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酒店20m宽带提供100mb宽带够用么

已经失去的不妨让它失去,至少不再耽于等待。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和推动着现代办公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企业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得到广泛的使用,为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共享数据资源和某些昂贵的硬件(如高速打印机等)资源,将多台计算机连成一个网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处理和数据通信。也正是这些小型的网络系统组成了我们今天庞大的Internet。 本章我们将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基础概述、网络实现、解决常见网络故障等一系列问题。 学完本章后你将掌握以下内容: l&&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组成。 l&& 领会网络协议的概念。
l&& 掌握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互联基础。
l&& 学会运用常见网络命令。
办公自动化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成一个网,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包括硬件、数据和软件)共享和分布处理。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计算机硬软件、网络系统结构以及通信技术等内容。 7.1.1&
计算机网络尽管结构和类型各不相同,但不同的网络,它们的基本功能却有相似之处,基本都具有以下四个功能。 1.数据通信 这是计算机网络基本的功能之一,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传递。 2.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包括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是计算机最有吸引力的功能。 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提高可靠性表现在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 提高可用性是指网络中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可将新的任务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计算机。 4.易于进行分布式处理 对于较大型作业,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作业分解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实现分布式处理的目的。
从硬件角度看,一个局域网通常由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线器、电缆和其他网络配件等组成,为了扩展网络范围还要引入路由器、网桥、网关和通信服务器等网络部件,从软件角度讲,网络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软件部分、客户软件部分和通信协议软件。
下面从硬件角度介绍网络组件
广义来说,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软件或硬件,或者两者结合体。我们这里所说的服务器是指局域网络服务器,服务器上运行网络操作系统。随着局域网络功能的不断增强,按服务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通常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等。服务器是大负荷的机器,因为整个网络服务时,服务器的工作量是普通工作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当一台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时,它就成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并称为网络工作站,又称为网络客户,简称工作站。工作站仅仅是接入网络的一个设备,而服务器则为网络上的许多人共享它的资源。有些被称为无盘工作站的计算机没有它自己的磁盘驱动器,这样的工作站必须完全依赖于局域网来获得文件。工作站又被称为“终端机”或“客户机”。
网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文件服务器主机板的扩展槽里。工作站通过网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当服务器向工作站传送文件时,工作站也通过网卡接收响应,这些请求及响应的传送对应在局域网上就是在计算机硬盘上进行读、写文件的操作。
根据数据位宽度的不同网卡分为8位、16位和32位,目前8位网卡已经被淘汰,现在大都采用16位和32位的网卡。
根据网卡的总线接口,可分为ISA、EISA、MCA、VL-BUS和PCI等接口,目前,在工作站上常采用PCI32、ISA16位居多。
根据不同的局域网协议,网卡又分为Ethernet网卡、Token Ring网卡、ARCNET和 FDDI几种。 4.传输介质及网络电缆
局域网所采用的电缆有多种,包括细同轴电缆(BNC)、粗同轴电缆(AUI)、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光纤等。
5.集线器HUB
集线器又称为集中器,可分为独立式、叠加式、智能模块化和高档交换式集成线平台。 7.1.3&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下面我们介绍三种主要的分类方式。 1.按地理范围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 按照联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覆盖面的不同,又可分为局域计算机网络、广域计算机网络和城域网络。 (1)局域计算机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通常简称为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是为了一个单位、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大量存在的微机能够相互通信,共享某些外部设备(过去高容量硬盘、激光打印机、绘图机都是昂贵的设备)、共享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而建立的。典型的局域网络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和若干个工作站组成,使用专门的通信线路,信息传输速率很高。现代局域网络一般使用一台高性能的微机作为服务器,工作站可以使用中低档次的微机。一方面工作站可作为单机使用;另一方面可通过工作站向网络系统请示服务和访问资源。 (2)广域计算机网(Wide Area Network,WAN)简称广域网。广域网在地理上可以跨越很大的距离,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几万米以上,跨省、跨国甚至跨洲,网络之间也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互连。目前,大多数局域网在应用中不是孤立的,除了与本部门的大型机系统互相通信,还可以与广域网连接,网络互联形成了更大规模的互联网。可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能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实现了局域资源共享与广域资源共享相结合。 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就是ARPA网,它利用电话交换网把分布在美国各地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ARPA网的建成和运行成功,为接下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组建远程大型网络提供了经验,最终产生了Internet,Internet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广域计算机网络。
(3)城域计算机网络(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简称城域网,基本上是一种大型的LAN,通常使用与局域网相似的技术。它可以覆盖一组邻近的公司或一个城市,城域网可以支持数据和声音,并有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有线电视网。目前美国有些城域网采用分布式队列,双总线标准,即由两条单向总线(电缆)将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在上面。每条总线都有一个启动传输活动的端点设备,目的计算机在发送者右方时使用上方的总线,反之,使用下方的总线。和其他类型的网络相比,简化了设计。 2.根据网络的传输方式和质量分类 虽然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局域网主要是以双绞线为代表传输介质的以太网,那只不过是我们所看到都基本上是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在网络发展的早期或在其他各行各业中,因其行业特点所采用的局域网也不一定都是以太网。目前在局域网中常见的有:以太网(Ethernet)、令牌网(Token Ring)、FDDI网和异步传输模式网(ATM)等几类,下面分别作一些简要介绍。 (1)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的,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以太网(10Mb/s)、快速以太网(100Mb/s)、千兆以太网(1000 Mb/s)和10G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和千兆以太网(GB Ethernet)。 现在10Gb/s的以太网标准已经由IEEE 802.3工作组于2000年正式制定,10G以太网仍使用与以往10Mb/s和100Mb/s以太网相同的形式,它允许直接升级到高速网络。同样使用IEEE 802.3标准的帧格式、全双工业务和流量控制方式。在半双工方式下,10G以太网使用基本的CSMA/CD访问方式来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题。此外,10G以太网使用由IEEE 802.3小组定义了和以太网相同的管理对象。
(2)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现在这种网络比较少见。在老式的令牌环网中,数据传输速度为4Mb/s或16Mb/s,新型的快速令牌环网速度可达100Mb/s。令牌环网的传输方法在物理上采用了星形拓扑结构,但逻辑上仍是环形拓扑结构。结点间采用多站访问部件(Outstation Access Unit,MAU)连接在一起。MAU是一种专业化集线器,它是用来围绕工作站计算机的环路进行传输。由于数据包看起来像在环中传输,所以在工作站和MAU中没有终结器。
由于目前以太网技术发展迅速,令牌网存在固有缺点,令牌在整个计算机局域网已不多见,原来提供令牌网设备的厂商多数也退出了市场,所以在目前局域网市场中令牌网可以说是“昨日黄花”了。 (3)FDDI网(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的英文全称为“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中文名为“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项局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数据通信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以太网(10Mb/s)和令牌网(4Mb/s或16Mb/s)的能力。FDDI标准由ANSI X3T9.5标准委员会制订,为繁忙网络上的高容量输入输出提供了一种访问方法。FDDI技术同IBM的Token Ring技术相似,并具有LAN和Token Ring所缺乏的管理、控制和可靠性措施,FDDI支持长达2km的多模光纤。FDDI网络的主要缺点是价格同前面所介绍的“快速以太网”相比贵许多,且因为它只支持光缆和5类电缆,所以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以太网升级更是面临大量移植问题。 (4)ATM网 ATM的英文全称为“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中文名为“异步传输模式”,它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ATM是一种较新型的单元交换技术,同以太网、令牌环网和FDDI网络等使用可变长度包技术不同,ATM使用53字节固定长度的单元进行交换。它是一种交换技术,它没有共享介质或包传递带来的延时,非常适合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ATM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① ATM使用相同的数据单元,可实现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无缝连接。
② ATM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功能,可以对网络进行灵活的管理和配置。
③ ATM具有不同的速率,分别为25Mb/s、51 Mb/s、155 Mb/s、622Mb/s,从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速率。 (5)无线局域网(WLAN,Wire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是目前最新,也是最为热门的一种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与传统的局域网主要不同之处就是传输介质不同,传统局域网都是通过有形的传输介质进行连接的,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而无线局域网则是采用空气作为传输介质的。正因为它摆脱了有形传输介质的束缚,所以这种局域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只要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与服务器及其他工作站连接,而不需要重新铺设电缆。这一特点非常适合那些移动办公一族,有时在机场、宾馆和酒店等(通常把这些地方称为“热点”),只要无线网络能够覆盖到,它都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上无线网络,甚至Internet。 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是802.11系列标准,它也是由IEEE 802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目前这一系列标准主要有4个标准,分别为:802.11b、802.11a、802.11g和802.11z,前三个标准都是针对传输速度异常进行的改进,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11Mb/s,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所以现在推出了兼容802.11b与802.11a两种标准的802.11g,这样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都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802.11z是一种专门为了加强无线局域网安全的标准。因为无线局域网的“无线”特点,致使任何进入此网络覆盖区的用户都可以轻松以临时用户身份进入网络,给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为此802.11z标准专门就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加强了用户身份论证制度,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
3.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对工作站、打印机和服务器等设备来说,它们之间要进行有效的通信,就必须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标准不但要考虑尽可能地和其他网络相连,还要考虑将来可能要加入的设备,已连入的设备要移动、变化等。这种在网络中把设备连接起来的布局方法就叫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如下: (1)星型网络 星型网络如图7-1所示,其各个工作站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相连。在网络中容易增加新的节点,数据的安全和优先级容易控制,但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 图7-1& 星型网络图
(2)环形网络 环形网络如图7-2所示,其各个工作站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环形网络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节点。 (3)总线型网络 总线型网络如图7-3所示,其网络中的所有工作站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缆很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传输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路瘫痪,总线型网络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节点也不如星型网络容易。 &&&&&&& 图7-2& 环形网络图&&&&&&&&&&&&&&&&&&&&&&&&& 图7-3& 总线型网络图 办公自动化网络互联 7.2.1&
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必须有一些约定即通信协议,对速率、传输代码、代码结构、传输控制步骤和出错控制等制定标准。 为了使两个结点之间能进行对话,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通信工具(即接口),使彼此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换。接口包括两部分:一是硬件装置,功能是实现结点之间的信息传送;二是软件装置,功能是规定双方进行通信的约定协议。协议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语义部分,用于决定双方对话的类型;二是语法部分,用于决定双方对话的格式;三是变换规则,用于决定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
由于结点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很复杂的,因此,在制定协议时,一般是把复杂成份分解成一些简单的成份,再将它们复合起来。最常用的复合方式是层次方式,即上一层可以调用下一层,而与再下一层不发生关系。通信协议的分层是这样规定的:把用户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将其间的协议处理分为若干层,规定每层处理的任务,也规定每层的接口标准。 由于世界各大型计算机厂商推出各自的网络体系结构,因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8 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System Interconnection)。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规定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等七层,受到计算机界和通信业的极大关注。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推进已成为各种计算机网络结构的靠拢标准。 下面就比较常用的网络协议做简单介绍: 1.TCP/IP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为美国ARPA网设计的,目的是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在共同网络环境下运行。它涉及异构网通信问题,后发展成为DARPA网际(Internet),要求Internet上的计算机均采用TCP/IP协议,UNIX操作系统已把TCP/IP作为它的核心组成部分。 TCP是传输控制协议,规定一种可靠的数据信息传递服务。
IP协议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联的数据报协议,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包括IP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地址格式。
TCP/IP协议与低层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无关,这也是TCP/IP的重要特点。正因为如此,它能广泛地支持由低两层协议构成的物理网络结构,目前已使用TCP/IP连接成洲际网、全国网与跨地区网。 2.NetBEUI协议: NetBEUI(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用户扩展接口)由IBM于1985年开发完成,它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和速度快的通信协议。NetBEUI也是微软最钟爱的一种通信协议,所以它被称为微软所有产品中通信协议的“母语”。微软在其早期产品,如DOS、LAN Manager、Windows 3.X和Windows for Workgroup中主要选择NetBEUI作为自己的通信协议。在微软如今的主流产品,如Windows 98和Windows NT中,NetBEUI已成为其固有的缺省协议。有人将WinNT定位为低端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与微软的产品过于依赖NetBEUI有直接的关系。NetBEUI是专门为几台到百余台PC所组成的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而设计的,它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功能,即NetBEUI不具备路由功能。如果你在一个服务器上安装了多块网卡,或要采用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两个局域网的互联时,将不能使用NetBEUI通信协议。否则,与不同网卡(每一块网卡连接一个网段)相连的设备之间,以及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将无法进行通信。 虽然NetBEUI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也具有其他协议所不具备的优点。在三种通信协议中,NetBEUI占用内存最少,在网络中基本不需要任何配置。尤其在微软产品几乎独占PC操作系统的今天,它很适合于广大的网络初学者使用。
NetBEUI与NetBIOS之间的关系。NetBEUI中包含一个网络接口标准NetBIOS。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IBM在1983年开发的一套用于实现PC间相互通信的标准,其目的是开发一种仅仅在小型局域网上使用的通信规范。该网络由PC组成,最大用户数不超过30个,其特点是突出一个“小”字。后来,IBM发现NetBIOS存在的许多缺陷,所以于1985年对其进行了改进,推出了NetBEUI通信协议。随即,微软将NetBEUI作为其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系统的基本通信协议,并进一步进行了扩充和完善。最有代表性的是在NetBEUI中增加了叫做SMB(Server Message Blocks,服务器消息块)的组成部分,以降低网络的通信堵塞。为此,有时将NetBEUI协议也称为“SMB协议”。 人们常将NetBIOS和NetBEUI混淆起来,其实NetBIOS只能算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规范,是NetBEUI的基础,它不具有严格的通信协议功能。而NetBEUI是建立在NetBIOS基础之上的一个网络传输协议。 3.IPX/SPX兼容协议: IPX/S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ces Packet 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与NetBEUI的明显区别是,IPX/SPX显得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为IPX/SPX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多网段的问题,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当用户端接入NetWare服务器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是最好的选择。但在非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尤其在Windows NT网络和由Windows 95/98组成的对等网中,无法直接使用IPX/SPX通信协议。 IPX/SPX协议的工作方式,IPX/SPX及其兼容协议不需要任何配置,它可通过“网络地址”来识别自己的身份。Novell网络中的网络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标明物理网段的“网络ID”和标明特殊设备的“节点ID”。其中网络ID集中在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节点ID即为每个网卡的ID号(网卡卡号)。所有的网络ID和节点ID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内部IPX地址”。正是由于网络地址的唯一性,才使IPX/SPX具有较强的路由功能。
在IPX/SPX协议中,IPX是NetWare最底层的协议,它只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并不保证数据是否传输成功,也不提供纠错服务。IPX在负责数据传送时,如果接收节点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按该节点的ID将数据传给它;如果接收节点是远程的(不在同一网段内,或位于不同的局域网中),数据将交给NetWare服务器或路由器中的网络ID,继续数据的下一步传输。SPX在整个协议中负责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无差错处理,所以我们将IPX/SPX也叫做“Novell的协议集”。 注意:在进行一些局域网连机游戏时,如:红警、星际以及大部分网络游戏,均需要安装IPX/SPX兼容协议。Windows系统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安装此协议,一般需要手动添加,如图7-4所示。 图7-4& IPX/SPX兼容协议安装过程图
在了解了上述介绍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成、协议等,我们即可以自己动手组建简单的局域网络。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情况下的网络连接,两机互连和多机互连。 1.两机互联(Windows XP为例) 两机互联的设备包括。电脑两台、网卡两块、互连网线一根。如图7?5所示,为了实现两机的文件打印资源共享,两机连接后,可以分别设置两机【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属性】,IP地址:192.168.0.1,192.168.0.2。 图7-5& 属性设置图
2.多机互联 多机互联跟双机互联稍有区别,需要增加一个交换机或集线器(HUB),及相应的网线(制作方法请查看相关资料)。具体设置可以参考两机互联,分别设置IP地址为:192.168.0.1,末尾数字1每台机子上需设置不同,其他电脑一次设置2、3、4…,其他相同,子网掩码可以设置为:255.255.255.0。 具体连机结构如图7-6所示。
交换机/HUB
图7-6& 局域网简单互联结构图
注意:如果电脑安装的是Windows 98系统,在进行文件和打印服务共享时,进行完上述设置后,还需要添加一个网络服务,即Microsoft 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该项默认没有自动添加,需要手动添加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3& 中小型办公网络的组建 中小型办公局域网络的设计必须简单,但要求有一定的功能、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应尽量避免由于在最初的设计上考虑不周,给日后的使用、维护和升级造成困难。此外,不同机构的需求总是存在差别,而且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但我们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用最简单的方法满足要求。
中小型办公网络设计时首先要做的是对网络所应具有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首先,要明确网络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网络的用户数目及使用强度,仅仅是提供文件共享、打印共享还是支持多用户集中式查询数据库,是否连入Internet,是否需要提供电子邮件和Web服务等,一旦清楚了要在网络上实现的业务和功能,就可以对网络的规模和标准问题作—些基本的考虑。 中小型办公网络并不意味着网络规模小和需求简单。在考虑网络规模的时候,不但要考虑目前的用户数目和强度,还必须从一开始就对将来的业务发展有所准备—考虑在两、三年内是否会因为业务的发展会对网络容量有新的需求,考虑新用户数目和每个用户数据存储的增长情况。 所设计的网络应严格遵循网络标准化,以便利用现有的技术即可支持网络的扩展和互联。在构建办公网络时,采用标准的成熟构件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虑网络扩展性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本局域网的业务和用户增长,也要考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问题。虽然目前组建的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单独网络,今后也有可能成为公司广域网的一部分。避免产生兼容性问题,是保护网络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旦解决了新网络的功能需求,以及相对应的规模和标准问题,就可以对网络进行正式设计了。这些设计项目包括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连接介质、网络设备的选择和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等等。 7.3.2&
网络结构主要有集中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集中式的。即采用主机终端方式。此终端本身没有处理能力,它作为主机的一个外设(输入数据和显示结果),所有处理都集中在主机上进行,主机负载过重;随后发展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式,它采用分布式处理客户端请求的事务,例如,比较复杂的事务在客户机上运行需较多的时间,那么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后处理事务,把处理结果告诉客户机,省去了线路的繁忙。所以(Client/Server)模式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体系结构。 当前最常见的网络类型结构有Ethernet(以太网)、Token Ring(令牌环)和ATM。其中以Ethernet是局域网中最为流行的技术。因为Ethernet组成较为简单,便于非专业人员的日常维护,所以也是中小型办公网络的首选。 一旦选中了一种网络类型结构,布线、网卡和网络软件都必须与之兼容。 从速度上来说Ethernet可提供10Mb/s速度带宽,Token Ring为16Mb/s,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均为100Mb/s,ATM可提供155Mb/s至622Mb/s,由于其速度上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不同。一般Ethernet、Token Ring仅作为桌面级的技术应用,以连接传输速率要求较低的节点机。 1.Ethernet(以太网) 目前中小型办公网络中使用的主要以太网类型结构是Ethernet 10Base-T。该网络结构工作在10Mb/s,采用星型拓扑,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用RJ45接头端接。 10Base-T以太网的设置非常简单,集线器和交换机是这种网络结构的基础。每台计算机都有双绞线将安装于计算机上的以太网卡与集线器助一个端口连接。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集线器通电,接好电缆后就可以工作。 2.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是一种较新的网络技术,可以提供100Mb/s的速度带宽,但其传输机制仍然是基于在Ethernet的CSMA/CD技术基础上,当网上同时有许多个节点发送数据包时,会出现丢包现象,因此网络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采用Fast Ethernet技术,其支持最远距离只能达到几千米,因此Fast Ethernet以一般比较适用于部门级的Server或工作节点的连接,但Fast Ethernet的低价位使其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在中小型办公网络中采用100Base-T的成本并非无法接受,采用非管理式、非交换式集线器尤其如此。即使使用的是10Base-T集线器,选用能同时工作在10Mpbs和100Mpbs也是值得考虑的。 10Base-T/100Base-T网卡比纯10Mb/s网卡贵得不多,但为将来网络的升级留下了方便。大多数100Mb/s网卡能够自动识别网卡的速率,再配以100Mb/s的集中线器和交换机就能使性能大大提高。 3.千兆位以太网 这类网络更适于网络间的连接,而不是用于局域网络中的PC和打印机。千兆位以太网对中小型办公网络并不适宜。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由美国国际标准协议指定标准。它用于每秒100Mb传输。每个电线环距离限制在100千米内,节点间距可超过2.5千米。FDDI体系结构采用双光缆环(主环、副环)传送数据,两个环同处于一个物理级数据拓扑结构中,副环主要目的是在主环出现故障时提供后备连接。 FDDI技术可提供100Mb/s的包交换速率,它是一种成熟的网络技术。任何厂家的主机和FDDI设备均可互联。众多的大型网络系统采用FDDI技术作为主干网线,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FDDI采用时分令牌(Token)工作方式,某一时刻仅有一个拥有令牌的工作节点可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不会有数据包的丢失。另外,FDDI可采用双环(主环、副环)方式工作,双环可作备份,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只有主环(Primary Ring)在运行,副环作备份(Backup Ring)当主环发生故障时副环能即时启动,使FDDI网继续运行,用户网络传输不受影响。即使中间环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环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自成若干个子环,子环内所有节点仍然可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极大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4.ATM(异步传输模式) ATM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网络技术,其独特的性能立刻得到客户的喜爱,尤其在多媒体应用领域。ATM是一种固定信号的网络传输技术,除可提供高速信元交换速率外,其QoS特性能满足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图形、图像、数据和话音信息的传递及高数据流量主机和服务器的带宽要求,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络技术,是网络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由于ATM是一种较新的技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ATM标准。现有的ATM产品大多是ATM网络协议简单的实现,其增值服务还不够成熟,如图形、图像的传输,与主机的互操作(如网卡与系统的驱动程序之间的兼容性)及其有效性(如实际传输速率),ATM协议的控制部分和交换模式等。所以,采用ATM技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为有可能会给用户今后带来系统升级和维护问题。另外,采用ATM技术价格也相对较高。 7.3.3& 网络连接介质 现代以太网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网络中的设备都有专线与集线器、交换机或其他设备相连。如果网络仅在一个房间内,则只需要用电缆将网络设备与集线器连接即可。如果网络是分布在一幢大楼甚至一组建筑楼群,则必须为网络设计一个或多个连线中心。电缆从网络设备所在地出发,终止于连线中心。传输介质的特性将影响网络数据通信质量,这里的特性指包括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性、地理范围、抗干扰能力和价格等。为确保网络连接的可取性和将来的扩展需求,一定要采用标准的、高质量的电缆,此外所有的信息插座、网线接头和面板连线都应该采用标准的,而且是高质量的。 当前,网络的连接介质有三种基本选择:铜缆、光纤和无线技术。 1.铜缆
在局域网互联中,常见的铜缆传输介质包括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同轴电缆。由于UTP双绞线成本低、易于铺设,它已成为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但其抗干扰能力较差。 采用UTP传输数据,其最大安全传输距离为100米。同轴电缆可分为细缆和粗缆两种,采用细缆连接最远传输距离为185米,而粗缆可达500米。 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是目前局域网发展的方向。故大多数办公网络的客户机与集线器(HUB)之间的均选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铜缆布线。在网络中,每段双绞线的长度不得超过100米的长度,否则,会对数据传输率造成较大的影响。网络中的主干电缆、服务器与干线电缆的连接、集线器与干线电缆的连接大都采用50Ω的基带同轴电缆。 2.光纤 光纤是一种高质量的传输介质,其频带宽、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多模光纤传输时,距离可达2千米,采用单模光纤传输时,可延伸至几十千米。一个局域网在无中继器的情况下就可使传输距离超过3.5千米。但与铺设铜缆相比,其价格昂贵,施工也较复杂。
光缆的另一特征抗电气干扰能力强和不活泼的化学特性,因而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铺设。
光纤常用在办公网络中作为主干网的基础设施。如果需要连接企业或学校区的一组建筑楼群,光纤则是最佳选择。虽然电信号在铜缆上的传输速度与光信号在光缆上的传输速度差不多,但光信号可以传得更远。当用铜缆布线即可达到100Mb/s速率时,中小型办公网络采用光缆的性价比不是很好。 3.无线网 无线网有灵活、长距离的特点,因此它可设置在不适宜电缆或光缆布线的场合。 装好一台无线集线器,并为每台计算机安装一个发射/接收机后,就可建成一个没有任何布线的局域网。这对缺乏方便电缆安装所需的电缆通道和自然路径的建筑物来说尤其可行。可灵活移动网络中的计算机而无需担心电缆问题是它的另一个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无线网络传播速度为2Mb/s。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线网络的花费要高于电缆网络,且无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无法与电缆相比较。所以,只要布线条件许可,中小型办公网络还是采用铜缆布线为好。
网络设备选型是整个网络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网络设备选型要切合实际,根据用户的具体应用情况量力而行。配置过高导致浪费,过小又满足不了要求,不能盲目追求高档。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了,先进性是相对的,是有时效性的。
网络硬件包括服务器、网卡、集线器、中继器、路由器、网卡和网关等设备,下面简单作一一介绍。 1.服务器 有文件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等等。现在流行软服务器的说法,像Web服务器、Oracle服务器等,这些软服务器都是基于硬服务器之上的,所以我们讲服务器主要是针对硬服务器。专用服务器要求更高更快的输入输出处理能力、非常大的硬盘、磁盘阵列冗余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快速的设备接口等。在制造中采用的标准也比非专用服务器更严格、更精密。在组建网络时最好采用专用的网络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的磁盘系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设备,因为它保存有网络中最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由于网络应用对服务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苛刻。所以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服务器系统中,通常需要使用磁盘阵列来增强服务器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鉴于安全上的考虑,所有合理的方法都要采纳,以确保不会由于硬件故障、断电、软件Bug或人为的误操作而丢失效据。文件服务器磁盘存储的一个较好选择就是使用RAID(廉价设备冗余阵列)。 在数据网络中,定期拷贝所有效据是常规的日常工作。大多数网络采用8毫米磁带作为备份媒介,但对中小型网络来说,光盘或JBZ可能更加合算。经常性的数据备份,也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一般标准的办法是:每周备份一次所有数据,每天备份一次新的或更新过的文件。 2.客户机
图7-7& 网卡 作为桌面计算机的客户机硬件并不一定要追求高档次。能满足要求,够用就行。但在客户机上的操作系统越先进网络软件方面的问题就越少。目前,Windows 98、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仍然是首选的客户机操作系统,它们都有许多内置的网络功能。 3.网卡 网络接口卡又称网络接口板,或称传输介质适配器。作为网络的基本连接设备,每台机器至少有一块网卡,负责信号的接受和协议的转换,一般的10M兼容网卡已能满足中小型办公网络的要求。出于发展的需要。购买10Mb/s/100Mb/s自适应方式的以太网卡也是个较好的选择。如图7-7所示: 4.集线器(HUB) 又称多口中继器。在以大网中,主要用于星型网络结构将服务器和各客户机引出的双绞线连接在一起。常用的集线器有8口和16口两种。可根据所需接入的设备数量进行选用。 HUB又分为无源HUB、有源HUB、共享式HUB、堆栈式HUB和交换式HUB多种。共享HUB和堆栈HUB整个作为一个网段,交换HUB的每一个口作为一个网段,速度快。用户可根据需要优先选用无管理功能的共享式以太网HUB、10M/100M交换式以太网HUB和快速以太网HUB。如图7-8所示: 图7-8& 集线器 5.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这些设备可以延伸网络和进行分段。它们主要用于局域网间的互联。 中继器:在有线介质上的信号是电磁波,传输一段距离后电磁波有一定的减弱会导致信号出错,所以用中继器来增强信号使信号传输更远距离。中继器起到放大信号和延长网络距离的作用,以增加局域网的覆盖区域。例如,以太网标准规定单段信号传输电缆的最大长度为500米,但利用中继器连接4段电缆后,以太网中信号传输电缆最大可达2000米。有些品牌的中继器可以连接不同物理介质的电缆段,例如细同轴电缆和光缆。 网桥:如同中继器一样,网桥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介质电缆间发送数据,但不同于中继器的是,网桥能将数据从一个电缆系统转发到另一个电缆系统指定的地址。网桥的工作是读取网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该地址是否在源站同一网络电缆上。如果不存在,网桥要顺序地将数据包发送给另一段电缆。 路由器:网桥是中继器功能的改进,而路由器是网桥功能的改进。路由器读取数据包更复杂的网络寻址信息,有可能还增添一些信息,使数据包通过网络。由于路由器只接受来自源站和另一个路由器的数据,因此,可以用作各网络段之间的安全隔离设备,非法数据和“广播风暴”不可能通过路由器。路由器允许管理员将一个网络分成多个子网络,这种系统结构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 网关:如果要连接差别非常大的三种网络(如以太网、1BM令牌环网和ARCRNET网),则可选用网关。网关具有对不兼容的高层协议进行转换的功能。它不像路由器只增加地址信息,不修改信息内容。网关往往需要修改信息格式,使之符合接收端的要求。用网关连接两个局域网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用任何连接线路而不管任何基础协议。 7.3.5&
网络操作系统(NOS)的选择是也是网络优化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选择会影响到所使用的底层网络协议、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和用户与网络服务的交互方式。目前,在中小型办公网络中较为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Novell NetWare和UNIX三种。 1.Windows Server
目前,Windows Server已经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非常流行的平台,为DOS和16位、32位编写的软件都可以在Windows Server下运行。 Windows Server网络使用“域”概念将网络连接起来。域可以包括多台计算机,而网络又可以包括多个域。在Windows Server中还采用了一种更先进的名为Active Directory的办法来组建网络。Windows Server的设置和管理相对而言较为容易。所有管理NT服务器的工具都是使用方便的图形应用程序。 考虑到Windows Server较好的扩展性、优良的兼容性、易于管理和维护和迅猛发展的前景以及中小型办公网络的应用特点,优先选用Windows Server作为办公网络的操作系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2.Novell Netware
Novell Netware主要特长是文件和打印服务器。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Netware目录服务(NDs)。该目录结构将所有网络资源统一在一个层次系统中。在NDs支持下,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定义每个用户能够访问的资源。它使用户能够登录到NDs树中一次就可获权访问多种资源。
3.UNIX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UNIX系统。如果用户主要使用PC UNIX,它并不能提供诸如Netware和Windows NT的整套服务系统,作为网络应用服务器工作得非常不错,而且被广泛地用作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许多高档的服务器/客户机网络都依赖UNIX作服务器。
在大多数的中小型局域网络中,只有在有特殊应用要求时才考虑使用UNIX。UNIX服务器正趋于与Netware和Windows NT等某种网络操作系统共同使用而不是替代它们。在办公网络中,文件和打印服务可能是通过Netware配或Windows NT管理,而该机构的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则基于UNIX服务器。 7.3.6& 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虽然10Base-2网络结构简单。但是,如果你需要一个更为稳定的网络,不会因为网络上某一个接头、接点短路或断路,而造成整个网络无法正常地运行,则可以考虑采用Ethernet 10Base-T(或100Base-T)网络结构,尽管它的成本要高一些。 1.Ethernet 10Base-T的网络结构
图7-9& 星型拓扑(star-topology)结构 10Base-T网络属于星型拓扑(star-topology)结构。这种结构是将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等,都直接连接到Hub(集线器)上,如图7-9所示。 Ethernet 10Base-T网络结构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所有计算机都直接连接到HUB上,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都是通过HUB进行传递。用户可通过观察HUB上的LED灯,以判断计算机是否与网络正常连接。该网络结构维护简单,易于新增加额外的结点是其主要优点。 ②网线采用较为便宜的非屏蔽双纹线HTP(使用RJ45接头),每段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00米。带宽较窄,距离有限是采用双绞线网络的主要缺点。 ③网上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0Mb/s。
图7-10& 网线 ④一台计算机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计算机在网络上的运行。但如果HUB故障,则连接到该HUB上的所有计算机都将不能在网络上工作。 ⑤该网络结构可利用HUB与HUB的串接(级联)来增加网络中所连接的计算机数量。 2.组建Ethernet 10Base-T网络需要如下一些线材; ①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非屏蔽双绞线(UTP)与电话的电缆线很相似。每对电线相互扭曲(如图7-10网线所示),以减少电磁干扰,从而改善传输性能。 使用双绞线来串接计算机与HUB,或者串接HUB与HUB。因为这种网线是非屏蔽的,因此应特别小心地进行布线。例如,不要让网线穿过电源变压器或者室内的照明系统。 ② RJ45接头 双绞线必须套上RJ45接头然后才能与HUB或者计算机上的网卡相连。 ③ RJ45延长插座 当已制作好的双绞线不够长时,可利用RJ45延长插座来串接另一条双纹线。 2.制作10Base-T双绞线的工具 ①压线/剥线钳——RJ45压线/剥线钳具有压线与剥线双重功能,它用来将双绞线压接在RJ45接头上。 ②斜口钳——剪切双纹线。 ③剥线刀——剥离线皮。 ④ RJ45线路检查器(测线仪,俗称双胞胎)——测试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通断。 3.制作10Base-T网线的步骤 制作网线的步骤: ①用斜口钳剪裁适当长度的双绞线。 ②用压线/剥线钳将双绞线外皮剥下12mm~14mm。 ③按照T568A/T568B排线(如图7-11所示)。 ④将剥除外皮的双绞线插入RJ45接头(注意插到底,以免压线时接触不良)。 ⑤然后将已插入双绞线的RJ45接头放入压线/剥线钳的RJ45插座,再用力压紧,使RJ45接头夹紧在双绞线上。至此,网线的一端就制作好了。 ⑥重复以上步骤。制作双纹线的另一端RJ45接头。在压线前,必须注意双绞线的每一条细线压接在RJ45接头上的排列顺序应与另一端相同。 ⑦利用RJ45线路检查器或者三用表检查双绞线中的每一条细线与RJ45接头的连接情况。
图7-11& T568A/T568B排线 4.串接网络上的计算机 Ethernet 10Base-T是星型结构的网络,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需要(如图7-9所示)串接在HUB上。一般常见的HUB有8口(Port)和16口。连接时将网线的一端RJ45接头插到HUB的任一个端口上,另一端插人计算机上的网卡上的RJ45插座上即可。 如果是两个HUB串接,则所使用的RJ45接头与双绞线不能再如上图的方式连接,而是必须将线头1-3和2-6进行绞接(将双绞线一端的1脚接到另一端的3脚,且将一端的2脚接到另一端的6脚),也就是将一端的TX10接到另一线的RX10,且将一端的TX1接到另一场的RX1。连接示意图如图7-12所示。 注意:有的HUB上有一个专门的Uplink端口用来串接另一台HUB的Port。因为在这种HUB的端口就中已经绞接过线了,制作网线时,可照上图的方式顺接就行了。 图7-12 5.网络故障的查找 网络电缆线连接好后,可用RJ45线路检查器(Link Tester)或者三用表来简单地测量有无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当然,更简单、更省时的方法是使用线路检查器,其方法如下: 将网线一端的RJ45接头插到检查器的大插座上,另一端插到小插座上,然后按【测试】按钮,并观察大小插座上是否同时亮相同的LED灯。如果不是亮相同的LED灯或有的LED灯不亮,则表示线序接错或者接触不良。 如果是1、3和2、6接过的网线,则大插座上的1号LED灯与小插座上的3号LED灯应同时亮,且大插座上的2号灯与小插座上的6号灯应同时亮。 7.3.7&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
了解和掌握下面几个命令将会有助于您更快地检测到网络故障所在,从而节省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学习之前首先执行【开始】→【运行】,输入cmd,单击【确定】按钮调出命令行方式。 1.Ping Ping是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连通。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故障,网络适配器配置不正确,IP地址不正确。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本机与目标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如图7-13所示。 命令格式: ping IP地址或主机名 [-t] [-a] [-n count] [-l size]
参数含义:
-t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 -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体次数由count来指定; -l size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例如当您的机器不能访问Internet,首先您想确认是否是本地局域网的故障。假定局域网的代理服务器IP地址为202.168.0.1,您可以使用Ping202.168.0.1命令查看本机是否和代理服务器连通。又如,测试本机的网卡是否正确安装的常用命令是ping 127.0.0.1。
图7-13 C:\&ping 127.0.0.1 Pinging 127.0.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Ping statistics for 127.0.0.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如果网络未连成功则显示如下错误信息: Pinging [196.168.1.21 ]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Ping statistice for 196.168.1.21:
Packets:Sent=4,Received =0,Lost=4(10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0ms,Maximum=0ms,Average=0ms
2.Tracert 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命令功能同Ping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据包所走的全部路径、节点的IP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显示出来。该命令比较适用于大型网络。 命令格式: Tracert IP地址或主机名 [-d][-h maximumhops][-j host_list] [-w timeout]
参数含义: -d 不解析目标主机的名字;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到目标地址的最大跳跃数; -j host_list 按照主机列表中的地址释放源路由; -w timeout 指定超时时间间隔,程序默认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例如大家想要了解自己的计算机与目标主机.cn之间详细的传输路径信息,可以在MS-DOS方式输入Tracert .cn。 如果我们在Tracert命令后面加上一些参数,还可以检测到其他更详细的信息,例如使用参数-d,可以指定程序在跟踪主机的路径信息时,同时也解析目标主机的域名。 C:\&Tracert www. Tracing route to www. [202.195.64.33]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1 ms&1 ms&1 ms& 219.230.252.1 &2&1 ms&1 ms&1 ms& 219.230.252.254 &3&1 ms&1 ms&1 ms& www. [202.195.64.33] Trace complete. C:\&Tracert www. -d Tracing route to www. [202.195.64.33]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 1&1 ms&1 ms&1 ms& 219.230.252.1 & 2&1 ms&1 ms&1 ms& 219.230.252.254 & 3&1 ms&1 ms&1 ms& 202.195.64.33 Trace complete. C:\&Tracert & 从**学校到赛迪网的路由信息 Tracing route to
[211.147.5.166]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 1&1 ms&1 ms&1 ms& 219.230.252.1 & 2&1 ms&1 ms 1 ms& 219.230.252.254 & 3&1 ms&1 ms&1 ms& 172.20.201.1 & 4 1 ms&1 ms&1 ms& 218.3.243.1 & 5&1 ms&1 ms * 61.177.216.89 & 6 1 ms 1 ms 1 ms& 221.229.239.46 & 7 1 ms&1 ms * 221.229.239.2 & 8 1 ms 1 ms&1 ms& 202.97.27.218 & 9 9 ms 9 ms * 202.97.27.141 &1016 ms16 ms16 ms& 202.97.39.109 &1139 ms39 ms39 ms& 202.97.34.45 &1265 ms64 ms65 ms& 202.97.57.214 &1340 ms40 ms * 219.142.8.2 &1440 ms40 ms40 ms& 202.99.57.166 &1569 ms69 ms * 219.238.239.114 &1640 ms40 ms40 ms& 219.238.239.121 &1740 ms40 ms * 211.147.5.166 &1840 ms40 ms40 ms& 211.147.5.166 Trace complete 3.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可以使用户了解到自己的主机是怎样与Internet相连接的,这有助于用户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如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等信息,也可以让用户得知目前总共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
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来查看一下该命令的使用格式以及详细的参数说明,该命令的使用格式是,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或者直接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如下命令:【Netstat[参数]】,利用该程序提供的参数功能,用户可以了解该命令的其他功能信息,如显示以太网的统计信息、显示所有协议的使用状态等。这些协议包括TCP协议、UDP协议以及IP协议等,另外还可以选择特定的协议并查看其具体使用信息,还能显示所有主机的端口号以及当前主机的详细路由信息。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了解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节点的出口地址、网关地址及主机地址等信息,便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进行查询。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运行】对话框中,直接输入Netstat命令,单击回车键;也可以在MS-DOS方式下,输入Netstat命令。从弹出界面中可以了解到用户所在的主机采用的协议类型、当前主机与远端相连主机的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状态等信息。 ?技巧:使用Netstat命令查QQ好友IP地址 输入如下命令: Netstat -n
你将看到: Active Connections 6Proto Local Address &&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 202.109.34.78:1200
202.121.139.35:61555 ESTABLISHED TCP & 202.109.34.78:2694
202.109.72.40:6667 ESTABLISHED TCP & 202.109.34.78:4869
211.202.1.227:23 ESTABLISHED 这么多IP,哪个才是我们要找的呢?别着急,往后看。我们现在退出QQ,然后在DOS下再输入一次: Netstat -n
你将看到: Active Connections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202.109.34.78:.139.35:61555 TIME_WAIT TCP 202.109.34.78:.72.40:6667 ESTABLISHED TCP 202.109.34.78:.1.227:23 ESTABLISHED 看出前后两次的区别了吗?没有看出来?仔细看看,你会发现:原来,TCP 202.109.34.78:.139.35:61555 ESTABLISHED ,现在:TCP 202.109.34.78:.139.35:61555 TIME_WAIT
4.Ipconfig
(1)具体功能
该命令用于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DNS)设置。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语法详解
ipconfig [/all]
[/renew [adapter]] [/release [adapter]] [/flushdns] [/displaydns]
[/registerdns] [/showclassid adapter]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3)参数说明
/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信息。在没有该参数的情况下ipconfig只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各个适配器的默认网关值。适配器可以代表物理接口(例如安装的网络适配器)或逻辑接口(例如拨号连接)。 /renew [adapter] 更新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adapter参数)的DHCP配置。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release [adapter] 发送DHCPRELEASE消息到DHCP服务器,以释放所有适配器(如果未指定适配器)或特定适配器(如果包含了adapter参数)的当前DHCP配置并丢弃IP地址配置。该参数可以禁用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适配器的TCP/IP。要指定适配器名称,请键入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命令显示的适配器名称。
/flushdns 清理并重设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如有必要,在DNS疑难解答期间,可以使用本过程从缓存中丢弃否定性缓存记录和任何其他动态添加的记录。
/displaydns 显示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包括从本地主机文件预装载的记录以及由计算机解析的名称查询而最近获得的任何资源记录。DNS客户服务在查询配置的DNS服务器之前使用这些信息快速解析被频繁查询的名称。 /registerdns 初始化计算机上配置的DNS名称和IP地址的手工动态注册。可以使用该参数对失败的DNS名称注册进行疑难解答或解决客户和DNS服务器之间的动态更新问题,而不必重新启动客户计算机。TCP/IP协议高级属性中的DNS设置可以确定DNS中注册了哪些名称。
/showclassid adapter 显示指定适配器的DHCP类别ID。要查看所有适配器的DHCP类别ID,可以使用星号(*)通配符代替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
/setclassid adapter [classID] 配置特定适配器的DHCP类别ID。要设置所有适配器的DHCP类别ID,可以使用星号(*)通配符代替adapter。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如果未指定DHCP类别的ID,则会删除当前类别的ID。 注意:IPCONFIG等价于WINIPCFG,后者在Windows 98/ME上可用。 尽管Windows XP没有提供象WINIPCFG命令一样的图形化界面,但可以使用【网络连接】查看和更新IP地址。打开【网络连接】,右键点击某一网络连接,单击【状态】命令,然后单击【支持】选项卡。该命令最适用于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计算机。如图7-14所示。
图7-14 (4)例举说明
【例子1】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配置,执行以下命令: ipconfig
【例子2】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执行以下命令: ipconfig /all
【例子3】仅更新【本地连接】适配器的由DHCP分配IP地址的配置,执行以下命令: ipconfig /renew "Local Area Connection"
【例子4】要在排除DNS的名称解析故障期间清理DNS解析器缓存,执行以下命令: ipconfig /flushdns
【例子5】要显示名称以Local开头的所有适配器的DHCP类别ID,执行以下命令: ipconfig /showclassid Local*
5.Nbtstat
Nbtstat命令:用于查看当前基于NetBIOS的TCP/IP连接状态,通过该工具你可以获得远程或本地机器的组名和机器名。 虽然用户使用ipconfig/winipcfg工具可以准确地得到主机的网卡地址,但对于一个已建成的比较大型的局域网,要去每台机器上进行这样的操作就显得过于费事了。网管人员通过在自己上网的机器上使用DOS命令Nbtstat,可以获取另一台上网主机的网卡地址。 语法格式: NBTSTAT [ [-a RemoteName] [-A IP address] [-c] [-n] [-r] [-R] [-RR] [-s] [-S] [interval] ]
参数说明: -a Remotename——说明使用远程计算机的名称列出其名称表,此参数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名来查看他的当前状态。
-A IP address——说明使用远程计算机的 IP 地址并列出名称表,这个和-a不同的是就是这个只能使用IP,其实-a就包括了-A的功能了。
-c——列出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名称的缓存和每个名称的IP地址这个参数就是用来列出在你的NetBIOS里缓存的你连接过的计算机的IP。 -n——列出本地机的NetBIOS名称,此参数与上面所介绍的一个工具软件“netstat”中加“-a”参数功能类似,只是这个是检查本地的,如果把Netstat-a后面的IP换为自己的就和Nbtstat -n的效果是一样的了。 -r——列出Windows网络名称解析的名称解析统计。在配置使用WINS的Windows 2000计算机上,此选项返回要通过广播或 WINS 来解析和注册的名称数。 -R——清除NetBIOS名称缓存中的所有名称后,重新装入Lmhosts文件,这个参数就是清除Nbtstat -c所能看见的缓存里的IP。 -S——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会话表中只显示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 -s——显示客户端和服务器会话,并将远程计算机IP地址转换成NetBIOS名称。此参数和-S差不多,只是这个会把对方的NetBIOS名给解析出来。 -RR——释放在WINS服务器上注册的NetBIOS名称,然后刷新它们的注册。
Interval——每隔interval秒重新显示所选的统计,直到按【CTRL+C】键停止重新显示统计。如果省略该参数,Nbtstat将打印一次当前的配置信息。此参数和Netstat的一样,Nbtstat中的“interval”参数是配合-s和-S一起使用的。
好了,关于Nbtstat的应用在这里就不多讲了,相信你看了它的一些参数功能也就明白了它的功能了,只是要特别注意这个工具中的一些参数是区分大、小写的,使用时要特别留心! 另外在系统中还置有许多这方面的工具,如ARP命令是用于显示并修改Internet到以太网的地址转换表。 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询一台机器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服务器来提供域名服务,如果用户已经设置好域名服务器,就可以用这个命令查看不同主机的IP地址对应的域名。 另外,不同的系统中的相应命令参数设置可能有不同之处,但大体功能是一致的,在应用时应稍加注意。 7.3.8& 教你解决典型网络故障 1.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主要有网卡自身故障、网卡未正确安装、网卡故障和集线器故障等。 首先检查插上计算机I/O插槽上的网卡侧面的指示灯是否正常,网卡一般有两个指示灯“连接指示灯”和“信号传输指示灯”,正常情况下“连接指示灯”应一直亮着,而“信号传输指示灯”在信号传输时应不停闪烁。如“连接指示灯”不亮,应考虑连接故障,即网卡自身是否正常,安装是否正确,网线、集线器是否有故障。
我们先大致从网卡外表观察一下: (1)RJ45接头的问题 RJ45接头容易出故障,例如,双绞线的头没顶到RJ45接头顶端,绞线未按照标准脚位压入接头,甚至接头规格不符或者是内部的绞线断了。 镀金层厚度对接头品质的影响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镀得太薄,那么网线经过三五次插拔之后,也许就把它磨掉了,接着被氧化,当然也容易发生断线。 (2)接线故障或接触不良 一般可观察下列几个地方:双绞线颜色和RJ45接头的脚位是否相符;线头是否顶到RJ45接头顶端,若没有,该线的接触会较差,需再重新压按一次;观察RJ45侧面。金属片是否已刺入绞线之中。若没有,极可能造成线路不通,观察双绞线外皮去掉的地方,是否使用剥线工具时切断了绞线(绞线内铜导线已断,但皮未断)。 如果还不能发现问题,那么我们可用替换法排除网线和集线器故障,即用通信正常的电脑的网线来连接故障机,如能正常通信,显然是网线或集线器的故障,再转换集线器端口来区分到底是网线还是集线器的故障,许多时候集线器的指示灯也能提示是否是集线器故障,正常对应端口的灯应亮着。 2.软件故障 如果网卡的信号传输指示灯不亮,这一般是由网络的软件故障引起的。 (1)检查网卡设置
普通网卡的驱动程序磁盘大多附有测试和设置网卡参数的程序。分别查验网卡设置的接头类型、IRQ、I/O端口地址等参数,若有冲突,只要重新设置(有些必须调整跳线),一般都能使网络恢复正常。
另外检查一下网卡驱动程序是否正常安装。不同网卡使用的驱动程序亦不尽相同,假如你选错了,就有可能发生不兼容的现象。修复的方法亦不难,只要找到正确的驱动程序,重新安装即可。
最后我们简单检验一下网卡设置故障是否排除。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选项,选中我们安装的网络适配器,单击【属性】按钮,在【常规】文件夹中,可以查看网卡是否在正常工作。 (2)检查网络协议 打开【控制面板-网络-配置】选项,查看已安装的网络协议,必须配置以下各项:NetBEUI协议和TCP/IP协议,Microsoft友好登录,拨号网络适配器。如果以上各项都存在,重点检查TCP/IP是否设置正确。在TCP/IP属性中要确保每一台电脑都有唯一的IP地址,将子网掩码统一设置为255.255.255.0,网关要设为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如192.168.0.1)。另外必须注意主机名在局域网内也应该是唯一的。最后,我们用Ping命令来检验一下网卡能否正常工作。
① Ping 127.0.0.1
127.0.0.1是本地循环地址。如果该地址无法Ping通,则表明本机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如果Ping通了该地址,证明TCP/IP协议正常,则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诊断。 ② Ping本机的IP地址 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的IP地址,Ping该IP地址,如果Ping通,表明网络适配器(网卡或者Modem)工作正常,则需要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检查;反之则是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③ Ping本地网关 本地网关的IP地址是已知的IP地址。Ping本地网关的IP地址,Ping不通则表明网络线路出现故障。如果网络中还包含有路由器,还可以Ping路由器在本网段端口的IP地址,不通则此段线路有问题,通则再Ping路由器在目标计算机所在同段的端口IP地址。不通则是路由出现故障。如果通,最后再Ping目的机的IP地址。 ④ Ping网址 如果要检测的是一个带DNS服务的网络(比如Internet),上一步Ping通了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后。仍然无法连接到该机,则可以Ping该机的网络名,比如:ping& .cn,正常情况下会出现该网址所指向的IP地址,这表明本机的DNS设置正确而且DNS服务器工作正常,反之就可能是其中之一出现了故障。
1.办公自动化网络一般由哪些硬件组成?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3.分别根据网络连接距离和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把网络分成哪几种类型? 4.谈一谈你对网络协议的认识(包括那些网络协议和作用)。 5.自己动手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并实现文件共享服务,并对这个过程做具体阐述。 6.常用网络测试命令有哪些?
组建一个由10台机器小型办公网,要求网络类型为对等网,各工作站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共享某些目录,可以共享打印机等。
1.准备工作 硬件要求:工作站:486(75MHz)16MB内存以上(建议:P200、32MB内存) 网卡:每部机上各一块(如D-Link ,) 电缆:5类双绞线(如只有两部机时,可用交叉双绞线直接连接)
Huber:1个或多个,水晶头若干 软件(中文版):Windows98、 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工具:驳线钳(用于接驳水晶头)(必备)、网络电缆测量器 2.连接网络硬件 ① 安装网卡:拆开机箱,找一条适合的插槽(PCI或ISA)插进去,上好螺丝,盖上机箱,重新开机。计算机一般会发现新硬件,然后按照它的向导,一直按【下一步】按钮,选择【从软盘安装】,插入软盘,装好驱动。 ② 连接水晶头:按照568b的标准做好线 ③ 测试线缆:用测试仪测量,当指示灯顺序为,那么就说明线路通畅。 ④ 用网线将网卡与集线器(HUB)连起来。 3.进行工作站的网络设置(以最为常用的Windows XP为例) ①添加TCP/IP网络协议:点击【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网络连接】→双击打开→【本地连接】→右键选择【属性】→选择【TCP/IP协议】,单击【安装】,选中【协议】后→按【添加】按钮,出现【选择网络协议】窗口,选择【TCP/IP】,单击【确定】按钮开始安装。(一般情况下Windows XP会默认安装TCP/IP网络协议的)。
②设置TCP/IP网络协议:单击【TCP/IP】→【属性】→单击【IP地址】项→使用下面的IP地址→ IP地址填入:192.168.0.﹡(“*”可为2~255的任意数,但为了以后扩充方便,2~9为服务器保留,故最好只用10-255的数。)(如果Server上安装了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你可以指定该工作站的IP地址由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但是当你的网络中同时有动态和静态IP地址存在时,你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使网络中的IP地址发生冲突,尤其是和主机服务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填入:255.255.255.0 (各用户的子网掩码必须统一,例如统一填入“255.255.255.0”即可)→默认网关输入:192.168.0.1 → DNS服务器地址配置→备用DNS服务器添加,确定。(若首选DNS服务器出现故障,备用DNS服务器则自动启用)
③ 设置共享:右键选择【属性】,单击【安装】按钮,选择【服务】→添加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按【确定退出该窗口】按钮。
暂时无人访问,速抢沙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mb宽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