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环境程序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包括括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四章审计程序精要.ppt7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第四章审计程序精要.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三、审计报告阶段 (一)检查审计质量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组长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查,鉴定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确认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重点审核下列事项: 1.审计目标和任务是否全面完成。对未完事项、期后事项,应当及时审查。 2.审计程序和措施是否有效执行。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补正。 教材P324-326
3.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对未按审计要求查清查透的事项,应当及时查证。 4.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对审计证据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补证。 5.审计记录是否全面、完整。对审计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完善。 6.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是否适当。对审计结论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及时纠正。 7.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审计组长主持召开审计组会议,对审计过程、证据、记录和结论进行综合分析,确认审计工作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审计结论的适当性和合法性。 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尚有疑虑的重要事项,应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借以证实或消除疑虑;如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仍不能获取所需的审计证据,或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组组长起草审计报告,召开审计组会议讨论修改审计报告,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送审计机关相关领导审批。 审计组组长召开审计会议(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和审计组人员参会),通报审计工作情况,就审计报告(送审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审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考试查询┊┊┊辅导课程┊┊┊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2012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精选讲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2012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精选讲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导语: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即,学易网精心整理了2012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资料和复习建议,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第九章 审计证据  第二节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决策之一,就是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满足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受到成本的约束,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检查和评价所有可能获取的证据,因此对审计证据充分性、适当性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利用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决策:一是选用何种审计程序;二是对选定的审计程序,应当选取多大的样本规模;三是应当从总体中选取哪些项目;四是何时执行这些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某个时间,对将要获取的某类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收集的详细指令。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通常使用规范的措辞或术语,以使审计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例如,注册会计师为了验证Y公司应收账款日的存在性,取得Y公司编制的应收账款明细账,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注册会计师在选定审计程序后,确定的样本规模可能在所测试的总体范围内随机变化。假设应收账款明细账合计有500家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300家客户进行函证。
相关推荐:
我猜这些文章对您也有帮助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新闻
注册会计师辅导
注册会计师辅导名师
主讲科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授课特点: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
16:35:03 16:33:48 16:34:31 16:35:52 16:36:24 16:37:07 16:37:33 16:38:11
16:41:03 16:41:30 16:41:53 16:42:20 16:42:44 16:43:48 16:44:13 16:44:36
注册会计师精彩专题您的位置:&&&&&&&&&&>&正文
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审计程序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实施这些程序所获取的信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   对于连续审计业务,以前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了解与特定经营活动和行业相关的一些因素。   (二)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员工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向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询问下列事项:   (1)管理层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新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流失、新的的实施以及经营目标或战略的变化等。   (2)被审计单位最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大会计处理问题。如重大的购并事宜等。   (4)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其他重要变化。如所有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内部控制的变化等。   风险识别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内部审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   在确定向被审计单位的哪些人员进行询问以及询问哪些问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何种信息有助于其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三)查阅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料   内部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中期财务报告(包括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管理报告、其他特殊目的报告,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高级管理层会议的会议记录或纪要。注册会计师可以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图、关联方清单、公司章程、对外签订的主要销售、采购、投资、债务合同等,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管理报告、财务报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会议记录或纪要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外部信息资料包括外部顾问、代理机构、证券分析师等编制的关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的报告,政府部门或民间行业组织发布的行业报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行业统计数据,以及贸易和商业杂志等信息资料。   (四)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检查相关文件记录   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观察和检查程序。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能增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了解。实地察看主要经营场所对于了解新承接的审计项目、收购了新业务的被审计单位和跨地区经营的被审计单位尤其重要。通过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厂房和办公场所,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布局、生产流程以及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状况获得一定的了解。在实地察看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存在问题的迹象保持警惕。   2.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例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章程,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各业务流程操作指引和内部控制手册等,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3.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例如,阅读被审计单位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高级管理层会议的会议记录或纪要,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资料,经营计划和战略,对重要经营环节和外部因素的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报告以及其他特殊目的报告(如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了解自上一审计结束至本期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重大事项。   4.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5.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五)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1.总体要求   风险识别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项目组成员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研究和分析可疑迹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讨论的目标、内容、人员、时间和方式。   2.讨论的目标   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了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的机会。项目组通过讨论可以使成员更好地了解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领域中,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了解各自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如何影响审计的其他方面,包括对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3.讨论的内容   项目组应当讨论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4.参与讨论的人员   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项目组内部参与讨论的成员。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讨论,如果项目组需要拥有信息技术或其他特殊技能的专家,这些专家也应参与讨论。参与讨论人员的范围受项目组成员的职责经验和信息需要的影响。   5.讨论的时间和方式   项目组应当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6.与熟悉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其他人员讨论。   (六)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分析程序既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也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准则主要说明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使用的分析程序,即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期到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 考虑这些比较结果。如果使用了高度汇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仅可能初步显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结果连同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获取的其他信息一并考虑。   更多知识,请关注网上网络:【】 责任编辑:文会计
编辑推荐: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
&&&&&&&&&&
岗位实操课程
税务筹划课程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电话:010-0
Copyright & 2000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节假日不休息)
建议邮箱:
客服邮箱: 投诉电话:010-
咨询电话:010- /
传真:010- / 人工转传真
  /   京公网安备53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的考虑因素(会判断,只要与执行程序有关的都是影响因素)
  (1)风险的重要性;
  (2)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3)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特征;
  (4)被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人工控制、自动化控制)
  (5)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如果预期有效,进一步程序必须包括控制测试。
  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进一步程序的性质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进一步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1.目的: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2.类型:
  进一步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进一步程序的性质的选择
  1.注册会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高,…(风险高偏重实质性测试)
  2.还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判断某特定类别的交易即使在不存在相关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仍较低,此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就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进一步程序的时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或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1.注册会计师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2.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程序。
  3.在期中实施进一步程序的局限性:(到期末会变化)
  (1)期中时还没发生完,可能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2)还会发生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对所期间的财务报表认定产生重大影响;
  (3)被单位管理层也完全有可能对期中以前的相关会计记录做出调整甚至篡改,
  4.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何时实施程序时应当考虑的几项重要因素:(内控、程序及证据的适用性)
  (1)控制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可以抵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程序的局限性。
  (2)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
  (3)错报风险的性质。
  (4)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监盘)
  进一步程序的范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实质性程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控制测试)等。
  确定进一步程序的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程序的范围越广。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拟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越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程序的范围也越广。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程序的范围越广。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中国审计网中文网址:审计网.中国 中文域名:中国审计网.com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与电子公告BBS经营许可证:B2-号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