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3风扇响到底有没有风扇

如何评价微软 Surface Pro 3?
&ul&&li&主机重 800 克,Type Cover 295克
(MacBook Air 11寸 1060克)&br&&/li&&li&12 寸
屏幕 (MacBook Air 11寸 )&/li&&li&42Wh 电池 (与上一代相同) 九小时网页浏览续航&/li&&li&赠送电磁笔 (Surface Pen 若单独购买,售价 49.99 美元,388 人民币)&/li&&li&&a href=&/surface/zh-cn/products/surface-pro-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rface Pro 3&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img src=&/3cfcc5f17e200d19b80cbd_b.jpg& data-rawwidth=&1688& data-rawheight=&10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8& data-original=&/3cfcc5f17e200d19b80cbd_r.jpg&&&ul&&li&&b&i3
799 美元,5688人民币&br&&/li&&li&&b&i5&/b&
999 美元,7388人民币&br&&/li&&li&&b&i5
1299 美元,9688人民币&br&&/li&&li&&b&i7
1549 美元,11088人民币&br&&/li&&li&&b&i7
1949 美元,13988人民币&/li&&/ul&-------------------------------&br&针对 Surface Pro 3 的 Type Cover 售价 129.99美元,988人民币,包含五色:青色(如上图)、紫色、黑色、深蓝色(仅限 BestBuy)以及正红色(仅限微软专卖店及官网)。
主机重 800 克,Type Cover 295克
(MacBook Air 11寸 1060克)12 寸
屏幕 (MacBook Air 11寸 )42Wh 电池 (与上一代相同) 九小时网页浏览续航赠送电磁笔 (Surface Pen 若单独购买,售价 49.99 美元,388 人民币)i3
799 美元,5688人民币…
148 个回答
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给大家讲讲我的买surface之后的体验。(多图)我是大概在两个月前买的中国版surface pro 3 i5 128G.。并没有买原装键盘。如今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非常好。在一开始使用的时候的确是让我有些失望了的,但是经过一阵磨合之后用户体验得到很大的提升。一.关于笔首先一定要安装的一个app是微软商场的 surface hub 。这个应用可以重新定义触控笔的按钮作用,可以用来打开默认的modern版 Onenote
或者是打开桌面版的 Onenote。
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调整触控笔的压力敏感程度。 如图。这样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各种画图应用里笔压不敏感。比如著名应用 Fresh
paint ,在一开始我没有调整之前,画画的时候要非常用力才可以表现出线条的粗细。到底有多用力呢?就是感觉会用力到舍不得的地步(ˉ▽ˉ;)…生怕屏幕被我压坏或者笔被我弄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使用手指的时候线条无比清晰。那一刻我感觉要完。 这样压根没有压感笔的意义啊 (╯▔皿▔)╯所幸有这个运用,我的画画体验顿时抵达高潮(~ ̄▽ ̄)~*,附上fresh paint绘图一张于是我画画的旅途一发不可收拾。顺便推荐几个应用。1.Bamboo paper优点是颜色很鲜明,主要适合那种线条清楚的简笔画,和fresh paint 不一样,后者更注重的是 paint (也就是油画,水彩等)。缺点是颜色少,线条粗细少。(当然简洁本身就是其特点)附图说明效果。2.sketchbook
expressAutodesk 的sketchbook 是有pro版本的但是没有 modern 版的··不开心。强烈希望能出modern版的pro我一定买买买!这一款的画图我个人感觉是突出草图感觉,因为可以非常好的把握细节。在调整笔触大小和笔触深浅上非常好。可惜毕竟是express版,还是有些功能简陋的感觉。据说pro版可以画动画,我十分期待这种功能。附图说明线条的细节能多好(因为用的少,所以现场随便画了画)(这是在答案发布之后,我再用sketchbook express 画的。第一次画这种东西,画了不少时间。由这张就可以看出这个应用可以很好的把握细节)(这是在答案发布之后,我再用sketchbook express 画的。第一次画这种东西,画了不少时间。由这张就可以看出这个应用可以很好的把握细节)二.关于触碰 surface虽说是十点触控,但其实操作手势和 Ipad 比还是差了很多。所幸有一个应用 叫 Touchme gesture
studio. 这个应用可以自定义手势,最高可以五个手指。比如有两只手指顺时针旋转以刷新网页的酷炫手势。有了这个应用之后我的surface比起ipad 的手势操作甚至更好了!(注:该应用需付费)三.关于硬件刚买的时候,风扇的声音非常大,也很烫。但是在经历了几次更新之后,风扇声音已经可以忽略了!而且也没那么烫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上海的冬天来了,我似乎有些怀念滚烫的右上角了(-__-)b。四.其他软件surface上很多知名运用都可以用的很舒服。包括autocad 2015 图标都放大许多利于使用。更不必说在发布会上提及的 ps 2014 cc,也是优化的非常不错。用手指控制这些软件的感觉酷炫啊!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 office 办公软件。我个人觉得2013实在是太酷了。尽管在触摸操作上没能完美的区分手指和笔,但是不得不说给了我从没有过的良好感受,切切实实的感受到 “生产力工具”的含义。比如上图,用word交作业,老师进行批注。比如上图,用ppt直接手绘出一些说明图。五.关于云端。微软的onedrive 曾经让人无语到底。因为速度奇慢无比。但是这一段时间,我深刻的感觉到了速度的提升。图片随下随到,感觉非常不错。那些困扰速度而不忍心下手买surfece的同学可以无忧了。那么就先说这些吧。我还在慢慢研究这个产品,感觉越来越和她契合了。这篇回答也希望给你们另一个角度去感受一下surface pro 3 的体验。谢谢。
这TM才是一款真正的平板电脑。发布会上已经明确说明了这款设备的意义——让用户在享受到平板的娱乐性的同时,兼顾专业办公需求。而这恰恰是iPad的最大痛点。从一开始微软心里就很清楚,同一价位与iPad竞争的surface rt不会有什么作为的,真正有竞争力的只会是pro,而她的竞争对手不是iPad,而是MBA。经历过前两代的试错和积累,微软终于放手一搏,放了大招,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surface pro 3。你说pro 3和前两代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吗?其实没有,但是她更彻底,更纯粹,换句话说,如果说以前的pro是娱乐的同时让你工作,那么pro 3的各项数据告诉我们,她根本不管什么娱乐不娱乐了,这就是款提供生产力的极致轻薄的超级本。这点尤其明显的体现在了屏幕的尺寸上,前两代10寸的屏幕明显更顾忌iPad,希望surface依然可以进入到大众娱乐消费中,而pro 3的12寸则从根本上放弃了这一想法,如果你想躺在床上把surface搭在肚子上看电影,没问题,但是这绝不是她的针对场景,pro 3的场景是,在工作和家居中的灵活切换,轻办公和适度娱乐,这可以从pro 3各种配件的进化上略见一斑——触控笔、Type Cover等等等等。至于价格问题,微软已经仁至义尽了,那么多版本中,i5 256G + 8G RAM版 1299美元的版本相信会是热卖的版本,再加上触控笔和type cover,人民币9000块是少不了了,唉,我等屌丝又要跪啊。总而言之,新一代的surface将办公特性发展到了极致,同时在硬件上的升级让产品的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重量之轻薄可以让不少商务人士放弃MBA,其性能之强劲甚至可以让设计师等专业用户倾心不已(如果发布会上的展示属实),简而言之,windows阵营在经过那么多年对macbook的抄袭和追赶之后,终于,还是微软自己,拿出了一款真正可以让用户在MBA面前犹豫再三的产品。顺便说上一句,在我的观点看来,surface的这种弱化键盘,将硬件与屏幕整合的平板电脑形式,将会是未来笔电的主流形态之一,微软已经做出了姿态和典范,联想们,难道你们都没什么感想吗?
我在 的答案里阐述了SP2失败的几个原因。如今SP3的出现证明微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针对性地都做出了改进。首先是屏幕尺寸,需要用到x86/win8 pro平台的用户大都需要一台可以当作平板使用的轻巧的笔记本。作为办公设备,10寸的屏幕早已被证明在大多数场合都显得过小。SP3改用3:2比例的12寸显示屏(的屏幕实际使用时一般会以150%的内容大小显示,亦即相当于的可用分辨率。该分辨率略大于13寸MBA的,而比常用的模式可以多显示约31%的内容,比13寸RMBP的retina模式多显示35%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其作为办公设备的适应性。其次是重量,之前我说过两磅重的10寸设备是难以当平板来用的。SP3将重量减轻到800g,虽然比起主流10寸平板的600g重量还大不少,但毕竟这是12寸设备,又配备了高性能的硬件,这个重量对于用户来说就容易接受得多了。接下来是支架。我在评价SP2的答案里说SP2的支架设计使其难以像笔记本般在膝上或较低的工作台上使用,SP3改用全角度支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还说SP2的Type Cover和主机的连接方式也不甚友好,SP3这方面也做了一定改进。还有,由于机身尺寸扩大,SP3的散热性能相比SP2必然有很大改善,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无风扇低负载持续工作能力。这样其作为平板的适应能力也会加强很多。至于SP3的触控笔,这本来就是微软的一大优势,在原有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触控笔的优势会更明显一些。价格方面,800美元起步的售价也是很友好。现在的SP3是可以完全取代一台12/13寸超极本或MBA的,因此对比市场上的超极本,这样的定价可以说是相当吸引人。总之,Surface Pro 3是微软的一次相当漂亮的反攻,产品解决了上两代产品存在的诸多硬伤,体现了厂商的诚意。预计其上市后很快就会进入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超极本/变形本之列,并对苹果的MBA产品线甚至传言中的12.9寸iPad Pro产品线形成强大的压力。补充一些SP3的问题:首先还是那个支架,虽然大幅改进,终究不如传统笔记本的铰链方便;Type Cover的手感不用说了,比笔记本的键盘自然是差远了;还是有风扇,重量略重,对于偏重平板使用方式的用户来说不够好。目前SP3在超极本市场应该是无对手了,1000美元买到i5/4G/128G的800g重的12寸带触摸笔双用途设备简直就是梦幻。然而到年底,苹果发布Retina版本MBA后双方应该就会针锋相对来一场恶战了。SP3的优势是触控笔和平板功能,预计RMBA的优势是无风扇、且更适合传统笔记本用户。除了它们之外,其他超极本的日子估计不会很好过,除了价格之外也就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了。微软换了领导后走的几步路都很漂亮,希望这个势头也能一直延续下去。注:图片引用自Anandtech
在这里看到这些答案还是挺欣慰的。之前在远景上发了一个帖子。与产品无关。回到产品上,话说微软是我见过的最用心做平板的没有之一,或许是因为iPad的成功来的太容易了吧,反而没太大好感。可surface pro的竞争对手从来就不该是iPad,而是MacBook Air之类的超极本。微软这回也觉悟了做成12寸,摆脱了办公娱乐两难的境界。再回到SP的历代产品,一代可以说比较不堪,比超极本毫无优势。二代对比一代主要在性能上做了文章。这里的性能不单单指处理器,还有几乎翻倍的续航时间,以及各种细节优化。可是二代的厚度和重量还是成为槽点,我在另外一篇测评上说过。今天看了三代发布的直播,瞬间感觉二代真的好挫。原以为三代会等到broadwell发布以后搭载它发布的,没想到三代没有在性能做文章,而是大幅修改了工业设计。远看就是surface2即视感啊,相当有爱啊。轻了100多g,薄了30%多。不得不说微软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和竞争力所在,关心用户关心的,而且一定费劲了心思才能做出这种逆天的设计。前面说到了,SP3想要争夺的是移动桌面级市场而不是平板市场,是作为生产力工具而非消费内容的工具。摆正位置后再看这款产品,OneNote和电磁笔一向是他的卖点。这回微软总算觉悟以后大幅在发布会示范,并搬出了PS。不过那支新的笔木有注意求科普。总之在我这种nc粉眼中就是ID吊渣天,生产力没话说的产品了。用电脑上了,把昨天写在评论的话提上来。补充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多配置可选也是用户呼声之一吧。i7一听就很吊炸天有木有,世界上不缺土豪有木有。i3相当接地气有木有。把它当超极本看,多配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屏幕,原来的屏幕比例适合笔电不适合平板啊。刚还和别人讨论竖过来看代码很爽别人告诉我说万一碰到不见封号不换行的强迫(小白)症就悲剧了。3:2虽然逆天了点吧,有些modern界面下的软件又要重新适配了吧,可是至少竖屏下比例没那么别扭了。不过横屏分屏以后就从原来的两个8:9大方块变成两个3:4竖快了。之所以没采用主流的4:3我猜也是怕分屏以后大竖块不好用吧。续航方面没什么好评价的,肯定是越大越好,单纯的技术限制。二代的续航已经很牛逼了详见第二个帖子。wifi固件更新以后网页浏览8小时无压力。三代没有升级处理器工艺很难提升太多续航。况且换了12寸屏幕质量还做小了。
竟然产生强烈想入手的冲动,最近几年看发布会都没有过如此的悸动了。尤其是看到那个拆机图,真的惊艳到了,好酷的风扇啊想起几年前看到retina macbook pro拆机图时的惊艳想起几年前看到retina macbook pro拆机图时的惊艳===================================更新,intel 发布core m,TDP 简直吓人,预感明年微软会继续放大招,推出无风扇的surface pro,这次就不入了,一心一意等下一代。
梦想中的笔记本体积与性能的完美结合人类工程学的又一巅峰唯一不满的是还要等3个月为什么感觉肾区有点隐隐作痛啊。。。
嘛真没想到这么一个情绪化的答案也能骗这么多赞和关注,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然后评论区也指出了我不少错误。所以把整篇答案删掉重写。Surface Pro 3给我这个Pro 2用户的印象就是:感觉用了好多好多黑科技啊。改进非常多。我在修改题目补充的时候,补充了与Pro 2的对比。===============================================首先,Surface Pro系列一直标配的手写笔,在这一代切换了提供商。过去,Surface Pro 1和2采用的都是Wacom的无源电磁屏技术。不得不说在中国,大多数人对digitizer(数字化器,一般来说就是屏+笔。)的了解都不多,包括我在内。Wacom作为电磁笔技术的世界级领导者,一直是该市场的霸主,提供的压感级别也是远超其它厂家,达到1024级。这还是授权给别的OEM的等级,它自家的产品甚至能用上2048级压感。但是,Wacom的技术也不是没有缺陷的。比如说,由于它是无源的,导致它必然会产生所谓的“电磁笔漂移”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笔点在一个像素点上,但是感应器却认为它点在附近(有时候会偏移很远)的某个点上。有的第三方软件可以进行高精度校准,可是无论怎么校准,由于原理上的原因,在你握笔姿势发生变化时,漂移都会再次产生。此外,Wacom无源电磁笔还无法与系统进行遥控级的联动。Surface Pro 3则采用了别的digitizer,采用了微软自己控股的N-trig家的技术。N-trig技术我不是非常了解,因为它目前还在进化中,不像Wacom的技术那样已经逼近顶点。但是我知道:1.它是有源电磁屏,因此可以结合蓝牙连接实现遥控。2.目前这代使用的是蓝牙4.0低功耗连接技术。3.需要电池(有源无源的区别就在于此)4.从视频来看,漂移现象非常轻微或者几乎没有。基本上有源的电磁笔漂移都比较轻。5.缺陷则是,压感从Wacom的1024级,变成了现在的256级。原先的1024压感基本上可以应付大触的专业绘画需求,而256级就只能用来涂鸦和笔记了。*但是因为我不是专业的,所以我不确保上述信息中第4点是否正确。因为使用了蓝牙4.0低功耗链接,所以SP3可以在“关机”或者“待机”状态下保持蓝牙连接,因此,当你使用电磁笔上的按钮,SP3就可以被及时唤醒,并打开OneNote了。这也反映了SP3的一大重要思想:结合OneNote,做最好的“笔记本”。=======================================关于Surface Pro 3 的屏幕,我和评论区里的朋友争论了好一阵子,谁也无法说服谁。首先3:2这个比例,绝对是业界良心的选择。它不论是阅读文档,网页,还是记笔记,都远远优于目前主流的16:9和16:10屏幕。原因是,这些内容对宽度其实更敏感。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是浏览知乎。3:2的屏幕可以在竖屏模式下,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什么叫做较好的平衡?用一个私货公式来讲解可能你会更明白。 px是每个字的字号。字号越大,就越容易读和识别,阅读速度更快,疲劳度相应降低。但是问题则是每行显示的字数可能会相应降低,同时显示的行数也会减少。chars就是每行的字符数了。屏幕宽度固定时,与px成反比;px固定时,与屏宽成正比。lns是每屏幕可显示的行数。因为滚动要比缩放容易,所以它占的权重比较小。3:2的屏幕因为宽度、长度搭配适中,所以不论是竖屏阅读网页、还是阅读文本,都会比16:9、16:10的屏幕舒服很多。同屏可显示的内容也更多。(在竖屏下长和宽可是反过来的哟)再具体的解释我就比较懒得说了……16:9这种比例其实是屏幕厂商为了在一块板子上裁出更多屏幕来卖才疯狂宣传的……;3:2、4:3之类的才是业界良心。此外,屏幕分辨率也有了很大提升。在这个分辨率下,可以比较放心地开启Windows 200% DPI缩放了。对于被缩放的应用来说,每四个像素合并为一个,它相当于是在以的分辨率显示内容。比起当初曾经流行过的 的15寸屏幕来说,这个 1080 * 720的12寸屏幕也精细很多了……相当于OSX下的4x模式。缺陷?当然有。这块屏幕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有让你印象更深刻的黑边……比你的iPad更印象深刻。更别说那些16:9屏幕的设备了。因为现在很多电影甚至都是用21:9的比例拍摄。对此我的看法是:Surface Pro 3 支持4k视频输出,所以,亲,买块4k电视,或者什么牛逼的显示器,好好爽吧。===========================================Type Cover也变化了。不仅仅是从10寸拉大到了12寸,同时还保持了纤薄。重量与上代产品相比只增加了不到40g。微软显著改善了触控板。不仅增大了触控板面积,而且还把触控板面料改回了塑料。在第二代Type Cover上,触控板面料是布的。所以感觉手感比较粗砺。而且,触控区面积也很小。可以说,触控区是第二代Type Cover的主要缺陷。在新一代Type Cover上,这得到了很大改善。我想微软应该是在吸收用户意见后作出的改进。然后就是,Surface Pro本来的目的就是取代Laptop。Laptop字面意思就是,膝上电脑。可是从Pro 1 到 Pro 3,Surface都在努力改进其膝上输入体验。Surface Pro 2 改进了支架,但是在膝盖上打字的体验仍然只有普通笔记本的90%(如果你不考虑普通笔记本的发热区都在腿上的话。。。),有人认为这个设备放在腿上打字不稳固。所以 Pro 3则是从Type Cover和 Pro 3 本体两个方向进行了改造。TC3现在提供了一个“加固功能”,你可以把键盘前部的一小段反折过来,吸附到Pro 3的正面底部区域,从而提供更稳固的链接,让你在腿上可以更牢固地打字。如图:==================================================其它:屏幕变大的好处就是机身内部空间更宽松了,不论是散热还是塞电池,都更容易。例如,SP3的标称网页浏览续航提高到了9小时。相比之下SP2为7小时。风扇改为大号单风扇,更节能却更高效,内部空气流动也更容易。Kickstand支架铰链改进,现在提供了两档固定角度+无限角度的展示模式,可以提供一个舒服的角度。重量改进巨大。在屏幕变大、续航变长的同时却让重量减轻了100+克。所以在发布会上,微软成功地羞辱了MBA 13。附重量对比:MBA 11 :
800gMBA 13 :
1350gSP3+TC:
800+295=1095g只比MBA 11重15g,还比MBA 13轻255g,却在各硬件方面完胜MBA系列。这帮设计苏菲的人真是聪明到了折寿的地步啊。相比苹果,更该脸红的其实应该是其它OEM吧。微软这是在打一票OEM们的脸呢。用一张从别的媒体上截的吐槽图来结束正文吧:=========================================================咳咳搭车小广告,99新Surface Pro 2二手低价出售,128G仅售6000RMB,采用的是i5-4300U CPU,性能与Surface Pro 3同档次产品完全一致,送天蓝色Type Cover 2一枚,包含所有标配配件,另送Mini DP to VGA。欲购从速!!!MBP已发货,未买到的诸位施主请稍安勿躁,如果那个捡了便宜的哥们不感兴趣的话你们还有机会……。。。&我已经清理了评论区,一些时效性不高的评论我就删除了,请原谅。目测本贴将成为知乎二手笔记本交易区……========================================看到有朋友吐槽Type Cover的手感。这个手感……很玄乎的东西……怎么说呢,如果你能接受苹果笔记本键盘或者苹果桌面无线键盘的手感,你肯定就能接受Type Cover的手感。不是说这几款键盘有多好,而是说它们【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好手感】。你只要习惯就能用一样的速度打字,打时间长了都是一样的累。当然如果你喜欢这种不费力、短键程的键盘,那你就当我啥都没说……我买Surface Pro系列,要的就是一种“我出门带Type Cover+Sculpt Mouse,往桌子上一摆就是超便携笔记本,放在膝盖上打字这种情况虽然很少但也不是无法应付,要玩某些游戏或者不方便用键盘时把往背后一翻或者直接拆掉塞包里就可以,在家一插Dock立刻就能接上桌面大屏幕和正儿八经的人体工程学桌面键鼠变身办公用台式机”的感觉。如果你不能感受到这些爽快的感觉,那么你肯定不是Surface Pro的目标用户。是的,Surface最大的好处就是,除了核心部件以外,其它外设都有无限的可能,接键盘,接显示器,接鼠标,接USB Dock,接无数的USB外设,接Power Cover,接各种蓝牙设备。你想怎么用它就能怎么用它,根本不用担心能不能的问题。
论surface pro 的优势 (转自 微博 绝对萌域)
Surface pro 3是一款让我激动的产品,在我看来,微软终于在surface及win8的定位上开始往正确的方向发展。pro3明确了自己是一台“电脑”的身份,意味着微软看清了未来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将电脑操作系统尽可能的进行触控优化从而进军平板市场,而不是将平板和电脑混为一谈。从两年前surface及win8的上市来看,其主要目的有两个:1、紧跟苹果在触控领域的步伐并予以回击;2、向OEM示范win8的正确使用方法。但微软推出win8时的确思路并不清晰,既想在平板领域分一杯羹,又不想丢掉自己windows的巨大优势。这就造成了前两代的产品由于pro和RT太过趋同,因此在市场上造成了巨大的混淆,surface pro时常被拿来与ipad进行对比也就不奇怪了。这也就造成了两个悲剧,一是把win8搞成了不伦不类的怪胎,二是两年时间也没能培养出平板领域的生态圈。微软的优势是什么?是微软长久以来垄断的PC端操作系统,以及围绕windows建立的极为强大的生态系统,现今依然很难有哪个领域或个人能够完全脱离这个生态系统,至今windows在计算机系统中仍然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win8上市近两年时间却没能继承好这一优势,许多专业化软件由于不看好win8因而不提供支持,微软把太多筹码押在了metro上而将windows跑偏了。微软的立身之本是软件供应商,PC机呼唤出Dos系统,鼠标的发展呼唤出Windows,如今触控的发展让metro诞生了。因此微软需要搞清楚的是如何将触控技术更好的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虽然这次没有发布surface mini非常遗憾,但是pro3的意义远超mini。Pro3意味着微软承认了平板这一细分市场的巨大生命力,将此前想要从平板切入吃掉平板和笔记本两个市场的战略,改为了立足笔记本并不断向平板进行优化,进而整合笔记本和平板领域,切入点完全不同。不可否认,苹果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乔布斯更是非常伟大的企业家。苹果的优势在于产品端,ipod将影音娱乐设备做到了极致,iPhone创造了人机交互的新时代,ipad开启了平板电脑的新篇章,并且苹果将这一切完美的商业化,所以在苹果的生态系统里新的细分领域不会对原有领域产生冲击,这也是ipad诞生4年了苹果却依然未尝试把os系统装进其中的原因之一。Surface想要以平板为突破口整合平板和笔记本两个领域显然已经失败了,而pro3的战略是以笔记本为切入点通过向平板学习而改善计算机的生态系统,我认为这条路是正确的,如果坚持下去做好,微软在这一步上已经算是领先了,苹果目前还没有将OS系统触控化。至于surface的继续优化:1、增强硬件及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让其能够成为生产工具的主力;2、继续对触控进行优化,可以是metro和桌面吞并其中一个,也可以是一种全新的平台,人们需要的是对于触控的全面支持,一如当年windows与鼠标的关系;3、产品定型,苹果的产品总是明确的指向某一个市场迎合甚至创造需求,而微软作为触控领域的后来者既不甘于模仿也难进行革新,因此surface始终在摸索中前进,而摸索使得产品生命周期太短,对于成本和产品发展均有负面影响。
卧槽这个和iPad差不多的东西竟然是台真正的电脑!我只能说PC的厂家你们真的是比猪都不如的队友!这TM才是真正的超极本,这才是真正我想要的掌上电脑。
外行写几句感想乔布斯在访谈中,提到平板是否取代个人电脑,他打了个比方:当美国是农业国的时候,卡车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社会需要卡车承担主要生产力角色。当美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国后,城市壮大起来,轿车兴起,并成为主流。但不能说轿车取代了卡车,卡车依然存在,不过更多的人会选择轿车,时代改变了。现在我看到,真正的“轿车”被生产出来了。ta不会取代“卡车们”。但需求“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公司为我们买卡车是理所应当,但我们下班后的生活中,轿车才是主角不是吗?10年后,在家里我们没必要需求PC了,那是的平板就是个人的“轿车”。对乔的话,一时产生了莫名的,复杂的感情。
一稿多投。追求硬盘IO,请关闭Bitlocker。PPT —— 无比流畅,请购买Office 365视频编辑 —— 还受得了(我受得了,开Ae Pr什么还好,MediaCoder也没问题)编译 —— 没问题HD5000可以接受了,剪视频建议外接显示器。再次重申千万不要购买4GB内存版。千万不要。这句话很重要所以多说几遍。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的,欢迎写在评论区里。。。多。图。预。警。前方多图,非战斗人员请立即撤离,这不是演习。对于Surface Pro 3,极力不推荐购买4GB内存版。我购买了Core i7 256GB版本,小票在此。键盘别人送的,我没花钱:为什么不推荐4GB内存版呢,因为如果你开一个VS开一个VMWare你的内存占用很可能会这样:关于机器本身:关于机器本身:Surface Pro 3的本体TM就是黑科技。拿到手比预想中的轻。可能是Pro 1(学校的)拿惯了。790g+样子我单手握持也不是很累。屏幕边缘黑边1.7-1.8cm样子。合体!请注意触摸板是手机照片鬼畜了。键盘灯很炫,但是调节档位不多,但是够用。若干秒不用会自动熄灭。再次敲击键盘会自动开启。这一带键盘送一个收纳笔的贴扣,但是我的同学把他自己的弄丢了,就给他了= =这一带键盘的触摸板手感简直棒,手势也很棒,快赶上MacBook的触摸板了。只是可以再做得大一点。注:双指缩放有待改进。还有这一代键盘可以这么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笔会丢了233背景是我小学毕业照。这样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样容易丢。所以不建议这么做。关于那支笔,第一次开机会让你设置。注意不用拆开来了,第一次电池似乎已经放好。你只需要按照提示戳一下按钮大概持续几秒钟即可。如果没有成功设置,设置完后到PC Settings & PC and devices & Bluetooth里添加设备。N-Trig的笔,写字要快一点,下笔慢了不一定好看。漂移比1代好不少。下面讲软件。话说没有优秀软件的硬件就是一坨翔,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Surface Pro系列之所以牛逼,就因为它不仅有充满现代科技感的硬件设计,更有完整的桌面版Windows 8.1,有了Windows几乎啥事都能干了,根本不用把果蛆pad放在眼里。这话不是我说的,Edi Wang你出来。。。当然我是赞同的。所以我购入后在宿主机内安装了以下软件(均为正版):Office 365 UniversityVisual Studio 2013 ProVMWare Player然后在虚拟机里:QQ支付宝等等等等。不要随便碰盗版软件!注意不要随便安装国产软件毁电脑。杀毒软件一个都不要装。不嫌烦和我一样把UAC开到最高。关于Connected StandbySurface Pro 3是一款Connected Standby设备,但是你不要指望当闹钟用。若干小时不接电源会自己休眠。接电源我没试过。睡眠听歌倒是可以。。。注意在打开VMWare的情况下进入Connected Standby可能会自动唤醒。关于散热我的Core i7版暂时没有出现过热情况。至少编译Gaylib时没有自动关机。大概CPU温度情况:正常使用(上上网和记记笔记): 30摄氏度 - 50摄氏度中度使用:45-65摄氏度看B站:55-70摄氏度(弹幕多了真不好,不过吃得消)虚拟机:65-75摄氏度(风扇君的呐喊)一旦进入Connected Standby,风扇立即停止转动。正常情况下我听不到风扇转动声(大概空调太吵了,我在放歌)屏幕看了这个屏幕任何低分屏都不想看了。拍照没有自动对焦,勉强能看远景。5MP没有感觉。杭州文澜中学(我的母校)食堂1F休闲厅问题机器开久了触摸屏可能会鬼畜(触摸不响应),需要重启。偶尔戳Windows键没有震动。安装Ubuntu,没有睡眠(因为有了Connected Standby没了ACPI S3),Type Cover不能使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触摸板可以)UEFI外置启动设备一概显示USB Drive分不清是哪一个。。。安装OS X,恭喜你,爆炸了(我怀疑还是Connected Standby的问题):结论不要买4GB内存版除非你有主力机(我拿来当主力机的)买了之后好好用你的Windows小技巧:Ubuntu可以安装在SD卡上。SD卡可以当USB启动项。所以你预算不够的说附赠作死图片一张:喂喂喂高一狗快滚回去睡觉!快开学了!本回答用Surface Pro 3撰写
终于有不是16:9的设备了啊啊啊!!!美工画师设计师快来买买买!!!那黑科技的笔&令人感动的屏幕比例…作图神器啊!以及,用它装黑苹果终于可以开retina模式了~!799起售…相比下Wacom给土豪准备的「新帝超级平板」如今简直弱爆了!还有……这下子厂商应该会抓紧适配高分辨率了!PS/QQ/Chrome显示正常指日可待了!(Retina MacBook Pro 的用户以后也可以放心用Windows了!)
改成12寸之后觉得微软终于摸清了surface pro的市场定位,坚决走上了“能做平板用的笔记本”而非“能做笔记本的平板”这条道路。考虑到现在8寸win8产品的逐渐普及以及微软对8寸产品取消win8授权费用的策略,可以看出微软是有心利用屏幕尺寸拉开产品的品类划分,毕竟8寸和10寸还有一些重叠,而8寸和12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软狗们只有全入一条路可选╮(╯_╰)╭至于换用了N-trig我是比较不明就里的,毕竟wacom的技术用起来还是不错的,为何要换成目前普遍口碑一般的N-trig(Sony的duo13和dell的pro8都是N-trig,用户反映很一般)。也许微软留了大杀器,这个还是要上手了才知道。高分屏好顶赞,只是希望软件适配能做好,微软总是过于高估自己对第三方的影响力,觉得自己可以像苹果一样走在业界前端而让第三方自发地适配分辨率为自己的任性买单,不过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呵呵。3比2的屏幕比我就不多说了。懂的自然懂。续航解决了,腿上模式稳固性解决了。除了爆黑科技解决重量问题之外,实在想不到还能怎么进化了。我在说了pro1是一次有意义的常识,那么pro3则是向着完美迈出的坚实一步。另一个消息是,ipad的销售上涨正在变得缓慢。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用一斤多的设备切水果弹小鸟看韩剧中幡然悔悟的。
Surface 2 Pro 重度用户随便说几句。SP2 的缺陷主要我觉得有几点:1. 屏幕尺寸稍微小了点 (For Windows),分辨率也低了点。因为 Surface 很多时候拿得很近。当然增加尺寸不能太多,而且重量也不能增加太多,SP3把这两个问题都完美解决了。2. SP2 支架角度只有两个, SP3 这个也进步了。3. SP2 的 MicroSD 卡比较鸡肋,标准SD 读卡槽明显更好,SP3 解决了。4. 续航, SP2 的续航我觉得已经很优秀了, SP3 据说提高 15%以上,碉堡。5. 重量越轻越好, SP3 轻了110克。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笔还是没地方放。综上,$799的价格,SP3 才是最近的大杀器,我会第一时间购买,谁想接手我的 SP2 可以私信联系。MSFT 牛逼,印度大哥一统江湖。** Update: 看了官网,发现还是 MicroSD 读卡槽!减1分!***Upupdate: 又看了官网,发现触控笔可以插到键盘上,这一分加回来。
最近几年里让我第一次有特别强烈的购买冲动的数码产品。
pro2终于要降到一个可以入手的价格了!!!
上可战Air,下可斗iPad,生产力工具和娱乐设备的完美融合,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微软两年前的野心,到这代surface才有点化茧成蝶的意思。Update:评论区里的提到的“讨好”,“和MacBook比轻薄,和iPad比性能”的问题很有意思。微软将surface最初定位为half-tablet,
half-ultrabook的时候,就注定了它要同时面对来自两面的绞杀。因为它本质上进入的是一个“有我没你们,有你们没我”的市场。想在这种Hell难度下活着看到“有我没你们”的那天,如评论区所说,唯有两面讨好。然而这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何谓讨好,何谓不讨好。大家回忆回忆当年功能手机和PDA融合的那波浪潮,先是由htc,黑莓领头那帮虾兵蟹将兴风作浪,最后终于苹果的一统江湖。htc们拿出的是一部能打电话的PDA,你觉得这是两头讨好吗?你可能说,恩,我想一想。这时苹果掏出了iphone,你一看,说,不用想了,买买买。苹果做了什么?很简单,比无论功能手机还是PDA更牛逼。万千参数归为体验,只有双方体验都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两头讨好,亦是在这种hell模式下作威作福的唯一出路,除此之外都是不讨好。回头再看看surface。抛去远逊于手机与PDA的协同效应,还有天时地利人和不谈,其实早在第一步,微软的定位付诸实施以后,surface的胜算就已经无限趋近于零。Half-half意味着对ipad的迁就,也就表明了与对ipad竞争毫不避讳的态度。同时,对ipad的迁就会影响生产力工具—微软老本行的体验,而这是致命的。这就像你开了把hell难度的1v2,读完条发现对面的一个叫“ipad和安卓平板联盟—偶们难得在一起”的玩家已经干到你家门口了,你慌不择路,孤注一掷地想使出一套你久炼成精的战术和另一个看上去比较弱的,名叫超极本的玩家拼个鱼死网破,却又发现这个战术的几个核心单位已经被游戏制作方nerf的不成人形。所以,自然没有什么讨好可言,摆在同期ipad和air面前的surface 1和2,其完成度甚至不如当初一部可以打电话的PDA。综上,这就是一个野心太大,扯着蛋的故事。本来嘛,平板与超极本之间这种近似于取长补短的协同效应是断然不可能讨好所有人的。夹缝求生的命就别操改变世界的心。接下来的事大家也看到了,调整了定位,改变了策略,对应的技术和产品不过是水到渠成。唯一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原来的失败的错位竞争已经不复存在了,它大可不必两头讨好以求生存。现在的surface首先是一部超极本,而陪ipad打打闹闹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样想来,或许对它的褒扬或是责难都能更加客观。
单纯的从Surface Pro 2使用者的角度谈下Surface Pro 3的细节:屏幕尺寸的修正。这点以往一直阻碍部分大多数时间只拿来当电脑的消费者的购买欲,因为10.6的确太小了,长时间使用的确有点吃力。如果800g的重量、9.1mm的厚度还能搭配12寸的屏幕,可算是一大提升。对分辨率与屏幕尺寸的矛盾。我所使用的Surface Pro 2是,但我实际使用却用的是,为何?因为在最大分辨率下,屏幕上的字异常小,10.6寸的屏幕只能依靠增大显示比例来实现观感较为舒服的大小,或者在一些软件使用上出现蛋疼的情况(如QQ截屏会很麻烦,完全无法截图好嘛!)。端口。microSD(TM) 读卡器是什么意思!浪费一个端口还不如添加个USB啊!Surface的USB端口过少一直影响了相当大的使用体验啊!另外USB口放在了右边,还是比较符合万一要插鼠标的右手使用习惯的。麦克风。在我使用的过程中,和别人语音一直存在采音的问题,别人听到的声音小(正常说话下,以及确认不是软件的问题),非要靠近机器说话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不知道这一代是否会改善。触控笔。Pro 2用的触控笔说起来还是蛮丑的,而且功能集成上也存在问题,造成了在使用上的诸多不便,以至于被我遗弃在家。这一代的笔无论在质感上,配合OneNote等软件的使用上,还是Palm Block技术的加入,都使得这支笔得其所值。另外,Pro2的触控笔平常是放在电源口的,并可以通过另一端充电,不知这一代?支架。以往的支架只有2层可供选择,这完全是不符合实际操作的要求的,经常会遇到放这档不是放那档也不是,最后只能调整坐姿或视线。Pro3多角度支架的诞生,可谓是另一个可以叫人欢呼雀跃的事情。谈下一些看法:软件配套问题。Metro程序过少且渣一直是阻碍RT推广的首要原因,Pro的诞生也造成了大家一味的只追求使用Win8桌面版。但可惜的是除了自家的Office或合作方Adobe的产品外,在使用其他软件上可谓极其蛋疼。如在没有鼠标、键盘和触控笔的情况下,你甚至很难去复制网页上的一段话,砸电脑的心都有啊!不过Windows既然是自家的,未来专门做配置是必须的,这个在其他Win平板中都无法达成。产品定位问题。其实Surface出来时就有明确的导向了,尤其到这一代只出Pro未出RT也证明了微软目标就是商务办公市场,他们对普通消费者(包括学生,因为之前曾经专门出过RT教育版)的兴趣降低。微软知道自己做的不可能是大众的,因为iPad已经占据了娱乐的江山,笔记本电脑市场也早已形成近乎完全竞争态势。总得来说立足本质,稳扎稳打。至于价格贵的问题,Surface一直是卖不动,一直库存在压货,这个也存在探索期和消费者接受能力的问题。索性微软财大气粗,他要做的就是出个革命性的产品来探索市场,以确保在未来的硬件战争中不会失败。现阶段它的目标人群必须是小众的,专注于占据高端市场,个人觉得未尝不可。就如苹果内部将自己定位为软件公司一样,微软其实也在纠结自己到底是想做什么。他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有一些看似吃干饭的梦想家,他们在摸索Surface这个异类的时候尽量用了好的产品,以至于价格颇高。消费者对Windows的便携娱乐依赖在几年前被iOS占领,但系统仍是微软的杀手锏。Surface给人是震撼的,以至于别人要推荐Win平板的话,谁都会不由自主的推荐它(可惜最后大家都是因为太贵、不值得而放弃了)。贴合的键盘(买其他平板还在再买蓝牙键盘,不觉得傻逼么?)、还算OK的触控方式(限制于Win系统的操作特性),以至于友人还在琢磨是选Surface还是Mac的时候给了好一下“火力示范”——“咦,竟然还能这样!好神奇!”不过她最终还是买了MBA,其实也没错。个人觉得Surface未来的道路还是要做硬件与软件的集成。既然是移动办公,键盘一体化问题解决、触控问题解决,那更快捷更方便的办公配件应该是新的闪光点。别说加新的配件了,光是触控笔加上了一键OneNote功能就足以让大家震惊一下,可想而知未来将快捷操作的事情交由手上一个小玩意,而不是在屏幕上要点几下,谁不想拥有呢?最后谈一下我的Surface的质保经历,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这家企业表示了跪舔之心。入的Surface Pro 2 64G版,耳机插上去只有单声道,致电微软。全程专属客服接待!随时跟踪服务状态!直接将新产品寄送到你所在的城市,然后你只要凭旧设备去换就可以了。因为64G不量产,所以给我免费换了128G的。(赚!)到检测点只看设备正常情况和是否有重摔痕迹,1分钟看完就给新设备,换机全程花了不到5分钟。并且只看设备背部编号,无需提供发票!保修按照新机器激活时间,重算!------更新-------由于使用过于频繁和拔插次数太多,电源适配器出了稍许点问题,致电微软排除了设备问题后,就直接下单给我寄送了个新的。——“那,我原来的电源适配器怎么还给你们?”——“不用了那个您留着吧。”微软你是有多少库存用不完啊!------更新-------说实话,我感觉微软在Surface的设计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之前的电源问题后被我自己发掘其实是Surface电源接口的接触问题键盘偶尔会无效,需要重新拔插。后和客服证实是驱动问题,官方还在想办法。Surface的确在某些设计上超越了我之前对平板电脑的想象,但可惜做工还在尝试阶段,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索性微软的客服的确不错(但要吐槽下竟然只有工作日有客服!这太不科学了!),至少服务体验上不至于让我不爽,产品用替换的模式而非维修解决了空窗期的问题。
看完唯一的感触就是:大屏啊!!终于给我出大屏了!!!终于走正道了!10寸屏幕小看着就累怎么当生产力工具啊。再也不用当黄油神器了!要是能再大一点就更好了!么么哒!!期待power cover来着,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出啊?续航给我变成10+小时,我口水就要流出来了!价格还没有那么作死,这个要是再卖不好就呵呵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pro 3风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