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识别梁原位标注钢筋算量里面怎么原位标注全部页面显不出来?

查看: 225|回复: 0
广联达钢筋算量GGJ2013手工对量技巧图文教程详解
现阶段,不管是广大用户朋友,还是我们的服务人员,都习惯于手工对量,甲乙双方将工程做完之后,分别打开各自的工程,分楼层分构件进行钢筋量的核对;或者借助对量软件,打开两个钢筋工程进行钢筋量的核对。这个过程不仅工作量大且浪费时间,即使耗时耗力,有时有些构件的量差还是找不到原因,双方不能达成一致。为了解决大家的这些困惑,提升对量的效率,快速准确的找出差异,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钢筋工程手工对量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用过钢筋算量软件的想必都清楚,钢筋软件分了四大模块:工程设置、绘图输入、单构件输入、报表预览,那么工程出现量差我们就可以从这四个模块分别去进行分析。首先从工程设置界面入手:一、工程设置的对比1、对比工程信息
cfe--a3.jpg (108.18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工程信息中的抗震等级、报表类别、损耗模板、计算规则以及汇总方式(其中抗震等级由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三者决定)会影响钢筋的计算结果。抗震等级影响构件的锚固搭接值;计算规则,以及汇总方式务必要保持一致,这样两个工程才有可比性,比如03G101规则和11G101规则做比较,03G101规则和11G101规则中保护层的位置不一样,有保护层影响柱、梁等构件的箍筋长度计算,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又比如汇总方式不一样,按外皮计算不考虑弯曲调整值,按中轴线计算考虑弯曲调整值,并且在新版本中选择按中轴线计算,在绘图界面编辑钢筋中就会体现出来,所以汇总方式要保持一致。2、对比比重设置钢筋比重影响钢筋计算的精确度,从而导致钢筋量不一样。软件和软件中,比重设置的精确度是不一样的。在GGJ2009软件中,钢筋比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7位,而GGJ2013软件中,钢筋比重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又比如出厂的时候没有钢筋直径是6的钢筋,所以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直径6.5的比重复制给6 ,即6的钢筋比重为0.26,不过这一项是否修改,软件就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来,修改后钢筋比重行显示黄颜色。
8b108fc9-31ba-40c4-a62e-c4d085ded2cc.jpg (22.23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749159ac-52a6-4d69-85e3-a98a.jpg (98.86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3、对比弯钩设置一般情况下,弯钩设置不会有很大变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弯钩设置界面【GGJ2009】中 “箍筋弯钩平直段计算按图元抗震考虑” 是否打钩,【GGJ2013】中“图元抗震考虑”和“工程抗震考虑”是否打钩。比如工程设置的是二级抗震,但是在绘图界面某个图元设置的是非抗震,那么如果勾选了该项,则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按照图元自身的抗震等级考虑,也就是按照非抗震考虑,此时弯钩长度取值6.9d。如果不勾选该项,则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按照工程的抗震等级考虑,即取值为11.9d,这样一来,箍筋和拉筋的长度计算不一样,影响整个工程的钢筋量。
-10f7-46bd-85c7-d1e71a846d49.jpg (57.34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de41-4efb-9a25-a2ff23e846d4.jpg (181.87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aa81-e.jpg (163.41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4、对比计算设置查看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箍筋公式是否一样,逐条检查,软件中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如果修改,则底色以黄颜色显示,很容易快速查找出来不一样的地方。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控制整个工程每个构件的计算方法,每个构件的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都提供了好几种选项,选择不同的选项,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比如钢筋根数的计算方式,软件提供了六种计算方式(向上取整/向上取整加1,向下取整/向下取整加1 ,四舍五入/四舍五入加1),不同的取整方式影响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的根数计算。
70af7e5a-0ed4-480f-b410-41a6f6d7d770.jpg (136.63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5、对比楼层设置楼层设置中主要对比两点,一是楼层的标高和层高是否一致;二是楼层缺省钢筋设置中的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是否一致,有没有做调整,抗震等级和混凝土标号影响锚固搭接取值,楼层缺省钢筋设置值显示当前层的信息。综上所述,在两个工程对量核量之前,首先将两个工程中工程设置模块修改检查核对并修改完全一致,然后将两个工程分别重新汇总计算,再查看报表-“经济技术指标表”的钢筋总量,如果此时的钢筋量还是不一样,那么需要通过“楼层构件类型级别直径汇总表“这张报表分析判断出是哪一层,哪个构件的量不一样,定位到楼层和构件之后进入到第二个环节,也就是绘图输入界面构件图元的钢筋量对比,下面我们再逐一分析。此时,也许很多朋友会有疑问,假如在第一个环节,已经定位到首层的柱构件的钢筋量不一样,但是首层柱图元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我该如何快速定位到有量差图元上呢?那么这里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定位量差图元的方法:操作很简单:1)切换到绘图输入界面,左边导航栏选中目标构件;2)拉框选择或批量选择目标构件图元;3)点击查看钢筋量;4)绘图界面就会出现该层所有目标构件的单个钢筋量;5)表格中左边构件名称列,构件名称后面中括号中的数值,即是该图元的ID号,比如下图中,KZ2【14】,其中14就是名称为KZ2的ID号,假设两个工程中KZ2的钢筋量不一样,我们便可通过【查找图元】,快捷键为Ctrl+F快速查找定位图元位置
20f-46b1-89bc-68ae2af89cb4.jpg (159.31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b48d1b4e-d887-4afe-92b8-074a548af7df.jpg (105.64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定位到具体的构件图元之后,我们即可进入第二个大环节,具体构件图元具体分析二、绘图输入界面构件图元的对比绘图输入界面构件图元钢筋量的对比,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核对图元属性编辑框是否一致图元属性编辑框中的属性信息直接影响图元钢筋的计算:1)构件类别影响节点构造的选择,比如柱类别不一样,框架柱和暗柱端柱的区别:纵筋露出长度不一样,顶层构造计算不一样;框架柱和框支柱柱顶构造不一样,框架柱柱顶区分柱类型,区分内外侧钢筋,而框支柱柱顶钢筋构造受上层剪力墙构件的影响;2)截面尺寸,钢筋信息,保护层厚度要保持一致,对于竖向构件,比如柱和剪力墙,不仅要保证本层保护层厚度一样,同时也要保证相邻层同位置构件保护层厚度一致;3)计算设置,节点设置保持一致,一般若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进行过修改,其属性值列会显示“按设定计算设置”或“按设定搭接设置”;4)标高保持一致。2、上下层构件影响钢筋计算上下层构件影响钢筋量,主要体现在柱构件上,比如柱子钢筋量不一样,检查计算式发现柱净高不一样,那么可能是上一楼层梁标高不一样,或者是上一楼层同位置没有绘制柱子等;新版本软件中柱子钢筋按照实际位置计算,如果相邻楼层柱的属性不一样,也会影响本层柱钢筋的计算;又比如柱子汇总计算提示直筋长度小于0,跨层图元影响柱的净高计算;还有框架间填充墙结构中的构造柱,当采用直筋或预留钢筋的时候,如果上下部位没有混凝土构件,那么影响构造柱钢筋的长度计算。所以遇到柱子的钢筋计算问题,首先检查上下层构件是否绘制一样,上下层柱是否对齐,并且上下层柱属性是否一致。3、与其他构件图元的位置关系与其他构件图元的位置关系,这一项主要体现在剪力墙和连梁的钢筋对量上,剪力墙的钢筋量对不上,并且主要是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不一样,一般都是因为剪力墙和端部端柱暗柱的位置关系影响的。剪力墙和端部端柱暗柱是否对齐,直接影响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构造节点的判断,从而导致水平筋长度计算不一样。连梁也如此,当连梁两边绘制的是暗柱时,连梁侧面钢筋会按照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暗柱节点计算,如果连梁和暗柱没有对齐,则会影响连梁侧面钢筋长度的计算;连梁两端是剪力墙时,则连梁水平钢筋会锚入剪力墙计算。又比如现浇板里面,温度筋不计算量,首先检查是否有和该温度筋平行的面筋存在;负筋不计算分布筋,也是同样要检查是否存在和该负筋垂直布置的面筋,所以每个构件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必须明确各个构件之间的影响关系。4、剪力墙拉筋的量对不上首先检查剪力墙拉筋的布置形式是否一致,因为剪力墙拉筋有两种布置方式(梅花布置和双向布置,并且梅花布置的根数是双向布置的两倍),其次检查剪力墙下面以及左右绘制构件是否一样。a、剪力墙下没有基础时(此基础包括所有能够成为剪力墙基础的构件),拉筋计算为剪力墙的面积除以拉筋的间距*间距,需要扣减暗柱的尺寸;b、剪力墙下有基础时,非基础高度范围内的墙中的拉筋还是面积/间距*间距,在基础高度范围内的墙体,为基础范围内的水平钢筋的排数*(剪力墙长度/间距),都需要扣减暗柱的尺寸;c、剪力墙整个埋在基础中,例如剪力墙顶标高&筏板顶标高,剪力墙底标高&=筏板底标高,此时的拉筋计算为基础范围内的水平钢筋的排数*(剪力墙的实际长度/间距),此时没有扣减暗柱的尺寸。&筏板顶标高,剪力墙底标高&5、梁的钢筋量有差异主要在于支座的问题,首先检查原位标注是否一致,原位标注中的A1、A2、A3、A4代表的是尺寸信息,尺寸信息不一样,影响梁的净跨长,也影响梁的钢筋锚固计算,比如同一位置既有暗柱又有剪力墙,当梁与剪力墙相切时,可以认到剪力墙为支座,又因为剪力墙是线性构件,所以此时梁的钢筋锚固一般会按照直锚计算,当梁的钢筋有差异,一般先看属性,再看原位标注是否一样,因为梁钢筋计算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经常会遇到两个一样的工程,一个工程中梁计算拉筋,一个工程中梁不计算拉筋,属性中拉筋信息一般为A8或A6,没有间距,拉筋的间距取的是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当梁原位标注中箍筋的信息输入的是A6@200【1000】;A6@150【1500】这样的信息,则会导致梁拉筋取不到间距,所以就不计算钢筋量了。
7e8-c14f4bc625.jpg (82.62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6、剪力墙垂直钢筋计算不一样剪力墙垂直钢筋计算不一样,一是长度计算不一样,二是根数计算不一样。长度计算不一样,主要是计算设置中剪力墙墙身钢筋搭接长度影响,软件提供了两种算法,“按平法图集计算”,此时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长度为500,“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此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长度为0.3lle(绑扎连接);根数计算不一样,主要是剪力墙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影响,25%的错开和层高有关系,当层高较低(小于3m)时,可能会出现错开中最长的一根钢筋已经满足伸到上一层的层顶弯折,那么此时上一层墙的垂直钢筋根数就会少算。
a46be9de--c50c2880.png (24.22 KB, 下载次数: 0)
11:40 上传
7、板钢筋量存在差异,负筋和受力筋情况不同负筋钢筋量不一样,主要原因在:1)负筋非单边标注位置不同;2)负筋的布筋范围不同;3)布置方式不同,比如按梁(墙)布置和画线布置,认的支座不同,计算出来的钢筋量就不一样;4)分布筋长度不一样,主要是查看周围钢筋的长度,还有是不是跨板受力筋的影响;5)暗柱位置是否绘制剪力墙,也会对负筋的钢筋量有影响。受力筋钢筋量不一样,主要原因在:1)受力筋布筋范围不一样;2)跨板受力筋非单边标注位置不同;3)现浇板认的支座不一样,会影响受力筋根数计算。通过以上分析,希望对大家今后的钢筋手工对量有所帮助,提高对量的效率,亲们,还在等什么,不妨动手试试吧!&&门瑞芬
Powered by(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地区:合肥
头衔:工   长
悬赏分:50
浏览数:59
广联达钢筋算量梁的原位标注设定
我是一个初学者,我想问问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如果识别梁的标注的时候,原位标注没有识别出来,只是别了集中标注,那么对钢筋的计算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不是应该手工输入原位标注的信息
地区:重庆
等级:6 级
头衔:项目副经理
当然有问题了,没有识别原位标注,那么就没有那部分的钢筋了。
也可以手动输入的,当然识别的梁原位标注也可以识别出来的,我想你识别出来的原位标注图上有,就是钢筋里面没有,就是还差了步,你只提前了原位标注,未识别原位标注。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4星
请填写消息,提交后将发送给用户
及时采纳答案不仅是对回答者的认可,同时也能避免问题过期后被
地区:江苏
等级:15 级
头衔:亚太区总裁
你好:应该是要再识别一下原位标注。如果识别不了只能手工在原位标注里输入了。否则少算量了。
地区:山西
等级:7 级
头衔:项目经理
是的,如果识别不出来,你就得手工输入,要不然就会少算钢筋的。
地区:黑龙江
等级:9 级
头衔:副总
识别完梁之后再识别原位标注即可。如果不识别原位标注,非贯通筋就漏掉了,钢筋量就少算了。
操作执行中...
无满意答案
  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举报原因:
问题与专业无关
没有实用价值
问题描述不清晰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完全复制他人答案
部分复制他人答案
无实际价值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如果您认为这个答案有误,或者有更好的答案,请立即告诉我们!
如果您的“揪”错被采纳,可获得10分积分奖励!
我的答疑任务
图片正在上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联达原位标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