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独立测光表的使用会对画质有怎样的提升

测光是为了取得正确曝光,拍出亮度刚好、色泽饱和的画面,一般也就是接近现场肉眼所见 。点测光有别于其他测光方式只针对画面中一小块区域测光,当画面中几个部分明暗落差较大时可以只让测光的这一部分曝光正确其他部分就会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而让画面一部分变特别暗或特别亮,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于肉眼所见的内容更丰富变化的画面效果。首先看看几个典型的例子:以上两个例子是让较亮的部分曝光正确,这样情况下的曝光量会使较暗部分曝光不足而全黑借而突显出亮的部分。这个则刚好与前两个例子相反,故意让暗的地方曝光正确(亮起来) 这样的曝光量会让原本亮的地方变太亮也就是曝光过度这样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当初的现场是接近夕阳,拍起来却像旭日初升暖烘烘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感觉。是不是只要对着想让它曝光正确的部分进行测光就可得到满意的曝光?其实不尽然,因为点测光的范围很小,而画面任何一个区块很少会只有一个单一亮度,对到不同亮度的点就会得到不同的测光值,拍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测光点该如何选才能让这个你想要正确曝光的部分得到正确的测光呢?我们来看底下这个金属光泽的天线盘作的实验:因为弧度的关系光线反射有明暗渐层如下照片标示盘上刚好有最暗到最亮三个部分(左上图),然后分别对这三个部分作点测光拍摄 (测光点在整个画面正中央如黄O所示)结果显而易见,对最暗点拍结果太亮最亮点拍结果太暗只有中间亮度(左下图)拍出来最接近肉眼所见也就是一般指的正确曝光。也就是如果今天这个天线盘是我想让它曝光正确的部分我的测光点就该选在盘上中间亮度的部分,但事实上一般碰到的拍摄主体很少会像这个天线盘这样亮度层次这么简单清楚,那该如何才能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选到那属于中间亮度的点呢? 根据经验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找主体中比最亮部分稍暗一个程度的点即会相当接近这个中间亮度。这个中间亮度就准确的测光点。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前面那三个例子来验证这个比最亮再暗一点的测光点选择法:第一例:要让较亮的部分曝光正确,也就是叶子的部分;所以我们找叶面比最亮稍暗的地方测光(下图黄X处) ,这个点的亮度大概就是整张叶子的中间亮度,叶子的部分曝光对了其他比叶子暗的部分就全黑掉使叶子更加突出。第二例:一样要让亮的部分曝光正确现在换成是木雕门外的景物,一样找比最亮再稍暗的点测光(下图黄X处), 门外的景物曝光正确了,木雕门内侧因与外面光差很大而曝光严重不足成全黑形成强烈的构图效果。第三例:要让暗的地方曝光正确,跟前面要让亮的曝光正确逻辑一样,刚才不是找最亮的点,所以现在暗的也不要找最暗的点,否则结果肯定会亮到不行(自己实际试试便知)除非是故意有这个需要。这张主角是树所以找树干上较暗处点(右图红圈内)测光即可,结果整张画面都亮了起来。到这里为止应该都了解到点测光完全是依照自己想要呈现画面的型态来选择适合的测光点。简单说就是:1、想暗一点就对亮一点的地方测光想亮一点就对暗一点地方测光;2、想愈暗就对愈亮的地方测光想愈亮就对愈暗的地方测光;3、想刚好就对最亮再稍暗的地方测光;掌握上述三个原则加上经验累积的直觉就可以随心所欲拍出自己想要的曝光。前面几个例子因为要马上让大家了解点测光的特性,举的都是比较极端的应用,如果我没有要让照片哪一部分特别暗或特别亮,只想忠实的呈现眼前的画面,这其实才是大家最常用到的。那测光点又该如何选择呢?诚如上面第三个原则,现在就是要对最亮再稍暗的地方测光,但现在不像前面的例子都有一个明确的局部目标去判断,画面中点那么多要对准哪里才算最亮再稍暗的地方?简单来说任何照片都有一主角,如果有就很简单,对准这主角部分的最亮再稍暗处测光相片其余部分即会自然而成;如果没有特定主角整张画面便是一个主体那就要真的找出全部里的最亮再稍暗处或找占画面最大比例的一个主体,再找它的最亮再稍暗处也行,但唯一要注意是这些所谓&最亮&都要把&白天天空&排除在外,因为白天天空的亮度在照片中永远无人能比,它最后的亮度只能靠相片其他部分决定后自然而成。接下来我们就用几个实例将其测光主体最亮处(O)与稍暗处即实际测光点(X)标出来分别解释这些情形:有主角:上图目的在表现蓝与绿相互辉映的美主角便是在中间那段蓝与绿的交界,下图这张没有O标示最亮处因当时是极阴的雨天整个画面各个部分基本上都无太大光差,于是只要让那朵紫花曝光正确其余部分即自然而成~没主角以整张画面为一体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其实还可以有稍暗或稍亮微小的差距,一般稍暗会使画面颜色更加饱和(浓厚) 反之稍亮颜色则显清淡(稀薄) 颜色饱和,有颜色饱和的抢眼好看颜色,清淡则有颜色清淡的清新与韵味,就像酱油拉面与盐味拉面的差别,各有各的好吃与魅力,看个人喜好与习惯。一般而言大家对抢眼的东西比较容易印象深刻,多半摄友也似乎都偏爱颜色饱和浓郁的照片居多,但酱油拉面吃多了难保不觉得腻,偶尔换换清爽的盐味拉面也挺赞,不过只要喜欢同样口味一直吃也没什么不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试验一下如何将同一碗拉面煮成酱油与盐味两种口味:当天天空灰蒙蒙滴,所以虽然有夕阳画面的对比挺差,照正常测光点拍即成了上面的模样其实比较接近现场所见,但看在眼里显然颜色淡了些(上图),所以如果测光点往亮的地方移一些应该就会拍出下图这种情况。要特别提一下:这个当然不一定要靠移动测光点,所有偏浓偏淡的颜色问题状况都可用加减曝光来完成,主要还是看个人习惯。再看下面这个例子:这是大家经常会拍的日出或日落问题,到底要拍很暗只留亮的部分然后颜色很浓很讨好;还是拍亮一点比较接近现场所见而且可保留一些暗部细节,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碰过这样的挣扎。我们来看看这张拍暗拍亮有什么差别。点测光是非常方便好用的基本摄影技巧,只要多尝试练习应很快就能掌控运用进而随心所欲拍出自己想要的曝光结果。补充:1、点测光与AE-Lock搭配使用会最方便任意构图与对焦;2、若觉上面讲述太啰唆建议每次可先找到整个画面最亮再稍暗点即正确曝光处测光检视或先拍一张以此为基准,再向更亮或更暗发展移动测光点或加减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曝光结果。(来源:POCO摄影)[公交车乘车指引]直达天津超越摄影会馆的公交车线路有:4路、5路、15路、24路、37路、606路、611路(慢)、634路、642路、651路、652路、658路、659路、672路、675路、681路、688路、693路、801路、806路、818路、824路、829路、836路、840路、846路、878路、962路、观光1路、观光2路&鼓楼东& 车站下车 135摄影网QQ群:关注135摄影网:135摄影网微信公众平台:cy135sheying超越摄影摄影俱乐部欢迎您的加入联系电话:022-/022-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城厢东路与鼓楼东街交口大公馆别墅区35-2号1.点击界面右上角功能键;2.点击查看公众帐号并关注我们;3.如果信息是您喜好的,请将信息分享给您 身边的人。温馨提示(*^__^*)如何从手机相册添加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图片(上图)保存到手机相册进入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点击:从相册选择二维码“就好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如果说传统和现代交融的最好的国家,日本绝对名列前茅,这个主要由岛屿组成的国家,在繁华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传统郁金香花形优美、色彩丰富,非常适合用摄影的方法表现其独特的风韵。那么,怎样才能拍好郁金香呢?拍摄郁金香的常用春雨菲菲,保留完美的徽派古建筑在烟雨中露出淡泊素雅的轮廓。薄雾在村前屋后如白绢般萦绕,炊烟在白墙黑顶的马头墙按照惯例,索尼应该在2015年推出A6000的后续产品,没推出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索尼觉得市场上缺少有力竞争对拍摄长城的景别选择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成了国内影友的“一生必拍题材”。在拍摄长城的过程中.不同景别夜晚车水马龙的街景,只要稍微拉长曝光时间,就很容易拍出迷人的 光轨 影像,摄影师 Chris Smit大自然总是以神秘的姿态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或为之驻足,或冲动地按下快门,恨不得把看到的所有景致都装到相机里带回婺源的油菜花最为有名,油菜花的海洋,春风一起,波浪翻滚,煞是壮观。曾有一网友看到如此景象从心底发出感慨:“真2012年的相机界虽然已经悄然开始刮起了微单风,但缺乏顶级的机器压阵不足以和当时还如日中天的DSLR抗衡,旗【教您一招】元宵节花灯拍摄技巧一转眼又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时候拿起您的相机出去拍花灯了。除了手上拥有一无论是在春夏花开的季节,山边盛开的野花,还是一年一度的大型花展,我们也会有机会见到漂亮的花朵,对于新手,德国徕卡T系列相机:将极致工艺美学及手工制作的触感设计,结合于产品创新概念。从最初灵感、开发过程到最终定案,日超越摄影俱乐部摄影发烧友齐聚烟墩角,零距离观赏大天鹅、拍摄大天鹅,与天使们一起“过冬”。放日超越摄影俱乐部摄影发烧友齐聚烟墩角,零距离观赏大天鹅、拍摄大天鹅,与天使们一起“过冬”。放日超越摄影俱乐部摄影发烧友齐聚烟墩角,零距离观赏大天鹅、拍摄大天鹅,与天使们一起“过打灯也是一门艺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路,每一道光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外拍的时候,会用反光板、闪光自超越杯“海鸥缘o津门情”摄影大赛”开始以来,我们收到了诸多投稿。很多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街头摄影的本质在于记录日常社会,在街上练习的机会无处不在,今天摄影师 Drew Hopper 分享了十个一、保持简单在拍摄人物照时有许多技术可供尝试。但需要记住的一点是:不要过度尝试,只要保持简单就好。让光照尽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大疆 Osmo 手持云台相机 超越摄影器材店内热卖促销中,详情拔打咨询电话:022-大疆在许自超越杯“海鸥缘o津门情”摄影大赛”开始以来,主办方收到了诸多投稿。总有一些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来先构图的方式千变万化,但原则都是指引观众的视线,画面中哪些位置需要观看者仔细观察?哪些位置该一扫而过?都可以通作者简介王玮自由摄影师。喜欢旅行和风光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摄影报签约摄影师。新华网天津地产画报“烟墩角天鹅湖摄影采风团”——山东荣成站山东荣成烟墩角是世界著名的天鹅越冬栖息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天鹅冬季栖息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通知删除,谢谢~阅读本文用了:分秒,转发只需1秒?转载是一种智慧?分如何正确的拍照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来自外太空的长腿星人,凭蜂腰、长腿、美颜、品味,或风轻云淡或散景是一种图像表现方法。除焦点或被摄主体外,整个画面都是扩散的、模糊的,背景上的发亮光的位置为光斑。会有逐渐现代相片大部份也是彩色的,但其实拍摄黑白相片可以令你的作品更富艺术感,那么拍摄黑白相片跟日常作彩色拍摄时有甚柒摄影这一年,发生在地球上的这些瞬间和影像你见过几个?近日,路透社分别公布了2015全球“最古怪”照片和20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通知删除,谢谢~阅读本文用了:分秒,转发只需1秒?转载是一种智慧?分近日,美联社公布了2015年自家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点赞和转发率最高的照片,筛选范围包括Facebook、Twi运动员的身型总是让人羡慕不已,实在难以想像他们需要在背后花上多少时间和努力。ESPN的摄影项目「The Bocy135sheying关注135摄影网,抢先知道官方平台即时消息。咱天津人自己的摄影网。网站: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y135sheying关注135摄影网,抢先知道官方平台即时消息。咱天津人自己的摄影网。网站:| 时间排序
我和你一样,不过我是左眼150,右眼750。感觉已经废了,希望有人能给我们说说。我现在在戴RGP,配了两个。不过一般只戴右眼,基本上完全不能双视,我想问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br&
望大神给我建议,也无需解释那么多,看不懂。
我和你一样,不过我是左眼150,右眼750。感觉已经废了,希望有人能给我们说说。我现在在戴RGP,配了两个。不过一般只戴右眼,基本上完全不能双视,我想问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 望大神给我建议,也无需解释那么多,看不懂。
1.是否需要完全矫正,要看你的右眼视力如何,还有是否能适应更高的度数,从你的描述来看是交替视,那么强行回复了单眼,但从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来看,肯定不好,肯定不舒服。&br&如果需要矫正,想要回复一定的三级视功能,那么隐形眼镜或者RGP会在矫正的效果上更加合适,在未来的双眼视训练上,有很大帮助(你的情况来看,想要恢复双眼视,必须训练)&br&2.因为我不太建议使用框架镜矫正你的屈光参差,所以瞳距的话就不建议了,如果真的要采用框架,那么要测单眼瞳距。&br&3.建议就是要看你自己的想法,是否要恢复双眼视,是否接受训练,因为成人的视功能恢复相对于孩子来说会比较漫长且痛苦,但是只要之前有过双眼视,那么还是有可能恢复的,只是效果和时效上会无法预估,许多人不愿意的原因也是因为流程太长,训练枯燥,工作繁忙,而且后期训练是难度一点点加大的,对孩子来说是必须要尝试,而已经习惯了那么多年视觉效果的成人,则会比较不容易坚持。
1.是否需要完全矫正,要看你的右眼视力如何,还有是否能适应更高的度数,从你的描述来看是交替视,那么强行回复了单眼,但从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来看,肯定不好,肯定不舒服。如果需要矫正,想要回复一定的三级视功能,那么隐形眼镜或者RGP会在矫正的效果上…
??如果戴了?全矫眼镜?之后?右眼?的?外斜?能?回到?正位?,?双眼??依然?存在立体视?,可以?尝试?隐形?眼镜??。?减少?眩晕感&br&?如果?戴了?眼镜??之后没有?立体视?还存在?交替?性?外斜?,?可以?平时??正常?生活不要?戴镜??配合做一些???相关?的?视功能?训练?。
??如果戴了?全矫眼镜?之后?右眼?的?外斜?能?回到?正位?,?双眼??依然?存在立体视?,可以?尝试?隐形?眼镜??。?减少?眩晕感?如果?戴了?眼镜??之后没有?立体视?还…
谢邀。赞同 &a data-hash=&61aeadce82f885a8d4f9a& href=&///people/61aeadce82f885a8d4f9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61aeadce82f885a8d4f9a&&@李千骑&/a&的分析,除了进一步的数据确认,您能做的是找到值得信赖的专业验光师。
谢邀。赞同 的分析,除了进一步的数据确认,您能做的是找到值得信赖的专业验光师。
首先,您不要贸然去配镜,您这样的状态需要一个有足够水平的验光师给你处方。我个人倾向于巩固交替视。&br&&br&需要再明确一些信息,有些信息是需要验光师做测定才能得到的:&br&您多大年龄?&br&上一幅能舒适佩戴的眼镜参数,右眼度数和单眼瞳距&br&单右眼远用时,全矫状态下(600多度),能够达到的视力是多少?&br&单右眼近用40厘米处验光,能够达到的视力是多少,此时的度数是多少?&br&右眼单独的调节幅度是多少,用负镜片法测。(另一只方法出来的数值会偏大,负镜片法出来的结果会保守些,这样将来以此配镜的舒适度会高一点)。&br&有这些数据后,再拿来看看。门店的验光师可能纠结给你测了这些,花了功夫,你却不配镜,跟人好好说说,或者人家有能力解决你的问题,试镜架佩戴能够满足要求,那就先配一副低成本的架子使用,以后再考虑换正式的架子。
首先,您不要贸然去配镜,您这样的状态需要一个有足够水平的验光师给你处方。我个人倾向于巩固交替视。需要再明确一些信息,有些信息是需要验光师做测定才能得到的:您多大年龄?上一幅能舒适佩戴的眼镜参数,右眼度数和单眼瞳距单右眼远用时,全矫状态下(…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电影摄影中使用测光表的正确方法?怎么测人脸光比? - 摄影技术&/a&
谢邀。&br&&br&曝光量是定值,不会随曲线不同或编码方式不同而变化。&br&&br&log只是帮助你在相同编码方式,同等曝光量下获得更多层次和细节的一种优化算法。&br&&br&Raw则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使你在相同曲线,同等曝光量下获得最多的图像信息。&br&&br&这两个东西都和曝光没有关系,所以测光也没有区别。&br&&br&当然可能有人说某种log要升或降一档曝光,但这种特性的东西还是主观成分比较大,就像某些胶片要升降一档曝光一样。
谢邀。曝光量是定值,不会随曲线不同或编码方式不同而变化。log只是帮助你在相同编码方式,同等曝光量下获得更多层次和细节的一种优化算法。Raw则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使你在相同曲线,同等曝光量下获得最多的图像信息。这两个东西都和曝光没有关系,所以…
&b&问题一&/b&&br&&br&无论是电视的&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eeimg=&1&&,还是电影的&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都是将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宽容度)进行非均匀(非线性)量化的方法,目的都是将一定的动态范围更好地映射到有限的比特数(带宽)资源上去。所谓“更好”,是指把更多的比特数资源留给人类视觉系统更敏感的亮度范围。&br&对电视来说,由于其直播、实时的特性,电视摄像机的&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eeimg=&1&&特性一般与电视标准相符,这样,大量的电视接收机在设计时只需遵守相同的标准即可。目前,获得广泛接受的&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eeimg=&1&&特性为高清电视的信源标准——ITU-R BT.709所定义的光电传输函数(OETF)。&br&&br&对电影来说,从制作到放映,需要经过几个步骤,因此摄影机无需遵循相同的标准,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比特数资源或更加接近某种胶片的特性即可。于是,生产商们设计出了各自的&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特性,并提供相应的数据,以便后期制作软/硬件能够正确地解析各量化值所对应的原始亮度,以正确还原拍摄时的原始动态范围。&br&&br&RAW的概念来自于图片摄影,指未经处理的图像,类似于未经烹调的生鲜食材。这一概念的出发点在于跳过照相机内的各种图像处理,将模/数转换后的图像直接存储起来。由于照相机内的一些图像处理是不可逆的,因此存储原汁原味的图像,为后期制作留下了更充分的空间。然而,与&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相似,RAW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众多的软硬件生产商均可以定义自己的RAW格式,因此,在量化这一环节上,RAW可以是均匀(线性)的,也可以是非均匀(非线性)的。&br&&br&因此,要搞清一种特性,还需要具体查阅此特性对应的白皮书或相关文献。不过,泛泛地说,&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较&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eeimg=&1&&保存更多的暗部细节,因此高光部分压缩地相对厉害一些,而均匀(线性)的RAW则没有压缩,是彻头彻尾的“生鲜食材”,当然前提是量化位数足够。举例来说,12比特量化的&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较12比特均匀(线性)量化的RAW保留了更多暗部细节,但在高光区的损失要大于RAW;若要保留更多的高光区细节,则需要增加RAW的量化比特数。有一种观点认为,12比特&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近似于16比特均匀(线性)量化的RAW。&br&&br&&b&问题二&/b&&br&&br&18%的灰指的是反射率为18%且不改变入射光光谱功率分布的中性色。摄影时,以18%的灰作为曝光量的依据,或利用以18%灰校准的测光表给出的曝光建议,都只是一种参考。毕竟,在技术层面,摄影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动态范围(宽容度)去捕捉摄影者感兴趣的亮度范围。至于实际调整曝光量时是否严格照此行事,还要看摄影者的创作意图,与器材的量化特性并无直接关系。&br&&br&从颜色还原的层面上看,无论摄影器材的量化特性是怎样的,都要在显示终端或银幕上正确还原出原始的影调。当然,后期制作时可以根据创意的需要对影调进行调整,这时18%的灰、30%的肤色或某一种灰便真的只是一个参考了。&br&&br&&b&结论&/b&&br&&br&某一种反射率的物体为实际曝光量的调整提供了参考,而实际曝光的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动态范围(宽容度)记录最有价值的景物亮度范围,至于量化是均匀(线性)的还是非均匀(非线性)的,只是器材记录动态范围(宽容度)的两种方式,决定了比特数资源分配的特性,影响的是亮度层次的保留与丢失之间的平衡,而不是亮度的绝对值或影调的整体平衡。&br&&br&以上为本人之拙见,期待更多资深人士的见解。&br&&br&=======================================&br&&a data-hash=&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href=&///people/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蒙兴霖& data-tip=&p$b$4d9ccfe0a7e6cdcee21fa8dc&&@蒙兴霖&/a& 提到了问题一的结论。当然,这并不是我本人通过实验的结论,只是一些摄影机是按照这个标准设计的。其实,这是个量化问题,而量化似乎是十多年前本科课程中学的。既然提到了量化,我们不妨共同复习一下。为了把问题看得清楚一些,我花了几个小时,用Matlab画了几幅图。想看结论的同志们,请直接翻到最后。&br&&br&首先,仔细看了一下原答案,结论前一句有个笔误,这里用下划线标出。如果当时画了下面这幅图,大概就不会出席笔误了,对此深感抱歉。&br&&blockquote&举例来说,12比特量化的&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较12比特均匀(线性)量化的RAW保留了更多暗部细节,但在高光区的损失要大于RAW;若要保留更多的&u&暗部&/u&细节,则需要增加RAW的量化比特数。有一种观点认为,12比特&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近似于16比特均匀(线性)量化的RAW。&/blockquote&&img src=&/eed3664cfed618bd294573_b.png& data-rawwidth=&3002& data-rawheight=&1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2& data-original=&/eed3664cfed618bd294573_r.png&&&br&很遗憾,从来没用Matlab的画图功能输出过汉字,暂且用英语吧。这幅图对比了S-Log与线性RAW。S-Log的公式是从索尼官方文献[1]中查到的。横轴表示曝光量,范围从0到10(1000%),这里1(100%)是一个参考曝光量(如18%灰的曝光量),纵轴表示码值,这里以8比特为例,范围从0到255。红色直线段为RAW,蓝色曲线为S-Log。从图中可以看出:&br&&ul&&li&S-Log将150多个量化级的资源留给了从0到100%的曝光范围(暗部),而线性量化只分配了25个左右的量化级。&br&&/li&&li&0-200的码值范围,被S-Log用于不到300%的曝光范围,而被RAW用于近800%的曝光范围。&br&&/li&&li&900%-1000%的曝光范围,在S-Log中只分配了5-6个量化级,而RAW留了25级给这个范围。&br&&/li&&/ul&所以说,以S-Log为例的各种Log将更多的量化级(比特数)资源留给了暗部。换句话说,S-Log的量化步长随曝光量的增大而变长,而线性量化的步长是恒定的,如下图所示。&br&&img src=&/fcd30494dbc2d_b.png& data-rawwidth=&3002& data-rawheight=&1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2& data-original=&/fcd30494dbc2d_r.png&&这幅图显示了第一幅图中的两种量化方式的量化步长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仍然以8比特为例。具体来说,对于170%以下这一段曝光范围,线性RAW的量化步长都要大于S-Log,或者说,RAW的损失大于S-Log。为了降低RAW在暗部的损失,就需要减小RAW的量化步长。到这里,让我们回头看一下 &a data-hash=&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href=&///people/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蒙兴霖& data-tip=&p$b$4d9ccfe0a7e6cdcee21fa8dc&&@蒙兴霖&/a& 提到的问题——12-bit Log是否近似于16-bit线性RAW。&br&&img src=&/93f79edeaa763bbe92223_b.png& data-rawwidth=&3002& data-rawheight=&1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2& data-original=&/93f79edeaa763bbe92223_r.png&&上图对比了10/12-bit S-Log及12/14/16-bit线性RAW,共五种OETF的量化步长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看得更清晰,我把比例放大了一下,只观察0-100%这一段曝光范围。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u&对于7.42%以上的曝光量范围,16-bit线性量化(绿色)均优于12-bit S-Log(黄色)&/u&。假如100%的曝光量对应的是18%的灰,这里的7.42%对应的大约是1.34%的灰。对于连1.34%也不放心或不放过的人们来说,18-bit的RAW是彻头彻尾地优于12-bit S-Log了。假如将RAW减少两个比特至14-bit,我们看到刚刚的7%上升到41%左右,相当于大约7.37%的灰。&br&&br&&b&&u&以上结论可以推广至n-bit S-Log:即(n+2)-bit线性量化对7.37%以上的灰占优,(n+4)-bit线性量化对1.34%以上的灰有优势,(n+6)-bit线性量化完胜。&/u&&/b&&br&&br&无论&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 alt=&\gamma& eeimg=&1&&还是&img src=&///equation?tex=Log& alt=&Log& eeimg=&1&&,都是牺牲高光区细节换取暗部细节的举措。因此,线性量化与Log在暗部相媲美,就意味着高光区保留了过多的层次。因此,虽然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到18-bit线性RAW才能完全超越12-bit S-Log,但16-bit线性RAW,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已经足够好了。&br&&br&任何结论都有局限,这里,我们假设全部量化级都用于量化,但实际情况是,数字视频的高、低两端的量化级,很多是无效的,例如10-bit S-Log中,真正有效的编码范围为90-1019。因此,上述结论中的百分比,只做参考之用。&br&&br&至此,问题分析完毕。希望这半天多的时间花得有意义,解答 &a data-hash=&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href=&///people/4d9ccfe0a7e6cdcee21fa8d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蒙兴霖& data-tip=&p$b$4d9ccfe0a7e6cdcee21fa8dc&&@蒙兴霖&/a& 的疑惑的同时,可以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加入对影视技术的探讨。&br&&br&参考文献&br&[1] &a href=&///?target=https%3A///bbsccms/assets/files/mkt/cinema/solutions/slog_manual.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bbsccms/as&/span&&span class=&invisible&&sets/files/mkt/cinema/solutions/slog_manual.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问题一无论是电视的\gamma,还是电影的Log,都是将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宽容度)进行非均匀(非线性)量化的方法,目的都是将一定的动态范围更好地映射到有限的比特数(带宽)资源上去。所谓“更好”,是指把更多的比特数资源留给人类视觉系统更敏感的亮度范…
如果你不太清楚LOG是什么,那么看下图:&br&&img src=&/811dcf10adc9c5c408dfbbf0f9d70a94_b.png& data-rawwidth=&907&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7& data-original=&/811dcf10adc9c5c408dfbbf0f9d70a94_r.png&&LogC&br&&img src=&/ec86be62b60e592b113c245fe7cc763d_b.png& data-rawwidth=&909&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9& data-original=&/ec86be62b60e592b113c245fe7cc763d_r.png&&709&br& 如你所见,如果用log拍摄,你在前期会得到一个相对反差,饱和度都比较低的画面。但是会在保留更多的层次,留下更多的可调整空间。&br&&br&那么Log是如何工作的呢?&br&(简单的讲,毕竟咱是摄影师,不是数字摄影机CMOS设计工程师)&br&&img src=&/bf6cbbf91f50bdef26de2_b.pn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bf6cbbf91f50bdef26de2_r.png&&&br&如你所见,普通的709Gamma就是中间的直线,这样的记录方式会损失很多亮部信息(即1以上的信息)那么Log就出现了,通过一种函数的计算方法,把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0-1的区间里。这样,记录下了更多的信息,只需要后期把对比度拉回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感觉舒服,并且层次更多的画面。&br&你提到的S-LOG2,Log-C都是这样的工作模式。不过在一些细节(亮度或色彩)的解码上稍有不同。&br&根据经验来说,在用Sony机器拍摄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用S-log3(sony官方推荐),如果拍摄亮部细节较多,画面整体反差较低的画面的时候我会用S-log2(个人经验)。&br&RAW又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东西,上面提到的LOG和709都是一种曲线,可以理解为加载在proress上面的一种附件,而RAW跟Proress是同一层的东西。它压缩更少的信息,保留更多的元数据,为你保留最大的信息量,后期再套曲线,给你更多的选择。现在RED数字摄影机使用的R3D就是RAW。&br&简单的说,信息保留:RAW&LogC&Gamma709&br&但是RAW的数据量也比普通的Proress要大很多。&br&&br&&br&我有点不明白你的问题,什么叫做18%灰的测光标准?你的意思是在一个画面中按照18%灰的亮度调整光孔或者光线进行曝光吗?希望你能解释一下你的问题。&br&&br&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数字记录模式没有它们各自最佳的测光标准。&br&我猜测你寻求最佳的测光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准确,最不会出错的曝光。&br&但是曝光这件事对摄影师来说更像是创作一副黑白素描,既然他是一幅画,那么他必定是主观的。只要不出现给人不舒服的感受的技术上的失控,那么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br&用来辅助曝光的工具有很多,像测光表,直方图,假色.....各家有各家的工具。&br&或许每个数字摄影机厂家都会给你推荐这个最佳,那个最佳。但是这种最佳的推荐都是基于他们的产品的数字技术的层面的,都是一种保守的选择。在实际拍摄中你还是需要自己做各种实验和尝试找到一种自己觉得最理想的视觉效果。
如果你不太清楚LOG是什么,那么看下图:LogC709 如你所见,如果用log拍摄,你在前期会得到一个相对反差,饱和度都比较低的画面。但是会在保留更多的层次,留下更多的可调整空间。那么Log是如何工作的呢?(简单的讲,毕竟咱是摄影师,不是数字摄影机CMOS设…
只拍黑白或者负片,用这个就够了。拿去吧,网上抄的,反正我也没背下来。&br&ISO100
快门1/100秒,倒易率自己换算。&br&&br&&p&曝光口诀&/p&&p&艳阳十六阴天八&/p&&p&多云十一日暮四&/p&&p&阴云压顶五点六&/p&&p&雨天落雪同日暮&/p&
只拍黑白或者负片,用这个就够了。拿去吧,网上抄的,反正我也没背下来。ISO100 光圈F16 快门1/100秒,倒易率自己换算。曝光口诀艳阳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阴云压顶五点六雨天落雪同日暮
同学,我只想说测光表很重要。等你摄影学习到后面,无论你拍风光使用自然光,还是影棚里使用闪光灯都会接触到一个概念,光比。这个东西很重要。使用测光表会很快测出来,不用老移动相机。当然你只用相机里的测光系统也是可以完成。
同学,我只想说测光表很重要。等你摄影学习到后面,无论你拍风光使用自然光,还是影棚里使用闪光灯都会接触到一个概念,光比。这个东西很重要。使用测光表会很快测出来,不用老移动相机。当然你只用相机里的测光系统也是可以完成。
问下题主是什么手机?
问下题主是什么手机?
谢邀,我是一个很老土的摄影师,对我来说,值得我学习的棚拍照片只有一种,请百度“雅顾”。
谢邀,我是一个很老土的摄影师,对我来说,值得我学习的棚拍照片只有一种,请百度“雅顾”。
首先我想先要谈一下摄影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回答造成有一定误会。摄影是什么?在我看来摄影其实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技术是因为它的出现会记录下来很多的事物,所谓艺术是因为我们借用摄影这个载体进行着创作。回到我们的这个题目一组专业到位的棚拍照是什么样的?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符合自己创作要表达的思想,展现的美感,描绘的感情,在棚里运用什么样的光都算是专业的。但是要是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话,专业的到位的棚拍照是需要规矩的。所谓的规矩就是那些基本的用光的法则,例如什么影调运用什么样的光线。当然一张专业到位的棚拍不单单是光线的运用,会涉及的很多。还想说明一下规矩并不等于死板,而艺术也并不等于无章法。技术的支撑,才可让你的艺术创作形式更丰富。
首先我想先要谈一下摄影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回答造成有一定误会。摄影是什么?在我看来摄影其实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技术是因为它的出现会记录下来很多的事物,所谓艺术是因为我们借用摄影这个载体进行着创作。回到我们的这个题目一组专业到位…
要是拿这个吃饭的话,还是以客户要求为好吧,本来摄影这东西就是主观性很强的。
要是拿这个吃饭的话,还是以客户要求为好吧,本来摄影这东西就是主观性很强的。
大多数时候客户不喜欢的就是好的。
大多数时候客户不喜欢的就是好的。
棚内可参照艾尔文。个人理解,新人之间的眼神情感很重要,无需要刻意像影楼的样片那种模特笑得很开,双方一个眼神,会意一笑,轻轻拥抱一吻就是有感情的片子。再者,棚内不要太多华丽的场景,白背景黑背景一面花墙一个落地窗就可以,女生搭配精致的妆面发饰合适的婚纱,男生尽量穿自己的西服。因为在室内,所有灯光皆可控制,所以,精准的灯光布置输出很重要,正常情况相机感光度最低,光圈在7-8左右(特殊手法除外)保证后期修图时可以得到最好的皮肤肤质。既然是专业到位,后期在特写的时候就尽量中性灰修吧……最后,其实婚纱照新人情感很重要,不管棚内外景……&br&&br&&br&以上是个人初浅理解,欢迎探讨
棚内可参照艾尔文。个人理解,新人之间的眼神情感很重要,无需要刻意像影楼的样片那种模特笑得很开,双方一个眼神,会意一笑,轻轻拥抱一吻就是有感情的片子。再者,棚内不要太多华丽的场景,白背景黑背景一面花墙一个落地窗就可以,女生搭配精致的妆面发饰…
首先说说客户的审美吧&br&当专职摄影师已经6年了,很多时候,客人的审美就是个奇葩来形容的,婚纱就知道一个大,越大越好,1米5的个子非要3米的拖尾,5米的头纱,你们想想什么样吧。。。。晚礼服淡雅点不好吗。。。拿着团购网上的样片,非要大红大紫,亮片,塑料纸。。。50%灰修的皮肤嫌没别人的好看。。。这个时候发现美图秀秀真好用。。。。别问太多了,客户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首先说说客户的审美吧当专职摄影师已经6年了,很多时候,客人的审美就是个奇葩来形容的,婚纱就知道一个大,越大越好,1米5的个子非要3米的拖尾,5米的头纱,你们想想什么样吧。。。。晚礼服淡雅点不好吗。。。拿着团购网上的样片,非要大红大紫,亮片,塑…
Om1的测光大部分都已经失灵或坏了。别紧张,练人肉测光吧~或者手机下载个测光apps
Om1的测光大部分都已经失灵或坏了。别紧张,练人肉测光吧~或者手机下载个测光apps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光表使用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