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m金融互助平台2017是骗局吗

MMM金融互助死灰复燃 40多人被冻结千万_网易财经
MMM金融互助死灰复燃 40多人被冻结千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别再被这个金融互助平台忽悠了 广州已有40多人被冻结上千万)
打着“帮人”的旗号,以一个月可以获取30%的收益为卖点,被四部门多次发布风险提示的平台,居然可以“死灰复燃”,致使更多投资人,在广州,近日就有40多名受害者集体报警,涉及金额超过千万元。一个臭名昭著的非法集资平台是如何让投资人相信他们的“神话”?月利润30%的“馅饼”是怎么做成的?游戏规则金融互助平台,于去年4月进入中国。打着“普通人的社区,互相之间无私帮助”的旗号,让会员利用平台匹配功能主动转账。MMM金融互助平台的页面介绍。游戏原则是,一开始玩家需要投入一笔60元—6万元的资金,平台称之为“提出帮助”。给钱方“提出帮助”与得钱方“得到帮助”实行金额对等的匹配。MMM金融互助平台网站的页面,不仅返利还有抽奖,送车送100万美元。匹配成功后,给钱方主动汇款给对方账号,实行“互助”。只要在平台上操作,人民币自动转为平台规定的“马夫罗币”实行交易。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会员只要“提出帮助”半个月后,就能以“得到帮助”的形式获得15%的收益,平均每天收益1%。如果是每周一操作,半月后还能有额外3%的奖励。点击“提供帮助”就会弹出一个风险提示的对话框。接着,玩家可以填写金额。MMM金融互助平台还有一个规矩,只要成功介绍别人来玩,就可成为“领导”,下线注册后每提出一笔帮助,上线能获“领导奖”15%。“金字塔”中的“领导”可以获得层层递减的奖励点数。遇骗子单3月29日,是李超杰(化名)在MMM平台上的半月结提现日。早上8点多,他点击“得到帮助”选项。“以往都是秒配”,他说,只要一点击,马上就匹配成功。然而这天他一直刷新,迟迟没配上,直到上午11点,才终于成功了。眼看收益到手,接下来就是等这几个匹配成功的会员转款给他。然而,转款时限48小时过去了,李超杰并没有收到任何转账。他意识到遇到了骗子单。如今近一个月过去,这笔款项依旧没有下落,被平台冻结了……遭遇骗子单后,平台显示款项被冻结。3月14日,李超杰曾在平台上“提出帮助”,拿出6万元“帮助他人”。7天后,这笔帮助款项与另外几个希望“得到帮助”的账号“匹配成功”,他将共6万元转账给这几个账号。李超杰只要等到半月期限一到,他就能“得到帮助”,即获得这笔6万元连本带息的收益。半个月内他曾成功了两笔,但想不到这次却失败了。在平常交流的几个微信、QQ群里,李超杰发现大部分人都遇到和他一样的情况。匹配成功的骗子单要么联系不上,要么直接在电话中表明自己的骗子身份。除了3月14日这笔钱,李超杰在3月21日还投了一笔6万元。这12万元人民币,以平台货币“马夫罗”的形式,变成了一堆无用的数字符号。MMM平台会员把这些被冻结的货币称为“旧马”。4月18日,李超杰在内的40多名广州受害者,到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他们在该平台被冻结的金额总数为1007万元,其中一人被冻结了200多万员。广州公安回复南都记者,该案已经受理,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捞一笔”“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互相转账怎么会有钱支付那么高的收益,大家都是搏一把,祈祷自己不是这个‘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个”。李超杰做股票投资多年,第一次听说MMM平台时,就知道这个游戏风险很大。今年春节后,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不断在李超杰耳边提起MMM平台。“很反感,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拆东墙补西墙”,李超杰解释,先帮助别人,别人再帮助自己,平台里的钱还是那么多,收益其实就从游戏的新玩家那里来的。但同事不断攻心,拿出自己在平台绑定的银行账号流水账单给他看。“1个多月,他净赚十几万”,李超杰有点动心。最终,李超杰注册了账号,“抱着赌博心理,趁冻结前捞一笔”。注册账号后,这位同事还主动提出给他两万元让他试水。3月2日,李超杰提出一笔4万元的“帮助”。自己出两万,加上同事给他的两万元,“试着玩一玩,2万块没了就没了”。作为李超杰的“领导“,这位同事马上获利15%。“提出帮助”后就是等待匹配,因为不是马上付钱,李超杰也没在意。12天后,平台提醒他匹配成功,意思是要付钱了。“剩下不到3天就可以有收益了”,加上金额不大,他没多想就转给了匹配的会员。3天后,李超杰按下“得到帮助”,顺利获得本金4万元和6000元收益。“3天赚了6000元,钱来得太快了”,李超杰坦言当时按捺不住欣喜,越来越相信这个平台。MMM金融互助平台示意图躺着收钱?让李超杰放松多年理财培养出的警惕性的,还有群里不断充斥的“利好”。另一位游戏者温婷(化名)从长期一起投资理财的朋友徐先生那里知道这个平台。投100元,一年后可获得2300元,23倍的收益。去年9月,徐先生不断游说温婷“一起赚钱”。徐先生解释平台并不收取任何费用,纯粹是会员之间转账,因此不会有平台卷钱而逃的风险,宣称平台零风险。“尽快发展市场,你睡下天天收钱”,徐先生称拉拢越多人加入平台,直接介绍人就成了“领导”,就可获15%“领导奖”,而“领导的领导”也获得逐级递减的奖金。在徐先生给温婷垫1000元,让她试玩后,温婷信了。进入平台的会员,几乎都会被拉进不同的微信群、QQ群。“每天发谁谁谁又在平台成功获利多少钱的截图”,温婷渐渐也被各种宣扬平台的微信文章说服。每笔“得到帮助”成功后,会员被要求写封“幸福信”,否则会被踢出平台。一旦提交给平台,平台就会在主页滚动展示这些幸福信。炒股多年的李超杰,在平台冻结资金的前几天,还被铺天盖地的利好消息轰炸着。“当时还出现抽奖,最大奖是房子、500万美金等”,在各种群里的信息轰炸下,李超杰坦言被“洗脑”了。二次崩盘这次冻结并不是MMM平台的第一次崩盘。去年年底,会员资金就曾被冻结过一次。温婷去年12月初就接了骗子单,6万元被冻结。本来48小时内转账成功,在各位匹配的会员账号前应该出现绿色的勾,然而因没完成转账,这些在他们看来是虚假的账号前都打着大大的红叉。这意味着,他们在平台里的“马夫罗币”,全部成了无用的数字。骗子单显示是红色的×号。第一次资金被冻结后,温婷的“领导”还使劲劝她继续投钱,“说是有机会把冻结的钱激活”。平台公告称,只要再继续“提出帮助”,可以随机释放本次所投金额的10%,即投入5万,有机会可以释放5000元。“意思即为了激活10万元,我要投100万元,且只是‘有机会释放’”,温婷听到消息压根没打算试。平台重启后几个月,确实又有人在平台获利。温婷再次投钱进平台,想不到又碰上了崩盘,两次共损失16.8万元。起底MMM南都记者获悉,MMM金融互助平台源自俄罗斯,这个金融游戏早在1997年已被俄罗斯政府质疑诈骗,2007年其创始人谢尔盖·马夫罗季被捕入狱。刑满释放后,马夫罗季在中国重操旧业。去年4月他建立“MMMChina”网站。目前,该网站借助QQ、微信、社区论坛等大肆传播,宣传的核心内容是“该组织去中心化,不存在跑路风险,投入的资金等于是金融互助,投资一个月后可获得30%的月收益”。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俄罗斯金融监管局局长尤里·奇汉钦曾在“金砖国家经济的风险与挑战”会议上表示,担心马夫罗季创立的“MMM金融社区”在中国的平台崩盘。去年4月以来,MMM“金字塔”在中国利用代理拉拢会员的形式不断扩张。据内部玩家称,平台如今在中国有700万个注册账号,其金额数目不容小觑。会员表示,网站的域名地址不断在更换,只有通过加入相关的QQ、微信群才能了解最新网址。如遇到崩盘、冻结等特殊情况,平台会开设QT聊天室,所有会员可加入聊天室“开会”,但并不能发言。会员反映,聊天室内由一名说俄语的名叫Nick(尼克)的男性发言,旁设一位中国翻译。针对最近这次崩盘,该平台“官方会议”称是中国的领导撤资,导致资金运转不周。去年11月,中国银监会、工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曾发布“以‘金融互助’名义投资获取高额收益风险预警提示”的公告。公告没有点名MMM金融互助平台,但其中提到的运作方式于MMM平台一致。据新华社报道,1月18日,以上四部门再次发布风险提示,“MMM金融互助社区”及类似金融互助平台和公司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系非法机构,具有非法集资、传销交织的特征,提醒投资者高度警惕。“仿盘”不断出现目前,MMM平台在国内已崩盘两次,会员资金被冻结。会员表示,通过不同代理宣传,已不断出现与MMM平台相似的“仿盘”。关于金融互助平台等类似互联网金融法律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律师。“类似的金融互助平台,实际上是非法集资”,梅臻表示。梅臻称,繁复的以高利润为饵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实有不同的伪装,“把自己包装成四不像”,以此打法律的擦边球。但经过调查,可以发现这些金融平台的核心运作模式,大多数就是非法集资。
“脱掉伪装的外壳,其实质行为都能套用现行的法律”,梅臻称,如今现状是,金融这块国内实行分野监管,如果不将平台原理梳理清楚,很难确定到底归谁管。此次MMM金融互助平台,除了具有非法集资的特征外,还有传销性质。“如果你是受害者同时也是组织者,拉拢别人加入,可能会触犯刑法”。梅臻解释,根据数额的多少,有可能会触犯非法集资罪。另外,受害者事先对平台原理知情与否、故意与否,也是界定是否触犯相关法律的标准。“就是一个字‘贪’。”李超杰说在加入MMM平台前,也对平台原理和弊端有所了解,但他还是淌了这趟浑水。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双
责任编辑:颜梦迪_NF556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金融互助疑为骗局 投资客称资金被MMM金融平台冻结|非法集资|冻结|金融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金融互助疑为骗局 投资客称资金被MMM金融平台冻结
  你听说过拿钱帮人能月赚30%的好事吗?“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广州40多人。他们拿钱帮了人,却被以标榜“互助”、“善良”的金融互助平台耍了,共被冻结金额超千万。4月18日,他们集体向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相关部门多次进行风险提示,网上的类似新闻不绝于耳,为什么还是不断有受害者?月利润30%的“馅饼”是怎么做成的?“馅饼”砸下来的坑,到底谁能补?据称,该金融互助平台在中国有700万个注册账号。
  游戏规则
  MMM于2015年4月进入中国金融互助平台。打着“普通人的社区,互相之间无私帮助”的旗号,让会员利用平台匹配功能主动转账。游戏原则是,一开始玩家需要投入一笔60元至6万元的资金,称之为“提出帮助”。给钱方“提出帮助”与得钱方“得到帮助”实行金额对等的匹配。成功后,给钱方主动汇款给对方账号,实行“互助”。只要在平台上操作,人民币将自动转为平台规定的“马夫罗币”实行交易。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会员“提出帮助”半个月后,就能以“得到帮助”的形式获得15%的收益,平均每天收益1%。如每周操作,半月后还能有额外3%的奖励。
  MMM金融互助平台还有一个规矩:只要成功介绍别人来玩,就可成为“领导”,别人注册后每提出一笔帮助,自己能获“领导奖”15%。
  遇骗子单
  3月29日,是李超杰(化名)在M M M平台上的半月结提现日。早上8点多,他点击“得到帮助”选项。“以往都是秒配”,他说,以往只要一点击,马上就能匹配成功。然而这天他一直刷新,迟迟没配上,直到上午11点,才终于成功了。
  眼看收益到手,接下来就是等其他会员转款给他。然而,这次的会员账号看起来不太正常,要么没留手机号,要么名字就是“请联系Q Q号……”。转款时限48小时过去,李超杰并没有收到任何转账。他意识到遇到了骗子单。如今近一个月过去,这笔款项依旧没有下落,被平台冻结了。
  3月14日,李超杰曾在平台上“提出帮助”,拿出6万元“帮助他人”。7天后,这笔帮助款项与另外几个希望“得到帮助”的账号“匹配成功”,他将共6万元转账给那几个账号。李超杰想着只要等到半月期限一到,就能“得到帮助”,即获得这笔6万元连本带息的收益。
  半个月内他成功了两笔,但想不到第三次却失败了。在平常交流的几个微信、Q Q群里,李超杰发现大部分人都遇到和他一样的情况。匹配成功的骗子单要么联系不上,要么直接在电话中表明自己的骗子身份。
  除了3月14日这笔钱,李超杰在3月21日也投了一笔,后来他总共被冻结人民币12万元。这12万元人民币,以平台货币“马夫罗”的形式,变成了一堆无用的数字符号。M M M平台会员把这些被冻结的货币称为“旧马”。
  4月18日,李超杰在内的40多名广州受害者,到位于越秀区水荫路的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案。他们在该平台被冻结的金额总数为1007万元,其中一位男士被冻结了200多万元。广州公安回复南都记者,该案已经受理,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捞一笔”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互相转账,怎么会有钱支付那么高的收益?大家都是博一把,祈祷自己不是这个‘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个”。李超杰做股票投资多年,第一次听说M M M平台时,就知道这个游戏风险很大。
  今年春节后,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不断向李超杰提起M M M平台,他也上网查询M M M平台的资料。
  “很反感,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拆东墙补西墙”,李超杰解释,先帮助别人,别人再帮助自己,平台里的钱还是那么多,收益其实就从游戏的新玩家那里来的。
  但同事不断“攻陷”李超杰的内心,拿出自己在平台绑定的银行账号流水账单给他看。“1个多月,他净赚十几万”,看着同事一脸满足和自信,李超杰有点动摇。
  每天言语攻势、利益刺激,李超杰最终抵挡不住诱惑,注册了账号,“抱着赌博心理,趁冻结前捞一笔”。注册账号后,这位同事还主动提出给他两万元让他试水。
  3月2日,李超杰提出一笔4万元的帮助。自己的两万,加上同事给他打的两万元,“试着玩一玩,2万块没了就没了”。作为李超杰的“领导”,这位同事马上获利15%。
  最开始“提出帮助”时,因为不是马上付钱,在等待匹配的日子里,李超杰也没在意。12天过去,平台提醒他匹配成功,意思是要付钱了。“剩下不到3天就可以有收益了”,加上金额不大,他没多想就转给了匹配的会员。果然,3天后李超杰按下“得到帮助”,顺利获得本金4万元和6000元收益。
  “等于说3天赚了6000元,钱来得太快了”,李超杰坦言当时按捺不住欣喜,越来越相信这个平台。但从同事介绍到赚到第一笔钱,李超杰都没向家人透露半句。
  躺着收钱?
  让李超杰放松多年理财培养出的警惕性的,还有不断传来的“利好”。
  另一位游戏者温婷(化名)从长期一起投资理财的朋友那里知道这个平台。去年9月,朋友徐先生的微信名改成“×××会员”,鼓励她加入游戏,“一起赚钱”。
  徐先生解释平台并不收取任何费用,纯粹是会员之间转账,因此不会有平台卷钱而逃的风险,宣称平台零风险。徐先生每天给温婷转发各种“3M平台有多靠谱”、“中国金融资产管理研究院一篇关于3M的访谈录”的微信文章。
  “尽快发展市场,你睡下天天收钱”,徐先生称拉拢越多人加入,直接介绍人“领导”就可获15%“领导奖”,而上面“领导的领导”也获得逐级递减的奖金。徐先生提出给温婷垫1000元,让她试玩。拿到收益了,温婷信了。
  进入平台的会员,几乎都会被拉进不同的微信群、Q Q群。“每天发谁谁谁又在平台成功获利多少钱的截图”,温婷渐渐也被各种宣扬3M平台的微信文章说服。
  每笔“得到帮助”成功后,会员被要求写封“幸福信”,否则会被踢出平台。群里不断重播幸福信模板,一旦提交给平台,平台就会在主页滚动展示不同会员的幸福信。
  炒股多年的李超杰,在平台冻结资金的前几天,还被铺天盖地的利好消息轰炸着。但他这时已有一种直觉,“当股市铺天盖地出现各种利好消息、分红、高位时,其实就是危险的讯号”。但“当时还出现抽奖,最大奖是房子、500万美金等”,和股市不一样,各种群里接连不断的信息轰炸,李超杰坦言自己的警惕性被磨灭,被“洗脑”了。
  二次崩盘
  这不是M M M平台的第一次崩盘。去年年底,会员资金就曾被冻结。温婷去年11月21日投入6万,同年12月初接了骗子单。
  本来48小时内转账成功,在各位匹配的会员账号前应该出现绿色的钩,然而因没完成转账,这些在他们看来是虚假的账号前都打着大大的红叉。这意味着,他们在平台里的“马夫罗币”,全部成了无用的数字。
  第一次资金被冻结后,温婷的“领导”还使劲劝她继续投钱,“说是有机会把冻结的钱激活”。
  平台公告称,只要再继续“提出帮助”,可以随机释放本次所投金额的10%,即投入5万,有机会可以释放5000元。“意思即为了激活10万块,我要投100万,且只是‘有机会释放’”,温婷听到消息压根没打算试。平台宣布重启后几个月,确实有人又在平台获利,例如李超杰。温婷在今年3月也再次投钱进平台,想不到又碰上了崩盘,两次共损失16.8万。
  今年3月底,群里传来资金被冻结的消息,这让李超杰惴惴不安。他从3月29日起,每天用手机不断刷新,盯着平台上自己的“旧马”,“做梦都想着哪天起来就看到‘旧马’激活了”。虽然损失的12万对李超杰来说并不是不可承受“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只是互相转账,怎么会有钱支付那么高的收益?大家都是博一把,祈祷自己不是这个“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个……就是一个字“贪”,还是蹚了这趟浑水。
  ———MMM平台广州会员之一李超杰
  起底MMM
  南都记者获悉,MMM金融互助平台源自俄罗斯,这个金融游戏早在1997年就已被俄罗斯政府质疑,2003年,后其创始人马夫罗季曾被捕。去年该平台侵袭中国,据内部玩家称,平台如今在中国有700万个注册账号,其中金额数目不容小觑。
  俄罗斯创始人曾因诈骗入狱
  据媒体报道,1994年,俄罗斯人谢尔盖·马夫罗季三兄弟创立M M M股份公司,注册资金仅10万卢布(当时约合1000美元)。通过广告宣传其高额回报,后有数百万人加入。
  不久,俄罗斯政府质疑M M M承诺的高额回报,宣布不保证投资这家公司的安全性。1997年,平台崩塌,公司破产,按俄罗斯新闻社估算,马夫罗季三兄弟创建的MMM公司骗走了500万名投资者资金,牟利达15亿美元。据俄有关部门通报,2003年,M M M创始人谢尔盖·马夫罗季被俄当局指控犯有诈骗罪,并判处4年6个月有期徒刑。
  刑满释放后,谢尔盖·马夫罗季在中国重操旧业。去年4月他建立“M M M C hina”网站。目前,该网站借助Q Q、微信、社区论坛等大肆传播,宣传的核心内容是“该组织去中心化,不存在跑路风险,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等于是金融互助,投资一个月后可获得30%的月收益”。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俄罗斯金融监管局局长尤里·奇汉钦曾在“金砖国家经济的风险与挑战”会议上表示,担心谢尔盖·马夫罗季创立的“M M M金融社区”在中国的平台崩盘。
  四部门曾预警该平台非法
  据了解,去年4月以来,谢尔盖·马夫罗季的M M M“金字塔”在中国利用代理拉拢会员的形式不断扩张。会员表示,网站的域名地址不断在更换,只有通过加入相关的Q Q、微信群才能了解最新网址。如遇到崩盘、冻结等特殊情况,平台会开设Q T聊天室,所有会员可加入聊天室“开会”,但并不能发言。会员反映,聊天室内由一名说俄语的名叫N ick(尼克)的男性发言,旁设一名中国翻译。针对最近这次崩盘,该平台“官方会议”称是中国的领导撤资,导致资金运转不周。
  去年11月,中国银监会、工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曾发布“以‘金融互助’名义投资获取高额收益风险预警提示”的公告。公告没有点名M M M金融互助平台,但其中提到的运作方式与M M M平台一致。
  据新华社日报道,1月18日,以上四部门曾发布风险提示,“M M M金融互助社区”及类似金融互助平台和公司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系非法机构,具有非法集资、传销交织的特征,提醒投资者高度警惕。
  “仿盘”不断出现
  目前,M M M平台在国内已崩盘两次,会员资金被冻结。会员表示,通过不同代理宣传,已不断出现与MMM平台相似的“仿盘”。“即使网上负面新闻遍布,但是还是有玩家加入,也有老玩家不死心”,李超杰称介绍他入平台的同事如今仍抱有希望,认为平台还会重启,激活冻结的资金。
  李超杰在加入MMM平台前,也对平台原理和弊端有所了解,“就是一个字‘贪’”,他说自己还是蹚了这趟浑水。
  律师说法
  该互助平台核心即非法集资
  关于金融互助平台等类似互联网金融法律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了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律师。“类似的金融互助平台,实际上是非法集资”,梅臻表示。
  梅臻称,繁复的以高利润为饵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实有不同的伪装,“把自己包装成四不像”,以此打法律的擦边球。但经过调查,可以发现这些金融平台的核心运作模式,大多数就是非法集资。
  “脱掉伪装的外壳,其实质行为都能套用现行的法律”,梅臻称,目前的状况是,金融这块,国内实行分野监管,如果不将平台原理梳理清楚,很难确定到底归谁管。
  此次MMM金融互助平台,除了具有非法集资的特征外,还有传销性质。“如果你是受害者同时也是组织者,拉拢别人加入,可能会触犯刑法”。梅臻解释,根据数额的多少,有可能会触犯非法集资罪。另外,受害者事先对平台原理知情与否、故意与否,也是界定是否触犯相关法律的标准。
  A 06-07版
  统筹:黄海珊 采写:南都记者李双
两年时间并不足以宣告其彻底打破“魔咒”,但复盘其入华路径,Li...
如果说贾跃亭之前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硬件上宣扬的硬件免费策...
按照小米新国货的思路,小米实际上是一个大型超市的角色,还是OD...
今日早间新闻:微软上线iOS键盘;迪士尼与诺基亚合作;FB正开发相机App…
谷歌未来学家库兹韦尔认为,人类的思想可以上传到机器中,实现永生。MMM“金融互助”新骗局正猖狂
作者:李含
&&&&原题:流通“马夫罗”虚拟货币 投资6万一年后翻成130万
  MMM“金融互助”新骗局正猖狂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李含
  日息1%、月收益30%……面对如此高额收益的投资项目,你是否会心动?
  一种名为“MMM互助金融”的系统,在网上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追捧――其号称由著名数学家马夫罗季创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全世界拥有超过1.38亿会员、在国外已经合法运行4年,于今年5月进入我国,投资者只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即可获得前述高额收益。
  然而,对于类似这样打着“金融互助”名号的项目,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在11月11日联合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审慎投资,防止利益受损。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投资项目?
  运行模式:借新还旧+复利翻滚+“人头费”
  法治周末记者在网上以“MMM”“金融互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总共找到9个所谓MMM的官方网站。
  尽管页面设计上大相径庭,但在这些制作并不精美的网站上,呈现的内容却几乎一致,主要有对MMM的介绍、注册教程、奖金制度、汇款和提款流程等。
  “MMM不是银行,MMM不收您的钱,MMM不是网上业务、高收益投资项目,也不是投资或传销计划――MMM是一个互相帮助的社区。”这样的宣传,在所有MMM“官网”上,都会被强调很多次。只要简单填写姓名、邮箱、手机号,设置密码后,就能够注册成为MMM的会员,开始“投资”。
  根据网站的介绍,MMM是个人的自愿联合,不是一个实体,不是一个公司或企业,背后只有一套精密设计的系统,对MMM会员进行匹配,通过“相互帮助”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分享,赚得收益。
  而这个“相互帮助”的过程,就是MMM整个模式运作的核心,也是MMM月收益30%来源的关键所在。
  在MMM中,会员提供资金入场叫做“提供帮助”,将资金提现离场叫做“获得帮助”;“提供帮助”的会员,其资金将用来购买系统中名为“马夫罗”的虚拟货币,用以会员之间的交易;MMM对入场资金有数额限制,最低60元,最高60000元。
  当资金转化为“马夫罗”之后,即开始以日息1%增长;直至14天之后,这笔“马夫罗”才可以进行提现,此时就能够获得15%的收益,而MMM规定“马夫罗”最多30天必须进行提现,否则不再计算收益,因而最高能够达到月收益30%。
  而所谓“相互帮助”,就是新入场的会员,将其手中拥有的“马夫罗”,转账给此前入场的会员,帮助其实现“马夫罗”的增值,并完成提现;而新入场会员的这笔“马夫罗”,将在增值后由下一批入场的会员转账获得。
  根据网站上挂出的复利投资回报表计算,500元投资额,在MMM以复利方式进行不断滚动投资,一年下来本金加利息可收益11633元;以最高60000元投资额为例,12个月后就能变成1397873元。
  “比如你要出场,你的本金和所有利息,是从新进的会员和出来再次重复入场会员的钱中给你。”相关网站上的这句介绍,言简意赅地解释了MMM中资金不断循环的原理。
  相关网站还提醒投资者,不用担心MMM的风险:“利率高,所以存钱的永远比取钱的人数多,只要不出现很大的外界影响,资金停留和资金流通产生利润……只有一种情况下系统理论不成立,那就是系统在世界107个国家的1.38亿会员,在同一时刻不再往里续投,但这种情况从理论上来讲是不存在的。”
  而除了利息的收益外,MMM还设有“推荐奖”和“管理奖”:“推荐奖”即每个会员可以获得其邀请的参与者的投资金额10%的奖励;而“管理奖”则针对拥有团队的领导人设置。
  对于其发展的第一代会员,领导人可以获得所有第一代会员投资额5%的奖励,而对于第一代会员发展的第二代会员,领导人可以获3%的奖励,以此类推,第三代会员的奖励为1%,总共可累计到第四代会员,奖励为0.25%;而如果经过MMM认可并培训成为经理的话,则可以不再限于会员的层级,拿到“无限代”的奖励,最低层级为0.01%。
  尝到甜头的投资者:“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确实如MMM网站上所宣传的那样,MMM是由俄人马夫罗季创建、早在2011年便在国外发展起来。不过,这些网站上并没有说,MMM在国外早已被贴上“欺诈”的标签。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94年,马夫罗季便在俄罗斯创办MMM公司,通过400%高回报率的股票,构建了“金字塔式”的投资返还方案,吸收了数千亿卢布的资金,在俄罗斯60多个城市设有代理处,每天出售股票获得的收入达400亿卢布。
  1997年,MMM公司的模式再也无法维持继而崩溃,数百万人的投资血本无归,涉案金额高达15亿美元。马夫罗季也因此被判诈骗罪入狱4年零6个月,直到2007年5月,马夫罗季出狱,并推出新的投资计划,即所谓MMM互助金融系统。
  据媒体报道,2013年,MMM进入,但还没发展多久,3名俄罗斯人和其印度伙伴,便因在印度某邦涉嫌诈骗而被逮捕,给印度存款人造成1.5亿卢比(约合260多万美元)的损失。
  由此看来,MMM在国外早就臭名远扬,可在国内,它依然能够吸引到投资者不断加入。
  王乐(化名)是松原市一名普通职工,也是MMM的一名普通会员。11月21日,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自从8月份参与MMM以来,自己确实赚到了钱。
  “我在MMM中投入了1万元,每次都能按时‘得到帮助’,到现在为止已经赚了8000多元。”王乐说,她原本也很担心这其中会不会有诈骗,但每次看到钱都能按时到账后,也就放心了,“我还准备再投一些进去。”
  来自省徐州市的(化名),则是一名MMM团队的领导人。他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MMM进入中国伊始,才几个月,自己已经赚了30多万元,并且带领着十几人的团队在一起赚钱,“你在注册MMM的时候,在领导人一栏中填入我的信息,我来带你一起做”。
  对于法治周末记者表现出的疑虑和担忧,周政说,现在所有的投资都会有风险,能赚到钱才是王道:“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那么点利息和物价上涨相比,就是不断贬值。网上现在有很多P2P平台,不也经常发生跑路事件么,他们会提前告诉你有风险?就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专家:这是庞氏骗局+金融传销
  总结起来,MMM的特点鲜明:只有资金的流转而没有实际投资行为、以新入场投资者的资金作为前人利润、不断发展会员获得奖励。
  “这种模式打着互助旗号,实质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加金融传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网贷315首席学术顾问邓建鹏教授表示。
  邓建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MMM的实质就是借新还旧,资金在空转或者说需要不断的吸引新的资金维持其运作,所有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从而没有真正产生利润,无法长期维持本息。
  “随着其交易量的增加,MMM对于对新用户及资金量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一旦资金链断了,后续的投资人必然血本无归。”邓建鹏说。
  京师律师事务所法律事务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左胜高律师则认为,MMM模式完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对于传销的定义。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中,第7条对于传销行为有着明确的定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都属于传销行为。
  左胜高分析,MMM的运作模式,就是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滚动发展,并以此维系;所有的传递过程,都是在会员内部流通的,拆了东墙补西墙。
  “在这样的模式中,最终真正能够获利的,只有组织者和运营者,一般参与者最后只能成为牺牲品。”左胜高说。
  法治周末记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对几家MMM网站的域名进行了查询,并未找到相关的备案信息,因此无法得知这些网站由谁注册、由谁负责经营――根据我国《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由此可判断,这几家没有ICP备案的网站,均为非法网站。
  左胜高坦言,就像网上所宣传的那样,MMM并不是一个法律实体,其中的所有交易过程,实际上全都是个人之间的转账行为,“每个参与者的身份,都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不断变换,且没有任何文书、协议作为依据和保障。一旦发生问题,追责、索赔都很困难”。
  对于MMM模式宣传的高额收益,易观国际分析师沈中祥认为“十分不合常理”,理由是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收益较高的P2P,年利率能达到12%,“而MMM宣称的月利率30%,转化为年利率就是360%,等于一年下来投资额翻了三倍多”。
  “每个参与到MMM的投资者看中的,都是投资所能获得的高收益。但在这种依靠不合理高回报吸引投资者的项目中,别人看中的,可是你的本金。”沈中祥指出。
  呼吁:监管机构应立即介入调查
  对于为何MMM能够不断吸引到投资者,邓建鹏分析:一是普通民众投资理财渠道有限;二是普通民众缺乏投资与理财的风险意识,盲目追求高收益,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受骗。
  “这也跟投资者自身不健康的理财观有关系,很多投资人即便意识到MMM中存在的风险,但看到确实有人从中获利,就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也能赚一笔,认为最终接盘崩溃的不会是自己。”沈中祥说,“像MMM这种项目,早期投入者确实会获取一定的收益,而这也正是其不断吸引后来者的筹码。但这种模式是延迟爆发的,在最终无法维系的情况下,谁仍在其中没有脱身,谁就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而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来。”
  左胜高提醒,MMM由于传入我国时间还不长,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其危害的显现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爆发,“而一旦爆发,就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很多人,形成裂变式的危害,不可控制”。
  MMM的发展,也引来了银监会等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在11月11日银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虽然没有点名指出“MMM”,但从其中的描述上看,以及银监会国家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态,该风险预警提示就是针对MMM发出的。
  不过该人士表示,虽然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已注意到MMM的发展,但由于至今未接到报案,所以对MMM尚未定性,目前他们只能发布风险预警提示,尽量提示公众不要参与防止被骗。
  对于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的这种做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必须有所作为,仅仅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是远远不够的。
  “MMM是违背最基本金融常识的诈骗,压根不是金融产品,这是一种利用网络传播方式的典型传销手段和庞氏骗局,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模式在俄罗斯都被判为诈骗了,怎么能说没有受害者、没有定性呢?”黄震说。
  黄震指出,必须认识到,MMM骗局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相关监管机构应当跨地区、跨行业开展联合执法;调查、追踪线索,将MMM的传播通道封锁,对其非法广告和宣传查封、下线,关闭相应网站,追查资金流向,最大限度减少其恶劣影响。
(责任编辑:HN063)
11/25 00:4811/24 23:2411/24 18:4711/24 03:3711/24 00:5911/23 19:5811/23 15:0111/23 14:5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mm金融互助平台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