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新浪博客客博客岁末快言快语

黄将军是我们广西老乡!
浛洸,加油!大湾,加油!清远,加油!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日 来源: 清远日报
英德浛洸镇一男子在洪水中抱着铁柱等来救援。(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继“5·15洪灾”造成7人死亡、9人失踪,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后,近日清远再遭洪灾侵袭。
  昨日,记者从市三防办获悉,连日来的强降雨天气使全市8个县(市、区)72个乡镇受灾。截止昨日18时,受灾人口52.99万人,因灾死亡4人。受灾最严重的是英德市,24个乡镇受灾,其中浛洸、大湾、西牛、水边4镇电力、电信完全中断。因陆路交通中断,省军区派直升机驰援浛洸。大湾则因陆路中断通讯不畅,救援困难,灾情格外牵动人心。
全省11市154.6万人受灾死亡11人
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黄善春少将赴清远浛洸镇指挥救援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日 来源: 清远日报
  黄善春在浛洸指挥救援(记者 李作描 摄)
  清远日报讯 我省遭受台风“尤特”袭击后,8月16日以来,受南海季风影响,我省大部地区发生新一轮强降雨,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肇庆、清远、揭阳、广州等11市154.6万人受灾。至昨晚18时,死亡11人(河源1人,梅州5人,揭阳1人,清远4人),失踪5人(韶关3人,河源1人,惠州1人),直接经济损失24.87亿元,其中水利直接经济损失6.76亿元。
  灾情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广东省近期暴雨洪涝等灾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17日晚,省长朱小丹致电在省防总坐镇指挥的邓海光副省长,向在全省抗洪一线同志表示慰问,要求继续加强防范,确保不出大事故,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加强与铁路部门联系,加强信息预警,互相配合做好防汛工作。
  昨日,副省长邓海光在省防总与清远、肇庆等市政府和飞来峡水利枢纽负责同志视频会商,检查指导各地防汛救灾情况。省防总向河源、清远、肇庆等地紧急调派冲锋舟、橡皮艇、水陆两栖救援车、移动式泵站等防汛物资,并出动省机动抢险三大队、四大队参与受灾地区的抢险工作。
  18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黄善春少将在清远军分区政委翁震亚的陪同下,赶往浛洸抗洪一线,现场指导抢险救灾行动。在通信中断、洪水继续上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严峻形势下,黄善春当机立断,急令佛山、韶关军分区分别调派10艘冲锋舟火速驰援,并命令直升机赶到浛洸镇参与搜救行动。在受灾严重的英德市浛洸镇白米庄村,救援官兵驾驶冲锋舟兵分多路逐村逐户展开搜救,等待救援的群众远远看见前来救援的冲锋舟,大声高喊:“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一年一度清明节。
日,阳光明媚,难得好天气,我和家人一起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凤凰山扫墓。
清明时节,扫墓,踏青,两相宜:
扫墓,慎终追远,缅怀先辈;踏青,吐故纳新,愉悦身心。
时过一年,我又登上凤凰山。凤凰山是我的家乡,祖辈们生活在这里。
凤凰山地处十万大山,这里,群山苍翠,空气清新,泉水潺潺,鸟语花香。
一切都是久违了的。车子不能完全到达目的地,在半山腰,弃车后,我们开始步行登山。
人在山间走,似在画中游。平时难得登山,今日闲走在大山里,心情格外舒畅......
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中越边境广西边防前线庭毫山纪行
庭毫山,你是一座怎么样的山------
日,震惊中外的“中越边境庭毫山流血事件”在庭毫山发生!
日凌晨,闻名于世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广西边防前线的第一枪在庭毫山打响!
1983年至1986年间,“侦察英雄”、一等功臣、广西壮族小伙隆志勇先后多次带领机智勇敢的侦察兵们,栉风沐雨在庭毫山前沿潜伏、战斗,令越寇闻风丧胆!
1985年春节,广西姑娘、护校毕业生康伍梅毅然决然来到庭毫山下,以呼啸隆隆的炮声当礼炮,硝烟滚滚的阵地当洞房,和青年军官李世章举行战火中的婚礼!
1985年11月,一个温暖如春的冬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辉光带着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带着慰问品,健步登上庭毫山……庭毫山阵地上的留言簿上留下了陈辉光书记潇洒遒劲的字体:“英雄的战士,钢铁的庭毫”
啊!庭毫山,英雄的山,壮烈的山!
秋末冬初的一天早晨,我们来到了庭毫山。
车子行驶在通往庭毫山的弯曲简易山路上。车窗外,云遮雾绕、幽深奇绝。远方,墨绿的峰峦,葱茏的林海,构成一幅诗意淋漓尽致的水墨画。汽车穿云过雾,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又过了一弯,映入眼帘的稻田象是一块块黄毛毯,成梯形排列在山坡上;田垅间,边民们在挥镰收割,和风吃送着沙沙割稻声,似在弹奏丰收的欢歌……
好一派田园诗般的和平景象!
“庭毫山到了!”这就是海拔700多米高的庭毫山。抬眼望去,庭毫山似一把雄剑直刺苍穹,在灿灿的晨光映照下越发显得雄伟壮美。山顶上,一缕缕晨雾象透明的白纱巾,轻柔缓慢飘逸。
哦,庭毫山,你醒来了。
一条水泥台阶路穿过绿林草丛间,曲里拐弯,盘旋而上,直达主峰。
抬头看见,“勇士雄风长在,庭毫英姿永存”这12个映日生辉的大字悬挂在山腰间的栏杆上,抒发了庭毫山戍边勇士的卫国豪情!
昨日,这座如诗如画的庭毫山秀峰,曾在敌人的淫威下呻吟。今天,经过勇士们的守卫和建设,她恢复了原来的秀丽面貌和绰约多姿。
踏上这块热土,我们的心情异常激动和感奋。在庭毫山1号高地的平地上,军容严谨、全副武装的一连指导员黄锦都以他那庭毫山主人的身份在迎候着我们的到来。这位面容清秀、腼腆含笑的军人,把我们引进了他管辖的防区。
在阵地的主峰顶上,在蜿蜒的战壕沟里,黄指导员边走边给我们讲述庭毫山的故事:
海拔700多米的庭毫山,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湖润镇境内,与越南交界、也是越南通往我境内的一个重要通道。庭毫山地势居高临下,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守住了它,可以确保边境的安全;失去了它,外敌就可以居高临下向我边境纵深腹地炮轰、进攻。
历史曾经发生过:1974年,背信弃义的越南扩张主义者悍然派遣武装人员对我庭毫山地区的边民进行围攻、拦截,干涉我边民的正常耕作;在庭毫山面向我方一侧埋设地雷、竹签,设置障碍,致使矛盾加剧恶化。日,越南军队向我边境无辜的边民开枪扫射,打死打伤我边民18人,制造了当时震惊中外的“中越边境庭毫山流血事件”,进而举兵侵占庭毫山。越南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我军民的极大愤慨。日清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第一枪就在庭毫山打响。从而,广西边防全线奋起还击,严惩越寇,一举收复了庭毫山。
蒙受耻辱的庭毫山,重新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回到了壮族边疆人民的手中!
10年的时光一闪而过。在这10年中,我们可爱的边防战士一手握枪保边疆,一手拿锄搞建设,把庭毫山装扮成生活的乐园。
一幢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新楼房坚固地在被称为“死角”的山腰间依山崛起,这就是庭毫山守边将士们的营房。战士们告诉我们说,从猫耳洞到新楼房,战后经历了“五代住房”的历史:潮湿的猫耳洞,漏雨的简易草棚,透风的油毡房,闷热的石棉房,漂亮的新楼房。现在,阵地上的戍边将士们不仅住上了新楼房,还修好了多功能的体育运动场地,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各高地配齐了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饭锅、冰箱和洗衣机等电器化设备。阵地上,将士们亲手种下了芭蕉、菠萝以及各种蔬菜,还养有猪、鸡、鸭、鱼、鸽子……这儿“蔬菜鲜、猪儿肥、鸡鸭跑、鸽子飞、鱼儿跳”,好似一个小农场。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们都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都是戍边将士们亲手创造出来的!
庭毫山的将士们不但热爱阵地生活,而且善于美化装点阵地生活。他们利用有限的空余时间,在阵地周围种下了许多从后方运来的亚热带植物----剑麻,在剑麻翠绿的叶片上刻诗咏志,抒发卫国豪情,寄托思亲之念。“战地剑麻”已成为将士们抒怀的园地,后方来慰问的祖国亲人无不为之赞叹不已!
&今天的庭毫山,已经成为战斗的堡垒、生产的基地、生活的乐园、育才的沃土。
神圣不可侵犯的庭毫山,美不胜收的庭毫山,我们已经看到了你秀美绰约的雄姿!
可亲可敬可爱的戍边将士,保卫祖国创造生活的戍边将士,我们已经触摸到你们那无私无畏的卫国情怀!
我们为你们骄傲,我们为你们自豪!
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庭毫山。回首久望庭毫山那巨大的雄姿,我的脑海中涌现出幕幕壮举,耳边响起了阵阵军歌。
庭毫山,你象征着人民解放军的军魂!你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庭毫山,我们将永远记住你!
有书寄自羊城来,一本书勾起了我那一段魂牵梦萦的军营生活的历史。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呀,那是一去不复返的比黄金还珍贵的岁月!那是永远离去的激情岁月!那是只能在梦中找回的而在梦中又无法安宁的岁月!
一天上班,收到寄自羊城广州的一封沉甸甸的邮件,打开乍一看,一本装饰精美淡雅、散发出油墨芳香、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书名叫《过去的序幕》的书,跳入眼帘,再看书的作者:“黄正德”。
黄正德这个家伙出书了!我为他高兴,也为他喝彩。毕竟我们在边防部队共同拥有过一样不平坦的人生旅程,一样的酸甜苦辣。尽管后来,他一路顺风顺水地从广西边防部队到了广西军区机关再到了广州军区大机关工作,官至团职,校官军衔,攀登上人生的辉煌。而我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4年一个打转又回到家乡,命运这东西真是没法比。
黄正德这个名字让我勾起了我与他近十年朝夕相处的美好记忆……
是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走到了一起,那年,醉心于文学写作的他从边防侦察连队调到了团政治处报道组,我参加广西军区政治部新闻报道培训班学习完后回到了部队团政治处报道组。他和几位战友负责团里创办的《剑麻诗》社日常编辑工作,我则专心致志地和几位战友搞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是部队从红军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好传统,部队领导把报道组当成宝贝儿,我们都是普通士兵,但为了方便写作,领导让我们住进单间房。当时,团里领导:团长邓诗新,政委王伟,政治处主任戴胜国,副主任张秋云,宣传股长欧阳春等首长为团里的宣传报道工作和报道员生活操心牵挂,至今我个人仍念念不忘,没有首长们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个人进步。现在常常梦见这些场景。曾经当过兵,终生是军人!
一样的军装,一样的热血沸腾。白天,我们经常下连队上哨所采访,边防线上留下我们艰辛的足迹;晚上,我们肩并肩坐在一起交流采访感受和写作体会,夜灯下面映照了我们不眠的身影。艰苦在此自然不必多说,但甘甜还是要说一说的,他们编的《剑麻诗》刊物宗旨是兵写兵,兵编兵,这是一本弘扬军中主旋律,格调高雅,兵味很浓的油印诗刊物,曾经在边防部队红红火火过一阵子,在军内外引起了轰动效应,引来了军内外的新闻媒体如《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千里迢迢从广州来到广西边防部队采访,将边防部队的剑麻诗词传播到军内外,甚至国内外。那几年,我们都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而连续几年荣立三等功。黄正德还被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吸收为会员。
我的兵龄比他长,但我们之间无拘无束。他来自农村,我来自城镇,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鸿沟。应该说,黄正德是有灵气和才气的。十几年前,他从湖南省洞口乡下走进广西边防侦察连队,带着沉甸甸的愿望,做梦都想把这身军装穿得神气十足,生怕再回到父亲的思想里,母亲的视线里,乡亲们用篱笆围着的菜园里。于是他自己全身心地与战壕、与哨所、与木棉树在南疆边陲的土地上一起生存,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自己,为作品里的人物加班,为自己的命运加班,用一分知识,九分激情,写十分希望。
翻开阅读《过去的序幕》这本书,这些发表过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有一部份我是很熟悉,甚至还有我们熟悉的身影。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在边防部队时的耕耘,尽管已经成为“旧品”,而且在今天看来显得是那么简单、平浅,淡如一杯凉开水,但她对作者却有挡不住的诱惑,每次捧读,每次都有心动,那感觉总像母亲捧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毕竟是自己的心血凝聚而成。而毕竟,她还是作者起步的温床,从心灵撒下的种子,倾注了作者对那块土地的挚爱,凝固了作者军旅人生亮丽的一部分,证明了作者昨天薄收的季节。作者成功后自己说过,他今天能像一棵树那样在阳光下慢慢成长,就是因为始终不渝地在追求着她。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活不说。作者曾经骄傲地说过,不在乎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我很赞成他的说法。我们毕竟是半路出家,在火热的军营里获取写作的源泉和灵感。是的,有就是一种收获,是收获就记录了一段艰辛。别人想读的是作者那有没有意思的文字,作者想读的是自己的生活、情感、求索,从枯燥中品味生动,从苦涩中品味甘甜,从复杂中品味单纯,从真实中品味勇敢。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有千般苦,更有万般乐。
作者的心灵是真实的。不能留恋过去,但必须回顾过去。成功就鼓掌,失败就擦泪,平庸就应该警醒,用观察别人的视角来观察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真诚了还是虚伪了,善良了还是憎恶了,美丽了还是丑陋了,不要怕打碎良好的感觉,否则就难以看到真正的自我。人能看清许多,但难以看清自己,人能摆脱许多,但难以摆脱自己。经常回头想想才是最好的老师。
显然,成功后的作者是谦逊的,但仍不失顽强的斗志和毅力。过去的仅仅是序幕,序幕是路的开始,路每天该有新的脚步,前行的路上,有不测的风云,回头不只是为了望望,为的是更好地在前进中把握自己、超越自己。既然选择了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就该有抵达的意志和行动,即便这条路全是泥泞,也要像当初那样走过,永不言休。虽然过去的生活不会再来,被新的内容所代替,但追求永远不会被代替。因为,作者的那份初衷,那份向往,那份灿烂,都在自己正在走着的路上。
目标在前方,前程锦绣灿烂,正德战友,祝你一路继续走好。&
“校官诗人”和他的诗
--广西边防某团政委王伟业余爱好纪事
&朋友,您到过边陲吗?您看到过边陲的迷雾吗?请看吧:
吞没了群山
&遮盖了小路
&锁住鸟的歌喉……
&&&啊,边陲的迷雾
&&&你扯住了黎明的脚步
&这首名叫《啊,边陲的迷雾》的诗一开头,就把南疆边陲早晨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浓缩了。一幅多么宁静、温馨的画面!只有对生活充满了挚爱和憧憬的人,才有这样细腻的观察和美的感受。然而,诗的作者是谁呢?他大概是一位才气横溢的墨客诗人吧!不是。他叫王伟,笔名华然,是广西边防某团政委,广西作协分会《南国诗会》会员,广西边防某团《剑麻》诗刊顾问。
他不是诗人,但常写诗,也做着诗人的梦;他是军人,沸腾的血液里常跳动着诗的旋律,歌的音符。指战员们都管叫他“校官诗人”。
笔者和王政委同在一个部队,工作中常接触,因而,对于他的业余写作比较了解。边疆的清泉浇灌着他多才的情思。王政委不但对写诗特别偏爱,也常写些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小言论、新闻报道等,他说:“只要,我所见所闻所感的,都动笔试着写。”如今,王政委的不少诗作和其它稿件都已见诸报端。墨字变铅字,对于业余作者来说,该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呀!
可他高兴吗?并不,只是心中的一块&
沉石坠落了;只是淡淡地感到欣慰。求知征途尽坎坷。王政委和许许&
多多的业余作者一样,在文学之路上历尽艰辛,洒满汗水和心血。1969年,他从河南郑州市参军来到南疆。穿军用装做着绿色的梦;拿笔杆做着诗人的梦。第二年,他的一首小诗在《广西日报
》上登出来了。首发命中,欢欣鼓舞。而以后呢,写的诗,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完壁归赵”。再以后呢,他并不甘心,一面积极工作。,追求上进,一面坚持业余写稿,刻苦练笔。
部队生活锻炼了他的胆识和才干,业余写作培养了他的勤奋和才气。他成长了,象春笋一样节节上升:从战士、打字员、报道员、保密员,到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但不管职务怎一么变换,坚持业余写作从不间断。在部队的沃土中,他的才干和才气得到相互增长和提高。
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本来是一对黔矛盾王政委坚持业余写作影响工作吗?何况他又是位领导干部。
“怎么会呢!”王政委轻松一笑,对笔者说,“处理得好,工作和业余写作双受益哩。”
是的,王政委所在的部队,驻扎在100多公里长的边防线上,点多线长,常年担负着繁重的守边御敌任务。平时,王政委和其他领导大部分时问下基层连队,上高山阵地哨所,进行及时的指导:具体的帮助。工作之余,他深入到干部战士中间,打开小本本,笑容可掬,俨然是一位“采访记者”。在与战士平等而坦诚的交谈中,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不知不觉,官兵之间的横向距离缩短了,业余创作的素材也丰富了。
在王政委的影响和带动下,部队涌现了许多“战士诗人”,并成立了“剑麻”诗社,上上下下出现了一个“爱军习武作文”的生动局面。近年来,这个部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高昂的斗志,圆满完成了守边御敌任务,成为军内外闻名的先进团队。
南疆,是抗敌入侵的神圣国门,也是新一代卫国军人的第二故乡。南疆秀美的山山水水是那么令人神往。王政委的散文诗《我爱祖国的南疆》,饱含着戍边勇士的激情,倾注了作者自己那真挚、朴实无华的深厚感情:
“我爱南疆,胜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那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我愿自己是一块界碑,永远扎根在南疆!”&&&&&&&&
&&&&&&&&&&&&&&&&&&&&&&&&&&&&&&&&&&&&&&&&&&&&&&
&& 原载1988年第7期广州军区政治部《政治指导员》杂志
说说我们边防十三团报道组
一粒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便能开花结果。诚然,一个人才,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广西边防十三团出现一个独特的小秀才群体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小廖,交给你一个任务。”2012年7月7日晚上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和源山庄,杯盏交错后,前辈冯志斌酒后双眼放光,庄重地对我说:“你来写一写十三团报道组这个小秀才群体!”
我推辞道:“我怕写不好,还是你来写吧!”
“你先写,我来补充”。冯前辈给我打气,我便应承了下来。嘴里说试试看,心里还是没有底。毕竟我在十三团报道组属于晚辈类,没有资格来写报道组。
在四会市贞山宾馆会议室,大家正在翻阅讨论厚重的《情系庭毫山》系列丛书时,十三团新闻宣传工作的奠基人郭德龙前辈骄傲地说了这么个细节:十三团组建后第一年,新闻宣传工作出现空白点外,从第二年开始,十三团新闻宣传工作年年进入了广州军区和广西军区的先进行列了!是啊,手中沉甸甸的《情系庭毫山》丛书告诉后人,十三团不仅出战斗英雄,出共和国将军,还出了不少的卓有成效的军中小秀才!
十三团,诞生于1979年2月中越边境,至1992年12月撤销,这13年的战斗历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但也同时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小秀才群体,那就是报道员,响亮的称号:“兵记者”。他们就是郭德龙、石礼文、冯志斌、农如松、易买生、王明金、黄正德、周承强、赵绪奎……这是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他们有的至今还活跃在公众的眼里,有的已经成为了师团级军队干部。是十三团领导这个伯乐发现了他们,这块边关的热土给了他们成长成才的机遇和良机。
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是部队从红军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好传统,十三团领导把这个好传统的接力棒一代又一代接了下来,他们把发现培养关心爱护使用报道员这个工作做到完美无缺,让报道员在十三团成了“”。
先说说我自己吧,我是1982年11月到了十三团的,先后到了新兵连,十一连、三营部、庭毫山一连再到政治处。训练之余,作为新兵的我经常翻阅《解放军报》、《战士报》、《广西日报》还有《右江日报》等军内外报刊时,常常看到郭德龙、冯志斌、石礼文和农如松反映十三团的文字稿件和新闻照片。看了以后,心里痒痒的,眼里热热的:我什么时候也能在报上露露脸。
很遗憾的是,我从连队到团机关后,郭德龙干事和冯志斌干事已经调离十三团到广州军区政治部和师政治部工作,没有共过事,但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们的大作。侦察英雄江恒游铺天盖地的典型报道出自他们的手笔。
其实,我的报道员生涯是从连队的黑版报开始的。偶尔也写写小稿件,不知天高地厚地往报社投啊投,但大多数石沉大海,渺无音信。但机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临了,1985年广西军区政治部有通知来,军区要以老带新的方式办新闻报道学习培训班,师政治部石礼文干事和农如松前辈在庭毫山连队采访时听说我喜爱写写小稿件时,就推荐我去了广西军区参加培训,师从张跃明干事和麦步初干事。半年后,欧阳春股长把我放到报道组,从此以后我这个初中生便与文字工作结了缘,直至十三团撤销编制,整整八年在报道组。这八年中,酸甜苦辣咸,一一都品尝,让收获最大的是,我,一个初中生,居然不知好歹地去学习写作。唉,事非经过不知难。
可以这么说:十三团报道员军旅最难忘的事,一定是发表在报刊上的处女作。我的新闻处女作是一条简讯,发表在1984年第四期广州军区政治部《华南民兵》杂志,责任编辑是郭德龙前辈,当时他已经从十三团调到广州军区机关。
部队领导把报道组当成宝贝儿,我们都是普通士兵,但为了方便写作,领导力排众议,让我们住进了单间房(文化中心和幼儿园)。易买生、我、还有黄正德,先后面临着不能提干就退伍的实际情况,而我们几个难舍部队情谊,留恋部队生活,不甘心就这样回地方。
当时,团里领导:团长邓诗新,政委王伟,政治处主任戴胜国,副主任张秋云,宣传股长欧阳春等首长为老报道骨干流失问题想了办法,做了统一的意见,在当时转志愿兵名额少的情况下,争取为老报道骨干解决了问题。
我清楚记得,政委王伟曾说过:我们少要一个司机、一个炊事班长、一个卫生员,也要把名额留给报道员。可见,报道员的分量在团领导的心里如此之重。正因为如此,易买生、我和黄正德到了转改志愿兵时顺利地作为部队工作骨干保留了下来。易买生和黄正德后来从志愿兵岗位上转了干部,去了广州军区机关。领导为团里的宣传报道工作和报道员个人前途操心牵挂,至今我个人仍念念不忘,没有首长们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个人进步。
现在还常常梦见这些场景。那年我参加广西军区政治部新闻报道培训班学习完后回到了部队团政治处报道组。当时报道组队伍庞大(赵绪奎、黄正德、何晓静)负责团里创办的《剑麻诗》社日常编辑工作,我则专心致志地和几位战友(易买生、王明金)搞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
一样的军装,一样的热血沸腾。白天,我们经常下连队上哨所采访,边防线上留下我们艰辛的足迹;晚上,我们肩并肩坐在一起交流采访感受和写作体会,夜灯下面映照了我们不眠的身影。幼儿园,当时住着易买生、我和黄德,夜深人静时,我们大家写稿累了,相约出门来到幼儿园的凉亭谈天说地......困了,大家依依不舍回到房间睡觉。
尽管岁月悠悠逝去,十三团报道组难忘的时光值得我们心中永久保存。这一段时光,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成熟。感谢十三团,感谢报道组。
边 关 书 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从军单调寂寞的岁月中,伴随着我的,除了那身耀眼夺目的绿色军装,还有的就是那一册册书籍。我把军装和书籍视为心中的圣物。
军装和书籍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竟是如此重要和珍贵。无论走到那里,陪伴我的也只有军装和书籍。
如果说,绿色军装赋予我的,是仪表威武和征服困难的胆量勇气,那么书籍给予我的,则是精神丰富和无法比拟的内心充实。
边关军营生活火热的激励,使我有幸迷恋上军事新闻这神圣的工作。而新闻工作加深和巩固我与那绵绵不尽的对书籍的感情。
说来惭愧,我真正的读书生活居然是从边关军旅开始的。
没有读过高中,上过大学,是我一生中的遗憾!回首往事,我深感痛惜。但我坚信,勤能补拙,在生活中读书,在工作中读书。
那一年,我初中缀学后,18岁的我应征入伍来到广西边防部队。“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在艰苦单调枯燥的边防部队生活里,通过读书看报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说真的,青春年少的我没有特别的爱好,闭塞的边关苦是苦,没有难倒我们,没有看到书和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天的训练和执勤下来,全身象散了架似的,什么都不想做了。这时候如果能看到一本书或一张报纸,会让我精神为之一振。阅读的力量就是能排遣内心的空虚、烦闷,驱赶身体的劳累。我真正体会到,阅读让我快乐,阅读让我进取,阅读让我丰富,阅读让我明智”。
不过,在遥远的边关军营,想多看书报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连队和哨所订阅有《解放军报》、《战士报》、《解放军文艺》等。我不抽烟,省下津贴费用来购买书报,从连队和哨所去县城办事,事后,直奔书店和邮局报刊亭选购书报。为了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远在广西边防部队的我还通过书信与内地的作家魏巍、戴厚英、张抗抗等联系要书。我这个边防战士的求知精神居然感动了内地的作家们。作家亲笔签名的书籍寄来了,作家还在书信中与我交流思想,勉励我好好读书。作家与边防战士的一段书信情缘,成为当时广西边防部队的一段佳话。
边关生活锻炼了我的胆识和才干,业余阅读培养了我的写作爱好,激情阅读使我这个初中生爱上了文学写作。文学处女作、小小说《合格的哨兵》就在庭毫山连队完成发表的。读书真能改变命运,重视文化学习是我军从红军时期传承下来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那一年,我被师政治部从边关连队哨所选送到广西军区政治部参加新闻宣传写作培训,时间半年。之后,我又被推荐到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报》社学习和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帮助工作,又是半年时间。在大军区机关学习和帮助工作期间,我如鱼得水,遨游在书报和知识的海洋里。有益的阅读使我健康成长起来,部队生活14年,从边防连队到团政治机关,当过通讯员、电影放映员、报道员、报道组长。我参与采写的新闻宣传稿件被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战士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西日报和南宁晚报等新闻媒体采用,先后荣立6次三等功。这些都是我通过读书获得的甘甜。
一位哲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阅读中获得收获,我更加热爱阅读,平时工作再忙,也要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和节假日,潜心阅读书报,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保持进取勤奋的工作状态。阅读思考过后,我还把自己点点滴滴的读后感写出来,发表到媒体和自己的网络博客,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和收获,如读本土作家龙歌先生的新作《家住防城港》,写下“龙哥印象”;读本土作家邓咏先生的新作《榕风》,写下“作家可贵的良知,责任和道德”;读军旅作家黄正德战友的新作《过去的序幕》,写下“有书寄自羊城来”;读新华通讯社著名军事记者黄彩虹的新作《目击历史----一个军事记者的采访手记》,写下“驰骋写军赋,挥笔书青史”等点滴体会和感受,等等。
那一年我脱下心爱的军装退出现役回到地方工作,搬迁了一次又一次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本本我自己珍爱的给我快乐的伴随我度过边关军旅岁月的书籍。是啊,要感谢生活,要感谢阅读。生活阅读是我努力工作勤奋工作的主要动力和源泉。通过潜心阅读,博览群书,启迪思想,我工作有了干劲和目标。
人生有涯,求知无涯,阅读快乐。这些年的读书生活告诉我:有书赶快读,少些应酬,多些阅读,年轻的时候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读到老,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老师 兄长 战友&
●樊恒奇
电话又响起,“樊恒奇呀!……我是廖开军啊!”依然是那么清爽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快言快语,依然是那么热情奔放,依然是我印象中不变的老师、兄长、战友——这就是廖开军,一位永远都乐呵呵的快乐传播者。
跟廖开军认识,是1992年11月。当时,广西边防部队进行大整编,我所在的团大部分精简掉了,我们七连则和六连合并成一个新连队保留下来,继续守边防。连长和指导员都是六连过来的。我当时是七连的文书,两个单位合并后,我这个文书自然而然地也被六连的文书顶替了,从连队的“秘书长”回到班排当普通战士。
那段时间有些郁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月一天晚上九点钟左右,我到营区外运动回来,刚进大门,哨兵就冲我大叫,樊恒奇赶紧回班里,有团首长找你!
团首长??我一脸的惊讶,我一个被下放的普通战士,怎么突然冒出个团首长找我?看着我一脸的疑惑,哨兵也急了,不信你去问副指导员!
我一溜小跑,一头撞进排房。果然,一名肩上扛着红牌牌的“首长”正在跟副指导员和班长说话。
你就是樊恒奇?廖开军问。
当时他任团里的报道组组长,下来物色报道员。连队的副指导员李文斌一下想到了我,说我勤奋好学,字写得好,有些文字功底,当过文书,自费参加过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经常写些小豆腐块,而且为人忠厚诚实。
爱才的廖开军一吃完饭就拉着副指导员直接到班里找我。
就这样,经过“文化测试”、“面试”,后续考察,两个月后,我到团报道组当了报道员。
廖开军确实是位好“老师”。尽管我入伍后参加了解放军报社为期一年的新闻函授学习,期间也写了一些习作,但真正当了报道员后,感觉到所学的东西其实还不是很够用。廖开军从如何采访,谋篇布局,如何投稿,如何与编辑联系沟通,一一地传经送宝。每次下基层采访都把我带上,手把手地教采访、教写作。上面有首长下来检查工作,或者有报社记者编辑下来采访,他也积极地引荐我。
1993年,广西军区召开一年一度的新闻工作会议,通知他和团首长去开会。为了让我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他专门跟团领导和军区新闻干事说情,带上我去参加会议(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一般的报道员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级别的会议的)。
总之,他一直把我当作一名关门弟子,尽心尽力地传授知识,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报道员。
尽管搞新闻报道是我当时为在部队长期干而设定的奋斗方向,但可以说,没有他这个伯乐,没有他这个引路人,我的新闻报道工作道路也许不会这么顺利,或者干脆就不一定能在部队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一日为师,永远为师。
人与人从认识到成为朋友,其实有的时候在最初见面的那时就有这种预知。
我和廖开军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不是一位“首长”,而是一位似曾相识、很有亲和力的兄长。
在他手下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后来调到防城港一个部队),也印证了我当初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他确实是一位兄长,一位对兄弟非常关心、照顾的好兄长。
他性格外向,坦诚,随和,待人热情,乐交朋友。属于那种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的人。
通常情况下,他在路上行走,老远就会热情地向一个熟人打招呼,然后停下来,聊上半个小时。
也许是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我性格比较内向,也比较自卑。他时常引导我,要自信,要乐观向上,搞新闻报道,就要多说话多接触人,善于与人打交道、沟通。
他为了把我转变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人,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自从到团里当报道员以后,可以说他到哪都带着我,不管是出去采访还是去开会,亦或是去办私事,都带着我。就是有时晚上出去散步也带上我。只要遇到认识的人,没讲几句话,就会向别人介绍,这是ⅹⅹⅹ,我的报道员,以后多多关照!
记得有一次,广西军区搞一个机关干部下连当兵的活动,当时在柳州军分区任职的一位营级干部到团里代职,廖开军与这位干部是老朋友,当晚在家请这位干部吃饭。本来老朋友相见,应该小范围地叙叙旧,但廖开军把我也拉过去了,说是柳州来的领导,刚好你也是柳州人,一起坐坐,认识认识,大家都成为朋友。
也是,正因为他的引见,后来,我跟这位领导也成为了朋友,至今仍保持联系。
他经常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引导和告诫我,指出我性格上的点滴不足,告诉我如何去应对某一件复杂的事情,如何妥善解决某一个棘手的问题。
跟随着他的那段时间里,是我学会做事做人最多的阶段,是我性格稍微有些改变的阶段,也对我后来待人接物、成长进步启发最大的阶段。
他调离靖西后,也一直在关注着我,就是后来回地方工作后也经常在电话里教育、引导我。很多情况我都没有跟他提起,但不知道他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我的情况他依然很清楚,还时常跟一些我们都认识的同事和朋友提起我。
有一年,他出差来到柳州,打电话给我,说到柳州了。我说请他吃饭,他反过来说,不用你请吃饭,浪费钱,我这边有好吃好喝的,你过来就行,介绍一些柳州的有影响的人给你认识。尽管我一再坚持,他还是不让我请吃饭,说跟他一起吃饭就有机会认识一些有影响的商界人士。那天晚上我去看望他,他又一再地告诉我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吃早餐,引荐我认识一批朋友。第二天早上我去了,非拉着我和我的爱人一起和他照张合影相,说是回去留个纪念。
想不到他那么重视这一次会面。我当时心里有一丝内疚,多好的一位朋友、兄长!可平时忙生计,相别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到过防城港去看望过他一次,平时向他问候也不是很多。
有一位领导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亲兄弟是父母指定给我们的不能推脱的兄弟,而朋友是自己选择来的兄弟,亲兄弟不一定是好兄弟,但自己选择的这种兄弟绝大多数是志同道合的”。
我觉得廖开军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兄弟。
我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中校军官,没有廖开军当年的发现,就没有我的今天。
严格说,他在我的眼里是位好兄长!
广西防城港市金卉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二00八年十月,系非公有制企业,公司地址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明珠,美丽的滨海城市防城港市港口区财苑小区,公司加工厂建在十万大山腹地上思县。公司以茶业、种植、生产、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主要生产、加工金卉茶。
公司于二0一0年二月份,通过国家QS验证,荣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QS。
金卉茶产于广西十万大山与北部湾交接的云雾山中,是海洋气候与陆地气候孕育的植物,是云蒸雾煮的佳品。有诗云:云雾薰蒸得灵气,海陆交孕出香茗。金卉茶自古以来是瑶壮民间作为清热解毒和消脂减肥的保健秘方。该茶叶含二羟基黄酮醇的主要成分(二甲胍基乙磺酸)。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过敏、消脂(含血脂、肝脂)、养颜、减肥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金卉茶选用该茶的嫩芽和叶,经过科学精细加工而成,是十万大山新挖掘的纯天然绿色健康饮品。
公司十分注重科技队伍的建设和技术人员的培养,目前公司具有中高级技术人员5人。并长期与林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作技术顾问,为公司茶叶种植、科研生产、加工科学化、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公司生产工艺一流,拥有国内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及检验设备,厂区部局合理,清洁宽敞,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公司以“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宗旨,为保证公司产品合格、优质,公司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坚决做到不合格的原料不进厂,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生产加工工艺精益求精。目前公司生产的金卉茶袋泡茶,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客户赞誉。
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将投入巨资,充分利用十万大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种植万亩茶园,金卉茶将名传四海,誉满五洲。
在我的记忆中,敢跟央视较真的名人还真不多!
马未都算不算第一人,我不敢说。但马未都的勇气可嘉。
央视是一个什么地方啊,现在当今社会,要想出名,央视这个平台真是太重要了,它可以给你一夜成名!无名之辈连做梦都想在央视露面。自己倒贴钱都在所不惜!据报载:西部一农家女为了能在央视出名,倒贴了40万元。
所以我感慨:马未都啊马未都,央视改编你的作品,上春晚,你居然不给央视面子。居然三番五次与央视较真。我不知道你马先生是怎么想的?
不过,话说回来,马未都先生敢与央视较真,说明中国在进步,人民在觉醒,法治在改善。
央视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如何尊重知识,如何尊重版权,如何尊重人民。
我还给央视善意提醒:央视记者的采访出镜话筒的央视标示不统一,到底那一个是真,那一个是假?那一个是央视的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强新浪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