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蒂牧羊犬价格狗仔生下多久睁眼,是被老狗舔开眼睛吗?

注:文中所有文字,均为北海怪柳老师所写。记得是在五月的一天,我发现老师时常来我家,读了我很多不成文的文字或是图片,但几乎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我踩着老师留下的脚印,去看望,有幸读到老师写的诗歌和散文,我用了几天时间读完并复制黏贴,保存在自己空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只知道读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心一直隐隐在痛,其它的我真的说不出是为什么,如果非要我再说出一个理由,那就是感动,感动什么呢?我依旧说不出,或者可以去问问我的心。(空间有限,有些篇幅和最近几篇均无法黏贴上)&22:40:32&
学校的风琴坏了可能有两、三年了吧,即使不坏,我们学校也一个会弹的都没有。要弹,那才是真正的乱弹琴。去年调来一个音乐老师,她有个电子琴,时而弹奏一曲,让单调乏味的生活顿时有了色彩。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她被调走了。有人说:“生活里少了音乐是黑暗的。”我没有感觉到黑暗,可总觉得生活里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今天,我正想去上课。忽然从琴室里传来优美的琴声和歌唱声。它似一股清凉的甘泉流进了我的肺腑,拨动了我的心弦,刺激着我每一根衰弱而又麻木的神经。那分明是一种久违的感动。一瞬间,我的心胸豁然开朗,忘却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快。
原来是学校请了位修琴师傅,那歌声是他修好琴后试琴而唱的。他一连弹了好几首曲子,唱了好几首歌。他弹得很投入,他唱得也很动情。我不懂音乐,算不上他的知音。但是我却听得入了迷,特别是他那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他不是出色的琴师和歌星,但他却是一个很懂得生活和热爱生活的人。
交谈中得知他在琴厂工作,并且是个中层领导。但是他嫌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太无聊。他说:“不如自己跑跑,生活的充实。”我问他:“看你这么快乐,你肯定一点儿烦恼也没有。”他说:“人活在世哪能没有烦恼呢?你整天愁眉苦脸,日子还不是一样过。人生的苦难已够多了,何必还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我们的生活需要歌唱,我们应歌唱着生活。”
说得多好啊,“我们的生活需要歌唱,我们应歌唱着生活。”修琴师傅简直是一位哲学大师。感谢您,修琴师傅!您给我——一个生活低调的人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近日,我读了《跟徐志摩学诗》。其中《徐志摩散文全编》中谈到了吸烟与酒文化,这位牛津毕业的著名诗人,这样写道:牛津是世界上名声压得倒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秘密是他的导师制。导师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说,是‘对准了他的徒弟们抽烟’。是的,在牛津或康桥(剑桥)等地方要找一个不吸烟的学生是很费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学会抽烟,学会沙发上古怪的坐法,学会半吞半吐的谈话——大学教育就够格了。牛津人、康桥人,如其有钱办学堂的话,利卡克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造一间吸烟室,其次造宿舍,再次造图书馆;真要到了有钱没地方花的时候,再来造学堂。”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一些重大的发明就是在吸烟闲聊中产生的。
无独有偶。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传十诫,其中第四诫是:星期天必须休息,守为圣日。他甚至下令,凡星期天工作者格杀勿论。有一个人星期天捡柴,他便吩咐摩西,让信徒们用石头把这个人砸死了。这未免太残忍了,但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个寓言,其寓意是:劳作是神圣的,休憩也是神圣的。只有劳作和忙碌,而没有休憩和闲适,小孩子会丧失灵性,成年人会磨灭悟性。而一个人小时候没了灵性,长大了又没有悟性,那他还有什么希望?
再看我们当代的教育吧:现在的课程真是多如牛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丰富多彩本无可厚非,可每科都要写教案,每科都要考试就说不过去了。上级领导要求教师每学期40篇教案。班主任除这40篇教案外,还要有《传统文化》教案、《安全教育》教案、《国防教育》教案、《环境教育》教案、《科学发展观》教案。教师准备的材料还远不止这些,教师每周一个小课题,每周一个总结两个体会。试想,一周研究一个小课题可能吗?凡事要从实际出发,欲速则不达。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的大多时间被抄写一些无用的材料占据了,有什么收获呢?只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了教师的精力而已。教师们被捆住了手脚,哪有时间去研究课堂,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这样教师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无从谈起。现在的领导又多,抓后勤的,抓教学的,抓德育的,谁都担心自己管的那一块儿干不好,于是乎,对材料的布置是层层加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最后都得需要老师和学生去落实。到老师身上,学生身上时,就成了一座小山。学生们更是苦不堪言。科学要背,品德要背,传统文化要背,安全教育也要背,学生除了背还是背,背得脑袋都大了。学生除了写还是写,写得手都变形了。学生被逼得是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对学习哪里还有兴趣可言呢?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就是每天做着繁重的无效劳动。在上级领导要求下还不得不做的一些工作。老师的颈椎病,学生的近视眼你,就是这么给逼出来的!我是那么爱教育,以至于现在讨厌教育,憎恶教育,到无可奈何。从这个角度说,那些教育干部就是千古罪人,他葬送的不仅是老师们的身体和成长,还有处于花季般孩子的身体和前程!更加可悲的是它们却浑然不觉,洋洋自得。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不灭的好奇心。过早地教给孩子知识,并不是一件好事。让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闲适地生长,才是自然之道。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当下的教育,似乎离闲适越来越远,也离智慧越来越远。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精雕细刻才能出精品,因为需要时间,需要思考。疲于应付只能是赝品。学校应真正减轻师生的负担,给师生教育的闲适。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推行,教育才能真正走进阳光地带。
“鳖王”覆灭记 (
老王养了一群鳖。听说这“鳖”是大补,吃了能壮阳补肾。自然而然,它就成了有权有钱男人的最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老王也就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人称“鳖王”。
“人怕出名猪怕壮”。县里听说了“鳖王”的事迹后,马上派了个工作组去考察,如果可行,全县推广。考察团一班人马车轮滚滚,喇叭声声,浩浩荡荡奔向鳖厂。
考察“鳖王”,当然要吃“鳖”,还要捎“鳖”。至此后,今日一个考察团,明天一个参观队,如影随形。省、县、乡三级领导轮番莅临指导工作。
“鳖王”心里清楚得很,这都是冲着“鳖”来的。哪一路神仙它能得罪得起?哪级领导给个脸子看,也够十五个人看上半个月的。“鳖王”只得忍痛割血,大摆“鳖宴”。……
不消一年,“鳖王”的鳖池里已是“鳖去池空”。老王面对白茫茫的鳖池痛哭流涕:“我的鳖呀!这群龟儿子,鳖孙子,败家的王八蛋!”
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感
( 18:34:35)
今天,我读了《每一颗草都会开花》,感触颇深。
是的,每一颗草都会开花。不论它是大的还是小的,是名贵的还是普通的。不信,你可以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蒲公英开得花是白绒球,轻轻一吹,漫天飞花;狗尾草开得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苍耳你看不见它开花,其实它也会“昙花一现”。……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每一个教学班总有几个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在应试制度下,我们的老师对他们是横眉冷对,每天像对待阶级敌人一样去批斗。这些孩子真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俗话说: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何况是存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可能在其他方面就会比别人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雨季”,也都有自己的“花期”,只是有的早,有的迟。有的人从小就凤毛麟角,有的人却是大器晚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要正视孩子的差异,差异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是有了个体的差异,我们的世界才丰富多彩。我们老师要看到成绩差可能是暂时的,丑小鸭照样可以成长为白天鹅。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为什么大自然中的每一颗草都能开花呢?那是因为上苍不嫌弃任何一株花草,给了每一棵花草同样的阳光雨露。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扪心自问,你是否给了孩子们同样的“阳光雨露”?成绩好的学生享受到的可能是“阳光”、“雨露”、“鲜花”和“掌声”,成绩差的学生享受到的可能就是“暴雨雷霆”。难怪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小心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前几年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付忠义。他是从武汉转学来的,他说的话我们几乎一句话也听不懂,再加上他耳聋,他的学习成绩是一塌糊涂。成了我班上的倒数第一。有一次我提问他《科学》上的题:“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他没有说,却在练习本上飞速地画出了神经系统全图,我惊呆了,因为他画的与课本上的相差无几。我想:他可能考不上大学,但他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美术对我来说那真是门外汉,我一点这方面的天赋也没有。但我总是引导他去画画。在学习上不再给他太大的压力。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美术学院。并且成了美院的佼佼者。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看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 21:42:26)
来匆匆,去匆匆。
起半夜,睡五更。
冒着雨,顶着风。
头顶雾水,身披霜冰
&满腔热血育桃李,
青春无悔写丹青。
( 07:02:51)
在整间屋子里蔓延
轻轻闭上双眼
让乐曲将五脏六腑浸染
任由时光默默地流淌
让疲惫的神经做短暂的休整
每一天真的好累
放松即将绷断的神经
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学会忙里偷闲
品一杯香茗
吸一支香烟
随意地躺下来
一切都会过去
凡事都会像茶
凡事都会像烟
天降大雾雾锁天,
人行虚无缥缈间。
玉树琼花天上景,
眉梢凝霜不觉寒。
各位来访的朋友,你们好!
首先对你们的到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借此送去诚挚的祝福:祝朋友们天天开心快乐!
我是一个电脑初学者。我的博客是我儿子帮着建的,博文的内容也是我的儿子帮着挂上去的。至于写评论,留言,发纸条什么的,我还没有学会。说句不怕大家笑话的话:现在我到了网络上,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又新奇又有点儿懵,更有那种找不着北的感觉。所以,对来访的朋友招待不周,失礼了,对你们的留言、评论也就不能及时地回复,希望求得朋友们的谅解。等我识路后,一定到每位朋友家登门拜访!
父亲今年五十六岁,看上去却比七十岁的人还要苍老。无情的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皱纹,生活的艰辛压弯了他的腰。他很平凡,没有做什么大事。可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回首往事,父亲关心我的事便历历在目。
那一年我上初二,九月十六是我的生日,那时的我只知道和同学们玩耍,哪里还能记住自己的生日?记得那一天正下着小雨,父亲骑着“大铁牛”到了我们中学。尽管那时我已经懂得“孩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的道理,但心里还是不愿意父亲在学校出现,尤其是面对这么多同学。因为那时父亲太寒酸了。他穿了一件粗布黄大衣,上面打了好几个补丁。自行车上、裤子上、鞋上都沾满了泥巴。我很不高兴,好像是他的到来给我脸上抹了黑。父亲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给你两块钱,自己买点好吃的。还有,你娘给你煮了几个鸡蛋。”说完,他把鸡蛋和钱递给我便走了。现在想起来,我眼前会浮现出父亲冒雨在泥泞的路上蹒跚的身影,心中便涌起阵阵暖流。直到现在我才更深刻地体味了父爱,同时也为少时的虚荣感到羞愧。
那是我教书以后的事了。记得那一年我在付山子小学任教,由于学校里事多,所以腊月二十二我还没有回家。二十三早上,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我刚起来泼洗脸水,看到外面走来一个“雪人”,走近了才看清那是父亲。我赶紧把他让进屋,他一边跺脚一边说:“都辞灶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有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还不回家,不放心,过来看看。”我想说,我都三十了,是大人了,您还是那么不放心。但是我没有说出来,喉头被一团温暖的似棉花样的东西堵住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句话:“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论多大,永远是孩子。”父亲走了,看着消失在风雪中的父亲,我的眼泪便再也控制不住了。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离家三十余里的大梁王小学任教。为了方便,我买了一辆摩托车。父亲很是不放心,经常嘱咐我:“千万不要喝酒,慢一点儿开,路上要小心。”每次都是等我回家了,才把心放下。
每每看到父亲那日渐苍老的面容和愈加衰弱的身躯,便有一股酸楚的寒意袭上心头。父亲,你给予儿子的实在太多!作为儿子的又为你做了些什么呢?我心里只有默默的祝福:祝愿我那劳苦功高的父亲健康长寿!
以前听过很多优质课,也看过很多观摩课。里面有我许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作秀,就像演戏一样。课上的不厚重,内涵少,给人虚浮的感觉。可很多老师爱跟热闹,今日学东洋,明日学西洋,学来学去却迷失了自己。“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岂不可笑?说句难听的话,有的语文老师上课,讲还不如不讲。整堂课全是”烟雾弹“,自己不知所云,孩子们更是蒙灯转向。课是热闹有余而沉稳不足,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研修过程中,我看到了”磨课“这一环节。”磨课“的过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实实在在,真刀真枪搞教学教研的过程。这让我想到了看过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中的李小龙。他是唯一一个靠真功夫打进美国好莱坞的华人影星,他吸纳百家之长,摈弃了那些花拳绣腿,一招一式都是实战,创立了”截拳道“。”磨课“与”截拳道“是何其的相似!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我们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就要从磨课开始。就要像李小龙的截拳道那样招招有效,打造精品的课堂才不是一句空话!
“磨课”一路走好!!!
&古有南辕北辙的寓言,目的在南,却往北走。越行离目标越远,留下千古笑谈。无独有偶,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有一外国射手,我已忘了他是哪个国家的,也忘了他姓甚名谁,他在奥运会上也留下了令人可笑的一枪。因为靶子在西面,它却朝东放了枪。当时我戏称这叫“西靶东弹”。
在研修中,学习专题四——阅读教学目标时,我猛然惊觉,其实以上的笑话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次又一次重演,我们却浑然未觉。大多时候是把教学目标“写在本上,挂在嘴上。”到了课上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率性而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才是教学的灵魂。
江洪春老师的《课堂教学十六“急”》中的第一“急”就是:“谁再把《一面五星红旗》讲成爱国,把《掌声》讲成身残志坚,把《老人与海鸥》讲成保护动物、环境,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成中国屈辱史等,即编者让他往东,他却往西。让他打狗,他偏追鸡。俺就跟他急!”是啊,也难怪江老师跟我们“急”,一堂课看什么?主要看我们真真正正教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在这堂课中实实在在学到了些什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岂不是“没有航标乱行船”吗?
看来,无论做什么事,也要有的放矢,目的要清,方向要明。教学亦是如此!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应该从写实,落实好课时目标开始!
水泊梁山献血记 (
先讲一个真实的笑话。A君教育学院毕业后分在小学。半年后,学校组织听课。A君精心准备了一堂课,他主讲的是托尔斯泰的《跳水》一课,他一边讲一边板书,文章的结构和文章的中心他写了整整一黑板。且不说他的课上的如何,就他的字而言,实在是不敢恭维,还不如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写的,并且有好几个错别字。正当A君讲的“声情并茂”的时候,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把‘猴’写错了,猴子的‘猴’没有那一竖。”A君大慌,赶紧把刚写的‘猴’擦去那一竖。这个学生刚坐下,又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这一下可热闹了,一个说:“上面的‘猴’也错了”。一个说:“下面的‘猴’也错了”。另一个说:左面有个‘猴’,再一个说:“右面还有一个‘猴’”。
A君这下可乱了阵脚,因为他写了一黑板错“猴”,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满黑板上找开了“猴”。找的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
再来看看这次远程研修中执教老师的课。无论是从教学语言还是课堂的调控,无论是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板书设计,都可以高举大拇指喊出“very
good!”一堂好课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是教师人生阅历、文化积淀、气质修养、教育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展现。我始终坚信:“名师出高徒”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展示出优质高效、精彩纷呈的课堂。
我们在研修,我们在发展。我们在学习,我们在进步。那么是不是通过研修我们就能上出好课来呢?非也,非然也!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夜成不了国王。“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当努力。”首先声明我没有半点诋毁这次研修的意思。也并不是说这些执教的老师,这些专家都高高地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及。我们通过努力,我们通过学习,以后也可能成为名师,或者成为专家。但只能是“以后”,也只能是“可能”。有些东西是我们一时学不来的,教师漂亮的粉笔字我们能一时学得来吗?教师恰当的评价语言我们能一时学得来吗?教师生动的体态语言我们能一时学得来吗?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能一时学得来吗?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我们都知道练武的人首先要蹲马步,站马桩。世界著名的画家达芬奇也是要先从画蛋开始。不会走,就不会跑,就更不会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那么,我们做教师的也应该首先从练教学基本功开始。这让我想到了十几年前的“三字一画一话”大练兵。当时,老师们练得是如火如荼,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现在,我们重视了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重视了对教法、学法的研究,重视了多媒体的运用。但是却忽略了做教师的根基——教学基本功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三字一话一画”早已是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打铁需要自身硬”,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们的课堂就是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是关键。”我们只有一边研修,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苦练基本功。我们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发展起来!才可能会由茧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有感于李香菊老师的习作讲评课 (
看了李香菊老师的习作讲评及修改课,感触颇深。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停滞在传统作文教学的老路子上,“讲——写——批——扔”是主要程序。即教师写前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习作发到学生手里被扔在一边,学生连看也不看。其实看也看不懂。因为我们打了千篇一律的批语,诸如:“内容不具体,描写欠形象,详略不得当,中心不明确……”之类的套话。至于“不具体在哪里?怎样才形象……”学生根本不知道,上一次习作出现的问题,下一次仍然会重演。学生的习作水平很难提高。我们教师很累,却收效甚微。
李老师在讲评时,先让学生欣赏同伴中优秀的习作,这样“以点带面”,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自信力者,成就大业之源也。”梁启超语)。再引导学生评析,使学生知道同伴的习作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里不清楚?找出习作中的不足。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修改的方向。然后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一是“从写的事情中找出还没有展开写的点。二是把找出来的点展开写清楚。”这样不但教给了学生修改的方法,还抓住了修改的重点。最后是同桌互评互改和自我修改完善。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李老师的作文教学省时高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李老师的习作讲评课如拨云见日,为我们语文老师指明了方向。
很有幸,我在去年春节前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地点在淄博师专。遗憾的是,到了淄博也没有空到蒲松龄老先生的故居一游,也没能到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城——淄川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却爬了山,尤其爬的是蒲老先生笔下的奂山。(奂山出自蒲松龄的《山市》)
奂山并不高,尤其是在群山林立的淄博。但它却非常有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奂山并不陡。但是因为刚下过雪,加之又没有台阶,十分难爬。再加上我穿了棉衣、棉裤、棉靴,还背了一个书包,就更吃力了。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了。好在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些树,我们攀着一棵棵的树向上爬。快到山顶时,我已是大汗淋漓了。那时的我感觉头发昏,眼发花,腿酸软得抬不起来。我想:我高血压,看来是不能再往上爬了,再爬可能要有危险,那就就此止步吧。我回头一看,所有的景物尽收眼底,远处群山如黛,一轮红日挂在半山腰,滨州师专的楼群就在我脚下,我的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真有一种“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感觉。再看我的老乡,他已信步顶峰了。他跳着,“啊……啊……”地大声呼喊着,他可能正在享受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他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
这是我第一次爬山,虽然没有到达山顶,但是我并不觉得遗憾。我想:有的人要的是登上山顶的成就感,我要的是一个过程,一次体验,一种人生的感悟。当然,能爬上山顶是最好的。但当我们的健康透支,生命受到威胁时,应毫不犹豫的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是即将到手的成功和巨大的荣誉。人生像极了爬山,我们要学会奋力登攀,我们还要学会当止则止。学会停止,是对生命的尊重。
爬山后,我觉得自己又增加了几分沉稳与老练。
今天,来了一远房亲戚,要我去陪。席间,亲戚问我做什么?我告诉他我当老师。他又问我干了多少年了,我说干了二十三年了。他说干了二十三年还没有混上个校长干干。我说,校长哪能说当就当。校长只有一个,再说咱也没有当校长的能力。
亲戚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同学的故事。他的同学也是个老师。当教师不到一年,就认了个干娘。认干娘本也无可厚非。认了干娘以后就去拜会干舅舅,原来他的干舅舅是教育局局长。至此我们才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舅。干外甥去看望干舅名正言顺,干外甥给干舅送礼也理所当然。半年后,局长大人便把他这干外甥提拔成了教导主任,一年后调到别的乡镇当校长了。
对这件事的评论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人家就是能耐,心眼活;有的说现在就这种人吃香;有的说人家这叫曲线救国,甭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有我沉默无语。我不语并不是因为我没能干上校长就自惭形秽,也不是因为我自己不会巴结而气短。而是我在想,现在人们这是怎么了?怎么眼里只有权和钱呢?难怪有人说,如今的社会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了级别和铜臭。人们为了权,为了钱,不顾廉耻,不顾尊严,丧失人格,不择手段。以前拉关系走后门,是灯下黑的活,被人们所不齿。如今光明正大,谁能通过关系,能走后门,那叫本事。人们用权和钱来评价人,所以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个个奴颜屈膝之徒,攀权附贵之辈,一副副奴才嘴脸,令人作呕。其实现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越来越蔓延泛滥之势。
呜呼,悲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人们若不知什么叫廉耻,这成了什么世道?
更与何人说
[发评论]:&&
:是的,人生之路就像这天气变幻无常,充满坎坷。有的时候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只能埋藏于心,自己的心情只有自己去感受。静静的寒夜里,送上对您的祝福:幸福安康!&
北海柽柳回复唯我独舞:泪流在心里,笑挂在脸上。人要学会自我疗伤。谢谢朋友到访及精彩点评!谢谢朋友的真挚的祝福!(&
闹闹奶奶zx
朋友的博文流露了悲观的心境,人的一生很难一帆风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如您所说的,要学会自我疗伤。祝福朋友健康,心情舒畅!&
北海柽柳回复闹闹奶奶zx:谢谢朋友的开导!朋友说的极是,人生不会总是阳光普照,难免会有风雨。祝您幸福快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无论多大的困难终会过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祝福我的同行!&
北海柽柳回复碧云天:我任教的学校离家二十多华里,每天我骑摩托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道路坑坑洼洼,遇上天气,简直没法行走。前几天雨夹雪,在路上有感而发。有点消极,让您见笑了。(&
真想对北海老师说一声:辛苦了!& 21:32
北海柽柳回复兰梅傲雪: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黄继光董存瑞。几句牢骚话而已。谢谢朋友的回访及评论!(&
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已不惑之年的我还没有出去旅游过。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无奈。前年,我很有幸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地点是淄博师专。到了那里,一下客车,我便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蓝天白云下,群山如黛;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亭台阁塔,错落有致;杨柳依依,花团锦簇。既有自然风光之优美,又有现代城市之气派。这分明是风景画上的景致。我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东瞅瞅,西望望。和其他先进县市的老师们在一起,感觉自己老土,就像白天鹅中混入的丑小鸭。无论是从衣着打扮还是教育理念。那都是“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不是我太自卑,是与人家的差距太大了。)听人说,黄河以南的县市在十多年以前多媒体就进入课堂了。可我们呢?才刚刚听说什么是课件,我连电脑还没有买上。谈到工资,我们的工资仅仅是人家的三分之一。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在大搞“素质教育”呢!那时我就想:我们落后了呀,哥们!
在淄博师专学习了八天,回来的路上,感觉这公路是越走越窄,树木是越来越稀少,楼房是越来越破旧。等到了马山子时,看到的就只有荒凉了。风裹着塑料袋就像一只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丢弃的垃圾到处都是,又见到了我可亲可敬而又腌臜拖沓的老乡们。当时我就想:落后了呀,我的故乡!什么时候您才能够崛起呢?
沧海桑田,瞬息万变。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滨州临港产业区纳入“四点四区一带”产业总体布局,根据国家《规划》的总体安排,滨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无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区组建临港产业区,也就是北海新区,依托马山子镇先行建设起步区。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给这一方水土带来了福音!这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给这一方百姓送来了温暖!日,北海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像一记春雷炸响,我的父老乡亲热血沸腾,他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因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多少干部群众从心底涌出了激动与欣喜的泪滴。
至此,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热潮,涌动在北海新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这里成了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主战场,这里成了成就梦想的地方,这里是通向未来的“桥梁”,开发的热土上飞起了“金凤凰”。宽阔的北海大街通向四面八方,万吨巨轮在滨州港起锚远航。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装载机、运输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来来往往。“机器隆隆震得群星落,长鞭啪啪甩开月儿圆。”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很多大型企业都搬迁至此。一座座漂亮的厂房如雨后春笋,矗立在北海大街的两旁。北海新区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每天都在翻开着新的一页。看在眼里,怎不令人喜在心上?
2010年7月北海新区组织“庆七一演讲比赛”,我积极报名参加。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只获得了一个三等奖。但是,我是用我的一颗心去演讲,我要为新区擂鼓呐喊,我要为新区欢呼歌唱。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因为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因为建设美丽的家乡是我崇高的理想!
从来就没有住上楼房的奢望,因为微薄的工资加上孩子上学,月月是入不敷出。现在好了,新区的领导为我们按市值标准将工资发放。给教师,不,是给教育注入了无穷的力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用一句歇后语那真是: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了。如今的教室宽敞明亮,每个老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实验室、音体美器材室、微机室一应俱全,多媒体也已经进入了课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新区开发迫切地呼唤创新,呼唤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深知,教师岗位虽然平凡,但肩负的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爱岗敬业是兴区之根本,无私奉献是兴区之希望。老师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十足的干劲,全新的形象,为北海新区教育的发展谱写着新的篇章。去年,我也集资购买了楼房。每次经过建筑工地,我都要驻足观望,构画着生活的蓝图,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心中涌出无限的希望……
抚今忆昔,恍如隔世,莫不让人感慨万千。在这不寻常的一年里,有多少变化,有多少感动,有多少悲壮,有多少梦想,……行文至此,一首《鲁北放歌》响在耳畔,令人荡气回肠。
“……做人要做栋梁,做事要有胆量。生若逢时天亦助,成就七尺好儿郎。这是祖辈耕耘的地方,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改变的是天经地义,收获的是富足安康。这是一百年的梦想,这是金戈铁马的疆场。战胜的是自己,超越的是梦想。……”
北海新区啊,你是一只雄鹰,正在展翅翱翔!北海新区啊,你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大放光芒!我为你自豪,我为你骄傲,我要为你高声歌唱!我将见证着你明日的腾飞和辉煌!
近日读了一篇文章——《疯长的鱼》,感触颇深。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鱼缸里养了十几条热带杂交鱼,鱼缸被打破后,人们把鱼放到了喷水池中。两个月后,买来了新鱼缸,人们把鱼从喷水池中打捞上来时都惊呆了,因为那些鱼竟由原来的三寸长疯长到一尺长!
鱼的疯长固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喷水池为鱼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可真正落实的学校又有多少?有很多学校是挂羊头卖狗肉,穿新鞋走旧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有的教育管理者公然跳出来为应试教育摇旗呐喊,擂鼓助战。还有的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双重奏。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们的负担非但没减下来,而是加了上去。老师拼命地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囚禁到书本里,可怜的孩子们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的背驼了,腰弯了,眼睛近视了。这样的“鱼缸”泯灭了孩子的灵性,扼杀了孩子的个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若再不改变,那真叫祸国殃民了。孩子受到这样的摧残,这岂不是教育的悲哀?我们做教师的岂不是历史的罪人?
鲁迅先生说过:“发现天才难,产生天才难,要有天才得以成长的环境更难。”因为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中才能呼吸,带着镣铐是无法舞蹈的。小鱼缸里养不活大鱼,也养不大那些小鱼。猛虎在深山,蛟龙在深海,空间有多大,舞台有多大。
领导、老师、家长同志们,让我们为孩子提供一个更高的天,一个更开阔的海,让孩子们在广阔自由的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自己的理想吧!
我是一条小鱼
我是一条小鱼
&&小得可怜
我生活的空间
&&混沌一片
同伴们在黑暗中生存
我却痛恨这
努力去寻找心中的
那一汪清泉
不知越过了多少
恶浪把我抛入谷底
狂风把我卷上浪尖
幸运之神始终没能帮我
乌贼集结成群
让河水变得更加黑暗
它们在讥讽
一条小鱼也想翻天
乌龟也在狞笑
挣扎没有用
你注定是我的
认命吧,小鱼!
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
只要有一口气在
我依然要向前,向前!!!
临近期末,辅导学生阅读题。一篇短文——《苦糖》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想起了儿时的一件事。我的经历与文中的主人公竟是那么的相似。短文如下:
几年前,我与同乡麦天柜先生在天安门广场蹓跶,共同怀念起故乡,他说了件自己少年时的事,让我至今不忘。
父亲病了,亲戚拿两斤白糖来探望。父亲说这么好的东西过端午再吃,母亲就把糖装进一个黑罐子,用一根粗麻绳拴着挂在屋梁上。辍学在家的天柜,便从此有了些寄托。
一日,家里大人不在,天柜把弟妺哄出去玩,自己留在屋里。他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他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他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之时,他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他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子和砖头又来了,这下他抓了一满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他的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他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了,罐子从屋梁上下来了,他等着捱顿饱打。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哭着,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母亲的哭声震得他无处藏身。他发誓要让母亲天天有白糖吃。后来他成牧羊人,当了兵,上了大学,成了记者,又是个深邃学者。你要正碰上他回故乡,问他:你包里提的啥?他一定会腼腆地笑笑:啊,没啥,是些白糖。
而他自己,从那以后,很少再吃白糖。
两碗鱼的故事
快过年了,我总想起那两碗鱼的故事。
自打我记事起,每年过年总少不了“鱼”这道菜。可能是祈盼“连年有余”吧。腊月二十九我们这里称“穷汉子集”。因为这是最后一个年集,年货的质量不好,但价格便宜。爸爸把鱼买来,妈妈做好,正好做成两碗。这两碗鱼可大有用场:过年时给老祖先当供品,过年后还要招待客人,并且是待客的压轴菜。客人来了,端上一碗鱼,放在正中间,四周就是自家种的白菜、萝卜什么的,如众星拱月一般。鱼的地位是那么显赫,有了它,好像就撑起了一个门面。客人们好像也心知肚明,当爸爸妈妈劝客人吃鱼时,他们就象征性地夹那么一、两块儿。下一位客人来,妈妈便从另一个鱼碗里夹两块儿过来补上。当时人们称之为“顶盖头”。现在我知道了:这不是虚荣,这是被贫困逼出来的一种无奈。过了年客人都来过之后,竟然还能剩下大半碗鱼。这大半碗鱼,先是由老奶奶吃,再由爷爷吃,然后是我们兄妹吃,最后才是爸爸妈妈吃。往往爸爸妈妈是连鱼汤也吃不到的。
记得那年我八岁,母亲照例把鱼煎好,盛到碗里,然后放到橱子上。也不知为啥那么馋?看着那黄灿灿的鱼,不争气的口水就是往外流,鱼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本想偷吃一、两块儿解解馋就算了,谁知道一吃上便再也拉不下嘴。我知道会受到惩罚,我也恨自己没出息,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得嘴。转眼间,风卷残云,两碗鱼被我吃了个一干二净,我还有点意犹未尽。后来爸爸知道了,他暴跳如雷:“你也不怕撑死,不争气的东西。”骂着,狠狠地踢了我两脚,我哭了。随之妈妈也嘤嘤地哭起来。爸爸再没打我,蹲在地上抽起烟来。现在我知道,妈妈并不是生气我偷吃鱼,她是为那贫困的生活而哭泣。我也没有记恨爸爸,因为我吃掉了他过年待客的主菜,同时也吃掉了他的脸面。那一年,上供,招待客人便少了那尊贵的“鱼”。
不回忆了吧,那贫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好了,鱼、肉、蛋、奶早已上了餐桌。至于鱼,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但一想起那个物资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就觉得有一种彻骨铭心的痛。写下这篇文章,就算是忆苦思甜吧。
我与主人公不同的是,人家有愧疚之心,再不吃白糖。我对鱼却是大吃特吃,变着法的吃,我要把少年的遗憾补回来。本想借新年到来之际,给各位朋友上几道鱼菜,可我还没有学会弄图片。只有把真诚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两只麻雀误入教室,下课时受到学生们的惊吓,慌乱不堪,在教室里乱飞,屡屡撞到门窗的玻璃上。最后自己撞懵,被学生抓获。其实教室的门一直敞开着,它们只要稍微往下一飞,就能逃离险境。
启示一:好奇可以催人创新,但好奇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有时会把你引入歧途。
启示二:遇事要沉着,不要盲目,越慌乱,越容易出错。
启示三:看似绝境,也会有生路,但需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
启示四:看不准的事,千万不要一头扎上去。
启示五:不要被眼前的光亮所迷惑。闪光的并不一定是金子。
启示六: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时“向上爬”未必是好事,“往下走”也未必是坏事。
启示七:错了一次不要紧,就怕一错再错。
我最怕抓阄儿,因为我手气不好。可是几次决定我命运的时候都是通过抓阄来决定的。
第一次是我和叔分房子。那时条件很差,根本就盖不起房子。能分到一套房子就意味着能说上媳妇。那时我还小,哪里懂这些,只觉得好玩。当我没有抓到房子时,妈妈愁苦的表情和重重的叹气声告诉我:我做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她对我很失望。
第二次是生产责任制时分地,爸爸妈妈让我抓阄儿,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抓到好地表示一家人可以吃上馒头,过上好日子。抓不到好地,就表示一家人要吃糠咽菜,过穷苦的日子。当时我也很激动,有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这一抓代表着全家人生活的走向。没想到这一抓下去,全村的最差的地都被我抓上了。我记得妈妈为此还大哭了一场。爸爸要求换地,队长坚决不同意,两个人在大街上吵起来。我清楚地记得队长的话:“这怨不得别人,是你儿子自己抓的。你就是这样的命,……”我们一家人伤心难过了好几天。
第三次是我教书时,从外地转来两个差生。我和杨老师是平行班,“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其实也是老师的命根儿。所以,谁也不愿意要这两个学生,怕影响了自己班级的成绩,最后学校诀定抓阄儿。我担心的事又发生了,这两个差生双双被我抓中。……
虽然没有分到房子,但是后来我家却盖了全村最好的房子;虽然没有抓到好地,但是我家改种了棉花后,经济效益比种小麦不知要高多少倍,成了全村最让人羡慕的富裕户;虽然我抓到了两个差生,但是我经过努力,我班的成绩仍然是遥遥领先,年年被评为“县星级教师”。……
我想:用抓阄儿的方法来决定一些事情是不正确的,抓阄儿也跟本决定不了你的命运和前途。决定你命运和前途的是智慧、勤劳和奋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有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童年时我们就是一边唱着这首歌谣,一边掐着手指头盼年的。
二十三是小年,又叫辞灶。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西天,传说他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以后,便嗅到那浓浓的年味了。鞭炮稀稀拉拉地响了,空气里飘着平时难以闻到的鱼、肉香气,引得你往往做几个深呼吸。锣鼓也整日整日的敲得震天响。街上的人多起来,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当然,过年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我们一边跳,一边唱:“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再穷的家庭,过年也要或多或少地给儿子买几挂炮仗,为女儿买几枝布花。
记忆最深的要数三十晚上的“打灯笼”和正月十五的“刺猬拱门”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便打起心爱的灯笼挨家挨户去串门拜年。说是去拜年,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要糖果才是真的。因为这时每家每户都准备下了糖块、花生、瓜子、醉枣之类的平时难得一见的好东西。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是什么美味了,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却是孩子们的长年期盼和梦中美餐。只有到过年,大人们才毫不吝啬地把糖果分给我们吃。三十这一晚上我们收获的糖果把衣兜裤兜都塞得鼓鼓的,那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
记得打灯笼时总有灯笼被烧,尤其是那些女孩子的。走在街上,不时有淘气包扔过一个燃着的鞭炮,“啪”的一声,鞭炮在脚下炸开,吓得你一哆嗦,只顾了脚下,手中的灯笼便被烧着了。有的时候脚下根本没有鞭炮,走着走着,突然有同伴大声喊:“有鞭啊!快跑啊!”几个胆小的手中的灯笼必烧无疑,因为那时灯笼都是纸糊的。你一跑,火苗就舔到纸上,不着才怪呢。你只得哭哭啼啼地去找家长,那时也是家长脾气最好的时候,因为大年三十哭是不吉利的。他们无论多忙,总是放下手里的活,为你重新扎一个灯笼。因为家长会扎灯笼,所以那时对家长特崇拜!现在一想,其实扎灯笼很简单,找几节高粱杆,扎一个正方形的框子,四周糊上白纸,再用一块木板和一段铁丝做一个底座,一个灯笼便做好了。更有手巧的家长,在灯笼的四周用蜡笔画上一些图画,那就与在集上买的灯笼没什么两样了,这时的你又破涕为笑了,继续追赶走街串巷的灯笼大军。
过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蒸“刺猬”、“麦子垛”(“刺猬”、“麦子垛”是用面做成,形似刺猬、麦子垛的面食,内用枣或者豆沙作馅儿。)听大人们说,“刺猬”能带走疾病,驮来财运;“麦子垛”预示来年获得大丰收,麦子多的吃不了。这种习俗,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刺猬”蒸熟以后,等到了晚上,我们先在它身上插一根小红蜡烛,再把蜡烛点燃,然后双手捧着“刺猬”,挨家挨户去“拱门”。每到一家,我们便唱:“刺猬刺猬拱拱门呀,驮回那金和银呀。刺猬刺猬拱拱炕呀,人人身子壮呀!……”为每家每户送去美好的祝福。
春节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扭秧歌、跑旱船、唱大戏等文艺演出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都是村里人们自发组织,并且义务演出的。演出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热闹的人们前呼后拥,笑声溢满了大街小巷。……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再为那几颗糖果去走街串巷,因为他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吃到各种美味佳肴;他们也不会再出来玩“打灯笼”、“刺猬拱门”的游戏,因为他们坐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当然,大人们也不再出来,在大街上敲锣打鼓了,就更不必说排练什么文艺节目了。
可不知怎么的,我总想起儿时的年。那歌谣声,喧闹声,锣鼓声,鞭炮声,欢笑声仿佛就在耳畔;那“打灯笼”、“刺猬拱门”时的情景恍若眼前。
“张板省”(
我们这里过年三十有串门的习俗,村子不大,过年了,每家每户都要走一走。当我们走到北大街的时候,我看见一个破旧的房子,偏房已经倒塌,正房门只剩下了一扇儿,墙皮上的泥巴掉下了很多,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了这房子的主人——张板省。张板省是一个外来户。他是有名字的,因为他人长得英俊,衣服总穿得干干净净,生活特别讲究,人们就给它起了个绰号——张板省。慢慢的,人们就光提他的绰号,不叫他的名字了。我小时候就听人说,他曾是一个区委书记,当时是三县一个区,看起来他的官职比现在的市委书记小一些,比县委书记大一些。他本来有一个很完美的家庭,妻子漂亮贤惠,儿子聪明可爱。他年轻有为,仕途顺利。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却遇到了他后来的太太,据说他后来的太太年轻时是一个超级大美人儿。这位市长大人一见倾心,相见恨晚。这官也不当了,家庭也不要了,就带着他的大美人来到了我们村定居下来。这就叫金屋藏娇吧。“不爱江山,爱美人”在他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我却看不出他太太半点漂亮的影子。也难怪,任何事物也经不住时间的风化,何况人?何况从那种年月里过来的人!人老珠黄、美人迟暮很正常。
他从来也没有回过老家,也再没有和前妻、儿子联系过。所以对他的前妻和儿子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怎么评论呢?有人牺牲缠绵换得功名,他是牺牲功名换得缠绵。也不知后来他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没有。他对以前的家庭太薄情,对后来这个家庭又太钟情。我们村的人一开始都背地里叫他“陈世美”,时间一长,也就不再叫了。
他们来到我们村后,先后生了四个女儿,个个都貌若天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一家人很少出门,所以平时很难见到。可每逢过年,他家却敞开大门,欢迎我们到他家里去坐坐。记忆中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浓眉大眼,还可见当年的英俊潇洒。
他特别爱干净。穿的衣服总是一尘不染。虽不是新的,给人的感觉却是整洁大方。房子里也没什么摆设,但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桌子、柜子都能照出人影来。
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养花、养鸟。他家有四间房,一间养着花,一间养着鸟。过年去他家串门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满屋子的鲜花,闻到淡淡的花香;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小鸟,听到阵阵鸟鸣。真是个鸟语花香之所!让我们疑心春天提前来到了他家。屋子不大,却让人倍感温馨、高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的句子。&&&
尤其是他家的春联很特殊。他字写得好,春联从来都不抄书上的,都是自己动脑筋编的。每一副各不相同,不愧是当过大官的。写完后还总给每个字都涂上黄边。黑字黄边,格外显眼。
他活到七十多岁也算寿终正寝。非常可惜的是,他的太太在他死后将他的读书笔记和日记都烧了。我想烧掉的那才是真正的财富,那上面可能记录着他的心历路程,他的喜怒哀乐。可是这种事情别人是无法插言的,只能看着它慢慢燃成灰烬。他死后也就一年的光景,小鸟饿死的饿死,被野猫吃掉的吃掉。那些花,被老太太送人的送人,干死的干死。过年再去他家时,只有孤老太太一人,感到极其荒凉和凄苦。再后来,老太太去了闺女家养老,屋子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人啊,才三年光景,已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阿猛和阿娇生在农村,经人介绍,他们由相识、相知到相爱。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有着海誓山盟的真诚。阿蒙家里穷,他从没领阿娇下过饭馆,从没给阿娇买过漂亮的衣服,就更不用说金银首饰了。可阿娇却笑在脸上,喜在心里。她很满足,因为阿猛对她的爱是真心的。
直到结婚时,阿蒙才送给阿娇一条镀金的项链。这是他送她的唯一的礼物,阿娇却视若珍宝。阿蒙总觉得心里很愧疚,觉得对不住阿娇。新婚之夜,阿蒙说,一定要好好地爱阿娇,以后挣了钱,给阿娇买一条纯金的项链做补偿。阿娇说:“项链是假的不要紧,只要心是真的。”婚后他们双宿双飞,恩爱有加。当时,他们的爱情是甜蜜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俩真是人见人羡得一对璧人。
改革的春风吹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不甘清贫的阿猛呆不住了,他下海经商。“昨日穷光蛋,今日七八万。”转眼间,阿蒙发了大财,成了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他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楼,自行车变成了小轿车,一贫如洗的家变得富丽堂皇。阿蒙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给阿娇买了一条价值一万多元的纯金项链,对阿娇也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包装。一身的名牌,一个农家妇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贵夫人。每天,阿娇笑得脸上就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后来阿猛的买卖越做越大,业务也越来越多,自然在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慢慢地,阿蒙很少回家。阿娇寂寞,他就买了“电子娃娃”、宠物狗、波斯猫和阿娇作伴。
再后来,阿蒙几乎不回家了。直到有一天,阿蒙领回个摩登女郎。他认真地对阿娇说:“我们离婚吧。这楼和这楼里的所有东西都归你,余外,我再给你五十万。”阿娇什么也没说,平静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阿娇离了婚却没有离家,就她一个人住在楼里,她很少出来,偶尔出来买点东西。人们发现,阿娇的身体越来越瘦,她的脸越来越黄,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笑容,也不愿意同人们再多说一句话。阿娇想不明白啊,为什么相濡以沫,却相忘于江湖?为什么爱情随着金钱的增长而消亡?为什么人心变得那么快?……
再再后来,听说阿娇吊死在那座楼里,她只穿了她结婚时的那身衣服,脖子上带着那根镀金的项链。
有人说,现在的男人有了钱,娶个三妻四妾的,算个啥?有人说,天下的男人都一样,有钱就变坏,这都是钱惹得祸!有人说,阿娇死的太不值,为什么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三根腿的蛤蟆难找,两根腿的男人有的是。&
我认为,阿娇是一个情痴,她是为了纯真的爱情而死的,她唱了一曲现代人爱情的悲歌!
《北风与太阳》的启示 (
——爱的暖阳,可以融化人心中的寒冰
寒假读书时,读到一则寓言——《北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都对自己的力量感到满意,但彼此不服,认为自己的力量比对方大。于是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吹得树叶飞到高高的空中,久久不能落下。北风看到自己的威力,觉得脱下行人的衣服应该绰绰有余。不料,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北风见此,刮得更猛,还直往行人的脖子里灌,企图把衣服也吹坏。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了更多衣服。北风吹疲倦了,却未见一个行人的衣服被自己脱下来,便让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大地,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接着太阳又把强烈的阳光射向众人,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了,脱光了衣服,纷纷跳进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最后北风羞愧地向太阳认输。
这则寓言虽然短小,寓意却深远。
读罢此文,我想起了在梁王小学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上体育课,我给学生分组进行了篮球比赛。休息时,学生们都围坐在旗杆下花坛边闲聊。谁也没注意胡占海把固定旗杆的铁棍拔了下来,瞬间,铁制的旗杆呼啸着砸下来。真是太悬了,旗杆贴着两个学生的脑袋落到地上,断为三截。我和学生们都吓呆了,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缓过神来后,我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对时胡占海声喝斥,还重重地赏了他两记耳光。记得当时他没有哭,恨恨地用眼睛瞪着我。
从这件事以后,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什么事都和我唱反调。我让上东,他偏上西。我让他追狗,他非撵鸡。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对他进行更严厉的惩罚,以恶制恶,以暴制暴,以毒攻毒。几次交锋,都是他以无言的沉默为结束。我知道他这是口也不服心也不服。就这样,我们师生僵化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他毕业。……我想他现在可能还记恨着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加深。回想起这件事真的令我非常汗颜和愧疚。自己当时是多么不冷静,多么鲁莽。孩子是有错,但毕竟没有造成恶果。如果当时对他进行耐心地教育,不是采取粗暴的行为。或者,事情发生后,我能主动向学生认错,也不至于出现以后他同我的敌对和僵持。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真是不应该!我伤了孩子的一颗心,在此,向孩子说一声迟到的“对不起”。
融开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拂绿了遍野荒原的是无声的春雨,解去心中愁绪的是善意的微笑。凡是鼓励办不到的事情,批评责骂往往更做不到!
让我们记住一句话:强硬和暴力换来的是敌对与仇视,唯有爱的暖阳,才可以融化人心中的寒冰。
( 21:33:53)&
逃离这喧嚣的世界
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去栖身
我好想& 逃
逃离这世俗的世界
抛却人世的一切烦恼
我好想& 逃
逃离情感的羁绊
追求人性的美好
才能像鱼一样快乐
像云一样自由
像风一样逍遥
给自己加重 (
小的时候,经常和伙伴们玩一种赛纸船的游戏。就是每个人用同一种纸叠一纸船,不论大小,放到河里,让其顺流而下,谁的纸船漂得远谁就是冠军。我每每获胜。要说诀窍,其实很简单,我只是在小船底放了两粒小石子而已。就是这两粒小石子,让我的小船稳稳得驶向远方,而小伙伴们的纸船大多被风刮倒。
在教师这个行当已工作了二十余年,其间教育改革也是一浪接一浪。什么“高职低聘”,什么“末位淘汰”,什么“遴选”,……很残酷。但世界的法则就是如此,落后就要挨打,低劣就会被淘汰出局。一部分教师经不住风雨的飘摇,下岗了。有些教师却能驾驭生活的小船,破浪前行。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人还是要靠真本事吃饭。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单位,身居何职,顶顶要紧的是“实力”,它才是安身立业的根本。
其实人生处处有危机,改革无时不在。我们改变不了“风”,改变不了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可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压”。“多学有益,能力才是夺不走的财富”。只有平时秣马厉兵,战场方显英雄本色;只有武功盖世,才能笑傲江湖。
要想不被战败,唯有自己强大起来。给自己“加重”,这是一个人不被打败的唯一方法。
非洲豹教子方式引发的思考 (
在读书时,曾读到非洲豹教育子女的方法。奔跑的非洲豹在扑到猎物时,不是立即将其咬死,美餐一顿。而是暂且放他一马,让它逃生,然后立即驱赶尾随而来的豹崽们前去追赶早就丢魂落魄的猎物。如果前去追赶的豹崽中途有所泄气或停顿,豹妈妈便会怒张大口,毫不留情地撕咬它们,直到它们重新逮住猎物为止。
豹妈妈的教子方式虽然有点粗暴、冷酷,但这近似冷酷的教子方式折射出来的爱子之心,却是多么的深刻而强烈。因为这里面既有竞争意识的培养,又有生存能力的训练。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家长同志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总是把孩子放在温室里面培养,对孩子是百般呵护。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出来又怕飞了。”“要天上的星星不敢给月亮”,使孩子们都变成了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任性而又自私,身体素质也令人堪忧。一部分是吃零食造成的“豆芽菜”,一部分是营养过剩造成的“小胖墩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吃不得半点而苦。碰到困难逃避者有之,遇到挫折自杀者亦有之。俗话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能“齐家”?就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了。
责任在谁?就是我们的家长,就是我们的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关怀和爱。
家长同志们,醒醒吧!溺爱是害不是爱。“爱子则为子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古训有云:“惯子如杀子”。有首歌中也唱到:“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非洲豹教子的方式不可小觑!!!
别把困难看的太明白 (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屋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灯,在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吓得脸变了色。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只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10人中再无一人敢过这间房子。同样的房子,为什么第一次他们都能穿过,而第二次没有人敢过了呢?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家房子破了一块瓦,下雨漏水。我想把它换下来,等爬上屋顶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两条腿也只打哆嗦,始终没敢站起来,最后只得原路撤回。瓦没有换上,还吓出一身冷汗。或许你会笑我胆小,其实上不了瓦房的大有人在。等我下来后,六岁的儿子说我是胆小鬼,并攀上梯子,我还没来得及阻拦他,他已经像猴子一样爬上了屋顶,令我既担心又惊讶的是他竟能在房脊上小跑,并轻松地换上瓦。我夸奖他时,他却说:“我的小伙伴们个个都能上瓦屋,这算不了什么。”
为什么很多大人上不了瓦屋,而孩子们却如履平地呢?我想是大人们担心会摔下来,孩子却没考虑那么多的缘故吧。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生活中,把困难看得太明白,分析得太透彻的人,往往只能对着困难徘徊;而未把困难看的太清楚,去大胆尝试的人,则总能找到前进的路。
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的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的,困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古槐矗立在村子的东南角,是我们村独特的一道风景。说它古老,是因为最老的村民也说不清它的年龄。对于它的来历,有很多种美丽的传说。我认为有一个与历史比较吻合。在明朝时期,“燕王(朱棣)扫北”剿灭了北方的海盗。就把原山西省洪洞县的人召集在一棵老槐树下,逼他们搬迁到山东省海丰县(今无棣县)。临走时,人们就带了一些槐树种。哪里适合槐树生长,他们就在那里安家。所以以前每个村子都是有槐树的,只是到现在大多已死去了。(“燕王扫北”这段故事有史可查。山西省洪洞县的老槐树依然还在。)照此说来,这棵槐树最少也有300岁的高龄了。
它十五米多高,硕大的树冠,南面盖住了半个水湾,西面遮住了一条公路。它的枝干被粗铁丝紧紧地捆住,我想可能是前人怕大风把树干吹断,就把它们捆住了。由于时间太久了,铁丝都勒进了枝干里。它的躯体只剩下了半张树皮,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它每年都长得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它简直是一棵神树。有人不慎磕破或是碰伤,取一段槐枝,在煮熟的鸡蛋上穿七个孔,吃了就不会中风,比打防风针还要灵验。经查资料才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原来槐树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我对这棵槐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她治好了我多年久治不愈的风湿病。患病期间,医院不知进了有多少家,医生不知看了有多少个,中西药也不知吃了有多少副,却始终没有效果。后来在无棣二院,马赞普老中医告诉我,可以用槐枝煎汤,冲洗患处。我坚持了一年,果然康复了。这棵古槐就在我家的大门外,每年我都要给她打药、浇水,进行精心的管理,也算是知恩报恩吧。
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心情不好时,便站在古槐下。仰望着她,对她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她经历了几百年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却顽强地生长着。我的苦和痛与她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每当我文思枯竭,创作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坐到她的身下,一会儿便会思接千载,文思汹涌。我知道这是她带给我写作的灵感。
古槐多像一位饱经风霜而又睿智的老人。感谢你,古槐!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别人是别人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你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
要学会欣赏自己
不要相信神灵
不要指望别人
若人生是一场戏
你才是这戏里的主角
人生的舞台需要自己去打拼
人要学会自立
旅途中不尽是灿烂的阳光
还伴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
前行的路上
布满了陷阱和荆棘
要学会保护自己
饿了就赶紧吃饭
累了就马上休息
病了立即去看医生
天凉自觉加衣
凡事想开点儿
别和自己过不去
想做的事马上去做
别等到垂垂老矣
能争取的就争取
争取不到的就明智放弃
人要学会善待自己
爱自己不是一种自私
它是所有爱的根基
爱自己不是自恋
自信自强的生命才最美丽
爱自己是一种义务
更是一种责任
学会爱别人
更要学会爱自己
我是一个孤独的行 者(
18:08:10)&&
我一个人行走
我体味到风的狂暴
我一个人行走
我感悟到雨的冷酷
还是我一个人行走
我读懂了夜的黑暗
我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但我依然要昂首前行
写给妻子 (
&&写在前面的话:今天是小年,望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生太多感慨: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我们结婚已二十四年了,如今她的青春已不在,她美丽的容颜已更改。“贫困夫妻百事哀”,她自嫁给我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上啊,一件好衣服也没有穿过,一件首饰也没有戴过,一顿像样的饭菜也没有吃过。她的心血都倾注到了我和孩子的身上,都奉献给了这个家!我有愧啊!在新年来临之际,写一篇拙文,送给我的妻子,就当做新年的礼物吧。
你我今生有缘
命里注定要把手牵
凭古老的媒妁之言
你便来到了我的身边
从此 家庭的重担
便压在你羸弱的双肩
本应该我为你遮风挡雨
你却为我撑起了一方蓝天
少的是花前月下的浪漫
多的是柴米油盐
一件衣服洗了又洗穿了再穿
一盘好菜热了再热端了再端
再苦也让我在外体体面面
再累也维护孩子的尊严
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
也不知跨过多少沟沟坎坎
生活艰难从不抱怨
携手与我共渡难关
你心灵手巧贤惠良善
你勤劳朴素坚强勇敢
你心直口快
豪爽大度胜过儿男
让我走出了自卑的阴影
走向自信的春天
让我挺直了腰杆
变得阳光灿烂
让我能安心地工作
你就是我和儿子的家啊
你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为了这个家
你日夜操劳披肝沥胆
为了这个家
你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生活的艰辛岁月的磨难
吞噬了你青春的容颜
皱纹过早地爬上了你的脸
如墨的发丝也已雪染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改变
疯子与傻子的爱情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觉得很好笑,正常人都捉摸不透爱情,疯子和傻子能有什么爱情?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这还是真人真事,故事的主人公和我家是前后邻居。他的名字叫张三,因为他满脸的麻子,所以有人又叫他“麻子三”,他的智力也比常人差,也有人叫他“麻三傻”,因为他又傻又麻,家庭贫困,所以五十多岁的人仍是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的职业是以劁猪为生,前几年养猪的很多,他每天骑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把刀子,刀子上面有一撮儿红缨。他往往是早上出去,晚上喝得醉歪歪的回来。
&&&&前年冬季的一天,他再回来时自行车座后面多了一个女人,确切地说是一个疯女人,听他说是在半路上捡的。就这样,不正常的两个人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直接入了洞房。从此,疯子就成了傻子的媳妇。
&&&&自从有了这个疯子,他们就搅得四邻不安了。疯子爱唱,还是个女高音,她唱的咱一句也听不懂,她想什么时候唱就什么时候唱,也不管是中午还是深更半夜。演出的地点确定,演出的时间不确定。更让人可气的是麻三傻,有时也像劁猪似的嚎上两嗓子,着实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邻居们的意见都很大,还是我帮他们打的圆场:人家不是在度蜜月嘛,唱情歌也在情理之中,我们还是原谅他们吧!人们也就不再追究。
&&&&后来,傻子病倒了。大概过了两个月,他才能勉强爬起来。这次生病后,他多了一个毛病——偷东西。偷玉米,偷枣,偷棉花。有一次被人堵在地里狠揍,并问他为什么学会偷东西了?麻三傻说:“我有病了,&我快死了。我死了以后疯子吃啥呢?”一句话把打人的眼泪都赚下来了。他不但没再打麻三傻,还把夺下来的玉米和棉花送到了他的家。
再后来,麻三傻真的死了。麻三傻的死没有给别人带来悲伤,倒是这个疯子,哭得悲天怆地,给麻三傻披麻戴孝。人们在指指点点,当成笑料。出殡后,疯子不吃不喝,每天守着傻子的遗像。有好心人给她送去几个馒头,她一个也不吃,都放到傻子的遗像前。
在麻三傻过头七时,人们发现了疯子的尸体。她就躺在放麻三傻遗像的桌子旁,看上去很安详。谁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死掉的,只知道她是绝食而死的。人们知道离开了傻子,疯子肯定无法生活。但没有想到她能追随傻子而去。
聪明的,你告诉我,正常的人能做到的有几?恐怕你会说,正常人这样做就不正常了吧!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本是人生中最坚强的时候,可我却为了几只死去的猫而伤心落泪。
&&&&事情是这样的,我家养了一只大母猫,它生下了四只小猫。母猫对小猫甚是疼爱,怕人们伤害到它的孩子,总是把它们叼到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儿肥母渐瘦”,小猫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子,母猫却日渐瘦弱。
一天,我拆了一袋鱼,一尝味道甚佳。这样的美味怎能一人独用。我便将其放入盘中,想等吃饭的时候与家人共享。孰料,吃饭时一看,盘子里竟空空如也。再看大猫正在梳毛舔爪,不用说鱼是被它偷吃了。我不由得火冒三丈,对其大打出手,以致它诚惶诚恐,逃之夭夭。一整天也未敢回家。
第二天,它回来了。可一见到我这个“凶神恶煞”,便又“蹭”地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其实,我已经不再生气,况且小猫已饿了两天了,“喵喵”地叫个不停。可能是昨天打得它太重了,以至于我再怎么呼唤它,它也不理,匆匆跑开。
到了晚上,我听到了“喵喵”的猫叫声和重重的扒门声,我打开门,它不再怕我,一反常态地跑向小猫的窝旁,跳进窝里,仰躺下来。四只小猫饿极了,一起抢奶吃,大猫发出“呜呜”的哀嚎声,像人痛苦时发出的呻吟,它的身体在不住地抽搐。一会儿,大猫竟四腿蹬直,气绝身亡。
我明白了,大猫是吃了药老鼠的药了,它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想到了它的孩子们,回来给它们喂最后一次母乳,尽最后一次母爱。无论是多么脆弱多么卑微的生命,母爱都是如此的伟大和无私!四只小猫还在吮吸着奶水,它们不知道它们的母亲已经死去。
&&&&这只死去的母猫强烈地震撼了我,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愧疚、自责之中。它以前是从不偷吃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原谅它一次?充其量不就是一袋鱼吗?它不也是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吗?不正需要营养吗?我竟然那么狠心地去打它。看着死去的母猫和嗷嗷待哺的四只小猫,我再也控制不住悔恨的泪水。
&&&&更加让人伤心的是那些小猫,它们太小了,没有睁开眼睛,还不会吃食儿。它们一声一声地呼唤着“妈妈”,寻找着妈妈。每一声都是那么令人揪心。尽管我和妻子想尽了种种办法,但都于事无补,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四只活泼可爱的小猫相继断气。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在你眼前丧生,实在是让人痛心,让人难过!
&&&&猫的一家就这样泯灭!我其实就是杀害他们一家的罪魁祸首!我罪不可恕!
&&&&事后和朋友们谈起,我仍然懊悔不已,深深地自责。朋友们都笑我太“怜香惜玉”,问我是不是想信佛当和尚?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谁道群牲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动物和人类其实是同祖同宗,同是大自然的主人,与我们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动物灭绝了,我们人类同样也会灭亡。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慈善之心,善待地球上所有生灵的生命!
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的小王子总感觉自己不幸福,就向国师请教。国师说:“幸福是一只青鸟。”小王子信以为真,就云游四方去找青鸟。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去过许许多多国家,也没有找到国师说的青鸟。小王子非常沮丧,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实在找不到青鸟了,无奈地回到了他的家乡。当他回到王宫,没有见到她的父母。国师告诉他:你的父母因思念你,每天哭泣,十几年前就死去了。这是你父母临死之前给你留下的。说着,国师拿来一只木头做的小鸟。小王子一下把这只小木鸟搂在怀里,他大哭起来。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在了这只木鸟的身上。说来也怪,这只木鸟活了,他它绕着王子飞着,王子看到,这只鸟浑身的羽毛都是青色的。
王子明白了:他多年寻找的幸福其实就在他的身边。父母对他的爱,那浓浓的亲情就是幸福啊!他却忽略了它。
我与一朋友相逢,问他日子过得怎样。他说:“我有房子,有老婆,有儿子。那是相当的幸福。”朋友这句调侃的话让我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又觉得这句话富有哲理。是啊!全世界有多少人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还有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不要说房子了。在天灾人祸面前,又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妻子、儿女?徒看别人享受天伦之乐。
盲目攀比是感觉不到幸福的根源。俗话说,人比人死,货比货扔。看到人家开轿车,自己骑自行车就感觉不舒服,看别人一身名牌,就觉得自惭形秽。我们追求幸福本无可厚非,可有很多时候是在追求比别人更幸福。殊不知,人在这个社会上是不能比的。有人说人分三六九等,其实何止三万六千九百等!有的人是锦衣华服、香车美女,有的人是衣不蔽体、蓬头垢面。有的人是豪宅千间,地有千顷。有的人是地无一垄,茅屋无一间。有的人钟鸣鼎食,有的人沿街乞讨。有的人没有鞋,还有的人却没有脚。经历汶川地震的人,他们说“活着就是幸福”。张海迪把“能为丈夫炒一次菜”看成是最幸福的事。盲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睁开眼睛,看一看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怎么比呢?比又有什么用呢?每个人的幸福指数是不同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感觉。
永不满足是我们感觉不幸福的又一根源。当然,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欲望,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人就变得麻木,就会得过且过。但欲望又不能过高,永不知足。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锅里的望着盆里的。面对一只鸡,却想为何不给我一只鸭。欲望和幸福是成反比例的,欲望越高,烦恼越多,幸福指数就越低。反之,欲望越低,烦恼越少,幸福的指数就越高。
我们不要追求那些人生中虚无的东西。仔细想来,什么金钱啊,地位啊,美色啊,什么最重要?生命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家人和和美美最重要。其实,快乐很简单,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时候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送春来未觉春。&
珍惜今天,珍惜今所拥有吧。有父母可以尽孝,有妻儿相陪,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居,有事可做,享受亲情,享受普通的一粥一饭。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啊!
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悠闲的垂钓
一边是忙碌的种田人
一边是“香车”、“美女”
一边是破车瘦驴
一边是西装革领
一边是粗衣敝履
一边是油头粉面
一边是苍颜白发
一边是悠然自得
一边是挥汗如雨
引用范伟的一句话
同在蓝天下
&&&&&&&&&&&&&&&&&&&&&&&&&&&&&差别咋这么大
我是一根火柴 (
我是安徒生笔下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的
她在跑过马路的时候
不慎把我甩出
坚硬冰冷的地面上
狂风把我摔打
暴雪把我掩埋
黑暗把我笼罩
我一直在祈盼
春天的降临
我多么盼望有人能弯下腰
我多么渴望能遇上火种
因为我永远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漫长的等待
可是始终没有
幻想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梦一次又一次地被击碎
踏在我上面的是
一双双又臭又肮脏的脚
心沉到了谷底
心痛到了极点
最后是深深的
无奈和绝望
你为什么丢下我
不让我和你一起去
寻找光明和快乐
亲爱的小伙伴
我将离开这个世界
但我不能带你走
你是希望的火种
我要留你在人间
5月16日&07:55
人生像极了火柴
注定是短暂的一生
但我也要燃烧
哪怕是瞬间的光明
谢朋友到访及留玉!向你学习!(5月16日&20:48)
由卖饽饽的小男孩想到的
由卖饽饽的小男孩想到的
&&&&他十岁,腿有残疾。却辍了学,卖起了饽饽。
&&&&其实,他爸爸是个暴发户,有很多钱。正是因为有钱才花了心,在外面找了个靓妞,再也不回家,抛弃了他和他的妈妈。
&&&&他妈妈是个很坚强的女人,为了他,没有另嫁。可他们总要生活呀,娘俩就做起了蒸馒头的生意。妈妈在家里蒸,儿子到外面卖。
&&&&每当我听到那一声声稚嫩的叫卖声时,都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有同情,有可怜,有愤懑,有无奈,……兼而有之吧!
&&&&其实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陈世美”“潘金莲”现在都已泛滥成灾,人们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真挚爱情,已经贬值。引用一句大众语:“都是钱惹得祸。”引用赵本山的一句话就是:“这世界太疯狂了,老鼠都给猫当伴娘了。”
&&&&其实钱惹得祸并非仅仅如此。
&&&&山西一村支书在法庭上振振有词“我不贪污,当官干啥”很理直气壮。
&&&&上海一名留日学生在机场因钱的问题与母亲发生口角后,竟疯狂地连刺母亲九刀。
&&&&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中国古时还讲个三纲五常,还知道个礼义廉耻。在拜金之风盛行的今天,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已严重扭曲。人们迷失于金钱之中,色情之中。爱情,家庭,兄弟情统统失去了,忠孝心也失去了。为了钱,兄弟反目,父子成仇;为了钱,坑蒙拐骗偷,不择手段;为了钱,丧心病狂,甚至铤而走险,触犯法律。为了钱,丧失原则,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现在有多少人道德沦丧,人性泯灭?
&&&&我们发展了,我们有钱了,可是物质文明没有与精神文明同步,经济发展没有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轨。我们做了多少昧良心的事情,我们得到了金钱,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有些东西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
&&&&我们需要钱,但我们更需要爱。我个人觉得人活在世是为“情”而活。这“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如果没有情,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和动物有什么两样?如果没有爱,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冰冷的、死气沉沉的荒漠。当我们富得只剩下了钱的时候,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不是非常可怕?但愿我这份担心是多余的!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乐蒂牧羊犬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