&&&&&&&&&&&&&&&&&以上片段整理自360百科
王渔洋呢,就出生在的镇,后来考取功名之后到外地为官,在文学治上的声很高。写过&手镜录&,《带经堂》等诗词集,其实在那个时代他比蒲松龄的威望要高,那时候蒲松龄还不出名。因为蒲松龄还在毕际有家里教书,王家和毕家有亲戚关系,所以和蒲松龄也就相识了。
&&&&&关于他们两位有一个民间趣事:当年,毕家与王家联姻,毕际有和王渔洋就是姑表兄弟。当朝尚书王渔洋回乡省亲前来毕家看望姑母,毕际有设宴招待,在毕家设馆授徒的蒲松龄作陪。王对蒲的才识早有耳闻却从未领教过,他看到桌前有只狗在啃骨头便乘机发难,装作醉酒大喊:“什么东西?必(毕)是一只狼!”毕际有自然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却苦笑着无语对答。王渔洋见状,便瞥了一眼蒲松龄。不料,蒲松龄不慌不忙故作认真地看了看那只狗,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大人错矣!这东西尾巴往上竖,往上竖(王尚书)就是只狗啊!”王渔洋闹了个大红脸,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心里却暗赞“蒲松龄才智过人,果然名不虚传。”
&&&&&&&正史记载,两人交往,多有书函往来和诗歌唱和,王渔洋对蒲松龄则多有提携。蒲松龄在信函中称赞王渔洋“或云老先生虽有台阁位望,无改名士风流。”王去世后,蒲作诗纪念,其中一句“儒丧典型尽,大雅风衰文献亡”,道尽对王渔洋的治学推崇。
&&&&&&&历史常跟人们开玩笑。蒲希望王写序以提高《聊斋志异》知名度,而王思忖再三,迟迟不敢答应,最后以诗代跋,曰“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尽管王渔洋勤于著书,有《渔洋诗集》等560多卷,被尊为“一代诗宗”,但现在看来,如此煌煌巨著,知名度最高的诗,竟然就此一首。蒲松龄当年是以感激和期待之心央求王渔洋作序的。时空变换,物是人非,地下的王渔洋若是有知,或许应该倒过来感谢蒲松龄。&因为,今天的普通人能够记起他,恰恰是因为他这首《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他当时是否带着戏谑敷衍之心如今想来已经不重要了。
&&&&&关于王渔洋的景点并非只有一处,大概分为3个地方,位于新立村的忠勤祠,位于城南村的王渔洋故居,还有位于纪念馆东的四世宫保牌坊,都属于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区
&&首先介绍下位于新立村的忠勤祠:从公交东站坐71路(张店-)公交车沿途下车,村口位于路西边,并没有什么显眼的标志,唯有一座长安门立于村口的道路上,进出的车辆都要穿过这座门。我坐车的时候就差点坐过了,上车时特地跟售票员说到了提醒我一下,就怕坐过了。印象中路边应该是有什么标志的,想着到了标志下就行。可是车行驶到的时候,并没看到任何提示,还好我又问了售票员一句,刚刚过去一点,急忙让我下车。所以提醒坐公交的朋友们,一定要和售票员说我到王渔洋故居下,别坐过了。
这是从里面往外面拍的,从外往里也是这样
&&&其实走在村里的道路上,我还是不太相信渔洋故居坐落在这里,因为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无比的小村庄,路旁还晾晒着刚刚打出的粮食,一点也不像有名胜古迹的样子。半信半疑的往村里走着,路上碰见一个&大姨又问了一遍,给我指了指路北边的一处地方,说那个就是,我才确定真的就是这里。
终于到了,亮明了我的导游证,很容易就让进去了
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样子&:跟咱们的大多数景点一样,这里也冷清的可怜。我去的时候门口坐着一位保安大爷和阿姨在聊天,售票处没有人,我就和他们说我有导游证是可以免费进吧?保安大爷说要问售票处,我敲了敲没人应,大爷说是要来踩点带客人来玩吗,我想这么偏僻的地方宣传又做得不到位,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团队客人来呢,但是表面点点连头,大爷一看很高兴,连忙去帮我找售票员,最后就让我进来了
正式来介绍一下忠勤祠:王渔洋纪念馆即忠勤词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位于县镇西南隅的新立村。原为纪念王士祯的高祖王重光而建。王氏后裔,将其视为家祠。根据《县志》记载,忠勤词以明万历戊子(1588&年)经始,已丑(1589&年)落成,距今已是四百余年历史。
明未清初祠盛时占地三十余亩,院内及广场参天松柏百余株,遮天蔽日,翠盖浓荫,气象庄严。有厅台、碑廊、制门、碑亭等。碑碣林立,松柏成林。大门外广场前有制门,制门青上方刻有&诸侯戴露朝天&&圆雕。中间的石额是&登辛丑科进士王重光&&。青上镌联句:&万里勤王忠侔日月昭青史,一身殉国气作出河壮紫&&。广场边均为青砖砌就,条石压顶。制门至大门笔直的甬道。甬道旁建碑两座,一为砖造,一为石造。大门额为&忠勤祠&横匾。进大门为仪门,中门陈列世石匾额,&忠勤报国&礼部尚书吴山奉旨题写。向里是正厅大院。正厅五间,取中三间又出一厦,厅前设有月台,环以青石栏杆。东西厢房各配三间,皆前抱厦。大厅正前有两株合抱松柏两株,雌雄相依,苍劲挺拔,虬枝盘旋,蔚为壮观。&&&&摘自360百度百科
其实吧,王渔洋纪念馆即忠勤祠这句话我有点混乱,现在也没搞明白,求高人指点,为什么呢?因为前文我说过,渔洋文化旅游区并非只有一处,大概分为3个地方,位于新立村的忠勤祠,位于城南村的王渔洋故居,还有位于故居东的四世宫保牌坊,都属于渔洋故里文化旅游区&。这一点其实我来之前是并不知道的,就在我参观忠勤祠的时候也并不清楚,我以为就这一个地方,直到我参观完忠勤祠出去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看到路边立有一处介绍牌,才仔细看了下,发觉貌似不只是一个地方,又去景点门票找保安大爷确认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还有好几处景点没参观呢,当时已经下午4:00多了,又急匆匆的赶去。到了第二处地方,位于城南村的王渔洋故居。那么问题来了,因为这里也有一处纪念馆,全名王士祯纪念馆,可是查阅资料,王渔洋又名王士祯,那么这两个。。。难道是两个地方各建了一个???可是离着这么近个人觉得没必要啊,因为两个村就在斜对面
这是和故居一起的那处纪念馆,求懂渊源的高人解释一下疑虑,谢谢
忠勤祠,又称为王家祠堂,是清代文坛泰斗著名诗人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的祠堂。王重光,明人,自廷宣,嘉靖辛丑科进士,以户部员外郎榷税九工,分巡、守上谷,不阿权贵、后调参藩平蛮督木,屡著功勋,触岚烟瘴而病卒,事闻恩恤赐祭赠太仆少卿,崇祀乡贤,、均建祠祀之,以《忠勤可悯》、《忠勤报国》分别额其门。
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明清时期即有沈、王、徐、耿、伊、傅诸大家族。王氏为名门旺族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摘自搜狗百科
&&&&出馆往东就是石刻园,它是在王渔洋纪念馆(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石刻园可谓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徜徉其中,景色秀丽,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石名列水池中间,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中陈列,让人观后犹如走进了园林美不胜收。二楼是书画名家陈列馆,有欧阳中石、李铎、魏传统等书画名家书写的王渔洋的诗词佳句,或遒劲有力或妙笔生辉或惟妙惟肖,让人倍感震撼,从中对王渔洋先生的诗词歌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那道彩虹真漂亮
石刻园外围走廊上每隔一处就挂一个这样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面写着不同的诗句
不懂石刻,没有很深入研究过
离开忠勤祠
&&&弄清楚状况之后,匆忙前往新立村对面城南村的渔洋故居
&&&&这是出来之后拍的,售票处已经下班啦,就这么简易的一个木板房。我到的时候大概4:20左右了,门口保安说他们5:00下班,要我4:50左右出来,这时间这个急啊,我赶忙进去参观
王渔洋故居:位于县镇城南村渔洋路北,张田路东,故址&园&。据《通志》载:&园,明尚书王之垣建,后王士禛及故址增葺,名西城别墅&;《重修县志》载:&西城别墅,在城内西南隅&。可见,王士禛故居,是在园故址上修砌而成的。&&&&&&&&&&&&&&&&&&&&&&&&&&&&&&&&&&&&&&&&&&&&&&&&以上片段来自360百科
王渔洋去世后,西城别墅发生火灾,至晚清,被盐商冯冠儒所买,加以改造和扩建。1950年以后,一直作为粮仓使用。1999年移交县文化局。&&&&&&&&&&&&&&&&&&&&&&&&&&&&&&&&&&&&&&&&&&&&&&&&&&&&&&&&&&&&&以上片段摘自某位蜂友游记
那时的还是个县。
镇位于县西部,地处、两县交界处。东距县城15公里,南距中心市区25公里。面积44.55平方公里,耕地2666公顷,辖40个行政村,人口3.8万。
春秋时期,一带是齐国的苑囿。齐桓公爱好游猎,常从临淄来此游观射猎,并建戏马,隶属高苑地,后为武强、长山二县地。元太祖九年(1214年),东路兵马副元帅邑人张贵,组织流民绕台掘土筑城,名“”。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8年)始割长山县东部、高苑南部、临淄县西部建县。1914年1月,易名耏水县;4月,因境内古有齐桓公戏马台而改为县。1950年4月县城迁至索镇。1958年12月成立桓城公社。1982年4月更名为公社。1984年改为镇镇是新型的商贸重镇,拥有省十大专业市场之一的五金市场,同时也是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清代诗坛领袖王渔洋的故乡。目前,镇存有忠勤祠、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等反映明清时代风格的典型建筑和齐桓公戏马台、庙、钟楼、文庙、常平仓等历史名胜遗迹。四世宫保坊是国家级重点历史保护文物,被誉为“华夏第一砖坊”,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摘自搜狗百科
以为逛完王士祯故居就逛完了呢,时间还挺快,正在庆幸自己的速度,扭头一看原来西边还有,渔洋故里总是这么出奇意外
王士祯故居、纪念馆、渔洋祠分别是从东往西并排着的三组院落,最东边还有一处,外面没有悬挂牌匾,进到里面最显眼的就是这个大戏台,里面我看还有施工,就没往里面走
时间紧张,这一处并没有好好参观,因为害怕人家下班再让人催,参观所有出来正好5:00,赶往下一处:位故居东边的四世宫保牌坊
&&&&&四世宫保牌坊坐落在县镇城南村大街北端,是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们都官至太子、兵部尚书,故名。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
  此牌坊建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系砖石结构,呈中间高左右低的宫殿式。面阔9.2米,进深3.33米,高15米,拱门洞两侧有8个。拱门、楹柱等上面雕有飞禽走兽、山水花卉,特别是砖砌圆柱顶部的4个浮雕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明代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稀有的砖结构为主的“四世宫保”坊,这种类型的砖牌坊国内仅存两座,另一座在。微微秋风中,牌坊檐角的风铃在“丁零”作响,似在述说着这座古牌坊的过去和现在。&&&&&&&&&&&&&&&&&&&&&&&&&&以上片段来自搜狗百科
靠近马路那一侧,有个卖水果的摊贩正好在中间摆摊,我绕到这一侧拍的。
虽然不懂建筑,但看到精致的雕梁画栋,还是会感觉到牌坊的壮观和强大的气场,只可惜,现在就她一个孤零零的立在这里,和她同时代的那些建筑早也不知道上哪里去了
至此参观完毕
乘车路线:公交东站(即公交总站)乘坐71路到镇新立村下车,我乘坐的票价是3.5/人(有其他游记说4.5,以实际情况为准),路西是新立村,斜对面往北一点是城南村,离某处高速路收费站很近。
门票:忠勤祠门票50元,王渔洋故居50,两个一起联票80,四世宫保牌坊免费
观后有感:的景点人都这么少,渔洋故里全部的景点只有我一个人在参观,忠勤祠更是外面连个指示牌都没有(王渔洋故居在马路边上,倒还显眼)。而且门票不便宜,虽说我是没买票拿导游证进的,在参观完忠勤祠出来的时候看着有两个游客在犹豫,说这么小的地方门票还50。的确,故宫旺季的时候门票才60,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和面积比这大了100倍不止,这里地方偏僻,宣传做的也不到位,基本没有知名度可言,虽说设施和景区倒挺干净,但是没有游人光顾的景点始终有点尴尬。近几年来打造的旅游线路基本是古商城和淄川聊斋两条主线,但是个人觉得其他景点也要兼顾,希望再能延伸一下,让这些冷门的景点也活跃起来吧
附上某位蜂友写的渔洋故里游记,感觉写的比我详细,文中某些段落也是摘抄这位蜂友,衷心感谢。
最近去了一趟红莲湖公园,感觉开发的不错,和大家分享一下:红莲湖公园位于柳泉北路上,属果里乡,其实就是张店-的路上,坐公交251可到,免费。前几年去过一期,但印象比较模糊了,这次去了二期,印象颇好,景区面积很大,特别适合天气热的时候带着孩子来乘凉、玩水
想起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词
很多家长都带着小孩来玩,非常热闹
临淄篇:临淄是齐鲁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候的齐国故都就坐落在这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只是现在旅游业发展的也不怎么好,很少有团队旅游,基本上都是些游自助游的散客,本人亲自考察过部分景点,下面一一做详细介绍。
先来介绍一下临淄城的历史。在8000年以前,临淄后李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后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临淄淄河、乌河两岸人烟稠密、生产发达,已发现齐陵薛家等12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临淄开始出现规整的城邑。夏代以前,临淄曾经为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地。夏代,临淄为季荝氏族部落居住地。商代初年,临淄为逢国属地。逢国的创始人是逢伯陵,为炎帝的裔孙,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时代东夷、齐地姜姓氏族的首领,因建立逢国又称之为逢伯陵。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传齐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齐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齐癸公姜慈母,至齐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齐献公即位后,复都营丘。为防备纪国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因为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临淄。以上段落整理于网络。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临淄城发展的黄金时间,齐桓公在群雄争霸的年代被称为五霸之首是临淄城最辉煌的时代,可是自豪的时候总是短暂的,秦统一之后,临淄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慢慢没落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但是那些浩瀚的历史文化缺失我们不能忽略的,本人觉得来,最值得来看的三大文化分别是临淄的齐国文化、的古商城文化和淄川的聊斋文化,很可惜大多数人来的时间都是匆匆路过,可能只是来简单的看看古商城,并不涉足其他地方。
齐国历史博物馆的齐国模拟全景图
先来介绍一下位于市区的景点:足球博物馆和姜太公祠,从公交东站做6路或20路都可到达。(只是到达临淄,到了临淄之后还要换乘其他车辆,具体几路车忘了,上车一问售票员便知)
足球博物馆门票是30,姜太公祠门票是20。
为什么会建足球博物馆呢?是的,足球,也就是古代的蹴鞠运动起源于临淄,大家都知道现代足球起源于,古代足球(蹴鞠)起源于,起源于一个叫临淄的小城,恐怕后面这个知道的人了了无几,知道了能来看看的人更是少的可怜,所以珍惜您来的机会吧,来了就不要匆匆别过,多留几天细细的品味一下齐国的文化。
临淄足球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专业足球博物馆,它浓缩了的蹴鞠文化史、民俗发展史、体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是一部立体的足球文化百科全书。日,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先生在庄严宣布,足球起源于临淄。临淄足球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展示足球起源与发展历史的足球博物馆,是国内外首家专业足球博物馆。&古代的蹴鞠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它诞生于海岱之间的古齐国,也就是现在的,蹴就是&踢&的意思,鞠是&球&的意思。蹴鞠依托强盛的军事物质文化基础,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走过了一条与封建社会的命运几乎一致的发展道路。汉代时它获得极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最为繁荣,从元明时期开始走向衰弱,清代主要在民间流行,近现代只在少数民间地区开展,在临淄地区还保留着这项运动。&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以上来自网络
以上来自网络
足球博物馆规模并不大,是一个只有2层楼的展馆,正常路线是围着2层楼走一圈,里面有讲解,有兴趣的也可以听讲解。足球博物馆是事业单位,里面中午会闭馆休息的,建议尽量避开中午的时间过去,面得耽误时间。
足球博物馆前面的雕像,忽略掉我的游客吧
姜太公祠离足球博物馆并不远,公交车几站路就可以过去。姜太公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是齐国开国的始祖,在齐国文化上有重要的地位,更是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有感兴趣的也可以花上半小时的时间来这里看一看。另外姜姓是很多姓氏的起源,“邱”姓、“丘”姓、“连”姓等,可以来找找自己的姓氏是否就是起源于这里
姜太公祠位于省市临淄(古营丘)城区,是省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独具齐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太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近几年,地区与各国的姜太公后裔纷纷来临淄寻根祭祖,八月初三是姜太公圣诞,每年皆举办隆重的大型庆典活动。
姜太公祠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游乐宫。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一处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这里的人并不多,尽管处于闹市区,但是一处很安静的地方,如果您恰好不喜欢人流量较大,太过嘈杂的景点,那么来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去的时候只有我和一位退休的老大爷两个人在参观,特别有意境。
再来介绍一下位于齐都镇的齐国历史博物馆(齐国遗址博物馆,用齐国历史博物馆名称的居多)。这里稍微远离市区,大概位于城区北部方向,从临淄汽车站坐26路(辛店-呈羔)或28路(辛店-南卧石)、52路(辛店-郑辛)、游5(辛店-殉马坑),到齐都镇下车即到,这里的名气略大一些
门票30/位,和东周殉马坑(后文再讲)联票有优惠,但具体多钱忘了。
齐国历史博物馆建在齐国宫城遗址东部,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外形似古城堡,系十大异型博物馆建筑之一。
博物馆共分15个展厅,包括齐国历史典故展和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并辅以模型、雕塑、沙盘、壁画、灯箱等传统艺术形式和音响、灯光、电影、电视、电动等现代艺术手段,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齐国八百余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充分反映了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军事和礼俗,显示了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博物馆外表形似古城堡,有高大围墙的那种,确实挺奇特的。里面挺长的,一个展馆套着一个展馆,这里关于齐国历史文化的介绍就比较详细了,如果您事先不了解齐国文化,建议您可以请一个讲解全面了解一下齐国文化
上文说了这里和东周殉马坑有个联票,介绍一下殉马坑,顾名思义,殉马坑就是埋葬殉葬马匹的墓坑。
行车路线:从公交车站乘6、20路到临淄转乘旅游专线车5路车到殉马坑,如果去齐国故都博物馆再去殉马坑就在下车的地方直接等车就可以了。
单独门票:10元/人
东周殉马坑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号墓的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215&米。
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口的壮年马,是人为处死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马分两行,排列整齐,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呈临战姿态,好像只要听到战鼓擂动还会四蹄腾空。墓主是齐景公,齐景公名杵臼,是姜齐的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庞大的殉马葬式,看出了齐景公的奢侈豪华,反映了齐国当时国力的强盛。同时也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历史,特别是对齐国的经济、军事和殉葬制度等方面,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以上片段摘自网路。
很少的时候妈妈领着去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去过,所以印象也不深,只记得看了一堆马骨头。话说虽然网络上说得这么好,那么多马殉葬摆在一起,确实也壮观,历史价值也很大,但是除了马骨头,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深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值得看的了,从门票上就能看出,而且这里好像是由村民管理,就是看着不太正式的那种景点,卖票的看起来都是当地村民,当然,要不要去看还要看您的实际情况。
在城区的西南方向,还有一个值得观看的景点,管仲纪念馆,是的,就是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那位宰相。如果坐火车走胶济线的话,在火车上就能看到这处景点,我也会因为多次在火车上看到,增加了内心的好奇感,才有了想正式实地考察窥探一下的想法。
管仲纪念馆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北村,南依牛山,北停淄河,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仲墓而建。管仲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他的民为邦方、札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管仲死后,葬于临淄牛山北麓,这就是著名的管仲墓。以管仲墓为依托,以《管子》思想为基础,以管仲的生平为脉络,辟建管仲纪念馆,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在展现天下第一相辉煌一生的同时,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并综合展示宰相文化及历代名相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使游客在游览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门票25/位。不过这里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据说原来有开通旅游专线,可能是去的人太少,停发了。我去的时候就找不到合适的公交车,又不想错过,只能打的前往,大概20块钱左右。而且去了那里,更是可怜,偌大的一个景区只有我一个游客,有些地方背阴,黑漆漆的,我都没敢进去。回程更是麻烦,当地位于一个村庄里面,当时正是农忙季节,村民们都在门口晒粮食,连个车都打不到,我大概走了1公里的路才到一条主干道上打到车,所以这个景点要不要去也看大家实际情况吧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景点,临淄还有其他很多历史文化古迹,像齐国列车博物馆、孔子闻韶处、晏婴墓,齐长城遗址等等,这些景点我还没有走到,等去过了再为大家介绍吧,或者有去的亲可以给我介绍一下
下面往南转移,介绍一下淄川篇:淄川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这里是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有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城,同时山灵水秀,有多处山脉发育,峨庄、潭溪山、齐山等等,前一阵比较热门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的大多数场景也是拍摄于淄川的梦泉风景区(涌泉村)。
先介绍一下淄川:名字的最初起源就是淄川和博山两个地方各取了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那时候张店还没有什么规模,最初的市政府所在地是在博山,后来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政府所在地才迁到张店,所以您看到的什么第一中学、第一医院都不在张店,而在博山,这就是缘由。----扯远了,这应该是博山的历史,回到淄川上面。
淄川之地,夏商为之域,秦属齐郡。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设般阳县(现留仙湖公园东侧就有一段汉代土筑城墙),因城南濒临般河而名。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年)改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取名淄川县,因濒临淄水而名。《括地志》云:&俗传云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
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再来介绍一下聊斋文化,前文已经说过,齐文化、古商城文化和聊斋文化是三大最具代表的文化之一,那么聊斋文化,也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就诞生在这里,初中语文课本有他的文言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虽然早年蒲松龄先生也曾在其他地方发展、教书,但晚年又回到了这里,生他养他的故土,并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巨著,为今天《画皮》、《画壁》、《聊斋》等家喻户晓的影视剧的制作提供了最基础的素材。鲁迅先生对蒲松龄的评价也是极高的,这句话至今都映在我的脑海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确实是对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省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以上片段整理自网络
为什么蒲松龄叫柳泉居士呢,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柳泉位于淄川区蒲家庄村东沟底,原名满井,井水常满常溢,故名。又因四周植柳百株,有柳有泉,又称柳泉。当年,这里是府通府的交通要道,路人熙熙攘攘。传说蒲松龄曾在泉边茅亭下设茶摆烟,每逢路人经过,便邀其休息,请其谈狐说鬼,借以搜集素材,创作《聊斋志异》&。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自号&柳泉居士&,在今天的,你会发现张店最重要的一条南北干道叫做柳泉路,人最爱喝的啤酒之一叫做柳泉啤酒,还有很多和柳泉有关系的事物,出处都在这里。&&&&&
各种跟聊斋有关的早期影视剧资料
再来介绍一下蒲松龄故居,前文已讲,蒲松龄出生于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那么故居自然也坐落在这里。蒲松龄故居比较隐蔽、低调,不像其他景点似的建得那么高大上,一眼就知道那是景点的所在地。从外面看不出故居和其他房屋有很显著的不同,感觉就是一处普通人家的院落,要走到村庄的深处,而且看到门口有三两个卖纪念品的,抬头看到郭沫若先生提写的“蒲松龄故宫”那块扁,您才能确定这是一处景点。里面也不是很大,进入里面,如果您不请导游讲解,自行游览的话,大约也就20分钟就逛完了,但是如果您请个讲解或者对聊斋文化有些了解的话,走完这一圈,会觉得到这里确实是值得的。
看看下面来自网络的介绍:蒲松龄故居在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1938年遭日军焚毁,1954年人民政府修复。1958年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妥善保护。&文化大革命&时期,故居一度被占,但文物遗失不严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的故居,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添。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普通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的画像。
喜欢宅子深处的这个小花园
蒲松龄故居近几年也逐渐在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上次去的时候看到新增了影像室,逛累了可以在里面坐坐,看一些和聊斋有关的影视剧,也可以延长在里面游览的时间。而且里面的设施也是和聊斋、蒲老先生的风格相互配合,你会看到里面的垃圾桶都是小狐狸的造型呢。
那个就是小狐狸的垃圾桶
门票40元/人,从淄川汽车站乘坐23路公交车到蒲家庄,终点站就是
在蒲松龄故居的西侧,还有一处景点叫做聊斋园,是近些年为配合蒲松龄故居新修的景区,听说就是根据聊斋里面的故事题材修建的一些场景还有其他的景点,门票80,在我们当地也挺有名气的,不过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进去,也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
大学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留的影
再说句题外话:刚才查阅蒲松龄资料的时候看到有网友说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园外地人容易混淆,大多数是冲着蒲松龄故居去的,结果却阴差阳错的去了聊斋园,而且门票差别较大,叫人不要上当受骗什么的。虽然我没进去过聊斋园,但蒲松龄故居去过很多次,聊斋园也听很多的导游和身边的朋友说起过,所以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上文已提起过,蒲松龄故居建的比较隐蔽些,淹没在众多民居当中,确实是不太好找。聊斋园呢就显眼多了,建在故居西侧的一片空地上,旁边有很大空的停车场,路上也有广告牌,宣传做的也比较好,景区内容也更丰富些,名气更大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蒲松龄故居是古建筑,是蒲松龄生前生活过的地方,聊斋园是后建的,以聊斋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区,但和古建筑啥的没太系,更重要的是门票的差别,故居40/人,聊斋城80/人,至于想去哪个就根据情况自己决定吧,哈哈。看来我也要把聊斋园提上日程,早日去看看,眼见为实,给大家更合理的建议。(在2017年4月,终于实地考察了聊斋园,关于此问题就更眼见为实了)
&&&&4月底,朋友约我去聊斋园看看,正合我意,欣然前往。美团可以订票,56/位,朋友两位用美团订票,直接景区办公室验证。我使用导游证不免票但是可以半价,40倒也划算,直接售票处窗口买票。朋友的妈妈没有进去,怕在外面久等,所以我们逛的并不细致,大概也用了2个小时左右。所以平心而论,虽然聊斋园是后建景点(在景区听讲解员说1990年建成开园),但是人工景点也不枯燥。恰逢春天,里面还有各种花草观赏,还是值得一看的
进去首先是石隐园,很有聊斋特色,其他古建门口都是,这里是狐狸。石隐园里面套着狐仙园,我们没有按照顺序,随便走走,走到哪里参观哪里
园中喷的雾气蒙蒙,确实很有仙气
,后面还有个专门的园
该景点位于市聊斋园景区。
柳泉位于淄川区蒲家庄村东沟底,原名满井,井水常满常溢,故名。又因四周植柳百株,有柳有泉,又称柳泉。当年,这里是府通府的交通要道,路人熙熙攘攘。传说蒲松龄曾在泉边茅亭下设茶摆烟,每逢路人经过,便邀其休息,请其谈狐说鬼,借以搜集素材,创作《聊斋志异》&。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自号&柳泉居士&,并刻了一枚柳泉肖形图章。在他撰写的《募建龙王庙序》碑文中,称此泉&水清以冽,味甘以芳,酿增酒旨,瀹增茗香,并称&予不易也&。如今的柳泉,虽没有了当日喷涌而出的泉水,但茅亭俨然,垂柳依依,仍依稀可见当年的胜景。泉边还新立了由沈雁冰先生手书的&柳泉&碑一座,成为园内主要胜景,游人慕名必至之处。&&&&&&&&&&&&&&&&&&&&&&&&&&&&&&&&&&&&&&&&&&&&&&&&&&&&&&&&&&&&&&&&&&&&&&摘自360百科
其实我觉得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没有柳泉,就没有《聊斋志异》这本巨作。
满井寺,因为有身孕在此,不知道能不能祭拜寺庙,就没有上去,回来查了查,其实孕妇可以祭拜寺庙的,也给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看着这些小狐狸好可怜,蜷缩在笼子里无精打采的
里面还有蒲松龄墓,同样出于孕妇考虑,没有走近参观,匆匆忙忙额聊斋游也到此结束
没有经过朋友同意,屏蔽脸部
再来介绍一下淄川的山水景点,峨庄和潭溪山。峨庄和潭溪山其实之前也可以称为一起,之前没有潭溪山,只有峨庄乡。这里离城区比较远,就属于山高皇帝远的那种地方吧,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经济欠发达,村民比较朴实,山清水秀,本人在高中时期因为学美术,在那里封闭训练体验了两个月,深有感触,感觉就是脱离了城市的那种,买个东西都不方便。近年来,发展旅游业,交通方便多了,村民依靠旅游术、摄影、拓展等培训也逐渐了起来,更是打响了潭溪山这个景点,而原来的峨庄瀑布群因为去的人比较少,逐渐淡出视野
先来介绍一下峨庄的地理位置:峨庄地处淄川东南部,正东与县乡接壤,与市庙子镇交界,东南与县三岔乡相连,西南同镇搭界,北临淄川区太河乡,西与淄河镇相傍。洪(山)峨(庄)公路贯串全乡,峨(庄)临(朐)路、峨(庄)沂(源)路、峨(庄)李(家)路与毗邻区(县)相接,是淄川东南部通往外区(县)的重要交通枢纽。政府驻地距淄川城45公里。
再来介绍一下峨庄瀑布群:这里保持着青山、绿水、蓝天,空气清新宜人,是著名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被誉为&北方的&。主要景点和休闲处有:土泉大瀑布,垂钓、卧虎山赏景、土泉草滩;鱼鹰、飞鸭、奔兔;十二生肖泉群、刘奇宋代古、石碾、古树、亭子园泉群、响泉大瀑布、自然游泳场、秦龙湖泛舟、三无岛小憩、游乐园、龙湾峡观瀑、五潭垂钓、芦苇藏雁、杏花谷赏花、烟漂流、淘米湾石板忆古、石海观景、瀑布源泛舟、紫峪龙蟠等。&&&&&&&&&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第一句‘北方’这句话,当然了我觉得跟真正的还是有些差距的,但称为的后花园这句话我想还是合适的。高中去的时候正是盛夏时节,在那里度过了两个月艰苦而又快乐的时候,感觉那时候峨庄的气候真好,别的地方都热得不行的季节那里却凉快的很,时常就来一场暴雨。没有其他好吃的东西,但水果便宜的很,几块钱能买好多又甜又酸的果子(个人觉得有些水果酸酸的也很好吃)。旁边没有像样的超市,就和乡里人一起去赶大集,一个宿舍住几十人,经常会冒出各种不知名的吓人的大虫子。。。。那貌似就是本人十八岁那年夏天的记忆吧,哈哈,想起来真是美好啊
特地去看了当地有特色的瀑布群,那年的瀑布水量真是大得惊人,景色格外的秀丽,还吃了当地的炸野菜、炸薄荷等,觉得格外好吃,可是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后来再吃别的地方的炸薄荷吃不出那种味道了。后来参加工作后带团的时候还去过一次,但是体验不是那么美好了。记忆里的东西还存在,但是景区没什么人,那天好像只有我们一个旅游团去参观,瀑布也没什么水,感觉都快没有了的样子,也许带团去的时候不是盛夏不是雨季没有那么大的排水量吧。也可能景色没有变,只是再去时的心情不同了吧。
以上来自网络。在去峨庄之前拥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但是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什么功能都没有,故除了脑子里的记忆什么照片也没留下
门票30/人,从公交东站车站乘1路至淄川,从淄川乘39路,从辛店67路可到达景区,建议如果有机会去这里玩的话一定要早打好时间,这里离城区比较远,我记忆中从淄川出发至少也要坐1个多小时的车,而且下午返程车的时间也比较早,不要错过了时间。要不然就打好了两天时间,晚上在这里住一晚,那次去看到有专门为游人开设的住宿了,不过估计条件有限,不要期望太高,建议也尽量是夏天来,雨量充沛的季节,观赏效果更好
介绍一下相隔不远的潭溪山:潭溪山位于市淄川区峨庄乡石沟村东,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古树盘桓,白鸟栖居,绝岩怪柏,巧夺天工,飞泉瀑布,一泄而下,林壑优美,壁立万仞,显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伟岸,春赏山花烂漫,夏聆溪水潺潺,秋醉满山红叶,冬观满山洁白,一年四时,各有神韵,姿态万千。这里不仅山色秀美,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据史载,明昭阳太子曾在此避难读书,昭阳洞由此得名。唐赛儿曾在此屯兵起义,并留有点将台、三教祠、古碑、古庙等历史遗迹。&&&&&&&&&&&&&以上片段来自网络
记不得什么时候潭溪山开发的了,反正我在峨庄学习的时候还没有开放,2011年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一次,开发的确实挺好的,景区设施什么的齐全,景点也很丰富,比起相隔不远的峨庄瀑布群增添了不少色彩,看来景区的设计、规划很重要的,而且潭溪山的宣传也做得很不错,在是很受欢迎的一处景点。门票当时去的时候是50/人,现在已涨到80/人(可以找我订票,比门市价便宜哦),虽然比故宫、长城等景点的门票贵多了,但是在是很值得看的一处山水景点,别的门票比这贵的坑爹景点不也多了去了嘛,景区外面还有个潭溪山庄,可以提供餐饮、住宿服务,条件还不错,而且好像住宿一晚可以免费游潭溪山,如果时间宽裕想来细细品味的亲们,可以选择住在这里。
大学时期的我
博山篇:淄川往南紧邻就是博山,是工业文化的发祥地。前文说过,名称的由来是淄川、博山各取了一个字合并而来,博山是之前市政府的所在地,这里也是陶瓷琉璃之乡,博山内画瓶的发源地,更是颜文姜孝妇文化的发祥地,孝妇河蜿蜿蜒蜒的占满了大半个博山城,所以博山很著名的一条道路是沿河路。另外博山人做的饭菜也非常好吃,在可以随处看到博山、博山餐馆。
是市辖区,位于省中部。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建县,1955年设立,名胜古迹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组成部分-齐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颜文姜祠、碧霞元君行宫、玉皇宫、范公祠,山等。有陶瓷琉璃艺术之乡、泵业名城、琉璃之乡、鲁菜名城等荣誉称号。&&&&&&摘自网络
先来介绍一下孝妇颜文姜和颜文姜祠。原故事比较长,而且有好几个版本,我根据网络版本和自己熟悉的情节浓缩了一下。故事应该是发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博山山有个姓郭的人家,早定下一门亲事,但是媳妇没有娶过门。后来儿子病的厉害,家里人就想着给他冲喜,把颜文姜娶进了门。但是非但没冲了喜,媳妇过门一个时辰儿子就死了,文姜就成了寡妇。文姜不忍离去,就留在婆家伺候公婆和小姑子,但是婆婆对她并不好,老是挑她毛,文姜就默默的忍受着。文姜很想娘家,但婆婆也不让她回去看爹娘。村里喝的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文姜一个女人家跑那么远的路去挑水甚是辛苦。这时候一个白胡子的老爷爷神仙出现了,看到文姜这么辛苦,却虔诚伺候公婆,给了她一个马鞭,一挥这鞭子,水缸的水就满了,但是却让她保密,不能告诉别人,要不然会有危险,然后就不见了。文姜回家后就按照这么做,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强,不久就被心疑的婆婆看出了破绽,但婆婆没有明说,反而好心起来主动让她回娘家看看。文姜一看看婆婆这么通情达理,很是高兴,伺候完公婆和小姑后,高高兴兴的出门了。看到文姜走了,婆婆立马差遣小姑找了起来,终于在水缸找到那马鞭。小姑不知道马鞭的作用,反而骂文姜把马鞭放到水缸干什么,然后就狠狠的扔到地上,这一扔不要紧,马上山崩地裂,一个水柱朝院子里袭来。文姜这时还没走出多远,刚刚爬上了对面的山岭,听到&&&轰隆&&&一声响,赶忙回头一看,哎呀!山前全变成一片水了。她知道出了事啦,连忙返身赶回了家里,只见公公、婆婆、小姑都在蹬歪,她一手拉着婆婆,一手拽着公公,用脚挑起小姑,一下子坐在了水缸上。水立时消了,小缸不见啦,鞭子也没有了,就在她坐过的地方,冒出了甘甜的泉水,哗哗滔滔地长年淌不完。人们把这泉子叫灵泉,流成的河叫孝妇河。这孝妇河往北直流入淄川县境内,河水清清亮亮的,两岸柳树成荫。从那以后不光是山前有了甘甜的泉水,连沿河的人家也都能喝到甜水了。人们感激善良、勤劳的颜文姜,便在泉水的上头修了个颜神庙。这就是先有孝妇河,后有颜神庙的传说,那庙还保留到如今,颜文姜的故事也千人讲了万人讲。&&&这就是孝妇文化的由来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夫人祠,当地人俗称大庙。位于南麓,(省市山头镇北神头村)。&全祠南北长64米,东西宽61米,主要建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两庑、寝殿等计73间,建筑面积1324平方米。山门,坐北朝南,面阔3间11米,进深1间6米。歇山顶,单檐琉璃瓦,前后均有斗拱,门上悬&颜文姜祠&匾额,行书阴文,系著名书法家舒同于1982年秋题写。山门两侧有1对,门内顶梁有&大清乾隆三十四年岁次乙丑六月吉旦中书科中书蒋今长重建&,&时大光八年岁次戊子桂月吉旦重修&和&公元一九八二年九月重修&三道嵌梁,建筑风格庄重朴实。&&&&&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地方是好地方,孝文化也很值得当今社会传播,只是这里和市的大多数景点一样,人少的可怜,尽管位于博山城区,但大多数人也没有进来过。我本来那天是想去其他地方玩的,临时有变化,才决定来颜文姜祠看看的。门票20/人,很便宜,但是导游证不免票(在大多数地方导游证不带团去也是可以免票的),给我的门票居然是定额发票,感觉有点不正规。我本来以为里面就一间房子,进去后比想象的大一些,就是太孤单萧条了,当天在里面参观的人也不超过20个人。整个祠是依山而建的,可以逐级参观,从山门到香亭再到正殿。。。。前院中央是灵泉,为孝妇河的主要源头,不过现在已经干了。最后面的殿宇还有介绍24孝故事的蜡像,也可以看看更深了解源远流长的孝文化。
灵泉所在的池子
在颜文姜祠的东侧,还有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文姜广场,有个很壮观的文姜塑像,走到这里,都能看到文姜的塑像。平常市民晚间散步纳凉什么的也在这里活动,就相当于是一个公园。再往北走,就是原山集团开发的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我们当地也有些名气。
这个照片有点模糊,也没拍出塑像的那种气势来,其实站在脚下,是很雄伟壮观的赶脚,大家就凑合看吧
原山,&在省中部,市西境。曾名&饴山&、&马耳山&,因主峰有禹王殿,俗称&禹王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总规划面积&1702&公顷,下设山、禹王山、望、薛家顶和夹谷台五大景区,是市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市的自然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园内山势险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环境优美,文物景观、自然景观丰富,游乐健身场所众多,是生态旅游、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之胜地。&&&&&以上片段来自网络
森林乐园里面有各种适合小孩子玩的玩意
前文讲过颜文姜祠就是依靠山而建的,原山森林公园也有部分景区位于山,所以如果对两个景区都感兴趣的可以一起参观。原山森林公园比较大,徒步走起来比较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主要景点有玉皇宫、齐长城、石海、行宫、望海楼等等。其实当时去的时候,对望海楼很是郁闷,表面看起来就是一栋现代建筑,而且离东部沿区还有好远呢,当时就在想即使天空再怎么万里无云也望不到海吧,而且当天去的时候在整修也没有开放,真不知道这个建筑建了有何意义。后来回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是为了观‘云海、林海、石海’三海,哈哈,好吧,希望再有去的亲等望海楼开放了告诉我一声,我再去看看这三海。不过石海确实是挺壮观的,这个情况貌似在其他景区不太多见。至于行宫嘛,有些失望,感觉里面的道士都不是真道士,会主动跟你推销上香之类的,而且门口放着嘈杂的音乐,不像是道家清修之地
虽然图片看起来每人,但寺庙里放着嘈杂的音乐
俯瞰博山城
原山门票是50/人,位于市区,多种公交车都到,11路、13路、15路、17路、49路、50路、98路、113路都能到,交通比较方便。
和原山一起的还有个联票景点,如月湖,我忘了联票是多钱了,如月湖单独售票是40/人,正好最近刚去,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如月湖全称如月湖湿地公园,原来是原山林场的所在地,后来开发成公园,好像听说下午5:00之后是可以免费进入的。位于博山城的南部,地处八陡镇石炭坞,离原山森林公园大约有20分钟的车程,如果是或者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来看看,要不然感觉就没必要来了,交通不是很方便。个人觉得如月湖最大的亮点就是这里养了两只大熊猫“珍大”和“双儿”,可惜都是两个都是公的,要是一公一母多好啊,呵呵。不过这个是另收费的,不含40门票里面,熊猫是30元/次,里面还有环尾猴和其他动物、鸟类等,20元/次,峡谷漂流50元/次,如果去的话可以再查阅资料或者找我详细了解
这个就是如月湖,名字是是以这个命名的,不过这个并不在含在公园之内,不花钱就可以参观
再来介绍一下博山和交界处的森林公园。分为北和南,通常意义上我们指去玩,就是指位于博山境内的北,去境内会特别加上南这个字。我没有去过境内的,所以这里只介绍博山境内的。
风景区——系博山与之界山,其海拔1108.3米的主峰雄居于重峦叠嶂之中。突兀挺拔。该山脉绵延百里,巍然如屏,怪石嶙峋,嵯峨奇异。林海茫茫,树种繁多,水松、银杏等珍贵品种,遍布山中,实为天然植物园:金雕、鸳鸯、游隼、环颈雉等属国家一、二类珍禽.亦在此繁衍生息。夏季,这里气温和湿度与一样,实为避暑胜地。&&&&&&&&&&&&&&&&&&&&&&&&&&&以上片段摘自网络
公园现规划为六大景区,一百四十多处景点。公园面积比较大,一天时间有限,当天正好还赶上了堵车,中午才到的景区,所以六大景区我也只游览了一个。六大景区分别是:锦绣谷景区,可见神奇的不老泉及一绝--望峰洞;极顶景区,可观日出赏云海;紫竹林景区,有江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毛竹园;生命源景区,有海拔最高的水库--水库,第一瀑--玄云瀑布,是一处生态条件极好的森林浴场;齐长城景区,有建于春秋时代的齐长城遗址;溶洞群风景区,在方圆五公里内100多个洞穴组成的溶洞群里体验&美、妙、险、峻&的地下世界,尤其是&天下第一石花洞&--九天洞内可观赏大面积的石花、石莲、方解石晶花、月奶石&九天四绝&。我只去了极顶景区。
游览了这一个景区,也感觉累的快要不行了。感觉就是那种还没进行过度开发的景区,比较原生态的感觉,所以山路也比较陡,好多地方看着比较壮观,当然也比较吓人。其中万石迷宫真的是快要走不出来的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用这句话形容很贴切。中途好几次累的想要放弃,感觉自己爬山体力有限,坚持不下去了。还好没有半路而退,终于登上了海拔1108.3米的极顶。要知道虽然我也去过很多比海拔还高的山,但是我几乎没怎么登上过某个山的极顶,所以登上之后还是很有自豪感的。极顶之前的路是上山的路,过了极顶就是下山的路了,走到禅陀寺那里,有个岔路口就是博山和的分界处了,会看到有个路写着通往的路,千万不要走错啦。再顺着路标走,就到了极顶景区的停车场。在停车场西侧,有个很大的湖,也忘了具体叫啥湖了,但是我很喜欢,感觉那的水和天特别的蓝,特别有意境。
的一线天,真的很窄,胖子估计是过去的,哈哈
极顶上的碧霞元君庙,我登山的时候还特地拜了拜,捐了点香火钱
通往的小路
总之是的景点我评价比较高的一个,如果在的时间宽裕,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门票是50/人,感觉含金量比较高。每年4、5还会举办登山节,门票会有优惠,建议大家可以关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网上关于的行车线路介绍的很全,在这里就直接粘贴给大家参考。
喜欢的那个湖
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关于游和自助游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
济青高速--博山出口下--沿最右边走--博外环--祠隧道--博外环--南庄(立交桥上有路标)从桥下走--源泉镇--小峰口--指标牌,即可到达景区,大约需要60分钟;
--王村--博山--南庄--源泉--小峰口--国家森林公园。
------三岔----小峰口--国家森林公园。
附近公交车站:乘坐13路公交车到小峰山站下车,再打车3公里即到景区门口
从车站乘1路公共汽车到博山车站,乘13路车到小峰口下车
每年4月-11月,每逢节假日、双休日发车,团体不受时间限制
-,早7:00从市博物馆西门发车,下午16:00返程。
穿插介绍一下博山菜:博山菜在的地位很重要,大家知道八大菜系有鲁菜,鲁菜最重要的是菜和孔府,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博山菜。在的大街小巷到处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博山菜馆,有高调奢华的,也有低调有内涵的,更有那些卫生条件不达标的苍蝇馆子,无论您选择哪种格调的,建议您都走进博山菜馆去尝一尝。博山菜最出名的一种吃法是“四四席”,顾名思义,四四席理论上是4+4个人坐在一个正方形的桌子上吃饭,不过现在也没那么多讲究了,随便几个人都行,“四四席”就是一种称呼而已。下面再截一段网络上的介绍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博山炉、窑、炭三大行业的兴盛,已有&珍珠玛瑙翡翠琥珀琉璃街&的昌盛景象,商业饮食亦是&车马辐辏,万商云集&的空前繁荣。在这种情况下,博山四四席应运而生。
当时,燕翅席、海参席、鱿鱼席已在全国流行,特别是档次较高的全羊席,在北方非常盛行。《简明烹饪辞典·全羊席》就有:&此菜历史悠久,曾长期在流传,主要用来宴请或祭祀。全羊席上菜次序和菜品内容与'满汉全席'相似,以四人'八仙桌'为格局,四四编制,凉热咸甜,诸色点心,十分丰富……&在这里面就有:每位盘、四整鲜、四蜜堆、四素碟、四荤盘、八大碗、四烧饼、四小菜、四泡菜等。&&&摘自网络片段
四四席参考餐单,以上图片来自妈妈网
于是,在这种吃法下,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名菜,:博山豆腐箱、博山酥锅、博山烩菜、博山香肠等等
别的菜就不单独介绍了,感兴趣可以自己上网去查,我看网上都有,还挺全。主要说一下博山酥锅:人对于过年(春节),是特别的重视。过去人穷,过年就特别的隆重--早早的就准备年货,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年节大菜。在各种各样的博山年节菜中,有一种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著名的“博山酥锅”。博山酥锅汇聚白菜、莲藕、猪肉、豆腐、排骨、猪蹄、鲅鱼、黄豆、海带等等诸多食材(可能每个家庭放的东西稍有差异),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制作而成(过去没有高压锅的时候要用砂锅煮一晚上),可热吃可冰冻起来凉吃,个人感觉这个菜百吃不厌。可是近年来看到外地人过来,本人还接待过外国友人来参观游览,都说吃不惯这道菜,味道怪怪的感觉,当时也没有机会去解释,现在想来特别遗憾。记得有一句话说过,要想融入这个城市的文化,首先先要融入这个城市的饮食,虽然大多数游客来游玩没有时间细细去品味这个城市,但是我觉得可以再深入的品尝一下酥锅,也许多吃几口、几次,您也会像爱上臭豆腐一样爱上博山酥锅的
酥锅,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来介绍最后一个县:说实话离张店太远了,很少能够去,说句可能让人有些生气的话,就像是的郊外一样,再往南走就是的地界了。其实刚建国那阵,就是属于的,后来区划变动,划到来了,但仍然保留了浓浓的沂蒙老区的味道。个人感觉工业不发达,和大多数县城一样,以农业为主,但是人民朴实,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有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的旅游业也慢慢兴旺起来。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鹊桥相会
县地处沂蒙山区,市最南端。建县于1944年,由原、、(原属的地区于1945年划入)三县部分地域组成。因沂河的发源地而得名。1944年建县后,先后隶属中共鲁中行政联合办事处、鲁中行政主任公署所辖的沂蒙专署和专区、专区、地区行政公署。
由于地处偏僻,去的次数比较少,景区也只去过牛郎织女这个景区,所以暂时也就给大家介绍这个,其他的等有机会去了再补充吧。
身为人牛郎织女的传说大家并不陌生,那么传说的起源地据有关专家考证就诞生在燕崖镇。位于西侧的风景区和东侧的牛郎村中间隔着一条沂河,就是传说中的天河、银河,真的是还挺形象的。
美丽的牛郎织女风景区位于省县东南部的燕崖镇,距离县城15公里,景区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2.7%,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牛郎织女风景区文化底蕴丰厚,景区具有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古建筑遗址,地貌的特征逼真显现了“天上银河”、“地下沂河”,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天上银河、地上沂河”、“在天成像,与地成形”的奇观,是“牛郎织女传说”目前在国内所能找到的唯一一处与实地实景相对应的文化遗存。堪称旅游资源中的绝景,所以这里被称为“爱情文化发源地”&&。&&&来自网络
织女洞里的景观,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我去的那会是刚参加工作那会带团去的,记忆也比较久远了,只参观了西侧的风景区,东侧的牛郎宫并没有去。那里还有个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世界各地珍贵的邮票,一般是先参观邮票博物馆在进入景区,我那次去不知道,走反了,爬完山下来很多人一般就不想再去博物馆了,建议大家去的时候注意参观顺序。门票是70/人,怎么去不知道,时间比较长,忘记了,大家还是求助于导航吧,哈哈
沂河,图片来自网络
燕崖镇还是一个水果之乡,到了应季的时候可以去那里采摘苹果、樱桃等等水果,可以和牛郎织女风景区连线去,时间正好。其实说句实在话,那里离的比较近,有地下大峡谷和天上王城等景点,也可以和那里的线路做一个连线参观
到这里,五区两县都介绍完了。咦,不是五区三县嘛,哈哈,是的,还有县还没有介绍。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诚实地讲,因为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旅游的亮点,虽然去过几次,但是没有参观过那里的景点。虽说最近也开发了御泉汤温泉,但是我想大家那么远来到,跑到最北边的,不能单单就泡个温泉吧?也可能我才疏学浅,只是还没过去才没发现那里的好而已(人不要生气哦),总之,这里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还是等我去过相关的景点再给大家介绍吧。不过有一种白酒很出名,‘扳倒井’,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哈哈,也算是的一道名片
如果能看到这里,衷心的感谢您的阅读,看我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其实个人感觉还是努力的言简意赅的在写,很多都没有展开讲,但还是写了这么多。本人承认自己的写作水平很一般,拍照技术那就更一般,毫无技术可言,屌丝当中的屌丝,和那些蜂首潜力股们那是不能相提而论的,但是看了我的大作的,应该不难看出我对旅游,尤其是旅游的热爱。但无奈旅游确实还欠规划,欠吸引力,欠宣传,我势单力薄,更不知道怎么下手。写了这篇游记,感觉也算我对旅游做的一点小小贡献吧,对大家来游玩也提供了一些资料。我的照片还不够丰富,很多地方由于去的时候年代久远或者条件技术所限,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留下照片,今后如果再有机会去,会多拍几张照片补上。本人现在也在某旅行社工作,如果有机会的话来的话可以来找我玩,也可以找我订制线路或者有时间我也可以给大家当导游带大家一起玩,本人QQ(微信同号),组建的QQ群&,欢迎找我哦,其他未去过的地方会等我去过了再一一补充进来,有些地方这里没有具体展开讲,有需要的亲可以私聊再找我。
附其它几条游记,欢迎大家阅读:
梦寐以求,梦回大唐:我和闺蜜的暴走之旅:
我的梦幻之旅: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欧乐堡一日游
导游带团录,以导游的视觉去旅游:战役纪念馆+雪野农博园一日游
,跟随《红高粱》的旅游
跟别人不一样的游记,导游带团录:蒙山一日游,以导游的视角去旅行
#花样游记大赛#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年的之旅
#花样游记大赛#那年的青春,一日游
本篇游记共含31159个文字,231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一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