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李莉的老公教授李莉的qq号是什么?请问您可以告诉我李莉教授的QQ号吗

国防大学教授李莉谈棱镜门与中国信息安全保护--强国社区--人民网
国防大学教授李莉谈棱镜门与中国信息安全保护
&&&&来源:&&&&
&&&&&&字号
著名军事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李莉大校做客强国论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访谈节目。过去十年,我们都会说本拉登,最近听美国的敌人,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登”--斯诺登,斯诺登虽然已经离开了中国,但是棱镜门事件到底对中国的信息安全有怎样的影响呢?为此我们今天特意请到了国防大学教授李莉教授为我们解答。
李莉谈“棱镜门”: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李莉】: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似乎以往中国人不太重视信息安全这个话题,您怎么看待这个事件?
  【李莉】:虽然这个事件发生在美国人身上,但是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目前网络安全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不仅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我觉得所有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我们现在有一个数字是排名全球第一的,就是我们目前是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既然是这样一个基本情况,而且每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不仅是日常的通信交流和朋友联系需要用网络这种联系手段,我们大量的社交活动也是在网上进行的。更深一步讲,我们更多的帐号、个人隐私、密码,这些安全信息也都是存储在网络银行或者是相关的电脑里。如果一旦被监控或者被窃取,我觉得这对个人的损失,更不要说情感,安全上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李莉】:所以这次事件在相当层面上提醒我们,目前的网络安全必须上升到日常生活的基本安全范畴,我们对它的认知不要停留在一旦网络不能正常运行了,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更深层次的对于个人隐私的涉及,包括更大层面上,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也都面临挑战。这次揭示出来的信息是冰山一角,但如果说从更高的范围来说,我们做这样一个设想,美国曾经有一个大片叫做《国家公敌》,那设想的就是未来黑客全面摄取国家情报,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危言耸听。如果一个国家正常的金融信息系统破坏掉了,或者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电话网,这些涉及到重大的国计民生的系统,一旦出现颠覆性崩盘的效果,一个是社会基础不复存在,更不要说其他的国家安全。我觉得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主持人]:虽然有媒体报道说斯诺登透露美国对中国的网络监控可能至少持续了四年,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思科公司监控中国的网络和电脑,而不幸的是思科中国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的网络建设,包括政府、海关、邮政,甚至公安和武警这些要害的部门,再包括中国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当然思科公司说我们没有参加这个事情,这很可怕。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否参与,这都是一件让我们应该警觉的事情,中国信息安全保护上面临哪些考验?中国在信息安全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防范的手段?
  【李莉】:这次所有涉及到的九个大型的互联网巨头,从现在曝出的情况来看,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这些都是非常知名的网站,而且应用范围非常广,刚才说的这些公司参与到所有相关电信方面的建设。我觉得现在我们要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现在这些公司都是在把自己的关系脱开,他们就是说没有介入到对于中国相关企业的进攻和潜在的窥视,我觉得这是单方面的表达。究竟介入到什么程度,或者在多大层面上参与了美国政府主导的这个行动,我觉得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证据,也需要时间去考验。但是这类现实或者是这样一个侧面毕竟要提醒我们,现在美国具备这个条件,虽然一再以自己是一个受害国身份出现,指责这个攻击他,那个攻击他,但是将最大的棱镜门事情暴光出来以后谁是最大的供给方,谁也不清楚。
  【李莉】:这个情况说明,美国实际具备这样的技术基础,利用自己分布全球的大公司进行渗透,包括对于路由器的截获、攻击,它不是单一电脑的攻击,我们不能理解为是单一黑客的行动,是美国政府有组织的官方行动,而且它的进攻瞄准的不是单个计算机,是瞄准的路由器,通过攻击一台路由器可以截获上十万个电脑里面的数据,这和黑客单一的攻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斯诺登对于他现在曝光的数据是6万次的进攻,是相对于至少6万个,再乘以几十万的倍数,相当于几十亿台的电脑都在美国的攻击和掌控之下,这不能不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包括现在欧洲国家都为这个事情非常焦虑,究竟美国在多大层面上对欧洲进行了监控,能够在多大层面上掌握到美国多次谈到的盟友,这个信任还存在不存在?这都直接损害到美国的形象,说明它的监控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自主的路由器,包括相关的信息产业,包括芯片,没有这个自己的国家安全是没有办法建立的,相当于建立在一片散沙的基础之上,这是很明显的。路由器全球13个顶级的域名服务器,九个都是在美国,其他的斯德哥尔摩、东京才有几个有限的,大型的数据库70%在美国,如果要看一般的操作系统,微软垄断了95%的操作系统。按照这样的份额,其他的国家怎么可能在这样一个小的缝隙内谋到你自己的信息安全?这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国家要想在信息安全上有所作为,或者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安全,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产业,这是必须的。
  我们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项目,包括自己的杀毒软件,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为了构筑我们自己的信息安全屏障,这是首先必须的。此外比我们提升信息产业更重要的是还要有防范意识,比如有的人的电脑,有的人用计算机很长时间自己的密码不改,包括杀毒软件不更新,实际上是变相、间接地给对方提供了渠道。一方面是理念问题,另一方面是实际行动问题,这些都要配套。
李莉谈“棱镜门”: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信息产业
  [主持人]:刚才提到要有自己的软硬件,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说我们需要用自己可控的国产软件和服务来代替进口,这样会安全一些,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时间不等人。依靠自己的自主研发,和用自己的高科技产品来装备我们的新产业,是否已经来不及了?
  【李莉】:要说来不及永远都来不及,要看相对什么阶段。比如过去我们可能没有一个比较强大的信息产业的基础,包括国防工业,当时天安门广场第一年阅兵只有马拉车的水平,如果说来不及恐怕到现在不会更新的。所以我觉得看这个“来不及”怎么界定,如果你要说来不及,什么时候都来不及,如果以现在的起点为基点,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行动总有一天是来得及的。因此我觉得理念上首先不能是无作为的理念,无为不是科学的态度。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要正面现实,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信息产业。现在我们知道有一些软件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得不到很大的应用和推广,这里有一个现实的制约,因为我过去是搞计算机和软件的,它有一个惯性的问题。比如用Word,你对界面是很熟悉的,如果我告诉你现在我们国产有一个更好的软件,我们的金山WPS整个占用内存的基本容量比Word2000或者更高版本的要少,但有些人还是抱着这个,觉得他习惯了,从Word97一直用到现在,改不了了,所以这是惯性的问题。怎么推广我们的国产软件?一个是自身的爱国心,知道这个东西不安全,将来一定要用国产的,这是自助行为。更多是取决于国产软件的人机界面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惯性。现在做得很好,打开以后,WPS的界面和Word是一样的,保存键在什么位置这个也在什么位置,既能打开Word也能打开金山系统。像这个就是很好的理念,当然现在可以做更高一步的推广,就是政府出面,在政府采购方面,一是你必须买国产计算机;二是必须在国产计算机当中,特别是政府使用的,包括军方使用的,要预置我们的国产软件,是不能够更改的,我装上以后你就不要改了。这种强力推动的手段都是必须的,特别是国产软件运行、创立初期,必要的政府扶持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没有这样的起步、没有这样的学费交出去,将来肯定不会有自己打造的殿堂。像这样一个综合的过程,肯定是需要的。
  我还要说一句,还取决于我们国产软件自身的生命力,你在这个阶段被大家所接受了,能不能投入巨资,投入到后续的研发、升级,只有不断出新,更多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软件是靠竞争力,而不是靠政府强力推广的,我觉得它自身的竞争力说明了一切问题。就像北斗系统,过去的GPS大家用得很好,现在东海、南海渔船装的就是北斗,去年12月份我们形成了一个能力,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全部覆盖了,我们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到2020年我们就会形成全球的系统,到时候我们可以不用美国的GPS了,所以很多竞争都是靠实力,国产软件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
  [网友晃晃悠悠]:信息安全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息流的控制,美国网站非常强大,全世界13台服务器,9台在美国,中国1台都没有。无论是信息流的发出还是截获,对于基于IPV4的网络美国都是有绝对控制权的,一旦发生网络战,中国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束手就擒,也有人认为这纯属危言耸听,您作为专家怎么看待这两种相对的看法?
  【李莉】:这两种看法并存并不奇怪,因为很多的时候大量民用系统、民用信息走得就是这样一个基本的路由,想避免做不到,因为最先互联网的产生就是从美国开始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出于对苏联核打击的恐惧,如果苏联打过来一枚核弹,刚好打到华盛顿的片区,那么所有的战略指挥系统都会不复存在,所以他当时设想了一个分部的系统,先设在几个大学里,你打击以后,只能打掉部分的节点,其他的节点还能执行国家战略指挥的职能。从当年只有4-5个节点的小系统或者是微系统,发展到现在滚动的这样大的一个雪球,我们知道这里面真正推动它的,美国人在里面起到很核心的作用,再加上软件的垄断,硬件的垄断,整个互联网的产业标准,信息产业的标准,都是美国主导的。如果中国作为后起之秀,我们想跻身或者加入到这样一个集团,如果不符合美国制定的信息产业标准都进不去,这也是目前互联网的基本态势。刚才网友谈到的两种观点,显然是现实存在的。
  我们也不要觉得很难有所作为,很多国家,特别是军方的,或者说非常核心的战略信息系统,肯定要有一个适当的剥离,包括美国,美国能保证所有的,诬蔑中国进入到哪个公司的核心计算机系统,窃取了F22,我当时在想,我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概念,能够想到把一些根本不搭界的事情结合到一起,把中国的形象抹黑。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国家会有核心系统,我们也会这样做,最最核心的系统也要在互联网上滚动,也要和他做物理连接,很难想象,这本身不合常识。从军方来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比如说我们的战略指挥系统,包括战术,有军方自己的一套系统。所以要保证系统不能被外界通过USB接口形式注入,另外是不要通过无线的形式注入。像伊朗,伊朗当时的震网病毒引起很大的轰动,一个核心的离心机系统怎么可能受到外部的病毒攻击呢?但恰恰就是这个病毒可以进入到这个系统,是通过买通了人员还是其他的方式,还是无线注入?这都需要进行分析。这个病毒恰恰可以对核心的离心机物理破坏,不是造成整个控制系统的紊乱,而是把整个离心机的工作系统改了,一会儿快速加速到最大状态突然停车,又加速到最大状态突然停车,几次折腾所有的东西都受不了,通过一个病毒造成你所有的离心机物理损害,以前根本没有这种先例。说明很多国家目前在病毒武器或者说网络攻击方面已经走到非常前的地步了,我们肯定要跟踪最新的前沿的东西,以它作为最基本的,比如他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的依据,这是非常客观的态度。不要觉得未来不能完全有所作为了,信息时代,哪怕是信息化战争也不是光靠按纽完成的,核心的一个系统,我们就做一个军事上的假设,核心的计算机系统部署在一个地方,即便电脑和病毒或者网络延伸不到这样一个区域,导弹总能打到这个区域,通过物理破坏能不能摧毁?所以这里有很多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实体的物理空间交链的问题,所以不要完全看成是一个完全务虚的东西,这样会把自己陷入到虚幻的过程当中。
(责编:李哲、黄玉琦)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发表成功!请登录后尽快修改密码。
笔&&名:&&&&
用户名:&&&&
发表成功!5秒后自动关闭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强国社区今日热点
社区热帖|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政府培训网
李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
专家类型:安全专家
电话:010-
专家简介:
  李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国防大学军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军事学博士,央视“今日关注”节目著名军事评论员,陆军大校军衔,中国政府培训网特邀知名教授。
  【研究方向】
  军事高科技与信息化武器装备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武器装备现状与发展
  【主要荣誉】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当选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代表著作】
  《大国意志――打开核黑箱》等。
  邀请李莉专家授课,请联系中国政府培训网!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方式:010-  
||||||||||||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中国军方震撼爆料:由李莉说出这消息可能是真的
昨日,国防大学李莉教授,我国功勋试飞员徐勇凌座客央视4套《今日关注》,听李莉讲我国现在已经有六架歼-20参与试飞。这证明了网上关于六架歼20到阎良的消息是真的,但原来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认为不可能有这样快
歼20腹部弹仓
  体这些技术缺陷不能抹杀洛克希德工程技术人员的成就。80年代确定下来的基本设计到了90年代无法再做改动,否则预算和研制周期将完全失控。在外形尺寸和体积已经基本冻结的情况下,要么增大飞机重量,牺牲燃油容量来保证性能,要么牺牲性能来控制重量,维持燃油储备。90 年代美国空军假定的主要作战任务区是欧洲和波斯湾地区,战区内有数量充裕,距离潜在任务区距离不远的机场能为美国空军的远征部队提供支持。三流国家装备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精度奇差,除了吓唬平民没多大用处,潜在敌对国缺乏威胁美军机场的能力。
  主流的地对空导弹射程有限,难以打击美国空军在战区附近徘徊的空中加油机。因此F-22可以靠前部署,也可以从远离战区的机场起飞,在战区附近接受空中加油后,前往战区执行任务。由于假想敌缺乏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其打击力量必须靠近战区部署,F-22最多只需穿透数百公里的距离便能抵达目标区,有限的航程不是严重的性能缺陷。而前苏联/俄罗斯和欧洲高性能战斗机在全球的扩散,使F-22性能上彻底压倒其它型号战斗机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美国空军和洛克希德在F-22量产型性能上所做的取舍因此在90年代时代背景下是合乎逻辑的。
  可是到了21世纪,世界军用航空技术的竞争舞台从跨大西洋向跨太平洋转移,而美军作战行动的中心也从欧洲东移到了面积巨大,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亚洲,机场和战区间的距离常常十分遥远,相对廉价的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和超远程对空武器又日益普及,过度接近战区的机场和空中加油机的安全性不再有保障,90年代时美国空军习以为常的作战环境不复存在,F-22糟糕的航程就成了非常严重的弱点。要纠正这一性能缺陷需要对F-22的基本设计动大手术,增大其体型以容纳更多的燃油。但是就算降低对飞行性能的要求,弄成似几年前设想的FB-22那样,这样的大改成本也将是非常高的。如果航程指标要大幅度提升,而飞行性能又不下降,改进的技术难度就更大,在预算紧张的大形势下显然无法得到批准。与其耗费巨资炒F-22这盘回锅肉,不如重起炉灶,研制性能全面优于第四/五代超音速战斗机的第六代战术飞机。
  有F-22的经验教训在前,俄罗斯T-50本可以针对F-22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赶超,在整体性能上后来居上。可是解体20年后,前苏联军工系统的逐渐瓦解再也难以掩饰。战斗机研发和生产团队全部青黄不接,20年间又没有真正研制过一个型号的新型飞机,技术传承的链条已经断掉了的俄罗斯军事航空工业,已经不再有挑战技术前沿的实力和勇气。把印度骗上贼船后搞出来的,基本上就是Su-27的隐形版。
  T-50的隐形外形设计极为失败,雷达反射强度不会比挂隐形吊舱的超级大黄蜂低到哪里去,其框架式座舱盖和未做任何隐形处理的红外传感器转塔明显不符合雷达隐形的需要,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隐形措施不但比不上F-22和J-20,甚至还不如欧洲的台风,在发动机风扇前加了超级大黄蜂风格的雷达屏障算完事。雷达屏障的隐形效果不如弯曲进气道,还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属于打补丁式的措施,适合用来改装常规战斗机,而非专门设计的隐形战斗机应当采用的技术方案。超级大黄蜂采用雷达屏障是因为基本设计没法改动,T-50是全新设计的型号还这样干,设计团队的水平就很值得怀疑了。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国防大学教授李莉:中国航母技术并不落后(组图)
&&& 新闻背景:根据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日我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首次出海试验时间不会太长,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尽管出海距离不太远,试验海域横宽13.25海里,纵长22海里,但此次海试的一小步,是中国海军远洋之梦的一大步。
专家解读中国训练航母试航圆梦
李莉: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军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军事学博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军事评论员。
8月10日凌晨6点,中国航母在浓雾中从大连港出发,开始了它的第一次试航。就在今年7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宣布,中国目前正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同时宣布,关于这艘舰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整个工程的进度来确定。这是我军首次关于航母改造问题的正式回应。而此次试航距离上次发布会时间不过14天。
揭开第一艘航母神秘面纱
在我国航母刚刚试航一天,就有多家国外媒体以醒目标题对此事进行了大肆报道,并给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评论。比如,新加坡媒体《中国开始打造公海铁拳》,日本媒体《日本须应对中国海军日益增强》,英国媒体《中国海军崛起促他国发展海军》等,美国媒体甚至预言中国航母将使得地区海军力量平衡被打破。那么我们在此想问一句:难道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其他大国都有航母的情况下没有航母就正常,而一旦和其他国家一样拥有航母反而不正常?套用陈炳德总参谋长访美时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中国搞一个新型武器却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呢?难道只允许你们干,就不允许中国干?”
早在日,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就曾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梁光烈称,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守卫责任重大;中国海军实力较弱需要发展,强调了拥有航母的必要性。他同时也指出建造航母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
事实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2008年底在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关情况时就曾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的问题。
今年6月7日,国内很多网站在首要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标题:《总参谋长首度证实中国正建航母》。文章说,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访美前接受香港某报专访时,首次公开证实,中国正在建造航空母舰。而现在,中国第一艘航母终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露它的真颜。
内容编辑:
【】【】【】
??????????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 邮编:100081& &京ICP备号国防大学教授李莉专利号8.3是’极速加速装置‘可做飞机弹射器,可以和你联系吗······?_百度知道
国防大学教授李莉专利号8.3是’极速加速装置‘可做飞机弹射器,可以和你联系吗······?
国防大学教授李莉的联系方式?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内部机库空间狭小。我们如开发蒸汽弹射器或其他弹射器(如传说中的电磁弹射)。因为现在我们的16号是原来前苏联的瓦良格,都需要全盘考虑,其内部舱室,载机量偏少其实找联系李莉教授的联系方式并不难,整体设计,因此造成6万多吨的航母,还有很多方面要通过对16号的实际使用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难的是究竟那种弹射器对我们的航母最有利,管线构造等方面极其繁复
哦,好的,是经常做客军事节目军情解码的嘉宾李莉吗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弹射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防大学李莉的老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