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哪里有水芹菜种卖

第三方登录
望城农民4千斤水芹无销路 神秘“土豪”掷千金购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老周家的菜地。
由于离市区较远,不便运输,且没有销路,他家地里6、7亩约4千斤水芹菜还没找到销路。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3月29日讯(记者 岳珊)“蔬菜批发市场的收购价格实在太低了,这些菜都是我一手浇灌,一刀一刀割出来的啊。”日前,望城凌冲村农民周建华向记者求助,由于离市区较远,不便运输,且没有销路,他家地里6、7亩约4千斤水芹菜还没找到销路。老周说,原本想赚钱给老婆治眼睛,再这样下去可能要血本无归了。 新手农民砸锅卖铁种水芹 28日下午,记者在望城凌冲村见到了老周,他瘦小精悍,脸上挂着憨厚的笑。老周说,去年他在菜市场第一次看见水芹菜。当时,水芹菜一度走俏,价格最高飙到16元每斤。于是,老周买了一些回家尝尝鲜。 周建华今年57岁,育有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去了,家中只有一个有眼疾的老伴和外孙女,经济并不宽裕。吃着可口的蔬菜,老周不禁起了念头,“这种菜可以卖到16块一斤,我也可以多种一点,赚钱给老婆治眼睛。” 从搭棚到播种,曾经是油漆工,重来没有种过地的老周是个完全的“新手农民”。他告诉记者,为了种植这些水芹菜,他找亲戚朋友借了1万多元,可谓是砸锅卖铁搏一把。 去年8月,老周满怀希望将水芹菜种入自家田地,几个月来,他几乎天天都在地里照料着水芹。今年3月,田里的蔬菜大丰收。但水芹菜难收割、难存放的特性,让“新手农民”老周很是为难。 4000斤水芹菜苦无销路 “这些菜都是我一手种出来的,从施肥到日常培育,可是收割起来,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老周说,水芹菜的根部经常包裹大量泥土,如果不清洗干净,既不易于保存,也不方便运输。当老周辛辛苦苦将将4千斤水芹收割完毕后。“卖到哪里去?”再度让老周犯了难。 大棚里一眼望去,6、7亩地全是绿油油的水芹菜,周建华说,“今年水芹菜价格并没有去年那么高,甚至一半都不到,我现在只想把它们卖出去,别烂在地里了。”看着地里绿葱葱的蔬菜,老周很是茫然。“这个大棚最多只能用2年,这一次的菜要是卖不出去,我前期所有花费的心血都要白费了。” 据了解,在老周的村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下这么大血本一次性种植这么多水芹菜,而周边的需求量并不大。“我们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门路,就想找你们帮帮忙。”
周老汉将刚收割的700斤水芹菜交给长沙市长沙市郡城鲜蔬经理王伟手上,余下的1000多斤将分时分批交付。
周老汉拿到蔬菜款开心的笑了。 市民“点赞”绿色有机菜 水芹菜不但有很多的药用价值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少,是无公害食品。水芹菜对天气和生长环境基本没有要求,而且是堵冬缺的品种之一,一般在11月至次年四月分期上市,这时正值大多数蔬菜上市的淡季,再加上元旦和春节的市场带动,所以其种植效益较好。 周建华拍着胸脯保证道,“我地里的水芹菜都是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一直用的家禽肥,水芹菜是当季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绝对绿色无污染。配着猪油清炒着吃,还可以降血压、降血脂。“ 记者随即联系到当地几家大超市,超市负责人纷纷表示愿意给老周提供卖菜场所,但不提供员工帮忙卖菜。在超市区域的鲜蔬价格也要比外面卖的要便宜些,水芹菜只有4元每斤,老周犹豫了下后还是拖了500斤菜委托亲戚朋友来卖。 与此同时,其他几家同城媒体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老周联系水芹菜销路。不少市民在品尝过老周的水芹菜后,纷纷点赞,表示现在市场上很难吃到如此美味绿色的有机蔬菜了。据不完全统计,当天下午共销出400多斤菜。
神秘“土豪”购菜现场。
郡城鲜蔬工作人员帮忙收割水芹。
余下的1000多斤将分时分批交付。 神秘“土豪”掷千金购菜 就在周建华欣慰的开着面包车往回赶时,突然一个陌生电话找到他,“喂,是周师傅吧?我看到大家都在卖你的水芹菜,你那边还有多少?我这里有多少要多少,全包了。” 一天前还一筹莫展得四处找人谋销路,才经过一番折腾刚生出一线生机就惊现任性“土豪”一次性全要了?周建华激动的合不拢嘴,当天下午6点多,周建华就拖了一车500斤水芹菜以5元每斤的价格送至对方公司。 在记者追踪采访后得知,原来“土豪”是长沙郡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王伟说他们的郡城鲜蔬公司就是一家充分发挥和利用城乡结合地的综合优势,将有机农蔬菜提供给长沙市民的微信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将实现从农业生产基地到生鲜配送中心至客户餐桌3小时内同城配送。不仅保证了百姓餐桌安全,还能有效解决农户销售难题。” 29日下午,王伟亲自开车赶到周建华大棚基地,又拖走了700斤水芹菜,“剩下的我们都要了,现在一车车的拖,老周明年你继续放心大胆的种,只要有菜,就有出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广东肇庆“意头菜”旺销 家庭必备成时尚|生菜|芹菜_凤凰资讯
广东肇庆“意头菜”旺销 家庭必备成时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社肇庆2月16日电 (黄耀辉 陈松连)寓意“聪明、勤劳和生财”的普通家庭常用的大葱、芹菜和生菜,目前成了广东肇庆平常人家餐桌的时尚,农贸市场购销两旺,到16日当地农贸市场的普通生菜已涨价到三成多。
原标题:广东肇庆“意头菜”旺销 家庭必备成时尚中新社肇庆2月16日电 (黄耀辉 陈松连)寓意“聪明、勤劳和生财”的普通家庭常用的大葱、芹菜和生菜,目前成了广东肇庆平常人家餐桌的时尚,农贸市场购销两旺,到16日当地农贸市场的普通生菜已涨价到三成多。“老板,麻烦称5斤生菜,再来1斤葱!”在当地城区中心市场一蔬菜档前,一位中年妇女大声地对菜档老板许女士说道。此时,许女士早已忙得焦头烂额,她的菜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式蔬菜,叶菜水灵,十几名消费者正围在档口前选购蔬菜。为了照看生意,许女士把今年正在读初二的儿子也叫来档口“实习”。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特别忙,大家都要提前买好过年时所需的蔬菜。许老板称,她一大早忙到现在,连早餐都没有时间吃。当地桥东市场管理所杜所长表示,这两天市场内人流量几乎翻了两倍,从早到晚市场内都挤满了人。肇庆本地人过年讲究餐桌上的“意头”,生菜、芹菜和葱是“压年”的必备,年前市场上的“意头菜”最畅销,生菜每斤1.5元(人民币下同)、菜心每斤2.5元、芹菜每斤5元。桥东市场的蔬菜档主张先生说,平均每斤蔬菜涨价0.5元—1元,大年三十前价格还会上升。在当地人民中市场,一蔬菜档主区先生称,当日进了100多公斤的“意头菜”货,半天便卖出七七八八,打算下午再去“补货”。肇庆人称,葱,寓意着聪明,芹菜,寓意着勤力,生菜,寓意着新的一年生财。(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34690
播放数:176377
播放数:15608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2016年芹菜价格行情(产地)_中国芹菜网_蔬菜商情网
 | 是专业蔬菜贸易网站!
            
交易有风险:未经考察直接汇款需自己承担风险。
1月—4月:美国西芹 &
2月—月:皇妃芹菜 &
1月—12月:皇妃芹菜 &
1月—5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皇妃芹菜
9月—3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法国皇后
皇冠VIP 信用度高
6月—12月:皇妃芹菜
3月—12月:美国西芹
8月—12月:美国西芹
11月—2月:法国皇后
8月—12月:皇妃芹菜
9月—12月:玻璃翠芹菜
1月—12月:美国西芹
皇冠VIP 信用度高
9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加州王(文图拉)
1月—12月:皇妃芹菜
1月—12月:精品西芹
3月—12月:皇妃芹菜
9月—12月:皇妃芹菜
9月—3月:皇妃芹菜
11月—3月:皇妃芹菜
12月—月:皇妃芹菜
12月—月:美国西芹
1月—12月:皇妃芹菜
皇冠VIP 信用度高
3月—5月:皇妃芹菜
第1/55页&&1
芹菜行情分析
芹菜推荐信息
03月24日江苏徐州黄集镇元庙村蔬菜批发芹菜,货源充足,质量保证,有意向的联系一下03月23日这个点就发车了,今天的芹菜量可以03月23日需要芹菜的老板注意了,徐州芹菜大量上市,当天可发车。03月20日大量优质无公害山芹菜供应03月19日我处今天芹菜最好的1.8-1.9,一般的便宜,有粗棵细棵,冰瓶冰砖冰块齐全,可以水枪冲洗,有需要可以联系。
芹菜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品种,我国栽培的主要有&本芹&,即中国芹菜,叶柄较细长,有白芹、青芹。近些年从国外引入深受百姓喜爱的&西芹&,叶柄宽厚,单株叶片数多,重量大。杭报集团主办
A11:舌尖上的杭州
本版主要新闻
技术支持 :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除了荠菜水芹菜马兰头这些野菜 苦苣豌豆尖紫云英黄瓜花也上了
本地白黄瓜
红叶生菜、花叶生菜
芦蒿、芦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舌尖上的杭州”
寻找更多适合家庭DIY的春季新食材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该换菜单啦 春天的美味很短暂 要好好珍惜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缩影,也是一座城市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 菜场也是最快速反映季节变化的地方,冬天,菜摊上卖油冬儿、冬笋;春天,则摆上香椿、蕨菜、春笋和螺蛳。 春季想为家人换点新菜式?问谁都不如问问家门口菜市场的摊主,他们才是真正知道如何“看天吃饭”的人。 浅绿的豆苗、嫩绿的紫云英、深绿的荠菜、绿得雾蒙蒙的马兰头……来吧,跟着舌尖记者去菜市场寻觅春日里的头一把绿,再听听摊主说说菜单该怎么换新。记者 诸逸文 夏维 文/摄 本地阿姨卖了40年菜 菜品好不好一眼能看穿 地点:屏风街农贸市场 推荐时令食材:苏州青、野生马兰头、螺蛳、春笋等 如果你走到屏风街农贸市场的87号摊位前,一定能看到两个乐呵呵的人在招呼来往的顾客,一个是俞大姐,一个是戴师傅,都六十来岁了。 俞大姐19岁分配到所巷农贸市场做学徒卖菜。那时,农贸市场是国营的,菜价都统一。到了1997年,俞大姐开始做私营摊主。等1999年屏风街农贸市场成立,她就一直在这个87号摊位上卖菜,一卖就是17年。到今年,俞大姐已经整整卖了40年的菜。据说,她是屏风街农贸市场里最后一个老底子的本地摊主,在市区也是为数不多的本地摊主之一了。 40年的卖菜经历,练就了俞大姐一双火眼金睛,菜好不好,品种怎么样,她一眼就能看出来。她说:“我到批发市场,菜贩们一见到我就知道要把好货拿出来,都晓得我不要次的。”举个例子,同样是青菜,有3元/斤,也有3.5元/斤,俞大姐选后者,也就是苏州青。她说,宁愿赚得少一点,也要做好口碑。 摊子上一大堆菜,看着似乎没什么寻常,但其实大有讲究。比如,春笋、冬笋从瓶窑进货,韭菜、青菜、大蒜来自海宁,而蚕豆自海南。总而言之,哪里产的品种好,俞大姐就进哪里的货。 除了市场里的人和朋友帮忙进货,还有一些菜需要俞大姐自己出马。戴师傅说:“她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去进菜,很辛苦的。”有一部分直接联系了种菜的农民,比如春季正盛的马兰头,俞大姐进的都是野生的马兰头,菜管子很红,闻起来有股香味。一般凌晨进三十来斤,到上午10点就全卖完了。 “做的时候,先将马兰头过一遍滚水,挤干切碎,然后将春笋、豆腐干切丁用油煸炒香,再放入马兰头稍微炒一下装盘,放点麻油、盐一拌就成。”俞大姐说。 这个季节,俞大姐还特别推荐吃螺蛳。她的螺蛳来自钱塘江边,螺肉壮实。老客都知道,在俞大姐这里买螺蛳有一个规矩,就是不剪螺蛳屁股。“别的摊位都剪,就我不剪,剪螺蛳屁股太费时间!”俞大姐不无傲娇地表示。不过,不剪螺蛳屁股还有一个原因:买回家还可以继续养一周,保活保鲜。 最后,俞大姐和舌尖记者讨论起了油焖春笋。按家常做法,笋先要用滚水焯一遍。不过到了俞大姐这里,却不用焯水,“我们老底子做油焖春笋从来不焯水,这样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用水焯,营养物质都流失了,口感也没那么好。” 她的做法如下:油锅烧到八分热时,直接放切好的笋翻炒;等笋看上去有一点熟了,放黄酒、酱油、糖煮着,注意不要放水,直接用黄酒代水焖煮,然后起锅就行。 不焯水,不怕笋味道涩吗?俞大姐说:“绝对不会。不信的话,我做一道油焖春笋给你试试!” 地址:下城区中河北路96号附近 想买稀奇货 找武姐就对了 地点: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推荐时令食材:芦蒿、紫云英、香椿等 藏在香园饭店后面的这个菜市场,看起来平凡无奇,只有一层,但特别敞亮,也很时髦。马大嫂们可以通过一个叫“菜源佳佳”的微信公众号下单,线下配送。 武丽影和爱人十年前来杭州打拼,经营着这个菜场中心位置的一个大摊位。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用港剧里的台词来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武姐的摊位也许是这个市场里蔬菜品种最全也是最稀奇的一个,有50多个品种。光是野菜,除了杭州人熟知的荠菜、马兰头,还有只在三四月份才能吃到的香椿,川菜里常用的豌豆尖,美食书里常写的紫云英,以及云南菜常见的鱼腥草,“芦蒿满地芦芽短”中的芦蒿。武姐说,芦蒿这个季节最鲜嫩,最好吃。她摊位上的本地黄瓜也很应季,看起来白白的,吃起来很甜,像水果。 武姐的摊位还卖各种凉拌菜所需的生菜,比如冰草、苦苣、红叶生菜、花叶生菜、黄瓜花、玉米笋,都是十来块钱一斤。还有网上卖二三十块钱一朵的活耳(即新鲜银耳),看起来萌萌的,武姐这里只卖五块钱一朵。一朵活耳能炖三次,性价比超高。 武姐说,她四年前开始寻觅这些少见的蔬菜品种。“大众化的菜卖不出价钱,也卖不过其他摊位。” 起初,来她摊位买菜的大伯大妈并不多,“跟人家解释半天,讲菜名,讲烧法,人家也不买”,多半是因为价格贵。进这些菜特别麻烦,每天凌晨2点,武姐的爱人就要去勾庄进货,分散在好多个批发户,因为每种只拿四五斤,批发户还不一定愿意卖。 近几年,进菜场的年轻人多了,他们更愿意尝鲜。同时,随着一些大众蔬菜涨价,她的这些菜性价比变得高起来。采访时,有位60来岁的阿姨过来买芦蒿,她说第一次买,就买半斤。武姐关照她,要用豆腐干切丝,和猪肉一起炒,猪肉要选五花肉,肥一点炒起来好吃,香。称好芦蒿,她还给阿姨兜了一小把葱,说是送的。 在文二街菜场靠西边的摊位,还聚集了一群本地菜农,每天只卖自家种的菜。有的从三墩来,有的从瓶窑来,每天卖的菜都不一样。有自家腌的咸菜、咸鸭蛋,有亲手摘的艾草、马兰头、荠菜,还有自家门口池塘里摸起来的田螺、螺蛳。一位阿姨说,她的螺蛳不是每天都有,因为是摸上来的,所以也没个准价,每天都是“乱”卖的,昨天卖八块钱一斤,挺大个。 地址:西湖区莫干山路493号文二街
[] [] [] []
除了荠菜水芹菜马兰头这些野菜 苦苣豌豆尖紫云英黄瓜花也上了
本地白黄瓜
红叶生菜、花叶生菜
芦蒿、芦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舌尖上的杭州”
寻找更多适合家庭DIY的春季新食材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该换菜单啦 春天的美味很短暂 要好好珍惜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缩影,也是一座城市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 菜场也是最快速反映季节变化的地方,冬天,菜摊上卖油冬儿、冬笋;春天,则摆上香椿、蕨菜、春笋和螺蛳。 春季想为家人换点新菜式?问谁都不如问问家门口菜市场的摊主,他们才是真正知道如何“看天吃饭”的人。 浅绿的豆苗、嫩绿的紫云英、深绿的荠菜、绿得雾蒙蒙的马兰头……来吧,跟着舌尖记者去菜市场寻觅春日里的头一把绿,再听听摊主说说菜单该怎么换新。记者 诸逸文 夏维 文/摄 本地阿姨卖了40年菜 菜品好不好一眼能看穿 地点:屏风街农贸市场 推荐时令食材:苏州青、野生马兰头、螺蛳、春笋等 如果你走到屏风街农贸市场的87号摊位前,一定能看到两个乐呵呵的人在招呼来往的顾客,一个是俞大姐,一个是戴师傅,都六十来岁了。 俞大姐19岁分配到所巷农贸市场做学徒卖菜。那时,农贸市场是国营的,菜价都统一。到了1997年,俞大姐开始做私营摊主。等1999年屏风街农贸市场成立,她就一直在这个87号摊位上卖菜,一卖就是17年。到今年,俞大姐已经整整卖了40年的菜。据说,她是屏风街农贸市场里最后一个老底子的本地摊主,在市区也是为数不多的本地摊主之一了。 40年的卖菜经历,练就了俞大姐一双火眼金睛,菜好不好,品种怎么样,她一眼就能看出来。她说:“我到批发市场,菜贩们一见到我就知道要把好货拿出来,都晓得我不要次的。”举个例子,同样是青菜,有3元/斤,也有3.5元/斤,俞大姐选后者,也就是苏州青。她说,宁愿赚得少一点,也要做好口碑。 摊子上一大堆菜,看着似乎没什么寻常,但其实大有讲究。比如,春笋、冬笋从瓶窑进货,韭菜、青菜、大蒜来自海宁,而蚕豆自海南。总而言之,哪里产的品种好,俞大姐就进哪里的货。 除了市场里的人和朋友帮忙进货,还有一些菜需要俞大姐自己出马。戴师傅说:“她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去进菜,很辛苦的。”有一部分直接联系了种菜的农民,比如春季正盛的马兰头,俞大姐进的都是野生的马兰头,菜管子很红,闻起来有股香味。一般凌晨进三十来斤,到上午10点就全卖完了。 “做的时候,先将马兰头过一遍滚水,挤干切碎,然后将春笋、豆腐干切丁用油煸炒香,再放入马兰头稍微炒一下装盘,放点麻油、盐一拌就成。”俞大姐说。 这个季节,俞大姐还特别推荐吃螺蛳。她的螺蛳来自钱塘江边,螺肉壮实。老客都知道,在俞大姐这里买螺蛳有一个规矩,就是不剪螺蛳屁股。“别的摊位都剪,就我不剪,剪螺蛳屁股太费时间!”俞大姐不无傲娇地表示。不过,不剪螺蛳屁股还有一个原因:买回家还可以继续养一周,保活保鲜。 最后,俞大姐和舌尖记者讨论起了油焖春笋。按家常做法,笋先要用滚水焯一遍。不过到了俞大姐这里,却不用焯水,“我们老底子做油焖春笋从来不焯水,这样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用水焯,营养物质都流失了,口感也没那么好。” 她的做法如下:油锅烧到八分热时,直接放切好的笋翻炒;等笋看上去有一点熟了,放黄酒、酱油、糖煮着,注意不要放水,直接用黄酒代水焖煮,然后起锅就行。 不焯水,不怕笋味道涩吗?俞大姐说:“绝对不会。不信的话,我做一道油焖春笋给你试试!” 地址:下城区中河北路96号附近 想买稀奇货 找武姐就对了 地点:文二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推荐时令食材:芦蒿、紫云英、香椿等 藏在香园饭店后面的这个菜市场,看起来平凡无奇,只有一层,但特别敞亮,也很时髦。马大嫂们可以通过一个叫“菜源佳佳”的微信公众号下单,线下配送。 武丽影和爱人十年前来杭州打拼,经营着这个菜场中心位置的一个大摊位。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用港剧里的台词来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武姐的摊位也许是这个市场里蔬菜品种最全也是最稀奇的一个,有50多个品种。光是野菜,除了杭州人熟知的荠菜、马兰头,还有只在三四月份才能吃到的香椿,川菜里常用的豌豆尖,美食书里常写的紫云英,以及云南菜常见的鱼腥草,“芦蒿满地芦芽短”中的芦蒿。武姐说,芦蒿这个季节最鲜嫩,最好吃。她摊位上的本地黄瓜也很应季,看起来白白的,吃起来很甜,像水果。 武姐的摊位还卖各种凉拌菜所需的生菜,比如冰草、苦苣、红叶生菜、花叶生菜、黄瓜花、玉米笋,都是十来块钱一斤。还有网上卖二三十块钱一朵的活耳(即新鲜银耳),看起来萌萌的,武姐这里只卖五块钱一朵。一朵活耳能炖三次,性价比超高。 武姐说,她四年前开始寻觅这些少见的蔬菜品种。“大众化的菜卖不出价钱,也卖不过其他摊位。” 起初,来她摊位买菜的大伯大妈并不多,“跟人家解释半天,讲菜名,讲烧法,人家也不买”,多半是因为价格贵。进这些菜特别麻烦,每天凌晨2点,武姐的爱人就要去勾庄进货,分散在好多个批发户,因为每种只拿四五斤,批发户还不一定愿意卖。 近几年,进菜场的年轻人多了,他们更愿意尝鲜。同时,随着一些大众蔬菜涨价,她的这些菜性价比变得高起来。采访时,有位60来岁的阿姨过来买芦蒿,她说第一次买,就买半斤。武姐关照她,要用豆腐干切丝,和猪肉一起炒,猪肉要选五花肉,肥一点炒起来好吃,香。称好芦蒿,她还给阿姨兜了一小把葱,说是送的。 在文二街菜场靠西边的摊位,还聚集了一群本地菜农,每天只卖自家种的菜。有的从三墩来,有的从瓶窑来,每天卖的菜都不一样。有自家腌的咸菜、咸鸭蛋,有亲手摘的艾草、马兰头、荠菜,还有自家门口池塘里摸起来的田螺、螺蛳。一位阿姨说,她的螺蛳不是每天都有,因为是摸上来的,所以也没个准价,每天都是“乱”卖的,昨天卖八块钱一斤,挺大个。 地址:西湖区莫干山路493号文二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芹菜的做法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