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揭阳市惠来县仙魇镇惠来溪洋村结婚礼仪是怎么样

请问揭阳那边有什么礼节的? _感人网
你正在浏览: & >
请问揭阳那边有什么礼节的?
目前潮汕地区城镇和乡村间的婚礼程式大不一样。聚族而居的乡村的婚礼,很多保留“原生态”。就“迎娶”这个环节说起:在女方,新娘出嫁前要吃姐妹饭,分赠姐妹钱,全家吃拜别饭,接受母训、哭别上轿(车)等礼仪。在男方,居室装扮一新,贴红双喜,贴楹联、贴“麒麟到此”红纸条,安床、安灯斗,花轿(小汽车)到来,鞭炮迎亲;青娘母掀轿门(开车门)、新郎踢轿门(轻踢车门或开车门)、新娘进门跨火盆、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司命公,再拜健在翁姑长辈,然后互拜),宴客…   在城市,程式简省了许多,气氛活泼轻松,大多数人在酒家定了酒桌,所有礼仪尽在宴会上由司仪或司仪先生操持,内容随意性很大。司仪或司仪先生的“青娘味”很浓,开口闭口说顺口溜,很显然,这些有韵的语言是他们的职业语言,背得烂熟,有的地方用得很生硬别扭。拜堂改为鞠躬行礼,新娘改称男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唱歌祝贺是“大路节目”,玩弄新婚夫妇则是不可或缺的节目。近日,笔者参加一友人的婚礼,发现该婚礼的程式有一项“点同心烛”的内容:新婚夫妇合执一根火把,将宴会每一桌上的蜡烛都点亮,这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有些难度。首先两个人要配合得好,才能准确将火把对准烛心,第二,移步要同步,掌握好步速,不然火把会熄灭。小夫妻要同心,才能点燃所有的蜡烛。“点同心烛”,寓意好。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民俗称为“过年”。潮邑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当天一大早,人们便走亲访友,称为“拜年”。拜年时一般都应带“大吉”(即柑,大于桔,故称“大吉”),被访主人也应以“大吉”回赠,以示共同吉利,并互道“新年好”、“新正如意”、“恭喜发财”等以表吉祥之愿。大年初一,按揭阳传统例俗,多数人家早餐吃斋,以示对佛祖的尊重和敬佛的诚心。春节期间,城乡都组织舞狮、猜谜、游标旗、潮州大锣鼓等文娱活动。此外,还要给老人、小孩送“压岁钱”。 人胜节 正月初七为人日,亦即人胜节。出自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七日为人”之说。是日,民间以七样蔬菜混煮作羹充食,谓食七样菜,可得财运亨通。此俗今尚流行。   元宵节 也称“上元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揭阳民间旧俗要在本日祭祖。一些乡村,还有做“丁酒”习俗(注,当年生男孩之家庭,要在此日设酒席宴请乡邻。)县城通常皆有赛花灯,燃放烟花,舞狮等习俗。普宁等地乡村,也有元宵夜“看新娘,做四句”习俗。 清明节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四月初(通常为四月五日)。清明节前后,是人们扫墓祭拜祖先,缅怀先烈的时间。 端午节 俗称五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是日,各家各户大多吃粽子。揭阳尚有“挑龙须水”、“洗龙须浴”之俗,据说端午时节,江河之水为“龙须水”,或食或洗均可避邪。此外,有些地方还举办“赛龙舟”活动。 出花园 揭阳潮语区,凡满15岁的男女一般于当年农历七月七日举行“出花园”仪式,以示长大。类似现代的“节”。出花园时,外祖家给外孙办“出花园礼”。通常有红公鸡、红屐、酵粿等。亲邻多备布料或肉、蛋为贺。喜家则置办祭礼“拜公婆母”。当日,孩子要吃甜丸红鸡蛋和甜猪肝,意谓圆满长进。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潮属各处普遍有祭祖活动。节前节后一二天,各善堂和寺庙也有“施孤”放赈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晚家家户团聚吃月饼,品水果赏月。本区民间中秋节品,必有月饼、芋头、柚三种。相传元初,统治者强迫汉人每家养一名元兵,抗元人士不满其压迫,乃借月饼传书,约定各家中秋夜某时杀死所养“元番”,是夜一举成功。当时汉人称元兵为“鞑鬼”,故中秋节食芋剥皮谓之“剥鬼皮”,剥柚食肉谓“吃鬼肉”。民俗中还有“拜月娘”,荡秋千,烧瓦塔等活动,海外侨胞亦喜择中秋回乡探亲,与家人团聚。 重阳节 九为阳数,故农历九月九日称“重阳”,是日登高成俗,榕城市民多登临黄岐山、紫陌山游乐。地都一带有食鱼粥,有些地方则有食杂烩粥习俗。此日,儿童多放纸鸢,民谣有“九月九,风禽(筝)仔,满天走”之说。 冬节 农历冬至日为冬节,俗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拜神明和祖先,祭品中必有糯米圆,以示大团圆。民间有“食过冬节圆,就多一岁”之说。也有用糯米圆粘于器物、屋柱、耕牛之上,以祈丰收的习俗。   二、婚嫁 揭阳旧时婚俗,要经问名、纳吉、纳彩、请期、纳征、迎亲等六道程序,谓之“六礼”;有些地方有女儿出嫁前夜睡草席之俗,相传此俗源自昔年一后母虐待羞辱前人所遗之女,令其如此睡法,不料此女后发富起家,子女昌盛,自此人们便仿效相沿成俗;此外尚有“提油舅”、“做四句”等俗。“提油舅”即女儿出嫁当日要由其兄弟提五件礼品同往男家,称之“提油舅”,其在新郎家最受欢迎,一般在首席宴座。“做四句”是指嫁娶的各种仪式,女家要聘一位如戏剧中宾相一样的老妇女,唱四句“祝颂语”来主持,四句有约定俗成的,亦有现场自编的,大都押韵,诙谐。揭邑另有一俗,为其他地区少见,即将要结婚之男女,如遇家中出丧(一般指长辈),则必在百日内成婚,否则要三年后方可行嫁娶之礼。 这些旧俗一些地方尚有留传,而大多数地区已是婚事新办,简办,就连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时尚也渐成风气。   三、赛龙舟 揭阳赛龙舟活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揭阳素称水乡,溪涧交错环绕,榕江南北二河、练江、龙江水深流长,河面宽阔,波平浪静,是划龙舟的好地方。赛龙舟活动,历代不衰。 揭阳龙舟,规格较为统一,在潮汕各市县中,最长最大:舟长32米、宽1.5米,共设桨25对,舵一支。揭阳龙舟,造型美、气魄大,龙颈修长,龙首高昂,威武俊秀。每年端午节前,龙舟落水时要举行仪式,然后进行训练,称“试桨”。 龙舟赛有四种形式:表演赛,友谊赛,胜负赛,锦标赛。清末曾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阳时,曾发起主持、邀请潮阳、普宁、揭阳等地龙舟队在榕江南河进行比赛,结果,揭阳棉树红色舟夺魁,丁日昌授予“钦差大臣丁赏”红绒锦旗一面。1980年“龙舟赛”被国家体委定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揭阳龙舟赛更为活跃。 四、英歌舞 英歌舞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炉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相传英歌舞始于明代,取材于《水浒》中梁山泊好汉元宵节大闹大名府的故事。舞蹈队分前棚后棚,前棚一般由36个人组成,大型的由108人组成,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一步一呼,队列变化或“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四虎并驱”,或“二龙相斗”,翻腾穿插18套式。后棚人数多少不等,但最多不超过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配合前棚演出。 揭阳英歌舞已有300多年历史,流行于普宁、揭东等地,以普宁的英歌舞最为闻名,被誉为“英歌舞之乡”。1956年,普宁英歌代表队到北京参加“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会”,1991年6月普宁燎原镇泥沟英歌队应邀参加深圳荔枝节表演,9月又应邀到广州为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赛抽签仪式的文艺晚会演出。 五、潮剧 潮剧,是潮汕地方剧种,用潮汕方言演唱,明嘉靖年间,揭阳潮剧已有本地特有剧目《荔镜记》、《苏六娘》等。 潮剧流布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以及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潮人聚居地区。唱腔是曲牌联缀体和板式变化体两种体制的融合,保留着一唱众和、二三人以同唱一曲和曲尾帮唱的形式。乐调分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和反线,伴奏音乐吸收民间大锣鼓乐、庙堂音乐、民间小调等;乐器有唢呐、笛、二弦、胡弦、扬琴等,锣鼓有大锣、小锣、苏锣等。角色早期生、旦、丑、外、贴、末、净等七角,至当代发展为十种丑、七种旦、五种生、三种净,其中以丑、旦表演最有特色。 晚清,揭阳不少潮剧班,行当齐全,阵容严整,演艺高超,蜚声潮汕,其中知名的有揭西县棉湖桥园的“老玉堂春”、揭东县曲溪寨内的“老玉春香”、渔湖江夏的“老源正”等。现在潮剧界演艺名流,不少是揭籍艺人。 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艺术及演出活动发展神速,揭阳潮剧团《丁日昌》等剧目曾上京参加汇演并获奖,市境内许多潮剧团也先后多次到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演出,既加强了侨胞思乡凝聚力,又促进了海内外文化交流。 六、纸影戏 纸影戏,俗称皮猴戏,是用皮革或纸板平面雕刻成各种人物形状,透过灯光在棚窗纸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至清未,改影现为形现,将原皮革或纸版平面雕形改为木偶立体造型,木偶背部和两手各穿一根铁线,以供操纵表演。低影改为木偶,但潮人习惯仍称为纸影戏。 纸影戏也属地方剧种,有正音戏、潮音戏、晚清以后,揭阳纸影戏十分盛行和普及,纸影戏班多达几百家。 纸影戏表演时,台内仅有五、七个人,包揽了生、旦、净、丑各行角色的表演唱唸和鼓乐,故潮俗有“手打鼓、脚打锣、口唱歌、头壳撞深波”之谣谚。 七、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历史悠久,最具地方特色,发端于明代中晚期。 潮汕工夫茶,重在品味鉴赏,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选茶,潮人最喜乌龙茶等。选水,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炭火,潮人最喜用“绞只条”炭,此炭无烟,具有炭香气味,以此炭烧水,火势均匀。茶具则有茶壶、茶杯、茶锅、茶洗、茶碟等12件。 泡茶之前,选用开水把茶壶、茶杯烫过,称为“热罐、热杯”,装茶叶时,讲究小粒在底部,大粒在顶部。还有“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讲究。任日本口福会会长的日籍华人陈东达教授在《饮茶纵横谈》一书中说:“日本的煎茶法来源于潮汕工夫茶。”
一、求婚。一般由媒人说合或亲朋介绍。 二、合婚。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贴送到男方,男方便将议婚男女双方生辰请星家合婚。如经先生推测,双方生辰八字不会“相冲”,便将庚贴陈于“灶神”前,三天内家庭各事如意,便可确认为可结合。如遇不顺心的事,就被认为是“不合”,便将女方的庚贴送回。 三、开聘。双方合婚相合,便可相亲,“看家风”,若无异议,便可开聘。开聘要在12版红帖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客俗旧时聘礼称“洒水”,什么“酒水”配什么嫁妆。“酒水”高低不等。一等叫“食楹”,二等 叫“食些箩”,三等叫“食箩”,四等叫“箩格”,五等叫“鸡公酒”。鸡公酒是最低等的,穷人花不起这个钱,就由男方送女方两只公鸡,两斤猪肉,两壶酒,几对鸡蛋;而女方父母给的嫁妆也很少。客属聘金的尾数一般要两个“九”的数码,取长长久久的好兆头。聘单红贴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后,若女方认可,男方便可送聘定亲。 四、定亲。送聘定亲,也叫“纳采”。男方择吉日把议定的聘金送到女方家,女方交点后回送男方两个糖包并插上石榴花,称为“受聘”。 据普宁市陈壁初、王史风先生介绍,旧时普宁县洪阳的习俗是,女方受聘后,除回敬男方糖点外,还要送上大吉四对,谓之吉吉利利;春草两丛,谓之“草头结发”;猪心、猪肺一副,谓之肺腑连心;五样:早粟(即夏收的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油麻,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 送聘、受聘后,男女双方各包糖包分送亲戚朋友,谓之“食甜”。亲朋回礼以贺,送给女方的为布料、花粉等礼物,谓之“添箱”。 旧时在“纳采”前,男女双方是不能打听对方的姓名的,即使是定婚后,男女双方也不能互致问候,互通信函。所以,在旧社会,除血统婚外,男女双方在揭红布盖头前,是互不相识的。女婿未“上厅”前,也不能到妻家。 “上厅”,实际就是一种宴请新女婿的礼节。旧时揭阳在女儿出嫁之后,女方父母必须择一吉日良辰,或乘乡里游神赛会演戏热闹等机会,备酒席宴请女婿,女婿必须穿“长衫”,赴宴坐席,叫做“食红桌”。以后女婿方能与岳家正常来往;如岳家有丧事,女婿方能前往奔丧,吃“白事桌”。若新女婿未吃过“红桌”,而遇岳家出了丧事,则必须先办“红桌”,才可吃“白桌”,奔丧。 五、出嫁。男方择定迎娶日期,用红帖写明,送女方家,叫做“报日”。女子出嫁前要请老年妇女“挽面”。这个“挽面婆”,一般都是乡里较有威望的老年妇女,比较“好命”,子孙多,讲卫生。挽面时,挽面婆首先在女子的脸上抹粉,作润滑之用。然后,双手拉开一条结成圆圈的纱线,另一头用牙咬着,交在女子的脸上“绞”,清除脸上的污垢,也等于按摩、整容。出嫁前的姑娘还要邀同寅姐妹食厚合甜菜,睡于下垫稻草的灶前,寄意出嫁后合人,人缘好,生活甜甜美美。 揭阳县旧时姑娘出嫁前一夜睡草铺,其形式如同行刑前的囚犯。黄光启先生称,此俗源于昔年一个狠毒的后母娘。这个后母娘为羞辱前人遗下的女儿,在其出嫁时,将喜事办成送死囚般。不料此女出嫁后,发家致富,子孙昌盛。自此以后,人们便相仿效而相沿成俗。 六、迎娶。女子出嫁时,男方备结彩花轿一辆,鼓乐以导,亲友备盛服陪新郎至女家迎娶。 潮俗女子出嫁、男方迎娶的程序是这样 男方结彩花轿到达后,新娘父亲或族老以碗水泼于轿顶说吉祥语:“碗水泼过轿,女儿变做夫人样。”新娘登上花轿前,要先和父母叩揖辞别,并呜呜啜泣,表示对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依依惜别之情,也留点眼泪给母家做“家伙”(家财),古时谓之“韵兴”。 伴娘及同寅姐妹伴新娘进轿并随同前往。 阿舅(新娘的弟弟)“掼油瓶”,陪姐姐出嫁。 客属还由伴嫁娘挑红布袋在后“压轿”。花轿抬到男方家门口,由另一男孩拜轿门,然后新郎用纸扇在轿前扣三下,新娘头盖红布,由一“好命婆”牵出轿门入屋。 新娘到家后,新郎、新娘先拜祖先,后拜父母及叔伯上辈,然后夫妻互拜,鞭炮鼓乐声喧,礼成后,新娘入洞房。 中午,新郎家宴亲朋,新郎、新娘共进午餐,夫妻交杯换盏,谓之“合卺酒”。 午宴结束后,由新娘向家族中的上辈、亲属及姻亲、来宾,由外到内,从长辈到晚辈,依次敬茶。敬茶时,对长辈要跪敬,被敬者要双手扶起新娘并饮茶双杯,赠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之“赏面钱”。 七、闹新房。婚礼当晚,亲戚、朋友看新娘,闹新房,做“四句”。最后,由“青娘母”(媒婆)牵被角,说一番吉利的话,如有的“青娘母”唱道: 头角被角绣牡丹, 夫妻相敬心相和。 有告有量(潮语音:娘)人钦敬,孝敬大家(潮语意为:家婆)共大官(家翁)。 再牵被角绣芝兰, 夫妻相敬心相同。 有钱有银耕作得, 女来纺纱男种田。
高氏源自山东 齐国最高上卿 高,是发源于山东的一个古老姓氏。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代的齐国,有国、高二公,世代都是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是齐国的一切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他们二人的最后决定。这就是《左传》注解上所说的:“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 这个在两三千年前便已声名响亮的姓氏,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讨论到高姓的姓源,真是头绪众多,一言难尽,因为,过去五千年以来,组成这个大家族的分子,至少在四五支以上,堪称“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 先谈周代在齐国神气非凡的那一支高氏,关于他们的姓氏来源,是见诸《广韵》所记载的:“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以为氏”;以及详载于《通志氏族略》的:“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亦为高氏。” 高氏这个大家族的另外几支组成分子,就有确实的文献和资料可稽了,计有《北齐书》上所记载的:“文宣帝赐元暴安,元文遥皆为高氏;高隆之本姓徐,其父为高氏所养,因从其姓”以及明载于《魏书》的“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云高阳氏之后,故以高为氏”。 另有在不计其数的姓氏之中,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为数也不少,譬如,高车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依照后世的考证,高车氏是“九姓回鹘种类入中国者,后魏有高车或如”;高堂氏是“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高阳氏大家都很熟悉,是上古颛顼帝的姓氏,其后亦有以高阳二字为姓者,《吕氏春秋》上即有一位古辩士高阳¤;高陵氏则为“秦昭王弟封高陵君,其后因以为氏”。这些复姓,长久以来十分少见。 长久以来百花似锦,满园芬芳的学界文坛,是人杰出智慧的最佳说明,其中,高姓园丁的耕耘血汗可真不少,譬如,汉代就有世传鲁诗的高嘉、高容、高诩祖孙三人;传《传礼书十七篇》,历数传而至戴德、戴圣,使后世言礼者多宗之的高堂生,以及著有《孝经解》,并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的学者高诱等。 此外,像唐代的高适,不但历任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显达异常,而且为诗骨力苍老,才思奇纵。高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北郭十友”之一,曾经参加《元史》的编纂工作,并以雄浑的诗名而著称;嘉靖年间的高武,在传统医学上,久享声誉,他所传的针灸之术,已成为医学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部门;清代的高其佩,在传统画坛上的名气人人皆知。 从上面一连串闪耀着光芒的名单,任何人一望而知,过去数千年来,高氏的名气有多大,多响亮! 源流与迁徙 高氏源远流长。古有“高阳世胃,渤海家声”。古籍中最早出现的高姓人物是“始作屋”的黄帝臣高元。高姓原出姜姓。炎帝生于陕南渭水支流姜水,因而得姓姜。周初武王封姜尚(字子牙)为齐侯,号太公。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姜赤,他有一子封于高邑(今山东禹城),以封地为姓。公子高之孙姜傒被周天子任为齐国上卿,掌军权,与管仲合作称霸中原,立下大功。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齐国上卿,与田氏同为显赫贵族。战国时田代齐,高氏族人多迁至鲁、燕发展。高傒26世孙高洪,任东汉渤海郡太守,后裔十分兴旺,因此高氏郡望为渤海郡(今河北霸州市)。南北朝时相继任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份接受魏帝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君主,由此高氏进入鼎盛阶段。后北周打败北齐后高氏有所衰弱。此后渤海高姓主流是高欢堂弟高岳一族。唐朝以前高姓一般在北方发展。唐末黄巢起义后,淮南西路光州固始人高纲避乱迁入江南福唐郡(福州怀安县),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授以从政郎。南宋时福州宁德高钢后裔高颐中进士,任永州东安知县,其子高旷定居于邵武,随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讲学于武夷精舍。高旷子高潭生三子:嶷、嵬、岐。高嶷徙漳州。高嵬中进士居邵武,生三子:文昭、文辉、文章。高文辉因宋末元初兵乱迁居宁化石壁村千家围,有子十郎,号作岐,为高姓67代。十郎高作岐于元朝元贞二年(1296)迁上杭县胜运里曹田乡开基(今蓝溪曹田村)。十郎即为上杭高氏始祖。追索起来,上杭高氏属唐末高钢的后裔。另有一支北宋时随宋太祖、宋真宗征战、官至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的高琼族人,因逃“青苗债”由山阴迁漳浦。 繁衍与发展 上杭高姓始祖十郎,名作岐,于元世祖元贞二年(1296)迁上杭蓝溪曹田开基,妣沈氏、童氏,生有四子:百一郎、百二郎、百三郎、百四郎。高十郎死后葬蓝溪黄潭村龙磜。百一郎,名高成,号士立,在元泰定二年(1325)考中进士,任潮州兵备参议,后弃官从商,裔孙居广东的梅县、兴宁、五华、大埔等地。百二郎为邑庠生,他的裔孙除在上杭繁衍外,外迁的主要有:其孙高正在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任职于潮州府,看中了揭阳汤坑一带的地形风水,因此,迁往汤坑,到百二郎玄孙念三郎时,在广东揭阳开基创业,繁衍后代,所以念三郎为揭阳等地客家高氏始祖,其裔孙遍布于广东大埔、丰顺、揭阳、揭西、五华,广西贺县,台港澳地区及海外,成为广东客家高氏主流。百二郎的七代孙高继福迁武平高坊,后代一部分又迁江西瑞金泽潭和上杭官庄。百二郎九代孙高福聪迁永定合溪中村。百三郎后裔有迁上杭庐丰横岗、茶地高屋、白砂和中都以及江西修水等地。上杭高氏主要分布在蓝溪曹田,庐丰横岗,茶地高屋,白砂洋乾,中都上都,官庄新风、贵和,珊瑚下坑等地。 当代高姓的人口及分布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1 452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高姓人口由93万激增到1 45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年高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五省又集中了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在近600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答:回复 2楼生性的帖子好茶吧,只是浙江人造孽的时候,有时身不由己,无奈无奈
答:联邦止咳露是一种镇咳药,也是一种处方药,长期滥用可以导致依赖甚至成瘾。轻者出现低血钾症,导致骨头疏松,重者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死亡。而...
答:因为今天国外那边发货,过几天到港,然后报关后,就带回去给朋友了。然后还要教他。所以要提前去考察场地
答:文昌阁、玉湖、揭阳学宫~ 旅游地区:黄歧山名胜风景区、榕城仙桥桂竹园岩游览区、揭东金狮旅游区、揭西大洋旅游度假区、惠来南海海滨浴场度...
答:揭阳普宁2.26发生[爆竹烟花]事故、20人死亡、49人受伤.
答:不是很多嘛~~~~走两步就都是啊
答:黄岐山烧烤啊~~
答:在进贤门就有,只有一路公车是埔田到进贤门的,在马牙海关也可以坐到这路车
答:服装 酒店 信贷 还有娱乐
答:这问题连普宁人都很纳闷 普宁是县级市 揭阳是直辖市 所以普宁现在是被揭阳管 当然,如果你上面有人的话,那么普宁就可以不用被揭阳管了...
请问揭阳那边有什么礼节的?【广东揭阳惠来溪洋村】-为您提供最新最优广东揭阳惠来溪洋村信息-突袭网
广东揭阳惠来溪洋村的所有信息
&& &回答() && &回答() && &回答() && &回答() && &回答() && &溪洋--吴姓从莆田到此定居回答(3) && &我就是溪洋村的回答(1) && &邮编查询51522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 51522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华谢管区 51522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东福管区后陈村九直巷 51522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东福管区东福村二直巷 51522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回答(1) && &计生局(计生办)在惠城区后溪洋的路口处。 你在金龙大厦路口往南方向开往后溪洋村,大约200~500米就到了,在路的东侧。 回答(1) && &和气生财,这事最好通过双方谈判,和平解决。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加剧误解和仇恨。回答(1) && &( 地址是南门大街那条路,金龙大厦往溪洋村方向的左边回答(2) && &景区位于福建省永泰县葛岭镇溪洋村,占地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28米,距福州39公里,永泰8公里,交通便捷,誉有福州“后花园”之美称。天门山巍峨秀丽,景点众多,类形...回答(1) && &你可以去北站或西站坐车 往永泰的方向 到了台口 也就是天门山景区就可以下车了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 吧 你可以叫售票员到了 天门山停车的回答(1) && &小商品、礼品、饰品、日用百货,华南基本没有很大的生产商,但广州这两三年...现在基本都不用加盟费的,而且售后服务都很不错的,您最好还是自己考察。...回答(1)
&& &基本信息 电话: 所在地区: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地址:惠城镇榕石西侧 邮编:515200 建校时间:1985 年 学校信息网: /c/RUZKR0pFSA%3D%3D...回答(1) && &全名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支行回答(1) && &村、潮汕民俗文化村于一体的粤东金海湾植物园。此外,南海、靖海等地的海滨度假村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道教胜地赤松观龙藏洞 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回答(1) &&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09年惠来一中高一的录取分数第一批是570,第二批是550 至于重点班的分数我就不清楚了回答(1) && &51523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沃角村回答(1) &&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海滩好玩回答(2) && &515223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二中邮政编码回答(1)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东港镇有那些快递公司我朋友正好是做这方面工作的,我有所了解,.注册商标的话一般找代理公司,需要提供公司执照或个体执照,申请商标是一次...回答(1) && &从北京西站坐火车到广州,广州的广园客运站或天河客运站有长途车直达广东惠来县。推荐:广园客运站 惠来直达班车班次较多!祝您出行愉快!我是惠来本地人 欢迎您的到来。回答(1) && &我是揭阳的,我当时是从北京西站坐火车到广州,广州没有直接到惠来的车,火车汽车均没有。您可以去广州广园坐汽车到揭阳马牙站,在另外坐车去惠来。回答(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揭阳市惠来县仙魇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