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图片三年的变化

个网友悼念
  灾民说我们这里不缺当官的,缺的是干活的。官员下去视察,记者势必把镜头对准领导,镜头中一派祥和气氛,地方不可避免的安排一些样板让看,干活的也要放下手里的活来认真聆听,耽误了重建家园的时间。所以,能够不视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下去了,灾区不是秀场…[
相关纪念消息
纪念:假释:
汶川地震3周年高清图片
微博网友关注汶川地震三周年
重生,为了希望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一场巨震,惨遭裂变,生离死别,人间至痛。这样的伤口,究竟要多久才能完全愈合,一时还是未知。但是,道路再曲折,不要怕,慢慢来,因为要想重生,必须有勇气,为了希望,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为了活着的人,也为了那些逝去的我们最挚爱的人,好好活着,一定要幸福。
  在重建家园的进程中,家庭作为一个个社会细胞,也许其修复过程并非像婚礼仪式那般有条不紊。欧蓉和李国军的爱人年纪相仿,两家的铺面只隔着一条街,“5-12”让两个家庭破碎:李国军妻子遇难,欧蓉的丈夫也被永远掩埋在了自家店铺下。震后,欧蓉和李国军重新组建了家庭,如今,在他们的房间里,并没有挂他俩的合影。梳妆台上放着的,还是欧蓉和丈夫昔日的结婚照…
  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并投入使用的四川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已为881名再生育服务对象成功受孕,有705名再生育宝宝顺利诞生,为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
为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内等待免费检查的母婴。
截至2010年11月底,汶川地震灾区已有3564名妇女成功再孕,占有再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子女伤亡家庭的95%,其中2690个婴儿健康出生…
  3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代国宏是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跟同学们一起被埋进废墟,40多个小时后获救。然而,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虽然双腿高位截肢,但在泳池里、赛道上,他却犹若“飞鱼”。“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只要信念和梦想还在,残缺的身体同样可以创造精彩的人生。”今年21岁的残障游泳运动员代国宏说…
  灾区在成长,学校在成长,灾区的每一个人都在成长!这是重生的力量!
四位访澳的汶川地震幸存者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其中3人因地震导致腿部残缺。幸存者王丽说:“参加高考读大学,是我和同学们的共同梦想,做手术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所以两者都不会放弃,但为了不影响参加高考,我毅然选择了半麻醉手术。”…
重建不只是把房盖起来,心理重建更漫长
与遇难者相比,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重大灾难将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组长赵国秋称,通过他对在四川江油人民医院的伤员和孤儿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灾民心理重建工作的普及率仅10%。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说,估计30%以上受灾群众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那些参与救援的年轻士兵、医生以及在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也会有所影响。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灾后的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过程。[]
  灾民的心理状况正处于两极分化,好转的人在持续好转,恶化的人在持续恶化。美国政府针对在9-11恐怖袭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市民,就制订了长达20年的救助计划,包括提供危机干预服务以及任命科学与医学小组。纽约市卫生局还建立了健康登记系统,每两到三年调查一次,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长邓明昱通过对灾区居民点访谈的资料以及在灾区精神卫生病房查房的资料判断,川震灾区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在36万至60万人左右。按照国际一般统计数据推算,“5-12”地震后出现长期心理问题可能有1518万人。[]
1、住房问题成最大心理压力:房毁了,一生的积蓄没了,重新挣钱去买房;
2、经济来源也成问题:一个残破的家,经济压力比以前更大了;
3、家庭矛盾也是重要问题:灾区干部因职责要求顾不上处理自己家事造成家庭矛盾。[]
建好新汶川,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这曾是一幅毁灭的图景,这也是一幅重生的图景。人们含泪埋葬亲人,拖着悲伤的脚步回到城市和乡村,扒除废墟,扫清瓦砾,重建希望的家园重建家园,就是这样以它最渺小的身形和最苦难的步履,在浩瀚的自然劫难面前,书写出人类族群存续至今的抗灾重生的史诗。
  4月5日上午,汶川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遇难者公墓举行清明公祭活动,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以“四最”告慰罹难同胞和烈士们。他说,曾经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汶川大地发生了涅磐重生的惊天巨变,“如今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逝者安息,生者图强,这既是对死者最好的祭奠,也是对生者最好的告慰…
  北川县擂鼓镇,震后修建的新学校建筑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施工,能够抗震级为8级、烈度为9度的地震。作为10岁孩子的家长,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许家村村民杨道云对镇上小学的建设很上心。从新校园开工起,他多次前往“探查”,发现地基打得深、钢筋用得足,“这下放心了…
  截止去年,四川灾区需恢复重建的126.3万户农房全面完工,160多万套城镇需重建和加固的住房,完工154万多套,近500万灾区群众搬入了漂亮的新房;95%以上的灾区学生搬进了永久校舍。基层官员坦言,“两年要完成重建任务,速度越快,潜伏的矛盾和问题越多”,如果说高强度的重建造成矛盾的蓄积在所难免,更加值得期待的是灾区政府在后地震时代直面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技巧…
  47岁的石光武是青川县枣树村农民,早年间,一场事故导致他右手残疾。汶川地震后不久的2008年7月,他带领全家冒着频发的余震开始重建住房,成为全村乃至全县最先动手重建房屋的农户。去年以来,石光武的女儿、儿媳一同在外务工,儿子在家开车,自己在家经营小店,家里还种了2亩有机茶,全家各项收入每月有3000多元。但是他并不满足。“重建房屋时我能不等不靠,搞增收我也要积极主动,不然我就落伍了。我不能愧对"自强模范"这个光荣称号…
汶川地震3周年图片
猪坚强:散步减肥
四川省大邑建川博物馆护养的猪坚强,目前为腿部后遗伤病动过手术后,正在专设的动物医疗所休假。
重返映秀地震遗址
人们重返灾区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遗址,再度感受当时的灾难和今天重建的新貌。
76岁老人作诗感恩
绵阳柏林镇洛水村村民王子发展示自己的作品《重建感恩》,表达自己对援建团队的感激之情。
“小英雄”林浩
林浩觉得有这么多人帮助过他,他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三年来,林浩参加了100多场公益活动。
羌族受灾夫妇“生儿育女也是重建任务,我们超额完成啦!”这是平武县灾后“再生育工程”中第一对双胞胎。
“吊瓶男孩”李阳的新家位于县城西侧的“尔玛”小区,就是"我们"的意思,这里是"我们的家"。
汶川地震3周年视频集
汶川地震纪念专题
北川,必须和你说再见
生命继续绽放
汶川8.0级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但每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当时记录下来的照片,每一个人都思绪都会回到那一天,除了悲伤,那里还有更多的最感动你我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生活、还有明天…[]
汶川地震数字档案,全景式记录地震的点点滴滴:地震14分钟后,第一支军队前往震区。一个个救援者;十几万志愿者;几十万军队。绵竹80岁老人肖致户被困266个小时候获救…[]
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英语翻译三年过后,当我们看看今天的汶川,我们不禁惊叹于汶川这三年发生的巨大变化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英语翻译三年过后,当我们看看今天的汶川,我们不禁惊叹于汶川这三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英语翻译三年过后,当我们看看今天的汶川,我们不禁惊叹于汶川这三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Three years later ,when we look back on today' wenchuan ,we can not help being surprised at the great changs it has took .
Three years later, when we take a look of Wenchuan now, we cannot but wonder about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ever since.|  |  |  |  |
友情链接:
        
策划:中国网地方频道 执行:张曦 程圣中 雷滢 陈训迪 傅阳 设计制作:陶一辉 司诚 宋韶伟 马岳 刘智 时间:2011年4月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512三周年特别策划之三 新华网友用照片记录汶川三年成长记
4更多相关策划:
5.12三周年特别策划之一:大学生网友行走在灾区
5.12三周年特别策划之一:大学生网友行走在灾区
  网友“飞舞的樱花”来自四川成都,擅长摄影的她,自从地震发生后,就用镜头记录着汶川地震从发生到现在一年来的变化,真实而感人。图文“那是一张熟悉的脸,是我痛失亲人后 看到的最亲切的笑脸,她眼里闪着泪花, 话里充满着力量。 那一刻,我感到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曾感动很多网友。
  当时我们刚搬办公室,正巧花工在办公室摆放花木,拖花盆在地上很响,地震时开始以为是那花工搬花弄的,后来让他停下还是响就觉得不对,是地震了,赶紧冲下大楼。还好我们在四楼,很快就跑到大楼外,因为地震持续了好几分钟,陆续看到很多人才从大楼里冲出来。当时第一时间就给先生打电话,结果拨了N次都打不通,也不知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再后来听路边的汽车传出的收音机说是汶川发生了7.8级的地震。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发生三年了,在震后这三年中,我曾四次到震中映秀镇,三次到北川县,其间还分别去了绵竹县汉旺镇、汶川县水磨镇、成都的都江堰、彭州和崇州。我用镜头记录下了灾区的这三年,见证了灾区重建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建,而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越。虽然个人拍片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比较局限,不能全面展现灾区的变化,希望坛内的网友有其他地方的照片可以给予补充。
  网友“安崇民”是德阳人,擅写时评,也是发展论坛深水区的原创网友之一。从“汶川地震,德阳从惨重里挺立”、“为了孩子,我们该怎样重建家园?”、“灾后过‘牛年’,德阳人的心境种种”到“‘5.12”沉思录’“灾区德阳三年的个人报告”连载,这三年来,安崇民始终在发展论坛关注灾区的重建和民生。
  那天是我的生日,是地震摇晃提醒了我:"难道我要在48岁这天交帐"?跑下大楼呆了会儿。单位一把手把我叫到市委书记面前,"你就听书记的,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签发市委市政府"灾情公告"以及系列提请市民注意事项、救人通知,主要通过电视台、电台滚动发布。
  德阳全市,行政管辖一区(旌阳)、三市(广汉、什邡、绵竹)、两县(中江、罗江),汶川大地震后,什邡、绵竹为极重灾区,其余区市县为重灾区。]个人打算选取目前各区市县恢复重建“一般”的乡村、城镇,单独走访,通过照片、文字结合方式表达,一地一帖,约八篇,力争“5.12”三周年前结束,以飨读者。
  照片是沉默的,但瞬间的捕捉、真实的力量,弥补了语言的苍白,超越了语言的界限。就一眼,你就泪眼蒙胧;一眼,你就感动满怀;一眼,你就内心激荡。三年时间很漫长,灾区的一草一木,都牵肠挂肚,灾区群众的一泪一汗,都情系万千;这三年也很短暂,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伤痛怎堪沉溺,惟恐时不我待。三年,四川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三年,网友仍然持续更新,表达对汶川的关心。
  网友:qctzb  时间:——  点击:2560810   跟帖:6380条  历史定格在日。作者当时正与青川县200余名来自各乡镇,县级部门的干部坐在会议中心,与老党老李等说着话,开着玩笑,准备参加14时30分召开的机关效能建设动员大会。桌椅突然晃动,随即“哐啷”声声传来,碎片,灰尘乱飞。
  网友:酷小胖  时间:——  点击:613621  跟帖:4220条  谨以此帖追思那些在地震灾难中逝去的四川兄弟姐妹们;谨以此帖赞颂那些曾经和正在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壮士们;谨以此帖感谢那些为灾区捐款捐物和在后方默默无闻工作着的人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