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硬盘外观尺寸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参数吗?那些数字、字母都是什么意思

第1页:硬盘类型
台式机硬盘
  台式机硬盘就是最为常见的PC机内部使用的存储设备。随着用户对个人PC性能的需求日
益提高,台式机硬盘也在朝者大容量、高速度、低噪音的方向发展,单碟容量逐年提高,主
流转速也达到7200RPM,甚至还有了10000RPM的SATA接口的硬盘。台式机硬盘的厂商主要有希
捷、迈拓、西部数据、日立、三星等,市场竞争很激烈。
笔记本硬盘
  笔记本硬盘顾名思义就是应用于笔记本的存储设备,笔记本强调的是其便携性和移动性
,因此笔记本硬盘必须在体积、稳定性、功耗上达到很高的要求,而且防震性能要好。
  笔记本电脑硬盘和台式机硬盘从产品结构和工作原理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笔记本硬
盘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巧,目前标准产品的直径仅为2.5英寸(还有1.8英寸甚至更小的)
,厚度也远低于3.5英寸硬盘。一般厚度仅有8.5mm-12.5mm,重量在一百克左右,堪称小巧
玲珑。由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狭小、散热不便,且电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动中难以避免
的磕碰,对其部件的体积、功耗和坚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记本硬盘本身就设计了比
台式机硬盘更好的防震功能,在遇到震动时能够暂时停止转动保护硬盘。
  笔记本硬盘由于受到盘片直径小、功耗限制、防震等制约因素,在性能上相对要落后于
台式机硬盘。在桌面系统中,硬盘电机主轴转速7200转称为主流,万转的硬盘也已推出,而
在笔记本中还是以4200转为主,部分新品则使用5400转的硬盘,主要是因为笔记本硬盘空间
狭小,而且采用高速电机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功耗和发热量。而在缓存容量方面笔记本硬盘也
略微少于台式机硬盘。转速和缓存都低,自然数据传输率方面也就较低了。接口方面笔记本
硬盘基本与台式机发展持平,市场上主流的笔记本硬盘都采用了ATA100的接口标准,富士通
公司也已经推出了业界首款2.5英寸的SATA硬盘。
  目前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发展方向就是外形更小、质量更轻、容量更大。东芝率先开发生
产了一种1.8英寸规格的硬盘,在一些轻薄笔记本上采用。不过目前1.8英寸的产品在零售市
场上极为罕见。这种超小型硬盘要通过一个转接口才能用在目前采用2.5寸硬盘的笔记本电脑
上。除了1.8寸的硬盘,更小的1英寸HDD(Micro Drive),容量已达到了4GB,其外观和接口为
CF TYPEⅡ型卡,传送模式为Ultra DMA mode 2。实际传输速度达到了5MB/sec左右。盘片转
数为3600rpm,缓存容量128KB。当然,这种硬盘目前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存储设备。
  笔记本电脑硬盘上往往保存有重要数据,再加上笔记本电脑的移动特性,其安全性能是
很重要的指标。现在的硬盘都支持S.M.A.R.T(自动检测、分析及报告)技术,使用S.M.A.R
.T技术,可有效保护你的硬盘。 可预测的硬驱故障是由硬驱性能逐渐恶化引起的。实际上
,硬驱故障的60%都是机械性质的,对此类故障,S.M.A.R.T可一显身手。S.M.A.R.T可以对
数据提供有效的廉价保护,有助于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并且预先报警能让你安排及时更换
  此外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硬盘还采用了SPS技术,SPS(ShockProtectionSystem)即震动
保护系统。使硬盘在受到撞击时,保持磁头不受震动,磁头和磁头臂停泊在盘片上,冲击能
量被硬盘其他部分吸收,这样能有效地提高硬盘的抗震性能,使硬盘在运输、使用及安装的
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免受震动的损坏。有些产品更是采用了第二代保护系统(SPSII),可以更
有效的防止由于外界的震动所引起的硬盘损坏。
服务器硬盘
  服务器硬盘在性能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台式机硬盘,这是受服务器大数据量、高负荷、
高速度等要求所决定的。服务器硬盘一般采用SCSI接口,高端还有采用光纤通道接口的,极
少的低端服务器采用台式机上的ATA硬盘,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服务器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服务器硬盘转速很高,7200转、10000转的产品已经相当普及,甚至还有达到15000转的
。它还配备了较大的回写式缓存,一般为2MB、4MB、8MB或16MB,甚至还有64MB的产品。平均
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
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除了采用家用硬盘具备的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
,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
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为了提高可靠性,服务器多采用了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技术。RAID技术相当于把一
份数据复制到其他硬盘上,如果其中一个硬盘损坏了,可以从另一个恢复数据。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
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于大约有10-50人同时在正常上
班时间随机访问服务器或工作站。在此种情况下建议选择SCSI接口硬盘。
  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主要面向执行关键任务且工作负荷很重的文件服务器,其负荷相
当于50多人在一天24小时内同时进行访问,同时还面向视频、动画制作等有高要求的工作站
。在这些场合建议使用高端SCSI。
第2页:接口类型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
。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
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
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
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
类型,还正出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
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
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
差异也较大。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
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
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
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
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
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
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
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
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
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
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
,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SI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
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
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
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
、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
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
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
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
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
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
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
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
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
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
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
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
,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
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bps
(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
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
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
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
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
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
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的现象
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些只具有
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
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
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
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
。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
的工作模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
,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有少
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需要加载驱动就
可以组建RAID。
第3页:容量
  硬盘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为单位的,早期的硬盘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
)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只有区区的5MB,而现今硬盘
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百GB容量的硬盘也以进入到家庭用户的手中。硬盘的容量有40GB、60GB、
80GB、100GB、120GB、160GB、200GB、500GB,硬盘技术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更大容量的硬盘
还将不断推出。
  在购买硬盘之后,细心的人会发现,在操作系统当中硬盘的容量与官方标称的容量不符
,都要少于标称容量,容量越大则这个差异越大。标称40G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只有
38GB;80GB的硬盘只有75GB;而120GB的硬盘则只有114GB。这并不是厂商或经销商以次充好
欺骗消费者,而是硬盘厂商对容量的计算方法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而造成的,不
同的单位转换关系造成的。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中是采用二进制,这样造成在操作系统中对容量的计算是以每1024
为一进制的,每1024字节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而硬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
面是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为1GB,这二者进制
上的差异造成了硬盘容量“缩水”。以120GB的硬盘为例:
厂商容量计算方法:120GB=120,000MB=120,000,000KB=120,000,000,000字节
换算成操作系统计算方法:120,000,000,000字节/7,500KB/,
440.MB=114GB
  同时在操作系统中,硬盘还必须分区和格式化,这样系统还会在硬盘上占用一些空间,
提供给系统文件使用,所以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和标称容量会存在差异。
第4页:单碟容量
  单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
的档次高低。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而单碟容量就是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最
大数据量。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
但受到硬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
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
  举个例子来说,单碟容量为60GB的希捷酷鱼五系列和单碟容量为80GB的希捷7200.7系列
,如果都用2个盘片那么总容量将有40GB的差异,可见单碟容量对硬盘容量的影响。
  同时,硬盘单碟容量的增加不仅仅可以带来硬盘总容量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生产成本
的控制,提高硬盘工作的稳定性。单碟容量的增加意味着厂商要在同样大小的盘片上建立更
多的磁道数(数据存储在盘片的磁道中),虽然这在技术难度上对厂商要求很高,但盘片磁
道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磁道数)提高,代表着数据密度的提高,这样在硬盘工作时盘片每转
动一周,磁头所能读出的数据就越多,所以在相同转速的情况下,硬盘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
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另外单碟容量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上的磁道条数也有所提高,这样硬盘
寻道时间也会有所下降。
  另外单碟容量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产品成本,举个例子来说,同样的120GB的硬
盘,如果采用单碟容量40GB的盘片,那么将要有三张盘片和六个磁头;而采用单碟容量80GB
的盘片,那么只需要两张盘片和三个磁头(盘片正反两面都可以存储数据,一面需要一个磁
头),这样就能在尽可能节省更多的成本的条件下提高硬盘的总容量。单碟容量的增加也对
磁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碟容量的提升是随着硬盘技术的逐渐提高的,在2000年时出现了单碟容量40GB的硬盘
产品,但直到2001中旬才全面在市场中普及。到了2002年IBM、西部数据、希捷、三星都相继
推出了单碟容量60GB的硬盘产品,最早单碟60GB容量的硬盘是三星于2002年5月推出的
SpinPoint V60系列硬盘,其后的一个月内西部数据、希捷就发布了酷鱼V和鱼子酱系列
7200rpm硬盘。
  最早的单碟容量80GB的硬盘产品是Maxtor于2002年10月发布的DiamondMax Plus 9,希捷
也紧随其后推出了酷鱼7200.7系列与5400.1系列单碟80GB的硬盘。希捷在2003年的9月发布了
单碟容量达100GB酷鱼7200.7 PLus 200GB硬盘,而2004年9月,希捷(Seagate)又发布了酷鱼
7200.8(Barracuda 7200.8)系列硬盘,单碟容量为133GB,使得硬盘单碟容量又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相较于以前的最高单碟容量100GB,整整提高了33%。更高的单碟容量也就意味着更
高的数据存储密度、更大的总容量、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但人们对于硬盘存储空间的
需求是不满足的,单碟容量的发展是不会就此止步的,更高容量的硬盘产品将不久之后出现
在我们的视野中。
  2005年9月,希捷(Seagate)发布了酷鱼7200.9(Barracuda 7200.9)系列硬盘,单碟容量
提高到160GB,这几乎已经是传统的水平记录技术的技术极限,不对硬盘磁记录技术作出革新
,单碟容量基本上已经无法提升。垂直记录技术适时出现,将硬盘的数据密度、容量和可靠
性推进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传统的水平记录技术让数据位平铺在磁介质上,而垂直记录技术
却让数据位竖立在磁介质上,极大的提高了磁记录密度,当然也就提高了单碟容量。另外垂
直记录技术还允许磁头在相同时间内扫描更多数据位,故能在不提高转速的情况下,提高硬
盘的数据传输率。2006年4月,希捷(Seagate)率先将垂直记录技术运用于桌面硬盘,发布了
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酷鱼7200.10(Barracuda 7200.10)系列硬盘,最大单碟容量提高到188GB
,这是目前所有硬盘产品中最高的单碟容量。随着垂直记录技术的继续发展和磁记录密度的
提高,硬盘的单碟容量还会继续提升。
第5页:盘片数
  盘片是硬盘中承载数据存储的介质,硬盘是由多个盘片叠加在一起,互相之间由垫圈隔
开。硬盘盘片是以坚固耐用的材料为盘基,其上在附着磁性物质,表面被加工的相当平滑。
因为盘片在硬盘内部高速旋转(有5400转、7200转、10000转,甚至15000转),因此制作盘
片的材料硬度和耐磨性要求很高,所以一般采用合金材料,多数为铝合金。
  硬盘盘片是随着硬盘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早期的硬盘盘片都是使用塑料材料作为盘基
,然后再在塑料盘基上涂上磁性材料就构成了硬盘的盘片。后来随着硬盘转速和容量的提高
又出现的金属盘基的盘片,金属材料的盘基具有更高的记录密度、更强的硬度,在安全性上
也要强于塑料盘基。目前市场中主流的硬盘都是采用铝材料的金属盘基。
  而IBM等厂商还推出过以石英玻璃为盘基的“玻璃盘片”,但初期的玻璃盘片在发热等技
术方面处理的并不得当,导致部分产品使用中极易出现故障。但玻璃盘片是一种比铝更为坚
固耐用的盘片材质,盘片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而且玻璃盘片表面更为
平滑,技术上还是领先于金属盘片的。
  由于盘片上的记录密度巨大,而且盘片工作时的高速旋转,为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数据
保存的长久,盘片都是密封在硬盘内部。万万不可自行拆卸硬盘,在普通环境下空气中的灰
尘,都会对硬盘造成永久伤害,更不能用器械或手指碰触盘片。
第6页:磁头数
  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
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而它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磁场变化的原理
来读写盘片上的数据,磁头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盘片的存储密度。目前比较常用
的是GMR(Giant Magneto Resisive)巨磁阻磁头,GMR磁头的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
多层薄膜结构,这比以前的传统磁头和MR(Magneto Resisive)磁阻磁头更为敏感,相对的
磁场变化能引起来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
  磁头是硬盘中对盘片进行读写工作的工具,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磁头是用线圈
缠绕在磁芯上制成的。硬盘在工作时,磁头通过感应旋转的盘片上磁场的变化来读取数据;
通过改变盘片上的磁场来写入数据。为避免磁头和盘片的磨损,在工作状态时,磁头悬浮在
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只有在电源关闭之后,磁头会自动回到在盘片
上的固定位置(称为着陆区,此处盘片并不存储数据,是盘片的起始位置)。
  由于磁头工作的性质,对其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早先的磁头采用铁
磁性物质,在磁感应敏感度上不是很理想,因此早期的硬盘单碟容量都比较低,单碟容量大
则碟片上磁道密度大,磁头感应程度不够,就无法准确读出数据。这就造成早期的硬盘容量
都很有限。随着技术的发展,磁头在磁感应敏感度和精密度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最初磁头是读、写功能一起的,这对磁头的制造工艺、技术都要求很高,而对于个人电
脑来说,在与硬盘交换数据的过程中,读取数据远远快于写入数据,读、写操作二者的特性
也完全不同,这也就导致了读、写分离的磁头,二者分别工作、各不干扰。
薄膜感应(TEI)磁头
  在1990年至1995年间,硬盘采用TFI读/写技术。TFI磁头实际上是绕线的磁芯。盘片在绕
线的磁芯下通过时会在磁头上产生感应电压。TFI读磁头之所以会达到它的能力极限,是因为
在提高磁灵敏度的同时,它的写能力却减弱了。
各向异性磁阻(AMR)磁头
  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90年代中期,希捷公司推出了使用AMR磁头的硬
盘。AMR磁头使用TFI磁头来完成写操作,但用薄条的磁性材料来作为读元件。在有磁场存在
的情况下,薄条的电阻会随磁场而变化,进而产生很强的信号。硬盘译解由于磁场极性变化
而引起的薄条电阻变化,提高了读灵敏度。AMR磁头进一步提高了面密度,而且减少了元器件
数量。由于AMR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一定的限度,AMR技术最大可以支持3.3GB/平方英寸的记
录密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这导致了GMR磁头的研发。
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
  GMR磁头继承了TFI磁头和AMR磁头中采用的读/写技术。但它的读磁头对于磁盘上的磁性
变化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GMR磁头是由4层导电材料和磁性材料薄膜构成的:一个传感层、
一个非导电中介层、一个磁性的栓层和一个交换层。GMR传感器的灵敏度比AMR磁头大3倍,所
以能够提高盘片的密度和性能。
  硬盘的磁头数取决于硬盘中的碟片数,盘片正反两面都存储着数据,所以一个盘片对应
两个磁头才能正常工作。比如总容量80GB的硬盘,采用单碟容量80GB的盘片,那只有一张盘
片,该盘片正反面都有数据,则对应两个磁头;而同样总容量120GB的硬盘,采用二张盘片,
则只有三个磁头,其中一张盘片的一面没有磁头。
第7页:传输规范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
。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
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不同的硬盘接口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规范,所能提
供的数据传输速度也不相同。传输规范是硬盘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以前主流的台式机硬盘
接口为IDE接口,现在则以SATA接口为主,高端工作站服务器则会有SCSI接口和SAS接口。
第8页: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
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
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
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
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
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
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
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
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
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70~9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
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
,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
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
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
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
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
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
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
据传输率。因为在683Mbit中还包含有许多bit(位)的辅助信息,不完全是硬盘传输的数据
,简单的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第9页:外部传输率
 硬盘数据传输率的英文拼写为Data Transfer Rate,简称DTR。硬盘数据传输率表现出硬盘
工作时数据传输速度,是硬盘工作性能的具体表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的具
体情况而变化的。在读取硬盘不同磁道、不同扇区的数据;数据存放的是否连续等因素都会
影响到硬盘数据传输率。因为这个数据的不确定性,所以厂商在标示硬盘参数时,更多是采
用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一般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或接口传输率。
是指硬盘缓存和电脑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计算机通过硬盘接口从缓存中将数据读
出交给相应的控制器的速率。平常硬盘所采用的ATA66、ATA100、ATA133等接口,就是以硬盘
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来表示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
论最大值是100MB/s;ATA133则代表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最大值是133MB/s;SATA1.0接口的硬
盘外部理论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150MB/s,而SATAII接口的硬盘外部理论数据最大传输率可达
300MB/s。这些只是硬盘理论上最大的外部数据传输率,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是无法达到这个
数值的,而是更多的取决于内部数据传输率。
第10页:缓存
  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
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
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
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
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
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一是预读取。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
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
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
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
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对写入
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
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
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
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虽然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
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对于这个问题,硬
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
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据写入目的地;第三个作用就是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
数据。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
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缓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盘缓存基本都很小,只
有几百KB,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2MB和8MB缓存是现今主流硬盘所采用,而在服务器或特
殊应用领域中还有缓存容量更大的产品,甚至达到了16MB、64MB等。
  大容量的缓存虽然可以在硬盘进行读写工作状态下,让更多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提
高硬盘的访问速度,但并不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越出众。缓存的应用存在一个算法的问题,即
便缓存容量很大,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算法,那将导致应用中缓存数据的命中率偏低,无法
有效发挥出大容量缓存的优势。算法是和缓存容量相辅相成,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为有效率
的算法,否则性能会大大折扣,从技术角度上说,高容量缓存的算法是直接影响到硬盘性能
发挥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缓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11页:转速
  转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
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
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
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
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
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
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
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用户
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
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
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
  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
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笔记本硬盘转速低于台式
机硬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笔记本内部空间狭小,笔记本硬盘的尺寸(2.5
寸)也被设计的比台式机硬盘(3.5寸)小,转速提高造成的温度上升,对笔记本本身的散热
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变大,又必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这些都对笔记本硬盘制造
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转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维持不变,则意味着电机的功耗将增大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就越多,电池的工作时间缩短,这样笔记本的便携性就受到影响。所
以笔记本硬盘一般都采用相对较低转速的4200rpm硬盘。
  转速是随着硬盘电机的提高而改变的,现在液态轴承马达(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已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滚珠轴承马达。液态轴承马达通常是应用于精密机械工业上,
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以油膜代替滚珠。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将噪声及温
度被减至最低;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减少磨损,提高寿命
第12页: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的英文拼写是Average Seek Time,它是了解硬盘性能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
。它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移动至数据所在的磁道所花费时间的
平均值,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
单位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但这个时间越低
,则产品越好,现今主流的硬盘产品平均寻道时间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寻道时间实际上是由转速、单碟容量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
硬盘的转速越高,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单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寻道时间就越低。当单碟
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
。当然处于市场定位以及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考虑,厂商也会人为的调整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
  在硬盘上数据是分磁道、分簇存储的,经常的读写操作后,往往数据并不是连续排列在
同一磁道上,所以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往往需要在磁道之间反复移动,因此平均寻道时间在数
据传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读写大量的小文件时,平均寻道时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在读写大文件或连续存储的大量数据时,平均寻道时间的优势则得不到体现,此时单碟
容量的大小、转速、缓存就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第13页:NCQ技术
  SATA规范支持许多新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全速命令排队
)技术。它是一种使硬盘内部优化工作负荷执行顺序,通过对内部队列中的命令进行重新排
序实现智能数据管理,改善硬盘因机械部件而受到的各种性能制约。NCQ技术是SATAⅡ规范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的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硬盘是怎样读写信息的。硬盘通过将信息写入磁盘磁道上的特定位
置进行信息存储,硬盘访问磁盘上信息的过程如下:
● 寻找存储数据的目标磁碟(platter),访问该磁碟。
● 寻找磁碟上存储数据的目标磁道(track),访问磁道。
● 寻找磁道上存储数据的目标簇(cluster),访问簇。
● 寻找簇上存书数据的目标扇区(sector),访问扇区。
● 寻找目标数据,读取数据。
  通过上面的步骤,硬盘即可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硬盘写入数据的步骤也是如此,区
别仅仅在于读操作变为写操作。大多数情况下数据存入硬盘并非是顺序存入,而是随机存入
,甚至有可能一个文件被分配在不同盘片上。对于不支持NCQ的硬盘来说,大量的数据读写需
要反复重复上面的步骤,而对于不同位置的数据存取,磁头需要更多的操作,降低了存取效
率。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对接收到的指令按照他们访问的地址的距离进行了重排列,这样对硬
盘机械动作的执行过程实施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大大地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即取出队
列中的命令,然后重新排序,以便有效地获取和发送主机请求的数据,在硬盘执行某一命令
的同时,队列中可以加入新的命令并排在等待执行的作业中。显然,指令排列后减少了磁头
臂来回移动的时间,使数据读取更有效。
  如果新的命令恰好是处理起来机械效率最高的,那么它就是队列中要处理的下一个命令
。举个例子:比如向硬盘下达一组数据传送指令,由于数据在磁盘上分布位不同,磁头可能
会先读取260扇区,再读取7660扇区,然后又读取261扇区……如果我们对指令进行优化排列
,可以先读260扇区,接着依次读261扇区,最后读取7660扇区……显然,指令排列后减少了
磁头臂来回移动的时间,使数据读取更有效。并且有效的排序算法除了考虑目标数据的线性
位置,也会考虑其角度位置,并且还要对线性位置和角度位置进行优化,以使总线的服务时
间最小,这个过程也称做“基于寻道和旋转优化的命令重新排序”。
  目前希捷、迈拓、日立等硬盘厂商已经在SATA硬盘中应用了NCQ技术。不过,要充分享用
NCQ技术,光硬盘支持是不行的,还要对应的硬盘控制器(如南桥芯片中的磁盘控制器)支持
才行。例如Intel从945芯片组的ICH7R南桥开始支持NCQ技术,nVidia从nForce4 SLI芯片组开
始支持NCQ技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松450外观参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