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河南郑州是几线城市南效公司离河南郑州是几线城市十八里河有多远?

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评价--《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评价
【摘要】: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进步,人们在享受高精尖医疗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医疗费用迅猛上升,医药卫生资源分配愈来愈不公平,以及常见病治疗中的常规技术长期停滞不前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在发展医疗高新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技术。特别是组织和筛选推广应用一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水平,减轻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促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自1991年卫生部开始实施“面向农村、基层推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以来,我国已经遴选、确定和推广了152项适宜卫生技术,累计培训35万余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4年,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国家中医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我省自2004年底承担了该计划的“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对推广应用绩效进行评价,构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评价体系,为寻找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卫生适宜技术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定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研究长葛市(县级)、孟州市(县级)作为研究现场,两市参与示范研究的县、乡两级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接受适宜技术服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变量推广应用的管理组织措施、资金使用情况、研究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及患者的反应性,筛选、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推广应用技术后医疗质量、工作量、经济、社会效益的改变。
3.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根据美国医疗系统管理之父Donabedian的评价理论,从结构、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选用适当的指标对适宜技术短期推广应用绩效进行评价。(1)绩效评价之结构评价:应用系统研究的方法进行评价;(2)绩效评价之过程评价:利用一般描述和秩和比法的方法评价推广应用过程,并提出了适宜技术筛选评价方法,使整个研究更加科学合理;(3)绩效评价之效果评价:使用加权TOPSIS法,采用医疗质量、工作量、经济、社会效益4个方面12个综合指标值的改变反应推广应用效果。
1.研究现场社会经济条件及卫生服务需求在河南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总体上讲它们的经济状况适中,卫生事业发展中等,有比较完整的三级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队伍,具有引进和推广使用先进技术的基本条件。
2.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之结构评价:推广应用研究组织制度健全,国家投入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参与研究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患者三方反应一致较好。
3.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之结构评价:(1)适宜技术的筛选:根据示范市卫生服务调查,卫生需要、需求与利用,集中反映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方面,是筛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针对的重点。结合卫生机构适宜技术需求评价,最终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推荐项目库和我省科技卫生科技攻关项目中,选择了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等16项西医推广项目。(2)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共培训技术人员1841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14.28%,中级职称人员56.2%;本科以上人员8.06%,本专科人员78.12%,普遍高于我省和全国水平。培训率、培训合格率都达到了100%,88.38%被培训人员熟悉掌握培训技术。(3)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共推广应用技术2154例,平均每位技术人员推广应用1.23例,县级为1.58例,乡级为0.25例。
4.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之效果评价:(1)两项目市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总体效果评价:两市综合评价指标值都高于2005年,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都有改善或提高。其中病人治愈好转率、住院病人诊断附合率、平均每日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日入院人次数、服务满意率、病死率、患者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每床日平均费用改变明显。(2)16项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评价:16项西医技术中有14项医疗质量、业务工作量、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指标值高于2005年,2项指标值与2005年比变化不明显,但评价值接近0.5,所以推广应用效果都比较好。
我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组织制度完善,资金落实到位,研究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患者对研究反映一致较好,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但在研究过程中,相应的20%的省级配套资金还没有落实到位,部分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效果。
筛选的卫生适宜技术与当地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相一致,主要针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是当地卫生机构所急需的技术。培训人员卫生技术人员1841名,培训率、培训合格率均达到了100%。被培训人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都高,推广应用适宜技术的能力较强。推广应用技术2272例,平均每位技术人员推广1.23例,推广效率较高。
从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长葛、孟州两地16项适宜技术推广短期效果很好,医疗质量、医疗工作量、经济、社会效益四个方面的指标都有改善或提高,示范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政策建议: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纳入当地政府重要工作,好落实相关政策,探索不同的推广应用机制和模式,把适宜技术推广这项为民工程真正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本研究首次应用Donabedian的评价理论,从结构、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利用适当的指标对河南省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开展一年来的绩效进行评价,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R19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翔;杨竹;王润华;易静;杨德香;;[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5期
李鹏;闫娟;杨云华;刘英虹;杨文秀;;[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5期
孙晓珍;朱水英;胡万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6期
孙晓珍;朱水英;胡万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8期
杨德香;杨竹;王润华;易静;;[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2期
于丽娅;韩天元;刘桂清;杨妍;刘莉;郭薇;穆惠娟;潘国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0期
吴一峰;黄河浪;吴磊;高国兰;周跃平;;[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2期
王娟;王润华;杨竹;唐成林;;[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2期
宗上纲;王重建;李立;杨海燕;李慧民;王宇明;;[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8期
陈丽洁;杨文秀;徐霁;骆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太发;;[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宇明;宗上纲;李慧民;;[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茜;孙文斌;;[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穆慧娟;于娣;李爽;杨妍;李宁;刘桂清;刁文丽;富彦;潘国伟;;[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王宇明;宗上纲;李慧民;;[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林寿宁;朱永苹;廖冬燕;黄建明;刘容;余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张进;;[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黎建;;[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刁文丽;刘莉;于丽娅;李宁;穆慧娟;邢立莹;潘国伟;;[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黄天年;;[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春生?王华红
苏乃坤;[N];商洛日报;2008年
段涵敏 通讯员
梁辉;[N];湖南日报;2008年
孟昭艳 通讯员
乔二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冯磊;[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陈建平;[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平卫东;[N];抚州日报;2006年
范杉珊;[N];华兴时报;2008年
本报记者 陈郁;[N];中国信息报;2007年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宇清;[N];黑龙江日报;2010年
洪琦;[N];宁夏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伍翔;[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程风敏;[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朱秀;[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晓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艳丽;[D];郑州大学;2006年
邱静梅;[D];山东大学;2010年
董莹;[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郑晓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亮;[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刘建武;[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举报类型 (选填,可多选)
房源无法带看
图片与实际不符
价格与实际差异较大
房源不在该小区
描述 (必填)
户型:1室1厅1卫
面积:整租&&nbsp45㎡
朝向:南向
楼层:中层/共12层
电梯情况:有电梯
装修情况:精装修
小区名称:
共出租帖子
距地铁1号线黄河南路1964米
距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2003米
距地铁1号线民航路2209米
距地铁1号线农业南路2860米
距地铁1号线燕庄2993米
所在地址:
1、采光极好,上班不起早。2、*位置,居家真好。朝阳采光效果好。3、高档社区,户型经典,外形美观,格局温馨,让您生活在品味之中。4、朝向好,地段好,品质好,宜自居。5、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交通出行便利,通风采光优良,停车、健身方便。6、周边银行、名校、酒店、医院、地铁、大型商场、休闲广场、体育场、一站式美食广场、公园等一应俱全!7、紧邻郑州两大主干道,BRT环绕,地理位置优越!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刊登内容,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本站用户。本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用户参照使用。
在签订合同前,切勿支付任何费用,以免上当受骗欢迎浏览 “中 国 南 水 北 调” 网站
河南:郑州创新方法助推工作成效 精细化管理重焕老城区活力
  2012年是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的攻坚之年,这对管城区市政局来说同样是奋力作为的一年。
  作为管城区政府2012年为民承诺“十件实事”之一,管城区市政局把南大街、云鹤路、南仓街、商城后街、清真寺街南段5条道路列入2012年道路升级改造计划,其中,南大街、云鹤路为区整治提升示范街工程。
  新建公厕6座,升级改造公厕6座,新建公厕选址分别位于文兴路、文治路、逸心公园、南四环、紫辰路、紫东路。
  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选址分别为南四环与八郎寨路西南角、南曹乡七里河村、郑尉公路与南四环东北角,且均配套建设公厕,从而真正解决城郊周边地区居民倾倒垃圾困难问题。
  南水北调带状公园建设是市重点工程,项目共涉及管城回族区段全长10.9公里,其中示范段建设是近期工作重点。管城区已确定刘德成―庞庄(南岸1500米)段作为南水北调带状公园示范段建设选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采访中局长杨荣军表示,“服务民生、奉献社会”是市政建设管理局的服务宗旨,2012年他们将以更加踏实的脚步,促进管城区市政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积极为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管城作贡献。
  管城回族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党委自开展“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以来,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有力地推动了管城回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抓作风、强形象,市政管理工作实行“三统一”。规范市政管理工作人员行为,对从事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园林绿化管理、道路养护人员实行“三统一”,即统一着装及佩戴胸卡,统一制作岗位监督栏,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三统一”制度实现了环卫管理的科学化、无缝化、公开化和制度化,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用真心、促服务,设置环卫爱心歇脚点。按照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的要求,管城回族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利用现有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资源设置50个爱心歇脚点。内置板凳、电热水壶、暖水瓶,并订购了1份2012年《郑州晚报》,还配备有应急药品,给一线环卫工人提供休息、遮风避雨的场所,方便环卫工人就近歇脚、喝水,为一线环卫人员送温暖,献爱心,真正做到体恤职工、爱护职工,用真心促服务、促发展。
  管城区市政局为提高市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每年均会举行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但进行理论考试,还进行实际技术操作比武。目前,全局共举办了道路清扫保洁、汽车驾驶、道路管养等多种工种的技术比武比赛,使干部职工开阔了视野、交流了技艺、增进了团结,给市民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精细化管理使得管城区市政局近两年的工作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完成了管城街、映月路等30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工作;完成了管城区委门口、凤台西街、城东路铁路立交、金星啤酒厂、石化路等5处积水点改造任务;新装公厕指向标志620个,新建公厕27座,升级改造公厕8座;购置8台机械化洗扫车、1台高压冲洗车、60辆电动垃圾转运车、220辆加重密闭式人力三轮车、1辆垃圾桶运输车、1辆电动消杀车;完成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升级改造中转站12座的建设任务;完成了1个公园的选址、2个游园的建设。
  另外,管城区市政局还完成了城市防汛、排污口整治、南关街熊儿河桥改造方案的制订、霓虹灯整治、城市养犬管理、夜景照明等工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工建设了管城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该项目2009年立项获批准,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压缩车间的施工和办公楼内外墙粉饰,计划6月底前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7月份投入使用。届时,管城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将成为省内日处理生活垃圾量最大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
  管城区市政建设管理局下设5个二级机构,主要负责辖区生活垃圾清运、公厕建设管理、道路清扫保洁、支路背街小巷养护、城区园林绿化整治、城市养犬管理和全区的城市防汛等工作。
  “我们共管理辖区垃圾中转站30座、公厕133座、公园2个、游园35个、片林6处和行道树9819株;负责辖区14条支路和94条背街小巷的管理养护,8条主干道,共计131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清扫保洁面积达到全区总面积的1/3。”谈起这些日常工作,局长杨荣军对这些数据可谓烂熟于心。
  近年来,郑州不断加大新城区建设力度,但作为老城区及中心城区,管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着规划建设严重滞后、居民建房密度大、地下管网老化等诸多问题,为了推进城市管理整治提升工作,管城区市政局创新工作方法,在全局实行精细化管理,找准突破口,精确谋划和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工作,不折不扣地把精细化管理模式融入市政设施建设、管理与养护的全过程之中。
  一在垃圾清运方面,适时延长中转站开放时间,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二在公厕管理方面,发挥公厕“家庭管理”模式优势,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每月评出20座卫生整洁的公厕进行奖励。三在道路养护方面,坚持“以管为主、管养结合、养早修小”的工作原则,对区管支路背街小巷进行路况日巡视,做到巡视及时,修补到位。四在市容环境卫生督察方面,成立市政环卫应急队、夜巡队,24小时分3班于不同时段对全区道路、公厕、中转站以及游园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和解决突发市政环卫问题。五在园林绿化整治方面,对辖区公园、游园、绿化带缺株、死株现象进行全面普查和统计,及时进行移植补栽,消除缺株断垄、黄土裸露现象,完善植物景观。六在城市防汛工作中,制订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签订城市防汛责任书,按照“先定后用,用后付款”的原则充分储备防汛物资及器材。
  平整洁净的马路、鲜花竞相绽放的游园、飘香的流动公厕……在管城回族区,正因为有了这些日益完善的市政设施,管城回族区成为让市民安家乐业的宜居城区,而这一切的背后有着管城回族区市政建设管理局人的辛劳。
  近两年,管城区市政建设管理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为重点,周密部署、克难攻艰,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还先后在2011年郑州市霓虹灯评优评差考核中连续6次排名第一;在郑州市环卫双竞赛中获得了建筑垃圾管理先进单位和郑州市第十六届月季花展室外景点布展二等奖等各项荣誉。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推行的精细化管理及创新工作方法,今年管城区市政局将大力推进市政配套建设,全面加强城市容貌综合管理,让管城区这个老城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管城区市政建设管理局局长杨荣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杨宜锦 王秋贤)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郑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