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洲市宁都县黄陂镇的廖甜甜圈

江西宁都知名人物概况
宁都古称文乡诗国,物华天宝,人才迭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宁都人30名,《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录宁都籍文学家16人。以区区一县,出状元2人。宋嘉定七年,竟有同榜进士4人,而这个纪录又总在继续:嘉定十年4人、咸淳四年5人、咸淳十年5人。自唐以来,忠臣烈士、文豪武将,彪炳史册者灿若星辰。
本章将知名人物分为四类:名望大的入“名人传略”;名望虽大,但事迹难考的列“人物简介”;健在的著名人物列入“当代人物”,当代者,当时为代,无他意也;余者,不论文武奇正都归于“人名录”。悠悠千载,如风无迹,典型难以尽录,惟敬一瓣心香。
第一节&名人传略
孙誗,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唐末。县城人。武将,以功封东平侯。原籍陈留(今河南开封县)。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东平侯。黄巢义军起,誗充承宣使提兵闽越江右间,遂定居虔州虔化县(今宁都县)。元配陈氏生子实,实生子七而传五,以公侯伯子男为序立五房。后裔蕃衍,莺迁江西于都、兴国、赣县、安远、泰和,浙江绍兴、余姚,湖南湘乡、衡阳,福建宁化、长汀之河田,广东紫金、增城、中山(原名香山)等地,故俐为赣、浙、湘、闽、粤诸省的孙氏始祖。
按:据民国三十六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罗香林教授撰著的孙科先生作序的《国父家世源流考》栽:“国父(孙中山)之家世源流,自其入粤始祖友松公(伯房后裔)于明永乐年问自闽迁粤紫金县后,至国父适传十八代。……至其远世源流,则唐以前俱在陈留,为中原世族,自唐僖宗时黄巢变乱,其远祖誗公,始以领兵堵遇之故,适居江西宁都。……”这很清楚地说明孙誗为孙中山先生的宁都始祖。
孙誗墓在今宁都县城南马家坑,经专家考证认定,1986年由江西省财政厅拨款四万元,将该墓重修。
杨筠松(834--903年),名益,字筠松,又字叔茂,世称救贫仙人。著名堪舆家。宁都堪舆界许多人尊之为一脉相承的第十六代祖师,亦有人尊之为江南堪舆界始祖。原籍山东窦州府。四十六岁时,因避黄巢乱,迁到今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住到终年。
筠松自幼聪颖,喜观天象,才华过人,十七岁中大中庚午进士,授职主管琼林御库,后掌灵台地理事。曾拜金紫光禄大夫。&&&
唐乾符六年,黄巢义军攻占广州,以“义军百万都统”名义发布文告,揭露唐政权的腐败黑暗,宣告要进军关中,直捣长安,震惊朝野。杨筠松与仆都监暗议弃职归隐。他们都善青鸟术(即堪舆术),对天文地理深有研究,造诣很高,久欲浪迹江湖,施展身手,适逢乱世,正好藉故隐去。于是筠松取京中管理图籍的官署中禁止流行的邪幻之术的书籍,与仆都监逃出长安,当年八月抵鄂州(今湖北武昌)。奇逢巧合,得与在任的鄂州刺史廖銮谋面。他们一见如故,不谋而合,廖銮也有归隐之意,故对杨、仆说:“敝籍虔州虔化(今宁都),本是山州小县,并非兵家所争之战略要地,既可避乱,又宜养性修身,蕃衍生息,若不嫌弃,愿为引路。”杨、仆一听,喜出望外,一拍即合。当即雇船,顺长江抵浔阳,转赣江,直抵虔化廖銮家。一到,即去黄陂卜地安家,廖銮亦同时迁居黄陂。当年十月,黄巢义军陷鄂州,銮赞杨、仆预见性强。
筠松居黄陂二十五年,专为人卜地建房筑坟,足迹遍及赣南、闽西、粤东北,多为贫民百姓谋幸福,故群众称他为“救贫仙人”、“救贫先师”。授徒很多,高徒有曾文遄(今宁都会同乡同口村人)、刘广东、万伯绍(宁都人)、廖三传①、范越凤(浙江缙云人)、刘淼、邵庭监等。
唐天复三年二月底,赣南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宁都麻田人卢光稠(世称卢王)召见,筠松带病赴虔州(今赣州),卢王以上宾相待。盘桓数日,病笃辞归,卢王派专人专船护送。船到雩都县寒信峡药口坝病危,嘱护身高徒曾文遄:“船即下锚。吾年满古稀,气数已尽,今日乃吾之生辰,亦吾之忌日,后天卯时,有天神相护,雷雨大作时,葬吾躯壳于犀牛下海处。”说罢即逝。时在三月初八日戌时。卢王闻噩耗,即派人悼祭于杨公墓。该地自葬筠松后,改名“杨公坝”(见《宁都直隶州志》),今属于都县车头乡杨公村委会管辖,仍名“杨公坝”。当代为改河道,墓已毁。著有《青囊经》(一说《黑囊经》)、《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三十六龙》、《穴法》、《倒杖》等行世。其简历载入《宁都县志》、《宁都直隶州志》、《赣州府志》、《江西通志》、《中国人名大辞典》。
今宁都县乃至赣南、闽西、粤东北留下很多有关杨救贫的传说,坟墓上留下很多石刻的“杨公仙迹”。民间建房筑坟仍请地理先生卜地基,并用木头画“杨公符”安在工地上。杨筠松被列入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客家名人展”。
卢光稠(840一911年),字茂熙。洛口镇麻田村人。唐末农民起义首领。远祖居河北幽州,为唐开元癸丑(713年)辗转徙虔化(今宁都)县的卢宗泰的五世孙。自幼习武,膂力过人。长大后,身长八尺六,声如洪钟。黄巢起义后,南方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卢光稠于唐光启元年(885年)与姑表兄谭全播在南康县石溪都(今上犹县双溪乡)聚众起义,卢被推为统帅,谭为谋士(副首领)。当年正月,占据了虔州(今赣州),自称刺史。天复二年(902年)占据了韶州(今广东韶关),由其子卢延昌镇守。不久,又派其兄卢光睦再次攻占了潮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岭南割据者刘隐,派其弟刘岩领兵赶卢光睦出潮州,并以数万兵力攻打虔州。光稠急请全播出策拒敌。全播击败了刘岩,保住了虔州。此时,光稠见自己处境维艰,遂派人去开封(后梁的京城)奏请后梁太祖,表示愿通道路,输贡赋,臣属于后梁朝廷。梁太祖准奏,在虔州设百胜军,授卢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辖虔、韶二州以及吉州(今吉安)南边诸县。又建镇南军,以光稠为留侯。还被封王,世称“卢王”。开平五年(911年)病逝于虔州任上。他治理虔州及其他地区26年,政绩卓著,济贫恤孤,轻赋薄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使领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还维修并扩建了虔州州城,建造了“郁孤台”。他为人豁达大度,宽仁爱人,从不妄杀一人。故领地人民感恩戴德,到处立庙塑像祀奉。在洛口镇麻田和中元里村各有一所卢王庙,今仍香火旺盛。据说以前南康县的唐江、永丰县的北坑都曾建有卢王庙。
谭全播(约公元922年前后逝世,享年85岁),字勇。唐末农民起义副首领。石上镇斫柴岗村人。为山东南徙抚州,唐元和年间(806-一820年)从抚州徙虔化(今宁都)县的谭寅郎之子。智勇双全,很有远见卓识。据家谱载,唐僖宗朝曾考中进士。唐末大动荡时,卢、谭聚众造反,谭力举卢为统帅,自为谋士(副首领)。起事后,他与卢配合默契,节节胜利。在军中有小诸葛之称。
梁开平元年(907年)刘岩攻潮州,赶走卢光睦。接着以数万兵力围攻虔州。大兵压境,州城垂危,光稠大惊,与谭共商退敌之计。全播设计,选精兵万人埋伏在山谷中,然后在城南山坡上公开摆开战场,即向刘岩下战书。约定交战,全播派数千老弱兵出战,激战中,假装败退,刘岩率军急追。突然,伏兵四起,刘岩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卢军获胜后,光稠更加敬佩全播。
开平五年(911年),光稠病重,将符印交给全播,全播不肯接受。不久,光稠病逝,全播忠诚地拥立光稠长子卢延昌继承父位。可惜延昌无戒备之心,被他父亲的部将黎球杀害。全播预测黎球必加害自己,遂称病闭门不出。不久,黎球暴病死,牙将李彦图自立。全播亦知李彦图的为人,加以防备,便假装病情严重,谢绝与外界往来。事巧,李彦图又死去,虔州兵民敦请全播出山,全播才开门接见,并派人请命于后梁。乾化二年(912
年)梁授谭全播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治理七年,’政绩卓著。
贞明四年(918年),吴国派大兵攻破虔州,谭全播被俘。吴主杨隆演佩服他的忠贞,不忍加害,遂释放。数年后病逝于仁和(今杭州)。
按:关于卢光稠与谭全播的籍贯,《南安府志》、《赣州府志》、《南康县志》、《上犹县志》均载南康石溪都(今上犹双溪乡)人。查此说源出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后世的史、志、
辞书多沿载。其实欧阳修是误把卢、谭起义地点当成籍贯,后来他发觉了这一错误,便在他以后编撰的《新唐书》中改正过来,记卢、谭为“虔人”。而“虔”并非指赣南。现在的赣南当时分为南安郡和虔州。南安郡治大余,范围包括大余、南康、上犹,所以欧阳修说的虔人不是南康人也不是上犹人,实际是指虔化县人。
说卢、谭籍贯在宁都,有以下资料为证。l、从家谱看,卢、谭本人及其在宁都的直系先辈无迁徙南康或上犹的记载。2、从墓葬看,卢光稠上四代及其夫人文氏之墓都在麻田附近,墓均完好,碑字清晰;卢光稠在62岁前后,在宁都洛口厚田村龙坊社围里建一生墓,意欲卒葬故土,殁时因“字向不利”,故葬赣州水东东林寺。谭全播卒于仁和(今杭州),葬于隆兴(今南昌)城内,后迁葬宁都县清泰乡密石岗,1948年该墓尚存。3、明代左都御史宁都人陈勉撰的《清音韶坊卢王祠记》中载:“太尉卢公光稠,字茂熙,生于虔化之韶坊。……乃与邑人谭全播议,欲为保障之计,……公殁,士民慕之,立祠祀公。”
廖匡图&廖凝
&&&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黄陂镇黄陂村人,文学家、诗人。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梁太祖授天策府学士,与刘禹、齐已等齐名。
&&&廖凝,字熙绩,公元936年前后在世。仕南唐,累官彭泽县令、连州刺史、江州团练副使。
廖氏先世居河南洛阳,唐贞观庚子年(公元640年)廖崇德任虔化(今宁都)县令,后即定居宁都,廖匡图、廖凝都是其后裔。二人都以诗闻名,匡图有诗二集传世,凝也有诗七卷。《全唐诗》录匡图诗四首,录凝诗三首,俱端正凝重,有萧飒摇落气象,和纷乱的世事相应。匡图《永州江干感兴》中“正悲世上无限事,细看水中尘更多”恰恰道出二人诗的风格。廖凝为人居官慕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职务时曾留诗一首:“五斗徒劳漫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解印吟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凝幼时就被目为“必垂名于后”,他十岁时作诗咏白:“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似对非对,设喻奇特,确实足以自傲。
《全唐诗》说廖凝是“图之弟”,有误。匡图是廖融之子,廖凝是廖融的弟弟,而廖融亦有诗名。《全唐诗》载匡图为虔州人,而未指明凝籍贯,只说:“初,归湖南,隐衡岳,后迁金陵。”所以有人以为凝籍衡阳。其实,《十国春秋·廖凝传》和《宁都直隶州志》都澄清了这一点。
廖匡图、廖凝,都载入了《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等。
郑獬(1022.一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赣南第一个状元。他的先世因西晋怀帝变乱,从山东东莱迁豫章西山(今属新建县),裔迁石城南桥岭,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郑玉符迁虔化(今宁都)西关。因他祖父郑建中往湖北安陆经商,遂寄籍安陆,故《宋史·列传》误记为安州安陆人。而《宁都县志》、《宁都直隶州志》、《江西省历代文武科鼎甲考表》、《江西省通志稿》均载郑獬宁都人。
獬少年负俊才,皇裙五年(1053年),获状元及第。历任陈州(今河南淮阳)通判,荆南(今湖北江陵)知府,入直集贤院,为度支判官,修撰皇帝的起居注,起草诏诰,拜翰林学士
(从二品)。
獬生活俭朴,反对奢侈。宋英宗即位后,治理永昭帝陵,沿用乾兴时期挥霍浪费的作法,獬即上疏谏阻,他说,当今国库空虚,为发军饷,地方横征暴敛,使得怨声载道,传到京师。先帝节俭爱民,食用穿戴,娱乐玩具,均极朴陋,此天下所共知。而今整治帝陵,却沿用国家最富裕时的乾兴旧制,不怕有伤先帝与陛下节俭的美德吗?对官场中的陈规陋俗,獬敢于进言革除。他说,天子初即位,全国上下都上表称贺,各级官吏照例升迁,这是五代以来的陋习,至今仍未改变。如今庞杂众多的官吏,充满了量才授官的场所。况且日前群臣都已加官进爵,表达了圣上的恩惠。今后,不应该再行此庸俗的旧制,以免俗吏侥幸得意。
獬主张广开言论,曾上疏说:“陛下初临御,恭默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焉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诏中外,许令尽言,有可采录,召与之对。至于臣下进见,访以得失,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这些意见颇得英宗赞赏,因下诏各地,“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
獬才大,善对答,文思敏捷。宋神宗即位,熙宁元年(1068年),一天夜晚,在内东门召见郑獬,对答后,命獬起草任吴奎为青州知府及张平方、赵扑参知政事三份文件,然后,以双烛送归寓所。獬享此殊荣,外廷无人得知,不久,被拜为翰林学士(从二品)。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以王安石为宰相,即推行新法,獬对新法多有指责,被贬为代理开封知府。再贬为杭州知府。最后又贬青州知府。就以病为由,要求退养。遂被提举鸿庆官。不
久,忧郁以终,年仅五十一岁。
獬为官清廉,死时,家贫子幼,无钱安葬,柩停寺庙十余年。滕甫任安州(今湖北安陆)知府时,才为他安葬。所著《郧溪集》(收入《四库全书》)、《觥记注》(上海图书馆存有古本)、《幻云居诗稿》并行于世。《宋史》称其“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名入《宋史》、《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江西通志稿》、《世界客属十二次恳亲大会名人展》等。
孙立节(附孙长孺、孙勰、孙劫、孙登龙)
孙立节(?一约1098年),字介夫,县城人。孙俐的七世孙。北宋名臣,苏轼曾为他作《刚说》。宋皇韦占五年(。1053年)登郑獬榜进士。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设条例司,苏辙任主管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辞职而去。王安石欲命立节接任,对立节说:“条例司当得明敏如子者”。立节笑而回答:“公言过矣,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亦不肯为条例司矣”。于是立节被调离京城,去担任镇江军内为办理文件事务的书记职务。初到任,有些人暗中议论,说他是被贬的官员。但有位监司官却敬佩地说:“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于是大家都很尊重立节。
数年后,立节被调任桂州(今桂林市)节度判官,刚好遇到宜州(今广西宜山)守将王奇与蛮人战死,皇帝下旨审询与王奇同行的官吏。掌管这一路军事、行政事务的经制使谢麟扣押大小使臣12人交孙立节处理,并嘱孙处以重刑(杀害)。立节受理后,认为不能草菅人命,他说:“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绕不进,诸将罪也,余人尽可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自为之”。谢麟奏孙立节违抗上命,立节也奏麟侵犯刑事。刑部采纳了孙立节的奏议,免除了12人的死罪。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从流放地海南岛回家,途中得知孙立节已去世,悲痛之余,写下篇铿锵之作,名为《刚说》,颂扬了孙立节刚直无畏的精神,阐明了“刚者之必仁,以信孔子之说”的道理。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与元代著名史学家揭侯斯各作了一篇《刚说跋》,异口同声地颂扬了孙立节刚直不阿的精神,阐明了“刚之近仁”的哲理。
孙长孺&立节的祖父,字思斋。嗜学聚书,经史百家无所不备。祥符八年(1015年)赐五经出身,累官广西浔州知府、太子中允。立节的次子孙勰、季子孙觑及裔孙孙登龙都有贤名。
孙勰&字志康。宋元禧三年(公元1088年)进士。张几仲为帅,精选幕僚,请求去的很多,几仲说:“虔州孙志康不面谀,得斯人,庶知吾过。”遂用勰。累官湖广岳州知府。曾主持重修岳阳楼。以劲直闻名。。
孙勋&字志举。博学工诗,节义凛然,郡县长官多次荐举他做官,他坚辞不就。隐居延春谷,环堵萧然。
孙登龙&字寿甫。南宋景定甲子(公元1264年)举人。到元朝至元丙戌(公元1286年)被荐任归仁州同知。吴澄称他“行懿文淳,重义轻利”。肖士赞称他“富于财而不盈,富于学而不矜,循循有长者风”。
孙氏诸贤以文学、经学见长。立节有《诗文集》3卷、《三传冽论》5卷、《五服要律图》、《临川刀笔》传世。孙勰、孙励兄弟弱冠时便从苏轼处受到教益,史称“文史典雅,有两汉风”。孙觑隐居城南延春谷,东坡为他的居所题额“竹林隐居”,以竹林七贤比拟他旷达放任的潇洒风度,并赠诗说:“……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孙立节逝世后一百多年(约南宋中期),宁都县令为立节及他的祖父长孺、子勰、励立祠在他的居地延春谷(今宁都钨矿办公楼处),名为“孙氏四贤祠”,由庐陵杨伯子作记。又过了百年,立节的十二世孙登龙,少年为乡贡士,累官至东川路总管(约正四品官),行懿文醇,学者推服,重义轻利,惠泽及物。殁后,州人联名请求州府将登龙附入孙氏四贤祠,州官同意,并经省府批准,新建孙氏五贤祠于州学讲堂之西。由元代著名学者吴澄撰《孙氏五贤祠记》(已收入《宁都直隶州志》)。并由当时著名书法家赵孟颊书丹刻石。为了纪念“孙氏五贤”,宁都县城曾名“五贤镇”。
曾原一(附曾兴宗)
曾原一,字子实,县城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和南宋大诗人戴复古(1167—1247年前后)是同时代人。
曾原一从小就以诗闻名。其堂弟原郧也工诗,二人居住在县城小东门陋巷中,以斗诗为乐,至今此巷仍名“构诗巷”。绍定三年(1230年)曾原一游钟陵,又二年,中举人。与戴复古发起组织“江湖吟社”,描写农村风光及农家日常生活,诗作清新明快,有陆游田园诗遗风。一时曾原一诗名大噪,“海内宗之”,由此宁都被誉为诗国。
后来曾原一因战乱返回故里,捐献全部资产修筑宁都县城城墙,接着隐居城西翠微峰下苍山,专心著述,有《苍山诗集》、《选诗衍义》传世。他最灿烂的创作时期是与戴复古结社交游时,两人因此也有了深厚情谊。戴的诗集中有一首《访苍山曾子实》:“故人子曾子,居住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国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诗中表达了对曾原一的依依之情,而“诗国”一词,也表明了戴对宁都诗坛、对曾原一的敬重。
曾兴宗&曾原一的祖父,也曾隐居翠微峰&&&
谷,字光祖,南宋乾通七年(1171年)解元,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官广东肇庆推官,师事大儒朱熹,成为名重一方的理学家。诗文温厚典则,有《唯庵文集》传世。名入《中国人名大辞典》。
崔与之(年),字正之,号菊坡,宁都白鹿营(今宁都黄石乡营底村)人。选祖从河北博陵辗转至石城,唐代会昌年间迁虔化(今宁都)。累官一品,是南宋既能理政又能治军的名臣。
与之好学上进,自小远行千里之外的京都临安太学读书,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参加会试,中榜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先后做过广西、湖南、四川、江西、江苏、广东、海南等地的司法参军、提刑司检法官、刑狱、安抚使、知府督军等职;在朝廷里先后任过礼部员外郎、秘书兼太子侍讲、工部侍郎、礼部尚书等。
崔与之任职期间,曾就不同时期的皇朝大政方针十三次奏禀皇上,每奏一次,都有奇效,无一失误。成为宁宗(赵扩)帝和理宗(赵昀)帝最为敬佩的“智囊”人物。如对理宗帝在用人问题上敢于奏参己见,他说:“天生人才,足供一代之用,唯辩其君子小人而已。忠实而有才者,上也;才虽不高忠实有守者次也。”……“敢谏之臣,忠于为国,万易得,而轻弃则易。”他指出已往治史之不妥,归纳进谏四层意思:一是用人之道,先要辩清是君子还是小人;二是爱惜人才,善听忠言;三是扼制大臣专权,扭转皇权不力之弊;四是正确对待边臣、近臣、外戚和旧僚言行举措。他尖锐地指出:“百姓有过,在于一人,君王之过,则累及天下。”
南宋嘉定,宝庆年间,天下不宁,四川最乱,那里军民不睦,军队内部势力纷争,更严重者又直接面对金人与西夏的威胁。皇帝派他去四川,主持军政要职。不出一年,他化解军民不睦矛盾后,设法联合西夏,真诚招抚金人。他在四川任职时间最长,蜀人对他造福一方十分敬佩和怀念,绘其肖像于成都“仙游阁”,后又建了一座“三贤祠”,与当时的名臣张永、赵合为三贤,长久纪念。
对崔与之的忠君和治军理政能力,理宗赏识之至,急切召回朝廷任职,先拜尚书参知政事,他力辞不受;再拜右丞相,他跪身领衔,而也没有登朝上任。其淡泊名利之举,引为宦群美谈。
崔与之治军理政数十年,是个女色不染,钱礼不沾的清官,成为宋代为政清廉的典范。他曾节录刘皋的“四无名言”为座右铭:“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治杀百姓,无以学术杀下下后代。”《宋史》和《中国历代名臣》、《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对他的生平有记载。
崔与之最后一任是两广巡抚,代表朝廷督政两广,是朝廷的华南驻节使。他携家眷在广州附近的增城居住,并在此告老以终,所以《中国人名大辞典》误载他的是增城人。今增城县有一条“崔府街”,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谢元龙(年),名唐,字元龙,号南塘,别名晋卿。黄陂镇人。赣南第二个状元。先世由河南徙浙江绍兴会稽
辗转至江西抚州赤栏门,谢小郎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一820年)从赤栏门迁虔化(今宁都)蔡江双溪。谢元龙即谢小郎的后裔。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期就读于田头山头王牛石山房,为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甲子科举人黄谅门下高足。
绍定元年(1228年),25岁的谢元龙参加乡试,获得举人。自后多次参加会试,均被落选。但他并不灰心,每次落选后仍回到牛石山房,师在世时,仍虚心地向师求教。师去世后,一边与同窗学友相互切磋,钻研举子之业;一边为后进学子讲学,讲授举子之业。据宁都江夏黄氏族谱载,先后有曾逢龙、何柬之、廖应和三名进士和状元谢元龙等在牛石山房讲学。
景定三年(1262年),59岁的谢元龙中壬戌特科状元。所谓特科,在《宁都直隶州志·选举志·进士特奏名附》审,引用了明天启年间谢诏主编的《赣州府志》谢诏的加注说:“此外,又有下第愿试武艺,及上书献颂,直令赴试者,谓之籽科。赣县池梦鲤、宁都谢元龙是也。”
&谢元龙金榜题名后,被任命为史馆修职郎(相当于翰林院修撰)。不久,调任隆兴(今南昌)府教授(正七品)。最后升任湖北运干兼翰林学士权留守司事。逝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享寿84岁。葬长胜村圾中围上,俗称“鼓山上”。
相传明代起,因有状元墓,在墓前大晤旁竖着一个石牌楼,上刻“圣旨”二字,下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八个大字。后边有个小土山名“下马岭”,山下一个小1:寸叫“下]岭村”。名入《世界客属十二届恳亲大会名人展》等。
萧立之(约1264年前后在曲,字斯立,号冰崖,又名立等。肖田人。文学家、诗人。先苣,从中原南徙,辗转至江西乐安山湾,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萧继龙从山湾迁虔化(今宁都)肖田肖坊。立之于南宋淳裙十年(1250年)进士及第。历任南城知县、南昌推官、辰州通判。归隐后,致力于诗。著有《冰崖诗集》三十六卷行于世。明罗一峰(状元罗伦)为其集所作序中评价说:“其意到处,崛若观岳马,矫若凌云鹤,媚若春园之桃李,苍若冬岭之松筠,南渡以后高品也。”立之为文学家谢枋得所赏识,事详《宋史》、《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
陈勉(1381—1453年),字希进,宁都东山坝双源人。祖居河南淮阳,为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人赣之陈旺的裔孙。是明代初期精通法律、不畏权贵的政治家,抗倭英雄。官至南京左都御史,二品官阶。
明永乐四年中进士,即授广东道御史。其时,应天府(今南京市)知府尹问宝传有动用国库银钱要案,明成祖朱棣闻悉大怒,派陈勉前往查处。陈勉领旨后前往执行。据了解实情后,发现尹知府动用国库课银属实,但非尹某贪污中饱私囊,是为朝令急需不得已而挪动。陈勉上疏再三申述,并向成祖叩头申辩:隋愿自己受罪受罚。”后来,皇上终于明白了此案真相。同僚们由此敬佩他办案严明,有胆有识,皇帝也深感他直言敢谏,人才难得。然而,对贪官污吏,他却毫不容情,“悉绳以法”。如他曾据理据法弹劾官高爵显的尚书刘观;在他主持疏通河南境内黄河河道的巨大工程中,对所属官员中的贪污分子,有的是他的得力“爱将”,却也铁面无私,悉数绳法。他为政廉明刚正的作为,深得朝野敬佩,直至宣宗朱瞻基接位时,经皇室举荐,留在皇帝身边做辅政大臣。
陈勉做过广东道的御史、按抚监察史,浙江的巡按,南京大理寺卿,最后升为南京左都御史,掌管院事。一生中功绩尤为突出的是,任浙江道巡按时,“设兵平定沿海倭寇”,开创了空前范例。
当时,倭寇经常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财富,屠杀居民,烧毁房舍,严重地区“积骸为陵,流血成川”,猖狂至极。朝廷屡派大员带兵进剿,平而又发,屡剿屡患,无多大成效。陈勉奉旨出征后,发现倭寇之所以能人侵上岸:一是岸上有汉奸,外攻内应;二是民众敢愤而不敢抗,没有组织起来;三是官兵胜后便撤,民众无抵御能力。于是他创造性地采取“御外清内,兵民一统”的总方针,在沿海“量地远近,置卫筑城,水陆设防,各司地段。”一处起事,群起攻之,陷寇于民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来犯者全歼无遗。他还大胆地采取“还械于民”的做法,武装地方民众骨干和分化敌俘政策:“杀大,诲中,释从卒”。俟后,寇患
逐渐敛迹。
景泰三年,陈勉在南京左都御史的任上,告老辞官,返归宁都,由朝廷岁供廪米和人役。后寿终于双源。代宗朱祁钰赐以葬祭。
陈勉的生平事略,在《明史》、《中国人名大辞典》、《江西省通志》等均有记载。
丁积(?一1482年),字彦诚。远世居山东,唐咸通间辗转至宁都。
明成化十四年,中进士,授新会知县。新会是广东著名的难治之县,有一豪强叫梁长,他的哥哥是宫中受宠太监梁芳,梁长倚仗梁芳权势横行乡里。丁积到任,即没收梁长非法所立的债券并当众销毁,不准他高利盘剥,从此豪强不敢违犯法律。丁积十分重视教化,他收集典章汇编成册,由乡里三老聚集百姓学习,对游手好闲的良家子弟,则召集到县衙,丁积自己为他们讲课并督促课业。于是新会风气渐渐转变。
丁积毁妓院,禁妖巫,又废除“输官供役”、“月供钱”等非朝廷所命的赋役,深得吏民敬重。1482年,丁积积劳成疾,病死于任上。当时的理学大师、新会人陈献章(人称白沙先生)写挽词说:“有庙旌遗爱,无钱返故乡”,是说丁积廉洁致贫,而百姓自发立祠祭祀他。丁积葬在新会的黄云山,百姓们为他购买了祭祀田,使他的墓不致废弃。
丁积两幼子均夭折。《明史》有丁积传。当地人黄孚写过一首诗怀念他:“黄云山下匝黄云,云里鹧鸪啼小坟,莫道哥哥归不得,令公俎豆有余薰。”以区区知县得民众和朝廷如此推重,丁积堪称典范。
董越(附董天锡)
董越(1430"一1502年),字尚矩,宁都田头王坊人。祖籍河南光州,是北宋宣和七年迁宁始祖董日辉的裔孙。明朝中叶政治家、文学家、外交家。
董越幼年丧父,家庭贫困,从小省吃俭用,素有“敦厚节俭’’闻名乡里。端庄俊伟,性情温厚,喜欢谈论他人长处,律己至为严格。
明成化五年(1469年)高中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上西北备边封事。成化十一年起,奉旨参与选试科考人才,被名臣们称为“能识英才,选拔得力”。后任侍读在东宫讲读9年。孝宗帝朱禧樘即位当年,即明弘治元年冬,他在太子的侍从官“右庶子’’位上奉旨出使朝鲜,是赣南人最早出使国外的使臣。期间,他向朝鲜国王、群臣宣传明帝德政,还参与了朝鲜的各种国事庆典。返国时,凡馈赠给他个人的物品,一件未收,大受朝人敬佩感慨。回国后,他撰写了《朝鲜赋》,记述朝鲜民情风俗,国人传颂。尔后朝鲜使者来贡,“必问(董君)起居”,一直保持邦交与私交的友好关系。
弘治二年,董越负责京都附近南片地区的科考,以“公正、识力”闻名。弘治四年,编修成《宪宗实录》,提升为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翌年,进日讲官。旋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不久,任南京工部尚书。在尚书任内,就施政弊端多次“条陈”,主张“除宿弊,倡节俭”。惜被权臣扣压搁置,未能实行。
弘治十五年,董越逝世,享年72岁。葬于宁都县城东门永渡桥东岸。明孝宗闻董越去世甚为哀念,曾于当年秋冬两次遣江西布政使林泮传旨:“谕祭于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董越”。并由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李东阳亲为董越撰写墓志铭。
董越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使东日录》、《朝鲜赋》、《圭峰文集》、《董文僖公集》等行于世。他作的《十二境诗》、《修城记》等诗文,收录于《赣州府志》、《宁都直隶州志》。
董越的生平事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记载。其次子董天锡也是明代名臣。
董天锡&字寿甫,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青州太守、四川参政、南京大理寺卿。曾主修《赣州府志》,有《璜溪文集》传世。
邱一鹏(约1600年前后逝世),字万程,号抟南。刘坑乡塘角村人。不受“贿赂金山”,以廉洁闻名的名臣。为唐初从河南洛阳迁虔化灵溪(今宁都洛口灵村)的邱文仲的嫡裔。刻苦好学,孝悌成性。明万历丙子(1576年)乡试中举人。丙戌(1586年)会试,因父老不忍离去。父亲严厉督促他起程,才假装赴试,实藏偏室,不让父知,。不久,父果染重病,思念难见子一面。一鹏即出,痛哭相见,与父永别。
己丑(1589年)选授广东乐昌县令。一上任,即废除一切弊政。如盐税收入,每年按常规上缴外,多余数百两银子全归县官私囊。又如新县官上任,大商人初次求见,要赠见面礼三百两银子。这些陈规陋习,全被一鹏废除,并刻在石上,公布于众。再如各级官员往来,接送概由县衙内青壮年吏卒充当役夫,废除了向民间拉夫派丁无偿劳役的弊端。于是政绩日著,人民讴歌颂扬。有奸吏企图用狡诈的伎俩中伤一鹏,赠一假山盆景,外用油漆作画。一鹏当时不识其诈,令放阶下路旁,让众观赏。过了一段时间,油漆剥落,验明是一座黄金假山,一鹏即叫人送还原主。
五年后,升惠州防海同知,专管兵卒。对待部属,要求严格,每次检阅船只与兵丁如临大敌。戊戌(1598年)海盗起,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卒,素受调遣,勇气倍增。曾称凶暴倔强的柘林兵亦在调遣中,得到作战命令后,异口同声地说:“邱公律令,不可违抗”。遂共同奋战,歼贼数千。有闽商五十余人,误为走卒被捕,军将欲为邀功请赏,一鹏查明,全部释放。
一鹏为官十二年,毫无所取于民。所得俸银,省吃俭用,剩余积蓄,给儿子与诸弟平分。为修浚河源县濠池,一鹏憩息岩下,群众名其岩为“邱公岩”以祀奉他。以平寇有功,升湖广按察司佥事(从四品),未赴任,卒。祀惠州名宦,赣州府、宁都县祀乡贤。
&&&魏书(约清康熙初年去世),字石床。县城人。著名画家。先世从中原南徙,辗转而至广昌株源,宋末由株源分徙宁都。
魏书聪明好学,工诗词,善书画。真、草、隶、篆都极精美;画山水、竹木、鸟兽,穷态尽妍。诗写得痛快奔放,不做雕琢,如《望江楼歌》:“虎头城上望江楼,江楼之下水北流。力竭城破钟子羞,百步英血溅敌酋。满地瓦砾粉骷髅,啼风吟雨长不收。我欲认骨将何由?秋望江楼千古愁”。句句用韵,哀而不伤,一气直贯,很是奇特。
明亡后,书弃诸生,潜心著述。性情爽直,嗜酒健谈。每逢宾朋往来,常以粗茶淡饭接待。与挚友饮酒,一醉方休。至于谈论古今得失,探讨佛、道的异同,以及儒家哲理,话题展开了,则纵情奔放,四座倾倒,毫无顾忌。遇到不遂意的时候,就会仰天捶胸,痛哭狂叫,虽有贵人在旁,也毫不在意。
书品行端正,不贪图钱财。安徽歙县有位姓孙的商人侨居宁都,适遇兵荒马乱,将一箱金银托魏书保管。不久,孙某客死他乡,其子从歙县来到宁都,魏书便将金银原封未动交还孙某的儿子。
魏书一生著有《石床诗文集》20卷、《逸民传》3卷。生平事迹在《清史稿》、《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画家大辞典》及《江西通志》中均有记载。
魏禧及易堂诸子
魏禧(年)&字冰叔,县城人。与魏书同宗共祖,父亲名兆凤,是明朝诸生,明朝灭亡时,嚎啕大哭不愿进食,剃尽头发做了头陀,隐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离
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兆凤辞世。
魏禧童年时就喜欢读古代典籍,谈论历史,辞风凌厉,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十一岁时,补为县学生。和其兄际瑞、弟礼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时益,还有本县人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九人创立易堂学派,世称“易堂九子”。大家都亲身耕种,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学问,于是三魏的名声传遍了海内。魏禧束身砥行,才学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给自己的房子题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勺庭”,学者们就称魏禧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长,目光炯炯逼人。小时候多病,药不离口。性情仁厚,宽以接物,不计较他人过失,以诚待人,即使被人欺骗,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气概,谈论时事,常常意气纵
横,如江河倒泻滔滔不绝。遇到曲折难解之事,谋划有条有理,早早做好防备,提出对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动荡时,宁都太平已久,人们不懂战争的危险,又以为战事离宁都遥远,不会很快波及。魏禧却为此担忧,全家迁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余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缝从山脚直通峰顶,裂缝也象斧头劈开一样陡峭,里面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顶。魏禧在裂缝内设置寨门,寨门象水闸堵水那样堵住蹬道,用这种办法来作防卫,一些朋友和读书人渐渐地聚集在峰顶。几年后,宁都县城被攻破,翠微峰却没有受到侵害。
魏禧爱读史书,特别喜欢《左传》。散文中特别推崇苏洵。他的文章写得凌厉雄杰,写到忠孝节烈的事迹特别激动感人,描写这些场面也淋漓尽致。四十岁时,出游天下。结交的朋友有苏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讽、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顾祖禹、常州的恽日初和杨瑶,还有药地和尚与槁木和尚,这些都是明朝遗民。那时,南丰人谢文涛讲学程山,星子宋之盛讲学髻山,仅造册登记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学相呼应。易堂的特点是以古人实用的学问为目的,因而使研习学问成为风气,魏禧是这样治学方法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药地和尚曾经访问翠微峰,他赞叹说:“易堂朴实雄健的精神,全中国没有第二家了。”
药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检讨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们的子女无人养育,魏禧便负起抚育教导安身立业的责任。凡是亲戚朋友有些不好当面说的话、或者是父子兄弟间有隔阂,魏禧都能当面指出并找到调解的方法,经常一席话就免去了纠纷。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说:“我每次遇到难以开口劝说的事,一定不惜时间表达诚意,等到当事人能和我以诚相见,这样我才来劝解。”
康熙十七年,诏征魏禧为博学鸿儒,魏禧借口有病不应诏。官府催逼上路,魏禧没办法只好假托去南昌治病,给巡抚亲自验看时,魏禧怀揣毒药蒙着棉被卧在担架上,自称病重,于是巡抚允许魏禧不担任官职。二年后,魏禧逝世,年五十七岁,他的妻子谢氏绝食而死,达到了与魏禧同生共死的愿望。
魏禧有文集二十二卷,目录三卷,诗八卷,左传经世十卷。
魏际瑞(162沪1677年)&原名祥,字善伯,是魏禧的哥哥。明朝灭亡后,魏禧与弟弟魏礼都放弃“诸生”的身份。魏际瑞叹息说:“我是长子,祖宗的祠堂坟墓和父母的生命健康,给谁来承担责任呢?”于是就没有放弃诸生名号并参加考试,考取顺治十七年岁贡生。宁都民众暴动,江西的官兵进剿索取军用物资,魏际瑞身冒险阻来往各地完成这一重任,几次都面临死亡危险。际瑞重信义,三十多年问,隐居翠微峰的兄弟朋友,还有其他的族人和亲戚,他们的安危都系于际瑞一身。
康熙十三年,云南的将领韩大任盘踞宁都怀德乡(今黄陂一带),官方想招抚他。韩大任说:“没有魏际瑞来,我不信是真心招安。”当时魏际瑞是赣总镇哲尔肯的幕僚,哲尔肯派遣际瑞去招降。家人都流泪劝阻,际瑞说:“这是关系到家乡父老存亡的大事啊,我不去,恐怕大祸就要来临。我去了若不成功,后果就由我一人承担了。”于是前去韩大任驻兵处,刚刚进人兵营,官兵就从东路发动猛攻,韩大任疑心际瑞是来施计麻痹他的,便把际瑞关押起来。后来韩大任改变主意,撤往福建投降地方势力,魏际瑞便遭杀害,年五十八岁。他的儿子世杰自杀殉父。
魏际瑞喜好古文,爱读庄子、司马迁的著作。有文集十卷、杂俎五卷。
魏礼(1629一-1695年)&字和公,魏禧的弟弟。小时候显得愚钝,由魏禧教他学业,魏禧曾鞭打怒骂他,魏礼并不怨恨,说:“哥哥实在是爱护我呀。”魏禧听说,大喜过望。九岁时,父亲把家产分给儿子们,拿着一张田契,踌躇不决,说:“给魏祥吧,就亏了魏礼;给魏礼吧,又亏了魏祥。怎么办呢?”恰巧魏礼从旁经过,立即回答说:“怎么亏我都行,’不要亏了哥哥。”父亲笑起来说:“这样,确实是愚钝的人啊。”
魏礼沉默寡言,一旦承诺便全力做好,乐意解决困难。因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四出远游。每到一处,一定要交结豪杰贤士,寻找隐居林泉山岩的遗民。五十岁时,感到厌倦,返回翠微峰,在峰左山岭上盖房屋五间。那时,魏祥魏禧都已谢世,石阁勺庭很久都无人居住,易堂诸子都分散居住,不再聚于易堂。魏礼独自率领妻子儿女在峰顶继续居住十七年,从未迁往别处。六十六岁时辞世。
魏礼著有诗文集十六卷。他的两个儿子一叫世傲,一叫世俨。世傲字昭士,未满两岁时,他母亲口授《九歌》,便能背诵。少年时跟魏禧读书,性情耿直急躁,勇于承担责任。魏禧曾经说:“文如其人,他的文章,矛头所指,往往有没羽之力。”因为多病不愿应试,游遍燕、楚、吴、越等地直到岭南,刚好遇到王士祯使粤,读到世傲作品,就折节相交。世傲著有《耕庑文稿》十卷。世俨字敬士,和世傲一样多病,也并不荒废读书写作,有《为谷文稿》八卷。兄弟二人和魏祥之子魏世杰齐名,当时就被称为“小三魏”。
李腾蛟(1609-一1668年)&字咸斋,宁都东龙村(今属田埠乡)人,明朝诸生。在易堂九子中年纪最长,大家都尊他为兄。后来移居三撇峰教授经学,著有《周易剩言》,死时六十岁。
邱维屏(年)&字邦士,宁都塘角村(今属梅江镇)人,明朝诸生,是三魏的姐夫。为人高简率穆,读书悟性极好。魏禧曾经跟随他学习。晚年钻研术数、易学、泰西算法。
药地和尚和他共同画图演算,出来后对人说:“他是神人啊。”彭士望和他相处三十多年,没听见他讲过一人的坏话。但他佩服的人也只有魏禧,曾经写信给魏禧说:“不听劝告、文过饰非,是大缺点。好象不拒绝劝告而做到了拒绝劝告,好象不文过饰非而实是文过饰非,更是大错中的大错。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因为有根有据便更坚定地坚持,拒谏饰非,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魏禧认为他说得很精辟。
邱维屏教授弟子课业,手批口讲,日夜不停。康熙十八年辞世,年六十六岁。临死对儿子说:“食有蔬菜米饭,穿有换洗衣裳,没有欺诈暴戾行为,称得上是能断句读书的老师。”彭士望认为他对自己的评价很恰当。有《周易剿说》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文集》十八卷。
曾灿(1625—1688年)&字青藜,县城人。明朝给事中曾应遴的第二个儿子。乙酉年,杨廷麟聚集全部力量守卫赣南,应遴认为闽峤的山泽间有散兵十万,命令曾灿去招抚。曾灿领命出发后,应遴病死,赣南也失守了,于是便解散士卒,削发为僧,漫游闽、浙、两广之间。听说他母亲思念儿子得病,即返回宁都,遵从母亲的意思结婚成家,筑六松草堂,亲身耕种,几年之内不出半步。后来又侨居吴F-十多年,又游燕市,客死外地。著有《六松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诗集》。
林时益(1618—1678年)&本是明宗室,名议霭,字确斋,籍贯南昌,与彭士望同乡。两人商量谋取安居之地,士望与魏禧一见面即结交为友,所以竭力推荐说金精山是五岭以北唯一的隐居耕读处。于是林时益携家室同彭士望结伴来到金精山,侨居十几年,与三魏兄弟一起讲经习文。康熙七年,朝廷下诏说,明宗室隐居山林的可归还原有土地房产,复归原姓,那时时益久住宁都,已不乐意返回南昌,于是买下翠微峰的冠石,建房租田,不是自己耕种的果实不食。冠石适宜种茶,时益按自己的方法制茶,茶的香味如同阳羡茶,当时的人叫时益的茶为“林资茶”。晚年好禅。有《冠石诗集》五卷和《确斋文集》。
编者补记:魏禧,清初著名文学家,与侯朝宗、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史书有“南魏北侯”之说。一生为反清复明奔走,力难回天,57岁时客死江苏仪征。魏禧崇尚务实之学,以他为中心的易堂九子创易堂之学,本意是经世致用,为恢复准备人才。易堂学派的大本营在翠微峰,山上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几百人,自1646年九子登山至1695年魏礼辞世,翠微峰易堂屹立在中国文学史、教育史上达50年之久。
《清史稿.列传》文苑部分开篇即论魏禧,而同时代的侯方域、申涵先、吴嘉纪、钱谦益、吴伟业、汪琬等大家都列魏禧之后,特别是钱谦益和吴伟业,论文学成就自然在魏禧之上,而在政治上,魏禧的不合作比谁都更明确坚定,而魏禧列前,有古人未必重次序的原因,有清朝褒扬忠烈的原因,更重要的也许是魏禧在清初作为教育家影响之大实在远逾众人之上。由此看来,现在对魏禧的研究是多么地少啊。
《清史稿》对魏禧的生平及评述大都真实可信,所以全文照录,不加删节。易堂九子中,《清史稿》尚未载的还有彭士望和彭任。
彭士望(1610-一1683)&字躬庵,又字达生,号树庐先生,原籍南昌。少年时颇自负,十六岁时补县学生。明朝覆亡,兵部职方主事杨廷麟起兵,士望在九江募兵响应。福王称帝,朝廷中有人中伤杨廷麟,牵涉到士望,士望无奈走避于楚。史可法督师扬州,召士望参赞军事,士望一到扬州,就献奇策,请用高、左之兵夹攻清君侧之恶。当时,福王政权腐败无能,马士英、阮大铖等内用宦官、外结诸将,擅权中央,左良玉、高杰等军阀争地逐利,并不积极抗清,所以彭士望的计策不论其现实与否,确是有一番道理的。然而史可法大惊说:“你年少气盛,真的这样,就一定很好吗?”彭士望因此辞别史可法,同林时益到宁都隐居翠微峰。生平喜好交朋结友,规劝别人过失,竦切深痛,而褒扬别人的优点,也是迫不待旦。所著有手评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春秋五传四十一卷,又有诗文集四十卷。现存《耻躬堂诗文集》二十六卷。
彭任(1624一1708)&字逊士,号中叔,固厚乡蜀田村人,人称草亭先生。为人恬淡,德量宽宏,望之俨然可畏,近之则温和仁慈。一生勤奋,不肯稍有懈怠,不入城市达四十年。当时官府听说彭任大名,邀请他到白鹿洞讲学,他以有病为借口推辞。著有《草亭诗文集》二卷、《周易解说》四卷、《弗措论》八卷、《礼记类编》十卷。
易堂九子是我国清初一个颇负盛名的文学集团和教育集团,蜚声海内外。九子因明朝灭亡,退隐山林,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教育士子,堪称国家、民族、客家的精英。九子创立的易堂学馆,居江西清初“三山学派”①之首,培养的学生遍及大江南北。九子留下的著作,总计有37种共上千卷之多。其教育与文学成就彪炳史册。
&&&罗牧(1622—1705年),字饭牛,号云庵、牧行者、竹溪。钓峰乡黄潭村人。江西山水画派开派画家。先世从中原南徙豫章(今南昌),再从豫章徙永丰,最后从永丰迁宁都。罗牧自幼刻苦好学,拜著名画家、宁都人魏书为师。
顺治乙酉(1645年),罗牧二十四岁,清兵攻占南昌,他在宁都与魏禧、林时益等在一起,并成为林时益的弟子,向林学习制茶。1652年,为了谋生和游学,他携家至南昌。在那里结识了不少明遗民中的文人画家,如徐世溥等。1665年,四十四岁的罗牧迁居扬州,在那里结识了一位有名的画家恽寿平,交游更为广泛。不久,由于时局动荡,又到南京,继而迁回南昌。此后罗牧常去北兰寺与澹雪和尚聚会,也同一些官场文人往来。当时八大山人也常去寺里作壁画。他们常一起在寺里谈经论画,或赋诗唱和。当时的江西巡抚宋荦对罗牧颇为赏识,曾作《二牧说》赠罗牧,并向上推荐,罗牧便成为“御旌逸处士”。
明末清初,董其昌提出“南北派”画理论,将山水画分为南北二宗。因画法不同,导致画风相异。南宗为文人画,北宗为行家画。罗牧亦未能摆脱南北宗论的影响,追求“文人气”、“士气”,并按董的理论原则,追溯到宋元名家董源、黄公望笔下。对传统的把握和融化,使他成为清初文人画坛中一位个性独特的画家。他的花卉、人物、山水造诣都高。他的山水画有三种不同风格:第一种是擦笔皱,纤细严谨;第二种是笔致粗犷,墨水鲜明;第三种是烟雨迷蒙的“米氏云山”风格。
罗牧为人谦虚,对艺术态度严谨。由于家庭贫寒,也绘制并出售一些屏画。今省博物馆藏的《十二条山水屏》,其中有小着色六条,用蓝青、赭石淡淡晕染,有的树石用赭石勾几笔,色调淡雅。上海博物馆藏的《枯木竹石》,怪石峭立,枯木苍劲,富有气度和鲜明个性。本县李核藏一幅山水册页和日本人山口良夫所藏十二幅山水册页,均为米氏云山风格的作品。不少国内外的博物馆院和私人藏有罗牧的作品。
罗牧亦致力于书法研究,早年取法晋唐,书王羲之《兰亭序》跋一段,表明他沉缅于东晋“书圣”的传统中以探索新的途径。魏禧《书罗饭牛扇面》有云:“……画益工山水,林木云气悠远而不尽,疏而能积,其书法亦绝可观也……”。这说明罗牧的书法和绘画是同步发展的。
罗牧寓居南昌时,住在风景优美的东湖百花洲,常邀一批文人、画家聚会,吟诗作画,切磋画艺。曾与八大山人等发起组织“东湖书画会”,成为画会的主要领导者,形成了江西画坛的画家群。由于罗牧在画坛的地位和影响,从学者甚多,江西乃至江、淮间一批画家颇受其影响,形成了罗牧的传派。
罗牧逝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3岁。他一生全心于书画,并以书画著称于世,被推为“江西山水画的始祖”,被“扬州八怪”推为“一代画宗”。其生平事迹在《国朝画征录》、《图绘宝鉴续纂》、《中国绘画史》、《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叶信(年),字师权,刘坑乡文坊村人。著名武将,山东总兵(正二品)。先世从中原辗转徙广东,叶文福于元至元间(127l~1294年)徙宁都文坊定居,信即文福的后裔。从小好练武,刀枪剑戟,样样精通。清乾隆六年中江西乡试武科举人,十三年殿试中武科进士,充御前侍卫,十九年改任天津都司,二十六年升广东右营游击,三十三年升山东济南参将(正三品),三十六年升临清州副将(从二品)。三十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信闻堂邑县寿张四古庄贼匪王伦叛乱,当晚同临清知州潜师入四古庄,擒获贼匪二十一名。九月初三日奉山东巡抚檄文赴寿张剿贼,初四日行至东昌府李海务地方,而东昌知府已遣人告急,信回守东昌。初五日闻贼攻陷堂邑,俯视临清,信三更回临清,心想,旧城倾颓无雉堞难守,仓库、监狱皆在新城,初六日进守新城,即组织百姓学习战守方法。初七日贼众攻新城,信击杀贼三百余名。以功加总兵衔(正二品)。贼造云梯,放大火炮,急攻西门,信设计坠兵下,烧贼火药库。二十三日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统兵进剿,二十五日贼尽歼。守城期间,信巡视孤城十五昼夜,腿肉腐烂不能坐骑,卧在木板上令人抬着巡城督战,毫无懈怠。以劳瘁病,十月十二日卒。享年五十八岁。事迹载《宁都直隶州志·功臣传》。
卢明楷(约1780年前后去世),字又李,一字端臣,县城人。屡任主考官,又是音乐家。自幼喜爱唱歌,那时江西、浙江、天津等处正兴起一种弹琴吹唱的清唱班,不化装,权当子弟(指演员)充当各种角色坐唱,故俗称“当子班”。明楷每见当子班演唱,必去欣赏,并认真学习,终于学会了弹拉吹唱,而且精通乐理,成为被王公大臣器重的音乐家。
明楷既喜爱音乐,又能苦读诗文,故而淹博经史。因他品学兼优,雍正十三年(1735年)就成为被选送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选贡”。在国子监学习不久,就被大臣发现他的才华,被荐充任武英殿校对官。期间,又被大臣们发现他精通乐律。刚好遇到帝命和硕庄亲王与刑部尚书张文敏(精通音乐)编纂《律吕正义》,都荐明楷为纂修。明楷一边纂书,一边苦习举子学业,于乾隆六年就近参加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中举人。乾隆十六年成进士,入翰林,经学习考核合格,授编修(从六品官)。不到十年提升为侍讲学士(从四品官)。曾多次被任命为掌管乡试与会试阅卷取士的主考官,计陕西正考官一次,河南正考官一次,会试同考官(副主考)一次,武会试总裁一次,顺天(今北京市)武乡试正考官一次。
几年后,和硕庄亲王奏请皇帝准许明楷兼乐部行走,撰拟乐章故事,明楷更以品学见重于大臣公卿。后又奉命提督河南学政,明楷更加勤慎清修。不久提升为詹事府正詹(正三品官,职掌皇后、太子的家事)。以劳疾卒于官,享年65岁。
宁都人称卢明楷为“剿鱼王”。相传卢明楷因公赴黄海之滨,渔民哀告遭难,被大鱼撞沉许多渔船。明楷仔细观察,知被蓝鲸所害。便奏明朝廷,饬令设法捕剿。于是明楷指挥当地官民组织船只运石灰,倾倒于蓝鲸活动的周围,遂把鲸毒死。明楷因得“剿鱼王”之称。百岁以上的人,都曾看到过县城东门卢氏家庙内有一根一丈多长的鱼骨做的门杠,就是卢明楷运归的纪念物。
李宜清(?—1790年前后),字荆山,宁都琳池(今东韶乡琳池村)人,唐代先祖自陇西迁赣。清代江南监察御史,乾隆间开发台湾的功臣。
宜青少时读书迟纯,但他勤奋、坚毅,以勤补拙。雍正七年(1729年),乡试中拔贡,乾隆元年(1736年)会试中榜进士。授户部主事。期间,以母疾告假归养,一度授徒于母校潆山“竹坞山房”学馆。母寿终以后,赴京复职,转职为员外郎。因其办事刚直认真,明察秋毫,提拔为江南监察御史。乾隆二十八年,奉旨巡察台湾。他发现台湾天时地利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于是,他“以智治愚”创导办学,接连办起“海峰”、“崇文”两书院,亲自授课,教诗书习礼义,授农稼耕织知识。在全台湾引进良种水稻和蔗种,用智力和技术开发台湾。不多年,大见成效,稻熟蔗丰,糖业兴旺。但台湾周边临海,飓风成灾,非人所能抗拒,每遇灾年歉收,宜青向朝廷力陈减赋,每次禀奏,均能恩准。
在开发台湾农业中,留下“教人吃鳖”的轶事:缘每年清明谷雨之间,沿海岸无数甲鱼、海鱼上岸践踏秧苗成灾,然台人又敬甲鱼为“神明”,不敢侵犯。李宜青率学子秉烛夜察,果见无甲鱼,大若脸盆,便饬令随从、学子,捕捉甲鱼数百。翌日,召集僚属、兵总、士绅、耆英、农夫代表等议事,令厨官设下“甲鱼宴”,煎、炒、溜、炸加清蒸,皆是甲鱼。席间问客:“味道若何?”众日:“味美佳肴。”然后宣布:“此乃四脚害农之甲鱼也。”消息l传播全台,台民将“四脚神明”争相捕而食之,鳖害从此逐年减少。
苛巡察期间,一面兴学、兴农,一面会同督军、兵总,北以基隆为据点,南以高雄为中心,加固海防设施,提高防御能力。由于他政绩斐然,升为光禄寺少卿。他离开台湾时,老百姓依恋不舍,送他一对石狮作纪念(此狮几经搬迁,今踞琳池村委会门口)。宜青68岁告老还乡,居家农村,与平民百姓一样生活,从不炫耀自己,不谈官场荣辱利害之事。79岁寿终琳池老家。
&邱璧(1875—1940年),字仲和,号潜夫,派名礼璧。石上莲塘人。邱文仲的后裔。力争在宁都开设江西省第九中学,并首任校长的学者。1903年中举,1907年登经济特科进士。
&邱璧中进士后,敕授文林郎,分发江苏即用知县。本无意仕途,无奈家人催促赴任。途经南昌时,遇好友周性初、龙之溪等,相谈默契,遂入江西省立农业专门学堂任教。此后大部分时间跻身于小学与中学讲坛。
&民国初年,邱璧任江西省审计分处代处长。省府某大吏因故离职,主管财政的官员,拟从当年省财政收入中提取8万元作送行礼物,咨询省审计分处,璧按计政原则,当即剔除此项开支。该财政官员欲借集体名义胁制于璧,即在省财政当局召开会议,作出决定,强逼省审计分处拍板。璧始终如一,来一次,顶一次,终于否掉此项开支。此事震动颇大,同僚莫不惊骇,都为璧提心吊胆。有人问:“璧怎么具有如此非常胆智?”璧的知心好友答道:“他精通业务,胸有对策。尤其重要的是他正气凛然,所谓无私者无畏也。”后来,璧任省公路局会计主任,卸职时,当局重金礼聘银行会计师清查帐目。结果,几年帐目仅三分钱差错。而且查出这三分钱是工作人员偶然失误所致,当局官员大为惊叹。璧的好友又说:“此事不但说明璧廉洁奉公的一面,而且更看出了他处事谨慎的功力。”
1914年,江西省教育当局厘定全省中学,以府设校,综为八所。宁都为州因此未置。为振兴宁都及附近数县文化教育事业,方便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等县学生就近读书,壁一再恳请增设省立第九中学于宁都。先是省教育当局分析了校舍、设备、师资等种种困难,璧则提出了许多排难措施。继而省教育当局意欲考验璧,提出了“若准所请,则须先生出长斯校”的条件。他们认为当时璧任省审计分处代处长,月薪120块银元,若任九中校长,月薪只有80块银元,一定不会舍高就低,知难而进。岂知璧是个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毅然受命。于是修建校舍,聘请良师,经费不足,自筹解决,开设义务班,逐年扩充学额。治校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不遗余力。在他手上,共办4年制中学毕业班7届9个班。毕业生300余人。后人为纪念邱璧的办学精神,曾修建“潜园”和“潜亭”于原九中校门东南小阜上,并有《潜园记》流传。
1926年,邱璧任赣南17属图书馆馆长。筹建书库时,从图纸设计、材料购置到施工进度,每事必实地勘察,周密审查。施工过程中,他勤于检查督促,验收细心负责,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终使书库保质保量巍然而立。
邱璧平生少谈笑。但为人和蔼,待人诚恳,生活俭朴,不嗜烟酒。
邱璧一生刻苦好学,嗜书如命,爱书如宝。精通文字学,熟谙《说文解字》。本为枯燥无味的“小学”,经他深入浅出讲解,趣味盎然,使听者乐而忘倦,有所领悟。邱璧著述颇多,早年所撰《宁都金精山记》,刻碑于金精洞口,记述了金精诸峰的由来,细致地描述了各峰的状貌,落款为“邱璧撰文,邱和鸣书丹”。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时人称“宁都前有三魏,后有三邱”,邱璧即其一。
邱璧晚年患淋巴腺结核。10年步履维艰,还为南州国学专修院与章江中学宁都分校操心,常由家人推着四轮木车代步去为学生讲课。1940年病逝于宁都老家,享年66岁。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亲为作墓志铬,以示尊崇。名入《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
温晋城(1890—1969年),原名学峤,字晋城,后以字行。县城人。著名教育家。先世从山西太原徙浙江永嘉,温言利于唐开元癸酉(公元733年)从永嘉来虔化(今宁都)任县令,遂定居。为虔化温姓始祖。温晋城即温言利的后裔。晋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己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十五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省测绘学堂,毕业时又以优等成绩获得官费留学资格。
1907年,十七岁的晋城东渡日本,入高等工农学校深造。当时,许多中国革命党人在日本积极活动,组织革命力量。温晋城入校后,深受影响,于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学成回国时,接受同盟会的指派,到江苏徐州一带组织推翻满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江西积极响应,率先宣布独立,成立江西都督府,温晋城奉命入都督府任副官处处长。随都督李烈钧参加“讨袁护法”战争。到赣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晋城被调任第十四军政治部主任。不久又调任第七师副师长,投入艰苦的北伐战争。
1927年后转入政界,历任泉州税务局长、江西及河南省建设厅秘书、江苏省赣榆县长、江苏省第五、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38年赴重庆任中央政治大学教授、总务长。1945年,出任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中将秘书。1948年4月回到宁都,旋即携眷取道广东去台湾先后任法商学院教务主任,中兴大学教授、行政系主任。
1969年,因胃病医治无效,在台北逝世,终年79岁,葬于台北市阳明公墓。著有《孙子兵法释义》、《孙子兵法补注》、《孟子会笺》、《国学概要》等。
廖爽(五代中期在世),黄陂镇黄陂村人。先为武将,后任刺史。为廖崇德后裔。唐光启元年参加卢光稠与谭全全播组织的农民起义军,为卢的得力部将。后梁开平五年卢光稠病逝,其子卢延昌接任镇南军留侯,即上表于后梁,授爽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史(从四品官)。到任不久,即被岭南害据者攻击,遂率家族兵要数千人全部逃奔湖南。楚王马殷听从他的意见,命他率兵攻打。于是接连夺得了桂管(今广西桂林)地区十八座城。事见《三楚新录》、《十国春秋》。
&袭愉(?一约990年),字叔和,城郊人。五代时名臣。本姓哀,为汉哀帝刘欣的后裔。他父亲哀景元从中原到洪州(今南昌)任刺史,遂定居洪州。黄巢起义时,天下纷乱,当时他父亲已辞世,衷愉领着母亲逃到虔化(今宁都),在翠微峰北边的君子峰建房定居,闭门苦读。后成满腹经纶,还写得一手好字,尤工真、草书。
南唐保大元年,中主李璨即位,迁都洪州,并改洪州为南昌。当时虔化属南唐管辖。中年时期的愉到南昌省亲,得到他父亲生前好友荐于中主殿前为官。因为愉聪敏过人,品德高尚,又有真才实学,几年后被提拔为礼部侍郎,并被中主赐姓衷。不久,升礼部尚书(从一品官)。后主李煜即位后,愉仍任原职。
北宋开宝八年南唐亡于宋,宋太祖欲将愉保职留用,愉坚辞,弃官归虔化,奉母隐居东阳岩,终身不出。
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舆家。派名克纯,字伯禹,号平庵居士,又号金精山人。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远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于唐贞观庚子任虔化(今宁都)县令,遂落籍虔化,为廖氏始祖。瑀即崇德之十世孙,也是迁黄陂始祖廖銮之四世孙。
瑀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经,乡人称廖五经。宋初,以茂异荐,不第,于是潜心研究祖父廖三传、父廖通之堪舆术,即继承杨筠松与仆都监所授之术。曾师事德兴吴景鸾。一生专为人卜地建房筑坟寻找“风水宝地”,足迹遍及赣、闽、粤。
曾为饶州许氏卜宅,对主人说:“日后贵府子孙当有为吾州守者。”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许氏一裔孙考中进士,授赣州知府,回忆廖瑀遗言,遂派人致祭并为瑀立碑记。
瑀在其父辞世时,年仅十二,中年时,精堪舆术,遂将其父骸骨迁葬大墓岭人形,复将其父之骸骨迁葬福建宁热水狮形。瑀从此未回黄陂,隐居金精山,专心著述。殁于宋天禧二年,寿七十六岁。葬本里雷坑金钗形右股穴(墓无存)。子二,长千五郎,次千八郎,均迁福建,故宁都已无瑀之嫡裔。
瑀将其术传二子,均迁福建,其术亦传福建;又传其三第克谦之子十九郎(讳邦),迁兴国山寮,其术亦传兴国;还传德兴高徒傅伯通与邹宽。
瑀著有《怀玉经》、《扒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
省、府、州、县志均载瑀虔化(今宁都)人,对照家谱记载无讹,独《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瑀雩都籍,有误。
尹玉,宁都人。先世为西昌旺族,元至正间从吉安迁入宁都。抗元英雄。素骁勇,以捕盗功为赣州三砦巡检。秩满从文天祥勤王。天祥至平江,调玉同淮将张全拒元兵,战于伍牧(或谓五木),全军败,先遗诸军皆败散,惟玉率残军五百殊死战。玉手杀敌数十人,箭集于身如猬毛,援既绝,力尽,被执。敌横四枪于其项,以梃击之死,余兵战死,无一降者,生还止四人。朝廷追赠玉濠州团练使,立庙伍牧并赣州。
天祥过伍牧哭以诗:“首赴勤王役,成功事则天。富平名委地,好水泪成川。我作招魂想,谁为掩骼缘?中兴须再举,寄语慰重泉。”又:“团练濠州庙赣州,官其二子赐良田。西台捕逐多亡将,还有焚黄到墓前”。《宋史》、《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均立其传。
陈继周,字硕卿。随文天祥勤王的著名义士。宁都人。宋嘉熙四年(1240年)解元,司法廉州,历知衡阳郡,辟江东提点刑狱,未赴,寓郡城(南昌)。文天祥勤王守赣,造门问计,继周具言方略甚详,于是留幕中,授江西安抚司。天祥至临安,继周率赣义士欧阳冠侯等二十三家,及长子逢父、次子榘以从,至京(临安),充江浙制置司主管机宜。逢父曾率所部夜袭元兵于南栅门,杀伤相当。后天祥使北营,有旨罢兵,继,周父子领从归,则赣已失守。继周蛰兵于农盘以伏击。景炎元年以继周知南安军。元赣总管突袭,执继周及子逢父,被害。
朝廷追赠继周敷文阁待制,谥忠节,立庙赣州。继周次子榘从天祥于江岭间数载,死于潮阳,天祥为状其遗事。《宋史》、《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均立其传。
孙伯颜(公元1280年前后在世),字元晋,元代宁都人,孙立节的九世孙。
元世祖至元年间,孙伯颜通过考试担任京畿运判,不久升任提举。顺帝至正三年,调任广东市舶,主管广州对外贸易业务,当时经济已渐繁荣,市舶掌管的珍奇琛贝无数,伯颜分毫不沾。后来任广州知府,又升任肇庆路总管兼劝农事。在任打击徇私舞弊,坚持廉政爱民,大力兴办学校,都卓有成效。当时民间食盐采取先向官府缴钱然后按户供应的办法,伯颜改为先给盐后责价,受到群众欢迎。当时运输船只每五年一换,伯颜根据调查改为十年一换,节省了民力。伯颜还代理过广东军务,分管两路三州,都保持了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孙伯颜自幼聪敏,15岁游上京,通过刻苦学习,精通蒙文,在担任地方官之前,从事蒙汉翻译工作。先在监修国史院任译史,后又改任大司农译史,是赣南最早的翻译家。
蔡五九(?一1315年),宁都人,元代农民起义首领。为五代时由长安来任虔州教授的蔡九承士的裔孙。武艺高强,胆识超群。不满元残酷统治,于元延祜二年四月,在宁都会同兔子寮五王庙,举起汉高旗帜,聚众起义造反,一时声势浩大,锐不可挡,很快占领了宁都、瑞金、石城以及福建省汀州府所属各县城,震撼全国。元统治者急令赣、浙、闽、苏诸省大军合力“围剿”,终因一时聚合之众,难抵倾巢之敌,不久即被击败。、同年九月五日,于木麻坑(宁都湛田境内)被擒就义。参加这次起义的幸存者及许多家族亲戚,均逃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避难,今贵州省部分地区尚有许多起义者的后裔。
李国纪(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522—1553年),字正之,号云山,明代宁都人。嘉靖元年经乡荐任顺天府通判,不久升为太仆寺丞、工部员外郎。后来因为官府采购他估价不合,被降为松江府通判。在任时主持建县城,成为上海故城的始建者。
元末明初,倭冠猖獗,东南沿海~带屡逼侵扰。而上海自元代建县以来,一直未修筑城墙,所以难以抵御倭寇流窜式的攻击。李同纪一面以重兵抗击,一面倡建县城。自嘉靖三十二年至万历年间,修城墙4500米,箭台20座,楼阁四座,至今大境阁还保存着。李国纪积劳成疾,死于任上。
卢逵(1549—1642年),字渐甫,号云路。以清德闻名的太常寺卿。宁都县城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吏科右给事中。奉命册封鲁、周二王,各赠千金不受。十七年(1589)兄通中南宫乙榜(举人),卒于京师,时公甫四十,父母皆在,遂力请终养归,后阁部、台省交荐以公辅相期,公坚辞不赴,遂加升太常寺少卿(正四品)致仕。享年九十三岁,官于朝六年,家食五十三年,以清德闻天下。公卒,里民无论老少皆走哭其家,追思请于朝,以小学建嵩祠祀之。所著有:《易经儿读》、《渐甫语录》、《吏科奏议》。万历二十年曾与吴天德订定《宁都县志》。县祀乡贤。&&&
曾应遴(.1601—1647),字无择,号二濂。宁都县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部御史。值李白成起,公上疏论兵事有远见,但因朝政倾轧,终无所补,公解职归。明亡,清兵破吉安后围赣州,杨廷麟、万元吉守危城,公与仲子灿动员闽地山泽间兵数万赤日徒行二百里驰援,败绩。公未几病卒。著有《枢垣言事》、《篆草焚余》行世。梓里多公故事,昔时妇孺咸知“二濂”名。公墓葬水东,动中毁。卒后裔孙为建专祀祠于城西(即今胜利路47号),祠南路旁筑石门坊,上额刻公曾祖“曾伯舜尚义坊”,下额刻“曾公司马之门”,今坊毁祠完整存,里人犹称“司马祠”。
谢云彪(?一1857年),别号福兰,宁都黄陂杨依人,清代宁都农民起义首领。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咸丰七年。家贫,从小做长工。性坦率,喜练武。因不满朝廷的残酷统治,咸丰五年(1855年)冬,与李永秀等人于洛口的林岭脑组织农民起义,名为“千刀会”,高举“灭清朝、均贫富”的旗帜,很快发展到数千人。次年,与太平天国起义军取得联系,并肩作战,声势浩大,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攻占宁都州城。同年六月下旬被清军配合地方团练击败,云彪被擒。清政府诱其投降,派员劝其“归顺国朝,赐以爵禄”。云彪回答:“什么国朝鸟朝,我只要天朝!”临刑,威武不屈,英勇就义。
邱灏(1882'一1917年),字伯涵,号少程,一号晓磬,派名敬湖,刘坑乡塘角村人,邱文仲的后裔。宁都第一个兴中会会员。家贫穷,自幼刻苦好学。读书过目成诵,乡里人曾在他父亲面前称赞说:“此君千里驹也!”18岁中秀才后,不再入科场,潜心探求济世实学。
1902年,邱灏与同乡卢性初、蔡爱仁等发起在宁都县城成立了“澹章文社”,共有社友13人,宗旨为共同研究学术,致力于改革地方腐败习俗,立志于社会革新。他们认为革旧兴新应以教育为本。故文社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县城创办了私立乐群小学,以革新教育、启迪后进为宗旨。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吸取新的养料,谋求担负革新运动的本领。于是这些已经取得秀才、贡生(有的已是拔贡)功名的文社成员都自动放弃科举仕途转向新学。除一部分年纪较大的社友继续办好乐群小学外,其他人先后考入优级师范、测量学校以及刚创办的江西高等学堂惟邱灏抱负更大,目光射向海外,千方百计谋求出国深造。由于
他才华出众,被省里学台赏识,果然于1903年被选送日本留学。他成了宁都县第一个公费留日学生,也是江西省首批留日学生之一。
邱灏在东京读书,先后历时10年,毕业于日本中央政治大学法学系,获法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于1904年参加了兴中会。次年,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改组为中国同盟会,邱灏即转为同盟会会员。
1911年夏,国内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邱灏奉命辍学归国参加辛亥革命。这年7月,邱灏在南昌遇到当年澹章文社的社友卢性初,即授意卢回宁都秘密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宁都分部,这是宁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革命组织。1912年3月,李烈钧就任江西都督,任命邱灏为九江审判厅厅长。1913年7月,邱灏随李烈钧参加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事败,灏复东渡日本,继续完成学业。1916年春归国,即在江西豫章法政专门学校任教。不久,见政局不定,平民百姓所受的痛苦比封建专制时代还更严重,遂出为律师,即希望用法律去达到保障人权的目的。数月后,声誉卓著,被推为江西省律师公会会长。1917年春,邱灏当选为教育维持会会长(犹后之教育厅厅长)。不久竟遭人暗算,于这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中毒身亡。享年36岁。
邱灏在日本读书时,同日本高等女子学校美术科毕业生河源井结了婚,生一子二女带归。&名入《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
&&&金万邦(1900—1931年),原名曾钦亮,号绍昌。苏区时首任江西省军事委员会主席。东山坝镇砾下村人。先世从中原南徙,辗转至宁都东韶乡南团村,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一1173年)从南团迁入东山坝镇小源村(砾下的邻村)。
&&&他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喜欢读书,九岁时,哭着要求父亲送他人学,才去邻村小源读书。1913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宁都海江高级小学。毕业后,因无钱缴学费而回家耕田。
&&&在父母和兄弟们的勤劳耕种省吃俭用下,积蓄了两年,1918
年考入设在宁都的江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1919年夏,他积极向群众宣传“五四”爱国运动,清查仇(日)货。1921年,他认识了革命青年温雪堂,接受了进步的民主思想。1924年,县城连政公等创办进步报纸《孤灯报》,他积极为之宣传。此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新青年》、《响导》、《每周评论》、《自由之路》等大量的进步刊物。1924年秋,他考取了南昌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寒假期间曾与同学到永丰、宜黄、乐安等地向农民做宣传工作。1925年他在甲种工业专科学校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遵照党的决定,曾钦亮担任学校党团组织的联络工作。
&&&1927年1月,为革命的需要,改名金万邦,接受中国共产党江西区委指派,进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导团第三营学习。经常听朱德、陈奇涵、曾天宇讲课。曾参加捣毁由AB团分子把持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斗争。他参加了“八一”起义,起义军南下后,他遵照上级指示,留在南昌做地下工作。
1928年初,他受中共江西省委派遣,去赣西担任地方革命武装第九纵队党代表。9月,他担任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政治部秘书、党团委委员,具体负责工农运动的工作。1929年2月任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党代表。
1930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宣告成立,金万邦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担任军事部部长、江西省军事委员会首任主席。12月被诬为AB团分子,1931年3月在宁都黄陂被杀害。年仅31岁。
金万邦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开创者之一。他历尽艰辛,忠于革命,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邱珍(1873-一1939年),字伯藏,号果轩,派名礼珍,石上乡莲塘村人。宁都第一个国会众议院议员。邱文仲的后裔。4岁启蒙,母曾氏口授《千家诗》与《唐诗三百首》。读《大学》,3日成诵。5岁挥毫泼墨,用笔灵活。舅父曾铭,擅长书法,见而欣喜,精心指点,故珍成为闻名乡里的书法家。13岁能剖析孟浩然与王维两家诗之特征。他父亲曾故意挑选一些珍从未过目的两家诗,掩盖作者姓名,叫他辨认,即识别无误,屡试屡应。问他何故?答道:“二家诗皆恬淡自得,而孟诗有山林气,王诗则较华贵耳”。18岁中秀才。不久,因父丧家道中落,设馆授徒为生。1899年,督学使者吴士镒按临宁都,举行岁考,一连6场,珍每场名列榜首,其次为邱和呜、邱璧(珍之胞弟),故吴批示“宁都前有三魏(魏祥、魏禧、魏礼),今有三邱”。1902年得优贡,同年中乡试举人。1910年毕业于北京法律学堂。
民国初年,珍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任珍为最高法院检察官,派往北平接收清大理院档案。后任江西高等法院民庭长、江西高等法院第4分院院长兼民庭长。在这之前,曾任宁都县梅江书院院长、江西豫章法政专门学校首任校长。还在苏州挂牌当过律师。1939年病逝于铅山县河口镇任所享年67岁。
邱珍为人清正,处世廉明,颇受乡人称颂。其弟邱璧为他所作的事略中写道:“先兄性敦厚,神清气和,无疾言遽色。有所不可,介然自守,不随俗苟同。两举众院,持正义,拒贿选,蜚声议席。服官法界二十余年,依据法理,参酌俗情,讼得其平”。这里提到“拒贿选”一事,指的是拒绝曹锟贿选总统事。1923年冬,邱珍两任国会众议院议员。时北洋军阀头目之一的曹锟以巨金贿赂众议员,登上了总统宝座。受贿者世人称之为“猪子议员”。开始,曹对议员,一边行贿,一边严密监视,不许离京珍觉察后,趁曹尚未向己行贿之前,借送侄南归作掩护,得脱身南返。虽抛弃了头上的乌纱,却保住了一身的正气。
珍谙法律,工诗,善古文。有《瘦吟诗稿》、《浔厅判牍》等著作,可惜尚未出版,文稿早已散失。名入《江西通志稿》、《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
邱椿(1897—1966年),号大年,石上乡莲塘村邱珍之子。教育家,宁都县第一个博士。邱椿幼年就读于宁都县南云小学。1911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后转入南昌私立心远中学肄业。1912年秋,考,AJ匕京清华学校中等科,4年后升入高等科,1920年7月毕业。期间,在北京参加了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秋,留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两年后毕业,获该校教育学士学位。1922年9月,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两年后毕业,先后获该校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1月,留学德慕尼黑大学,研究教育学。
1925年10月,邱椿归国后,一直任教至1939年春。曾先后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育教授。期间,于1927年前后与姜琦等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1933年10月,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以教授名义出国,赴欧美、苏联考察手工教育;1934年秋至1935年秋,仍以教授名义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专心研究教育哲学。
1939年春,邱椿被委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参事,参与审查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报告。同年秋,因父亲去世,回乡奔丧。丧事就绪,应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之邀筹建中正大学,被委为筹备委员兼中正大学名誉教授。接着被任命为江西省政府委员。1940年由熊式辉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几年间,他名为省府委员,却很少参加省府委员会议。1944年11月,邱椿远涉重洋赴美国讲学,任匹兹堡大学教授,主讲中国教育的夙愿,于1946年春归国。当即由青年党推荐他为国民党政府发表邱椿为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亦坚辞未就,并自动脱离国民党。旋赴北平,入北京大学任教育系教授,至1950年北京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邱椿转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邱椿一生主要从事教学各研究工作。他在国内各大学任教期间,由于他的教学方法好,善于启发学生思考与研究,所以,每当他讲课时,不但座无虚席,而且教室内外的走道都被旁听者挤得水泄不通。1952年,邱椿得了一场重病,自后无法参加正常工作。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痛,经常到校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另一方面,他还潜心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到临终前,写出了约80万字的朱熹、陆九渊、杨简、王阳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李贽等9位学者的教育思想论著。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定名为《古代教育思想论丛》,分上、中、下三册出版。
邱椿一生著述很多,有《英国唯心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中国新教育行政制度之研究》
、《西洋教育史》、《教育哲学》等刊行于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邱椿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屡遭迫害。是年9月,邱椿去世。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邱椿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
名人《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
李安(1899—1968年),字砥中,洛口乡漕溪村人。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系,留学美国,获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在复旦大学任教。鉴于当时国弱民贫,李安持实业救国之愿望,潜心研究蚕桑事业。于是赴英、意、德、法诸国考察。留学德国数年,获蚕桑博士学位。归国后,任杭州缫丝厂厂长。未几,因受挫折,复入复旦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随该校携眷往重庆,兼任重庆大学教授。建国后仍任重庆大学教授,后调任贵阳湘辉经济学院教授,直至终年。六十九岁病逝于贵阳。
安从德国留学回国,即从浙江运回桑树苗两汽车,遍植清泰乡(今洛口、东韶、肖田、员布诸乡)。两年后又运回一批蚕种。
抗日战争初期,安把自己的薪俸积蓄一万元(相当于银元价值)捐献给国家购买棉花,支援前线,以示爱国热忱。
1947年,李安回到家乡一次,带去十一位青年进行深造。这些青年,大多数已成为今日国家建设人才。
刘浩天(1912—1984年),曾用名刘昆,黄陂镇湖背村人。是东海舰队中将司令员。
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33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少共区委组织部长,团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红一军团补充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红一军团教导营连长,红军大学俱乐部主任。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政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分校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政治部副主任,胶东军区教导团政治委员,北海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五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政治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司令员。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侯补委员。
刘浩天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转战南北,艰苦奋斗。先后参加过沂蒙山区反“扫荡”突围战、莱阳保卫战以及济南、淮海、度江等重大战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立下了重大功勋。在赴朝作战期间,与美军交锋,英勇善战。1984年1
月,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
蔡爱仁(1886—1984年),名吉士,号爱庐,县城人。先祖五代时由长安赴虔州教授任,后裔迁居虔化县。爱仁出生于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其上代蔡白采系清初宁都名士,著《鸥迹集》刊行于世。
蔡爱仁十二岁开始读群史,学写策论。由于天资聪明,加上刻苦努力,“书报凭手抄,蝇头加朱墨”,从小就扎扎实实地打下了学习基础。
1900—1901年,正值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酝酿着瓜分中国的时候。消息转来,蔡爱仁忧愤交加,曾赋诗抒发愤懑,连衣衫都沾湿。1902年,清改科举为学堂,他考入江西优级师范,专攻数理。1909年,中宣统己酉科拔贡,参加保和殿殿试名列一等,分发部曹任职。1911年武昌首义,蔡以革命激情在家乡热烈响应,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宁都分会副会长。未几,袁世凯窃国篡权,蔡愤然参加了在江西湖口,由孙中山领导,李烈钧发起的“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遭通缉,蔡曾避于瑞金上田村族人家达十一月之久。后来眼看军阀祸害加剧,他回到家乡任教。1925年北伐战争开始,他又毅然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司令部秘书,转战苏、浙赣等省。涨伐战争胜利后,他再度回乡任教。1934年由江西省政府委为东乡县县长。翌年,又奉派主持赣南锡矿开发业务。1937年辞职返里,他自揣参政、从军、务实业都非夙愿,从事教育事业才是自己的夙志。此后便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他任教五十年:当过小学教员、校长;二十年代,先后在江西省立第九中学、第三农校、第四中学、第二女中任教;四十年代的整整十年,任宁都县立中学校长;五十年代初任江西省立宁都联合中学教员;后去台任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校、法商学院、中兴大学教授16年。1968年退休。
蔡爱仁晚年致力于经学研究,写成了《论语吟哦集》和《中庸研究》,台湾学术界对两书的评价很高。前者有谓:“天下有志功名之士,莫不以研习《论语》为进德修业之津梁。而吟哦篇章,诗赞圣道者,数千年来,尚未之见。有之,当以今之蔡教授爱仁先生撰著之《论语吟哦集》为嚆矢。皇皇诗篇,发扬圣学,辟千古有境,启后世无穷之思。”后者则得于右任高度评价:“中庸易义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蔡教授爱仁研究此书有年,谓其为平凡中的伟大,深得斯旨。”蔡还擅长书法,正楷、隶体、行书,都得心应手,造诣很深。
1984年,蔡爱仁病逝于台北,享年九十九岁。他生前曾于诗文、日记中表达对故园亲朋的眷恋和怀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
曾兆芹(1898—1988),号柴僧,县城人,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赣州地区美协名誉主席。
曾兆芹一生勤奋。中学时代学习国画与日本画,191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甚得刘海粟、吕秋逸诸先生器重。在从教四十余年间,以“胆大、心细、脱俗”为指南,苦心孤诣,在继承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法,形成独特的风格。羽法造诣聘书极深,楷书端庄雄健,行书洒脱飘逸。刘海粟先生评价说:“画好,书法好是好的”、“很大胆,有气魄,用笔用墨都很活,没有俗气。”
曾兆芹潜心艺术,独立特行,有古人旷达遗风,无谄俗邀媚之态。青壮年遭战乱,中年遇&革浩劫,埋名乡间不为人知。1984年,地方领导送他的作品给刘海粟先生品鉴,先说柴僧,大师茫然不知,一听说曾兆芹,卧于病床休养的海粟大师霍然而起,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曾兆芹1923年毕业,至此时已五十二年,音信不通,画坛亦未著名,而海粟大师犹记其名,足见当年天资之高,学养之深,而成名如此之晚,令人感叹。
1980年起曾兆芹进入创作旺盛期,论者多以为国画“江西第一”。刘海粟在师手书“晚芳犹香”以赠。曾兆芹国画与书法精品大多散落民间,仅江西画院、宁都文化馆存不足六七十帧。
火石(1926—&),姓卢名升,县城人。国际书画艺术名人。为唐开元癸丑从河北辗转徙宁都的卢宗泰的嫡裔。青年时入上海美专,受业于高尚之、陈大羽等著名大师门下。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曾任教师和文化干部。潜心书画、文艺理论及剪纸收藏与创新。书法融草书、甲骨、金文于一炉,自创流派。所书王冕《咏梅》诗参加“首届中外咏梅”和“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国际书画印博览会等,均获奖、被收藏。书画作品参加亚运、奥运书画展,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展,国际书画展,分别获银奖、金奖。赴日本、韩国、巴西、比利时等国展出并被收藏。中国文联评定书法为“特别等级奖、被收藏。还列入全国书画家防伪保护之内。已有书法作品镌刻于圣泉、延安道家等碑林。国画入国际岩画展。论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字源溯初考》,纠正了《辞海》、《辞源》关于&字来源的错误,获全国剪纸学研究会“吕梁山花”优秀论文奖。论文《试论中国剪纸艺术南派风格》,首创中国剪纸南北派学说,打破一宗之源论。火石已获国际书画家联合会等16个世界艺术权威团体评定为“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简历与作品入编《中国现代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作品名家荟萃》等。现为中国剪纸研究会理事。授聘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大观》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开封市艺术家画廊高级书画师等。
邱燕(1928—
),女,又名然,海外易名燕云,外文名玛丽雅·燕,“燕归来”为其笔名之一。石上镇莲塘村人。为县内最早的女博士,亚、欧知名学者。自幼喜吟诗词,十二岁时,其父邱椿偶然翻阅她暗地所撰诗歌,大为惊异,自此不断鼓励其献身文学。1950年然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随即赴香港,为“国际笔会”(总部设于伦敦的国际作者协会)香港分会创办人,并首任秘书长。六十年代初获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从此寄居欧洲,在德国及瑞士各大学任教授,讲授中文。八十年代讲学期间创建“裴斯泰洛齐项目”(裴氏为十八、九世纪瑞士教育家举世闻名),1994年曾在北京举行裴氏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亚、欧、美三大洲均派有代表出席,邱燕为会议主持人之一。
段元星(1945—&),梅江镇人。当代世界闻名的肉眼发现新星的人。读小学时,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常识和天文科学书籍。读中学六年期间,坚持进行642个星夜的天象观察测量,熟记了80多个星座的分布情况,记录了15颗变星和391颗流星的有关数据,写下了10万多字的天象资料。1968年下放农村劳动,他仍坚持不懈地进行天象观察。他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正规方式计算出行、彗星等天体在太空的位置及移动线,能比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时刻;白天,能根据太阳距离当地子午线的角度,用拇指比划法,测定时间;晚上能根据恒星在天空移动的位置来推算时间。1975年8月30日北京时间19时35分,他在宁都县城北门梅江河畔,用肉眼发现了天鹅星座中的一颗新星,比中国科学学院天文台早2小时发现。
段元星用肉眼发现新星名扬中外,他的事迹被编入1978年版初中语文第六册,题为《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1978年2月,段元星被中国科学院破格录取为北京天文台研究生。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现在北京天文台工作。
&邱恒聪(1946-一),县城人,作家。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遂川县剧团任编剧,历任吉安地区文联副秘书长、副主席,吉安地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职。一生潜心于创作,十五岁起,首先在《宁都文艺》发表诗歌《谷雨诗会歌满河》,至今共出版、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其中有《狂飙》、《山帅》、《末代绿林》、《文天祥》、《星妹月妹和老板》等长篇小说10部,共有专著2l部。长篇小说《山帅》获全国一等奖,长篇小说《苏区赤子》获中国广播文学奖银奖。创作并已被拍摄电视剧8部,其中《萤火虫点灯笼》获江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毛泽东千里寻故地》获江西省优秀文艺成果奖,《少年军需队》获江西省政府文艺创作奖。计在全国、省、地获奖20余次。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吉安地区作协主席、江西省劳模。曾是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外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甜甜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