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集成波导缝隙天线hfss的通孔在hfss里面怎么实现

基片集成波导槽阵列天线的仿真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片集成波导槽阵列天线的仿真研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HFSS15在基片集成波导单脉冲馈电网络仿真中的应用
&&&&来源:ANSYS&&&&作者:&&&&&&&&&&&&
关键字:&&&&&&&&
本文介绍了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以及单脉冲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对基片集成波导金属化孔的网格划分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工程需求设计了Ku波段的电大尺寸馈电网络,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优化的可行性,同时也再次验证了HFSS软件对基片集成波导电路的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Hirokawa和Ando于1998年首先提出了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即在介质基片中制作两排金属化通孔,与上下表面围成准封闭的导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波导,SIW体积小、重量轻;同时,相对于微带线等传统电路,SIW损耗小、辐射低。吴柯教授以及其他的专家学者对SIW进行了数值分析、建模及特性分析,并实现了各类高性能的器件,例如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移相器、天线单元及阵列等。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单一器件往往不能满足系统需求,各组件、部件乃至各子系统一般都要求尽可能使用同一种传输线,从而保证内部连接更为紧凑,使得损耗更小,性能稳定。由于基片集成波导的结构包含大量金属化圆孔,仿真软件在仿真的时候,往往导致计算机内存不够而运行终止,或者占用内存较大而降低仿真效率。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单脉冲网络的项目需求,运用HFSS软件,采用优化设计模型,设计了基片集成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在考虑到各项误差后,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优化模型在基片集成波导设计中的高效性,也证明HFSS在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实用价值。
2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
2.1基片集成波导
图1 基片集成波导结构
&&& 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是一种新的微波传输线形式,其利用金属过孔或金属柱,在介质基片上实现波导的场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由于其传播模式和传统的金属波导相同,因此在电性能上,其等效为一段填充有介质的金属波导,等效宽度可由等效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 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
&&& 其中a'为基片集成波导的宽度,W是金属化孔间距,R是金属化孔的半径,而a为填充介质的等效金属波导宽度。为提高仿真效率同时防止电磁波从金属化孔间泄露,一般取3R&W&4R。
2.2单脉冲馈电网络
图2 单脉冲网络
&&& 在机载和弹载系统中,广泛采用平板式的单脉冲天线,如图2所示。这种单脉冲天线在物理上被划分成四个象限(1-4),每个象限射频信息(E1-E4)通过多层馈电网络合成后汇聚到单脉冲比较器(I-III),单脉冲比较器作为整个单脉冲天线的关键部件,把四个象限的射频信号合成为一个和波束(E&S),两个正交差波束(E&D&、E&D&)方向图。
3 单脉冲馈电网络的HFSS仿真
3.1优化模型
图3 基片集成波导的网格划分
责任编辑: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 tel:027-/21。
分页导航: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基片集成波导%2f微带转换接头设计研究.pdf5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南京邮电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转换接头设计研究
姓名:徐苏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指导教师:程崇虎
座机电话号码
南京邮电人学硕:i 研究生学位论文
近年以来,基片集成波导 Substrate
Integrated
波导演变而来的。与矩形波导不同的是,它采用双排平行的周期金属通孔的结构来限制电磁
波的传输,起到了电壁的作用,将电磁波限制在壁内空间传播。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兼有矩形
波导的高品质因数和微带线结构的易于加工、集成、成本低廉的优点。目前基片集成波导已
经在微波毫米波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滤波器、功分器、定向耦合器等微波常用
元件的设计。
SIW与微带线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因此SIW与微带线的转换接头是一种常用的微波元
件。现有的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的转换接头大多设计在同一平面上,微带线通常采用阶梯
形渐变结构。这种转换接头平面尺寸偏大,为此本文研究了层叠结构的转换接头。异面结构
馈电将馈电结构换到另一层平面上,减小了在同一平面上的面积,从而减小了器件的体积,
便于集成。
本文在对基片集成波导与微带线转换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若干常用的平面馈电方式以
及异面馈电方式:缝隙耦合馈电。在基片集成波导上表面开沿窄壁的缝隙,并在上方利用微
带线进行馈电。在本文中,对SIW的平面转换方式和异面转换方式进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HFSS15在基片集成波导单脉冲馈电网络仿真中的应用
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单脉冲网络的项目需求,运用HFSS软件,采用优化设计模型,设计了基片集成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在考虑到各项误差后,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
HFSS15在基片波导单脉冲馈电中的
[导读] 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单脉冲的项目需求,运用HFSS软件,采用优化设计模型,设计了基片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在考虑到各项误差后,测试结果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优化模型在基片集成波导设计中的高效性,也证明HFSS在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实用价值。
Hirokawa 和Ando于1998年首先提出了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即在介质基片中制作两排金属化通孔,与上下表面围成准封闭的导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波导,SIW体积小、重量轻;同
时,相对于微带线等传统电路,SIW损耗小、辐射低。吴柯教授以及其他的专家学者对SIW进行了数值分析、建模及特性分析,并实现了各类高性能的器件,例
如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移相器、天线单元及阵列等。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单一器件往往不能满足系统需求,各组件、部件乃至各子系统一般都要求尽可能使用
同一种传输线,从而保证内部连接更为紧凑,使得损耗更小,性能稳定。由于基片集成波导的结构包含大量金属化圆孔,仿真软件在仿真的时候,往往导致计算机内
存不够而运行终止,或者占用内存较大而降低仿真效率。
本文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单脉冲网络的项目需求,运用HFSS软件,采用优化设计模型,设计了基片集成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在考虑到各项误差后,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优化模型在基片集成波导设计中的高效性,也证明HFSS在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实用价值。
2、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单脉冲馈电网络
2.1、基片集成波导
图1、基片集成波导结构
基 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是一种新的微波传输线形式,其利用金属过孔或金属柱,在介质基片上实现波导的场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由于其传播模式和传统
的金属波导相同,因此在电性能上,其等效为一段填充有介质的金属波导,等效宽度可由等效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1 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a'为基片集成波导的宽度,W是金属化孔间距,R是金属化孔的半径,而a为填充介质的等效金属波导宽度。为提高仿真效率同时防止电磁波从金属化孔间泄露,一般取3R&W&4R。
2.2、单脉冲馈电网络
图2、单脉冲网络
在机载和弹载系统中,广泛采用平板式的单脉冲天线,如图2所示。这种单脉冲天线在物理上被划分成四个象限(1-4),每个象限射频信息(E1-E4)通过多层馈电网络合成后汇聚到单脉冲比较器(I-III),单脉冲比较器作为整个单脉冲天线的关键部件,把四个象限的射频信号合成为一个和波束(E&S),两个正交差波束(E&D&、E&D&)方向图。
3、单脉冲馈电网络的HFSS仿真
3.1、优化模型
图3、基片集成波导的网格划分
大 型基片集成波导电路往往金属化孔的数量较多,这些金属化孔是弧面。在HFSS中,为了保证仿真的精度,弧面所需的网格数量往往远大于平面。图3是工作在X
波段的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线。基片宽度14mm,金属化孔的半径为0.25mm,默认的圆柱面的划分为0,网格数量为19953,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金属
化孔的区域自适应的加密程度远大于其它区域。
优化模型的关键在于调整圆柱面的划分数量,从而使得网格的数量下降到计算机内存可接受的程度,
但是同时又要保证仿真的正确性。图4是对图3所示传输线进行仿真的结果,对于金属化孔,默认的圆弧面网格划分数量为16。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划分数量从
16降低到6,网格划分对应的数量从19953降低到5455,而回波损耗的误差约0.5dB左右,插入损耗误差小于0.02dB,相位的误差小于1度。
当然,不同复杂程度的模型对应不同程度的误差量级,因此兼顾到效率和运算精度,最终取圆弧面的网格划分数量为10。
图4、圆弧面网格划分不同数量下的仿真结果。a)回波损耗;b)插入损耗;c)相位差异;d)网格数量
3.2、设计实例
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片集成波导单脉冲馈电网络工作在Ku波段,它主要由四个3-dB电桥,四个90度移相器,以及四个1:8功率分配网络组成,如图5(a)所示。其中输入口为端口1-4,共四个,1口为E&S,2口和3口分别为E&D&和E&D&,
而4口称为Q口,一般接匹配负载;输出口为端口5-36,共32个。图5(b)为整个系统在HFSS中的仿真模型,其中1-4口,SSMA水平输
入,5-36口SMP垂直输出,基片集成波导主体电路通过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到同轴端口。设计的印制板采用厚度为1.016mm的Rogers
RT-6002,该介质板介电常数为2.94,由于参杂了陶瓷粉,因此质地较硬,同时相位的温度稳定性较好,特别适合高频使用。由于本设计要求工作在Ku
波段,因此金属化孔的半径为0.2mm。采用IBM服务器X20,64G内存)最终经过8次的迭代,如图5(c)所示。
图5、基片集成波导单脉冲网络的原理图(a),仿真模型(b),仿真收敛状态(c)以及实物图(d)
人力资源师
(责任编辑:sunning)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咨询报名咨询报名MSN:
美网络监听所用间谍系统曝光...
华天软件的3D软件SINOVATION、三维浏览器SView在国内数字化设计制造、3D可视化应用、3...
美籍华人桥梁建筑工程师邓文中:创新是科研连接创业的桥梁 来源:长江网 | 发布时间:...
本报记者 于 南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多渠道获悉,港股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正在全...
6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王略乓恍猩钊牍喾锔咚俟方ㄉ枰幌叨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
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结果
国家承认 社会认可 成考学历足够“硬”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转换接头设计的研究,基片集成波导,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半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片集成波导 2f微带转换接头设计的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fss矩形波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