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几年毕业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综合信息服务网
招生就业室将于日启用新版招生就业网。 
&& 通知公告
→ 事务通告
关于2012届毕业生派遣及离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浏览:1608人】&
学院各处室、系部及2012届全体毕业生:
&&& 2012届毕业生派遣及离校工作即将展开,请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按照学院统一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认真组织全体毕业生顺利安全离校。
&&& 具体工作安排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2012届毕业生派遣及离校手续集中办理时间:
&&& 学院2012届毕业生派遣及离校手续集中办理时间定为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半,时间一天。
二、2012届毕业生派遣及离校工作安排及相关事宜:
1、各系支部书记(分管就业工作的副主任)是本系毕业生派遣离校工作责任人,负责安排协调本系毕业生派遣离校工作;所有2012届毕业生应于6月20日前返校,回校后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并领取《2012届毕业生派遣离校通知单》,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2012届毕业生派遣离校通知单》各项内容,其中,凡未注明“已核”的项目,均必须到对应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离校手续办理流程:领取《离校通知单》(辅导员)→归还图书资料(图书馆)→团组织关系转出(学生工作部(团委))→结清学杂费(综合计划部)→结清教材费(教材库)→清点结算饭卡、宿舍及公物(公寓办公室)→领取户口迁移证明(安全保卫部)→领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生人事档案、《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等(系办公室)→领取《毕业证》、交回《离校通知单》(教务管理部)。
3、毕业生中的中共党员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介绍信等手续的具体办法由党委工作部负责,共青团员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的具体办法由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
4、毕业生在办理派遣手续过程中领取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迁移证明》等属于毕业生到派遣单位报到的必备材料,必须妥善保管,并按时将上述材料交到派遣单位,遗失后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按政策不予补办。
5、按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凡派遣到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必须通过机要通道邮寄。请各系提前整理好此类毕业生人事档案,并出具详细清单,于6月20日以后至7月10日期间到成都市机要局或温江区机要局寄送。
三、因故6月20日未回校办理派遣离校手续或6月20日集中派遣后有改派需求的毕业生,请在学院正常上班期间的每周星期四返校办理相关改派事宜,其余时间不予办理。
改派手续办理程序及地点:如有需要,毕业生于毕业后两年内可回校办理改派手续(四川省教育厅规定,毕业超过两年者不予办理改派手续)。改派到新的就业单位,须持“原签约单位解除协议书”或“劳动合同解除函”、“新接收单位出具的接收函或聘用函”以及已领取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迁移证明》等材料,首先到学院草堂校区招生就业部办公室办理《报到证》改派手续,再到学院安全保卫部改派《户口迁移证明》;如改派到生源地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则只须持已领取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迁移证明》等材料到招生就业部和安全保卫部办理改派手续。
四、未修满学分,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请妥善保管好《派遣离校通知单》,认真学习《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咨询教务管理部关于结业、重修、缓发《毕业证》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作出下学期重修或现在结业的决定。如决定重修,须办理除《毕业证》以外的所有离校及派遣手续,但请妥善保管相关材料,遗失不补。
五、办理完结所有派遣及离校手续的毕业生,原则上当天或第二天离开学校,确有客观原因需要在学校继续住宿的必须得到公寓管理办公室的允许。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部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8+ /
地址:温江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春江路666号(邮编:611133)
草堂校区:成都市青华路8号(邮编:610072)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院那个好?我是2010四川高考理科考生_百度知道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院那个好?我是2010四川高考理科考生
提问者采纳
  如果你是四川的考生建议你报考四川电力职业学院,四川电力职业学院综合实力可能好一些,其实不管哪个学院最主要的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才好,一下是两所学校的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公办,隶属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学院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校区分布及功能  学院始建于1917年,校址四川省成都市,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温江、草堂、罗家碾三个教学校区,青峰岭教学电厂、龙泉湖嫦娥岛(四川省电力公司应急培训基地)两个技能培训基地。其中:温江校区(新校区,学院主要教学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春江南路666号,占地558亩,于2003年建成,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一流,目前该校区内正高起点规划建设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电力技能实训基地”,建成后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同时满足学生的顶岗实习需要和电力企业生产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竞赛的需要;草堂校区(老校区,原成都水力发电学校)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8号,毗邻诗圣故居——杜甫草堂,校园内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罗家碾校区(原成都电力职工大学)位于成都市清江东路39号,主要负责四川省电力公司经营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学院还有一座自主设计及独立生产经营管理的融“产学研”于一体的生产型教学电站——青峰岭教学电厂,装机容量3×1250KW,位于成都崇州市怀远古镇,是我院电力类及其配套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重要基地,同时承担着四川省电力类、建筑类专业相关工种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培训的重任;作为四川省电力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学院在龙泉湖上还有一座全岛——嫦娥岛,岛上配备了一整套用于电力抢险应急培训及野外生存训练的设备设施。  办学实力与学科建设  学院固定资产总值2.88亿元,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2.8万册。设有涵盖电力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及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6个系27个专科专业。其中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供用电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工程造价”等专业是电力行业紧缺人才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外方向)”是教育部批准的中澳合作办学教学改革综合试点项目专业。  办学特色与师资队伍  近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凝炼出 “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养电力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引入ISO9001、ISO1001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TAFE理念,努力践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坚持“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启明星”奖、助学金计划,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能力素质满意率保持在95%左右。  学院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推进“校企互动、师资交流”工程,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目前在校生规模4470人,教职工总数648人,专任教师313名,外聘企业技术专家能手兼职教师或管理人员160多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超过30%,享受政府津贴专家2人,教授2人,副教授120多人。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秉承“一切为学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原则,实施以 “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党和政府满意”为核心内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五满意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设置招生就业处,统筹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大力实施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各系部配备就业指导与服务专职工作人员,强调服务意识,做实就业指导,关爱每一名毕业生,实施“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特别关注地震灾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及就业弱势群体。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4%以上,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荣获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80年、1994年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1号文)精神,学校由中央与地方共建。  学校占地492亩,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253万元,图书馆藏书41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1085.79万元。学校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实训部、素质教学部等教学系部,开设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工业热工控制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8个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433人。专兼职教师520人,其中专任教师30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96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7%。有重庆市高校市级教学团队5个,重庆电力行业评标专家22名、新技术应用推广专家15名,7名教师为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技术和能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专业建设组成员。  学校拥有500kV变电站仿真实训中心和200MW机组热动仿真中心等77个实验实训室,其中PLC控制实验室、智能电工实验室、智能电子实验室、DCS系统控制室等多个实缉工光继叱荒癸维含哩验实训室达到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学校建有重庆市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学校是重庆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物流协会产学研基地、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基地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和培训单位、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在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引入企业岗位标准、技能要求,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改革。通过校企共建育人平台,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学生在近几年重庆市的“百佳”大学生评选中共有21名学生(班级)荣获标兵,占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总和的57%。学校毕业生以职业素养优良、专业技能过硬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3.29%,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代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勇立职业教育潮头,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确立了“立足电力,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方针和“积淀职业教育历史,创建高职高专名校”的发展战略。学校办学水平在行业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是重庆市和全国电力系统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力分委会主任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力职教委高职协作网”副主任单位。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肯定是重庆电专好撒!教学质量、育人管理、就业等都有明显的优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学校名称】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类型】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公办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层次】
高职(专科)
【办学地址】
温江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春江南路666号(邮编:611133)
【录取规则】
1、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招生工作体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施远程网上录取。
2、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3、录取专业时,对于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顺序根据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所有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考分和专业要求择优调剂到相应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4、调档比例:按招生计划的1:1.2调档。
5、“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等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色弱考生慎报。
6、外语语种:不限(学院只提供英语学科教学)。
7、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8、学院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健全,对贫困生实行资助、补贴或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396852
招生网址:
更多信息请查看
【】&&&&&【】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 (01月05日)
& (01月05日)
云南各地招聘
&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点此深度交流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将该文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