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华为好还是小米好和小米手机华为好还是小米好那一个好

您所在的位置: >
华为手机斗不过小米手机的原因分析
华为手机斗不过小米手机的原因分析
作者介绍:林峰,是一位手机IC设计从业人士。作者从定价、宣传渠道、文化这三方面分析了为什么华为斗不过小米,他认为,华为手机比起小米,缺少对消费者的“人性” 与 “心” 的理解。
我想声明一下,我说的“干不过”并不是指销量,因为以华为的渠道庞大和低价机型繁多,其手机销量已经为千万级别。而小米尚在百万级别。
我所说的“干不过”,更多所指的其Ascend系列和小米的对比,其话题性,受众欢迎度等等。
华为手机最近声势浩大,Ascend P1上市典礼更是群总云集,载歌载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华为春晚。
既然如此热闹,我们这些玩机之人,忍不住要将华为手机和时下的话题手机小米做一翻比较。
如果你期待这篇文章又是一番手机性能跑分大比拼,那对不起要失望了。因为我个人认为,在P1和小米这个级别的手机,性能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P1干不过小米,不在技术,而在定位和文化!
在对比华为和小米手机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星巴克卖的是咖啡么?
网上有个帖子说过,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服务。可我认为不止,星巴克卖的不但是服务,更是一种感觉,一种高雅轻松,悠闲舒适的感觉。所以,同样味道的咖啡,在星巴克可以卖40元,在麦当劳只卖15元。
其实在手机方面也是如此,同样性能的手机,现在争取客户的渠道和方法不再是靠硬件有多强,而是围绕着手机方面的文化作用有多大。
现在2千元左右的手机,尤其是Android手机,其实都已经硬件性能过剩,除非跑大型3D游戏。可又有多少人在手机上玩大型3D游戏呢?
一味比拼硬件对销售会有帮助,但帮助不大。我个人认为,只要能顺畅得跑起GPS导航软件的手机,就已经属于够用级别。其它的硬件上的性能提高属于冗余部分,有当然好,没有也影响不大。
下面,我从定价,文化,宣传渠道等3个方面将华为和小米做一些比较。
小米的定价1999,华为手机中定价与其相当的是荣耀系列,大概市场价1800,都是CPU为1.5G左右的手机。从参数比较上看不同点主要是小米为双核,内存1GB,而华为HONOR8860为单核机,内存512M。以100元的差价,消费者会选择谁?我想能掏1800元的人不会差那100元,所以大多会多掏100元选择小米手机。
如果用Ascend P1来对比,它这个2999的定价就比小米贵了不少。但同样是1.5G的双核CPU和1GB内存,使用起来性能其实相差不大。当然P1可能薄一些,“性感”一些。问题是国人要真想追求“性感”手机的话,为什么买你,为什么不买苹果?
想象一下一个美女在夜店掏出来一个华为手机,然后其它人清一色苹果,你觉得她会心里觉得好受么?所以,她为什么要买P1去追求所谓的“性感”?另外,性不性感不是你自己说的,是要由群众意识决定的。
小米的1999元定价实在非常高明!在同价格级别的手机性能无出其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它一上市就能如此轰动!个人感觉这个价格造成的轰动效应和话题传播可是比华为手机载歌载舞的上市典礼有效的多。
而且,现在买智能手机的人,大多为白领人士或者技术人士,而这些人现在的城市平均收入大概为左右,再加上日益高昂的物价,给手机的预算实际上不多。而2000元大概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坎,2000元以下,会比较轻松就能购买,而2500元或以上,可能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华为手机的上市典礼只是参加典礼的人爽了,用户和消费者没啥感觉,所以上市了就上了,没多少人知道。
所以,在定价方面,华为手机输了一筹。
其实,我把华为和小米手机拉在一起是有些自做多情,因为华为根本不把小米放在眼里的。
以华为手机背后的财力和实力以及狼性,其目标是在国内干掉HTC,在国际上追上三星,争做手机业界第一。可是,在国内,小米还真是成为了华为如鲠在喉的小作坊。看是看不起它,可它每次10万台手机10分钟卖完,心理总是不太舒服。
华为手机的销售渠道的建立相对其它手机公司来说容易很多。与运营商在网络设备上的多年合作基础,使得为网络运营商定制及合作销售手机的渠道天然自成。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手机能如此快速就达到千万级别。
可是,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华为手机缺少宣传和广告,华为的手机和消费者之间,始终存在运营商和代理商这一道沟渠。而华为骨子里的低调和冷感,使得对自身手机的宣传总是不到位。
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去电信办宽带,看了一下它们陈列的华为手机,我都搞不清楚华为智能手机的型号和种类。像我们这种算是电子业界的人士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的消费者谁会知道华为手机的好在哪里?
所以,我认为买华为手机的人,如果不是在运营商那被赠送的话费诱惑所以购买的,那就是在手机卖场被巧舌如簧的销售噼里啪啦地催眠之下所以购买。
慕华为手机之名欣然前往手机卖场寻找购买华为手机的人有么?有!但我个人认为不多。
以个人经验为例,我所买的2部华为手机C8500和C8650+都是电信办宽带送的900元购物券买的。C8650+还要另外加90元,然后再加100元才送保护壳、贴膜和4G卡。
所以,秉着便宜能用的心态,俺买了华为手机,给家里老人用。
而小米手机呢,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网络直销渠道。
从雷军后来的文章看,小米这一步其实这也是开初弱小无力的无奈之举。可反而走出了一条奇迹般的道路。
小米手机的话题性我就不多阐述了。你问问身边的同事有否听说过小米手机,我的同事10个至少有5个是听说过的。
简单地看看小米的论坛,你就会发现小米论坛的人气是多么得令人吃惊。
举例说明:一篇简简单单描述说怎么样调设置能令手机运行加快的帖子,竟然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就有967页X10篇=9670篇回复。
而华为的花粉论坛人气最多的两个论坛一个早上的帖子数是260和180篇,冷清呀……
因此也不难看出,小米手机靠的就是因为售价便宜和性能强劲所形成的话题性,吸引了众多人产生兴趣,进而通过论坛将人气聚集。然后通过人气的口口相传,形成了一种小米文化。
而且,就算是雷军本人,也低估了这股力量。
就如我前一篇所说,其2000元左右的定价,使的工薪白领阶层能够比较轻松地应付,就算是潘棵牵ба酪材芄桓旱5闷稹K裕10万台手机10分钟内卖完,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而口碑相传的销售力量,是最好的商业销售模式。我的女同事,对手机不太懂,但她老公就帮她买了小米手机,她也跟同事宣传说用得不错,她不自觉间就成为小米宣传的一份子。
而且,小米现在在运营商销售渠道方面开始发力。
我觉得小米如果能把供应链的力度理顺加强,下半年进入千万销量是有可能的。
当然,小米手机在售后方面力度还不够,但他们也在着手解决。作为一家2年左右的手机公司,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
在销售及宣传渠道方面,小米手机销量虽然比不上华为手机,但其受欢迎及话题性方面,完败华为!
前面分析了一下华为手机为什么干不过小米手机,但我认为这都是表象。而这一切表象,都来源于企业文化的不同。我拿华为手机和小米手机来作为对比,也是因为他们的企业文化差异很大。而企业文化又是产品不可避免的基因。也希望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文化对比,给我们电子行业的人士一些思考启发,我们的企业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这对我们的产品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这两家企业的文化,大家去网络上寻找一下就会有很多资料,我就不详细说明。我想从最简单的手机命名这个方面来做一个分析。华为最新系列的手机命名为“Ascend”。我想请问一下,在座各位有多少人一看到“Ascend”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发音的?我只能惭愧的说,我这个英语6级毕业,每天都写英文邮件的人第一眼并不知道怎么读这个单词。
我每次写这个单词,还得小心是否写错,是”Ascend”呢还是”Asecend”。 发音我就更不想说了,每次跟别人讲直接就说是“P1”,“Ascend”说了对方也不知道是什么。我想不单是我遇到这个问题,传媒界应该也是,于是,最终,一阵纷扰之后,华为最新系列的手机终于有了中文名―“二嫂的皮衣”或者 “阿三的屁”。
老实说,我不确定华为终端老大余承东看到引以为傲的手机被起了个这样的外号,是无奈还是好笑。而小米的手机呢,就叫“小米”! 每次听到就给人一种有趣,好玩,轻松易记的感觉。要是从广告和传播学方面来研究,这两个名字很是能做一番对比呢。
而大家能否从这两个命名看出这两个公司的心态和文化么? “Ascend”,意思为“上升”,“腾飞”。请问一下,是谁将会“上升”,“腾飞”?毫无疑问,是华为自己。所以,华为在给手机命名的时候,在意的是“自己”,在意的是华为这个“企业”,而不是消费者!完全不考虑消费者是否易记,会否给宣传和传播造成障碍!
这正是华为在面对终端消费者心态的问题,华为手机还是秉承着以前做移动运营商是的心态。以前只要市场部把运营商的生意拿下来,剩下的就是如何生产设备,把线联通,网络稳定!他们不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只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机房,基站。而且,不管是“Honor”,“Ascend”都给人一种非常强势的态度,这也是华为习惯的自我标榜以及狼性的基因所决定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华为的设计总监是老外,这些命名比较对老外的胃口,利于打国外市场吧。不管怎么说,单从命名这一项来说,华为手机又输了。不对,我应该说,是华为手机的文化输了!
最新安卓资讯
精彩安卓游戏
热门安卓软件
最热游戏排行
手机评测与导购互联网生态 +
华为手机反超小米的三大原因
本周有两家市场调研公司先后公布数据,Canalys和HIS。Canalys发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小米三季度的手机销量同比萎缩了8%;而华为智能手机交付量同比猛增了81%,已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名。同样,HIS发布的三季度数据显示上半年小米一共销售3470万部智能手机,而华为科技销售了5000万部,再次印证:华为手机中国市场环比增长,小米环比萎缩,华为出货量超过小米。华为和小米之间的国内手机业"一哥"之争,到今年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之前的二季度中,华为份额为15.7%,小米的15.9%,两者相距已经非常微小。此次华为在第三季度反超,两者差距也并不巨大,但为何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这主要还是源于此次"反超"背后的原因所在。原因一:模式可复制,但技术不可以小米的成功离不开其开创的以饥渴营销为手段的互联网手机营销模式,此种模式帮助其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占领国内手机市场,手机销量遥遥领先。小米的成功被众人看到,于是模仿者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袭来,一时间蓝海变红海,和自身相似的竞争者众多,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小米一炮而红的根源不完全是产品品质的胜利,而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高性价比+饥渴营销"。小米能利用此模式成功,在于其是第一个敏锐察觉到市场对于这种模式的需求,而这种模式本身并不稀奇,门槛也不高。事实也证明,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纷纷效仿,比小米更加"饥渴",更加"情怀",更加"高性价比"。虽然很多手机厂商并未完全真的超越小米,但的确让小米感受到了生存环境的挤压。华为荣耀从2014年12月宣布独立运作,也由此正式打响了与小米争夺市场的战争。无可厚非,华为荣耀在销售方面是在走小米走过的路,是小米众多模仿者中的一位。为什么华为这个"模仿者"可以反超?原因很简单,因为华为有技术。华为是全球三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技术专利积累是小米这类互联网手机厂商无法相比的。国内手机市场看似品牌众多,新品发布会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大多仍是东拼西凑"攒"出来的。如国内另一互联网手机厂商代表魅族,其在iPhone5S上市后没多久,也推出了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新机,但这一技术却是来自另一家科技公司"汇顶科技"。与这些"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手机厂商不同,华为以通信技术出身,市场布局全球,拥有自有品牌麒麟芯片,技术优势明显。今年华为和谷歌合作,研发了本年度两款Nexus品牌高端智能手机,又是一大新进步。华为手握的技术优势与小米的销售优势不同,前者不是短期可达到的,而后者却是"分分钟"可以复制的,因为毕竟消费者买的是好的产品,而非好的售货员。原因二:还是要看谁铺的路更长看谁铺的路更长,其实是看谁家的发展空间更大,视野更广。在这方面,华为明显要强于小米。小米毕竟是新兴企业,和华为这种已深耕多年的老牌科技企业不同,容易困于某一阶段的成功之中,找不到登上下一高峰的道路。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厮杀成一篇血海,几近饱和,于是小米开始将眼光投放到国外市场,第三世界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均成为他们即将或已经开始争夺的市场。但将眼光投向海外,并不代表着是高瞻远瞩,或是在为未来铺设更长的路。在开辟海外市场方面,华为算是老前辈,从亚非拉市场做起,再到现在成功站稳欧洲市场,华为的海外布局一向坚定,即便在美国受挫也没能扑灭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决心。现今,华为在亚非拉国家发展成熟,在欧洲市场也打出一片天,华为荣耀进军海外之路要比小米等企业畅通许多。当然,小米也可以说"我进军海外的决心也坚定",但国外市场不是说进便能进的,尤其是本身就拥有强大本地企业的欧美市场。因为小米有着极为严峻的问题:缺乏专利。不谈华为,即便是在国内名号远不入小米的中兴手机,也凭借其专利积累在海外市场已较好业绩,2015年第二季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成为了美国第四大的手机品牌。而小米至今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畅。缺少专利的问题在国内尚不明显,但若到了国外,就要被各企业"围追堵截",相信小米若要妄自进军,最先迎接它的,不会是销量,而是诉讼。这并非危言耸听,小米在印度市场试水时,便收到了来自爱立信的诉讼。相比小米还停留在为专利而苦恼的阶段,华为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快速提高品牌认可度。华为多年做的是企业业务,在全球企业用户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对于海外手机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个"新人"。不过好在华为海外经验丰富,从选择将手机品牌定为荣耀(英文:honour)开始,便在为布局海外市场设想。现在,华为手机已初步打开欧洲市场,而小米现今仍困于昔日的辉煌之中,想铺路,却怎么铺怎么迷茫。不论是进军海外市场,还是传闻明年将开售笔记本产品,这些铺设的道路均未走向明朗。也正是这种"迷茫"状态,让小米面对紧追不舍的华为,根本无法扩大本来优势,只能眼看着对手追上来,再超过自己。原因三:冬天的市场,已经不再"饥渴"前文曾提到,小米的饥饿营之所以可以爆发如此威力,是其正好击中了当时市场的需求,是顺势而为。几年过去,这个"势"早已变了,再捡起已经被后来人切过N遍的大蛋糕,相信没有消费者会愿意再愿意疯狂抢购了。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助其快速占领市场,但这占领的"市场"是有时效性的。市场偶尔会有"发烧"的情况发生,但若是一直发烧,那就糟了。小米成于"发烧",亦困于"发烧"。单一的产品线使其后力不足,致使长线布局也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小米的红米、红米Note、小米、小米Note四个热门产品线产品价位覆盖599-2299元之间,唯一超过3000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本销量却不甚理想。几个产品的表现直白地展现了小米现在的处境:想走高端,没人买账;再走低端却走不出原有的模式。然而华为的产品则从Mate系列高端产品一直延伸到千元级产品,对于用户需求有更好的覆盖。结语:对于近来外媒曝出的一系列数据,小米表示对数据不服,华为表示对方有时间打嘴仗不如踏实做好产品本身。对于一个动态化的高场而言,统计口径并不一定能够做到数据的绝对准确,但市场进入现今阶段,再争论一些并不能改变现状的几个数字也的确意义不大。在一个经历过由功能机到智能机切换风口之后,市场进入到一个充分竞争阶段,用户的消费日趋理智,"发烧"一次已经足够,为了健康着想,还是沉下心来,发掘产品本身、技术本身、互联网本身,才是关键。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硅谷动力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88号 京公网安备7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与华为手机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