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季拍卖在2012江西人事考试网有哪家啊?

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地市频道: |
电子商务: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秋园画派”首登江西拍卖[图]
江西天顺艺术品拍卖会亮相黄秋园稀世珍品
字体:&& |
新闻热线:5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爆料投诉请进入
  本报讯 记者段萍报道:几十年前,中央美院院长侯一民为黄秋园画像一幅,身穿棉袄头戴秋帽的黄秋园微笑着是那样平易近人,画像的背景则是黄秋园的代表作品《山径独行图》。几十年后,画坛名家侯一民这幅栩栩如生的《黄秋园画像》与画像中那幅黄秋园作品《山径独行图》再次同时亮相在我们面前时,仿佛时间倒流&&5月10日,江西天顺艺术品拍卖会第二期将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开拍,本次拍卖会为纪念我省著名艺术家黄秋园诞辰100周年特别推出《秋园画派》专场,不仅将隆重亮相黄秋园重磅作品《山径独行图》,更首次把黄秋园、漆伯麟、游新民、郑加虹师徒三代作品集体亮相,让艺术爱好者全方位感受秋园画派几十年传承和发展的全风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也是我省首次推出&秋园画派&展。
黄秋园作品:《山径独行图》
漆伯麟作品:《幽居空谷里》
游新民作品:《雪景》
郑加虹作品:《溪边听泉》
黄良楷(中)、游新民(左)和拍卖会负责人。
  《山径独行图》引领&秋园画派&
  一走进展厅,并列摆放在正中央的《黄秋园画像》与《山径独行图》格外显眼。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两幅几十年前曾有过交集的作品再次亮相在后人面前时,极具意义的又一次&交汇&叫人感叹。据了解,此次天顺拍卖共征集到四幅珍贵的黄秋园山水作品,分别是《山径独行图》、《王维诗意图》、《溪山访友图》、《江湾垂钓图》,其中《山径独行图》更因为与侯一民的《黄秋园画像》时隔几十年再次同时亮相而更具意义。&目前这幅《山径独行图》已被众多行家看好,很有可能成为本次拍卖会的标王。&天顺负责人孔总向记者介绍。
  2014年时值黄秋园诞辰100周年,天顺拍卖隆重推出《秋园画派》专场,也将成为本次拍卖会的最大亮点。黄秋园是目前江西本土画家中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秋园画派&也早在业内有过讨论,但《秋园画派》拍卖会及作品展在我省还是首次亮相。山水画大师黄秋园是山水画的开宗立派者,此次《秋园画派》专场不仅有黄秋园最具代表的山水作品,大弟子漆伯麟、二弟子游新民,及漆伯麟的女弟子郑加虹,师徒三代同时亮相,也将更直观地让大家感受到秋园画派几十年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天顺拍卖会布展时,黄秋园儿子黄良楷及弟子游新民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不仅鉴定了黄秋园的几幅作品真迹,也期待&秋园画派&的首次亮相更能创下不俗成绩。
  六大主题专场打造高端拍卖会
  日,江西天顺艺术品拍卖会(第一期)首场拍卖会在南昌隆重举行,陶博吾、胡定元、杨金星、蔡超、阮诚等300件作品的同时亮相,长达七八小时的拍卖,最终以高达92%的成交率圆满收官,总成交额突破一千万元。而第二期拍卖会经过精心筹备,有望刷新首期纪录。
  记者了解到,第二期拍卖会共筹得330件江西本土名家作品及新锐书画家优秀作品,除了为纪念黄秋园百年诞辰隆重推出的我省首个《秋园画派》专题外,还有&江西十老作品&、&四方画院作品&、&江西书画作品&、&段倪作品&、&阮诚作品&等共六大主题,更加清晰梳理江西艺术流派及展示多样风格,让拍卖会更具水准。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 电子报 -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秋季拍卖会
11月24日 上午9点30分, 下午1点30分
北京昆仑饭店
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有"*"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买家佣金。
15年江西财政厅有利流通券壹圆
估价(人民币): 2,000-2,500
估价(美元): 328-410
民国十五年江西财政厅有利流通券壹圆一枚,八八成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请输入上面显示的代码
林宾日、林则徐、汤贻汾、吴荣..(LOT.869)
林宾日、林则徐、汤贻汾、吴荣光(清嘉庆-道光间,19世纪)&饲鹤图
【估价】单位RMB2,600,000 — 4,200,000
【成交价】单位RMB4,485,000
尺寸:29.5×115.5 cm.约3.1平尺;29.5×109.5 cm.约2.9平尺
作者:林宾日,林则徐,汤贻汾,吴荣光(清嘉庆-道光间,19世纪)
材质:设色纸本
装裱:手卷(三卷)
钤印:旸谷、林宾日印,雨生画印,吴荣光、石云山人(4、5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吴荣光》第6、4印,452页)
题识:第一卷题识:嘉庆戊辰长夏,旸谷自绘于将乐正学书院。本卷后有曹振镛、潘世恩、白镕、曾燠、孙尔准、汤金钊、李宗昉、沈学渊、陈寿祺、朱珔、石韫玉、吴廷琛、韩崶、梁章钜、朱绶、顾莼、吴清皋、汤鹏、沈鑅彪、吴清鹏、张维屏、张祥河、郭尚先、吴云、张际亮、汤贻汾等,应林则徐之邀,为林父旸谷先生自绘饲鹤遗照所赋词章。据诸家落款及钤印,知时在道光庚寅(1830年)至丙申(1836年)间。本卷前有陈延恩题引首:饲鹤图。道光辛丑(1841年)秋七月陈延恩补题。第二卷题识:汤贻汾补图。本卷后有阮元、英和、邓廷桢、祁隽藻、许乃普、翁心存、池生春、朱为弼、顾莼、陈嵩庆、龚镗、邵正笏、李昭美、陆我嵩、蒋立镛、李彦章、黄爵滋、徐宝善、蒋祥墀、张井、穆彰阿、何凌汉、王柏心等23人应林则徐之邀,为其所绘林父旸谷公饲鹤图题和诗词,据落款及跋文知在道光庚寅(1830年)至道光丁酉(1837年)间。本卷前有阮元题引首:饲鹤第二图。阮元题。第三卷题识:道光丁酉(1837年)正月,敬为旸谷老伯大人遗照写图。愚侄吴荣光并识。时廿有五日。本卷后有吴荣光、陶澍、程恩泽、潘锡恩、廖鸿荃、陈嘉树、邓显鹤、姚椿、陈荣试、张应昌、王景贤、张珍臬、陈延恩、魏源、陈功、林昌彝等16人于道光戊戌(1838年)和辛丑(1841年)、庚戌(1850年)应林则徐之邀为其所绘旸谷先生遗照题奉诗文。本卷前有程恩泽题引首:饲鹤第三图。旸谷年伯大人遗照。年家子程恩泽题。
著录:1. 陈康祺(清)《燕下乡睉录》。2.《林公则徐家传饲鹤图暨题咏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3.《林则徐旧藏饲鹤图题跋录》,日本艺文书院,2012年出版。
描述:第一卷,嘉庆戊辰 (1808年)作 第三卷,道光丁酉(1837年)作说明:据《林公则徐家传饲鹤图暨题咏集》,第二、三图旸谷先生小像为林则徐手绘。 林则徐之父林宾日,在嘉庆戊辰(1808年),正值花甲,绘制了《饲鹤图》,自我形状,借以遣怀。林宾日殪后,林则徐缅怀情深,延请汤贻汾、吴荣光以同一画题,重新创作出两卷各具风貌的《饲鹤图》,更历经多年,遍求各家题跋。林宾日所绘卷绘得二十二年后,曹振镛于道光庚寅(1830年)首做题跋,至林昌彝在道光庚戌(1850年)所做最末跋语,这三件一套手卷前后历时四十二年,经由父子两代传承,数十人参与,最终完成,实为难得。清人陈康祺《燕下乡睉录》记:“林文忠公服官中外,常以封翁旸谷先生饲鹤图珍藏行胜,遍索题咏,一时作手阐述其先德甚详”。历经过程之长久绵续,诸家题跋之字里行间,无不映衬出林则徐对这三件手卷珍重有加,视如至宝的情怀。此三卷《饲鹤图》六十余位题咏者皆一时名士,或尝交游,或相投契,颂扬林则徐在楚、豫、苏之政绩,亦有对鸦片战争后,林公遭遣戍边的强烈不平,包含诸多闽地掌故和林氏家事。林则徐游宦他乡,随身不离先父手绘《饲鹤图》,并遍请友人题咏,这不仅出于对父亲的怀念,也侧面反映出其奋不顾身,为民请命,又能不计得失,恬澹处世的达观。这或许恰是得益于乃父饲鹤养性的启发,堪称佳话。这套手卷不仅满载父子、友朋之深情厚谊,而且对于闽地文化研究、林氏家族事迹的深入探讨,以及清末书法风格对比,同样意义深远。按语:林则徐,清嘉、道时一代忠臣贤士,他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力主禁烟,因此得罪西方列强,得罪软弱无能的道光皇帝,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当其发配谪戍之时,广东、镇海百姓纷纷上街为其送行,送生活用品,送诚赞他功德的『颂牌』。贬谪途中,黄河泛滥,他以『带罪』之身治水救民,又一次获得了地方官与百姓的爱戴,当他继续西行前往发配地新疆之时,中原士子倾城出动为他送行,以示对他的敬仰与对皇命的抗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新疆,他带领穷苦百姓垦荒除沙,兴修水利,虽『体气衰颓』『暮景可伤』身处不毛,风摧雪欺,而鞠躬尽瘁,『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于国于民功德无量而依旧清风两袖,于是他又赢得了新疆贫苦百姓乃至官宦士绅的敬爱。在朝廷,林则徐是个贤臣,到地方,他是个清官,对父母,他是个孝子。读一读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三卷林则徐父亲林宾日《饲鹤图》,特别是林则徐勉为其难精心绘制的父亲小影,以及他花四十二年心力征集的六十余家亲友与当代名公的题咏,我们就不难发现他深挚的孝悌之心,而那数十家的题咏,不仅从数量更以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林则徐的人格魅力及其丰功伟绩。三个手卷画的都是林宾日,但我们感触到的都是林则徐的爱国情怀及清风亮节——手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画!题跋者简介林宾日(),字孟养、旸谷。福建福清人。林则徐的父亲。汤贻汾(),字若仪,号雨生,别号少云子、少云道人,晚号粥翁、琴隐翁。江苏武进人。以祖、父荫袭云骑尉,授扬州三江营守备。擢浙江抚标中军参将、乐清协副将。侨寓南京,筑琴隐园,结交海内名宿。精骑射,娴韬略,工诗词,精音律,且通天文、地理及百家之学。书负盛名,为嘉道后大家。著有《琴隐园诗集》、《琴隐园词集》、《书荃析览》等。吴荣光(),字伯荣,号荷屋,别号可庵、石云山人、拜经老人,室名筠清馆、绿伽南馆、赐玉福堂。广东南海人。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刑部郎中、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政事之余,以书画自娱,精鉴金石。能诗。著有《白云山人文集》、《绿伽南馆集》、《辛丑消夏记》、《筠清馆金石文字》、《历代名人年谱》等。陈延恩(生卒年不详),字登之、邃臣,号云乃,江西新城人。官至两淮运判。陈希祖()子。善书,酷似其父。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自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十四年,督学浙江,两次出任浙江巡抚。通经学、精考据、谙金石、熟典籍,曾领御旨重刻刊校《十三经注疏》,主持重修《浙江通志》,在孤山创建“诂经精舍”。创办 “灵隐书藏”。主纂《两浙金石志》、《研经室文集》。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庆十六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至户部侍郎。出其乡凌廷堪之门,学问广博。治学提出:“凡欲通义理者又自训诂始”的主张,并贯彻到诗歌创作。著有《程侍郎遗集》。曹振镛(),字怿嘉,号俪笙,一作字俪笙,世称“歙县相国”,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元年任军机大臣,授武英殿大学士。历加太子大师。服官五十余年,历相三朝凡二十二年。纂修《清会典》、《高宗实录》、《仁宗实录》、《河工方略》、《明鉴》、《皇朝文颖》、《全唐文》,皆为总裁。赐文正。著《纶阁延晖诗文集》、《话云轩咏史诗》。潘世恩(),初名世辅,改名世恩,字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历职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历事四朝,备受恩宠。著有《思补斋诗集》、《有真意斋文集》、《甲辰重游泮宫诗》等。白熔(),字小山,号冶源、冶园。北京通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历职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嘉庆十八年后历任安徽学政、广东学政、江苏学政、福建乡试副主考,并两任乡、会试同考官。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进士,改庶吉士,历职户部主事、军机章京、户部员外郎、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广东布政使、贵州巡抚、两淮盐政。工骈体文,嗜吟诗,至老不辍。其所为诗,深悉民间疾苦,微言激射,顿挫沉郁,绝无珠翠罗绮之气。孙尔准(),字平叔,一字莱甫,江苏金匮人。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职广东布政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以病乞休。学问淹博,虽兵事倥偬,仍不废吟咏。工诗,尤长于词。著有《泰云堂诗集》、《雕云词》、《荔香乐府》、《海棠巢乐府拈题》等。汤金钊(),字敦甫,一字勋兹。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六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职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理陕西巡抚等。时林则徐被罢官,琦善继任,不得要领。道光皇帝问广东事可付诸何人,仍以林则徐对。善楷隶。著《寸心知室诗文经进集》。李宗昉(),字静远,号芝龄,江苏山阳人。嘉庆七年进士,授编修,擢赞善,督贵州学政,历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累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间,历官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屡典乡试、会试,门下士千数百人,号称得士。能诗文。著《闻妙香室诗集》、《唐律赋程》、《致用丛书》等。沈学渊(),字梦塘。江苏宝山人。陈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又号苇行、梅修、介祥等,晚号隐屏山人,福州闽县人。嘉庆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职广东、河南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主讲泉州清源、鳌峰两书院凡二十一年。为阮元弟子。及交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程瑶田诸人,学益精博,于闽中开朴学之端。著《左海文集》、《左海骈体文》、《东观存稿》等,编《黄漳浦集》、《福建通志》。朱珔(),字玉存,一字兰坡,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擢至侍读。与修《明鉴》,道光元年直上书房。升右春坊右赞善,告养归。历主钟山、正谊、紫阳书院。与桐城姚鼐、阳湖李兆洛并负儒林宿望.鼎足而三。著《说文假借义证》、《经文广异》、《小万卷斋诗文集》等。辑《国朝古文汇钞》,有《诂经文钞》。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劫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尝修苏州府志,为世所重。著《独学庐诗又集》、《晚香楼集》、《花韵庵诗馀》、《花间九奏乐府》等。吴廷琛(),字震南,号棣华,室名池上草堂,江苏元和人。嘉庆七年状元。历官金华、杭州知府,直隶清河道云南按察使。平生不屑于章句,而实能贯通经典。归田后与朱珔等结问梅诗社。平素不喜炫名,中年以前概勿著录。能诗文。著《归田集》。韩崶(),字桂舲,一字旭亭。江苏元和人。乾隆拔贡,由刑部七品小京官累擢郎中。嘉庆间署两广总督,查阅澳门情况,密陈海防形势。官至刑部尚书。任职五十年,政事余暇,未尝一日废书。有《还读斋集》。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芷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进士。主讲南浦书院。在南浦开藤花吟馆,与乡里名流觞咏其间。考取军机章京,入宣南诗社。入值军机章京。历职司员外郎、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著《藤花吟馆诗抄》、《退庵所藏金石书画题跋》、《三国志旁证》、《论语旁证》、《南浦诗话》等。朱绶(),字仲环,又字仲洁,号酉生,江苏元和人。道光十一年举人。尝佐梁章钜幕,章奏多出其手。工诗词古文辞,与沈传桂、王嘉禄、潘曾沂、彭蕴章、吴嘉淦、章光黻称“吴门后七子”。著《知止堂文集》、《知止堂诗录》、《缇锦词》、《清词选》等。顾莼(),字希翰,一字吴羹,号南雅,又号息庐,江苏吴县人。嘉庆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初,授侍讲学士,降编修。十一年,擢通政司副史。学有根柢,尝从钱大昕游,并为刊行《元史·艺文志》。与孙星衍、钮树玉、陈鸿寿、张问陶多有交往。官滇时辑《滇南采风录》二卷、《律赋必以集》。晚岁得文坛耆宿之誉。擅书,好画。著《思无邪室遗集》、《思无邪室诗集》等。吴清皋(),字鸣九,号壶庵,一号小谷,浙江钱塘人。嘉庆十八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官至江西南昌知府。吴锡麒子。早岁即以能诗名,尝侍父游扬州。凡酬应之篇多出其手,人称其为“小谷先生”。著《壶庵诗》、《骈体文》等。汤鹏(),字海秋,湖南益阳人。道光二年举人,次年连捷成进士,授礼部主事,年甫二十余,当世目为异才。十五年回户部,迁郎中。所交多豪杰,尤与龚自珍、魏源、张际亮相知,著《海秋诗集》、《浮邱子》等。沈彪(生卒年不详),字蔚齐,号听篁。浙江余抗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科给事中。道光十一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吴清鹏(1786-?),字程九,一字西谷,号笏庵,浙江钱塘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顺天府丞。谢病归,主讲扬州安定书院。为吴清皋弟。与郎葆辰、浦曰楷、陆尧春、闵受昌等过从至密。以干谒为耻。著《笏庵稿》等。张维屏(),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人。宣宗道光间进士。善诗文,工书法,亦通医学。历任湖北黄梅知县、江西南康知府。与林则徐、魏源等交游。退隐后在家乡筑听松园,闭户读书不与世事。著《松心草堂集》,另辑《国朝诗人征略》等。张祥河(),字诗舲,又字元卿。江苏娄县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历职内阁学士、礼部侍郎、顺天学政、顺天府尹、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工书。善画,山水、花卉、写意俱精。道光三年在京师加入宣南诗社。著《小重山房诗初稿》、《小重山房诗续录》等,另有《诗舲诗录》等刊本。郭尚先(),字元开,号兰石,一号伯抑,福建莆田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迭典贵州、云南、广东乡试,历充国史馆、《大清一统志》、《明鉴》纂修官。道光八年,任四川学政,擢光禄寺卿。十二年,卒于大理寺卿任。与林则徐交甚密。工书,日能书数百轴。本学欧阳,后兼颜、褚。善画兰。亦能诗。著《增默庵文集》、《郭大理遗稿》、《使蜀日记》、《芳坚馆题跋》等。吴云(),字玉松,号润之。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御史,颇著直声。出为彰德知府,不畏强御。嘉庆六年贵州乡试副主考,九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三年江西乡试副主考。去官后居山塘,以诗酒自乐。著《醉石山房诗文钞》等。张际亮(),字亨甫,号松寥山人、华胥大夫。福建建宁人。肄业于福州盘峰书院,道光四年拔贡。屡试不举。奔走南北十余年,历游山川。十三年上书两广总督为其援引,以故朝中达官多出其门下,时人称作“穆党”。咸丰元年被革职。著《澄怀书屋诗抄》等。何凌汉(),字云门,一字仙槎,湖南道州人。嘉庆九年应京兆试,中式举人。十年以一甲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充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地乡试考官,及福建、浙江学政,并以兼管顺天府尹事务最久。累官至户部尚书。道光十九年,典顺天乡试,是年子绍基亦典试福建,父子同持文柄,同朝羡之。以书法名重海内,能诗。著《云腴山房集》等。王柏心(),字子寿,号筠亭,湖北监利人。道光中,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尝礼致为宾。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曾于咸丰二年参佐湖广总督张亮基军幕,六年复佐胡林翼规划破武昌,后又赞议除湖北漕务弊政。其间多次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讨论用兵,谋划军政。著《枢言》上下卷,其诗文合刊《百柱堂全集》。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晚号髯樵,又号桃花渔者。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授职编修。官至太子少保、两江总督。年少游于纪昀之门,于海运、漕运、河工、赈务及盐政等均有所议论。诗宗杜韩,尤工长句;书法李北海。著《印心石屋诗文集》、《陶桓公年谱》、《靖节年谱考异》,校刊《资江耆旧集》,创修《安徽省通志》。潘锡恩(?-1866),字芸阁。安徽泾县人。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兵部侍郎,道光二十二年由吏部左侍郎升南河总督,道光二十八年病免,嘉庆二十四年广西学政,道光十六年直隶学政。廖鸿荃(),初名金城,字斯和,又字应礼,号钰夫。福建侯官人,嘉庆十四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工部尚书。后坐事夺职,旋起为太常寺卿,以尚书衔致仕。曾与林则徐、梁章钜共读于鳌峰书院.互相切磋砥砺。陈嘉树(),字亭玉,号仲云。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年进士,授编修,道光二十年由广东盐运使升山西按察使,道光二十一年升江西布政使,同年罢免。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湖南新化人。屡试礼部不第,遂绝意进取。博究群书,性好游览。晚岁入京师,诣选籍。道光六年大挑二等,官宁乡县训导,在任十三年。官宁乡时作《楚宝增辑考异》,主朗江时编辑《资江耆旧集》,主濂溪时编辑《沅湘耆旧集》、《续编》,续纂《宝庆府志》。诗文集为《南村草堂诗钞》、《南村草堂文钞》等。其他经史杂著尚六七种。姚椿(),字子寿,一字木春,自号樗寮生。江苏娄县人。年十八,以监生应顺天乡试,名噪京师。后连试不过,日与洪亮吉、杨芳灿、张问陶等极论词赋。受学于姚鼐,学古文义法。先后主讲河南夷山、湖北荆南、松江景贤书院,以实学励诸生。咸丰二年,文稿由门人杨象济编为《晚学斋文集》。著《通艺阁诗钞》、《通艺阁诗录》、《通艺阁诗三录》、《和陶诗》等。陈荣试(生卒年不详),字秋崖,福建厦门人。举人。与林则徐、魏源等人友善。善书。张应昌(),字仲甫。晚号寄庵。浙江钱塘人。年十六举茂才。嘉庆十五年中举。十九年,援例以内阁中书舍人候选。道光三年补授实录馆誊录,录嘉庆皇帝实录。著《春秋属辞辨例编》、《彝寿轩诗抄》、《烟波渔唱》、《寄庵杂著》、《补正南北史识小录》等。王景贤(),字子希,号希斋。福建闽县人。道光十九年举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著《伊园诗钞》等。张珍臬(1787-?),字同庄。浙江归安人。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宣宗道光间进士,官高邮知州。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之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和历代时史志等辑补为《海国图志》。能诗文,风格遒劲。著《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陈功(生卒年不详),字书常、克敏,号叙斋。福建闽候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道光二十三年由兖沂曹济道道员升江苏按察使,同年改湖北按察使,道光二十五年罢免。道光二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六年会试同考官。林昌彝(),字惠常,一作蕙裳,又字芗溪,自号茶叟、五虎山人。福建侯官人。受业于鳌峰书院汉学家陈寿祺。道光十九年举人,出何绍基门。八上公车不售,南北游历,迹半天下。交汤鹏、朱琦、陈庆慵、王柏心、张际亮等,与族兄林则徐及魏源相知尤深。咸丰二年进呈所著《三礼通释》于礼部,三年,以此获钦赐教授,先后司教建宁、邵武府学。同治元年游广州,为郭嵩焘延请授馆。五年,掌教廉州海门书院。作《射鹰楼诗话》,著《小石渠阁文集》、《海天琴思录》、《敦旧集》、《诗人存知诗录》、《三礼通释》、《温经日记》、《小石渠阁经说》等。文摘林则徐因与其父林宾日有爱鹤同癖,而且出于孝心,遂于道光十年(1830)守父制满后,将其父晚年在将乐县正学书院任主讲时所绘《饲鹤图》珍藏携带,并以之向同僚好友遍索题味,他深怀敬慎之心,“却恐画工描不似,自拈斑管写遐心”,亲绘其父遗容两幅并分别属汤贻汾和吴荣光补成两图。从其藏图征题可见林公用世修身的情怀。世称林公善书能画但见其书法广传,而画作罕见,故此图弥足珍贵。林则徐贤名满天下,又善群乐交,故其索题之请多得遂愿,二十年间奉题者竟多达六十五人,实属罕见。题咏内容前期多属赞政绩、述先德,虽不免于官场应酬,却从中反映他公忠为国、爱民忧时的情怀,以及他清正廉洁的政治素养;后期题咏者对他因功反罪,遭受罢职遣戍处罚,多有不平之鸣,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反映朝野人士的心声。总之,《饲鹤图》及题跋诗文,既反映林宾日父子的高尚情趣与清廉操守,也体现林则徐为官的业绩口碑,对于知人论世颇有助益,不应只看作纯属个人好尚或客套应酬的文字。——卢美松(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文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是廉洁高尚的象征。它雌雄相随,规行矩步,形态优美,性情高雅,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林则徐与其父林宾日先生(号旸谷)都爱鹤。宾日一生为人正直,治学谨严;晚年思想恬淡,不慕荣华,读书怡情,饲鹤养性。清嘉庆十三年(1808),林宾日自绘《饲鹤图》,以表达个人志趣。在他去世后,林则徐于道光十六年(1836)前后,又添绘第二、三图,并将三幅随身担带,遍求名人题咏。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林则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表达自己恬淡处世的情怀。林则徐爱《饲鹤图》,不仅自赏,而且还让好友乃至友人的后辈共享。他前后共请六十五人为《饲鹤图》题咏,晚年回到家乡福州的七个月时间里,也屡有放鹤、看鹤的活动。道光三十年(1850年)夏日,林则徐携鹤来光禄吟台按察使叶敬昌家,在此娱集放鹤。后人以重其人者纪其地,留下了“鹤磴”的题刻,而诗“吟台四鹤舞蹁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叨廉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更是赞颂林则徐的清廉。时任军机大臣的潘世恩诗曰:“谓是饲鹤术,理通于治民。”“乃知养民政,即是泽物仁。鹤鸣子则和,国宝家之珍。”饲鹤与治民的关联,更是体现了林则徐“民为邦本”的爱民思想和杰出的政治才干。林则徐品格高尚,清正廉洁,生前逝后,备受推祟。他的思想作风,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也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对百姓的热爱与同情。在近四十年的从政生涯中,林则徐始终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被誉为“林青天”。虎门销烟,威震寰宇,英国鸦片商对他恨之入骨,但也感叹:“林则徐的手没有被贿赂玷污过。”他心胸坦荡,无私无畏,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对联悬于两广总督公堂之上,以表心迹。这样崇高的理想和情操,真有如仙鹤一般,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林峰(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尺寸:30×92.5 cm.约2.5平尺
拍卖时间:日 20时00分
拍卖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紫金大厅 北厅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
LOT866估价RMB 5,000,000 - 6,000,000LOT867估价估价请向本公司垂询LOT868估价估价请向本公司垂询LOT869估价RMB 2,600,000 - 4,200,000LOT870估价RMB 3,500,000 - 4,600,000
46 - 50 / 54
(1)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均依据本图录中所附之拍卖规则进行,参加拍卖活动的相关各方必须仔细阅读并予以遵守。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规定,本图录中及拍卖前宣布增加的带有“*”标记之拍卖标的,禁止出境。允许出境的拍卖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出境鉴定手续时,目前需按拍卖标的低估价的1.5% 向有关部门缴纳出境鉴定费。
(3)本公司特别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及/或品质,对拍卖标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人应亲自审看拍卖标的原物。如欲进一步了解拍卖标的资料,请向业务人员咨询。
(4)竞买人办理竞买号牌前需交纳竞买保证金人民币伍拾万元(RMB500,000)。凡竞买中国书画各场次拍卖标的,以及竞买其他场次中带有标志的拍卖标的,竞买人需交纳竞买保证金人民币壹佰万元(RMB1,000,000),办理竞买号牌。号牌可竞买除带有标志的拍卖标的以及邮品、钱币、铜镜项目外的其他拍卖标的。凡竞买各场次中带有标志的拍卖标的,竞买人需交纳竞买保证金人民币伍佰万元(RMB5,000,000),办理形号牌。号牌可竞买除邮品、钱币、铜镜项目外的其他拍卖标的。邮品、钱币、铜镜项目竞买保证金为人民币贰拾万元(RMB200,000),需单独办理竞买号牌。
(5)若竞投成功,买受人须自拍卖成交日起三十日内向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支付落槌价及相当于落槌价百分之十五的佣金及其他各项费用,并领取拍卖标的(包装及搬运费用、运输保险费用、出境鉴定费自行承担)。
(6)本图录版权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图录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或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江西人事考试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