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地图一带的古墓葬多吗

安徽安庆一工地掘出南朝古墓 系安徽最古老墓葬-纪实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最新视频集
爱西柚推荐
视频专辑热播榜
纪录片热映专场
  在安徽省安庆市化学工业园区皇冠路一工地发现的南朝时代古墓上出土的,6件大小不一的陶仓、陶罐、盘口两系壶和残破的陶纺轮和铁剑等,被移交安庆市博物馆妥善保管。
  9月15日,安庆市文物局接到热心市民电话,称该市化学工业园区皇冠路在施工时发现一处古墓葬,希望考古人员前往察看。该局接到电话后迅速安排人员前往现场,通过挖掘所暴露出的迹象,考古人员认定该墓葬为一处古墓葬,于是,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及时将相应情况向省考古所进行报告,邀请他们派出专家进行现场考证。安庆市文物局的这份请求很快得到了答复,省考古所同意安排专家现场进行考证。
  经过周密的准备,安庆市文物局决定于9月18日开始实施抢救性发掘工作,经文物专家现场勘查,3个棺墓的雏形呈现而出,形制为凸字型券顶砖石墓,棺体为东西向并排而葬,墓葬间距均等、落差相同,墓葬长4、8米,宽2、3米。墓葬的规模不大,属中小型墓,通过墓葬的形式结构等因素,有关考古专家认为,该墓葬为家族性墓葬的可能性较大,死者生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经过进一步挖掘发现,棺内尸骨已经全部腐烂,墓葬内仅有少许陪葬品。由于墓葬没有碑文和墓志铭,因此墓主的身份无法确定。
  通过5天的不懈努力,考古人员发掘出盘口两系壶、陶仓、陶罐等6件物品,其完整程度各半,盘口两系壶最为完美,通过鉴定后最低能达到国家三级文物。
  据安徽省文物专家介绍,由于南朝至今已千余年时间,因此该墓葬是省发现最的墓葬之一,对其清理发掘为研究安庆地区南朝时期的丧葬礼制和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
【】【】【一键转帖
责任编辑:
||||||热门推荐
动画台推荐
||||||电影台推荐
||||||电视剧推荐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黄梅戏的概述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的安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
黄梅戏的由来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省??慕?⒌胤?K不是很重要,最關鍵的是?侵魉?f的,政府的領??芰?是先想自己?是先想下面的民?.?榱俗约憾??θ罕?的政府?K不是我??所想要的.(特?e?...
:安庆是安徽的一个市,还蛮大的,建国前曾是安徽的省会,后因毛主席一句:合肥乃在皖之中,因为省会。很错误的决定,导致安徽现在发展很落后,因为合肥带动不了安徽的发展...
大家还关注您所在的位置:
·大胆盗贼三炸古墓葬
日08:32  
  2月24日,怀宁县人民法院对安庆市首例盗掘古墓葬案进行了公开宣判:被告人王启山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0元;被告人陈心巨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
  2007年7月初的一天晚上,被告人王启山某伙同马某(另处)、严某(已处)等人携带炸药、雷管、铁锹等工具,由马某出资并带路,窜至怀宁县三桥镇南方村团山村民组,采取爆破手段盗掘潘姓墓葬,但未炸开,回填洞口后逃离现场。
? | ?推广 |
  10天后,被告人王启山伙同严某、曹某(另处)、杨某(另处)等人,再次来到该墓葬处,采取同样的手段,连续两个晚上盗掘,后被当地群众发现,这伙人弃下铁锹、衣服逃离。
  日夜,被告人王启山伙同黄某(已处)纠集被告人陈心巨、陈某(另处)、黄某(另处)、张某(另处)等人,由陈心巨出资,又来到该墓葬处,采取爆破手段炸开墓葬。当地群众闻声赶到现场,两被告人及同伙逃离现场,未盗取任何物品。
  案发后,被告人陈心巨赔偿有关方面经济损失105000元,被告人王启山已赔偿经济损失50000元。该墓葬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属清代古墓。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启山、陈心巨违反文物保护法规,非法盗掘清代古墓,犯盗掘古墓葬罪。鉴于两被告人未盗取任何物品,造成的墓葬损失已给予赔偿,可视为情节较轻。为此,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丽莉曜武艾裴)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丽莉等)
更多关于“”的新闻
( 08:07:00)
( 09:08:00)
( 03:40:00)
( 00:56:00)
( 06:00:02)
( 06:52:59)
( 10:17:00)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安庆一清代古墓挖出240年前女尸 面容清晰可辨(组图)
17:42:00 来源: (北京)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8月23日,安徽省安庆市考古人员在打开一座清代古墓葬的木棺后,发现里面保存着一具十分完好的清代女尸,女尸的容貌清晰可辨,年龄大约在70岁左右,这在安徽省考古史上非常罕见。考古专家初步确定该墓葬已有240多年的历史。目前该尸体已被冷冻。8月24日,考古人员已对棺木内的随葬物品进行清理,两具石棺将运回文物管理部门进行研究。中新社发艾裴摄
(本文来源: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网易新闻24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新闻图片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安庆市民心声(网络问政)平台
安庆市民心声(网络问政)平台
标题: 安庆二中能否保护另一见证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的西洋建筑——“培媛女中旧址”?
作者: 皖者& & 时间:
21:03:29 & & 标题: 安庆二中能否保护另一见证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的西洋建筑——“培媛女中旧址”?
安庆二中能否保护另一见证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的西洋建筑——“培媛女中旧址”?
&&& 该建筑原是圣公会最早开工的西洋建筑之一,圣公会首批建筑材料全部统一采购,1906年该楼建成后陆续进入:圣公会、同仁医院、培媛女中、省立安徽大学、圣保罗中学、天恩小学、女中、女师、日军(原田部)医院等,是安庆城唯一现存大学、男女中学、小学集一身的旧址。2000年左右不知何缘故,作为安庆二中学生宿舍的该洋楼拆除外加的楼梯由二楼降成一楼半,希望安庆有关部门修缮并恢复该旧址。
备注:因安庆古城近三十多年的大规模改造,古建筑物、构筑物、古遗址、古墓葬等几乎破坏殆尽,只有各院校、企事业单位内才有部分剩余古迹,其中教育系统学校众多占最大比例!
下图照片由JIANKY提供,在此感谢!
作者: & & 时间:
首先感谢发帖者对我市老建筑的关注!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物,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诸如承载名人故事、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建筑),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一、有关背景介绍:
1、关于徐锡麟起义发生地。我校是徐锡麟起义发生地,时为安徽巡警学堂。查《皖政辑要》,该学堂建于1906年。公元1907年7月6日,学堂会办光复会党人徐锡麟借学生毕业典礼之机,率众举义,枪杀巡抚恩铭,占领军械所,与前来围困的清军激战,最终弹尽被捕,徐锡麟慷慨就义。安徽巡警学堂自丁未起义后停办。清廷赠授恩铭太子少保,谥号忠愍,就学堂一部屋宇设为恩公祠。1908年安徽提学使沈曾植依巡警学堂校舍创办“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又称实业学堂),并在对门创办造纸厂。所谓“对门”即抗战胜利后南迁的省立安庆医事职业学校所在位置。省立安庆医事职业学校就是名声响亮的安庆卫校,也就是迁往城北的安庆医药专科学校。1911年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停办。民国元年安徽柏文蔚都督府改恩公祠为“徐公锡麟祠”,将学堂门前的百花亭街改名为锡麟街。1912年仲秋某日,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中共创始人)、教育司长邓艺孙(字绳侯,邓稼先祖父)与留日学者徐方汉(字皋浦)结伴考察百花亭前清工业学堂,其时该处“遭驻军摧毁,垣穿榱折,蓬蒿没人,三人者徘徊久之”(徐方汉语)。他们选此创办“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1月23日开课,首任校长徐方汉。对门造纸厂位置后来创办女师附属小学。1913年袁系军阀倪嗣冲督皖,倒行逆施,1914年借口扩建女师,拆去徐公祠。1928年,女师沿革为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1933年,改名为安徽省立安庆女子中学校;1934年女中师范科划出另建安庆女子师范学校(即造纸厂位置),两校并存。抗战期间,学生疏散,或到桐城黄甲铺二临中,或到湖南沅陵国立第八、四川江津国立九中。校园被日军占领。1946年国立九中第二任校长邓季宣(邓艺孙之子,邓稼先叔父)带领部分皖籍学生回到百花亭原女中校址复校(女师校址已被南迁的省立安庆医事职业学校接受),校名安徽省安庆女子中学校。1956年夏,安庆女中与其西边一墙之隔的安庆市第三初级中学(由基督教圣公会保罗中学沿革而来)合并,成立“安庆市第二中学”。
补充一点,1932年,省立一女中举行二十周年校庆,该校金真逸先生一气写下20首七绝,堪称“史诗”。其中第十六首写道:“伯荪卓鸷真男子,一弹长留豹死皮。吊古但凭三尺碣,当年此地有祟祠。”诗后注曰:“本校校址前者为巡警学堂,徐公锡麟枪杀皖抚恩铭处也。旧有祠在校西北隅,民国成立后,易恩铭祠为徐公祠。后复圯毁。地即今之膳厅西端。十五年冬,皋浦先生为立碑纪念,嘱予书之。闻恩被刺即在树碑稍左处也。”“十五年冬”即公元1926年冬。 
2、再说圣保罗中学。圣保罗中学前身是位于大二郎巷的崇实英文男子学堂。基督教圣公会在百花亭购地相继建立同仁医院、成仁堂、培媛女校、圣保罗中学堂。同仁医院、成仁堂乃保护建筑,有目共睹。培媛女校不在现在的安庆二中校园内,其位置即安庆化工研究所位置,该地方现为民房。查安庆文史资料(也是第二手资料),1910年圣保罗中学开班授课。我想,校名可能不叫“圣保罗中学”,因为“中学”一名乃民国以后的说法。校舍构筑当然稍早些,圣保罗中学校舍主要有校长楼(现为二中校长办公楼,系市级文物)、三层教学楼(“文革“时期倒塌,后在其地基上建成二层教室,现已建成五层教学楼)、三一堂、二层楼教室(即发帖者所指屋舍)。圣保罗中学一度出租给省立安徽大学办学。抗战时期,圣保罗中学停办,校园也被日军占领。新中国成立后,圣保罗中学先后改名安庆私立民力中学(强调一下:非“民办中学”)、安庆市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夏与安庆女中合并。
二、答发帖者问
帖文所指的二层楼教室上下各两间教室,露天楼梯在北墙外。二楼是木板地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为教师教学研究活动场所。随着办学规模扩大,一度作为教室。终因年深月久,木板朽腐,从安全角度考虑,学校将其改为图片中的样子。2009年,学校着手修缮“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学校整体规划了学堂周围环境,涉及拆除该屋舍,建立园林式文化场所,安放徐锡麟雕像,供瞻仰凭吊。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修缮工作顺利竣工,内辟“徐锡麟起义纪念馆”。经安庆市文物局同意,学校将安庆市文化局于1996年7月建立的徐锡麟安庆起义石碑迁移到校内“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南墙之侧。
结论:1、发帖者所指的二层楼教室,系“西洋建筑”,虽有年月,但重要的是它是普通的屋舍,建筑材料是国内普通的砖瓦,构造上也体现不出多高的艺术,保存价值不大,不能与圣保罗中学校长楼相提并论,拆除时它不属于文物保护对象。
2、贴文中所说的天恩小学,它不在二中位置,在现在的六一幼儿园西对门,天恩堂的门楣仍在。该处真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亟待维护。&&&&&&&&&&&&&
&&&&&&&&&&&&&&&&&&& 安庆市第二中学办公室
&&&&&&&&&&&&&&&&&&&&&&&             
作者: & & 时间:
培媛女中旧址系“圣公会年首批西洋建筑”,它在培媛女中进入前就已存在;它同样重要的是:它不是普通的二中屋舍!建筑材料也不是国内普通的砖瓦,与晚开工的圣保罗中学三层教学楼建筑材料相同,校长楼也不见得比它精美多少!口说无用,可见该楼1982年彩色老照片!这么精美的夕阳石雕,难道真的体现不出多高的建筑、宗教、西洋艺术?是你们说的“保存价值不大”吗?圣保罗中学校长楼有那么好的石雕构筑物吗?还“相提并论,拆除时它不属于文物保护对象”,文物局没挂排或没发现的古迹难道就不是文物吗?如果你们一直好好保护并原貌修缮,它与同仁医院一样进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那么多的场地、面积又宽广,非要拆除它吗?希望贵校重视如何挽救,给古城安庆以及安庆人民、后代子孙留点文化遗产!谢谢!
&            
作者: & & 时间:
&&& 更正:据《圣保罗中学简史》,圣保罗中学“三层教学楼”是“在解放前倒塌”的。它是西式红砖砌的,内部采用西式设备。它不是“文革”时期倒塌的。            
作者: & & 时间:
建议皖者认真地看看《安庆文史资料》,尤其是总第二十五辑!不要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强不知以为知!
光绪二十年(1894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派传教士到安庆传教并筹建教堂,同时创办医院和学校。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大二郎巷创办了崇实英文男子学堂、初等女子学堂,在小二郎巷创办诗歌学堂。
美籍牧师李遹声任崇实英文男子学堂堂长,该校校舍为一幢西式三层教学楼,主要为诗歌学堂的学生补习英文,同时招收社会青年学习英文、国文、圣经,1910年移入百花亭,改名圣保罗中学。
初等女子学堂是帮助家庭妇女识字、读经,属扫盲性质,学堂负责人是美籍传教士华礼门夫人。1908年初等女子学堂移入百花亭,改名培媛女子学堂。著名作家、学者苏雪林(苏梅,后入百花亭安徽省立一女师)早年就学该校。
诗歌学堂是当时安徽第一家英文学堂,招收城乡青年识字、读经、唱诗,历任堂长有华礼门夫人、严其清、邓述堃,1909年改为座堂中学。座堂中学有初中三班,高小二班,学生150人左右,校长严其清,1928年并入圣保罗中学。
圣保罗中学办学宗旨是培植通材,造成中西并进之有用国民。
【圣保罗中学环境概貌】 当时,自今菱湖南路以南、宜城路以西、健康路以北、西至体育场一带,统称“后营”。后营是清代营房,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时被焚,成了一片菜地。圣公会购买了这一带的地皮,先后建立了同仁医院、培媛女中、圣保罗中学。圣保罗中学的东边是原“巡警学堂”,是徐锡麟刺杀恩铭的地方。
圣保罗中学的主要建筑设施:西边一座西式红砖三层教学大楼,墙壁的下半截漆着红漆,内部一切设备都是采用西式的。其南是广阔宏伟的足球场,足球场南边砌一道墙,沿墙是一派挺立的香樟,墙外是培嫒女子学堂。中间一座小楼是校长宿舍;东边有一座小礼拜堂,名“三一堂”,是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员休息室;小礼拜堂东边,隔着一堵墙,墙东就是安徽省立第一女师(后为省立第一女中),在女师的篮球场边,竖着一块白石红字的纪念碑,上镌“徐锡麟刺恩铭处”。礼拜堂的南面是网球场,北面是篮球场。
圣保罗中学的南面是培嫒女子学堂,其方位即今健康路以北、锡麟街以西、116医院以东居民宿舍,包括基督教成仁堂(礼拜堂)在内这些区域。大门朝南,在健康路,从大门进去,东边有一片草地,草地北面的二层楼房是美国女传教士包寿英的住宅。由此沿着石板路往北,过一个小门,又是一片草地,草地的东北两面,有一个拐尺形的中式二层教学大楼,这就是培媛女学堂的教室和宿舍。教学大楼北面是操场,操场北面隔一道墙就是圣保罗中学。
【圣保罗中学办学历程】 圣保罗中学归驻皖主教管辖,校长一职由主教选派西方人士充任,正式由主教委任的首任校长是麦加德(美国人),第二任校长是卜其吉(美国人),卜返国后则由英籍牧师高厚恩代理。继卜之后的第三任校长是施赖奥克(美籍牧师、心理学家),第四任校长是李爱伦(美籍牧师),直到1927年大革命前夕,该校因迫于时势,校长一职才改由华籍牧师蒋翼振担任了一学期。1926年圣保罗中学开始呈请安徽省教育厅转呈教育部办理立案手续。当立案手续尚未办好时,全国兴起反帝、反文化侵略的高潮,1927年秋停办。1928年校舍租给省立安徽大学办学。1929年秋,安庆圣公会为恢复该校,主教韩仁敦(D·T·Huntinton)先后委任华籍牧师洪德应和蒋翼振二人负责在原培媛女校校址筹建安庆私立圣保罗补习学校。1931年秋,圣保罗中学正式复校。这时成立了校委会,已向安徽教育厅立案,校长一职由中国籍牧师吴道恩担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学校继续开学,为了防避日机空袭,在教学大楼屋顶上,绘了一幅很大的美国国旗,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校园里也挖了简易的防空洞,即使日机多次袭击安庆,仍然照常上课。这年冬天,日军在占领上海以后,继续向西进犯,不少学生疏散下乡或迁往长江上游,到寒假时学校停办,1938年6月,安庆沦陷。当时,因为圣保罗中学是美国圣公会办的学校,日军尚未进驻,城里一些难民(基督教徒),躲往圣保罗中学避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圣保罗中学校园成了日军的军营。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重新在原校校址复校,吴道恩继任校长。1949年4月安庆解放后,学校受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1950年秋改为安庆市私立民力中学,1953年2月又改为安徽省安庆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与安庆女中合并为安徽省安庆第二中学。
圣保罗中学的沿革经过,大约分为三个阶段:自1899年开办时起,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停办时止,为第一阶段;自1929年开办补习学校起,至复校后1937年因抗日战争停办时止,为第二阶段;自1946年抗战胜利后重新复校后起至解放,为第三阶段。
培媛女中校舍系“圣公会年首批西洋建筑”, “建筑材料也不是国内普通的砖瓦,与晚开工的圣保罗中学三层教学楼建筑材料相同,校长楼也不见得比它精美多少”。不错!问题是:培媛女学堂(培媛女校或培媛女中)位置不在现在的安庆二中范围内。培媛女中“拐尺形的中式二层教学大楼”。皖者张冠李戴!
芜湖市基督教会教堂有芜湖圣雅各堂,创办的学校有圣公会广益中学。
安庆二中办公室
            
作者: & & 时间:
看来皖者对安庆文史的了解用“一知半解”来概括是非常恰当的!你没有很好地研读《安庆文史资料·民族宗教专辑》(总第二十五辑)、《安庆文史资料》!或许是浮皮潦草地浏览了一下就信口开河!关于安庆基督教会办学情况,罗敏教士介绍得具体,脉络清晰。《安庆文史资料·民族宗教专辑》第289、290页的《安庆圣公会办各类学校一览表》及第291、292、293页的《培媛和培德女中及天恩小学简史》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请皖者再仔细看看。
再次说明:《安庆文史资料·民族宗教专辑》第294至296页的《圣保罗中学简史》中,罗敏教士把圣保罗中学沿革为“皖北区私立民力中学”写成“皖北区私立民办中学”。不知是罗敏教士弄错了,还是审稿者(或排印者、校勘者?)想当然地改成这样?
考证要严谨,这是做学问的起码态度,切不可信口雌黄,哗众取宠!如果不是叶公好龙,真是古迹保护者、文物爱好者,那就去呼吁保护天恩堂吧!&不要放马后炮!
&            
作者: & & 时间:
            
作者: & & 时间:
安庆二中这位aqezbgs网友,你也太自信了,要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说的后营是“清代营房”就是错误!从安庆卫开始,这里就是后营,只不过后营是概念性统称,没有特定划界。
圣保罗中学建筑不是你说的那么几栋,人家有圣保罗中学各建筑的老照片;
这个就更搞笑,文史中的老先生回忆:“草地北面二层楼房是美国包寿英住宅”,总抵不过救美飞行员的家属在包寿英故居的老照片吧?而且皖者有整个“培媛女子学校”的老照片,所有建筑都很清晰!
还有抗战期间的资料你能更详细吗?人家有侵华日军各部进入圣公会的具体资料,在市民心声中不也透露了几部的名称吗?
至于芜湖圣雅格教堂就别说了,我几次去芜湖见皖者,人家在芜湖长住来研究“来复会、圣公会、卫理公会、年议会、内地会、基督会、圣洁教会、远东宣教会、青年会、小群教会及耶稣家庭”等,并帮助芜湖市民发现一些古迹。            
作者: & & 时间:
&&&&&重视文物保护是社会的进步!保护文物是热爱家乡之人的共同责任!发帖要尊重事实,要尊重历史!我们已呼吁过保护天恩堂j,请你帮助呼吁呼吁吧。祝愉快!
安庆二中这位aqezbgs网友,我佩服您的固执,也许这和您职业有关吧!
我不同意您的以下几处观点:
一、您说“崇实英文男子学堂……1910年移入百花亭,改名圣保罗中学……1908年初等女子学堂移入百花亭,改名培媛女子学堂。”没错,这是文史资料上的,但您不能把这个当真理啊?人的回忆是有偏差的!您再仔细看看1910年圣保罗中学堂、1908年培媛女学堂,时间上是不是有点问题?您最好把《安庆文史资料》全部仔细看一次,关于圣保罗中学堂与培媛女学堂有好多矛盾的地方!
二、您说“草地北面的二层楼房是美国女传教士包寿英的住宅”。您指的可是二号楼?目前质疑中,最大可能是包寿英短期暂住,包寿英住宅是有照片的。
三、您说“草地的东北两面,有一个拐尺形的中式二层教学大楼,这就是培媛女学堂的教室和宿舍。”我可以明确告诉您,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拐尺形的中式二层教学大楼,而是两栋独立的正规长方形建筑,中间是两层楼、东边可是和圣诞堂一样的西洋平房,建筑风格、结构、长度及面积和圣诞堂差不多,只不过它们三栋建筑有回廊互相连接。
四、您认为培媛女学堂就这点建筑,我不同意!既然是女学堂,教学、宿舍、办公室、食堂、礼拜堂、运动、劳动实习锻炼及洗衣、洗澡等生活空间,这不足一千平米的建筑能够吗?您再看看网络流传的几张培嫒女学堂照片:(图一)明显看出培媛女学堂与圣保罗中学堂共用教学、操场等校园设施,使用时间上也许错开;(图二)这么雄伟的培媛女学堂教学楼,可又不是您说的拐尺形中式二层教学大楼两栋之一,从资料及老照片上看也可以肯定不是大二郎巷片区,看看草地……是不是我皖者“张冠李戴”了?另外我还有几张培媛女学堂老照片可以证明(张老师的《老安庆》也有一张该女学堂局部照片),只不过未经相片主人同意不好刊登出来!
五、您说民国没有“中学”。我只承认抗战前没有中学,只有中学部、中学堂,抗战后出现中学目前还没有最终确认!民国中学就有“国立、省立、私立、公立、民立等”,从您的留言推测,您可能还不知道:原本圣公会皖赣主教区似将崇实英文男子学堂(圣保罗中学堂)等皖赣主教区内各学堂组合筹备西式综合性“教会书院”,具有大学部、中学部、小学部及女学堂等,后多种原因没能组建成(参考圣公会有关资料)。
六、您的圣保罗中学堂介绍中少了1931年圣保罗中学堂在哪里复校,1935年省立安徽大学红楼竣工退租圣保罗中学堂等细节。安庆师范学院老照片中也有几张当时圣保罗中学堂校区照片,建筑比您说的好象要多几处。
七、贵校拆除的西洋建筑是“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仁医院旧址”现存八处建筑之一,因该西洋建筑随后较长时间由培媛女学堂使用,我们暂且称它为“同仁医院培媛楼”旧址。您说与圣保罗校长楼相比没什么研究价值,如此逻辑北京故宫是不是只要保护三大殿就可以了,什么九龙壁、金水桥、珍妃井都没什么研究价值可以任意拆除?要知道北京故宫是一群文物古迹的结合,不是哪一栋古建筑。希望贵校能将拆除的建筑材料收回,恢复培媛楼。
发帖的确需要尊重事实,更要尊重历史!有证据结合分析来说话,不可抱着文史资料自己想象中定论!至于天恩堂,使用者属于你们教育系统,只要不人为拆毁,该堂还不至于立刻消失。安庆古城还有像烧毁几年的市政大楼、太平天国英王府等未妥善保护的古遗迹急需呼吁需求保护!
&            
作者: & & 时间:
文物指示碑原来正确位置
文物指示碑原址现状
文物指示碑现在错误位置
徐锡麟安庆起义旧址核心礼堂建筑墙面(皖者说恩铭被刺的徐公馆外墙的勾缝太精美了!)
            
欢迎光临 安庆市民心声(网络问政) (http://wlw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安庆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