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产有哪些籍领导人有哪些?

&|&&|&&|&&|&&|&&|&
除八宝山外 领导人去世后还有哪些安葬之处
日 09:56来源:
作者:王钟的
核心提示:粗略估算,已去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解放军重要将帅中,没有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或陆续从八宝山迁出的,至少近半数。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日B10版 作者:王钟的 苏永通&&原题为:出八宝山,领导人安葬何处
进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共领导人享受的人生最后一项政治荣誉。不过,近几年,一些领导人的骨灰,纷纷回到出生或曾战斗、工作、生活的地方,以完成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心愿。
希望回到故乡的不只是华国锋。3月16日,逝世50周年之后,陈赓大将夫妇的骨灰被家属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回到故里湖南湘乡市。2009年,贺龙骨灰迁回家乡湖南;1999年底,彭德怀骨灰悄然回到故乡湖南湘潭。
许多&文革&之后才过世的领导人,都选择了直接回乡安葬。1998年去世的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葬在其出生地重庆市潼南县;2002年去世的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陕西省富平县。
南方周末记者粗略估算,已去世的历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解放军重要将帅中,没有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或陆续从八宝山迁出的,至少近半数。
组织定论与身后事
理论上,所有过世领导人都可以进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但最终主要依照他们个人的遗愿,从程序上,都经由&中共中央同意&。
实际上,领导人是否能安然入土,如何入葬,能否如自己所愿,还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关于彭德怀的著作和文章都提及,这位元帅三次修改遗嘱:中共八大后,他交代死后骨灰&放到家乡的那种葫芦里&,&给我扔到大海里头&,想周游列国;1960年后,被罢官的彭德怀学习种植,想死后埋在花园里,&上面栽一棵苹果树,让你们吃苹果&;1974年,已病入膏肓的彭德怀最终要求与两个弟弟葬在一起,&但是他们是革命烈士,我被打成了反革命,我又怕玷污他们啊。&&文革&中去世的领导人,如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等人,他们的骨灰最初甚至以化名方式秘密存放,平反后才在八宝山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而在&拨乱反正&之后,当年迫害他人的人,死后反而须小心翼翼化名或匿名,悄悄掩埋。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1975年12月已去世并曾被举国哀悼,但1980年10月,又被开除党籍,并&逐&出八宝山。江青1991年自杀后,葬于北京福田公墓,墓碑篆刻&先母李云鹤之墓&,&李云鹤&是她的原名。
一些政治结论有争议的领导人,恢复其政治荣耀,则需要时间。比如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墓园,直到1979年后,才由私家墓园,一步步升格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乃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南方周末记者查询情况来看,领导人在地方安葬,须经中共中央批准。
1969年被迫害致死的贺龙元帅,1975年恢复名誉,被移入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在家属、子女多年努力下,2009年,贺龙骨灰才由北京迁葬湖南张家界。而彭德怀则是其侄子侄女们写信给中央领导人,经多位中央领导批示后得以回归故里,与两位烈士弟弟相伴。&进&或&出&八宝山,都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墓地风格各异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领导人墓园,大多数选择远离居民区的青山绿水旁。
对于领导人墓葬的选址、用地规模、建筑、造价等,南方周末记者未查询到具体规定,但一般都会强调不铺张浪费、不占用耕地、不扰民、不破坏环境等基本原则。
这些墓地风格各异,都由专业的机构负责设计。
彭德怀墓,选址于湘潭的乌石峰山下,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菱形,墓体与墓基成76度的夹角(彭德怀于1974年去世,享年76岁),墓体与墓基相交底边长1.898米(彭德怀生于1898年)。
胡耀邦墓,则有两条弯绕的墓道,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墓主人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几乎所有领导人的墓都有类似数字上的讲究,要么长宽高,要么数台阶&&如果没有背景介绍,一般人无法明白其中意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历史名博: |
&&&&&&&&&&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河南南阳籍党政军领导人简介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
习仲勋(),祖籍邓州堰子习营,清末(1878年前后),因战乱匪荒,其祖父携全家迁至陕西省富平县丹村乡中和村定居。习仲勋早年接受革命思想,参加进步学生团体,1926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1956年9月,他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康生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1978年,得到彻底平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逝世后,新华社发布的电文中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其子习近平曾任福州市市长、福建省省长、浙江省省委书记。
习近平  1953年生,祖籍邓州市,出生地北京,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博士。1975年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1979年任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现役军人),1982年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1983年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1985年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1988年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0年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3年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5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9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2年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2年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2003年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2007年任上海市委书记。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向三  1910年生,邓州市人。早年加入冯玉祥国民革命军。1931年,参加江西宁都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第十四军无线电队长。1935年随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6年,曾受党中央秘密派遣,到西安张学良部做统战工作。抗战期间,曾任八路军洛阳办事处处长兼河南省军事部长、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总务处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吉黑军区师政委、地委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燃料工业部煤炭总局局长、副部长及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等职,为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六届政协常委。
  张明河  1912年生,内乡县人。1930年秘密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北平华北中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北平东城区任地下党组织干事、部长。此后曾参加冯玉祥、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抗战前夕回到南阳开展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成立宛属工委并任组织部长,曾参与组织邓县、西峡两次军事暴动。抗战开始后,历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一营政委、新四军四师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后调回延安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工旅、第13旅、教导旅旅长,先后参加过大清河、清苍、正太、石家庄等战役战斗。1948年任平津纠察总队司令员兼政委。北平解放后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1953年后出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
  杨蕴玉  女,1919年生,邓州市人。1937年进入太原军政训练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山西从事抗日和革命工作,历任县委书记、地委妇女部长和华北局妇委第二书记等职。北京解放后,历任市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1962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1976年后,历任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执行局委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彭清源  1920年生,南召县人。1939年在南阳高中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于1947年考入南京政治大学研究生部,毕业时获硕士学位。后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纽约大学研究生院留学。1950年回国参加革命工作,曾先后任东北财经学院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1980年后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副主席、副市长。1984年调北京工作,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赵东宛  1926年生,宛城区人。中共党员,1938年加入由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开封孩子剧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底到延安,进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1954年初被选派去苏联学习。1958年学成归国后任中国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厂长兼总工程师。1961年负责研制全国著名的30000吨模锻水压机、铝板热、冷轧机,同期接受了研制09工程(核潜艇)核反应堆压力壳的任务,1965年模拟体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做出了贡献。1977年调任国家科委副主任。1984年调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常务副秘书长兼国家计委副主任。后任国家劳动人事部部长、党组书记。1993年起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技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鉴于他在重型机械工业方面的杰出贡献和高能物理方面的重大贡献,1996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被韩国汉阳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赵延年  1929年生,南召县人,回族,中共党员。建国前曾任学生会和共青团干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后于1954年任南阳县县长,1958年调宁夏回族自治区,历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书记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副主任和政策研究室主任。1980年调北京工作,先后任国家农委计划局和外事局负责人,国家经委农业局局长。1986年至1993年任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8年至1996年兼任国家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九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等。
  曹克明  1934年生,宛城区人。1951年参加工作。1959年加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1951年任342厂学员、华北兵工总局山西长冶练习生。1953年后任二机部南京307厂车间收发员、计划员、组长、室主任。1960年后任三机部南京307厂计划科副科长、科长,计划生产科长兼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68年后任七机部南京307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成员、副组长,1973年后任七机部(航天部)南京307厂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党委书记、厂长兼党委书记,1987年任中共江苏省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1989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1994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1997年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8年当选为第八届江苏省政协主席。
  郭树言  1935年生,镇平县人,中共党员。1952年至1958年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外语学院、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学习。1959年至1978年在国家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铸造所工作,先后任办公室主任、副所长。1979年至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1982年至1983年任国家科委预测局副局长。1984年至1990年分别任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科委办公厅主任、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90年至1993年任湖北省省长、省委副书记。1993年至1998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现任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德广  1937年生,方城县人,中共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地区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科长;许昌县委书记,许昌、新乡地委副书记,驻马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省农牧厅厅长、党组书记,中共郑州市委书记、省委常委、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张国学  1939年生,内乡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曾任公安部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早年曾在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黔南州革命委员会、黔南州公安局从事秘书工作。1974年调回贵州省委组织部任办公室秘书。1979年调公安部工作,历任刑侦局侦察员、副处长和中纪委驻公安部纪检组办公室主任、公安部监察局副局长。1993年任公安部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宋照肃  1941年生,卧龙区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1966年先后在淮阳、周口等地工作,1980年任中共商水县委副书记、县长。1982年任中共太康县委书记。1983年任中共周口地委副书记,10月任中共许昌地委书记。1984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988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1993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1998年起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
  李金明  1941年生,宛城区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焦作矿院采矿系,曾先后在煤炭部云南来宾煤矿、四机部四川779厂等单位工作。1977年调南阳工作,先后任南阳地区商业局、财务办副主任、中共社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原南阳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1991年调浙江省工作,先后任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中共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现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许永跃  1942年生,镇平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国家安全部部长。
  早年毕业于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直机关工作。曾任陈云同志办公室负责人。1988年任中顾委副秘书长。1995年至1997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
  侯志英  男,汉族,中共党员,社族县人,生于1931年3月。
  全国解放前,在家乡上小学,后考入省立四中、省立五中学习。1949年后,在华中运输公司、中华行政委员会粮食局工作。1954年后,经组织保送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学习,并留校工作,曾任校学生会主席、校长秘书。1959年,又经组织保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攻读研究生。1962年后,在河南大学政治系、校党委工作,曾任副系主任、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和校党委副书记。1983年后,在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曾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党建工委主任、省人大副主任和省社科联主席等职。1998年退出一线后,又担任省国史研究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社科联首席顾问、省老年学会和省国史研究会会长等职。
  张保庆  1944年生,镇平县人。国家教育部副部长。1968年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1970年至1976年先后曾在天津外事办、中国驻乍得使馆经参处工作。1976年至1979年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天津分社科长、副总经理。1979年调国家教育部工作,此后历任中国驻法国使馆文化处、教育处二等秘书和国家教育部外事局综合处处长、欧洲处处长、外事局副局长。1989年至1996年任国家教委办公厅主任。1996年至1998年任国家教委副主任。1998年至今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袁祖亮  1944年生,宛城区人。197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后在南阳市五中任教,1978年入郑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河南省委主委、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
  冯健  原名樊煦义,1925年生,新野县人。中央大学政治系毕业。冯健,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南京地下党时的名字。抗战和解放前夕他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冯健被调新华社工作。1965年冬,他与穆青、周原一道赴河南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写出了那篇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文化大革命”期间,冯健曾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去“改造”。“四人帮”垮台后,他担任了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
  1982年被任命为新华社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兼总编辑。著有《冯健通讯选》,收集了他各个时期代表性通讯作品。1986年冯健卸去新华社的领导职务,退居二线,同时被任命为《瞭望》周刊社编委会主任委员。此后,他还担任了《中国证券报》高级顾问、中国新闻学院教授等职。1989年六中全会后,中央重提学习焦裕禄精神,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90年春天,冯健与穆青、周原三人重回兰考进行采访,采写了一篇《人民呼唤焦裕禄》的通讯,表现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干部、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呼唤。离休后,冯健并没有丢掉手中的笔。他写了大量的时事评论、杂谈和小品文,其中部分作品已选入近两年结集出版的《管窥集》和《一斑集》两本书里。
  吴全智  女,1943年生,南阳市宛城人。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196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主席,2003年1月在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国三  男,汉,卧龙区人,曾任洛阳市委书记,省委统战部部长等职,2003年河南省第十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省政协副主席。
  王黎生  1910年生,内乡县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中共宛属工作整理委员会建立,王黎生任交通。抗战时期他主要做党的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枪林弹雨中经受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历任晋绥六分区政治部主任、晋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山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并参加了著名的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表现出色,屡立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王黎生历任中共山西省军区党委常委、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二十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和山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中共山西省委监委副书记等职。1950年,王黎生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栗在山  1916年生,方城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团委委员、中共河南省委秘书、中原中央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秘书、新四军五师鄂豫皖湘赣军区参谋处长、游击兵团政委、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独立四师、三十五师、一二六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师政委兼地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兵团副政委、空某军政委、志愿军空军朝鲜百川前指政委、兵团政委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政委、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共青团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曹诚  1916年生,内乡县人。1934年春参加革命,从事中共宛西工委地下党的外围活动。1937年参加山西牺盟会军政训练班,1937年任山西孝义县牺盟会特派员兼中共孝义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游击支队队长、青年抗敌决死队独立大队大队长、游击第三团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第一支队第三团团长等职。曾参加了晋西南“反顽”战役和晋西北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第十五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代司令。参加了解放新军屯、宝坻、南蔡村、武清、杨村、柳树街等战斗。1946年参加解放宝坻县城战斗,全歼国民党军队1000余人,受到冀东军区表彰。解放后,历任广东军政大学教育长,第25步兵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南京军事学院代理高级系二班党支部书记,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和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8年出任国家体委主任。1971年被错误的撤职,调青海省军区任副司令员。1979年平反后调任军委后勤学院教育长、训练部长等职。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克明  原名文山,1916年生,新野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新野县地下党交通员。同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营长、营长等职,1943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解放战争中,任副团长,参加了四次重大战役。1949年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安阳的战役。1950年赴朝参战,任志愿军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朝鲜战争结束后,回国任吉林省通化军分区司令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调任长春警备区司令员,后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9年秋,与夫人返乡探亲,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白河上修筑一座长桥,被村民们誉为“将军桥”。
  戈果  1917年生,内乡县人。幼年上过私塾,1935年在开封明城中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河南省文化动员工作团,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镇平石佛寺地下党区委工作。1939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历任抗大政教科员、政治教员、连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冀鲁豫军大、豫陕鄂军大、中原军大、三野军大、西南军大作过大队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政委,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教育系主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经济系教授、主任,教务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时任哈尔滨工程学院教务处长,1970年任长沙工程学院临时党委会委员,1975年调北京七机部第二研究院任党小组副组长,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78年调中央党校工作,曾任二部副主任、主任,行政管理局局长,正军职。
  李进攻  原名李恒芳,1919年生,卧龙区人。1936年任秘密通讯员。1937年参加游击队。6月编为黄华支队。1938年编入八路军115师。1940年任115师侦通连排长,参加“百团大战”。1943年参加“黑林阻击战”。1944年参加日照县境内的“东湖战斗”。荣立二等功一次。
  1946年升为连长、副营长、营长,参加了莱抚战役、“孟良固战役”。1948年参加了“淮海战役”,荣立一等功。1949年任团参谋长、副团长,1950年抗美援朝,参加“黄草岭战役”。1951年参加从汉江到铁元的连续38天阻击战及上甘岭为时一年的阻击战等战役。1952年任团长。1955年调南京高级步校学习,同年授予中校军衔。1958年任68军203师团长。1964年授予上校军衔。1969年后任新疆南疆军区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司令部党委书记等职,副军职。
  1988年9月离职休养。
  王善甫  1920年生,内乡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到河南泌阳县参加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新四军四、五支部和二师所属部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社会部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在新四军二师和华中野战军所属部历任团政委,旅、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管委员、支前司令等职。建国后,历任皖北军政干校政委、军区后勤部政委、南京军事学院系政委、通讯兵政治部副主任、总参通信部政治部主任、总参防化部政委等职。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迫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参加了编写党史、军史等工作,1984年中央军委明确他享受副兵团级待遇,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红星勋章。
  徐桐冈  曾用名徐铜钢,1923年生,西峡县人。中共党员。1937年在山西省临汾县参加八路军后赴延安,被编入抗大总校四期第六大队七分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队学习,任青年干事。1943年后历任八路军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保卫科干事、晋冀鲁豫军队总兵站特派员、晋冀鲁豫军区供给部保卫科长、华北军区保卫部科长,解放后任北京军区保卫部副部长、北京军区保卫部部长、陆军第六十九军副政治委员。
  李玉志  1924年生,内乡县人。1937年奔赴陕北,被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工作,任机要文书。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调一二NFCA1师三五八旅司令部任侦察参谋,先后两次东渡黄河赴山西、绥远抗日前线,参加大小战斗十多次,曾两次负伤。1948年调任七一四团副参谋长,1949年春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师一团参谋长,参加解放青海战斗和修筑青藏公路;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军一师一团副团长、团长,参加夏季反击作战,荣立三等功一次,获朝鲜三级国旗勋章;1956年秋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4年调任总参谋部副总长秘书、办公室主任、军训部研究室主任;1970年调任陕西省军区参谋长,1979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任计划指导部副部长。
  高平阶  1926年生,桐柏县人。1938年在确山县竹沟镇参加新四军,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四师卫生员、医生、师直门诊所所长、华东军政大学卫生处医保股股长、卫生队队长、卫生处副处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卫生处副处长,第七(后改为第三)军医大学卫勤系教研室教员、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7年平反。1978年任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1983年任政委。
  陶治中  1930年生,内乡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在淅川上集区剿匪大队武工队、县轮训队、上集区委土改组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淅川、南阳、唐河等县人民武装部和省军区干部部工作,历任干事、政治助理员,兵役局统计科副科长、动员科科长,南阳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动员科助理员,新野县人武副政委、政委、党委书记,县革命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南阳市人武部政委,南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党委副书记,省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调研员等职,少将军衔。
  陈哲  1931年生,镇平县人。1948年入伍,经中原军政大学深造后,先后在二野军大、西南军大、川东军大三分校、第六步兵学校、川东军区司令部、四川军区司令部、成都军区司令部、陆军第十三军团司令部、成都陆军学校、成都军区后勤部等单位工作,历任班长、宣传干事、指导员、参谋、作战科长、军属管理局副局长、动员部副部长、集团军副参谋长、陆军学校副校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他在军政生涯中,先后参加了解放郑州市、渡江战役、进军西南、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老山作战等战斗战役。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张英明  1932年生,镇平县人,中共党员。1948年入伍,先后任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一五团战士、文化干事、副指导员。十三军组织处副处长、处长、十三军三十七师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十三军三十七师政治委员、十三军副政委、成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等。在军旅生涯中,曾参加渡江、湘赣、进军广东、粤桂边关围歼、进军云南、滇南剿匪、中缅边境作战、对越自卫还击等战役20余次。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郭新楼  1937年生,内乡县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铁道兵部队任战士、班长、统计员、铁道兵预备学校学员。1959年入重庆通信兵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调总参第二通信总站工作,曾任教导员,1978年调总参通信训练局先后任参谋、副局长、局长。1991年调总参通信指挥学院工作至今,历任训练部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少将军衔。
  党中奎  1937年生,唐河县人,毕业于南京炮校,后被分配到沈阳军区三十八军。先后在军炮兵基干团、军直属队、军火箭炮团、军司令部任排长、参谋、股长、处长等职。1978年调到总参作战部,先后任参谋、处长。1990年调任总参办公厅副主任,厅党委副书记。少将军衔。
  顾明林  1943年生,宛城区人。196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79年至1980年在中央党校任指导员、宣传干事、教员、教学组长、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教授,享受副军级待遇。
  彭小枫  1945年生,镇平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军事政治工作,现任国防大学副政治委员,中将军衔,2002年当选为第十六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郭旭恒  1949年生,镇平县人。1968年入伍。在总后勤部管理局工作,历任战士、班长、参谋、局办公室及总后勤部司令部办公室秘书、运输处副处长、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及洪学智秘书(正师职)。1993年至今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
  常万全  1950年生,卧龙区人。1968年入伍,1970年任四十七军作训处参谋,1979年兰州军区司令员秘书,1981年任四十七军作训处处长,1982年任四十七军140师参谋长,1984年任兰州军区作战部长,1989年任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师长,1993年任国防大学学习,1994年任四十七军参谋长,1999年任四十七军军长,2001年至今任兰州军区参谋长,上将军衔,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中央委员。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
  赵金奎  镇平县人。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翌年8月入伍,历任空降兵某部副班长、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股长、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团党委书记,师政委、师党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军政治部党委书记。自入伍以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陆林周  
1943年生,镇平县人,1962年入伍到兰州军区陆军第六十二师(其前身是一代名将彭雪枫创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四师),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从普通一兵起步,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青海省军区参谋长、全军军事统筹学会军队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在职期间,曾就读于解放军炮兵学院、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1988年授予大校军衔,1997年7月授予少将军衔。
  张世显  1946年生,南召县人,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入伍,少将军衔。历任班长、排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副政治委员,现任二十三集团军政治委员。199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刘永贵  1951年生,唐河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长,少将军衔
。1968年2月入伍,1969年入党。先后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北京军区、武汉军区等所属单位工作,担任过营、团、师、军级领导职务。1985年任沉湖农场参谋长;1987年任总后沉湖基地处长;1990年任57619部队处长,1992年任副部队长,1997年任部队长;2001年任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2002年任院长。
 宋长森  1947年生,宛城区人,1963年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排长、师作战参谋、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团长、副师长、师长、集团军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少将军衔。
  李栋恒  卧龙区人,武警总部政治部主任,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将。
  王伯庭  社旗县人,武警黄金支队副政委,少将。
  刘登云  镇平县人,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少将。
  梁保锦  镇平县人,二炮21基地政委,少将。
  张春秀  邓州市人,海军榆林基地政委,少将。
  辛拘德  西峡县人,上海武警总队总队长,少将。
  马随顺  卧龙区人,马兰基地政委,少将。
  齐荣祥  邓州市人,海军航空兵后勤部政委,少将。
  姬延芳  社旗县人,武警总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郭得河  卧龙区人,军事博物馆馆长。
  王金义  社旗县人,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少将。
  徐 航  卧龙区人,装甲兵学院副院长,少将。
  周克亭  卧龙区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少将。
  赵金生  镇平县人,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马义明  邓州市人,二十六军参谋长,少将
  闫 涛  南召县人,广空后勤部部长,少将。
  李俊安  方城县人,海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
  王旭东  唐河县人,洛阳外语学院副院长,少将。
  王玉发  南召县人,驻港部队政委,少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特产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