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县政府网新农村最新消息

今日热点:
  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8日电 (王帅)近日,2016年迎新春全国公安网络书法展在广大公安书法家积极参与下,圆满落下帷幕。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程敏的作品荣获三等奖,他也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据悉,此次书法展旨在激发公安民警的创作热情,扩大警营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警营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书法展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0名,入展112名。
(编辑:丁)
关键词:经侦当前位置:>&>&>&正文
湖北全省中稻机收开镰仪式在公安县举行
】【】【】
  金秋硕果,稻谷飘香。8月31日,全省中稻机收开镰仪式在公安县章庄铺镇欣荣村举行。现场30多台半喂入式收割机来回走动,机械轰鸣,人影蹿动,热闹非凡,拉开了全省中稻机收序幕。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做了重要讲话,省质教管理处处长徐华乔、科长陈鹏宇,荆州市农机化办主任冯锦刚、监管科科长张启新,公安县农机局局长陈秋林、纪检组长陈享,章庄铺镇欣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种田大户,以及省、市、县各界新闻媒体300多人参加开镰仪式。  公安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每年中稻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机械化收割达到95%以上,为了确保粮食可粒收仓,公安县农机局早动员、早布署,引进外“机”和调集周边县市收割机达300多台参加中稻机收大战。&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片区开发、以片促面”的工作思路,从解决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选择水系相通、地理相连、风俗相近的一定区域,坚持片区开发与整体联动相结合,通过在花基台、孟溪大垸、埠河这三个片区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了适合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图为:公安县长周昌俊安排部署“四下乡”活动
&&&&“虫窝子”的蝶变
&&&&花基台,远近闻名。
&&&&花基台位于公安县中部,是围绕北湖地区的夹竹园镇陈榨、齐心、陈祠桥和闸口镇双潭、保恒垸5个村的独立水系,有3000多农户、1.3万人,耕地面积1.85万亩。
&&&&花基台出名,是因为它是个“虫窝子”。严重时,30%的人群感染血吸虫病。受“虫”的影响,花基台农业生产落后,农民生活贫困。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686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公安县新农村建设最初的试点,就选定在了花基台。决策者们的共识是:以花基台片为试点开展血防综合治理,探索在血吸虫疫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在血防疫区建设新农村如何破题?
&&&&切入点选定为血防综合治理――采取传统防治与环境整治并举的措施,将血防灭螺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规划,整合项目,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将农业血防、林业血防、交通血防、国土血防、水利血防等项目资金进行有机整合,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3亿元,始终突出血防综合治理,控制传染源,坚决遏制住血吸虫疫情。
&&&&几年的艰苦努力,“虫窝子”发生蝶变。
&&&&――花基台地区人畜感染率分别下降到0.1%和0,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产、畜禽、蔬菜、葡萄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28元,翻了一番。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投入4300万元实施了花基台高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区基本农田达到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的效果。并以陈榨、保恒垸两个居民点为中心,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已有60户农民进小区居住。
&&&&――水、电、气、路、厕、医等生产生活设施大大改善,形成了四横三纵的交通路网格局,在全县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农田灌溉保障率由30%提升到100%,排涝标准由5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安全饮水、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水窝子”的嬗变
&&&&在公安,孟溪大垸与花基台齐名。
&&&&孟溪大垸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水窝子”。大垸三面环水,自然灾害频发,上世纪百年间就发生过4次溃口,特别是1998年的大洪水,给大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大垸辖孟家溪、甘家厂、章田寺3个乡镇49个行政村,总面积320平方公里,耕地18.52万亩,是全省最大的独立水系的民垸。走进大垸,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60%的村不通公交车,80%的农民饮用沟渠水、堰塘水,84%的村流行血吸虫病,500多户住在土坯房和危房内,大垸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
&&&&2007年,垸内有1个省级重点贫困乡镇、8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16户、21569人,是湖北省典型的插花贫困地区。
&&&&公安县的另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就选在了孟溪大垸――以扶贫综合开发为重点,探索在相对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2008年,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引导、项目整合、部门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围绕孟溪大垸脱贫致富,启动扶贫综合开发。2009年,孟溪大垸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也被荆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近三年,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亿元,全面加强大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用于解决“保安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安居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八大民生问题。
&&&&――新修通乡通村公路180公里,加固堤防21公里,疏浚沟渠100公里,深塘扩堰870口,整理农田3万亩。
&&&&――新建农村水厂3处,解决了3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电力、电讯、广播等网络设施布局日益优化,血防综合治理通过国家验收,中小学校全部实施抗震加固工程,村卫生室全面创新甲,文化、体育、群众活动中心等设施广泛普及,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提升优质粮、油两大传统产业水平,培植杂交稻、水产、畜禽、食用菌等四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工业集中区等,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2元,比2007年增加1375元;贫困人口减少6039人,减少30 %。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省、市、县有93个单位在孟溪大垸驻村,三年共投入帮扶资金700多万元,有力支援了大垸各村发展。当前,孟溪大垸正在围绕创建荆州市党建示范区这一新目标,以“党员架金桥、群众奔小康”为主题,全面开展“五个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深入推进扶贫综合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后花园”的喜变
&&&&埠河镇,公安县的北大门。面积22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10.1万人,面积与人口均占全县的十分之一强,是一个拥有独立水系的片区。
&&&&埠河镇与荆州中心城区一桥相连,是“大荆州”的后花园。虽区位优越,但发展差距较大,与特殊的地理区位不相适应,与群众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埠河镇被确定为全省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的机遇,确定埠河镇为全县新农村建设重点乡镇,立足高标准,建设“后花园”,打造亮丽的公安“北大门”。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化、五年明显变化”的工作要求,以建设江南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目标,突出发展葡萄、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突出工业兴镇,盘活土地资源,建好江南新区;突出生态宜居,做大中心集镇。
&&&&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上,重点抓好无公害葡萄基地建设,优化种植品种,推广设施栽培,实施标准化生产,葡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昔日的露天葡萄园变成了一片片设施齐全、绿色安全、高产高效的葡萄基地。目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占据湖北葡萄“半壁江山”。埠河镇相继被列入国家星火富民工程万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示范点、中国葡萄科普示范基地。
&&&&以棉花、油脂、葡萄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团结油脂、昌达棉贸、金星油脂、金秋科技、绿环科技等企业快速成长,初步建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业园区。
&&&&充分利用荆州城郊优势,以大型水利工程――北闸为中心,建设北闸临江旅游区。目前,从集镇到景区专线已开通。积极发展餐饮、娱乐和房地产业。近年来,全镇建起了30多家“葡萄农庄”、“星级农家乐”和“益群小区”、“书香门第”等高标准居住小区,吸引了大批荆州城区人口到该地休闲和居住。
&&&&推行集中居住,建设农民新村。探索“先组织散居农户入住、再动员分散农户进驻”的办法,建设义和村民康小区。目前已有30多户农户进驻小区,明年底将达到200多户。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两年来,共整合各类建设资金1.5亿元,特别是国土、农开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建设,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分洪区”的巨变
&&&&公安县是洪水走廊、“百湖之县”,江河堤防总长居全国、全省之首,举世闻名的荆江分蓄洪区位于其境。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了县域经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安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与全局协调发展,在片区开发的同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扶持、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特色农业快速发展。致力于从农业大县向特色强县的跨越,强力打造农业高效板块。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粮棉油、畜禽、水产、葡萄等十大农业板块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省优质棉板块建设示范县、全省优质油工程示范县。水产跻身全省五强,多种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增幅在荆州市位居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市场主题日益壮大。按照“县级抓龙头、乡镇抓专合、村组抓大户”的思路,加快市场主体建设,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专合组织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20家,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合组织161家,位于全省前列。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12元,绝对值和增幅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近三年来,全县新修通乡通村公路2200公里,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新建沼气池23万口,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4万座;实施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29万亩;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2处,解决了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疏洗沟渠195条870公里,加固堤防63公里。三年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多亿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今年9月,公安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活动。以“五线”(207国道、沙渔省道、公石省道、港黄省道、黑大公路)为重点,以“五整治一落实一建设”为主要内容,对全县村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劳力2万人次,动用机械1500台套,清运垃圾37万方,清理沟渠380公里,清除杂草1000万平方米,新建垃圾池296个,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乡风文明不断提高。采取举办宣传专栏、百姓讲座和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四下乡”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广大农民政策形势、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培养,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以“争先创优”、“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五个基本”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构建民主文明、互信和谐的新农村。“十二五”的大幕即将开启。“十二五”期间,公安县委、县政府将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乡村特色和地域特色,建设类型多样、特征鲜明、风貌各异的新农村;更加注重讲求实效,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耕地、水资源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建设水韵公安、绿色公安、繁荣公安、和谐公安,打造江汉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撰文 刘松勤
图为:甘家厂乡七根松新村
图为:荆州长江大桥
(责任编辑 余凌云)
  新华网湖北频道诚邀广大网友投稿,您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精彩瞬间。
  请将作者、拍摄时间、地点和简要说明连同照片发给我们,我们将精选其中的好图、美图在页面上展示,让所有新华网友共赏。[]
最美景区三峡人家大别山秋景
宜万铁路试运行首趟客运列车枝江举办烹饪厨艺大比武活动
小伙救人获救女冷漠残忍虐兔女引爆众怒
广告热线电话:027-81144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手提袋体现政府公正大方,敦厚和实用性。上面留有制作说明。
原图尺寸:600x410-->
新农村建设――手提袋设计搞
在线涂鸦快乐多!
请添加您喜爱的标签:
您可以输入10个汉字以内。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6:19:30
  建设新农村,公安怎么办?  ――许昌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翟化夫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履行公安职能,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全力维护农村的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全力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一是要密切关注农村社会动态,及时掌握社……(新文秘网省略56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教育、司法等多种手段,综合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措施,积极稳妥地化解和缓解矛盾,避免扩大事态、加剧对抗。特别是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手段去解决,努力把握好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确保农村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确保农村大局稳定。  二、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安全感  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一个和谐稳定社会的基本构成要件。建设新农村,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突出的社会治安乱点和难点问题,为农村的发展着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安全感。  一是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大量存在,公安机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坚决打击和防范农村“两抢一盗”犯罪和黑恶势力团伙犯罪,加大对盗割通讯电缆、破坏农田设施犯罪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对一些采取暴力手段,插手、操纵基层选举,控制基层政权,干预基层行政事务的黑恶势力及横行乡里、称霸一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地霸”、“村霸”、“路霸”,要坚持露头就打,决不允许其坐大成势、形成气候。对治安混乱的区域、路段和村镇要抽调警力实行集中整治,及时扭转少数农村地区治安秩序混乱的局面。要适时组织开展农村“打邪治非”、“禁赌”行动,依法取缔封建迷信活动,彻底解决“黄赌毒”现象向农村蔓延问题,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大农村黑网吧整治力度,着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二是要大力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要进一步延伸警务工作的触角,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治安实际的农村警务机制,努力把更多的警力放在村镇,放在案件多发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要时段上,提高农村群众的见警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威慑力。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共同构筑农村治安防范控制的坚固屏障。  三是要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推动平安创建活动。要以基层所队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切实把基层所队尤其是农村派出所建设成为农村稳定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维护一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要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走,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行群防群治,努力积小安为大安、积小稳为大稳,以小区域的稳定带动整个农村大区域的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 ……(未完,全文共2434字,当前只显示146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公安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