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新的苹果macbook小白没有像pro,air的后缀,这样不就和小白混淆了嘛

你为什么选择了 MacBook Pro/Air 而不是 MacBook Air/Pro?
按投票排序
[转一篇]我为什么选择MacBook Air我最新入了13寸的MacBook Air,到现在为止大约有一个月了吧,现在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了。这里面先只写上硬件的东西,把软件的东西简单的写一些,然后重点放到另外的文章Mac OS VS Windows里面来讨论。(注:游戏迷看到这里可以离开了,这文章不是给你们看的,而且无论是Thinkpad还是MacBook Air都不适合你们,所以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想要找游戏本请翻看[电脑报]和各大IT网站的游戏笔记本测评系列)当老旧的海尔笔记本是到了该升级换代的时候,我想给自己换一个像样一点的本子。我自己也比较喜欢电子产品,自己也舍得在这上面花钱。索性就换个我看得起的电脑好了。看中了两款MacBook和Thinkpad在一开始我看好的是Thinkpad的X230,最后却选择了MacBook Air 13寸低配。那在这里就说一说我的思路吧。我对笔记本的要求根据目的分析法,说说我对电脑的要求。我是一个奇葩的人,所以对于电脑的要求也是比较奇葩。足够安静因为严重的耳鸣,我特别讨厌噪声,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严重打扰到我的思路。我的老海尔的本子一到某些时候风扇就呼呼响。即便是我不做什么,里面的硬盘也会足够的响,让我烦躁不安。所以一定要足够安静。曾经在MacBook Air刚刚推出的时候我见过一次,那一次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轻薄,而是我拿起来这个本子的时候,我竟然分辨不出他是不是再开机。这个本子在运行的时候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的。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他装配了SSD硬盘和比较好的风扇控制系统。虽然,现在我知道了MacBook Air的散热并不是那么的好,但是现在我用的时候还是很少能够听见风扇在响。安静对于他来说是足够了。Thinkpad的安静也是比较好的,在Thinkpad成名之时就是有散热极佳的赞誉的。所以,Thinkpad也应该是足够好了。但是曾经见过Thinkpad T410,散热和噪音控制的极其不好。留下深刻印象。足够轻关于轻,我是深有体验。我曾经带着我的小海尔回家。结果,在一路之上我为了这个笔记本的重量纠结不已,到家之后累得要死,所以我想到一点就是以后,无论是什么笔记本一定要是轻薄款的,所以对于我来说,Dell外星人绝对不是我的款。MacBook Air应该是现在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之一。Thinkpad X系列也是。性能过的去性能起码要能够播放高清之类的电影不成问题才可以。我可是不想买到一个连720P电影都放不了的废物。MacBook Air和Thinkpad X都满足。不玩儿游戏至于玩游戏,我想自己已经过了那个打游戏的年级了,现在的我更愿意在线看看别人玩儿的视频之类的,权当自己也过瘾了。或者说是如果自己真的要玩游戏的话,还不如买一个PS3或者是XBOX360更划算。所以对于我来说,独立显卡就是浮云。我不在乎这东西。MacBook Air和Thinkpad X几乎都玩不了什么游戏。在预算之内虽然有一份死工资,但是还是要养家的,所以还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如果要是能随心所欲那么我想都不会想,直接上Retina MacBook Pro 15 高配版,这是完全不用说的。但是,毕竟预算是有限的,我的预算上限大约是在8K左右。MacBook Air和Thinkpad X在预算之内。我明确的知道,如果是买了上述两款系列的笔记本,和普通的笔记本的性能差距是巨大的。综上所述,我看了一下当下的产品,那么适合我的还是只有这两个系列的电脑。首先说说这两个系列和其他的普通笔记本的区别。(注:这里的Thinkpad系列只是X、W、T系列,不包括联想后来出的E、S系列)(注:这里的普通笔记本不包括15寸以上的游戏笔记本,三防笔记本,特殊用途笔记本,类似于DELL 外星人系列笔记本)性价比买这两款系列笔记本中的任何一个的价钱比同性能的其他系列笔记本贵上一倍。同配置的普通笔记本的价位大约在,而这两款大约在。这两款系列最低配的笔记本大约在,这个价钱可以买到同时期的,顶配的其他品牌的普通笔记本。现在普通品牌中档笔记本的价钱大约在之间。但是上述两款的最低档是在6000的,至于高配版本最高达24000。单看性价比的话,Thinkpad和MacBook是绝对不值得买的。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买这两个系列的本子(除非你有必须要玩儿的网游和单机游戏),贵有贵的道理。那么差距在哪里品牌Thinkpad的小黑的牌子就不用再说了,早就是誉满全球的事情了。联想收购Thinkpad品牌之后,把Thinkpad做成了人人都可以买的起的牌子。但是随着价格的下降,Thinkpad的品质也在降低,不过最近联想有要把Thinkpad的高端形象再竖立起来的样子,所以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而且Thinkpad这个牌子就意味着商业和高端(曾经),当年每一个出去谈事儿的商务人士都要配上一个Thinkpad。Thinkpad也的确配得上商务人士,因为起坚固无比,不会因为突然的以外而损失数据,而且还有充足的电力。MacBook系列笔记本在近几年随着苹果手机的热销也渐渐走红起来了。我在买本子之前用过一阵子MacBook pro,怎么说呢?Mac系列笔记本让人用的很舒服。除了操作系统需要简单的适应之外,其他的细节方面做的比Thinkpad更加到位。MacBookd电源设计,电池续航能力,良好屏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操作系统。他的操作系统最终影响了我选择了MacBook。两个牌子,仅仅是靠品牌的力量就可以让人成为他们的死忠粉。其他品牌的差距在细节方面其他品牌还是有差距的。现在的笔记本大多都是公模本。也就是N多笔记本都是用的差不多的模具制成的外壳。 虽然这没什么,但是对于讲求个性的同学来说就不是那么好了。大家拿出来本子,无论是联想的还是华硕的其实大都是差不多的外形,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出来。因为是公模本,那么本子的细节问题就有凸显出来了,比如电池不给力,电源太大,整机太沉等等的问题,会让你很不舒服。在其他细节方面,这两款笔记本也足够满足你的要求。Thinkpad、MacBook相对于其他品牌有什么不足性能。说白了就是性价比低,特别低。也就是需要玩游戏的同学请在这里特别的注意,如果你不是特别有钱,千万别折腾这两款机型,因为这两款绝对不是给打游戏设计的机型。如果打游戏的话,请看各大厂商都有自己相对合理的游戏机型:比如联想的小Y系列(最出名的)。而且这两款不仅仅是在打游戏上面,而且在参数配置上面的话,和其他厂商也有很大的差距。说白了,除了独立显卡,其他的关于硬盘容量,内存,CPU配置方面都是不如其他厂商的产品的(相对于同等价位)。为什么放弃thinkpadThinkpad品质在下降一开始我喜欢的是Thinkpad,毕竟当年的小黑的名声不是盖的。但是可惜,可惜。虽然我们可以说联想拯救了Thinkpad这个牌子,但是联想也的确把这个牌子做成了低端品牌。其中Thinkpad的品质的下降是不言而喻的。等到我要买的时候,联想Thinkpad的问题出现的就不计其数了。最可怕的是,我看到有人买了新的Thinkpad X230,竟然连A面的上盖都不是直的。这让我完全无法相信联想了。我在心里面默默的对自己说,联想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Thinkpad这个品牌也是成为了过去。知道现在Thinkpad品牌是在二手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也就是经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人买Thinkpad T43来作为备用机。可见当年Thinkpad的品质。但是可惜,现在Thinkpad的品质实在是不敢恭维。各种各样的事件,表明Thinkpad的品质的确是在下降。不喜欢Windows操作系统(在另外的文章里面会有仔细的阐述)我现在不大看好 windows 8这个操作系统。 反而是 Mac OS X更加吸引我。但是现在的MacBook Pro还做的不够。新款的 retain MacBook Pro 只能算作一个实验品来检验市场和技术。为什么不是Retina MacBook Pro?总结一点:没钱。但是还是要对Retina MacBook Pro做一点分析。新款 Retina MacBook Pro 的缺点所有的新款Retina MacBook Pro的缺点都和Retina屏幕有关硬件技术跟不上关于这个问题在各个论坛上都有过争执,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硬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Retina屏幕的需要。有的人认为还需要等待下一代技术的出现。我是支持后一个观点的。现在的技术,对于Retina屏幕来说,还是有点吃力。特别是在有同学做了各种测试之后,都感觉有些勉强。在苹果推出Retina MacBook Pro的时候,我就看到了那个测试视频,当然很震撼。但是还有一些疑问,因为总是感觉屏幕效果不是很爽,又说不出来不爽在哪里。后来,才想到,是刷新的帧数,就像我的iPod Touch刷了IOS6.1之后,总是感觉不爽,现在知道是因为卡。有时候,等待的一两秒的时间都会让你的使用体验大大下降。类似于最早的Android,怎么用都有那么一点点不爽。我想原因是在硬件之上,当使用Retina屏幕的时候,会对系统资源的要求成倍的增加。所以当年的iPad 3才会有重量增加的原因,因为电池要成倍的增加。虽然在一年的时间里面根据摩尔定律,硬件的处理速度成倍的增加了。但是还是喂不饱可怕的Retina屏幕。我认为现在的 CPU 处理技术和 GPU 的处理技术还是不够的。nvadia 公司的图形处理器对于新的高清屏幕还是不大能够带动的起来。intel 的集成显卡也是不够的,虽然intel说集成显卡是原生支持大分辨率的。这一点,在测试整机的时候就能明显的看出来。玩儿大菠萝三的帧数,打开大网页时刷新的卡顿,都能明显的感觉出来。这还是有待于新技术的成熟和价格降低。等到下一代Intel移动处理平台出现,下一代Nvdia公司的图形处理技术出现,我想对于现在的Retina的屏幕支持还是会使用的更加流畅。到时候的用户体验会更好。当然如果你还要等待的话,那就是一年的时间。新款Retina本子对于散热的处理并不是很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有良好的外形就的牺牲一些散热性能。而且Retina屏幕对于整个电池系统来说是一个大考验,耗电大户,发热大户。根据以往的经验,苹果在推出第一代 MacBook Air的经验来看,在第二代之后这个问题会有一定的改善。幸好,幸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平时使用笔记本的时候,CPU的占用率都不会超过20%,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忍受的。只是现在的Flash技术会让所有的CPU占用率翻倍的增高。这么说吧,我现在的MacBook Air在怎么使用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过风扇的声音,只有在开着优酷等等的网页的时候,风扇才会响起来。而且键盘的左上角会很热。可怕的Flash,我已然无奈了。我后来把Safari上面的flash卸载了,然后装了Chrome,在需要看flash的时候才切换到Chrome。其他的时候,我还真的没注意到过我的本子风扇的声音。网站和软件对于Retina的支持度不好。曾经我十分好奇,苹果推出Retina笔记本之后,软件的分辨率和网页分辨率怎么处理。现在看来是不用担心了。他们的先渲染再缩放技术算是一个小创新,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长时间的检验。就现在的问题来讲,就是网战和软件的支持度并不好。虽然现在的网战都是可以浏览的,但是有一种加了马赛克的感觉。对于网战本身来说,大一些的网战可以很好的对于Retina屏幕进行优化更新,但是对于一些小网站来说,这是一项成本。要不要支持Retina屏幕,还是一个等待考量的问题。因为现在来说,高分辨率笔记本,还主要是Mac平台的,更新优化对于Retina的支持,可能还要排在成本之后。这个问题应该会在今后几年里面逐步的解决,因为Retina屏幕是一个趋势。就像哥尔·D·罗杰开创了大海贼时代一样,Retina的MacBook Pro也会开创一个笔记本高清屏时代。到时候的话,网战自动会根据潮流更新的。所以这一点倒是不用太担心。软件的支持,虽然所谓的不支持也只是一个稍微有一些马赛克的画面罢了,但是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这是他们赚钱的老本行,苹果会在今后的几年里面把所有的笔记本都更新为Retina屏幕的,所以,他们一定会更新的,至于现在,将就着用呗。Retina屏幕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电池技术的限制电池不够,对于Retina屏幕超大的耗电量,虽然有所准备但是并没有很大的技术进步。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电池技术都没有一个突破性的技术出现。我只看到了,对于新一代iPad来说里面已经完全都是电池了。对于Retina的MacBook Pro来说里面也基本上都是电池了。这个是一个挺无奈的事情,只能等待新的电池技术的成熟,但是现在还看不到新的成熟技术出现。电池技术限制了续航时间和整机重量。所以新款的本身就像是第一代的 MacBook air 的定位一样的。再过一两年 apple 等待的技术会有所成熟,那时候才是入手 retain 屏幕的好时机。要么用一两年的时间等待技术成熟,要么用一两年可以忍受缺点的先进技术,等待技术成熟。那么,如果没有资金的问题的话,你选哪个?当然是体验先进的技术。时间可比那么一点点缺憾宝贵多了。当然,对于我来说,还是资金的问题。真心没那么多钱花在一个电脑上面。我只能牺牲时间来换取价格的降低。为什么不是 MacBook Pro 2012所以现在的选择是MacBook pro 13寸普屏和MacBook Air 13寸等下再讨论为什么是13寸而不是11寸当2012年苹果更新他的Mac系列笔记本产品的时候,同样的更新了MacBook Pro系列。但是我对于这次更新是相当的失望。新款竟然还有光驱光盘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这是一定的事情。现在新款的MacBook Air/Retina系列都已经没有光驱了。而是用USB口的U盘来代替安装光盘。而且现在大家想一想,光驱具体还用过几回?答案是几乎没用。也就是在有的时候重灌系统的时候采用到一下下。我们已经早就过了那个用刻录光盘来传输文件的年代了。U盘,移动硬盘,网盘,无论是哪一种的性质都要比光盘来的可靠多了。就是现在安装Windows系统的话也可以用U盘来启动安装了。我想现在彻底的光驱可以进入古董店了。但是他竟然还配光驱,这是让我特别失望的地方。虽然在论坛里面,会有很多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的同学说要把光驱位改造成一个SSD硬盘的位置。一开始我也觉得很划算,但是后来就放弃了。MacBook有自动一年的保修,拆机更换光驱位就等于把保修彻底的放弃了。而且现在一个SSD硬盘也是不少钱。整个加起来要比MacBook Air贵很多。所以我放弃了改装的想法。伟大的SSD比起传统硬盘,貌似固态硬盘是个贵且不实用的家伙。但是固态硬盘带来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超级快的启动速度。新Air开机大约在5s内完成,这是让我瞠目的速度。超级快的拷贝速度。拷东西的时候几乎是秒传。超级快的打开应用速度。应用打开的时候不用等待就可以直接使用。可以让我忘记关机这个东西。机子可以真的不关,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全因为SSD。我想虽然Air比起Pro来,无法自己增加内存,但是SSD的速度可以稍微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新款的Pro的配置和Air配置差不多价钱也差不多。虽然Pro的CPU要比Air强,但是还是那句话,我们在平时的使用中根本无法发挥100%CPU的性能,而且关于CPU的差距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几乎体验不出来。所以,这个到底是那个CPU好一点的确无所谓。其余就不多说了,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下面比较指的是 13寸 Pro 和 13寸 Air Pro比Air沉很多Air 1.35 千克Pro 2.06 千克我相信这接近1千克的重量是我无法忍受的。Pro比Air的分辨率低Air 1440 x 900Pro 1280 x 800我喜欢高分辨率,哪怕只是高那么一点点对于Air的遗憾几乎是唯一的遗憾,不可以自己加内存。我因为资金的原因,选定的是标配4G的内存。当然内存是越打越好的。也就是如果内存过小那么笔记本的使用年限就会有限。因为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对于新硬件的最低要求来说CPU和硬盘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存。比如当XP升级成Vista的时候,老的本子加了内存照样可以用新操作系统,但是内存不足,就无可奈何了。我想加内存来着,就是定制升级成8G的,但是问题在于升级太他妈贵了。坑爹的苹果。只能是忍了。建议如果有Pro的同学,升级内存的时候可以考虑单条8G的内存,以方便以后升级成16G。反正内存也不贵。这样来说,Pro的使用年限应该是比Air强的。但是这个笔记本来说是一个消费品,不定那个时候出现什么新技术,或者新的让我心动的东西,都说不定。所以暂时享受一下当下吧。以后,管他呢。总体来说,Air是未来笔记本的发展方向。现在Windows的各大厂商都在抄袭的超极本,其实始祖也应该算是Air了。无光驱,高分屏,独立续航时间长,轻薄,是未来笔记本的发展方向。而以后的Pro系列真的是为了专业的人士准备的。普通人Air系列就足够了。为什么不是11寸的Air?我不想买回来一个玩具,11寸屏幕实在是太小了。这样的话,还不如买一个iPad呢。所以一开始就没考虑11寸的Air。综合以上,那么Pro就淘汰了。Air胜出。因为资金不够,Retina屏幕的Pro就等着以后更新笔记本的时候再更新吧。关于Mac OS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讨论,放到另外的文章里面去说。再次的想一想我为什么想要一台MacBook Air?以上的理由应该是足够了吧。结论:Mac系列电脑不适合普通单机、网络游戏玩家。Mac系统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一周熟练使用。Mac值得拥有。
Macbook Pro优点:可升级空间大,很容易加到16G内存+HDD+SSD双硬盘(将光驱拆下,也可以组raid)接口丰富,更方便做开发键盘敲击手感更好(键程更长)CPU更快(跑分大约比Air高30%~40%)(13' vs 13')安静(Air风扇声音吓死人!)缺点是:屏幕分辨率(我指的是13吋)重!
在购买第一台11寸MBA之前,我已经有一台T410用于工作用途,购买MBA纯粹是为了轻便的携带。后来因为屏幕太小的原因卖掉了。等到一年之后我又买回一台13寸的MBA时,我已经有T410用于日常工作,VAIO SD47用于游戏,但是我再也没有在PC上找回在MBA上用触控板浏览网页那么精确的感觉了,于是又购买了一台13寸的MBA在家里上网看电影啥的。由于没有太多重量级的工作(日常工作基本就是Office+几个刷机程序搞定),而且受不了MBP那重量,所以没有选择MBP。
买了13寸的pro,买后马上将内存升级到10G, 硬盘换成ssd,pro可定制性强,未来再升级内存和硬盘很随意,air就动不了了,如果高配,性价比不高
2013年末出来的最低配13寸retina pro让这个问题失去了很多悬念,比13寸air多的200美刀带来的是高清晰高色域的屏幕,比13air更小的投影面积,多一个hdmi接口,买一般外接显示器就省了一个adapter的钱。键盘键程更长,整机仅多200g,属于忽略不计范畴。续航虽略短但是都是bt级别。
看来楼上各位都选了pro阿,我选的是air。主要因为:1)受身边朋友影响,用久了windows,想换mac os试试。2) 工作需要,希望能找到电池续航强而有兼具便携容易的笔记本。3)新版air在性能上也能追平10版的pro,加上ssd闪存硬盘。从开机速度到打开运行程序的时间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不过air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光驱,只有两个usb port和缺少lan接口都让我蛮痛苦的(原厂外设配件都不便宜)。至于屏幕个人倒反而觉得不是大问题,如果你主要用途不是游戏的话…欢迎补充
pro有双硬盘(拆光驱)可以组双ssd raid0,内存自己可以升级,屏幕色彩略胜一筹.我买pro的时候air配置有点虚,显得不合算.
Air定制性不高-_-#Pro买了换内存加硬盘SSD什么的。。打算等苹果停止更新传统MBP后买一个高配的,然后自己换这两样?
Pro性价比高啊,色彩比Air好些,虽然分辨率没Air的高
air,因为轻。
月初买了rMBP...也算符合最初的判断,15寸的屏幕要舒服得多。。。视网膜屏幕更是把我拉下水了。。。
我还在纠结买air还是不买air,主要还是没那么多银子吧~~~
我选了AIR,主要是考虑到续航和重量。还有我主要是用AIR写程序,视网膜啥的都用不上。
15mbpr,因為我要處理照片跟打diablo。
Retina、然后想,既然要买了,那就索性多花点,刚好有教育优惠,就买了买了13rMBP。新版更薄了点,赞。关于散热这个问题,不需要游戏window超大型软件的人,不care
MBP 用户1理所当然的Retina作为一个啪照的 没钱上EIZO的话PRO的retina基本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吧百分百的srgb色域完全满足对色彩的要求(另外不用retina最合适分辨率开到长边1980的话15吋基本和17甚至23吋的显示器一样的显示效果了
个人觉得楼上各种关于分辨率的问题其实不算问题)现在看windows的屏幕都是糟心的边边角角颗粒和糟心的字体设计2再便携的移动硬盘都没有笔记本自带的移动硬盘便携Pro的SSD提升空间更大3相比薄成纸片的Air厚实点的Pro更符合我的口味
选择了 Pro.如果没有记错的话,Air 的耳机插口不能作为音频输入用。在当时没有足够预算留给一个 Audio Interface 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选择一个较厚、较重、较不拉风的 Pro.现在我购置了一个比较便宜的 Audio Interface,下一台 Mac 如果不是 Retina Pro,就一定会是 Air 了。
retina retina当前位置: &
2015新款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详细评测
编辑:zhangj
来源:网络
  显卡OpenGL比air的Intel HD 6000有所提升。28.44fps。  触控板:   好吧,真的没有更多革新了吗?  有的。Force Touch触控板。是的,这里只能把英文写在这里,就连看了又看的苹果官网的专业翻译的同学都没有把这词翻译成中文。  其实只要用点心理解这个全新的触控板的功能就不难给它起个名字。  先说说它的功能吧。样子看似与之前的触控板没有任何区别,但是现在这个触控板可以识别压感压力了。就是说你触摸触控板的力量可以被触控板识别出来。并且在最新的OS X Yosemite 10.10系统中将不同的压感转化为不同的操作。  比如用力长按可以创建日历时间,快速播放视频。甚至你在触控板上的绘画是有压感的。不同的力量绘画出来的笔画的粗细将会不同。  恩。你大概猜到了这个Force Touch的中文名字。  *通过触控板的压感可以点击图标逐步放大。  压感触控:  另一个方面,在官网上没有被提及,而在发布会上着重的提及的就是,这块全新的触控板将采用全新的设计。当电脑不开机的情况下触控板是按不下去的,只有开机后触控板才会按下去的。  以前的MacBook的触控板是采用杠杆原理识别点击的。就是说你应该点击触控板的下半个区域才可以获得点击。而全新的压感触控采用四角的压力感应器来识别整体区域的点按。  这样不管你点击哪个位置都可以获得点击反馈。  实际使用中触控板的压感点击其实是分两段的,当你轻轻按下触控板的时候,会听到类似触控板点击的声音。如果你再使劲按下去会再次听到触控板点击的声音。这两次不同力量的点击会触发不同的事件。  在OS X 10.10下,使劲按下触控板后的第二次点击默认是双击。  在现有的OS X 10.10系统下这个压感触控还可以使用压感进行其他操作,比如在电子签名的时候笔画的粗细将会按照压力进行识别,用Quicktime播放视频的时候可以通过使劲按压触控板进行快放。还有在网页中可以实现查字典功能等。  并且相信这个压力感应的触控会被更多的app使用。  触控板还可以使用OS X的一些特性,比如旋转缩放等。所以,还是要推荐你尝试与使用OS X系统哦。    在签名中可以体现粗细不同的笔画。  热量:  MacBook Pro 13英寸机型还是依靠主动风扇散热。在CPU高占用的时候风扇会开启进行主送散热。因为散热区域在屏幕轴连接处区域,所以整体键盘上半部分会很热。属于正常情况。金属机身热传导效率高,夏天有点烫手是正常的,无需过多的担心。    硬盘读写:  全新的PCI-E的接口,让机身内的闪存读写速度轻松突破了1000M/s。已经完全超过了日常所需了。使用闪存硬盘的好处这么多年不需要过多介绍了吧。不容易坏,速度快,几乎没有磁盘碎片。  13英寸低配硬盘读取速度:  13英寸高配硬盘读写速度:    如果要拥有这些新功能与性能你可能需要考虑提高你的预算了。  *MacBook Air CPU采用了Intel的睿频技术。2.7GHz的CPU最高可以睿频到3.1 GHz。    好了,大概你读完本文的时候对本次升级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那现在问题到了你手里。  你会选择MacBook Air还是Pro呢?你的选择理由又是什么?请回帖告诉大家,或许你的经验可以成为新用户选择产品的一些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PP助手准备为您下载应用
未越狱版:鳄鱼小顽皮爱洗澡
如果在10秒后下载任务还没有开始,请下载并安装:
下载步骤如下:推荐到广播
57052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到点倒头就睡哈)
第三方登录:&&|&&责编:王冬奇
&&&&3月9日凌晨有多少人端坐在前!相信一定不在少数,这一切都源于远在大洋彼岸那场发布会,我的果粉同事在发布会一结束就奋笔疾书了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拜读一下。&&&&是苹果对于最新超轻薄的称谓,万众期待的视网膜屏终于被用在了苹果最轻薄的移动PC上,但诉求被满足大众的声音却呈现一边倒的局面——认为新Macbook是一款坑人的产品,无论续航、轻薄都算不上NO.1,性能上被诟病为是一款上网本,但新Macbook入门版的价格却比Macbook&Air入门版价格贵了3000元。&&&&唯一的新鲜感似乎仅剩下12英寸的尺寸和视网膜了,面对广大网友的疑问和不满情绪,笔者有必要告诉您实际上新Macbook仅仅是苹果对于未来的探路石,它的推出有更多战略层面的意义,下面我们就通过对网友各种问题的解答中逐步深入来探讨苹果的2合1战略。&&&“12英寸视网膜屏幕Macbook&Air”——这是大众在期待阶段的普遍叫法,然而在苹果发布会上我们的确没有看到“Air”这个代表着极致轻薄的标志性词汇,但你所期待的关键词却一个都没少——12英寸、视网膜屏幕以及极致轻薄的外观,这个结果让很多网友生疑,新Macbook到底是不是Macbook&Air的替代品?当年拥有“小白”外号的Macbook(图片来源:wordpress)&&&&如果你从轻薄程度和尺寸上来判断很容易产生这个误区,但如果从命名上来看,缺少Air后缀,而且Macbook系列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算个是新人,还记得那个被称之为小白的Macbook吗,虽然Macbook系列在2011年已经停产,但仅仅出现Macbook这个词汇,就算加个New你似乎也很难和极致轻薄画上等号,而在笔者来看苹果之所以以新Macbook命名应该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既要发扬企业文化宣扬的极简理念,又不能带上Air后缀,也着实难为刚刚出柜不久的库克了。网友对于新Macbook的疑问&&&&略显歧义的名字的确会让消费者充满着疑问,就像上述网友所问“新Macbook到底是Air的替代品还是Pro的入门级”,实际上确切的答案是都不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你点开苹果官网会发现,Macbook&Air和Macbook&Pro都进行了更新,由此可见虽然轻薄且价高但新Macbook是以单一品类存在的,它不属于苹果已知的任何产品线。&&&&毫无疑问新Macbook的推出让苹果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移动PC产品线,这其中包括新Macbook,11、13英寸Macbook&Air,Macbook&Pro以及13、15英寸的视网膜Macbook&Pro,虽然不及&Watch那般考验着你学生时代的语文背诵功底,但要清晰的分类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Macbook&Air和Macbook&Pro都进行了更新&可见新Macbook是作为独立产品线存在的&&&&从直观的产品线布局来看,你会发现新Macbook前后受夹定位十分尴尬,与Macbook&Air的定位十分接近,区别之处仅仅在于CPU、RAM和屏幕,新Macbook性能偏弱,但却有视网膜屏幕保驾护航,不过Macbook&Air起售价却低了足足有3000元。而新Macbook&9288元的起售价格与Retina&MacBook&Pro完全一致,前者赢在轻薄和续航,而后者则赢在性能。有史以来最复杂的Macbook产品线&让消费者很难选择&&&&你会认为新Macbook有些搅局者的意味,因为无论与Macbook&Air还是Macbook&Pro相比它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导致的结果是让消费者很难选择,而这与苹果近些年来所做的填补工作大相径庭,比如iPad填补了和之间的空白,iPad&Mini填补了智能手机和传统尺寸平板之间的空白,但你很难得出新Macbook到底填补了什么空白!2合1触控显然才是新Macbook未来的方向(图片来源:cyberimg)&&&&苹果绝不会干这种自打脸的事,精细化的产品策略决定了它要为每一款产品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但以如今的形态你很难将新Macbook归类,以至于在笔者来看,新Macbook系列在未来一定会改变产品形态,最可能的发展方向就是触控2合1,因为这是未来移动PC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苹果迄今为止没有涉及的领域,新Macbook只有和2合1紧密结合才能散发出填补空白的味道!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CPU系列
笔记本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54005即将上市6¥52007¥62998¥42009¥699910¥14999
立即登录,签到赢金豆~
登录后即可查看通知,和作者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ai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