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网络,还是要砍砍伐树木的图片?

吴刚砍的,是什么树?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吴刚砍的,是什么树?
吴刚砍月桂树,月桂树鉴定,月兔号,嫦娥
诺大一个月球,泱泱广寒宫,当然不止住着嫦娥一个人。修道不用心的吴刚,也在宫前默默地用他手里的斧砍着一颗大树,也不知道砍了多少年了。
要鉴定他砍的这棵“月桂”,特征其实十分明显。首先它异常高大,虽然吴刚的故事版本繁杂,但在所有的版本里这棵树的高度都是500丈,折算成公制单位大概是167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树木高13.4倍,就连地球上最高的建筑——哈里发塔——也不及它高度的一半。
而且这棵桂树十分难砍,因为据说它具有超强的恢复能力,只要砍开之后,伤口很快就能愈合,吴刚砍了万年之后,这棵树依然完好如初,因此吴刚至今应该还没能得道升仙。
异国他乡的月桂?
地球上确实有一种与“月桂”同名同姓的植物,不过,这种植物并非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这种樟科植物 Laurus nobilis 的老家在地中海,早在古希腊时期,它的枝条就被编成头冠,戴在体育比赛冠军的头上。只是后来桂冠的材料变成了象征和平的橄榄枝(注意这里的橄榄并非我们平时吃的橄榄科橄榄 Canarium album ,而是木樨科油橄榄 Olea europaea ,也就是用来压榨橄榄油的那种)。
为了适应地中海气候干燥炎热的夏季,月桂具有典型的蜡质抗脱水叶片。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如今,这种异国植物的叶子却也经常出现在中餐中——它们的名字叫香叶。不管是红烧,卤肉,还是四川火锅都少不了这味调料。香叶中含有芳樟醇和丁香油酚,所以月香叶有一种强烈的混合着花香和木质香的特殊风味。当然,香叶也不是多多益善,它们的味道太过浓烈,很容易盖过食材本身的风味。
干燥的月桂叶子就是香叶,相信大家的厨房里都能找到。图片来源:
虽然月桂树也能长成挺拔的大树,但是栽培的月桂树通常只供应叶片,并没有被砍伐之虞,并且是远渡重洋而来的树种。想来在吴刚开始砍树的时候,它们都还在地中海晒太阳——这个名字叫月桂的植物,不大可能是广寒宫前的树种。
浓香馥郁的桂花?
很多人都认同开着馨香花朵的桂花才是广寒宫的象征,以致有些故事传说里的“最新版本”都有提到不少桂花的特征。再加上桂花总是在中秋前后开放,无形之中又与月亮多了一分联系。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又叫木樨,是木樨科植物,大家习惯根据花朵的不同的颜色再将它们分为金桂(黄色),银桂(白色)和丹桂(橙红色)。
像图中一样开橘红色花的桂花一般会被叫做丹桂。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论到底是什么颜色,那些只有绿豆般大小的花朵们却释放出浓浓的甜香味。只要一株桂花开放,百步之内都能闻到它们特殊的香气——那是混合了顺式罗勒烯和紫罗酮等香气物质的香甜味。这些带着特殊香味的花朵出现在了桂花糕,桂花糯米藕等甜品之中,堪称中式甜品的点睛之笔。
桂花是中式甜点的重要香料,不论是新鲜的还是干燥的都可以使用。图片来源:
不过作为“月桂”,桂花的身材却颇有些不般配。虽然桂花偶然也能长成18米高的大树,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以低矮的身姿为大家奉上甜香的气息,纤细的桂花枝条估计根本挨不住吴刚斧头。而且桂花树太不耐寒了,长江以北就鲜见它们的身姿,而在清冷的广寒宫,更怕是要冻成光棍了。
生来被砍的肉桂!
让我们回到最先提到的樟科,因为这里有一种更符合“月桂”特征的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说来也巧,这种树生来就是要被砍的,当然并不是为了它们的木材,而是为了它们厚达13毫米的树皮——桂皮。当然樟科樟属的植物,我国的天竺桂 C. japonicum 、阴香 C. burmannii 、细叶香桂 C. subavenium 、川桂 C. wilsonii ,国外的锡兰肉桂 C. verum 、大叶桂 C. iners 等植物也都可以出产桂皮,虽然它们的树皮厚薄各异,味道的浓厚程度也有有区别,但是口味却是大致一样的。
肉桂叶片上的叶脉是典型的“三出脉”。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因为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与脂肪和蛋白质是绝配,所以不管是蛋糕或者炖肉都是非常好的调味品。在中餐中,桂皮经常会大段大段地加在卤汤之中,那种特殊的味道需要长时间的炖煮才能释放出来,不过这种缓慢的释放恰恰应了国人内敛的性格。而张扬的西方人会把桂皮磨细,撒在烤肉的表面,或者拌在咖啡、糕点之中。
肉桂是一种在东西方都饱受欢迎的香料,只是使用方法略有区别。图片来源: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剥了皮的肉桂树难道就被抛弃了吗?获取香料是多么野蛮的事情!”但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肉桂树的萌发能力很强,只要不伤及根系,加上良好的除草追肥,很快就会有新的枝干蓬勃而出。用不了几年,就能再次采收桂皮了。作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中土植物,不经戕害可以轻易长到20多米,而且不仅树皮厚、耐砍,生存能力也强。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广寒宫前的那棵“月桂”都更应该是肉桂,而非其他。
你可能感兴趣
这么说吴刚只是在采集肉桂树皮,当烤兔肉的调料吗?
说到肉桂粉,难道没有人想到这个视频吗(强烈推荐):国外傻缺肉桂粉挑战合集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95)
果壳网副主编
乃们最近把月亮盯着不放了啊啊!
直接问问嫦娥三号就行了,不用这么费劲
看完文章后果然没沙发了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不关心月亮,我只是超喜欢这三种调料!!哈哈哈!。
说到肉桂粉,难道没有人想到这个视频吗(强烈推荐):国外傻缺肉桂粉挑战合集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 的话:说到肉桂粉,难道没有人想到这个视频吗(强烈推荐):想知道放那么一大勺啥感觉
好月桂,好真相!来自
这么说吴刚只是在采集肉桂树皮,当烤兔肉的调料吗?
果然还是除出了这篇文……一看到肉桂就想到“熊孩子大战肉桂粉”的众多视频了,流言终结者也做过这期节目
音乐学硕士
肉桂树的叶片也可以当香料,印度人就把它当做香叶用
植物学博士
挑个bug,肉桂是个亚热带热带的植物。月桂和木樨活不了的地方,肉桂早就冻死了……
那个二次元的是谁啊...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 的话:挑个bug,肉桂是个亚热带热带的植物。月桂和木樨活不了的地方,肉桂早就冻死了……呃。。。好吧,它们都是不耐寒的树,广寒宫还需要驯化一批耐寒的。。。
引用 的话:说到肉桂粉,难道没有人想到这个视频吗(强烈推荐):为什么会这样=。=
广寒宫需要腊梅的加入啊,不过这个月桂跟希腊那边做肥皂的月桂一样吗?
前面有人说吴刚砍了肉桂送嫦娥、树叶喂玉兔,玉兔喂。。。。鉴于玉兔是雌雄同体的可能性不大,要不然清纯的嫦娥抱着一只随时可能自交生娃的玩意儿估计会受不鸟,也影响我们对嫦娥的审美,因此我断定广寒宫肯定还藏着另外一只异性玉兔,考虑到一般兔子繁殖能力,这样这个生态圈就有点说得过去了。联想到这对兔子老爹老妈为了自己的片刻欢愉,不惜屡次三番将自己儿女送于嫦娥,当然也有可能世代之后有敢于弑父的兔子主儿,忽然嫦娥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就美了,建议嫦娥改吃素吧,不过千万别学那些老外直接吃肉桂粉,原因嘛看过视频的都懂的。。。
部分月字,是肉字简化来的,很合理。
引用 的话:那个二次元的是谁啊...银魂中的桂。
引用 的话:为什么会这样=。=这项挑战非常困难,因为肉桂粉的吸水能力很强,口腔很就会变得干燥,使吞咽变得困难。此外,由于肉桂含有带中度毒性的香豆素,因此欧洲各国卫生部有警告,呼吁市民不要大量进食肉桂。鬼佬真是在用绳命在搞笑啊
引用 的话:想知道放那么一大勺啥感觉试试呗,记得录了发优酷,然后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引用 的话:试试呗,记得录了发优酷,然后没有肉桂粉。
引用 的话:那个二次元的是谁啊...桂·小太郎 @ 银魂
引用 的话:说到肉桂粉,难道没有人想到这个视频吗(强烈推荐):噗哈哈哈哈哈。。。。笑抽了。。。
话说玉兔本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而又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变成了她最爱的小动物,两人最终在月球定居,长久相伴。照这个逻辑,吴刚砍了桂皮送嫦娥真是居心叵测啊,也不知道嫦娥允许吴刚这个第三者一直住在广寒宫边上是不是对后羿另外那只不知道藏在哪儿的玉兔的一种警告。
看到桂皮,就想到了卤肉
吴刚伐桂,掌故。相传吴刚是,人氏,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要他砍倒,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半,便不专心而开始偷懒休息,此时桂树便会慢慢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所作《·天咫》说:“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树创随合,其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常令伐树。”另有 西西弗斯(:Σ?συφο?),又译西绪弗斯、西西弗斯,是中一位被惩罚的人。他受罚的方式是:必须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滚回山下,如此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在西方语境中,形容词“西西弗斯式的”(sisyphean)代表“永无尽头而又徒劳无功的任务”。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如果在森林里砍伐了一定量的树木,但森林生态系统并未遭到破坏.原因是森林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还是 因为有多种消费者森林食物网_百度作业帮
如果在森林里砍伐了一定量的树木,但森林生态系统并未遭到破坏.原因是森林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还是 因为有多种消费者森林食物网
如果在森林里砍伐了一定量的树木,但森林生态系统并未遭到破坏.原因是森林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还是 因为有多种消费者森林食物网
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前位置:
昆明沙坝营村6000棵树一夜被砍 村民怀疑是地产开发商所为(图)
&&来源:云南网
陈阿姨拿着自家的林地使用证,很难接受树木被毁的事实
村民看着自家地里上千棵果树被毁欲哭无泪 记者 郎晓伟
10月26日早上,昆明五华区红云街道办事处岗头村社区沙坝营村的陈英、王绍琼和李兴兰得知,自家在福德山上的林地被人给毁了,往日给他们带来收益的林木、果树全都扑倒在地,地上还有些羊群啃过的痕迹。震惊之余,大家纷纷猜测这些树木为何遭此噩运?
果树叶已经枯黄
3家人被毁的林地位于福德山半山,紧挨着长虫山。29日,被伐倒的树木还匍匐在泥地里。这片林地位于一个斜坡上,站在坡顶向下看,部分倒地的柏树叶子依旧青绿,绝大多数果树的叶子均已掉落在地,干枯蔫黄。只有少数栗子树、杨梅树的叶子还挂在枝头,打着卷儿。整片坡地上到处都是树干的淡黄色断茬,至少都有小臂粗细。一些还未采摘的石榴、梨还散落在泥地里。树底下还有不少蚕豆、豌豆的蔓。
王绍琼捡起一个压在一片倒地柏树下的石榴掰开,鲜红的石榴籽蹦出来,红色的果汁马上就把手指染红了。脚下的泥地了,散落着很多黑色的羊粪粒,“附近有人养羊,很多果子、叶子都已经被羊啃了。”王绍琼的女儿说,事情大约发生在26日凌晨0点到3点之间,“周围的住户跟我们说的,有两辆挖掘机上来,挖不动的就人工砍。”
暂时无法估计
王绍琼的女儿介绍,自家的林地里有2500多株树木,李兴兰家有2000多棵,陈英家有一千七八。除了松柏树之外,还有不少果树。“板栗、核桃、杨梅、樱桃、苹果,还有花椒。都是从小树苗栽起来的,有20多年了。”李兴兰说,自家的板栗才刚收掉,除了树木之外,林地下的空地上都套种了一些其他植物,还有一些中药材。“树下的葛根还没来得及挖,原本是要等到冬天的,往年可以挖1吨左右。”
王绍琼的女儿指着一株倒下的柏树说,“林子里所有的果树都是已经挂果的。我上网查过,像这样超过10米,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柏树,要3000元一棵,所有的这些损失,我还得再去市场上跑跑,看看市价是多少,现在还没办法估算出来。”王绍琼介绍,由于三家的林地都挨在一起,为了以示区别,她特地购买了水泥桩,拉了钢丝隔在中间,树下种了许多月季、茉莉,这些花连同自己看护林地的简易棚旁边养在花盆里的花一齐都被毁了。
拆迁公司所为
对于自家林地为何一夜之间遭此变故,几位村民都表示,可能与旁边的工地有关。在被毁林地一旁的矮墙后,是某地产项目的施工现场。记者随即来到该项目部,并在项目部办公室外墙上找到一份“工程部2014年10月值班表”,但工作人员表示项目经理杜春雨外出开会。记者拨通电话后,杜春雨表示,自己已经离职三个月,对此事件并不知情。随后,记者向二楼监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询问,该工作人员表示项目经理确实是杜春雨,10月份在职。
对于村民“此事是该项目合作拆迁公司所为”的怀疑,拆迁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未予承认。但该工作人员表示,既然树木已经被毁了,还是尽早与开发商商议赔偿问题,“这片地已经是城中村拆迁范围,早晚都是要占的。”
红云街道办
暂时不能确定肇事方
对于这起事故,红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詹少杰表示,在接到村民举报后,街道办已经就此询问过附近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及与其合作的拆迁公司,均被否认。
詹少杰介绍,被毁林地所在的地块已被规划在岗头村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早前拆迁公司已经就赔偿问题谈过,但未能与村民达成协议。“虽然是二期用地,但地块使用还在协商中。”詹少杰说,因为地块用途曾经有过变更,属性较为复杂,目前已协同森林公安部门调查。“毁林的范围、经济损失、土地的权属问题等正在厘清,虽然村民说有林权证,但并未向我们提交相关材料。这片林地在使用当初是否签过合同,使用当时土地情况如何,面积、地貌等,只有村民提交了合法手续才能被认可。”
砍伐树木必须经审批
昆明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砍伐林木必须经过林业部门审批,即便是自家的林木也必须持证才能砍伐。如果林木面积较少,可直接由区林业部门审批,如果超过一定的面积,则必须上报市林业部门审批。
陈英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林权证,内容为“经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对我村居民小组原由集体经营的福德山等林场共壹宗地,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股份有效期30年,从日至日止。”证件显示,陈英持有股份1份,发证单位为岗头社区居委会。(都市时报记者 辛亚洁)
责任编辑: 韩焕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48小时排行 / 论坛点击排行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代中到2005年前,南京市主城区被砍掉的树超过2万株。现在砍树变成了移树,似乎已是城市建设中的进步,600棵城市行道树因为地铁施工而迁移,为何仍遇民意寒流?
日,南京,一棵翻倒的梧桐树。
(山山/CFP/图)
3月8日,南京市太平北路上的49棵悬铃木开始迁移。这些一人合抱的大树在2月底被砍去枝杈,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在料峭的春寒中伫立了十多天。
很多人误认为它是法国梧桐,但其实是法国梧桐与美国梧桐的杂交树种,学名&二球悬铃木&。长久以来,这种悬铃木几乎是南京城市的象征之一,现在它们性命攸急,南京人坐不住了。
&这就是迁移吗?&
起初的故事波澜不惊,早在3月1日,南京的网络社区西祠胡同上就出现了大树被&砍头&的照片。但次日的地方媒体就圆场说,并非被砍伐,而是迁移到郊外的苗圃,给地铁三号线建设让路,甚至言及&砍头&的优点,&如果留下太多枝桠,将大量消耗养分,反而降低存活率&。
这只是第一批移植的大树,至少还有600棵大树即将&搬家&。这也是近年南京地铁建设的一贯做法,2006年,地铁二号线施工就让190棵悬铃木移入了白下区、玄武区、鼓楼区的苗圃。
3月10日这天,风波依旧未见苗头,当地的《扬子晚报》记者还以树的口吻发表文章说&我们穿上厚厚的外套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只是两天后,《南京晨报》记者朱福林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蔡剑华研究员,费尽周折找到了5年前地铁二号线移植到东郊苗圃中的83棵悬铃木。它们发现,这些悬铃木胸径最大的有90厘米,其中13棵以树桩的形式存在,只有15棵存活,保存率只有18%。
与此同时,一幅关于迁移后太平北路路面的图片也在网上传播,图中大树被砍伐后留下的巨大树根触目惊心。一位网友留言说:&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迁移吗?&
拯救南京梧桐树的声音迅速点燃网络,3月13日晚,在新浪微博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的黄健翔的加入,《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导演陆川、台湾国民党中常委邱毅等在内一批社会知名人士的跟进,令事件迅速升温。
网民随之发起的&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声明参加者迅速过万。南京部分市民自发地为可能遭砍伐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以无声的方式表达控诉。在凤凰卫视阮次山的节目中,南京因修地铁砍伐梧桐成为和地震重创日本经济并列的重要新闻。
梧桐是南京市区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 (建华/CFP/图)
不得已的&迁移&
至少从微博上看来,3月14日这天,南京市城管局宣传处处长徐少林一度十分纠结。
这天上午,他先是加入了微博上&拯救南京梧桐树 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但是一刻钟之后,他又在微博上转发了来自南京地铁方面的通稿&南京: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
这种&纠结&可以代表很多南京人的心情,一方面他们知道修建地铁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们又为梧桐树的消失心存惋惜。
来自市政府的新闻通稿显示,为地铁三号线、十号线的建设而迁移行道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2010年8月,地铁部门就向城管局提出要迁移2600多棵行道树,经各方协调,数量减少到了1100棵。单以地铁三号线而言,将需要移植600多棵行道树,其中不乏年栽种的大树。3月14日,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副处长臧廷亮进一步解释,需要移树的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站台结构施工,需要将上面所有的覆土、绿化、杆管线迁移;二是交通疏解需要,由于地铁施工需要封闭部分交通,有的行道树影响到交通疏解,也要移植。
只有身临其境者才知道地铁建设施工的捉襟见肘。南京地铁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三号线60%已经开工,剩下没有开工的都集中在从夫子庙到市政府的主城区段,地下是古秦淮河道,地上是交通主干道,施工时要兼顾道路交通、地下管线、周边绿化,受到很大制约。
南京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分管建设的总经理助理陈志宁也说,珠江路、太平北路交叉路口的浮桥站在调整施工方案后,可以少迁移188棵树,其代价是站台从原来的12米缩减为11米,施工工效降低20%,而且会影响施工时的后续交通。
来自地铁部门的消息说,浮桥站和市政府站的设计方案迟迟定不下来,焦点就是树的处置,&光市政府站就弄出了四套方案。把树留下来的成本巨大,因为沿线房屋都要加固,为了保护树就要增加1亿元的成本。&
但是很多市民相信,三号线移植大树的数量还可以进一步缩减,这源于当年二号线移树时的记忆。《新华日报》2009年的报道称,南京地铁二号线建设前期调查时,发现城中段需要迁移行道树1065棵,但考虑到南京市民的特殊&大树情结&,&南京地铁指挥部多次召开工程优化方案会议,&&将迁移行道树的数量减少到780棵。&
不过这之后,市政府又要求地铁部门进一步压缩迁移数量,地铁部门又减至328棵。而在移植过程中,有关部门又想办法,最后将数量精确控制在190棵。
从1065棵到780棵到328棵再到190棵,人们发现,地铁建设部门就像一块&海绵&,只有使劲挤,才能把水挤干。问题是,怎么挤?谁来挤?这种焦虑的情绪迅速演变成对政府的巨大不满。
3月15日一早,南京市长季建业就在市政府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如何保大树保交通。一位参加了会议的人士说,季的态度显示,他事先似乎并不清楚地铁施工将要涉及多少树木。季要求地铁方面一定要改进施工方法,他甚至还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提出了具体施工方案,并且说技术根本就不难。
被遗忘的承诺
移多移少其实只是问题之一。另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是,这些移走的大树又有多少能够存活?如果不能存活,和&砍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问题让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的副处长臧廷亮略显尴尬。地铁二号线移走的那190棵树中,至少移到白下区的83棵死多活少。臧廷亮说,南京晨报记者看到的是归白下区养护的树,因为疏忽,只是&当年成活率&比较高。
而在移树当年,2006年时任南京市园林局局长的解自来承诺:190棵迁走的大树确保不死一棵!&相关部门要签合同,死一棵都要有说法!&。如今,190棵树已经不可能迁回城内,人们也已无心追究当年官员的&军令状&。解自来已经卸任,甚至园林局都不存在了。2010年的南京市&大部制&改革,园林局变成了旅游园林局,主管绿化的绿化管理处划给了城管局,随着改革被忘掉的,还包括2000年11月始实施的《南京市大树移植操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以及2005年由南京市园林局、南京市园林科研所编辑出版的《大树移植法》。
依照&规程&规定,胸径30厘米的快长树及胸径25厘米的慢长树一般不宜移植。如遇建设工程,应予避让。胸径超过40厘米的树木,参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执行,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据了解,南京太平北路这次,却并未征得江苏省住房和建设厅的同意。
如果这只是程序上的瑕疵,大树移植技术上的问题就更让人担忧。按照《大树移植法》,干径在20厘米以上或多年没有移栽的大树,必须先进行裁根促根处理,并经2-3年培育,待其长势良好后方可移栽。
稍有植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提前进行必要的修剪裁根,有助大树提前调节营养均衡。此次太平北路移植的大树,最早是2月24日开始剪枝,且是剪得只剩主干。
&护树运动&背后
5年前南京地铁二号线也曾规模移树,最终却平静完成,为什么?
许多南京人记得,早在移树之前,地铁、园林部门就已通过媒体发布了相关信息,有关部门组织了&地铁二号线施工行道树保护情况的新闻通气会&。为确保顺利迁移,园林部门甚至公布了每个站点迁移树木的数量、准确迁移时间。
这和今年地铁三号线移树时的先悄无声息、后民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地铁二号线迁移的一部分树是民国时期的,树龄更长;而地铁三号线需要在青奥会开幕前通车,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三号线不可能像二号线一样充分论证和公示。
南京市长季建业初上任时,曾对媒体称,&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要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和沟通机制,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现在,&移树风波&似乎是一个契机。3月15日,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表示,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树木移植、审批、方案的公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不久之后,南京地铁四号线一期也将开工,穿越北京西路两边的行道树也是一大景观,一旦开工,也将牺牲不少行道树。人们记忆犹新的是,数年前,北京西路一家公司因为两棵悬铃木挡住了车道决定砍树,结果引发市民的强烈抗议。
与砍树相比,移树则更能为人们接受。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说,1920年代设计中山东路时,南京市的机动车只有280辆,当时的规划红线是35米到40米,从交通量来讲显然没有必要,修建的时候也只修建了半幅。当时采取两侧栽树的方法,待到将来交通量大,可以把树移掉,把道路拓宽。在他看来,前人早就为后人移树、拓路留下了空间。
在&地铁族&等专业网站上,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网民们对移树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只要不是整条线,对站点的树木进行迁移,不仅可行,而且必须。&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代中到2005年前,南京市主城区被砍掉的树超过2万株。从砍树到移树,这或许是城市建设中的一大进步。在飞速发展的城市面前,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总是不可避免,这使得移树与护树的较量既针锋相对,又共同塑造了城市前进的主线。
(相关报道:《死于非命的树》,南方周末日)
上一页1下一页
朱红军 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谈地铁规划与梧桐树
回望季建业的仕途,在扬州,他因成功改造“破破烂烂”的古城而赢得盛誉,致获升迁;而在南京,他... || | |  |  |  | |||| |
                     
               
联系电话:
柠檬会得黄龙病吗
留言内容:
本人是江西龙南,有一百多亩脐橙树,现在有黄龙病了,想把脐橙树砍掉后嫁接成柠檬树,可以吗,速告之。谢谢。
提问时间:
回复时间:
回复专家:
回复内容:
您好,欢迎您的咨询:一般认为,柑桔木虱是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昆虫媒介。感病果园土壤中含有腐烂的带黄龙病病菌根系,不过未发现会传播黄龙病。
  建议检测土壤pH值是否偏酸,以及有机质含量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土壤消毒。若发现土壤有根结线虫,可拌施利根砂(阿维菌素颗粒剂)等杀线剂;土壤偏酸,视情况每亩增加撒施100-200斤石灰进行调理。柠檬属于柑桔类,一样会感染黄龙病。
  改种柠檬的基地,最好能距离其它柑桔果园5公里以上,防范柑桔木虱传播黄龙病。若是轮耕一年大豆等其它作物再改种,会更理想。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木砍伐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