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6ip6怎么下载软件件时提示无法ip6怎么下载软件件

Ip6意义不大。   IP原来是4位的,IP6就等于电话号码从4位变为6位,更多终端用户可以有自己号码(每个家电都可以分配到一个Ip地址),和速度没有任何关系。电话号码从4位变为10位,速度都不会变快。   运营商吵作互联网快1000倍,是想要消费者为IP6买单。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IP6意义不大??    我除开说楼主BC外,想不到其它。  不过,速度方面确实没大的提高。
  IP6把原来的32位提升到了128位,可以拥有更多的主机数~~
  IPv6对性能改善贡献不多 美国采用率基本为零   作者:Johna Till Johnson | 出处:NetworkWorld |
10:36:07     IPv6问世已经10多年了,但它在美国企业以及服务提供商中间的采用率依然是基本为零。尽管美国政府预算管理局最近宣布要在2008年之前在政府各机构内部普及IPv6。     美国《NetworkWorld》专栏作家 Johna Till Johnson           IPv6问世已经10多年了,但它在美国企业以及服务提供商中间的采用率依然是基本为零。尽管美国政府预算管理局最近宣布要在2008年之前在政府各机构内部普及IPv6。           那么企业的网络管理者以及服务提供商们拒绝接受下一代网络是怕深陷泥潭吗?           未必。IPv6背后的现实情况是,尽管它自我标榜为“下一代”IP,据说能够增强安全性和QoS,但实际上它对现有的IP性能的改善所做的贡献并不多。IPv6的安全性以及QoS性能其实和这些年来IPv4所获得的改进完全一样。           实际上,IPv6所能实现的就是增加了互联网的直接可寻址端点的数量(大约增加了340万亿个地址)。这个数量可能是有用的,比如说它可以给这世界上的每一听饮料、每一台自动售货机都分配一个IP地址。           然而,要实现这种局面并不是免费的。地址空间猛增4倍意味着传输数据包的带宽也得相应增加。举例说,发送一个64字节的消息,IPv6所需的带宽就要比IPv4所需的带宽多出250%。           很明显,传输的数据包越小,包头的开销就越大。小数据包虽然在目前的互联网上只占一小部分,但对于未来的IPv6来说依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如果大量的网络都是由带宽很低的连接端点上的微小的传感器构成的话,这个问题就愈发突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下一代路由架构。很多人认为,IPv6的路由架构就是今天的路由架构的一种简单的“扩展”,但也有人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应该需要下一代的路由。这种路由至今还未设想出来,更遑论实施了。           最后,网络管理者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有什么理由需要可直接寻址的端点呢?大多数公司都有防火墙,带有网络地址变换(NAT)功能,可以安全地掩藏企业内部的端点地址。而且,利用NAT功能可以极大地增加NAT设备后面的可寻址端点的数量,从而也减弱了对IPv6的一个明显的需求驱动。           那么IPv6的驱动主要会来自哪里呢?有两处地方:其一,美国以外的大型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由于网址的匮乏而不得不采用IPv6。其二,已如上述,是美国政府的推动。           但要说IPv6的快速部署即将开始还为时过早。政府在推动技术部署的平民化方面可以说是瑕瑜互见的(还有人记得GOSIP吗?还有ISDN?)。很显然,从政府已宣布的内容来看,他们对于从IPv4向IPv6过渡的困难程度也是认识不足的,这个时间表很有可能会超出2008年。           到了某个时候,要获得对IPv6的支持显然需要与美国以外的服务商和政府机构多打交道。但在此之前,则还没有必要切换到IPv6。    
  老实说除了地址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之外,的确看不出来有什么东西是IPv6能做而IPv4做不了的。而性能上来讲,目前的网络硬件对v4支持更成熟,所以一般的来说,应该是v4的性能比v6的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迟迟没有大规模推广IPv6的原因。    而日本则是另外一种做法,因为日本在IPv4上几乎毫无建树,所有v4的技术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日本人希望在v6这方面迎头赶上,因此日本规定,所有网络设备必须支持IPv6,NEC等一些日本公司也在着重地开发IPv6的网络设备。
  意义不大?一个ip对一个人,那个时候你刚刚在天涯发完言,楼下警车就到了。
  呵呵,楼上搞笑  的确,IPV6提出来的最原始的驱动就是V4地址的匮乏。IPv6在传输的质量、安全、内容上要比IPV4有所提高,原来V4局限于头部的长度而不能实现的功能可以在v6实现,IPV6也更加支持对多媒体、交互内容的支持,这种来自于网络层级的支持要比传输层的支持(V4)好的多。到那时你再VOIP的话,就不会把你后说的先给对方了(当然现在也不会,但会产生抖动,音质差、不连贯等现象)
  ip6的安全,比如现在的DDOS攻击,,,
  现在对新生事物都持怀疑态度,是谁造成的?
  楼主白痴
美国因为有足够的ip地址,所以对ipv6不热心  一所美国大学的ip地址就比一个中国ip地址多
  呵呵,看到楼主的帖子,实在忍不住要说两句,IPV6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地址问题。可以说IPV6是针对IPV4网络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真正去了解了IPV6协议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另外,美国真的不关心IPV6吗?  告诉你吧,cisco,juniper的设备现在都支持IPV6,美国军用网早就开始部属纯IPV6网,花费400亿美金,计划到08年完成。  日本把IPV6定位国策,日本企业在IPV6协议中的成就让我们汗颜(提交的许多RFC已经被IETF采纳,而中国连一个draft都没有,而且电信居然还不断减少ipv6的科研经费),window2000的ipv6还是外挂的,但window xp已经把ipv6放到操作系统核心中去了。linux、unix也早都支持ipv6了,可以说美国和日本的厂商早就悄然完成了IPV6的支持,并且还在不断完善。等到那一天突然发觉internet一夜之间变成了IPV6的时候,我们只剩下买别人设备的份了。
  楼主还是详细的了解一下IPV6再说吧
  楼主菜鸟。
  楼主真行,竟然说IP6没什么意义,可是你要想想,电话号码要不是4位升6位,你能有电话打吗?没电话打,你还谈什么速度。还谈什么上天涯发表的演讲啊?
  如果IPv6真的有那么好,那为什么迟迟得不到普及和应用呢?    关键原因就在于IP网络的运营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Tire 1的运营商把他的网络升级到IPv6,就是没有足够的驱动力。    IPv6所谓的安全,服务质量,传输上的增强其实都很有限,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比如说:服务质量字段从原来6比特的DSCP变成了8比特,相当于可表达的服务等级从理论上的64扩大到了256,但问题目前的Internet连这6bit的DSCP都用不满(大部分网络根本就不用,比如中国电信的ChinaNet),增大到8bit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而且对于服务质量的实现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使用哪种协议,而在于承载网络的硬件设备的QoS性能是否足够。因此你打电话是否听的清楚的关键不在于v4还是v6,而是取决于网络本身硬件和设计。       另外IPv6包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Flow Label,也就是“流标签”,这个字段是IPv4中没有的,Flow Label可以标示一个IP流,为对流进行处理带来方便。但是目前IPv4的硬件早就发展到可以可以根据地址、端口等条件来确定一个流及其相应的QoS、ACL或是Accounting的处理。也就是说,没有这个Flow Label,这些工作v4也能做。    另外v6安全上的增强是指引入了AH和ESP这两个扩展字段,但是这两个字段并不能形成一套完善地加密系统,仍然需要依靠其他技术。而v4的IPSec则已经是一套非常完善成熟的加密系统了。        最后美国到目前为止,部署v6最大的一个动力也只有美国的军方。而承载目前Internet骨干的这些运营商at&t,verizon等等有哪个是部署IPv6的?    我不否认IPv4的确需要升级,全世界网络普遍升级肯定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  
  带宽决定一切吧.
  如果IPv6真的有那么好,那为什么迟迟得不到普及和应用呢?   关键原因就在于IP网络的运营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Tire 1的运营商把他的网络升级到IPv6,就是没有足够的驱动力。  ================================================================================================  ipv6应用在互联网上早就有了,普及是因为ipv4的网络规模太庞大了,有点船大难掉头的味道,谁都不会傻到抛弃原来巨大的v4投资突然直接转向v6,这一点上不仅在ip领域里是这样,换了其他任何一个领域都一样。  运营商没有升级的原因是因为ipv4网络基本布局完毕,升级到ipv6要花额外的钱,但却没有带来新的杀手级的在ipv4上无法承载的应用,也就是说ipv6目前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运营商是趋利的公司,所以自然没有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运营商ip网络的汇聚层以上的设备大多要么已经支持ipv6,要么通过软件升级可以支持ipv6。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ipv6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网络的效率大大高于ipv4,运维成本将大大低于ipv4。但这需要ipv6网络成规模后才能体现出来。在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由于两者协议的网络并存且要互联互通,所以在过渡阶段网络的效率非但不高反而会降低,运维成本非但不降低反而会升高,这就是阵痛。        IPv6所谓的安全,服务质量,传输上的增强其实都很有限,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比如说:服务质量字段从原来6比特的DSCP变成了8比特,相当于可表达的服务等级从理论上的64扩大到了256,但问题目前的Internet连这6bit的DSCP都用不满(大部分网络根本就不用,比如中国电信的ChinaNet),增大到8bit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而且对于服务质量的实现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使用哪种协议,而在于承载网络的硬件设备的QoS性能是否足够。因此你打电话是否听的清楚的关键不在于v4还是v6,而是取决于网络本身硬件和设计。     另外IPv6包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Flow Label,也就是“流标签”,这个字段是IPv4中没有的,Flow Label可以标示一个IP流,为对流进行处理带来方便。但是目前IPv4的硬件早就发展到可以可以根据地址、端口等条件来确定一个流及其相应的QoS、ACL或是Accounting的处理。也就是说,没有这个Flow Label,这些工作v4也能做。  ================================================================================================  qos不在于6比特还是8比特,ipv4没有qos的根本原因是这是一个从实验室一不小心走向世界的东西,在设计当初根本就没有考虑电信业务的需求,目前互联网上根本就没把这6比特的字段利用起来,究其原因是ietf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能有些低端的设备还根本不支持这6比特的处理。但是在运营商自己的ip网络内是可以自己定义qos等级的,并且在自己的网络内实施的。  qos并不是取决于相应字段比特数的多少的,大家都知道rsvp,这是一个从atm移植到ip网络的qos概念,但是遗憾的是在atm网络这种非常有效的qos技术跑到ip网络上就水土不服,为什么呢?因为IP网上的rsvp是基于微流的,rsvp一旦在一定规模的网络上使用的话,光其信令流量就足以造成网络拥塞,跟谈不上业务流量的保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qos等级真的还不能定义得太多,ipv6采用了DSCP和流标签应该是兼顾宏流qos和微流qos的结果,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但目前由于ietf对于流标签还没有统一定义,所有真正的全世界范围内的全网全程qos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实施依据。ipv6仅仅在协议层面上支持qos,但真正的实现还是要依靠硬件和网络结构,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忧,因为现网上的路由器交换机(除了非常低端的)在1层和2层上都支持qos(ip qos许多技术,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就等着3层网络协议一声令下了。需要说明的是,ip网络的qos同电话网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电路交换(而且还有独立的信令网),一个是基于队列共享的分组交换(信令和业务是共路的),不具有可比性,ip网络qos同atm到是可以来对比。但说到电话网又让我想起了NGN,实际电路交换是PSTN网的概念,NGN则又采用了分组交换,所以NGN和ip网络的qos倒是有得一比。  
        另外v6安全上的增强是指引入了AH和ESP这两个扩展字段,但是这两个字段并不能形成一套完善地加密系统,仍然需要依靠其他技术。而v4的IPSec则已经是一套非常完善成熟的加密系统了。  ================================================================================================  纠正一下楼主的错误,AH和ESP是IPSEC的概念,而不是ipv6的概念,区别是ipsec在v4中是可选项(也就是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而在ipv6中是必选项,不要小看这一点小小的区别,因为这从标准层面上杜绝了影响端到端安全措施的应用。ipv4端到端安全不到位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私网的使用,因为ipsec是无法穿越NAT和防火墙的。      最后美国到目前为止,部署v6最大的一个动力也只有美国的军方。而承载目前Internet骨干的这些运营商at&t,verizon等等有哪个是部署IPv6的?    我不否认IPv4的确需要升级,全世界网络普遍升级肯定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  =============================================================================================  美国军方使用ipv6就足以说明ipv6的好处了,试想,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而保密的领域,美国军方舍弃ipv4而采用v6,如果v6没有足够的好处,美国军方又怎会去冒着大风险去做?  运营商从公司中短期利益的角度来说,的确没有升级的动力,理由在上面已经说明。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游厂商和软件商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且设备都已经成熟。在现网上有多少设备支持ipv6吗?虽然表面上看来ipv6似乎止步不前,但实际上是暗流涌动,这的确是渐进而漫长的过程,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但移动数据通讯将是ipv6的最大推动力。
  另外鄙视一下天涯,这么点字就一次发不了,还要分两次发,可恶。
  不要拿无知当个性,谢谢
  vista一出来就有IP6了,意义还是很大的,解决目前IP不够用的问题..
  IP6不是革命性的升级。  其优点没有想象的大。有的优点没有经过大规模运营是看不清楚的。
  LZ的人真多
  IP6不是革命性的升级。  ==================================================  原则上我同意这个观点,但实际上在ipv6地址格式定义的最初版本我觉得是革命性的,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改进。大家都知道移动通讯和PSTN网的寻址是非常简单高效的(不象ip那样采用路由表遍历匹配的愚蠢做法而导致了现在的路由爆炸,路由效率很低),其原因就是严格的地址规划,可以看一下MSISDN的组成:  MSISDN=CC + NDC + H1H2H3H4 + ABCD  CC为国家号,中国为86;NDC为国内目标号:如移动为135~139;H1H2H3H4为HLR的编号,ABCD为本地接口号。  其地址中包含了路由信息(当然实际的路由比这个要稍微复杂些,但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网络规划也是严格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所以其寻址根本不需要每个节点维护一张庞大的路由表,只需要关心邻接信息就可以了。  那么大家再看一下IPV6初始版本的地址格式:  FP + TLA + RES + NLA + SLA + Interface ID  FP和RES都是预留用的,在这里我们不用关心,那么简化一下就是这样的格式:   TLA + NLA + SLA + Interface ID  显然,同MSISDN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否借鉴了MSISDN就不得而知了),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格式的话完全可以对IP网络架构进行分级规划,从而可以象PSTN网那样寻址,摒弃路由表。  可惜的是后面的版本中把单播格式改成了如下:  001 + 全球路由前缀 + 子网 + 接口 ID  虽然没有回到ipv4的A、B、C类的愚蠢的地址划分方式,但地址格式严格性的退化还是降低了未来ip网络按照ISDN网规划的可能性,我个人猜测这种折中的方案估计还是为了兼容当前互联网的模式,因为毕竟ipv4的网络规模太庞大了,无法舍弃。但不管如何,这种折中还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的。      其优点没有想象的大。有的优点没有经过大规模运营是看不清楚的。  ================================================================================  优点大小其实取决于标准的制定,我以前说过,标准并不都是基于技术的,很大一部分是利益妥协的结果。IPV6地址格式的变迁就是一个例子。  有些优点需要规模验证才能体现,但有些优点是属于常识性的,从理论上就可以判断了,举个例子来说,谁也不会否认对于定长包头的处理要比变长包头的处理来得简洁高效,而且节省设备成本。
  区别是ipsec在v4中是可选项(也就是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而在ipv6中是必选项,  ---------------  我可能没有表述清楚,IPSEC是一套针对IP协议的安全体系,对于v4和v6都适用,只不过v6直接定义好了扩展字段AH和ESP,而v4没有。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AH和ESP在v6里面是“扩展字段”,Extension Option Header,而这些Extension Option都是可选的,而不是必选的。
  因为现网上的路由器交换机(除了非常低端的)在1层和2层上都支持qos(ip qos许多技术,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  ------  不错,大部分网络设备都支持QoS的相关协议,但是做的好不好就差别巨大,比如QoS大部分实现需要依靠队列来实现,但是目前大部分网络设备(尤其以Cisco和Juniper为代表)的队列数量极少大概每物理端口只有4个或8个队列。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假设一个PE路由器的GE端口接入100个大客户的VPN业务,每个大客户的VPN业务里跑三种服务等级的流量,那么如果要做到Per User Per Service的QoS控制的话,至少这个GE端口要支持100x3=300个队列,而且最好还能够支持层次化的队列调度技术,就这个要求,目前业界没有多少设备能够实现。    QoS的确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技术,但是做得好不好,光靠软的是没用的。
  &IP原来是4位的,IP6就等于电话号码从4位变为6位&  _____________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比喻,算我孤陋寡闻……
  事实上谁最希望看到IPv6普及?    当然是设备供应商,如Cisco,Juniper,Huawei。前两者是因为他们在全世界有着巨大的v4的Install Base,v6的普及能给他们带来又一次升级收钱的机会。而像Huawei,NEC这些新兴IP厂商,则希望通过v6这个新的契机实现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Huawei在中国的CNGI(中国的V6骨干网)项目中已有不少的斩获。    
  呵呵,swatch02,很高兴能和你切磋。  看来我也没表达清楚,我所说的ipsec的比选项不是指在ipv6扩展头中比选,而是在tcp/ip协议中比选,也就是在ipv4中,协议软件可以不支持ipsec,但ipv6中,ietf规定必须在协议族中支持ipsec,而实际通讯中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情。  但对于你的qos的部分陈述有不同意见:  首先,一个PE接入100个大客户,好像太夸张了点吧。  其次,qos等级按照你描述我觉得是一个误导,你可以看看atm,也就定义了vbr,cbr,abr,ubr这几种,当然ip如果作为一个多业务承载网的话会多一些,但qos的等级也不能按照用户数乘以用户自定义等级数来做,而是由运营商按照业务要求来定义(如语音,流媒体,视频会议等),然后由运营商根据提供的业务种类同客户签SLA。当然你可以说某用户偏偏要求话音业务的时延是正常的一半,但这是不理智的要求,如果你听凭客户这么胡闹的话,你会把自己搞得很惨,客户的要求永远是无穷无尽的,运营商在提供业务的时候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网络到底能不能实现。目前现网实际的做法是将客户分成金、银、铜牌(不会太多的qos等级),然后分别对这几种等级定义相应的时延、抖动等参数。再说,mpls vpn现在也很看好,但mpls qos标签只有3比特,顶多分8个qos等级,也不允许你定义太多(而实际定义太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qos最终是要靠底层硬件来实现的,但底层硬件是没有识别业务等级能力的,所以还要靠2层或3层以上的标准来定义。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qos只有在网络拥塞的时候才有用,也就是说解决qos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轻载,好像AT&T的全球VPN网络就是这么做的。  另外,对于ipv6产业我个人觉得最大的赢家不会是cisco,juniper等这些高端设备厂商,应该是接入端设备和过渡技术设备商。因为骨干网节点根本不许要复杂的设备,一个GRE封装就搞定了,再不济哪怕做full mesh的静态隧道也花不了多少功夫(因为核心网节点通常不会很多)。也就是说就目前的网络状况而言,v4向v6过渡时,骨干网的改动应该是最少的。
  IPv6在性能上自然会有很大提升,协议头简化了,路由器的转发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  安全上v6与v4用的都是同一套ipsec。  
  IPV6具体的协议以前看过,记不清了,但最后的结论还记的,部署IPV6能在核心网的部分大大降低开销......但忘记是为什么了,555555
   首先,一个PE接入100个大客户,好像太夸张了点吧。  -----  这个一点都不夸张,如果不考虑QoS,ACL和流量统计等其他功能需求的话,Cisco的GSR和76xx都可以实现500个以上的VPN用户接入(当然也取决于所使用的线卡种类,但100个应该是不成问题)  如果你去看华为产品的介绍资料,那个数字会更大      其次,qos等级按照你描述我觉得是一个误导,你可以看看atm,也就定义了vbr,cbr,abr,ubr这几种,当然ip如果作为一个多业务承载网的话会多一些,但qos的等级也不能按照用户数乘以用户自定义等级数来做  -------------  Per User Per Service并不是指给每个用户的每种业务划分一个服务等级,事实上就拿ATM的vbr,cbr和ubr来举例,每个用户的每种业务仍然是这三个等级中的一个,但是即使是同属于cbr,其具体的参数(PCR)设置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用户A的VOIP业务和用户B的VOIP业务同属于cbr类,但是用户A的VOIP业务需求可能是2M(不能超过2M),用户B的VOIP业务可能只有512K(不能超过512K),如果在路由器上需要把这两种用户的VOIP业务区分开的话,就需要用两个队列来实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qos只有在网络拥塞的时候才有用,也就是说解决qos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轻载,好像AT&T的全球VPN网络就是这么做的。  ---------------------  你说得没错,目前很多运营商都使用轻载来替代QoS(包括中国电信),但是他们的观念正在转变(如中国电信的CN2),原先采用轻载方式的一个原因是因为IP网络设备的QoS能力较差,而且没有一个对QoS部署统一的认识。目前随着网络设备性能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新出来的设备或是线卡的QoS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基本上大家都开始认可DiffServ作为IP QoS的一个可工作的模型,因此很多运营商开始部署QoS技术了。    毕竟轻载是一个很浪费的方式,而且轻载只能说在网络核心可以做到,在边缘是不可能轻载的,因为集线比永远不可能是1:1。           另外,对于ipv6产业我个人觉得最大的赢家不会是cisco,juniper等这些高端设备厂商,应该是接入端设备和过渡技术设备商。因为骨干网节点根本不许要复杂的设备,一个GRE封装就搞定了,再不济哪怕做full mesh的静态隧道也花不了多少功夫(因为核心网节点通常不会很多)。也就是说就目前的网络状况而言  ---------    对于骨干网我同意你的观点,首先量不如边缘设备大,其次也不用立刻升级到v6,有很多v6 Over v4的方法进行过渡。    但是,我想你所说的接入设备是应该是指三层接入设备如BRAS,PE/SR之类的,目前城域网中的这些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仍然是Cisco,Juniper,Huawei和Alcatel这些大厂商,可能还有Redback。所以如果v6从边缘开始升级的话,同样还是这些厂商获利    
    ip是啥?    
  IPv6有如下立杆见影的好处:  1. P2P下载速度会大大加快,因为每台机器都有公共IP地址  2. 可以在家里随意远程登录自己在公司或学校的机器,反之亦然。    美国不普及IPv6是因为美国有足够的IP地址,因为美国一个大学的IP地址比全中国的都多。
  IPv6有如下立杆见影的好处:    1. P2P下载速度会大大加快,因为每台机器都有公共IP地址    2. 可以在家里随意远程登录自己在公司或学校的机器,反之亦然。        美国不普及IPv6是因为美国有足够的IP地址,因为美国一个大学的IP地址比全中国的都多。    ============    嘿,    兄弟,好歹我也是通讯行业混的程序员,    “因为美国一个大学的IP地址比全中国的都多”这句话根据是什么?    给个数据分析吧。  
  美国很多大机构和学校用的是A类地址,也就是2^24=1千6百万。  中国有这么多吗?
  过高吹嘘ipv6只是那些奸商的行为
  楼上某位程序员水平狗菜,嗯,随便给你抓段  /1094291.html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美国一些大学和公司占用了大量的IP地址,例如MIT、IBM和AT&T分别占用了1600多万,1700多万和1900多万个IP地址,而分配给像中国这么大国家的地址量还不如美国一个大学。后期在ICANN的分配中,负责北美地区地址分配的ARIN分配的地址量也是所有RIR中最多的,共分配所有地址量的6%,而负责国家和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和欧洲IP地址分配的APNIC、RIPE都只有4%。由此导致一方面大量的IP地址被浪费,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国家如欧洲、日本和中国得不到足够的IP地址。最后导致互联网地址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和紧缺,IP地址资源面临着紧缺的严峻局面。 美国现有IP地址 12亿左右,平均每个美国人有4个IP地址。中国目前约5100万个,大约25个中国人1个IP地址(按13亿中国人计算)。美国人均IP地址是我们的一百倍。
     这个一点都不夸张,如果不考虑QoS,ACL和流量统计等其他功能需求的话,Cisco的GSR和76xx都可以实现500个以上的VPN用户接入(当然也取决于所使用的线卡种类,但100个应该是不成问题) 如果你去看华为产品的介绍资料,那个数字会更大  ---------------------------------------  呵呵,厂商的标称数据我从来不看,北电的shasta号称并发16000,但实际上8000就瘫掉了。cisco的7600更不提了,当初测试的时候简直没把人气死了,和redback的se800不是一个档次的。而且PE接入vpn数量还要看设备能力,比如你让gsr12xxx接入100盛大试试看?          Per User Per Service并不是指给每个用户的每种业务划分一个服务等级,事实上就拿ATM的vbr,cbr和ubr来举例,每个用户的每种业务仍然是这三个等级中的一个,但是即使是同属于cbr,其具体的参数(PCR)设置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用户A的VOIP业务和用户B的VOIP业务同属于cbr类,但是用户A的VOIP业务需求可能是2M(不能超过2M),用户B的VOIP业务可能只有512K(不能超过512K),如果在路由器上需要把这两种用户的VOIP业务区分开的话,就需要用两个队列来实现。  ------------------------------------------------  Per User Per Service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真正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带宽虽然也是qos的概念,但还是同其他的参数有区别的,因为带宽可以在接入端做限速(dslam和bas上都可以),但是对于atm上的保底类型的带宽保证的确也只能通过队列配合调度算法来实现,但你觉得这个scalable吗?juniper的erx号称支持几万个队列(具体数字忘了),但你真的弄个几万个队列去试试看,看他吃得消吗?实际上就算接入用户有上万个,但一旦拥塞了,能保证qos的也就是少数人(如果大家都保证了等于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等于还是没有qos),所以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虽然说话音业务有8k的、13k的64k的,但这也是话音编码标准定义好的,定了3种就是3种,不会说用户突发其想要一个128k的语音,而且语音的带宽特征可以有差别,但时延要求是一样的。即使是不同大小的包放在同一队列,许多厂商的调度算法可以设置大包优先还是小包优先(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真佩服厂商的智慧),也没必要一定要放在不同的队列。再说了,erx上几万个队列,跑到6509上你还能同样要求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队列吗?汇聚到骨干网上你还能要求骨干节点支持几百万个队列吗?qos是一个全程的概念,如果说一个语音包要经过5跳,其中四跳就算时延都在1ms内,但只要其中有一跳超过300ms,那也完蛋了。所以你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又走入了rsvp的歧途。  
        你说得没错,目前很多运营商都使用轻载来替代QoS(包括中国电信),但是他们的观念正在转变(如中国电信的CN2),原先采用轻载方式的一个原因是因为IP网络设备的QoS能力较差,而且没有一个对QoS部署统一的认识。目前随着网络设备性能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新出来的设备或是线卡的QoS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基本上大家都开始认可DiffServ作为IP QoS的一个可工作的模型,因此很多运营商开始部署QoS技术了。  ------------------------  说到DiffServ,实际上你不觉得同你前面的论述矛盾吗?DiffServ一个就只有EF,AF1,AF2,BE这四种等级,如果你认可这一种qos模式的话,又如何来保证你前面说的千万个用户的各种业务的qos呢?      毕竟轻载是一个很浪费的方式,而且轻载只能说在网络核心可以做到,在边缘是不可能轻载的,因为集线比永远不可能是1:1。  ----------------------------  这一点我觉得还很难说,因为部属qos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厂商需要把设备做得很复杂,而且qos策略也会对设备的线速性能带来障碍,这都给厂商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对于运营商也同样,部属qos需要额外的维护、更多的人员配置、qos网管等,这些都是成本,而且还有风险成本,比如:由于应用了复杂的qos策略,出了问题排障的成本自然会上升,简单情况下10分钟能恢复的故障,复杂情况下花了30分钟才解决,这就导致额外的客户投诉、赔偿和用户流失。你不肯为轻载付出额外的成本,那么你必须为qos付出额外的成本。两者孰好孰坏很难说,但估计是永远都无从得知了。          但是,我想你所说的接入设备是应该是指三层接入设备如BRAS,PE/SR之类的,目前城域网中的这些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仍然是Cisco,Juniper,Huawei和Alcatel这些大厂商,可能还有Redback。所以如果v6从边缘开始升级的话,同样还是这些厂商获利  -----------------------  实际上接入层的话,cisco基本赚不到便宜,bas市场cisco根本没份额,PE也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低端不用说了。我决定juniper和华为倒是有很大的机会。redback的东西真不错,但好像是倒闭了还是被收购了?    
  回:雨意悠吹  ---------------------------  我不否认IP6相对于IP4的技术先进性。  但是问题是技术先进的程度是不是值得花升级的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好像3G一样,肯定比2G先进,上不上还有争议。理性的买东西主要考虑性价比而不是东西是不是最好。象当年电信上ISDN一样,也比拨号电话先进,结果......  但是对于运营商、设备商而言,当然是希望上的。  前面很多帖子提到国外没有升级的动力,这个我很同意。这种形势对我们很不利。  别人不上我们上,可能会抢到市场先机,也可能会变成包袱。如果我们把宝押在IP6上,又不能推到全世界市场,只靠国内市场可能会吃亏的。  我认为不排除跳过IP6,直接使用更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我的意见是继续研发相关技术,适当扩大现有的试验网规模。把技术基础打扎实。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迅速大规模推广。目前的时机还不成熟,我认为。而且国家好像也是这个思路。
  作者:Hector008 回复日期: 12:08:24  
美国很多大机构和学校用的是A类地址,也就是2^24=1千6百万。    中国有这么多吗?  ---------------------------------------------------  也不要太夸大中国的地址危机。  61这个A类地址就是中国电信的。还有许多B类及C类地址。上面Figaro_1982网友说中国有5100个IP地址,应该比较正确。  考虑到大量的上网可以使用保留地址和NAT技术,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地址危机没有一些人认为的大。  处于安全考虑,中国很多企业都不希望用公开地址接入Internet。我所在的企业就是一例。
  我认为不排除跳过IP6,直接使用更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  这种可能性在可预见的将来,我觉得微乎其微,因为连个概念都没有。实际上狗日的ipv6接入已经商用了。中国cngi骨干网已经建设好了。我们试验室就有一个接入点。    地址危机虽然有所减缓,但还是很成问题,我们在给电信做用户接入等级化服务的时候,要求市场部给两个B类地址,但挤了半天牙膏才给了半个b类地址,如果你不在电信的话,你是感觉不到这种压力的。  另外P2P通信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已经势不可当,gprs和3g又加入了这一推波助澜中,一旦P2P成为主流,恐怕两个IPV4都不够用。所以市场目前出于孽磐的痛苦中,但一旦孽磐成功,又将迎来新一轮爆炸试的增长。
  IPv6的主要优势我认为是IP地址数量和网络安全两个方面,当然是有点过热的趋势,但这是IT界的惯例,可以理解.
  说ipv6的速度效率跟ipv4比没有很大的提高,我觉得不太可能,至少ipv6不用像ipv4那样拆包组包,效率会有很大提高。而且在路由方面,ipv6也有很大优势。光这2个方面,我觉得就很有意义了。
  此帖讨论无意义
  作者:雨意悠吹 回复日期: 14:17:45 
    我认为不排除跳过IP6,直接使用更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    这种可能性在可预见的将来,我觉得微乎其微,因为连个概念都没有。实际上狗日的ipv6接入已经商用了。中国cngi骨干网已经建设好了。我们试验室就有一个接入点。        地址危机虽然有所减缓,但还是很成问题,我们在给电信做用户接入等级化服务的时候,要求市场部给两个B类地址,但挤了半天牙膏才给了半个b类地址,如果你不在电信的话,你是感觉不到这种压力的。    另外P2P通信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已经势不可当,gprs和3g又加入了这一推波助澜中,一旦P2P成为主流,恐怕两个IPV4都不够用。所以市场目前出于孽磐的痛苦中,但一旦孽磐成功,又将迎来新一轮爆炸试的增长  -----------------------------------------  忍不住出手:  1.关于电信要地址云云只能说明你要的不是地方,市场部是管不了具体地址分配的,你能告诉我是哪个地市(直辖市也没关系)分公司、什么时候让市场部管地址分配的么?把你的电话告诉我我来解决!    2.CNGI那只是个实验网,46转换而已,具体跑的业务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你是哪个实验室的?清华交大北邮铁通北分结点赛尔网络还是别的地方的?有什么重要应用么?有个CNGI结点没什么可吹嘘的,OSPFV3的协议栈我当年做过,说到底就是转换。纯6网络目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3.P2P确实流量越来越大,但NAT下P2P软件也完全可以支持这种应用,区别只是加了个端口识别罢了。跟你耸人听闻的说法照应不上。
  呵呵,厂商的标称数据我从来不看,北电的shasta号称并发16000,但实际上8000就瘫掉了。cisco的7600更不提了,当初测试的时候简直没把人气死了,和redback的se800不是一个档次的。而且PE接入vpn数量还要看设备能力,比如你让gsr12xxx接入100盛大试试看? ---------------------  北电就不用提了,根本不是IP Player,而Cisco的76和GSR的线卡种类繁多,性能参差不齐,目前业务性能最好的应该是新出的SPA卡,这种卡在GSR和76上都可以用。接入100个盛大完全不在话下              Per User Per Service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真正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带宽虽然也是qos的概念,但还是同其他的参数有区别的,因为带宽可以在接入端做限速(dslam和bas上都可以),但是对于atm上的保底类型的带宽保证的确也只能通过队列配合调度算法来实现,但你觉得这个scalable吗?juniper的erx号称支持几万个队列(具体数字忘了),但你真的弄个几万个队列去试试看,看他吃得消吗?实际上就算接入用户有上万个,但一旦拥塞了,能保证qos的也就是少数人(如果大家都保证了等于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等于还是没有qos),所以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虽然说话音业务有8k的、13k的64k的,但这也是话音编码标准定义好的,定了3种就是3种,不会说用户突发其想要一个128k的语音,而且语音的带宽特征可以有差别,但时延要求是一样的。即使是不同大小的包放在同一队列,许多厂商的调度算法可以设置大包优先还是小包优先(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还真佩服厂商的智慧),也没必要一定要放在不同的队列。再说了,erx上几万个队列,跑到6509上你还能同样要求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队列吗?汇聚到骨干网上你还能要求骨干节点支持几百万个队列吗?qos是一个全程的概念,如果说一个语音包要经过5跳,其中四跳就算时延都在1ms内,但只要其中有一跳超过300ms,那也完蛋了。所以你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又走入了rsvp的歧途。  -----------------------  你没有理解我所说DiffServ的部署模型,在这个模型里面,per user per service的Qos处理仅仅局限在网络边缘(如PE),到网络核心则是Per Service而已。同样以那个Voip的业务为例,假设76是PE路由器,GSR是核心路由器,76需要用两个队列来处理用户A和用户B的Voip业务,但是不管是用户A或是B的voip流量出了76,则会打上相同的等级标记,在GSR上则不再区分用户A或是B的流量,只知道这是VOIP的流量,因此在GSR上只需要一个队列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大规模扩展。根本不是RSVP的概念,目前许多运用商都是这么做的。    另外几万个队列目前的设备并不是做大不到,如Alcatel的7750,每线卡支持16000个Ingress和16000个Egress的队列。Cisco的SPA卡也有大概8000个队列左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实际上接入层的话,cisco基本赚不到便宜,bas市场cisco根本没份额,PE也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低端不用说了。我决定juniper和华为倒是有很大的机会。redback的东西真不错,但好像是倒闭了还是被收购了?  ---------------------------  cisco在BRAS上面的确没什么作为,但是就PE或SR来说,基本在中国电信这里都是被Cisco,华为和Alcatel瓜分了,Juniper的设备虽然技术还行,但是由于价格和关系因素份额很少。今年以来的城域网优化项目Junipezh中标的多是核心路由器部分,PE这块非常少  另外Juniper在中国移动这里还行,不过那也是因为爱立信的关系。    至于Redback既没有倒闭,也没有被收购,本来这家公司在04年的时候已经非常危险了,但是由于05年签了Verizon的一个大单,让它缓了口气。不过这家公司将来肯定是难逃被收购的命运,产品线太单一了,BRAS的发展方向未来也很难讲。。。
  记号  学习
  我kao,随便搜两篇文章就可以对职业钳工指手画脚啊?      省省吧,楼主。
  什么IPv4 4位,IPv6 6位,就这水平敢说IPv6意义不大,lz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安全问题有专门的技术来解决。  企业用公开地址接入Internet不一定就不安全。  不用公开地址接入也不意味着一定就安全,一个流氓软件就能泄漏机密。  但是没有公开地址,缺点是明显的,别人不能正常访问到你。    -----------------------------------------------------------  处于安全考虑,中国很多企业都不希望用公开地址接入Internet。我所在的企业就是一例。
  关注的热情不错,可也别一点都不懂就乱评  先不说4位,6位这么可笑,就说安全和qos也不是修宽大马路,搞个实名认证什么的就能解决呀,把ipv6吹的这么好,都是为了钱,和数字电视差别不大,最后还不是想要老百姓为巨额投资买单
  呵呵,ma_cd你好,从你在我那一贴的回帖可以看出,你是高手。欢迎加入讨论。  1.我们这里申请下来的地址是由市场部管理的,这个我觉得你不用怀疑,但我只能告诉你我在上海,其他恐怕就不能再多说了。做过网络地址规划的人都知道,充足的IP地址会使你的规划方案很简单很高效,需要原先不敢有的想法都可以用上去。  2.CNGI的确是试验网,但听说移动联通都接入了并计划构建自己的ipv6骨干网,但这已经是了不起,业务的话只有运营商采用了才会跑,但你要知道,ipv4也是从试验网走出来的,况且现在的情况同当年又不能同日而语了,实际上世界各地在ipv6的网络投资加起来也已经很不少了,所以我是坚信ipv6的。  3.目前的P2P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的P2P,都是有中转服务器的(如qq,msn,bt等),而且要穿越NAT的话,要么需要NAT要支持,要么需要高层协议支持,所以目前的能够穿越NAT的东西基本都是pc-(nat) -server -(nat) -pc的模式。举个例子来,如果你要从你的朋友机器上ftp一个文件,你怎么做呢?  1.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在家里adsl拨号,那么你们俩都有公网地址,所以你可以直接通过地址访问你朋友的机器,不需要经过任何中继服务器。这是真正的p2p。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可以通过qq和msn传文件,但这速度想来你也应该体会过吧,这是一种无法scalable的模式。  2.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在公司里,采用的是私网地址,你如何去访问你朋友的机器呢?恐怕只能通过qq、msn等高层协议了吧,这样通讯很受限制,qq不支持的动作你就无法进行。  当然,你可以说所有问题、所有业务都可以通过外部服务器+高层协议的方式解决,但这种方式除了庞大的成本外,其效率也是同真正的P2p有着数量级的差别。所以我始终认为公网地址对P2P的重要性,现在的假P2P虽然增长很快,但我觉得还不是爆炸式的增长,只有等到地址释放的那一天,才会迎来一轮真正的高潮。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NAT实际上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icmp、ftp、netbios等应用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地址映射或者地址到端口映射解决的,ipsec也是无法穿越nat的,dns消息穿越nat也是很麻烦,nat需要不仅仅需要检查包头,还有检查包体,以便翻译地址,而不同应用地址格式又不一样(有的是2进制,有的是纯文本),snmp由于payload中可能带有大量的地址,所以干脆被nat忽略掉了。概而言之,NAT如果要想支持大量的互联网业务的话,他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将会变得不堪重负,而且效率急剧下降。
  说到安全,nat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说他到底有多安全,我看不一定。  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和用户隔离安全。  先说网络安全,有了nat,外部的人看不到你内网的具体情况(但这个同样可以通过边缘路由器的策略路由、路由汇聚等手段实现,也就是说nat不是唯一的方法),但人家照样可以攻击你的NAT实体导致瘫痪。实际上NAT实体比路由器更经受不起攻击,因为NAT实体是工作在软件层面上(没办法,除了地址翻译,他还有支持一些应用),而路由器是基本工作在硬件层面上的(当然也有软件辅助)。两者的效率和扛冲击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另外NAT也无法阻挡病毒的进入。  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公网地址不成问题的话,采用nat的方式和采用AS+ASBR策略路由的方式到底哪一个好?就算从安全性上来说一定是nat更好吗?  当然,这里如果是你要防家贼的话是另外一码事情。但实际上除非你把一些qq之类的假p2p应用都deny掉,否则很难做到。但严格来说,防止qq等应用是防火墙的功能而不是nat的功能。
  到网络核心则是Per Service而已。同样以那个Voip的业务为例,假设76是PE路由器,GSR是核心路由器,76需要用两个队列来处理用户A和用户B的Voip业务,但是不管是用户A或是B的voip流量出了76,则会打上相同的等级标记,在GSR上则不再区分用户A或是B的流量,只知道这是VOIP的流量,因此在GSR上只需要一个队列就可以了。  ==========================  这个我同意。但用户间的差分服务就没法做了。比如,PE发生拥塞了,这时候你是让A用户的语音包丢弃呢,还是丢B用户的?由于对用户没有差分,A和B是平等的,丢那个都不合适,但如果两个一起丢,那等于没有做qos。只有单个用户内部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做qos。  这里我要向swatch02请教一下,目前PE接入商户的时候带宽是1:1配置的还是有一定收敛比的?
  PE发生拥塞了,这时候你是让A用户的语音包丢弃呢,还是丢B用户的?由于对用户没有差分,A和B是平等的,丢那个都不合适,但如果两个一起丢,那等于没有做qos。只有单个用户内部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做qos。  -------------------  在一个实际设计恰当的网络中,当PE发生拥塞的时候,最先应该丢弃的是Best Effort的流量,如上网流量。而用户A和用户B的VOIP包的流量都不应该丢弃(因为往往VOIP的等级都设置地较高),至于先丢A的还是先丢B的或是一视同仁,完全取决于商务政策,在技术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把低优先级的包都丢完还不能保证VOIP的流量对带宽的需求,那么说明这个网络本身的设计就有问题。    这里我要向swatch02请教一下,目前PE接入商户的时候带宽是1:1配置的还是有一定收敛比的?  ---------------------------  按道理说商业用户的集线比应该设为1:1,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受制于投资的因素,大部分的网络还是采取了一定的集线比,只不过这个集线比要比个人用户的低罢了。  而且在中国目前许多商业用户的通信要求仍然不能和国外的用户比,因此很多时候,也无需设置成1:1。  
  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混淆了  1.楼上有人问,地址不够的情况下,你要FTP一个文件给朋友怎么办.所有熟悉互联网技术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不是部署IPV6的理由,因为你没有理由为EDGE SERVICE改变核心业务逻辑  2.P2P应用并不是部署IPV6的理由,首先,现在P2P应用之所以出现没有公网地址速度就慢有多方面原因,第一是应用软件本身在NAT穿越方面做的不好,这个问题参阅上一条,其次是ISP的问题,这两方面都不是IPV6能够解决的    
  在一个实际设计恰当的网络中,当PE发生拥塞的时候,最先应该丢弃的是Best Effort的流量,如上网流量。而用户A和用户B的VOIP包的流量都不应该丢弃(因为往往VOIP的等级都设置地较高),至于先丢A的还是先丢B的或是一视同仁,完全取决于商务政策,在技术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把低优先级的包都丢完还不能保证VOIP的流量对带宽的需求,那么说明这个网络本身的设计就有问题。  ============================================================  1.PE是用户VPN的接入,VPN是同外网隔离的,又何来上网流量?  2.PE接入只要存在收敛比,就有用户间冲突的可能。如果你认为只是网络设计问题的话,那么只有1:1配置接入带宽,但你刚才也提到了鉴于投资的问题,接入是有一定的收敛比的,这样好像有点自相矛盾了。  不过,swatch02老兄,你对设备远比我熟悉,以后多交流。  另:OneRing老兄,呵呵,欢迎一起讨论,不过请恕我直言,您对IP技术和应用可能还不太了解。
  说到地址问题,就在多说两句,我因为是包月的,所以是24小时在线的,也就是说,我是一直占用一个公网地址不释放的。  上海现在应该有200万的宽带用户了吧,假如有一半的用户和企业象我这样永远在线,就要消耗100万个公网地址,但实际数字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1.PE是用户VPN的接入,VPN是同外网隔离的,又何来上网流量?    2.PE接入只要存在收敛比,就有用户间冲突的可能。如果你认为只是网络设计问题的话,那么只有1:1配置接入带宽,但你刚才也提到了鉴于投资的问题,接入是有一定的收敛比的,这样好像有点自相矛盾了。  ---------------  首先上网流量只是一个举例,只是用来代表比VOIP等级低的流量,如果VPN中没有上网流量的话,那么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用Email或一般Intranet流量代替。其次VPN中并不是一定就没有上网流量,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那么分公司的上网都必须通过总部的Proxy Server出去,也就是说在分公司的VPN流量中,也会包括上网流量。    另外PE的上行带宽设计完全可以非常灵活,比如说所有用户的VOIP的带宽需要加起来是50M,而所有用户的其他Intranet流量的带宽需求加起来是150M,那么我可以设置对于VOIP的流量集线比为1:1,其他Intranet集线比为3:1,那么我可以设置总的上行带宽为50+50=10  0M。  当所有用户的流量都突发到最大(一共有50MVOIP流量和150MIntranet流量,而上行总带宽只有100M),也就是发生拥赛的时候,QoS技术可以保证有上行50M带宽是留给所有用户的VOIP流量,这就意味着所有用户的VOIP流量都不会丢,而只有50M是给Intranet流量,那么现在就会开始丢包,而丢的只是等级较低的Intranet流量包。  这种综合集线比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关键业务的带宽,又通过将等级低的业务设置较高集线比而提供了一定的投资经济性。    不过,swatch02老兄,你对设备远比我熟悉,以后多交流。  ---------------  IP领域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且IP吸引我的一点是他的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公开的,这个领域的风气也是非常Open的,大家多多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嘛!
  有关中国IP地址的问题,我从CNNIC的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摘抄了几段    “截止到日,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已达84,786,688个,折合5A+13B+190C,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486,656个,增长率为24.1%”    单位名称 地址量 折合数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32,448,512 1A+239B+32C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18,252,800 1A+22B+132C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1,135,488 169B+234C  。。。。。。    省份 比例  北京 12.1%  广东 10.8%  江苏 7.3%  浙江 7.0%  上海 6.4%  山东 5.7%  四川 4.0%  河北 3.9%  辽宁 3.8%  河南 3.7%  湖北 3.0%  福建 2.8%  湖南 2.8%  天津 2.6%  重庆 2.5%  黑龙江 2.4%  安徽 2.4%  江西 2.2%  吉林 1.9%  山西 1.9%  陕西 1.9%  广西 1.6%  云南 1.5%  海南 1.4%  新疆 1.2%  贵州 1.0%  内蒙古 0.8%  甘肃 0.6%  宁夏 0.4%  青海 0.3%  西藏 0.1%      具体参见如下地址:  /html/Dir//3994.htm
  作者:雨意悠吹 回复日期: 15:44:01 
    说到地址问题,就在多说两句,我因为是包月的,所以是24小时在线的,也就是说,我是一直占用一个公网地址不释放的。    上海现在应该有200万的宽带用户了吧,假如有一半的用户和企业象我这样永远在线,就要消耗100万个公网地址,但实际数字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  首先,在个人上网中,你这样属于极少数。  第二,你这样做并不值得称赞(请原谅我偏题了,本来是技术讨论的)。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电、IP地址等等。很多国人都是这种占便宜的心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对雨意悠吹网友我是很佩服的,希望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NAT当然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废话),只是说相对安全,而且实施简单。其他手段可能比它安全,但是成本呢?  四,对企业的绝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不是服务器,只是上网收邮件查资料而已,根本不需要公网地址。  五,雨意悠吹网友是在运营商吧,P2P对一般企业是不需要甚至需要管理的,有的运营商不是试图禁止P2P吗?
  楼主你真可爱  俺就不明白了  只从IP数量来说话  如果IP那么够用  前几年死命的出CIDR、subnetting都是干什么吃的???    同学,学习下再出来下结论~~~好伐
  无知者无畏.
  楼主一个无知的语言,引起的却是精美的回复  楼主也算有功啊!!!!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说出ipv6的真正意义,到现在也还只是考虑到只是pc上网的需求,这样的话ipv4全球大约40亿个地址仔细规划的话刚刚够用,但有没有考虑到手机/电视/冰箱/马桶也需要与这个信息世界联系的可能性呢?    
  IPV6只是解决现在地址不够用的情况,根本不能解决所谓公网地址的问题,NAT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解决地址短缺,但是后来的应用远远的超出了这个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IPV6之后,你去一家比较大一点的公司工作,你认为公司真的会给你一个“公网”的地址使用网络吗?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永远不会,他要么根本还是给你一个“私网”的地址,要么给你一个你看起来是公网的,其实还是需要经过企业的防火墙的地址,就像我们今天用ADSL上网,你看见自己的地址是200.128.x.x,你认为那就是公网吗,其实不是,只能说这个地址是分配给了电信而已,同样这个地址,电信愿意你是公网,你就是公网,愿意你是私网,你还是私网  
  作者:ilovebgp4 回复日期: 22:13:59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说出ipv6的真正意义,到现在也还只是考虑到只是pc上网的需求,这样的话ipv4全球大约40亿个地址仔细规划的话刚刚够用,但有没有考虑到手机/电视/冰箱/马桶也需要与这个信息世界联系的可能性呢?    ------------------------------    这是你没有了解网络的真正意义,资源定位并不一定是依靠IP地址的  同样的,IP地址也不能解决资源定位  给你一个IP地址,你不能确定他到底是冰箱还是电视机,又有什么用?
  作者:ilovebgp4 回复日期: 22:13:59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说出ipv6的真正意义    麻烦你看清以下回贴再来吵,乖。。。。。  如果你细心些,仔细看看其它人的复制来的一堆内容就更加的理解IP6的意义。。。。乖,去找妈妈要糖吃。    作者:jie_baobao 回复日期: 20:34:31 
    IP6把原来的32位提升到了128位,可以拥有更多的主机数~~  作者:自在的尘 回复日期: 8:39:40 
    ip6的安全,比如现在的DDOS攻击,,,  作者:tt132 回复日期: 9:44:22 
    楼主白痴 美国因为有足够的ip地址,所以对ipv6不热心    一所美国大学的ip地址就比一个中国ip地址多  
  作者:ilovebgp4 回复日期: 22:13:59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说出ipv6的真正意义    麻烦你看清以下回贴再来吵,乖。。。。。  如果你细心些,仔细看看其它人的复制来的一堆内容就更加的理解IP6的意义。。。。乖,去找妈妈要糖吃。    作者:jie_baobao 回复日期: 20:34:31 
    IP6把原来的32位提升到了128位,可以拥有更多的主机数~~  作者:自在的尘 回复日期: 8:39:40 
    ip6的安全,比如现在的DDOS攻击,,,  作者:tt132 回复日期: 9:44:22 
    楼主白痴 美国因为有足够的ip地址,所以对ipv6不热心    一所美国大学的ip地址就比一个中国ip地址多  
  另外PE的上行带宽设计完全可以非常灵活,比如说所有用户的VOIP的带宽需要加起来是50M,而所有用户的其他Intranet流量的带宽需求加起来是150M,那么我可以设置对于VOIP的流量集线比为1:1,其他Intranet集线比为3:1,那么我可以设置总的上行带宽为50+50=100M。  ========================================================  呵呵,你如早这么说就省了一翻不必要的争论了。不过实际的配置会稍微复杂些,因为还有考虑安全备份问题。我刚刚把现网接入方案找到,但考虑我是签了保密协议的,就不贴上来了。  另外,很感谢你的数据,那个网页我已经收藏。
  作者:ilovebgp4 回复日期: 22:13:59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说出ipv6的真正意义    麻烦你看清以下回贴再来吵,乖。。。。。  如果你细心些,仔细看看其它人的复制来的一堆内容就更加的理解IP6的意义。。。。乖,去找妈妈要糖吃。    作者:jie_baobao 回复日期: 20:34:31 
    IP6把原来的32位提升到了128位,可以拥有更多的主机数~~  作者:自在的尘 回复日期: 8:39:40 
    ip6的安全,比如现在的DDOS攻击,,,  作者:tt132 回复日期: 9:44:22 
    楼主白痴 美国因为有足够的ip地址,所以对ipv6不热心    一所美国大学的ip地址就比一个中国ip地址多  
  首先,在个人上网中,你这样属于极少数。  ===========================  我倒是很希望象我这样的人成为多数,这样才能推动ipv6。:)    第二,你这样做并不值得称赞(请原谅我偏题了,本来是技术讨论的)。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电、IP地址等等。很多国人都是这种占便宜的心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对雨意悠吹网友我是很佩服的,希望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  liuancq同学真幽默。我倒是没有故意要占便宜,因为我不是桌面拨号的,电脑一关,就自动下线了。我是ap拨号+wlan上网的,如果每次关了电脑还要去关ap和modem的话,太麻烦,所以干脆24小时挂在线上。      三,NAT当然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废话),只是说相对安全,而且实施简单。其他手段可能比它安全,但是成本呢?  ===================================  这个我的看法同你相反,我觉得NAT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他是工作在软件层面上的,而且又复杂效率又低。对一些时延敏感的业务恐怕影响比较大。      四,对企业的绝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不是服务器,只是上网收邮件查资料而已,根本不需要公网地址。    五,雨意悠吹网友是在运营商吧,P2P对一般企业是不需要甚至需要管理的,有的运营商不是试图禁止P2P吗?  ========================================  p2p实际上多半是个人行为。企业和运营商多半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泛滥的。但是ISP/ICP肯定很希望能蓬勃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从宽带接入的数量上来说,个人是远远超过企业的。公司不希望你上班时间p2p,但他管不了你在家里P2P。运营商的确很厌恶P2P,因为公众接入的收敛比很高,达到6:1,而p2p使得这种接入模式破产了。但互联网要发展,应用和内容是关键,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运营商的确正在部属阻挡p2p的设备(基于软件、硬件的都有),但因为这些P2P都是假的P2P,而且有着明显的特征,所以电信很容易把它deny掉,比如封bt服务器、reset P2P的tcp链接等。  但是如果采用真正的p2p呢,比如你直接从你朋友的机器上ftp下载东西,电信恐怕就拿你没办法了,因为他不可能把ftp这种应用给deny掉的。  另外,电信deny bt等东西只是暂时,因为bt现在是根据协议识别的,但如果一旦加密,他就没方法了,因为根本无法解码。有些p2p应用是有固定端口的,但一旦用http包装的话,电信也没办法了,因为他总不能把80端口封掉吧。  所以我曾经开玩笑地说,电信这么做,最终的结果是把所有的p2p都赶到80端口里面去了(已经有这样的例子了)。  
  你举的例子恰好是IP地址不够导致的结果。  公网地址照样可以用企业的防火墙保护。    ========================================================     IPV6只是解决现在地址不够用的情况,根本不能解决所谓公网地址的问题,NAT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解决地址短缺,但是后来的应用远远的超出了这个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IPV6之后,你去一家比较大一点的公司工作,你认为公司真的会给你一个“公网”的地址使用网络吗?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永远不会,他要么根本还是给你一个“私网”的地址,要么给你一个你看起来是公网的,其实还是需要经过企业的防火墙的地址,就像我们今天用ADSL上网,你看见自己的地址是200.128.x.x,你认为那就是公网吗,其实不是,只能说这个地址是分配给了电信而已,同样这个地址,电信愿意你是公网,你就是公网,愿意你是私网,你还是私网
  IP地址是一种软资源而不是硬件资源。  正因为IPv4地址不够,得限制使用,所以公网IP地址显得很“贵”。    这就像电话号码从6位升级到8位。电话号码本身不占据任何硬件资源,但是号码不够用就麻烦大了。    用内部地址和NAT,就相当于使用电话分机。大家觉得用分机方便还是直拨的方便?  用NAT的话还得进行配置,如果不是管理员还得受制于人。    ===========================    首先,在个人上网中,你这样属于极少数。    第二,你这样做并不值得称赞(请原谅我偏题了,本来是技术讨论的)。浪费了很多社会资源:电、IP地址等等。很多国人都是这种占便宜的心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对雨意悠吹网友我是很佩服的,希望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NAT当然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废话),只是说相对安全,而且实施简单。其他手段可能比它安全,但是成本呢?    四,对企业的绝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不是服务器,只是上网收邮件查资料而已,根本不需要公网地址。    五,雨意悠吹网友是在运营商吧,P2P对一般企业是不需要甚至需要管理的,有的运营商不是试图禁止P2P吗?
   呵呵,你如早这么说就省了一翻不必要的争论了。不过实际的配置会稍微复杂些,因为还有考虑安全备份问题。我刚刚把现网接入方案找到,但考虑我是签了保密协议的,就不贴上来了。    另外,很感谢你的数据,那个网页我已经收藏。  -------------------  问题嘛总是越辩越明的    另外,CNNIC大概每半年发布一次互联网调查报告,应该还算比较权威的了
  关于企业使用内网,小企业还可以。大企业呢?如果一个企业的多个部门位于不同的内网,那他们共享资源或协同工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同样这个地址,电信愿意你是公网,你就是公网,愿意你是私网,你还是私网  =====================================================  这话说得不对。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干吗还有去申请地址?你可以把61.x.x.x的地址作私网用(即不发布路由到公网上),但需要NAT翻译的,adsl接入从bas直接上公网了,根本没有什么NAT设备,而且也没法架NAT,因为电信的用户群非常庞大,同企业内网不是一个数量级,NAT是一种unscalable的东西。所以不要想当然了。  nat带来的麻烦远不止回帖中提到的那些,NAT当作一门专门的课程讲一点都不为过。
  ipsec可以穿越NAT的,有个NAT-T的补丁技术,要修改一点协议栈和IKE。另外ftp这种上层协议也可以穿越NAT。  ipv6的确不错,只是人的思维惯性和先入为主观念有很大障碍,要是当初没有ipv4直接用的ipv6我想现在也非常健壮了
  更正一下楼上的:  ipsec不能穿越NAT,但“ipsec nat-t”(针对nat的ipsec改进版)可以穿越nat,但由于标准的NAT-T协议无法区别同一地址的不同端口,所以通常在一个NAT设备后只能同时有一台IPSec。
  牛人真多...学习中ing
  liuancq同学真幽默。我倒是没有故意要占便宜,因为我不是桌面拨号的,电脑一关,就自动下线了。我是ap拨号+wlan上网的,如果每次关了电脑还要去关ap和modem的话,太麻烦,所以干脆24小时挂在线上。  ------------------------------------------------  对不起,我也是无线路由器上网,但是我基本上要关无线路由器的。倒不全是省几个电费,现在国家能源紧张啊。对不起我有跑题了。    作者:Hector008    用内部地址和NAT,就相当于使用电话分机。大家觉得用分机方便还是直拨的方便?    用NAT的话还得进行配置,如果不是管理员还得受制于人。  关于企业使用内网,小企业还可以。大企业呢?如果一个企业的多个部门位于不同的内网,那他们共享资源或协同工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  以上说法都有问题:  1、不相当于电话分机;  2、都要配置;  3、使用内网和外网麻烦程度基本相同。    
  作者:OneRing 回复日期: 23:20:57 
    IPV6只是解决现在地址不够用的情况,根本不能解决所谓公网地址的问题,NAT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解决地址短缺,但是后来的应用远远的超出了这个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IPV6之后,你去一家比较大一点的公司工作,你认为公司真的会给你一个“公网”的地址使用网络吗?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永远不会,他要么根本还是给你一个“私网”的地址,要么给你一个你看起来是公网的,其实还是需要经过企业的防火墙的地址,就像我们今天用ADSL上网,你看见自己的地址是200.128.x.x,你认为那就是公网吗,其实不是,只能说这个地址是分配给了电信而已,同样这个地址,电信愿意你是公网,你就是公网,愿意你是私网,你还是私网  -----------------------------------------    握个手先,非常感谢。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早就发现了,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正想找个达人问问。我是电信小区宽带,分配了一个貌似公网的地址:222.212.×.×,总是被EMule判断为保留地址。不明白很久了。原来这样,看这下IP地址不够的人怎么解释,明明有公网地址,还拿来作为保留地址用?
  作者:雨意悠吹 回复日期: 12:14:56 
    同样这个地址,电信愿意你是公网,你就是公网,愿意你是私网,你还是私网    =====================================================    这话说得不对。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干吗还有去申请地址?你可以把61.x.x.x的地址作私网用(即不发布路由到公网上),但需要NAT翻译的,adsl接入从bas直接上公网了,根本没有什么NAT设备,而且也没法架NAT,因为电信的用户群非常庞大,同企业内网不是一个数量级,NAT是一种unscalable的东西。所以不要想当然了。      那个或许根本不是一个NAT,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你想想在WINDOWS 的服务器上怎么配置就知道了,不外乎是服务器分配给你一个IP而已  比较典型的是长宽之类需要向电信租用线路的网络,他分配给你一个211.X.X.X的地址,其实根本不是公网的,甚至乎,有时候你通过UDP向不同的目标发送数据,对方看到的IP地址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是他还有一个路由策略,你说这211的算不算公网?  
  作者:雨意悠吹 回复日期: 19:32:08 
    更正一下楼上的:    ipsec不能穿越NAT,但“ipsec nat-t”(针对nat的ipsec改进版)可以穿越nat,但由于标准的NAT-T协议无法区别同一地址的不同端口,所以通常在一个NAT设备后只能同时有一台IPSec。      这是不正确的,没有人可以说可以穿越任何类型的NAT,因为NAT事实上是没有标准的,RFC上面现在最多只是有对NAT行为规范的&建议&  说实话,什么叫防火墙,防火墙的意思是,网管希望的话,可以让网络等效于拔掉了网线
  大家都不要骂楼主了,楼主所说很多也是事实,只不过他只是拿IPV4的长处和IPV6的短处在比,任务事物都是不完美的,关键是好的对我们重要还是差的重要
  IPV6只是解决现在地址不够用的情况,根本不能解决所谓公网地址的问题,NAT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解决地址短缺,但是后来的应用远远的超出了这个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是NAT没有办法必须解决用户问题,所以越来越繁杂
  那个或许根本不是一个NAT,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公网地址同样也可以当作私网地址用,但不管公网地址也好,私网地址也好,如果当作私网用还能上公网的话,必然是要NAT的。要不然请这位仁兄倒是讲讲不通过NAT怎么个上网法?让我等也长长见识。
  另外,ftp,icmp等穿越nat是需要nat做配合的(即扫描包体并翻译其中地址,并重新生成校验和),但ipsec nat-t则搞出了一套不需要nat专门配合的复杂机制,只要是本色的nat,ipsec nat-t就能穿越。这一点同ftp是不同的。  另外nat和防火墙是两回事,nat的本色就是地址翻译,没有其他的。    
  浏览了一下回帖,发觉有些朋友对公网地址的概念有一个误区,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  IETF对公网地址段和私网地址段有明确的定义,具体不罗列了.但我们日常所说的公网地址通常指可路由单播地址,而非纸面上定义的公网地址段.
  作者:雨意悠吹 回复日期: 12:56:51 
    那个或许根本不是一个NAT,但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公网地址同样也可以当作私网地址用,但不管公网地址也好,私网地址也好,如果当作私网用还能上公网的话,必然是要NAT的。要不然请这位仁兄倒是讲讲不通过NAT怎么个上网法?让我等也长长见识。  ------------------------------------------------  是啊,技术上具体怎么实现。还要向各位请教。  我先推测:应该是公网地址没错,通过访问控制等手段让其它人不能直接(先)访问你。所以你并不具备公网地址的全部功能。乱说的,抛砖引玉。
  我先推测:应该是公网地址没错,通过访问控制等手段让其它人不能直接(先)访问你。所以你并不具备公网地址的全部功能。乱说的,抛砖引玉。  ====================================================  测试是否公网地址很简单,把你的地址告诉你的朋友,让他ping一下就可以,但有的时候运营商出于安全考虑会把ping包drop掉,这是可采用ftp来访问.  运营商对公众用户采用NAT加私网是不可能的(理由上面说过了,这是个标准损人不利己的东西).起码电信和网通没有这么干,我想长宽如果不是实在地址不够的话,也不应该愚蠢到这个地步.  但eMute碰到障碍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在电信和广电都在部属阻止p2p的东西,模拟一个错误包或虚假response是很easy的事.    
  我到查IP的网站可以看到自己的IP,是电信分给我的,说明分配的是公网地址。
  IPV4诞生的时候有很多人同样说IPV4没有太大的价值,就如同现在有人说IPV6价值太大以及有人说IPV6意义不大一样的情形。  如果研究一下IPv4扩散的过程,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速度至上
  ”谁能告诉我NAT工作在软件层面“是什么意思?
  精彩  老邓曰: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看不懂。额
  06年的贴子额。。我顶。。。我顶。。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6如何下载铃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