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务进农村服务乡亲

电子商务进农村 方便了店家和村民·重庆日报数字报
第001版:要闻
&&&&&&&&&&
渝北兴隆镇广佛村:
电子商务进农村 方便了店家和村民
本报首席记者 张莎 实习生 蒋静
如果,你还以为网购、网销只是城里人的事,那你就落后了。 2月13日,记者来到渝北区兴隆镇广佛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店主黄莉站在“农商通”信息机前,熟练地用扫码枪扫描重庆中百仓储超市商品目录“进货”。“现在我们也进入网络时代,缺货了动动手,第二天就有配送员送货上门,省事又省心。” 从农家小卖部到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2009年,当黄莉在广佛村开起一家小卖部时,万万没有想到,五六年后,她的小店会变成一个集日用品销售、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金融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
2014年,黄莉的农家店被纳入渝北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按照市商委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建设。期间,区商委为她的小店安装了“农商通”信息机,对整个店面进行了重新装修和功能分区。如今,小店的经营面积达到了180平方米,经营品种达到了850种。 “最有用的就是这个‘宝贝’。”黄莉指着收银台上的“农商通”信息机告诉记者,通过这台机器,她能够实现电子订货、商品购销信息发布、移动充值、刷卡消费、现金存取款等操作。 这不,丈夫彭应荣点货时,发现枸杞、八宝粥、芝麻糊等商品快售罄了,赶紧让黄莉“进货”。只见她点开的“农商通”上,各项功能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点击“商品销售”图标,从“订购管理”界面进入,再翻开重庆中百仓储超市商品目录,缺什么直接用扫码枪扫描货号,不到3分钟,系统就显示操作成功,只等第二天配送员送货上门。 “网购进农村,不用再为进货奔波,方便多了。”黄莉告诉记者,以前小卖部进货,一般去镇里采购。有时包车前往城里的盘溪市场,一来一去不仅耗费一整天,还要花去不菲的车费。 采访中,村民钟立红走进店里,请黄莉帮她取3000元钱。原来,钟立红在外打工,刚回家乡。听说村里的农家店能够提供现金存取款业务,索性在家门口取奖金,安全又方便。 “各项附加服务,不仅方便了父老乡亲,还给我家带来客流量。”黄莉高兴地告诉记者,“之前店里一天的营业额也就一两百元,现在一天至少1000元。” 有了网络平台 鸡鸭蔬果不愁销路 没有文化、不懂电脑,也从不知什么叫网络,70岁的广佛村农民孙正花在前不久也赶了回时髦:自家的50个土鸡蛋,通过网络,被重庆中百仓储超市收购。 孙正花的这次网络交易,正是通过黄莉的农家店完成的。 在黄莉的农家店墙上,挂着一个大型的LED显示屏,屏幕与“农商通”相联,滚动显示着村民出售、求购的农副产品,以及中百仓储最近需要收购的农副产品。 上周,孙正花提着50个土鸡蛋,打算去镇里赶场,村干部提醒她先去找黄莉。 (下转3版)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你好,游客
欢迎访问水都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助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丹组办
& &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深入推进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市)建设,深化&双十星&争创活动,在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着力服务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和大众创业,丰富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形式,不断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 & 服务农产品销售,加快集体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丹江口市部分山区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缓慢,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严重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有效破解贫困村无钱办事难题,丹江口市委组织部在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推广销售农副产品,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已在40个行政村开通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既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管理难等问题,又有效破解了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和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土关垭镇青年欧阳静梅,在外务工学习摄影,返乡后同丈夫付兵在集镇经营一家婚纱摄影店,发现本地乡亲自制的武当高山干野菜品质上乘,广受欢迎后,懂摄影技术和电脑技术的欧阳静梅,萌生了在镇上开办网店的想法。在镇电子商务代办员的帮助下,她在网上成功注册了一家网店,成为了一名山货淘宝店主。她悉心经营并依靠产品摄影方面的优势,一面为群众办理各项网络服务,一面收购百姓手中的优质山货,不到一年时间,欧阳静梅的网店越做越红火,丈夫也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打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仅今年前3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70000多元。
& & 服务物流配送,增强为民办事能力。结合客车村村通工程和通镇公交等社会现有物流能力,该市着力打造乡镇物流协商平台,乡镇电商代办点通过协商利用现有物流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解决传统电商难以解决的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提高了物流网络配送能力。结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双十星&争创活动,以各镇、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该市按照服务设施&八个一&的标准,在全市新建农村电商服务代办示范点36个,发展电商代办员72名,其中基层党员39名。基层党组织、党员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以电商代办点为抓手,通过网络,为群众提供至少7项便民服务,拓展了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功能,增强了服务手段和措施,对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 & 服务网络覆盖,提升群众生活水平。该市研究、制定了&百村万户&计划,健全网络服务体系,协助市电信分公司推广&幸福新农村&电视平台业务。通过政府搭台、电信唱戏的方式,充分运用市场力量,以电视业务发展反向促进高速光纤网络在广大农村的建设和普及。截止目前,全市电信网络已经建成主干光纤通讯网络,87个行政村(社区)接入光纤网络,55个行政村(社区)接入宽带网络,全市网络覆盖率达到76.6%,预计年底将达到85%以上。该市整合各单位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综合指导意见,鼓励青年人通过电商创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投身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当中去,通过&先代买后代卖&的模式,在基层群众中普及电子商务知识。通过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代买服务项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出村即能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拓宽了村民购物渠道,提升了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实现服务基层的同时,以代买服务促进代卖发展,为农村的农特产品打开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
& & 服务大众创业,引领群众致富增收。该市积极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回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群体从事电子商务,为小微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其他增值服务&的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拓宽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空间,有效拓展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习家店镇青年杨宏,听说市里在推进电商进农村后,毅然辞去年薪10万的外企医护工作,回乡走上&快递&创业的道路。在市委组织部和习家店镇党委的帮助下,杨宏拿到了丹江口市农村电子商务及大学生创业贷款,并同圆通速递公司和市公交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顺利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圆通速递乡镇级分站,承接圆通速递公司在江北5个乡镇的全部快递业务。杨宏自己说:&这样不只是自己能创业,也能解决家乡一部分人就业并带动其他年轻人创业,真是造福了大家。&
相关新闻 & & &
& (12/14/:19)
& (09/11/:22)
& (09/10/:53)
& (10/11/:37)
& (09/11/:01)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本周热门内容
中共丹江口市委组织部主办 中共丹江口市纪委、中共丹江口市委统战部、中共丹江口党史办 中共丹江口市委党校、丹江口市档案局协办
地点:丹江口市沙陀营路88号 联系电话: 邮编:442700 投稿信箱: 推荐显示设置:1280像素×768像素
Copyright& 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
技术支持:丹江口市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Processed in 0.004 second(s), 5 queries, Gzip disabled版权声明:
本篇视频及文字,均为丽水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乡里乡亲】电商进村
连播乡里乡亲播放列表宁夏农村电商,谁能赢得乡“亲”?
  释放农村购买力,逐渐实现与城市无差别消费,京东、淘宝纷纷布局,千余家本土电商摩拳擦掌——宁夏农村电商,谁能赢得乡“亲”?
何富成 插图
  核心提示
  在刚刚过去的“双11”“双12”电商销售盛宴中,宁夏人贡献了2亿多元的份额。未来,随着宁夏农村网络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商成为一块“大蛋糕”。面对巨大的市场份额,宁夏1000多家本土电商摩拳擦掌,京东、淘宝等电商巨鳄也跃跃欲试,在宁夏农村布局,抢占市场。除此之外,今年宁夏还实施了千村电商计划,建立15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中心,10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方位开发农村市场。未来的宁夏农村,谁是第二个“淘宝”?
  电商企业抢下乡
  消费潜力巨大 农村用户“吃香”
  今年“双11”的网购战火不仅“烧”在城市,也“烧”到了农村。“有低头学着用手机看货下单的,有围坐在电脑和大显示屏前面让人帮着选衣服、挑电器的。有中年男女,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好不热闹!”同心县同德村的马福仓说起“双12”当天,该镇淘宝服务站里人气高涨的网购“盛况”。仅“双12”当天就下了几十个单子,大伙儿都说比去村镇购物划算多了。
  电商将触角深入到农村。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等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还是宁夏电信、宁夏农大大等本土互联网企业,都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农村,来到广大农民的身边。阿里巴巴投资百万元在青铜峡7个乡镇、10个村实施农村淘宝千乡万村计划,顺利带动起青铜峡淘宝的热潮。京东也在贺兰县布局,建构农村电商平台。而来自本土的电商如农大大、宁夏网虫的“嗨生活”、以及“优百贸”等也凭借自身的优势,扎根农村。农大大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在贺兰县建立了农资销售平台,还将贺兰县的优势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城市的网络购买力已开发得较为充分,而农村的消费潜力有待激活,这是吸引电商企业抢滩农村的动力所在,也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京东商城宁夏馆的负责人王平告诉记者,农村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同时消费观念和习惯也逐步与互联网接轨,现在正是布局农村市场的大好时机。“电商+农村”的发展新模式,将使农村购买力得到释放,逐渐实现与城市无差别的消费。而对各大电商企业来说,谁先抢到用户、占领市场,则是一场关键之战。
  农民“淘”渠道
  农产品进城 消费、销售双渠道
  家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的赵娜,通过手机淘宝店销售自家的大米。“每天能卖掉几十斤,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比商贩收购的价格高。”赵娜笑着说,她从今年开始接触手机电商,在手机上开启了自己的微商之路。同时,她也从网上“淘”宝,小到毛巾,大到电器,在手机上一操作即可。“再也不用骑上摩托车到镇上或者搭车去银川城里买了,很方便!”
  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村民张继军想买台旋耕机。在电子商务服务站,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咦,这么大个家伙网上都有啊,价格还便宜。”
  “你买旋耕机就买常柴的,我觉得还是那个牌子的好。”
  “你看别这配套的东西还多得很。”
  千村万商进农村带来的变化,除了能享受到与城市无差别的消费,还开拓了一条农产品进城的便捷销售渠道:集中整合当地各类农产品信息和本企业电商平台优势,将当地特色优质农产品纳入自营采购体系或特色农产品招商体系,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也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中宁县长山头村的唐惠军是一个网络达人。他在阿里巴巴开了一家枸杞店,一年销售上万斤枸杞。今年,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又在京东宁夏特色馆注册了自己的小店,不仅销售中宁枸杞,还销售宁夏羊肉、大米等众多特产。“这是农民开眼界和长知识的平台,用好它,就不用再去外地打工。”唐惠军说。
  当地政府“淘”环境
  打造服务网 提升“硬环境”
  京东宁夏特色馆、农村淘宝服务站、淘宝地方特色馆……随着电子商务在宁夏越来越多的农村落地,昔日“高大上”的电子商务平台,来到了广大农民身边。
  今年,宁夏已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15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0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构建覆盖全区大部分乡村的电子商务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开展面向农村居民的代购代销服务,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市场,引导农村青年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活动,实现农民生产生活用品采购价格降低15%-20%,创造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由点及面,由试点县(市)到全覆盖,一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正在农村慢慢形成,各地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也随之不断完善。
  对于各县来说,如果把各电商企业的“触角”联系起来,资源整合起来,无疑将为当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插上无形的翅膀。为此,在各地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建设的基础上,宁夏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关键问题,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
  “以前电商没有进驻之前,网上购买的东西快递到不了家,也是白着急;现在随着快递下乡、电子商务硬件配套起来后,才能发展农村电商。”宁夏信息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只有政府、电商、快递、县(区)各个部门群策群力,才能把农村电商这盘棋搞活,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记者 赵 磊 实习生 王 睿)
  来源:
[责任编辑:石家庄日报记者 焦莉莉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相隔千里的买家和卖家就能连在一起。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近日,平山县温塘镇的胡韶刚在手机“掌上便利店”下单订购了一桶油,20分钟后就收到了商品,且价格还比实体店便宜了12元钱。如此便捷的网购服务,来自于移联网信集团打造的“线上+线下”农村电商新模式。
这仅仅是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两年,电子商务快速涌向我市农村地区,培育出多种不同的模式,在各地多点开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三级服务网络逐渐完善
我市继去年正定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今年行唐也跻身这一行列;另外,晋州、深泽、赵县、新乐以及赞皇也被列入河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行列。目前,这些地域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
今年9月份刚刚投入运营的行唐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目前孵化网商26家。在服务中心四楼的企业产品展示区,行唐县天益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天龙告诉记者,现在农资营销推广竞争非常激烈,有了电商这个全新的手段,推广手里的农资产品和为合作社社员提供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最主要的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6岁的龙州镇坟台村农民魏立峰,和妻子李雪霞已经在家经营了7年超市。今年9月,他们率先成为行唐县第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魏立峰说:“过去村民来超市也就是买点日用品,如今,在服务站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到一站式的综合生活服务,大到家电、农耕器械,小到服装、日用品的网购都能在服务站办理了。”
正定县联姻河北慧聪,依托其体系内的1500万家买家和1300万家卖家资源和农村县域产业带项目优势,推进正定农村电商全面发展。目前,县级运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村级服务网点正在推进。
阿里巴巴集团也看好我市农村市场,选定栾城建设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为当地城乡居民提供网络购物和当地农资、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等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已经建设了500多家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其中既有政企合建网点,也有电商企业铺设的网点。晋州市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晋州建成106个村级服务网点,在藁城区建成村级服务网点46个;井陉县的河北舵手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县建成8个村级服务网点。随着立体服务网络的搭建,农村地区的流通和末端配送渠道也有所完善。
本土电商发展趋于成熟
上个月的“双11”,我市的移联网信集团以103亿的日销售额,坐实了“农村电商市场的领航者”这一称谓。
经过五年多的农村市场深耕,移联网信集团已在河北及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建立了700个县级仓储配送运营中心,设立了20余万家农村连锁加盟店。这些门店实行集中采购,统一物流配送,大大降低中间成本,不仅扩大了加盟店和代理商的利润空间,最终更使农村消费者得到实惠。
今年年初,移联网信“掌上便利店”APP正式上线,售卖零食饮料、粮油厨用、母婴用品等,并且具有搜索附近店铺、会员充值、手机充值、积分兑换等功能,在线支付(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门店去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客户用手机下单,20分钟即可送货上门。该平台上线后,仅一个季度营业额就突破了10亿元。
同样,河北365集团也在迅速把电商服务下沉至县城、乡镇、乡村。截至11月底,该集团在鹿泉改造了200多家农家店,统一升级为365好乡亲便利店。与普通的农家店不同,这里的好乡亲365服务平台可以网购快消品、数码产品、农资商品等,还是快递寄存点、金融便利店。
这些平台不仅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路”,同时还打通了农产品的“出路”。好乡亲365服务平台把我市特色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实现特色农产品与全国范围内的超市对接。“商品和服务,既要拿进来,也得送得出去。”该集团项目负责人说,农村电商也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把本地的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销售到全国各地去。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线上活跃的农产品店数量激增。行唐县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开展诚信经营的用户有6931家;深泽县在淘宝有2000多家农产品店铺;赞皇县农村电子商务的网店数有500余家,全县电商从业青年数达1000余人。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加强制度创新和扶持引导,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和运用,发挥电子商务带来的技术、信息、成本优势,整合农村传统流通、物流等资源,促进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通,解决农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12月2日,记者走进武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只见橘黄色与白色相间的商铺分立两侧,每间商铺都装饰一新。
涞源县六旺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涞源县东团堡乡的深山中,10年间,公司的养殖规模从500只发展到了40000多只,从单纯的饲养发展到了集孵化、养殖、深加工于一体,年销售额从一万元增长到了1000多万元。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1270万教师获益。破解廉价救命药谜题还需要政府的强化监管和严厉问责。面向全省遴选深受百姓喜爱的特色餐饮名店、特色农家院。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最美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评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