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电子商务的公司里,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目前,在一些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市市里,农产品电商好做吗?

遂昌模式,是如何让农产品电商平台落地的?-钛媒体官方网站
遂昌模式,是如何让农产品电商平台落地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由于业务调整,文集已放置文集作者的个人中心。请至其个人中心收藏夹中浏览。
如何做好农产品和生鲜类电子商务(产品战略篇)
生鲜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电商的最后一个战场,最近几年各类生鲜电商、有机食品、农产品的电商层出不穷。笔者在此行业从业一年多,积攒了一点个人经验,跟大家交流分享。先从产品战略谈:我用二维四象限把产品分为四类,不同的类别使用不同的产品战略。(如下图所示)从两个属性来对产品进行划分:产品的附加值,电商难易度。然后分成四个象限。(注:电商难易度是指该产品是否适合做电子商务,比如是否适合通过网络来展示产品的特色,是否适合物流配送,是否容易通过网络建立信任。)第一象限:高附加值且易于做电子商务的产品这类产品应该作为主打产品和主要盈利来源。从经验而谈,一些高端干货、食用油、水果、牛奶和一些加工后易储存和运输的肉类。这些产品一方面附加值比较高,另一方面比较容易储存和配送。这方面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农人网主打干货、茶叶和一些容易储存配送的水果;和乐康主打美国进口有机牛奶;还有很多鲜果类的电商,其主要盈利产品也都是那些附加值高易配送且品质有保障的水果。这个象限的产品竞争激烈,为保障和加强竞争优势,以下一些做法可以参考。和乐康跟其主打产品美国有机谷有机牛奶签订总代理协议,从渠道上保住优势;农人网不做自己品牌,而且让每个农人突出自己的故事,把自己定位在建立人与食物亲密关系的平台;本来生活在产品选购上下足功夫,推超级买手制,褚时健的褚橙让其名声大振。第二象限:高附加值但不太易于做电子商务的产品此类产品应通过各种创新让其更易于做电子商务。这个象限的产品:禽蛋类、冷鲜肉类、水产品类和一些蔬菜水果。这些产品主要是不太易于做储存和配送,还有就是这类产品不标准,不太容易通过网络展示商品特性。但是可以通过创新来改变,比如可以进行预售,这样就可以减少中间的仓储时间和成本(淘宝已经开始推出预售服务);也可通过包装进行改进,主要是如何进行冷链配送,还有就是如何防止碰撞,可以跟做的比较好的冷链配送合作;CSA暨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也可以改善这一点,这让农产品跟消费者更接近。举两个实例:良食网在其B2C商城内加入微博和多种供应商/农户跟消费者的互动,增加彼此信任,也增加了对产品的信任。第三象限:附加值低但易于做电子商务的产品此类产品比较适合做微利多量(扩展市场份额,扩大用户数),或者提升某些产品的附加值,让其更多到第一象限。此类产品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一些干活类、米面(米面主要是太重,物流费用高)。此类产品里面还有一些根茎类蔬菜和一些水果。第四象限:低附加值且不易做电子商务的产品此类产品主要是那些叶菜类蔬菜、豆制品、水产品。这里产品一般不要做电子商务,除了以下几种情况:1. 附加值高一点的有机蔬菜且能够跟其他产品一起配送(单次仅配送有机蔬菜相对成本过高);2. 豆制品不易储存其附加值低,可作为搭配销售。3.预售或者是定期配送模式。以上仅仅是个人经验之谈,欢迎多交流指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2470/1.html
后参与评论
#向作者提问#
您好作者,我觉得我有一个更好的战略方法。可以将电子商务最后一块蓝海洋攻破,这将获得无限利益与传统市场的改革,当然,我也许说的是错的。但是希望您可以联系我QQ:.一起探讨一下,谢谢。
你好,我已经添加你了。
你好,我已经添加你了。
产品易保存,有上亿的市场,然后你又在货源上游,那么,加上一个好的策划,做农产品电商可行……
是的,非常认同。
是的,非常认同。
谢谢分享,很不错!!!!
绿色食品,改变农产品 的销售方式
抓住蛇年,诸事顺遂!http://t.cn/zjTJeUf
回复@EvaWoo家有VW:mark先,谢谢
我很看好这个行业,每一次对规模产业恶心真相的揭秘正在不断激活人们安全食品的需求@bonnie谷
常态性的物流不是依靠社区店,社区店只是中转分拣的作用,谁有覆盖面更广泛的快速物流信息,1小时到货这种。@快书包 给点建议[哈哈]
@低温宅配--爱婷物流詹森 是做冷链物流的,就是现在每单价格还是有点高。@NEWgzmjack 光明都市菜园在上海有很多社区店,可以配合做冷鲜物流 //@peakhoo: 附加值不是问题,最主要的除了@快书包 谁能解决快速物流问题!
#农业#基本上能够解释一些做蔬菜配送的农业电商经营辛苦的原因。@ANDERS不等号 @我们一起找寻幸福
附加值不是问题,最主要的除了@快书包 谁能解决快速物流问题!
爱生态网站长-郑伦农产品电商“遂昌模式”核心观点、案例分享
& & & 主讲嘉宾:潘东明 &&
& & &&微信:QQ651524&
& & & 浙江遂昌县网店协会会长淘宝网特色中国TP联盟盟主
& & & 站在这,我觉得今天非常有缘,第一个有很多老朋友在这里;第二个跟辛巴,也算是偶遇,昨天他才跟我说,你在杭州啊,那你过来分享;第三个呢,我没想到这个叫IGreen,因为这个品牌,在五六年前,我在上海做事时有所涉及。
& & & 我觉得最大的感触是,我觉得虽然我们农产品在电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但我觉得大体上还不算什么问题,因为有很多更高素质更多领域的人不断地参与进来,这些麻烦有可能只是暂时的。今天的这个话题,回答了我心中一些比较担心的问题。我们在微博和微信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论调:三千多家农业电商,无一没有盈利模式,类似的,还有生鲜是个伪命题,等等。这些话,大家听到也比较多。我的观点是,这个事物才刚刚开始,如果是个孩子的话,可能还在幼儿园。在这样一个非常年轻的时代,你想给它赋予非常多的要求和需求,我觉得还为时过早。让这个事物再成长一段时间,我们再观察一段时间,我们再来谈这个事情。 & & &
& & &&【农产品电商的本质】  
& & &&然后,还有个比较兴奋的是,大家的关注点其实已经有所转变,慢慢地接近了我们这个农产品电商的本质点。大家称为新农人,在座的各位也有着很多身份,有来自广告的,媒体的,像我是咨询师,还有投资商等等。这批人,我觉得他们可能都不缺少营销能力,广告能力,媒体能力,甚至投资能力;但是,从很多的实践来看,我觉得营销,它肯定是农产品电商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全部。我们太多地的关注我们的营销,而忽略供应链管理。我觉得供应链管理可能是农商里面更核心的一部分。比如前面若愚谈到的,我们也是老战友了,她谈到的,我们的遂昌经历过很多次沉浮成败,背后如果要我去总结,我发现我们的成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我们的败在于供应链管理的败,这个是很生活化的,后来我去总结,就是很多活动的成败不是在你上线的时候,而是在你上线之前做得怎么样,上线之前你把你的供应链问题没有解决,你在上线之后想靠营销去解决,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扩大化。
& & & 所以,首先我们得有个概念就是,我们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应该大于我们的营销。比如说“褚橙”、“潘苹果”,看看就可以,不要放太多精力,过于地关注,因为有些事物有不可复制性,但是后面供应链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我们做这个苹果,到底卖了多少,大家心里也都有数,但为什么只有这个量呢,因为背后的供应链管理没有解决。几位老师的分享,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东西还是要关注本质的。 & & &
& & & 【NGO视角下的农业电商】  
& & & 另外的一个问题,辛巴和访蕊在沟通的时候,关于国外和国内产品选择的问题。我有一些这样的思考,昨天我跟淘宝高层,包括也跟国际的一个NGO组织在探讨一个问题,大的问题是在谈“特色中国”未来的经营,但在这个领域给我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启发是,我们大批做农产品的参与者,特别是以平台为代表的,比如淘宝,1号店,比如京东,比如等等,我们会非常关注一头,比较价格我会非常关注,仓储量非常关注,下游就是非常关注消费者。FSC,就是国际森林组织委员会跟荷兰合众基金,他们是NGO组织,同样是农产品电商,他们的关注点刚好相反,他们非常关注产业功能,环境保护,社区关系,包括整个行业里面生态链的形成。我认为,这种视角值得思考。要往后做好农产品市场,NGO的视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我们太多时候都在关注营销,包括关注所谓的价格,但是NGO他们认为,你要做好农产品以及相关产业,你首先要为你的上游建立生态。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假设我们只是一味的讨好顾客,用我们更低的价格去讨好顾客,而你不去关注上游,不关注产业功能,不关注环境保护,不关注可持续性,最后你这个产业就无可为续。通俗点说,你不让农民赚钱,你不可能做好农业。
& & &&中国有句话,“己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而立人”,在我们很多同志当中,我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还是比较浮躁,他真正关注的还是最直接的利益,例如不断地杀价,缺少对上游产业的关注。当然我看NGO组织他们的关注点,它既不关注价格,也不关注产品质量,这个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把东西卖给顾客,要提供更好的质量。我觉得这个视角可以跟大家做一下沟通。这两个观念,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 & &
& & &&【遂昌模式】
& & & 接下来,我讲一下“遂昌模式”。“遂昌模式”其实很简单,我们看到了农商这里面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还看到,其实农产品电商的做法,不是从上到下的,而是从下到上,或者说,你要从上游产业链开始分做,要到基层去,到田间地头,而不是你在上海或者北京,天天想着农产品电子商务;而且我们认为这也是不靠谱的,这个“县域”应该是个的合理的范围。县域,最远两个小时,开车也很快能到田里去。可能应该从下到上重新关注这个问题,然后在这个县域里再做一套服务体系。还有一些营销活动,我认为我们经常看到的都不是营销活动,营销活动是挺浅层的问题。当时社科院,包括研究院,为什么要在这里做一套“遂昌模式”,背后的原因,其实我是们在共同探索一套类似农产品的公共治理模式。这个怎么说呢,为什么我们要从国外采购,因为我们国内很少有这种组织能够提供一种放心的采购,缺少这种大型的平台,我们遂昌当时在县域作为一个点,来探索能不能也像国外的一些组织,搭建出一个从下而上的平台。以供应链管理标准作为核心,去探索这个平台。这几年,摸索下来,有初步成效,在标准、供应链管理层面,在此基础上,今年会在供应链管理上更大地投入经历或资本。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成为淘宝、或者天猫、或者京东一号店,他们的首选对象。我们会在标准、可检测体系、仓库体系、配送服务这些体系,我们在这些体系中下更大的功夫,努力成为这项大平台或者大采购商背后的输送者。通俗点讲,很多人在挖金矿,我们做送水工。或者是说你们在前方打仗,我们是给你提供更好的子弹和炮弹的人。如何做好子弹或炮弹的输送输送工作,就是在前面提到的生鲜可追溯领域做些探索。 & & &
& & & 【遂昌模式的三个努力方向】  
& & & 我们遂昌是这样一个组织,我们的核心其实比这个更大,但在这三大领域,是我们所要做的。  
& & &&第一制定我们为当地电商创业的使命。我们有非常多的培训,让我们各行各业更了解电商。更了解电商的规律,电商的组织文化。  
& & &&第二是我们如何帮他们的农产品更专业化,然后可以供给更专业的平台,从而为电子商务服务。  
& & & 第三是农村信息化,也就是建立网点,我们在遂昌建了大概一百多个网点。我们建这个是为了我们的产业上游,也就是农民,让他通过我们网点的服务实现电子商务化的生活。这是我们整个领域里面关注的核心。  
& & & 总的来说,我们以一个“县域”做支撑,为农产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是农产品从这样一个传统的市场向一个电商化的市场转变,我们在探索这样一个模式。
& & & Ok,以上是概念上的东西,观念上的东西。今天是以干货为主,我就稍微提两个干货吧。 & & &
& & &&【供应链管理的干货】
& & &&营销的干货我就不说了,比我脑子好的人多得是,我说一点供应链管理的干货。 & & & &
& & & 如何理解标准化?  
& & & 标准,很难解决,但是相当重要。我个人认为的,不一定准确,但最起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对不起,这个肯定是从上到下,或者是专业机构,他们给定的。我不能说我怎么怎么定,这个确实应该是国家定的,但是我们目前的体系还不全,大东西还是有的。但真正影响农产品销售的,我倒觉得不是这个因素,这个是货币的东西,这个是不能再举证的东西,真正影响销售的,是视觉的东西,感官方面的标准美,比如说苹果应该是这么大的,你给我这么小的,我要那个甜度的,你给我这个甜度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更大。举个例子,我们网站的一个摊主,他做生鲜做农产品,做了一段,他说我不做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再卖下去,我的淘宝店或天猫店要被关掉了。因为差评太多。我把那差品拿过来看,微量元素什么的没有差别,就是观感上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用一个苹果做照片,那我收到的苹果就不是那个苹果。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去解决。
& & & 比如去年,我们卖的提子,我们就从感官上去制定标准,首先我们对基地做标准。比如说,这个提子,采于海拔300米以上,你周围工厂至少是五公里,或者三十公里。如果你还不行,就带着孩子来直接体验。我这次采摘提子什么时候。这是我基地给个标准。再比如说,形状,我这次采摘的,每串不低于1.5市斤,不高于2斤。第三个,我这次采摘的最小颗粒不小于37.5px,红色的这个颜色度不低于80%,我这次采摘的甜度不低于5%,OK,就类似于这种。我发现当我把这些标准写在我们的淘宝店面上,我们的印刷上,给我们的采购人员,就这样去采购的时候,解决了非常多的问题。 & & & &
& & &&如何理解可追溯?  
& & &&然后是可追溯,可追溯也是一个大问题。专家说,我帮你做一套可追溯体系,可以追溯到你那果园的蜜蜂是从哪个方向飞来的,我说没必要知道那么细。但是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很朴素,比如还是以那个提子为例,我就把这个提子是谁家的,哪个村,某某某生产的,把他的名字,电话,照片,最好还有全家福,附上去,还有采摘日期,然后把这些放在盒子里,寄给我们的消费者,就这样的标准加上我们土办法的一个可追溯。我们当时做的,我们的好评率不低于千分之一。这样做就获得了市场对你的认可。  
& & & 当然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品质检测,供应链,我们今年会投入比较大的钱。不仅仅是把农场品市场转变为信息系统来管理,我觉得,电商我们要继续玩下去,除了营销层面之外,我们更关注的还要这个背后的东西,这个供应链管理的东西,打动人心的东西,让消费者可以看到的东西。要经得起消费者的考验,消费者的质疑。这个是我的基本的一个观念。
& & & 我们其实主要致力于网上空间,农村信息化,电商服务。我看到的问题就是农村没电商,需要这样的服务平台。农民直接上网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包括质量把控啊,标准可接受啊,难度非常大。 & & &
& & & 【针对农业上游的解决方案】  
& & &&然后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两个方案,一个是为地方农民提供公共服务平台,解决农村产品的生态问题;第二是推出一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去实现农村信息化的问题。我们这种做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认可。我们现在就是想以上面的几个圆圈形成一套体系,为几家正在合作的,或者是潜在合作的,提供更放心的农产品专业服务。  
& & &&然后我们会在农产品标准、质量、可接受度、品质检测、供应链管理做更大的投入,包括我们跟淘宝跟祐康,我们在各个领域一些深度的合作。我们公司核心就是做这四大块事情,然后才可能做供应商方面的事情。就是产业指导,标准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还有品质供应链管理方面,我们有三四层网上的服务,我们还有营销方面的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是一个全产业链,在关注的。但我们最后关注的,应该是供应上游的问题。  
& & & 然后这个是我们农村电商服务站的问题,我们现在在做这个的试点工作,在遂昌,我们已经有一百多个服务站,这是我们试点的照片,有机会希望跟大家做一点更深入的探索。   
& & & 我们跟阿里有合作,目前我们是唯一有县域里、县政府,跟阿里有这样一个战略性合作的机构,包括我们也获得了全球网商承认奖,最佳网站成就奖。  
& & & 然后我们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几个模块,我们做的非常多的是网上培训,其次是咨询当地的网上电商培训,其次我们协助供应商做产品开发,然后我们还会经常组织网上活动,然后是我们的技术咨询平台,可以为我们的产业链随时的解决问题,然后我们每个月开一场大会,教会供应商如何打造合适的农产品网络,包括我们提供免费的窗口宣传中心,然后我们也提供公交平台,也建设相当完备的网上数据库,我们把很多产品都通过我们的专业团队,分享到网上。包括网上跟金融、会计、电商的一些合作,让他们享受较低廉的一些产品。我们还会经常组织一些慈善活动,让我们网上不仅仅是一个做生意的活动,还会做些慈善这些正能量的东西。  
& & &&好,谢谢大家!
& & &&提问:生鲜采购标准有疑问,以红提为例,着色度与甜度,这标准是谁制定?农人还是我们采购端?着色度和甜度的控制是如何把握的?回答:先说容易的,甜度非常好把握,这市面上的一些普通的仪器,就能把它测出来。着色度,目前,我们还是以目光观察。标准由我们这边定。比如红提,整个行业产有一千斤,我们不会只选一百斤,一般要取百分之五六十大概,偏好的,百分之四十可能就不选了。这些经验是要靠我们种植户提供的,包括我们背后的农业局,农科的一些技术人员,给我们共同去制定,ok,是这样。
快速浏览最新农业资讯,即时分享电商经验之谈,惠农资讯期待你。欢迎各地的新农人加入我们的湖北新农人联合会(群号:),大家一起来交流和研究,共同开阔农业新前景。【电商研究】农产品电商:把一切都从头来过?
农产品电商的三大痛点一直流传的“四千农产品电商无一赢利”的报道结合起来,引发一个思考:农产品电商是不是在陷入一个难以走出的误区?这就是在快速跟随一般商品电商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比如说,农产品电商特别是生鲜电商行内大体认同四条出路:本地化、社区化、O2O、品牌化,但具体的落地模式却相当困难,至今缺乏十分有力的成功案例,反倒是一批率先探索生鲜O2O的企业不幸成了“先烈”。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发现,农产品电商有三大痛点。其一,农产品电商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一样突入电商,但电商基础却不牢靠。如果从内涵角度看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商品信息对接为主的交易撮合阶段、以支付和物流为支撑的商品直接交易阶段,目前正在进入金融全面渗透、产业链深度整合、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电商新经济阶段;如果从形式演化的角度看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B2B率先兴起、C2C异军突起、B2C遍地开花几个阶段,到现在这三大形式已经开始融合,许多电商企业呈现混业经营状态,既有B2B,也有B2C;一些个体创业者也从C2C开始倒切B2C;现在更是到了向C2B演化的趋势。而农产品电商,基本上以2009年为暴发点,开始快速发展,是在整个电商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被动带入的,基本没有经历以商品信息对接为主的交易撮合阶段,直接进入以支付和物流为支撑的商品直接交易阶段;也没有经过一般工业品的B2B阶段,而是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网络零售市场,无论B2C还是C2C,均是简单模仿现有的一般商品电商。而从本质上来说,一般商品的电商与农产品的电商是有巨大差异的,目前的电商模式也不是为农产品而专门发明的,甚至有些地方是不适用于农产品的。农产品这种“半路杀入”,也明显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人才储备、产业配套上准备不足,带来诸多的不清楚、不适应、不会干、不理会的问题。其二,农产品电商像没有完成后期剪辑却为赶黄金时段上映的电影一样超前杀入电商市场,但生产基础却不牢靠。目前的一般商品电商,早已过了标准化生产的阶段,开始步入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的阶段,小量多批、随时翻单已经成为电商的生产基础。然而,农产品具有完全不同于一般工业品的特殊性质,既不可能像工业化一样完全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更面临产业链分割、供应链不成熟的严峻现实,多少生鲜电商跌倒在这个软肋上!可以讲,农产品电商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反倒不正常了。所以,套用一般电商的“轻资产”模式根本在农产品电商上无法施展,生产上的非标准化与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往往导致一个结果,只要有大批量订单,一般也必然伴随大量的差评与退货。常规的物流仓储也不适用于农产品,特别是在生鲜电商方面,其在保温、保湿、包装、运输上的苛刻要求,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还需要科技创新与流程再造,成为一个复杂的新系统工程,多少电商企业为此而倒在探索的征途上。其三,农产品电商像没有名字也没有番号的士兵徒手上阵一样杀入电商战场,根本无法辨认谁是谁,品牌化的基础很不牢靠。必须承认,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绩,比如产生了一批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地域公用品牌,消费者知道了螃蟹要吃阳澄湖的,苹果要吃陕西的,脐橙要吃赣南的,等等。但总体看,农产品品牌化的进度明显落后于一般工业品,当我们可以熟悉地道出诸如白色家电几大品牌、服饰品牌多少强等成熟市场品牌的时候,农产品品牌真的是相形见绌。我们能叫得上的,什么乳品上的伊利、蒙牛,什么冷冻食品上的三全、思念,什么肉制品的双汇、雨润,等等,其实是食品工业的品牌;在真正的初级农产品领域,特别是在生鲜领域,地域品牌有,但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短缺,比如我们想吃陕西苹果,却不知道哪家企业供应的陕西苹果正宗,更不要说什么洗澡蟹、进修鸡之类的东西。在电商发展的中级阶段,为了适应品牌消费的需求,一大批“淘品牌”应运而生,典型的代表就是韩都衣舍;而农产品电商到了今天,既没有线下的大品牌,也缺乏线上的“淘品牌”,只剩下白牌产品的同质低价恶性竞争。农产品在线下培育大品牌可谓任重道远,而在线上发育“淘品牌”可谓万里征程刚起步。农产品电商需要三大系统改造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应该从三大方面进行系统改造。其一,放宽农产品电商的视界,农产品的电商历程应该从头来过。电商在中国的历程,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已经由简单的网上卖货升级为新经济、新动力和新基础设施。在电商走过的历程中,也对多种形式的电商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B2B、B2C、C2C、C2B、F2C、P2P等全面活跃,O2O高歌猛进,不仅世界电商有的中国都有了,而且世界还不成熟的中国也都大胆推动了,大有“超英赶美”之势。但是,自2009年兴起的农产品电商,却在2012年的全面暴发之后过早地陷入激烈竞争的红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直接从电商历程的中期阶段开始,也大多数局限于不大适合一般农产品的C端市场,必须要有思维上的突破。一方面,要重走电商“初级阶段”,把初期的信息搓合历程补上,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另一方面,放宽电商的视界,B2B、B2C、C2C、C2B、F2C、P2P等都可以探索,不要限制在狭窄的C市场。一亩田、雨润果蔬、链农、大厨等着眼B端市场的电商出现,是一种必然;即使一亩田不幸倒下,也会有其他的“××田”涌现出来。同时,也不要人为地把线上线下对立起来,把电商与传统经纪人、批发市场对立起来,大家共同的任务是解决农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城乡互信不足的问题,是在为从根本上破解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问题而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也不宜盲目自大,必须对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力军作用和较高的运行效率表示尊重,可以改造提升批发市场,却万万不到推倒重来的地步。其二,从夯实基础做起,农业产业链应该从头来过。一些生鲜在痛苦的遭遇后,把重心挪到了国外农产品上;一些幻想着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PK的电商在数次碰壁后悄然放下了理想的身段;一些想用互联网弥合农业各产业环节之间裂缝的先锋不觉间成为让人倍感遗憾的先烈!于是一种沉痛反思在开始,是我们的商业模式错误了吗?是我们的消费层次还没有到这个程度吗?还是细节的错误导致了龙种变为跳蚤?当多少反思还在围绕电商这个中心转圈的时候,一些行业的先行者终于开始意识到,在一个小农经济特征依然明显的时代,让老式的锄头直接链接上互联网是困难的。这些年的诸多教训足以让我们渐渐明白,击倒农产品电商的不是电商本身,而是隐藏在电商背后的供应链,而供应链的背后还有更为根本的产业链。如果再说得严重一点,农业还在中世纪,而电商却在迈向新星球!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既无法标准化,也无法进行科学高效的全程可追溯,更不会顺着电商的思维瞬间转变,仅仅强烈的传统惯性,也会导致这个转变过程变得极其漫长!所以,一些农产品电商在有了规模之后,无奈地走向了“重资产”的“奴役之路”!然而,仅靠这些电商就能从全局和根本上改变农业吗?是十分困难的。现在需要互联网加速向农业渗透,更需要农业的适度规模化来支撑,还需要依赖大量新农人与职业农民来担当,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其三,向成熟的行业学习,农产品品牌建设应该从头来过。有一天早上,我吃了一碗比较正宗的乾县豆腐脑,顿时想起了儿时的味道,直到晚饭时候还在幸福地回味,由此不觉联想到农产品电商的问题。如果说农产品也可以像工业品一样没有地域差别、季节特征、风土人情内涵在里面,则努力地标准化直至千品一面是方向,但农产品的真实状态不是这样的,这样对工业品电商的跟随是有路线上的错误!所以,农产品电商与工业品电商相比较而言的标准化劣势,也因为自身的特点又变为优势,这就是地域特色鲜明、季节特征突出、风俗人文内涵丰富,有更多的差异化、好故事可以挖掘。既要向美国的新奇士橙、新西兰佳沛猕猴桃等标准化产品学习,也要立足于地方特色,开发气象万千的特色品牌出来。如果说要一台深圳电视是可笑的,准确地说是应该选长虹还是海信,与地域何干?而农产品恰恰要问,螃蟹是阳澄湖的吗?苹果是陕西洛川的吗?枸杞是宁夏中宁的吗?所以,农产品电商的品牌之路,注定要分两步走,先从培育原产地域标志等区域公用品牌开始,然后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培育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其过程就像电商的一句行话:品类靠政府,品牌靠企业。农产品品牌将来会呈现“地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构造,而在目前各个农产品品类加速全面上网、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农产品电商品牌的发展也会加速,也会出现像当年“淘品牌”暴发一样的农产品“淘品牌”黄金时代,会有一批企业把握机遇脱颖而出!总之,农产品电商如果按照一般电商的标准来看,肯定是一艘到处跑风漏雨的破船,不是某一个地方的修补就可以焕然一新;一定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造,要系统联动;而且也像冰山一样,不是露出的10%的部分的问题,而是藏在水面下面90%的部分的问题,要有深度全面的重整,这不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也不是电商单个环节的事情,而是整个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去等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与产业链的日趋成熟,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甚至引领这个转变,但必须明白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之大、费力之巨和耗时之久,像愚公移山那样持之以恒地前进着、探索着,不舍昼夜!
中央部委各省商务厅市级部门区县商委直属单位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知名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城市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