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徐州干部2012徐州平均工资资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上半年进展情况的通报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上半年进展情况的通报
 徐政办发〔2012〕 1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政府督查室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上半年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从督查的情况看,大部分目标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但是,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年度目标;分解的40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和光伏光电业产值等未完成半年进度。希望各地各部门牢牢盯住《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不放松,一着不让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按序时进度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主要目标任务上半年进展情况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0.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2%,增幅高于年度目标0.2个百分点。
  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原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7.28亿元,增长19.8%,增幅高于年度目标1.8个百分点。
  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3.13亿元,增长22.9%,增幅高于年度目标0.9个百分点。
  4.全市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完成7.2亿美元,增长32.0 %,增幅高于年度目标17个百分点;自营出口33.49亿美元,增长113.4%,增幅高于年度目标98.4个百分点。
  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5.18亿元,增长15.7%,增幅低于年度目标2.3个百分点。
  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2元,增长15.4%,增幅高于年度目标3.4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19元,增长15.6%,增幅高于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
  7.上半年,我市CPI同比上涨2.4%,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8.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2.49%,控制在04%目标值以内。
  9.预计上半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削减2.05%、1.87%、4.1%、1.0%。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为年度指标,未统计。
  二、上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1.强力推进“三重一大”。集中力量实施总投资3219亿元的200项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当年实施170项、年度投资795亿元。积极做好徐工重型汽车等30项前期项目的推进工作。主办单位: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办)。
  进展情况:当年实施的170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9.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4.8%,超出上半年节点计划6.1个百分点。江苏中烟公司徐州卷烟厂异地改造暨苏烟专线、徐州万达广场等78个项目开工建设,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全地面起重机等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上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等30项前期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积极拓展消费空间。中心商圈新增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加快10个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进10个专业市场提档升级。新建100个镇村标准化农家店。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进展情况:中央国际广场B地块主体完工正在进行精装修,C地块桩基工程正在扫尾施工,已完成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苏宁商务广场目前已完成桩基施工,开始下一阶段承台施工。10个特色商业街区、10个专业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分别完成投资约5.6亿元、11.67亿元。新建镇村标准化农家店67家。
  3.稳步提升外经贸水平。支持徐工、中能、艾德等出口企业完善国际营销体系,帮助300个企业申报出口经营权。工程机械、光伏、板材、大蒜等重点商品出口额在18亿美元以上,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创建1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和贾汪保税物流中心。主办单位:市商务局、贾汪区政府。
  进展情况:徐工已在南美、中亚和西亚地区建立营销网络;艾德在德国和美国建有营销点。帮助230家企业进行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程机械、光伏等七大类重点商品出口18.3亿美元,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创建国家级大蒜出口基地和国家级木制品出口基地申报材料已报至商务部待批。贾汪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材料已由海关总署报至国务院待批。
  4.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深入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重点抓好现代农业“1+5”工程,力争年内新增设施农业20万亩、大中型规模养殖场20个。年内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个,创建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24个,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主办单位:市农委、农工办,徐州工商局、质监局。
  进展情况:夏粮总产42.28亿斤,增长9.6%。秋粮作物面积落实580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18.18万亩,20个重点养殖场完成总建设任务的90.7%,有8家养殖场已投入生产。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44户。已有38家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2月27日,江苏东宝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5.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打造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力争六大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左右。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新增百亿元工业企业2家、上市企业3家。创建省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基地,努力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0家。主办单位:市经信委。
  进展情况:上半年,全市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完成产值3778.31亿元。徐工集团预计营业收入480亿元。列入新增百亿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的天裕集团预计营业收入51亿元,中能硅业预计营业收入30亿元。利民、五洋、万邦、赛摩等4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已上报中国证监会待批;财发铝业、三维医疗2家企业登陆天交所挂牌融资,先后完成私募融资4450万元、扩股1700万股。全市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3家。
  6.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重点打造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五大千亿元服务业产业”,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培育5家左右超50亿元企业(市场),引导8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业倍增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大幅增长。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旅游局、建设局、市政府金融办。
  进展情况: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列入超50亿元培育计划的5家服务业企业(市场)共完成营业收入(交易额)137亿元。44家制造业企业已实施主辅分离。全市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增长28.6%;金融业完成增加值45.78亿元,增长26.5%;旅游收入173.43亿元,增长23%;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增长47.8%;服务外包业合同总额3680.58万美元,执行总额1365.67万美元,分别增长499.98%、125.67%;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增长178%;重点培育的23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增长21.1%。
  7.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编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数字文化、演艺娱乐、文艺服务、出版印刷、文博展销等产业,年内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超450亿元,加快淮海艺术品交易中心、国家级动漫影视基地和龟山博物馆景区建设。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
  进展情况:出台了我市“十二五”服务业专项规划,对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规划。全市已建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6个,徐州文化产业园、创意68文化产业园分别正在申报国家和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淮海艺术品交易中心新建工程框架主体结构完工,改建工程正在外立面改造施工。徐州动漫影视基地一期动漫主题馆已进入内外立面装修阶段。龟山博物馆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已进场施工。
  8.强力推动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均增长80%以上。力争新增100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推动矿山物联网成套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力争物联网产业产值达700亿元。加大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力度。高水平建设中国矿大大学科技园,推动徐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美(徐州)创新科技示范园,建立300家校企联盟。主办单位:市科技局、人保局。
  进展情况:上半年,全市新增市级企业研发机构8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157.8亿元、108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3%、64.4%。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510家。全市物联网产业实现产值274亿元,增长71%。中矿智慧、中矿创慧公司在徐州高新区组建的生产车间和高标准生产线已正式启用,无线AP节点、信息矿灯等产品正在有序展开生产。徐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申报材料已通过有关部委审核并报国务院审批,有望近期获批。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江苏省唯一一家“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启动“旧楼改造”和“文化创意大楼”工程建设,目前已入驻65家企业及研发机构。上半年,全市新增校企联盟359家。
  9.有效破解土地瓶颈制约。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892.4万亩。规范稳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推进新沂市万顷良田工程试点。力争盘活工矿废弃地、闲置土地等存量土地5500亩,整合农村小散居住点面积800亩。主办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进展情况:我市耕地保有量面积为916.3万亩。新沂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区内土地整理项目整体工程已完成20%。沛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已上报省国土厅,丰县、邳州等地正在进行试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上半年,全市共盘活存量土地5408.1亩。7月11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2012年-2015年)》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论证,我市正式成为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试点城市。
  10.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全市新增信贷规模保持在300亿元以上,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各类基金2支。切实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主办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徐州中行、徐州银监分局。
  进展情况: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9.05亿元,较年初增加194.21亿元,同比多增13.43亿元。民生银行徐州分行已获得银监会开业批复,筹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的专项行动,在加快重点案件查办、完善处置机制、构建网络体系、梳理排查、规范整顿、落实责任、社会维稳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从速从快、妥善处置。
  11.有效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引导企业加强同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力争全年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0.5万人次,缓解用工结构性紧缺的矛盾;加强企业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人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淮海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年内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2万人。主办单位:市人保局。
  进展情况:全市技工院校实施省“百校千企”工程,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上半年共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0.6万人次。积极推动企业发展研究院建设,开展了在全市企业中进行研究的兼职专家和教授的推荐选拔工作,已选出10名兼职专家教授。淮海人力资源交流中心正在进行外部装修工程,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上半年,我市接收和引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人才11006人。
  12.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围绕区域性“八大中心”建设目标,精心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布局。主办单位:市规划局。
  进展情况:《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合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现行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对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咨公司已出具评审意见,环保部已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上海铁路局已同意我市轨道下穿方案,市轨道办正与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积极对接,争取尽快上报至国务院审批,争取今年年底完成报批工作。
  13.继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实施道路通畅、环境整治等7大类243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年度投资完成288亿元。主办单位:市建设局、城建重点办。
  进展情况:截至6月底,7大类243项城建重点工程,已开(复)工145项,开工率达60%,其中徐贾快速通道、珠山景区景观绿化、科技广场等25项工程已竣工。
  14.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省级优秀管理城市、2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和20个幸福家园示范小区创建,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主办单位:市城管局、房管局。
  进展情况:制订并下发了《徐州市创建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涉及的5个项目36项内容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部门)。中山北路、民主南路、民主北路已分别完成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综合整治工作的75%、45%和65%。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全面推开,市区共有166个小区重点创建区级幸福家园小区,年底将择优上报,参与全市幸福家园小区的评比表彰。已完成数字化城管系统二期建设工程硬件采购、系统升级等内容的招投标工作,并开始施工。
  15.努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动公交优先发展,落实特殊群体优惠乘车补贴制度,年内更新200台空调车。加快道路渠化和路网建设改造,完成梨园南路等8条道路建设,黄河南路等6条道路改扩建,黄河北路等7条道路整修及路口渠化。加强停车场(点)规划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管理实施意见》,规范管理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强化交通组织疏导,及时发布城市道路交通通行状况。主办单位:市交通局、城管局、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
  进展情况:目前,市区已建成公交专用道5条,总长33.65公里,新辟公交线路1条、延伸调整公交线路8条,新增LNG(液化天然气)空调公交车辆149辆。加快道路渠化和路网建设改造,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徐商公路拓宽、韩山隧道等18项道路畅通工程已开工建设。《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公共停车泊位管理的意见》已印发施行,计划首批设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5068个,试点工作计划于8月上旬从核心区开始并逐步推开。市公安局加强早晚高峰时段交通监控及指挥疏导,根据施工路段、重点违法行为发生特点等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16.继续深化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合作发展,协助筹备好2012年度淮海经济区核心区重要会议。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继续加强区域产业、交通、商贸、物流、旅游、金融、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主办单位:市发改委、淮海经济区联络处;实施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经信委、旅游局、市政府金融办、卫生局、文广新局。
  进展情况:7月21日,第三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会议通过了《2012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八市共同签署了《关于新闻宣传合作协议》、《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协议》和《关于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各牵头单位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完成“八大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工作,近期将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审定。2012年度“八大中心”建设重点工作项目已印发实施。
  17.统筹推进中心镇建设。强化30个中心镇创建工作,年内建设农村公路120公里、桥梁100座,力争区域供水覆盖面达到55%,完成2498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争创1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50个新农村达标示范村。主办单位:市中心镇创建办、建设局、交通局、水务局。
  进展情况:经考核验收,10个镇被命名为“徐州市第一批中心镇创建达标镇”,13个镇被授予“2011年度中心镇创建工作先进镇”称号。上半年,全市已建成三级农村道路1条,桥梁52座。市区区域供水规划已报市政府审批,各县(市)区域供水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市区区域供水中心水厂(刘湾水厂扩建)2月27日已开工建设,新沂地表水厂已完成水源地划分、净水厂主体工程建设,沛县地表水厂正等待淮委对取水口的审批,邳州地表水厂已完成规划选址。1347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已基本结束。铜山区汉王镇丁塘村、邳州市铁富镇宋庄村、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镇大庙村被省评定为三星级“康居乡村”。市新农办经逐村现场考评认定,已确定50个新农村达标创建村。
  18.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税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成丰县、沛县、铜山和贾汪区农信社改制组行任务。主办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法制办、编办、人保局、财政局、卫生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徐州中行、徐州银监分局。
  进展情况: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三项制度,推进事项集中进驻、授权到位。市财政局积极做好调研测算工作,为即将实行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及新一轮财政体制调整及时做好应对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不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着力推进市肿瘤医院和睢宁县人民医院综合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意见》,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市人保局对全市533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案进行初审,目前已经批复岗位设置方案73家,核准岗位5886个,力争在8月底全面完成市直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工作。市直事业单位(除工程学院外)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已全面完成,各县(市)区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已全部审批完毕。铜山区柳新镇(经济发达镇)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市编办审核通过。贾汪、丰县和沛县农村信用联社均已通过省银监局清产核资验收,贾汪和丰县联社已上报筹建材料,沛县联社也将于近期上报,铜山联社正接受省银监局和省农联社检查。
  19.加快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巩固完善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和银企对接制度,力争小微型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类贷款平均增长水平。加强对10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的培育指导,支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合作,加速向集群集聚方向发展。主办单位: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徐州中行、徐州银监分局、市中小企业局。
  进展情况: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和包挂中小企业数量分别扩增到450人和2000家,已深入结对包挂企业了解情况超过2万人次,累计为951家中小企业提供各类融资103亿元。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1.33万元,比年初增加110.91亿元,增长12.60%,高于全部贷款增幅1.75个百分点。我市已两次召开全市100家重点成长型中小企业调度会,邀请市政府专家咨询团成员现场帮助企业排解难题,目前正积极筹备召开全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大会。
  20.努力提高招商活动的质量和实效。精心组织3项综合性招商活动和14项专题招商活动,强化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进展情况:上半年,我市圆满完成徐州(香港)投资推介会、台湾招商月2项综合性招商活动和徐州(厦门)现代农业投资推介会、徐州(深圳)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等6项专题招商活动活动,正在洽谈推进的重大招商项目45个,总投资额888.9亿元,其中外资10.3亿美元。
  21.巩固提升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壮大高端工程机械、光伏光电两大支柱产业,年内产值分别达到780和263亿元,加快建设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园等专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主办单位:市商务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进展情况:上半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端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光伏光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分别实现产值335.7亿元和89.8亿元。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获省经信委批准为“江苏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基地(机器人产业)”,总部经济园正在进行方案设计。6月18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正式获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批准。
  22.加快壮大省级开发区规模。引导7家省级开发区加强特色园区建设,分别重点培育2-3个优势产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44个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继续深化南北共建,力争所有开发区均建立南北共建园区。主办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
  进展情况:徐州泉山开发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获批省级生态园区,丰县开发区、沛县开发区、新沂开发区、徐州工业园区已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规划论证,近期正式获批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睢宁经济开发区已获批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上半年,全市44个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1290家,实现销售收入超1200亿元,利税140亿元;6家南北共建园区实现业务总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78%。
  23.大力培育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抓好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等7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年内提档升级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5个,增强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能力。主办单位:市发改委。
  进展情况:抓好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等7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推动15家市级集聚区提档升级,上半年全市50个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增加241家。继续加快新城区总部经济园、高铁商务区、彭城欢乐世界等新型服务业集聚区的培育建设,为年终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动态调整提供后备选择。
  24.切实抓好各类农业园区建设。高水平建设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沛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年内力争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2个。主办单位:市农委。
  进展情况: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正式动工,沛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规划设计论证。沛县、睢宁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基本结束,进入总结验收阶段。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月份,邳州、贾汪、铜山、睢宁4家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认定为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25.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行节能减排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确保40%以上的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大力抓好污染治理,强化现有7个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完成1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前期工作。加快实施30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3家电力企业、2家钢铁企业实施脱硫工程,2家水泥企业实施脱硝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年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4%。主办单位:市经信委、水务局、环保局、农委、中心镇创建办。
  进展情况:在全省率先实行节能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合同能源管理纳入各地节能目标责任书,组织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用能单位编制节能技改计划。现有7个污水处理厂已全部运营,三八河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水减排项目107个、大气减排项目48个。制定了《徐州市2012年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并形成了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方案,划定了禁养区,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督促重点污染减排企业按照要求开展了粪污治理。
  26.扎实推进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深入开展“二次进军荒山”计划,全市新增绿化造林8万亩,抓好城乡绿化和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加快中德合作示范区建设。完成34个国家级生态镇、54个省级生态镇和517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任务。主办单位:市农委、市政园林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生态创建办。
  进展情况:7月9日,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已制定2012年徐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2012年城市绿化工作意见。全面完成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三期2.2万亩计划,共栽植各类苗木235.5万株。上半年,全市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1.2万亩。3月份召开了“中德合作徐州城北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示范区项目采煤塌陷地沉陷稳定性专家论证会”。首批申报的12个国家级生态镇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其余22个镇下半年组织申报;拟申报省级生态镇的54个镇的生态规划、各项指标、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正在推进中,力争年底通过省级现场验收和考核;市级以上生态村已创建命名327家,剩余190家创建工作正在开展中。
  27.努力提升大气质量。开展PM2.5监测试点,全面落实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和粉煤灰治理措施,确保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0%。主办单位:市环保局、公安局、城管局、建设局。
  进展情况:已对黄河新村、新城区和桃园路3个国控空气自动站站房进行了改造,采购6套PM2.5仪器。《徐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方案根据政府各工作部门职责分工,在控制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扬尘污染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截至6月底,市区环境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167天,优良率为91.8%。
  28.切实改善水环境。加快实施丰县、沛县、睢宁、新沂尾水资源化和导流工程等34项淮河流域治污项目,巩固9个断面保护区建设成果,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主办单位:市水务局、环保局、南水北调办、治淮办。
  进展情况:市政府印发了《2012年度全市重点断面水质达标实施方案》,制定了9个重点断面稳定达标完善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程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目前断面水质得到改善,基本达到国家、省考核要求。34项治淮工程正在实施中,其中,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丰县、沛县、新沂尾水资源化利用和导流工程完成18%,睢宁县尾水资源化利用与导流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
  29.加大污染企业整顿力度。力争年内完成主城区80%的化工企业搬迁,加快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完成42家重金属污染和涉铅企业的治理整顿,关停一批污染严重企业。主办单位:市经信委、环保局。
  进展情况:市政府印发了《徐州市主城区化工生产企业关停转迁实施方案》;各主城区编制了“一企一案”,明确了每家化工企业的关迁方案;市经信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市内、市外两个对接活动。市政府与各地政府签订了2012年度全市42家重金属污染和涉铅企业的治理整顿工作责任状。
  30.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争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扶持省定贫困户和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稳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出台《徐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完成主城区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任务。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徐州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认真执行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机制。主办单位:市人保局、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
  进展情况: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半年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7人次。6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部署。6月1日起,我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市区增加170元,五县(市)及铜山区增加150元。《徐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草案)正在讨论制定中。积极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工作,已选定鼓楼、云龙、泉山3个区作为试点单位。认真抓好《徐州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的落实,上半年医疗救助32065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8994.16万元。认真执行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机制,上半年主城区发放物价补贴217.3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8250人。
  31.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年内创建省市级优质幼儿园80所,新建改建1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力争邳州市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85万平方米,年内新增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主办单位:市教育局、人保局。
  进展情况:上半年,全市分别有28所、39所幼儿园申报了省、市优质幼儿园。新建改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已有127所学校完成立项,76所学校已开工。邳州市中小学开展对照教育现代化建设16项指标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全市已开工建设中小学校安工程61.27万平方米。全市新增职业技能培训3.29万人。
  32.加快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主办单位:市人保局。
  进展情况:深入实施了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
  33.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重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即征即保”。主办单位:市人保局。
  进展情况:上半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7.9万人,征缴23.7亿元,完成任务的99%和52%;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40万人,征缴16.3亿元,完成任务的104%和58%;失业保险参保74.62万人,征缴2.8亿元,完成任务的101.5%和75.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3万人,完成任务的99.7%,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领取率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均达到100%。
  34.加快构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卫生资源整合力度,重点抓好第一人民医院迁建、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医附院东院和精神病院建设,完成27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分别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7个和100个。主办单位:市卫生局。
  进展情况: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正在桩基施工。徐医附院东院临设施工已完成。精神病院迁建工程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部分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已先期进入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确保10月1日前完成所有改造项目、12月底前完成新迁建机构基础建设的主体工程。7月份,市卫生局组织对各地申报的示范乡镇卫生院进行现场督查初评。
  35.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开工5700套、竣工4060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3670套、竣工144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510户。其中市区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开工2520套、竣工1600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2100套、竣工65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0户。组织建设1044套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积极推进二期棚户区改造,完成征收面积15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和限购政策。主办单位:市房管局、教育局、建设局、物价局。
  进展情况:上半年,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开工3531套、竣工760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270套、竣工1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70户。新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的年度任务均在控制范围。截至6月底,分布在15个乡镇的1044套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已有5个乡镇开工建设。目前,三环东路、润和园南、西阁里、兆禾危旧房、下淀立交桥扩容、兵工路二期6个二期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启动。继续实施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和限购政策,上半年,我市市区商品住房销售11843套、128.46万㎡、交易额71.73亿元、均价5584元/㎡,同比分别下降33.21%、31.49%、25.35%和上升8.96%。
  36.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启动建设2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市本级建成一所300张床位的公办老年公寓,各县(市)区分别建成一所150张以上床位的公办老年公寓。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继续实施农村“关爱工程”。主办单位:市民政局、老龄办。
  进展情况:18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其余站点正在装修和采购配套设施。利用徐州电子技术学校资源整合改建300张床位的市级公办老年公寓设计方案待批。各县(市)区同步加快公办老年公寓建设,目前丰县、沛县、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办15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已建成使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资助的实施方案》,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按床位给予资金扶持。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关爱工程”新建床位和附属设施项目的建设资金,预计可获资金1900万元。
  37.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抓好10家农贸市场建设和12万户农村改厕等7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尽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主办单位:市发改委。
  进展情况:上半年,66件实事项目完成或基本完成节点计划,其中“二次进军荒山”三期、市区基本消除黑臭河道、更新改造道路路灯以及小街巷照明设施等6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38.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10个街道和100个社区文化中心。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第18届省运会筹备和备战训练工作,新建434个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健身点。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20,创建国家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实施1032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工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年底前主体竣工。主办单位:市文广新局、文明办、体育局、人口计生委、残联。
  进展情况:10个街道和100个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方案已获省文化厅审批。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活动,实施“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徐州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工作。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正面向全国征集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和主题口号。举办市第二十届运动会,检验备战训练成效,发现了一批优秀苗子。全市434个行政村(社区)健身工程建设点已经确定,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4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暨创建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工作会议,将降低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计生重点工作予以部署。组织1396名残疾儿童进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基础底板施工基本完成。
  39.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网格化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力争年内所有县(市)区以及90%的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办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确保全市65%的社区、40%的行政村建成和谐社区(村)。主办单位:市综治办、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
  进展情况: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架构,大力推行社会面监控、道路监控“320”工程,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点828个。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矛盾纠纷调解网格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调解组织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隐患33433件,受理社会矛盾纠纷26506件,调处成功26374件,成功率99.5%。在第一轮全面建成技防镇(街道)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7亿元全面推进技防镇(街道)监控系统提档升级,布建高清监控探头9050个,实现中心警务室、镇(街道)监控中心、县(市)区三级监控中心互联互通。全市80%的镇(街道)和70%的村(社区)综治办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目前城市和农村达标率分别为57.5%和34%。
  40.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所属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检查,严格执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加快安全生产技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考核指标范围内。主办单位:市安监局。
  进展情况:继续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企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上半年我市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可控的态势。1-6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750起,死亡1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38%和上升1.79%,死亡人数占省控制指标42.5%。
江苏省人民政府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省人民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徐州平均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