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里面有比安乐队比比安乐队

机战OG动画片中比安博士那架机体的防护罩和白河愁那架古兰森的防护罩是不是一样的,罩子名叫什么?_百度知道
机战OG动画片中比安博士那架机体的防护罩和白河愁那架古兰森的防护罩是不是一样的,罩子名叫什么?
提问者采纳
防护罩的种类是同一种————歪曲力场只是机体不一样,古兰森无论武器还是各种参数都要比比安的瓦尔西昂强一大截简单来说就是.重力制御不是一个等级的
那古兰森的装甲类型防御力强不?它的装甲有没有比其它机体的装甲来得硬?
装甲是采用了素粒子阶段的强化超抗力装甲,整部机体装甲及防御能力极奇重视进行开发的,高强度的装甲已经将它的其它所有缺陷都掩盖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机战og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会员等级:LV1
总访问量:282 次
博纳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
服装加盟店排行榜
您可能会关注的项目
比比安童装加盟参数
比比安童装&
品牌发源地
品牌名称(英文)
品牌创立时间
比比安童装加盟店
比比安童装加盟介绍
博纳国际有限公司B-B-AN品牌童装把生活中小孩子的明朗、乖巧、可爱、活泼的生活特性,直接应用到服装的设计理念中,款式新颖;颜色亮丽多彩是B-B-AN品牌独特的设计理念,把大胆脱俗的概念设计应用形成独特的品牌风格,引领着新一代的童装流行趋向,创造更多的服装文化内涵,始终如一领先打造儿童穿着文化,让孩子在一颦一笑中时刻散发model的魅力。把自己的宝宝打扮的漂漂亮亮,是妈妈爸爸对宝宝的关爱;B-B-AN童装——穿在孩子身上的父母的骄傲!
1-3岁乖巧舒服
2-7岁活泼可爱
5-15岁贵族气质
比比安童装加盟优势
比比安童装诚邀加盟加盟优势
比比安品牌的产品结构齐备,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准确。能够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
品牌具备较高知名度和产品认知度。
相比其它品牌。极具竞争力的终端价格优势
利润空间极高。实现经营投入零风险。
比比安童装加盟条件
1.具有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对比比安品牌有信心、有热情并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商业素质。
2.加盟商必须是合法的公民并且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
3.加盟商最好具有参与服装专卖店经营管理的经验及业务发展的能力。
4.具备位于当地零售旺地的店铺场所,包括商场专柜,单店面积不低于15--25平方米。
5.店面的装修风格遵循比比安形象设计统一要求,规范装修店面。
6.愿意执行比比安价格规定,保护B-B-AN品牌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就要加盟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投资风险,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询,多考察,降低投资风险。
最新加入项目
合作媒体 友链申请QQ:谢氏名人传-谢氏人物-谢氏网
您现在的位置: >>
谢氏名人传
时间: 15:30:32 点击:
  核心提示:谢氏名人传作者:谢仕荣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缵(?―公元282年)& 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父,东汉末期时人,楚灭申时由谢城(唐河南阳一带)迁居阳夏谢家堂(原名吉迁里)定居,为官后寓居洛阳。配孔氏,二子,衡、澄。三国曹魏将领,授四品官位,秩禄二千石。曾任三国魏典农中郎将,他教民耕种,岁岁五谷丰登。种树艺桑,处处绿野平畴。当时魏蜀吴三国争霸,谁能统一天下,还未可预卜。除了兵强将勇,谋略得当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粮秣供应,即俗话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葛亮六出祁山,但终因粮草不继而撤兵,而谢缵任魏国的典农中郎将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最终打败了吴、蜀两国,三分归为一统,谢缵功不可没。太康三年(282年)卒于洛阳任上。在朝任博士的儿子谢衡辞官扶柩归故里,葬父于陈郡阳夏谢家堂(今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是阳夏谢氏开基创业之始祖。陈郡阳夏遂为谢姓肇兴之地和郡望之一,谢缵墓碑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衡(约255―320)&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缵之子。谢缵世居阳夏,三国时任曹魏的典农中郎将,教民稼穑,筹集粮草,立功甚多。太康三年(282)谢缵卒于洛阳,在朝廷任博士的谢衡辞官葬父于阳夏谢家堂村,结庐墓旁,为父守丧三年。在此期间,素服攻儒学,见解精辟,誉满京都。太康八年(287)任国子监祭酒,挥麈讲儒术,成为当时满腹经纶的硕儒。晋武帝司马炎对他甚为赏识,曾有赐赉。天子赏赐臣下,被除视为旷古恩典,谢家阖府庆贺。惠帝司马衷即位,是一位白痴,大权落在皇后贾南风手中,谢衡升为太子少傅、散骑常侍。但这些官职均是虚衔,无任何权力,谢衡名为升官,实为降职。悒郁不得志的谢衡把臂入林,与七贤之一的王戎相交,后又恶其吝啬而与之绝交。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发生,这年六月北方的少数民族刘曜、石勒等率兵围攻洛阳,怀帝司马炽被掳,后被杀死。刘曜等焚烧宫庙,逼辱后妃,百官士庶死者3万余人,洛阳到处是断壁颓垣,一片瓦砾,谢衡的家乡阳夏也成了干戈攘扰的战场。中原板荡,无法居住,大批士族南迁,谢衡全家也跋山涉水,由陈郡阳夏来到了山水迢递的始宁(今浙江上虞县)东山会稽,以作求田问舍之计。他死后葬于始宁,是东山会稽开基创业之祖。
谢鲲(280―323)& 陈郡阳夏人,字幼舆,谢缵孙,谢衡长子。他少年时玄学盛行,清言玄谈在士大夫中蔚然成风,不谙此道便不能进入名士行列。谢鲲自幼受的是儒家教育,与玄学格格不入,为进入名士行列,年龄稍长后便钻研《老子》、《庄子》、《易经》等玄学书籍,他本聪慧颖悟,性格又豁达开朗,很快便成为玄学名士,受到当代名流王衍等的赏识。惠帝太安年间,长沙王司马V杀齐王司马祝氤ㄕ刀市祸锏娜怂邓运韭V不满,准备逃离洛阳,司马V大怒,欲鞭笞他,谢鲲并不分辩,俯地受刑,司马V知是冤枉,便放了他。惠帝永兴年间东海孝宪王、太傅司马越攻灭其他诸王,入朝为相,独擅朝纲,为扩大政治影响,提高自己声望,笼络名士谢鲲为其下属,谢鲲迫于权势,虽不敢却聘,却不到相府任职,司马越一怒之下将其除名。社会名流王玄、阮修等为他鸣不平,谢鲲则意气自若,毫不介意,照旧鸣琴鼓瑟,引吭高歌。司马越再次辟他为掾,转参军,谢鲲以病辞,离开京都洛阳,迁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晋朝,是为元帝。元帝任王敦为左将军讨伐叛将杜涛,王敦驻兵豫章时,聘谢鲲为长史,两人相处甚好。随着王敦地位的升高和权势的巩固,渐有不臣之心,谢鲲知道劝说无用,便优游林泉,不屑政事,常与阮放、毕卓、羊曼、桓彝等7人散发裸体,闭室酣饮,时人称之为“八达”。一次王敦派谢鲲出使朝廷,当时还是太子的晋明帝司马绍在东宫相召,对他十分敬重。司马绍问他:“卿自谓何如庾亮。”
谢鲲答:“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意思是说,立身朝廷之上,做百官的表率,自己不如庾亮。但淡薄名利,遨游山水,一丘一壑之间,则超过了庾亮。王敦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反,谢鲲委婉地加以劝阻,王敦想让他出任豫章太守,以免他再发表反对意思,但又倚重他的才干,不放他赴任。王敦入朝后气焰熏灼,杀人任情,晋元帝被迫封他为丞相,领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王敦却不入朝拜见元帝,谢鲲进谏,王敦不纳,率部奔武昌。谢鲲至武昌后,不愿再在王敦手下任职,王敦便让他去豫章赴任。谢鲲在任豫章太守期间,为政清廉,正直无私,颇受百姓爱戴。后拜尚书仆射,镇西将军,卒年43岁,被追赠为太常寺正卿,谥“康”。葬于建康南梅岭石子冈戚家山上。
谢裒(公元283―353)&& 陈郡阳夏人,谢缵孙,谢衡次子。妣庄氏,子六:奕、据、安、万、铁、石。东晋著名将领,都督兵马大元帅,授一品官位(加金章紫绶)。初除王府椽,转参军,迁都尉,擢太常寺正卿,复为张重华侍从主簿,晋永和二年寻迁中坚将军,官丹阳太守,勋封福禄伯、侍中、吏部尚书。晋永和三年(347年),都督征讨诸军事,加使持节。拜军师将军,转太尉府左长史,加行将军,复军正将军,迁酒泉太守。晋永和九年(353年),都督征讨监中外诸军事,又加使侍节。擢大司马等。授征西大将军,加领卫将军。永和九年(353年)卒。晋穆帝追赠为太常寺正卿,卫将军,开封仪同三司。
谢尚(308―357)& 陈郡阳夏人,谢鲲次子,字仁祖。7岁时他的兄长亡故,他悲痛异常,致祭行礼,一如成人,亲友们都惊异不已。8岁时便见解不凡,谢鲲常带他会见宾客。一次客人称赞他聪明懂事,很像当年的颜回。谢尚脱口而出说,座中没有仲尼(即孔子),怎么会有颜回?孔子是颜回的老师,因此谢尚如此回答。在座的客人无不为他的幽默机智折服。
谢鲲去世时,谢尚只有10岁。来吊唁者很多,谢尚从容应酬,毫无窘迫之感,来的人都很满意。当时任司徒的王导对他很器重,把他罗致在幕下,让他承袭其父咸宁亭侯爵位。谢尚初次拜谒王导时,王导正举行宴会,随口对谢尚说,听说你能跳鸲鹆舞,能给宴会助兴吗?谢尚欣然从命,穿起彩衣就当场舞起来,他俯仰自如,边唱边舞,赢得了满座喝彩。
谢尚当西曹属官时,朝廷上发生一件事,战乱中有些人与父母离散,朝廷规定凡不与父母家小在一起的人不准做官。很多人对此规定不理解,认为即使与父母家小离散,这与当官没有关系,不让出任太苛刻。谢尚则认为,连这种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怎能指望他处理好国家大事呢?正直的人决不会贪图失去父母妻儿的代价去追求荣华富贵,用这样的人当官必然会助长奔竞舞弊之风,他的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不久,谢尚从西曹属转为会稽王友,入补给事黄门侍郎。西曹掾是有资格开府的官员属官,给事黄门侍郎是大一点的官职。再任建武将军、历阳(今安徽和阳)太守。桓温也很赏识他,他曾为桓温抚筝唱歌。安西将军庾翼率兵镇守武昌,谢尚曾前去磋商军事,庾翼说,听说你射箭技术不错,你若能射中靶心,就把我的鼓吹(军乐队)送给你。谢尚弯弓搭箭果然一箭中的,庾翼也不食言,把鼓吹送给了谢尚。康帝建元二年(344)江州刺史庾冰病故,朝廷命谢尚接任豫州四郡并任江州刺史。但庾翼对这一决定不满,抢先还镇夏口(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上),接管了庾冰的部队,以兄庾冰之子庾统为寻阳太守(今江西九江西)。谢尚在江州无法立足,只得仍回历阳。
大司马桓温欲北伐中原,派将领经营北方,谢尚被派往寿春(今安徽寿县)。他在寿春与大将军荀羡等开垦荒田千余顷,以作军储。由于大臣殷浩从中作梗,桓温屡次请求出师经略中原,均未获得批准,原来是殷浩怕他功劳超过了自己。桓温忿然率军屯驻武昌,建康城中一片混乱,幸亏有人斡旋,一场战争才得以避免。
不久,朝廷欲荡平关、河、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殷浩以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羌族酋长姚弋仲原是后赵大臣,后赵为冉闵所灭,姚弋仲不愿臣属冉魏,临死前嘱其子姚襄归晋。弋仲死后,姚襄在寿春谒见谢尚,并陈述归降之意,谢尚以诚待人,两人欢若平生,姚襄顺利归降了晋朝。谢尚部下有个叫张遇的将领,原是冉闵手下官员,率众降晋,他认为谢尚没有尽到抚慰之责,便占领许昌反叛。谢尚、姚襄率兵攻许昌,苻建也派兵2万相救,两军在颍水之滨展开了激战。结果谢尚战败,损兵折将1.5万人,逃往淮南。殷浩得知谢尚兵败,退屯寿春。谢尚因兵败被交付廷尉治罪,但其时康帝皇后褚氏临朝执政,她乃河南阳翟褚裒之女,其母谢氏是谢尚的妹妹,皇后本人便成了谢尚的外甥女。靠着这层关系,谢尚未受到什么惩罚,仅降号为建威将军。
谢尚北进时曾派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占领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适逢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地发生饥荒,冉闵之子冉智与大将蒋干准备降晋,派个名叫刘猗的人向谢尚请求帮助,先求见戴施。戴施知道冉闵手中有传国玉玺,便通过蒋干弄到了手中,然后向谢尚报告。谢尚派人将玉玺护送至京师建康,接着又攻破许昌,打败苻健将领杨平。朝廷大为高兴,授他为给事中,赐轺车,鼓吹,戍守石头城。给事中备天子顾问应对,轺车是显贵者才有资格乘坐,鼓吹是军中之乐,赐给有功者。一日深夜,谢尚在长江泛舟赏月,遇见祖籍阳夏的袁宏在运租船中吟诗,便邀他过船论诗,谈得甚为投机,以后便荐引他参与军事。
永和九年(353)谢尚升任尚书仆射,都督豫、扬、江西诸郡军事。后来他既领重兵,又任刺史,镇守历阳。次年江西流民造反,京师震动,谢尚匆忙赶回建康,局势稳定后,又回到历阳。他上表请求入朝,天子准他在京师署仆射事,为时不久,又进号镇西将军,镇寿阳。他在寿阳召聘懂音乐的人采石制作石磬等乐器,以备大乐采用。桓温北伐中原收复洛阳后,让谢尚都督司州诸军事,镇守洛阳,但谢尚因病未能赴任,后来又让他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他此时病情已重,更无法成行。不久即在历阳去世,终年50岁。
谢奕(310―358)& 谢缵曾孙,谢衡孙,谢裒长子,字无奕。谢裒是谢鲲之弟,他有6子,谢奕居长,谢据、谢安、谢万、谢铁、谢石和他是亲兄弟。谢奕很小时便已出名,刚成年就当了剡(音善)县(今浙江嵊州西南)令。一次,一个乡下老翁犯法,谢奕突发奇想,不用刑法治他,只是罚他饮用醇酒。老翁已醉,不胜酒力,谢奕仍固执地罚他饮酒。7岁的谢安身著青布裤,坐在兄长膝旁,看他办理公案。见老头可怜,便为他求情说:“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谢奕见弟弟小小年纪便有怜悯之心,不禁汗颜起来,改容说:“阿奴欲放去邪?”谢安点点头,谢奕便放了那个老翁。
谢奕与桓温交情不浅,桓温任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时,谢奕当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两人时有过从。不久桓温调任荆州(今湖北江陵)刺史,上任前到谢奕处辞行,颇有恋恋不舍之意,谢奕并未觉察。谢奕弟弟谢据之妻王氏却看出了奥妙,对丈夫说:“桓荆州对兄长如此殷勤,必有用意,莫非晋陵要同他一道去吗?”果然不久谢奕就被调往荆州任安西司马。谢奕既与桓温朝夕相处,谈笑吟咏无拘无束,衣著也不大讲究,常常借着酒醉,把那些繁文缛节的礼仪都免掉了。桓温也不介意,常指着谢奕对人说:“这是我的外方司马。”谢奕常逼着桓温喝酒,直到酩酊大醉,方才罢休。一次桓温为躲酒藏入妻子南康公主的卧室,谢奕不见桓温,携酒来到厅堂,拉着桓温的卫士同饮,还说“失一老兵,得一老兵,又有什么关系!”谢奕堂兄谢尚死于豫州刺史任上,当地百姓甚为怀念他,朝廷上下议论说,谢奕威望素著,必能继承乃兄之志,于是被任命为安西将军,都督豫、兖、冀、并四州军事。但不到一年,他便撒手人寰,朝廷追赠他为“镇西将军”。
谢安(320―385)& 字安石,陈郡阳夏人,谢缵曾孙、谢裒第三子。谢安故里(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谢安自幼聪颖,4岁时便被谯郡名士桓彝赞誉为“风神秀彻”,少年时便显露出了才华,喜行书,好赋诗,颇享盛名,就连宰相王导也很赏识他。19岁时谢安被王导任命为佐著作郎,辞而不就,在会稽始宁常与书法家王羲之,支遁和尚等游弋山水,吟诗作词,无意出仕。扬州刺史庾冰多次敦请,想把他罗致幕下,谢安勉强前往,只一个月便辞官而归。后来朝廷多次征辟,皆不就。他的妻子劝他说,大丈夫不该沉溺山水,应该积极出仕,谢安说:我不想做官,恐怕将来还是免不了啊!40岁时,安兄谢奕、从兄谢尚先后辞世,弟谢万受命北讨,兵溃单骑逃归,被废为庶人,门户中衰,谢氏家族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都会受到损害,要保持家门富贵,谢安只有出仕一途。升平四年(360),41岁的谢安被镇西大将军桓温辟为司马,从此建功立业,孝武帝时从小到大至宰相,故世有“东山再起”之语。不久朝廷任命他为吴兴(今属浙江)太守。在任时称誉者不多,离任后百姓都很怀念他。后来谢安被调入朝中任侍中,转任吏部尚书,中护军。中护军是领兵之官,资历深者为领军、护军。资历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
咸安二年(372)七月,简文帝病重,桓温推荐谢安入朝辅佐太子。简文帝崩逝,桓温率军进京,专擅朝政。他见孝武帝年轻,要求赏给“九锡”(九种物品),意在篡国。谢安采取拖的办法,挫败了桓温的阴谋,桓温不久死去。谢安任宰相后,调和朝内各种矛盾,其为政务举大纲,不为小察,时人比安于王导,而谓其文雅过之,稳定了东晋政权。当时前秦势力强大,苻坚踌躇满志,打算灭晋统一全国,并出兵攻陷了今陕西、四川、湖北三省的一些地区。为加强防御,谢安竭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并派遣侄子谢玄坐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元八年(383)苻坚大举南下攻晋,自长安出发,戍卒60余万,骑兵27万,前后千里,晋室朝野震恐。赖谢安运筹帷幄,以谢氏家族督练的北府兵为主力,出奇制胜,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使晋朝社稷转危为安。晋军又乘胜追击,北伐中原,一度收复河南失地。太元十年(385)谢安因受孝武帝与会稽王司马道子的联合排挤,决意交出权柄离开京城建康,出镇广陵,不问朝政。他打算过一段葛天氏之民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制作了泛海之装,待一切都安排就绪之后,由水路回到东山。七月间忽然生病,要求回建康疗疾,得到朝廷批准。八月二十二日,一代名相谢安溘然长逝,享年66岁。赠太傅,谥文靖,追封庐陵郡公。葬于建康城南梅岭,因被陈文帝次子始兴王陈叔陵掘墓葬其母,由长城令迁葬于浙江长兴县三鸦岗。
谢万(321―361)& 字万石,陈郡阳夏人,谢安胞弟。幼年聪慧过人,气度虽大不及谢安,但善于炫耀,因此知名较早。他擅长为文,曾写过一篇《八贤论》对古代4位隐士,4位显宦的情况作出分析,认为洁身自好,遁迹山林的人才是情操高尚的,一走入仕途其思想境界就低下了。当时的学者孙绰对这一论点提出反驳,认为一个人的人格高下与做官无关,当了官公忠体国,一样值得人们钦佩。谢万还和一个叫蔡系的人到征虏亭送客,两人因事争论,蔡系气极,把谢万从床上推了下来,连帽子都摔掉了。谢万不愠不怒,拍掉尘土,又坐到床上,平静地说,你这一推几乎摔掉了我的脸面。蔡系说,你本来就不考虑脸面嘛!后来两人都不计较此事,和好如初。
咸康七年(341),20岁的谢万被王导任命为司徒府掾,不久改任右西曹属,他辞而不赴。简文帝司马昱当宰相时闻知谢万大名,召他为抚军从事中郎。谢万头戴白纶巾,身披鹤氅,脚登朝靴前往拜见。这种不衫不履的打扮颇不合时宜,司马昱没有怪罪他,两人谈得很投机。谢万的岳父王述任扬州刺史,谢万听到有人议论说他傻,为了验证这话是否真实,竟头戴白纶巾,坐着轿子直闯王述的衙门,质问他别人的议论是否属实,弄得王述哭笑不得。
谢万的仕途还算顺利,年纪轻轻便当上了豫州刺史兼淮南太守,都督豫、冀、司、并诸州军事。其实谢万并非将帅之器,让他率兵确非用其所长。王羲之曾写信给桓温说,谢万的确是满腹经纶,若使他立于庙堂之上,参议朝政,会是一名人才。而今弃其所长,用其所短,肯定是不妥当的,谢万难以担当如此重任。但是谢万刚刚任职,是否胜任还不得而知,桓温不便遽然改调谢万他职,未采纳王羲之的意见。王羲之见桓温没有动静,便给谢万去信,希望他研究韬略,团结将士,争取在北伐时打胜仗。此时的谢万正踌躇满志,打算建千秋不朽之业,且自恃才高,听不进不同意见,见了王羲之的信,只是一笑置之,不以为意。谢万的胞兄谢安对谢万恃才傲物,不善团结部下的缺点看得非常清楚,内心非常忧虑,便主动出面,抚慰谢万部下的将官。又对谢万说,你是此次北征的元帅,应和部下将领搞好关系,让他们自觉听你指挥,同心协力,才能打胜仗。像你这样傲慢无礼,部下怎能为你效命呢!谢万听了兄长的话,便召集众将说,众位将士可以说都是强兵劲卒,到打仗时可都要杀敌立功啊!众将官见谢万并不尊重自己,内心恨恨不已。谢万不理会这些,先派征虏将军刘建修治马头城(今安徽寿县西北),他自己率众入涡(今安徽涡阳)、颍(今安徽阜阳)两州,从这里北援洛阳。不巧的是,北中郎将郗昙忽于此时染疾,退军彭城(今江苏徐州)。谢万误以为慕容隽势力强大,郗昙已打了败仗,自己孤掌难鸣,料是抵御不住,便全线溃退,他本人非常狼狈,单人独骑逃回。朝廷大怒,褫夺了他的军权,削去了他的官职,废为庶人。这时无官后的谢万便返回故里阳夏谢家堂拜谒祖先,为曾祖谢缵勒碑刻石。又过了几年,朝廷起用谢万为散骑常侍,直至42岁时逝世。
谢铁&&& 陈郡阳夏人。字铁石,是谢缵的曾孙、谢裒的第五子、名相谢安的二弟。其有三子:邈、冲、胜。东晋大臣,授五品官位。晋生平五年(361年)官授黄门侍郎,迁永嘉太守。
谢石(327―388)& 谢裒第六子,谢安、谢万胞弟,字石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石进入仕途还算顺利,宁康元年(373)任秘书郎,转为黄门侍郎,太元四年(379)封为兴平伯,六年(381)封为尚书仆射。
前秦皇帝苻坚南侵,朝廷改授谢石为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带兵出征,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八年(383)七月,苻坚下令大举进攻东晋,他认为此次出征,必然唾手可灭东晋,甚至打算在胜利后封东晋天子、谢安、桓冲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侍中。八月末,苻坚以苻融为前锋都督,率张虼、幕容垂等步骑25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率领蜀军东下。九月初,苻坚从长安出发,人马号称百万,自称“投鞭可以断流”,苻坚行至项城(今河南沈丘县槐店集)时,凉州之兵才至咸阳。东晋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元帅谢石以徐、兖两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谢安之子)、西中郎将桓伊等率8万人马拒敌,另派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人增援淮南军事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这年十月,秦将苻融率军渡过淮水,猛攻寿阳,守将徐元素被俘。幕容垂也攻陷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知寿阳陷落,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派大将梁成率兵5万屯于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截断淮水水道,阻遏胡彬所率水军东撤,巩固寿阳秦军东面防务。谢石,谢玄等由东向西进军,因害怕梁成拦击,离洛涧25里安营下寨,不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眼看粮草将尽,便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送信的人被秦兵捉获,送到了苻融那里。苻融连忙报告给苻坚。苻坚只带兵8000人,赶往寿阳与苻融会合。到了寿阳,苻坚派原先镇守襄阳后来被俘投降的晋将朱序去游说谢石投降。朱序私下里对谢石说,如果秦兵百万之众到来,的确难以抵御,如今秦军只有少数军队在此,应该火速发动进攻,只要打败其前锋,秦军就泄气了,那时再一举歼灭之。谢石本想深沟高垒,不与秦军交锋,等他们兵疲师老,自然退去。谢琰也劝谢石采纳朱序的意见,于是谢石派广陵相刘牢之率五千精锐攻打洛涧,大败梁成军。后又率各路大军水陆进发,直逼淝水,大破秦军,杀死苻融,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
淝水之战前,秦地流传有“谁谓尔坚石打碎”的歌谣,这一句话中的坚即指苻坚,大司马桓温的弟弟桓豁为了应这谶语,把自己儿子的名字都带有“石”字,但是立大功的却是谢石。朝廷论功行赏,提升谢石为中军将军,尚书令,封为南康郡公,在任期间,谢石上书天子,请求恢复各地被解散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各州、郡也应普遍修建学校。孝武帝采纳了这个意见。
谢安去世后,谢石迁卫将军加散骑常侍。他因与大臣王恭不和请求辞职,不待批准便回到家中。朝廷下诏令谢石复职,但谢石仍住家中,连上十几道表章求退,均未被批准。他提出仿效前尚书令王彪之的先例在家办公,得到天子同意。谢石病重时,天子又晋封他开府仪同三司加鼓吹,他还未及赴朝,便一病不起,终年62年。
谢泉&& 东晋陈郡阳夏人,本名渊,唐人避讳改泉。谢衡曾孙、名相谢安大哥谢奕的长子,谢玄兄。有令名。时人推为谢氏彦硕俊秀。曾任义兴太守。早卒。
谢玄(343―388)& 陈郡阳夏人,谢奕之子,谢安侄。字幼度,小字羯。自幼聪颖,善于应对,与从兄谢朗(谢据次子)俱为谢安所器重。谢安曾经诫约子侄,问道:当父兄的为何总是关心自己的子弟,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呢?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谢玄能随机应变,马上回答说,因为好的子弟譬如芝兰玉树,叔父想使它们生长在庭院里,为家族争辉。谢安对于这一回答非常满意。谢玄风流蕴藉,举止不凡,他少时身上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怕他玩物丧志,又不想伤他的自尊心,便借故和谢玄打赌,结果赢得了香囊,然后投入火中烧成灰烬,以此断绝谢玄崇尚浮华之念。这使谢玄受益终生。
殷浩、桓温相继北伐,企图统一天下时,谢玄正值青年时期,他出身名门,又有才干,早为朝野所瞩目,不断有人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辞不赴,后来才与王导之孙王一起到桓温幕下任职。桓温很欣赏两人的才干,预言他们前途无量。桓玄北伐前燕失败,转而专擅朝政,废掉晋废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接着又想禅代晋室,自己当皇帝,但未及举事便撒手而去。谢玄转任桓温之弟、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兼管北伐诸事。
后秦苻坚强大后,屡败东晋部队,构成了对晋室的威胁。此时孝武帝司马曜当上了皇帝,急于寻求良将抵御北方的强敌入侵。当时的宰相谢安内举不避亲,他举荐了侄儿谢玄。谢安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认为他是以权谋私。但是与谢玄关系不睦的中书郎郗超见解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谢安推荐谢玄未可厚非,无可指责。他说:“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又说,我和谢玄同在桓温手下任职,知道他的才干。至于我和他关系不好,是另一回事。于是任征西将军的谢玄升为建武将军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谢玄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期间,组建了闻名遐迩的北府兵,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原来京口(今江苏镇江)在晋代被称为北府,从这里组成、训练的部队就称为北府兵,东晋早期的郗鉴曾组建过北府兵,谢玄是重建。谢玄在广陵大量招募士兵,于是侨居南徐、南兖两州的彭城刘牢之,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等都应征入伍,经过谢玄的严格训练,成为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
北府兵组成后,适值前秦来犯,兖州刺史谢玄率众救彭城,驻札泗口(今江苏清江西南),正打算派人通报守御彭城的戴遁,部将田泓泅水前去,被秦军俘获,秦军命他至彭城宣传晋军已败,从速投降。但田泓到城下后却高喊要努力杀敌,当即被前秦杀死,全力进攻彭城。谢玄采取围魏救赵之法,派人攻打前秦存放辎重的留城(属彭城郡),彭城之围遂解,守将戴遁同何谦一起投奔谢玄。前秦军攻陷了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都梁山东北麓)、三阿(今江苏金湖县东南平阿西村),三阿离广陵只有百里之遥,东晋朝廷震动,这时谢玄挺身而出,自广陵救援三阿,一直把敌兵赶往淮北,又乘胜追击到盱眙以北6里的君山,在这里大败秦兵,谢玄这才乘胜回到广陵。朝廷下诏进号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淝水之战时谢玄任前锋都督,他率领的北府兵是抗击前秦的主力,他派前锋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急行军到洛涧,离洛涧还有10里。秦军已隔着洛河布陈,刘牢之等奋勇渡河,打败秦军,谢石等诸路人马水陆并进,气势恢宏。苻坚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见晋兵布陈严整,又望八公山(在寿阳城北4里)上草木,皆以为是晋兵,不禁害怕起来。前秦的部队靠着寿阳城东面的淝水布阵,谢玄派人对苻融说,隔着河水,我们无法交战,请你们稍稍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双方再决一雄雌。秦军想乘晋军半渡而击,便挥兵退却,不料大将朱序在阵后大呼说,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军真以为败了,阵势大乱,争相逃跑。谢玄的北府兵从容渡过淝水,向秦军发起猛攻,一举击溃苻坚的近百万大军,杀苻坚弟苻融,伤苻坚,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谢玄因功受封为康乐县公。
谢氏叔侄父子立了战功,却受到朝廷的猜忌。淝水之战后本应乘机北伐,收复失地,但过了一年后,朝廷才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师北伐。晋军连下谯城(今安徽毫州)、下邳(今江苏睢西)、彭城,又连克兖、青、司、豫等州,进抵黄河以北,收复中原已胜利在望,晋朝统治者却先后召回了刘牢之和谢玄,致使北伐半途而废。谢玄晚年多病,太元十三年(388)病逝于会稽内史任上,他只活了46岁,追赠为车骑将军,谥“献武”。诗人谢灵运是他的孙子。
谢道韫&& 陈郡阳夏人,生长于会稽(约376年前后在世),谢奕之女,谢安侄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之妻。他自幼聪颖,善于应对。曾与叔父谢安讨论《毛诗》,叔父问:诗里边哪几句最好?她回答说:“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说的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仲山甫两人。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齐地筑城,尹吉甫做《A民》一诗赠别,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句子。意思是说尹吉甫的赠别诗铿锵和美,犹如清风,仲山甫长久思念他。谢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还有一次,谢安聚集族中子侄讲论文章,大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下雪比作向空中撒盐,不十分贴切。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雪花飘飘,像是柳絮因风而起,漫天皆白,煞是好看。这一比喻贴切传神,使人浮想联翩,得到了谢安的赏识,世称其为“咏絮才”。她的作品原有集两卷,后失传,仅存有《登山》《拟稽中散咏抢》等诗作。
谢道韫后来嫁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之王凝之。凝之得其父真传,在书法上也有成就,后来官至左将军、江州刺史。道韫出嫁之后回娘家,常闷闷不乐,谢安不解所以,问她:王凝之这人也不错,你闷闷不乐是什么原因呢?道韫回答说,谢家中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万)、众兄弟中有封(谢韶)、胡(谢朗)、羯(谢玄)、末(谢川),不意天下还有像王凝之这样的人。原来谢氏家族中人才济济,俊彦齐集,相比之下,王羲之家未免稍逊一筹,王凝之的才华不及谢道韫,无怪乎谢道韫郁郁不乐了。
和谢道韫同郡有个叫张玄的人,他的妹妹嫁给顾氏为妻,张玄说他妹妹的才能可与谢道韫相比。有个叫济尼的道姑,评论两位女子说:“王夫人(指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意思是说谢道韫潇洒飘逸,有名士风度,顾家妇虽清心玉映,不过是闺房中的俊秀而已,两人的优劣,不能同日而语。谢玄是谢氏子弟中的佼佼者,谢道韫仍嫌他进步不快,批评他说,不知是俗务缠身分了心呢?还是天资有限?
道韫出嫁后,一次遇见丈夫之弟献之与人谈论玄学,那人谈锋甚健,献之招架不住。道韫派侍婢对献之说,打算给小郎解围,便设下青绫布障,自己坐在布障后面,接着献之的话锋谈下去,她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把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进入老年后,她守寡居住会稽,太守刘柳闻其大名,前来谈议。道韫簪髻素褥,坐在帐中,刘柳则正襟危坐。道韫谈吐雅致,先谈家事,慷慨流涕,后谈玄学,条分缕析,见解精辟。刘柳赞叹说,说理透彻,让人心服。但是道韫的家庭非常不幸,孙恩起义时,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惨遭杀害。悲愤之中,她命侍婢抬她出去,亲执刀剑,在乱兵中杀死数人为夫报仇。被俘后,乱兵又欲杀她的外孙刘涛,她说,事在王门,与别人无干,如要杀他,请先杀我。乱兵只好将他的外孙释放。谢道韫孀居多年,家门严肃,一举一动都遵循礼法,直到晋宋之际才去世。
谢朗&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长度,小字 胡儿,谢安从子,其父谢据(谢安二哥)早卒,官中书郎。谢朗未成年时就已饱读诗书,善于玄理之学,写文章很有文采,与谢玄齐名。幼年时有疾,身体很弱,不堪劳累,在叔父谢安面前与满腹经纶的僧人支遁辩论,弄得身体很疲惫。其母王氏派人让他回去,谢安却要他留下来到辩论结束。王氏只得前来对谢安说,我这个当媳妇的从小便苦命,遭了很多难,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此子身上,硬是流着泪把谢朗带走了。谢安对客人说,家嫂因为激动,言辞慷慨,我恨不得使朝廷大臣都见见我这位侄子。呵护奖掖之情,真是胜于言表!后来谢朗官做到东阳(浙江金华)太守,有个儿子叫谢重。
谢瑶&&&&& 陈郡阳夏人,谢安长子,字美度,袭父官琅琊王友。子四:该、模、澹、璞。早卒。
谢琰(340―400)& 字瑗(音愿)度,小字末婢,谢安次子。他生得风姿秀逸,才华过人,平时不与族中才干平庸者交往,只与卓荦不群者相交。步入仕途后,初任著作郎,转秘书丞,累迁散骑常侍、侍中。淝水大战时,谢安看出他有将帅之才,任命为辅国将军,与堂兄谢玄领兵八千,斩将搴旗,大破敌军,以功封望蔡公。
谢安去世时,谢琰丁忧去职,三年守丧期满,任征虏将军、会稽内史,未几,升任尚书右仆射,领太子詹事(太子属官),加散骑常侍,将军如故。又过了不久,谢琰的母亲刘夫人也撒手而去。葬礼应用什么规格,朝廷上议论纷纭,有人引用潘岳为贾充之妻所写的诔文中有“昔在武侯,丧礼殊伦,伉俪一体”的话,认为诸葛亮之妻丧礼与诸葛亮相同,刘夫人的丧礼应与谢安相同。孝武帝没有异议,但身为仆射的王,因与弟王泯俱是谢氏之婿,后来又都离异,旧怨未消,挟嫌报复,故意在刘夫人丧礼上作梗。谢琰一怒之下,自造dc车安葬其母。
太元末年任护军将军、右将军、会稽王的司马道子当政,任谢琰为司马。孝武帝崩,司马道子擅权,身为国舅,手握重兵的王恭在京口起兵讨伐司马道子,道子任命谢琰为都督前锋军事,一举将王恭荡平,因功升任为卫将军兼徐州刺史。
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399)十月,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上虞,袭破会稽,人数发展到好几万。当时任吴兴太守的谢邈(谢安侄)、永嘉太守谢逸(未详)、南康公谢明慧(谢石孙)、黄门侍郎谢冲(谢邈弟)、谢安侄女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等人先后遇难。东晋政府震惊之余,任命谢琰为会稽内史兼督吴兴、义兴军事,前往收复浙东,又命北府军著名将领刘牢之协助谢琰。两个月之后,谢琰攻克义兴(今属江苏)击杀农民起义军头领许允之,接着进军吴兴(今浙江吴兴南下菰城),屯兵乌程(今浙江吴兴南12.5公里),与刘牢之合势,向钱塘江推进。孙恩见官兵势大,率余部遁入海岛。朝廷甚为忧虑,派谢琰任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而谢琰麻痹轻敌,既不安抚百姓,又未加强军备,致使局势急转直下。
隆安四年(400)五月,孙恩从浃口(今浙江镇海县东南)登陆,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下余姚,占上虞,进击邢浦(今浙江绍兴市北35公里),谢琰刚派参军刘宣之迎战,便传来了上党太守张虔硕战败的消息,孙恩长驱直入,群情震骇。众将主张以重兵守城,在南湖布列水军,分兵设伏,严陈以待,谢琰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当义军蜂拥而至时,官兵尚未吃饭,谢琰要官军先破敌而后食,自己率先跨马而出,以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兵势甚锐。但因池塘间道路狭窄,士兵只能鱼贯而前,义军在湖中战船上万箭齐发,致使队伍中断,首尾不能相顾。当谢琰行至千秋亭时,手下士兵已逃亡殆尽,败局已定。帐下都督张猛顿生歹意,从后边猛砍谢琰所乘之马的马腿,谢琰被掀翻在地,与谢肇、谢峻同时遇害,桓宝也死于疆场。后来北府兵将领刘裕在左里边(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蠡山下)捉到了张猛,把他押送到谢琰的小儿子谢混处,谢混挖出张猛的心肝生食之,以报杀父之仇。朝廷因谢琰父子为国捐躯,忠孝莘于一门,追赠谢琰为侍中、司空,谥号“忠肃”。追赠其长子谢肇为散骑常侍,次子谢峻为散骑侍郎,也可算是备极哀荣了。
谢韶&& 名或作歆。东晋陈郡阳夏人,字穆度,小字封。谢万子。少有名。官至车骑司马。早卒。
谢邈(?―400)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茂度。谢缵五世孙,父亲谢铁,曾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谢邈性格刚直,不会讨好别人,但办事做到有理有节。后来升迁为侍中,当时孝武帝在举办音乐舞会之后,往往赐给侍臣诏书,但辞意不雅者,谢邈在接到之后就焚毁了,其他大臣收到诏书的,便不管辞意是否文雅,大肆宣扬天子的恩德。因为谢邈不拍天子马屁,人们便称赞他有骨气。他任呈兴太守时,孙恩发动叛乱,被孙恩部下胡桀、郜骠等捉去,贼众命令他面朝北跪着,谢邈厉声说,我不得罪朝廷,为何下跪?遂被杀害。谢邈的妻子郗氏性格忌妒,谢邈娶有一妾,郗氏甚为愤恨,写信给谢邈断绝关系。谢邈怀疑书信是一个叫仇元达的书生代笔,怒斥元达,元达便投靠孙恩,连谢邈的兄弟也被杀死,谢邈遭到了灭门的大难。
谢冲(?―400 )& 陈郡阳县人。字秀度。谢安侄子,谢铁次子。有二子:方明、方慧。东晋大臣,授五品官位。初辟东晋中书侍郎,后因病辞官返家养病。被诏为黄门侍郎,没到任。晋隆安四年五月(公元400年)被孙恩所杀。
谢~&& 东晋陈郡阳夏人。谢玄子。少不慧。生子灵运。玄尝曰:“我尚生~,~那得生灵运。”官至秘书郎。早卒。
谢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景重。谢朗子。明秀有才名。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长史。
谢裕(369―416)& 谢据(谢安二哥)之孙,谢允之子,谢缵六世孙。东晋末年,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擅权,朝中官员纷纷巴结司马道子父子以谋取富贵,只有谢裕洁身自好,不肯阿附,到30岁时才当上个佐著作郎的小官。元兴元年(402)桓温之子桓玄率军攻入建康,杀死司马元显,对众人说,像谢景仁(谢裕字景仁)这样有才干的人,30岁才当上著作郎,真是埋没人才。桓玄受封楚王后,升谢裕为黄门侍郎,废晋自立后,又任他为骁骑将军。谢裕博学洽闻,桓玄与他畅谈竟日,不觉疲倦。桓玄外出,其他部下都骑马相随,惟独谢裕与他同车而行,当时创建南朝宋的刘裕是桓玄之弟桓修的下属,曾到谢裕家中公干,两人谈话很是投机,谢裕留他吃饭。饭尚未熟,桓玄便两次派人相召,说有要事相商,刘裕起身欲走,谢裕坚持陪刘裕吃完饭,才去见桓玄。刘裕对此颇有感慨,认为他是讲义气重交情的人。元兴三年(404)刘裕平定建康,桓玄逃走,谢裕与文武百官共同迎接,并任刘裕的镇军司马。
刘裕出任宰相后,打算率师北伐南燕的慕容超,朝野皆持反对态度,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的大将刘毅反对尤为激烈,他认为苻坚南侵时,谢安只是运筹帷幄,并不亲自出征,怕的是宰相不在庙堂之上,会动摇朝廷根本。殷鉴不远,应该效法谢安,老成持重,才是上策。谢裕不赞同这些意见,他坚决支持刘裕北伐。他对刘裕说,您功业赫赫,已有了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业绩,可谓应天顺人。但您功业虽大,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未显示出才干。如今慕容超屡次兴兵犯我疆土,百姓不遑宁居,将军吊民伐罪,正当其时。平定南燕之后,让百姓休养生息,再修葺晋室陵墓,以安抚人心,天下心就必然闻风归附了。如果养痈贻患,坐视慕容超坐大,岂不大失民心?刘裕见他说得有理,才决心视师北伐。出发前刘裕又担心后方不稳,让他总管宰相府一切事务,义熙年间升任左仆射。刘裕看重谢裕,两人关系十分融洽,后来两人便做了儿女亲家,刘裕之子庐陵王刘义真娶谢裕之女为妻。谢裕在47岁时病逝,卜葬时刘裕亲临哭祭,深痛惜之。
谢述(389―435)&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允第四子,谢裕之弟,谢据(谢安二哥)孙。字景先,小字道儿。自幼品行端正,待人以诚,甚为人称道。其次兄谢纯(初为刘毅豫州别驾。毅镇江陵,以卫军长史、南平相)居官江陵时,谢述曾前往探视。谢纯战死沙场,谢述护灵柩乘船回建康,途中遇到暴风雨,载灵柩的小船顺水漂流得不知去向,谢述冒雨四处寻觅,谢纯之妻庾氏怕他遭受不测,葬身鱼腹,劝他不要再找了。谢述哭着说,兄长的灵柩如能安全到岸,当然皆大欢喜;如果灵柩出了意外,我还活着何用!后来终于找到了谢纯的灵柩并护送回建康,人们都认为是他精诚所至,上天也给予了方便。刘裕对此事甚为嘉许,特意嘱咐豫州的官员授他为主簿之职。谢述的长兄谢裕不喜欢他,平日往来不多,全无手足之情。一次谢裕患重病,谢述衣不解带,尽心服侍,药必亲尝后才送给乃兄,谢裕终于转危为安,从此兄弟关系融洽,和好如初。
义熙年间谢述到刘裕手下任职,一直做到长沙内史,他为官清廉,政声颇好。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谢述任中书侍郎,南郡太守。彭城王刘义康出任宰相,以谢述为司徒左长史,转左卫将军。他职高位崇,却从不以权谋私,节俭如初,刘义康对他甚为敬重,谢述与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是好友。谢述办事认真,又风度翩翩,很多人都喜欢他,刘湛说,每当看到谢道儿,心中的不快就涣然冰释了。
谢述对同事宽厚仁慈,喜欢排难解危,帮助别人。雍州刺史张邵因贪赃被判死刑,谢述上奏文帝说,张邵虽然有罪,但在武帝时曾立有功勋,应该将功折罪,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文帝览奏,甚为动容,便赦免了张邵,并对他说,都是谢述极力说情,朕才赦免你的。谢述对儿子说,张邵过去对社稷有功,皇帝本有意赦免,我才说情成功,不要把此事说出去,免得侵占了皇上的恩德。又让儿子烧掉奏折,以免有沽名钓誉之嫌。谢述后来当了吴兴太守,在任时清正廉明,体恤百生,执法严明,深受百姓拥戴,都说他是关心民瘼的好官。元嘉十二年(435),46岁的谢述病逝于吴兴太守任上,那里的史民非常怀念这位不多见的清官。
谢该&& 东汉南阳章陵(今湖北枣阳)人、(谢氏族谱载:该世居东浙籍为陈留阳夏人),字文仪。善《春秋左氏》,为世名儒,门徒千人,献帝建安中,乐详以《左氏》疑滞数十事问,皆为通解之,名《谢氏释》。仕为公车司马令,后拜议郎。
谢该& 东晋名相谢安孙,其父是谢安长子谢瑶,袭爵,官至琅琊王友,早卒。谢该曾任东阳太守,恪尽职守,为官清正廉洁。谢该没有儿子,其弟谢模以次子承伯承嗣,后来因罪国除。刘裕当政后,“以[谢]安勋德济世,特更封谢该兄谢澹为柴桑侯、邑千户,奉安祀。”一个对历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理应名留青史,俎豆千秋,受到后人的怀念。
谢澹&&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安孙、谢瑶第三子,居金陵乌衣巷,生卒年不详。东晋末,谢澹在朝中任尚书,刘裕取代东晋称帝时,有人提仪让侍中刘睿奉献玉玺,刘裕摇摇头说,献玉玺的人必须有威望,谢混若在世,倒是个很合适的人选,刘睿资格还不够,选来选去,后来选中了谢澹。刘裕即位后,谢澹在刘裕跟前仍无拘无束,在饮酒时谈笑风生,有的大臣要求治谢澹不敬之罪。刘裕虽然表面上说谢澹生性旷达,不拘俗法是好事。但心里却不高兴,不再重用他了。一次,谢澹在陪酒时又劝谏刘裕说,陛下只重用唯唯诺诺,俯首贴耳的人,像汲黯那样忠心耿耿却又犯颜直谏的人,可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刘裕没有怪他出言无忌,但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景平元年(423)少帝刘义符继刘裕登上帝位,谢澹升任光禄大夫。不久,侄子谢晦(谢据曾孙)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谢晦甚为得意,向谢澹告别时满面春风,显得十分自负。谢澹看不惯他这种举止,故意问他多大年龄,谢晦回答说:“小侄今年35岁。”谢澹意味深长地说,过去苟中郎苟羡28岁时就当了北中郎将,徐州剌史,29岁时当了北府都督,你与他相比,还算年轻吗!一席话说得谢晦满面羞惭,无言以对,不住点头称是。谢澹的堂弟谢混(谢琰之子)与刘毅关系密切,而刘毅又和刘裕不谐,便劝诫他说,益寿(谢混的字)喜欢与人交往我不反对,但一定得认清形势。刘毅与刘裕交恶,你若和刘毅继续交往下去,难免要吃苦头,搞不好会家破人亡。谢混以为堂叔是在危言耸听,一笑置之,不理睬他的劝告,继续和刘毅来往。谢澹见说不动谢混,便逐渐和他疏远了。没过多久,刘裕果然击败了刘毅,谢混因与刘毅关系非同一般,受到株连被杀,谢澹因有先见之明,并早已劝说过谢混,得以安然无恙,宋文帝元嘉年间,谢澹仕至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于任上。
谢璞&&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山,谢瑶第四子,谢安孙。幼知孝友,为乃祖所深爱。仕至光禄勋。
谢肇(?―400年)&& 字景华,谢安孙,谢琰长子,东晋骠骑参军。赠散骑常侍,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恩起义军攻杀山阴的战斗中殉难。
谢峻&&& 谢琰次子,东晋封建昌侯,赠散骑常侍,与父、兄同时殉难。嗣子密(从弟谢思之子)。后又生一子,宏。
谢恩&& 谢韶长子,谢安侄孙,谢万孙。字景伯,武昌太守。寿47岁。二子:密、曜。密出承从兄竣。
谢惠&& 谢汪子,谢石孙,谢安侄孙,袭封南康郡公,嗣子嵩。
谢混(?―412年)&& 谢安之孙,谢琰第三子,东晋宰相,字叔源,小字益寿。谢混自小聪颖,喜读诗书,善于为文,加上风度翩翩,被人誉为“风华江左第一”。孝武帝司马曜为女儿晋陵公主择婿,对王说:我为女儿挑选爱婿,如能像刘真长、王子敬就满足了,能够像王敦、桓温那样就更好了。刘真长即刘矗僦恋ぱ粢逭鳎跏苁苛志粗兀拿妹檬切话仓蓿话灿胨抢删斯叵怠M踝泳醇赐跸字笫榉彝豸酥牡谄咦樱僦林惺榱睿顺啤巴醮罅睢保嗌贸な榉ǎ肫涓覆⒊贫酢P⑽涞塾炙担行┤瞬判「还蟆⒈愀稍け鹑思沂拢说热瞬蛔闳 M醌回答说,依臣看来,谢安的小儿子谢混虽不能与刘真长比肩,但不比王子敬差。孝武帝说,既然如此,朕便满意了。不久,孝武帝崩逝,此事暂时搁置。吴郡太守袁崧看中谢混博学多才,想把女儿嫁给他,王开玩笑说,此事不可,奉劝你莫近“禁脔”!原来晋元帝建都建业时,经济拮据,公私匮乏,每每得到一只小猪,就认为是珍味佳肴,尤其猪脖颈上那块肉尤美,群臣不敢食,定要献给天子,人们称这块肉为禁脔。王用禁脔比喻谢混已被天子选中,莫再打他的主意。后来谢混果然娶晋陵公主为妻,又承袭了父亲的官爵。他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宰相。因与刘毅交往密切,受到刘裕猜忌,被杀国除。及刘裕篡晋建宋,时任中领军的谢晦(谢混族侄)上奏说“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刘裕也后悔当时孟浪操切,叹息说:“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谢混无子,只有两个女儿,死后族侄谢弘微为他管理家产,晋陵公主逝世,家产尽归其女。他著述颇丰,有集五卷,可惜均已不传。他的诗清新隽逸,对谢灵运、谢I、谢惠连等人的山水诗影响很大。
谢密(391-433)&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万曾孙,父亲谢恩官至武昌太守。谢安孙谢峻被孙恩杀死,膝下无子,10岁的谢密便过继给谢峻为子,字弘微,人多呼其字。弘微小时便老成持重,从不多言,堂叔谢混对其父谢恩说,此儿沉稳机敏,将来定有出息。谢峻家的人谢密多不认识,但接待应酬从不失礼,很受亲友称赞。晋安帝义熙年间谢密袭爵建昌县侯,他家贫寒,谢峻家富有,谢密袭爵后只接受了几千册图书和10多名仆役,其他遗产一概不收,谢混认为此举不妥,反复劝说,谢密才接受了一分部财产。
谢混才华为江南第一,少时极少交游,常与本族子弟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等以文相会,饮酒赋诗,因居住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谢混曾有“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的诗句,他很欣赏谢密,称之为“微子”,对谢瞻等说:“汝诸人虽才义丰辩,末必就能令人敬服,至于聪明灵活,言约理要,当与我共推微子。”又说,微子不管别人与自己意见是否相同,他都不会伤害人家,如果年到60岁,肯定会位列三公。
晋代规定,凡袭封爵位的贵戚子弟,照例都授予员外散骑侍郎,谢密除此职外,又任琅琊大司马参军。刘裕杀害了谢混后,又强迫其妻晋陵公主改嫁琅琊王。公主不肯,但晋安帝迫于刘裕压力,让她一定与谢氏断绝关系,然后改嫁。公主临走前,将家务财产托付给了谢密。谢混家产甚多,田庄十几处,僮仆有千人之多。谢密受人之托,管理得非常认真,一文钱,一尺布都要记账。刘裕建宋后,降封晋陵公主为东乡君,后来为收买人心,说谢混系前朝罪犯,不再追究,东乡君节义可嘉,可仍回谢家。等她回家时,家中财产有增无减,她感慨地说:“仆射(指谢混)一生最看重的就是弘微,可说是知人善任,等于后继有人了。”乡亲们无不赞扬谢密的美德。
刘义隆当藩王镇守江陵时,谢密曾任他的文学,两人相处甚得。刘义隆即位为宋文帝,又擢升谢密为黄门侍郎,与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合称五臣,后又升尚书史部郎,右卫将军,参与朝廷机密大事的决策,成为天子最倚重信任的大臣之一。朝中凡任命官员,都由他物色推荐。此时的谢密位高权重,一言九鼎,巴结他的人很多,但他仍然谦恭平和,从不盛气凌人。尽管他俸禄丰厚,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只是饭菜要求做得好一点。谢密颇为看重手足之情。父亲谢恩早逝,他对兄长谢曜非常敬重,常去探望,亲密无比。谢曜任彭城王骠骑长史时死于任上,谢密哀伤不已,办过丧事后仍然只吃素食,不尝腥荤,以表哀痛之情。慧琳和尚知道后劝他节哀,他难过地说,手足情笃,实难遗忘,悲哀发自内心,哭泣在所难免呀!
刘裕篡晋建宋后,统治集团内部为争权夺利,矛盾错综复杂,谢密对此了如指掌。他不想卷入漩涡之中,以免招来杀身之祸,更不想再晋升官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一言一行都谨小慎微。对于皇帝他表现得非常忠诚,每次出写奏章,都要焚香净手以表示虔诚。文帝刘义隆得知谢密善于烹饪,做出的饭菜醇香可口,便常去他家吃饭。天子光顾臣下之家,这当然是莫大的荣耀,但谢密从不以此炫耀自己与天子的不寻常关系,常常和家人一起下厨忙碌,烹制菜肴。亲属常问他皇帝喜欢吃什么样的饭菜,谢密恐怕他们樊龙附凤,成为别人攻击的口实,总是避而不答,或用其他话岔开,时人比之为汉代的孔光。
谢密办事认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东乡君死后,所遗财产甚多,除了田宅庄园外,还有谢安、谢琰等人在会稽、吴兴的产业,数目不小,僮仆也有数百人。如何剖析这些财产,很多人认为室内财产应归谢混的两个女儿,其余的如田庄、奴仆等应归谢密。谢密不仅未要财产,反而负担了东乡君的丧葬费用。谢混女婿殷睿听说谢密不要遗产,便把所有财产都弄到自己手中,一估脑还了赌债。谢密的表兄、领军将军刘湛乾埋怨他不该如此纵容殷睿,让他把偌大家产都送进了无底洞。谢密说,有吃有用就可以了,财产多了也没用,不必为此而伤亲戚和气。
东乡君去世不久,族弟谢惠连接着盛年病逝,族兄谢灵运也死于非命,这对他是个沉重打击,元嘉十年(433)谢密在悲愤悒郁中死去,年仅42岁。宋文帝惋惜地说,谢弘微、王昙首都是朕的爱臣,他们刚过不惑之年便亡故了,才华还未施展出来,实在可惜啊!追赠谢密为太常卿,丧事办得非常隆重。
谢方明(公元379―426年)&& 家住会稽,谢缵六世孙,祖父谢铁系谢安胞弟,东晋时任永嘉太守,父亲谢冲在东晋时任过中书郎,后在会稽被起义军孙恩杀死。其时谢方明随伯父谢邈居住吴兴(今属浙江),孙恩攻会稽时,方圆左右农民纷纷响应,吴兴也有人聚众攻占附近州县。谢方明劝伯父暂避一时,谢邈不听,起义军破吴兴,谢邈遇难,谢方明事先逃走,才躲过一劫。谢邈舅父之子冯嗣之及冯翊、仇玄达等在谢邈手下谋生,谢邈待他们不厚,这几人便忿而投奔孙恩,并怂勇他攻打吴兴,导致谢邈遇害。官军刘牢之、谢琰讨伐孙恩,孙恩率军转移,冯嗣之等未及跟随,谢方明不顾体质虚弱,召集谢邈旧部活捉了冯嗣之等人,亲手将他们杀死。后来孙恩卷土重来,谢方明偕老母、妹妹逃往上虞,后辗转回到建康,任刘裕的中军主簿,转从事中郎、中军长史、晋陵太守、骠骑长史,领南郡相。
谢方明历经磨难,才以得为官,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恪守官箴,为政清廉,搏击豪强,醇厚风俗,令行禁止,谁也不敢以身试法了。有一年年终,方明去江陵县巡视,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凡狱中囚犯,不管罪刑轻重,一律回家过年,大年初三日回狱,其中有重罪犯20余人。当地官员对此决定表示疑虑都苦苦相劝,不要放虎归山,倘若他们逃之夭夭,或犯案做科,或逾期不归,将后患无穷。谢方明不为所动,坚持放囚犯回家。囚犯家人无不感激涕零,按照方明的规定,至期都自动返回狱中。只有两人逾期未归,一人是因醉酒超期,另一人犹豫不决,被家人送回。至此,囚犯全部回归,吏民无不叹服。
刘裕代晋建宋,谢方明任侍中、丹阳尹,因政绩优异,升任会稽太守。当时江南豪强甚多,官吏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他们互相勾结,恃强凌弱,欺压百姓。哀哀无告的百姓只好辗转沟壑,流徙他乡。时间一长,他们便啸聚而起,对抗官府,社会秩序大乱。谢方明立即下令,在会稽郡内延缓百姓纳税期限,废除苛虐政令,不准额外搜括民脂民膏。同时废除邻里连坐、株连亲属的旧法令,清理积案疑案。前任官员法令恰当者照旧施行,不合民情者加以修正,务使百姓乐意接受。经过谢方明一番整顿,会稽成了安静和平之乡。元嘉三年(公元426年)仅47岁的谢方明因积劳成疾,卒于会稽太守任上。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缵七世孙。世居会稽始宁,祖父康乐公谢玄为东晋名将。幼年丧父,祖父恐他不能成人,把他寄养于钱塘人杜明师的道馆,直至15岁时才接回都城建康家中,因此名叫“客儿”,后人称他为谢客.其父谢~,官秘书郎,早卒。母刘氏是大书法家王献之的甥女,颇有才华。
灵运少时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为文华美,与颜延之并为“江左第一”。祖父谢玄卒后,灵运十八岁袭封康乐公,史称“谢康乐。”进入仕途后,先在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的抚军将军刘毅手下,任记室参军。刘毅改任荆州刺史,又以他为卫军从事中郎。刘毅与刘裕矛盾激化,刘裕杀刘毅并杀了灵运堂叔谢混,但为了笼络谢氏,起用灵运为太尉参军、秘书丞。可是过了不久,又借故将他免职。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长安,留守建康的刘道怜召谢灵运为咨议参军,转中书侍郎,又为世子中书咨议、黄门侍郎。刘裕到达彭城(今江苏徐州)他奉命前往慰劳,写了《撰征赋》献上,除为刘裕歌功颂德外,还回忆了江左东晋的历史。一年后,刘裕灭后秦,凯旋还师,驻扎彭城,谢灵运又一次前往彭城,参加了戏马台盛宴,写了《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留在彭城过年。此时刘裕已晋爵宋国公,后升宋王。谢灵运回到建康后,任宋国黄门侍郎。他的门人桂兴与他的小妾通奸,他一怒之下杀了桂兴,弃尸江中,被人告发,又被刘裕免职。
刘裕篡晋后,废东晋原有封爵,只保留王导、谢安、谢玄等五大家族,但各降一级,谢灵运被降为康乐县侯。他自视才高,总想飞黄腾达,但却得不到重用,未免忿忿不平,便纵情山水。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爱好文学,与灵运交情甚笃,表示得志后会好好安排灵运的官职。但刘裕怕诸子争夺帝位,把刘义真调往历阳(今安徽和县)。刘裕死后,由长子刘义符即位,调谢灵运出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境内多名山大川,灵运由水路赴任,途中写了许多诗篇。永嘉的秀丽山水很是吸引他,他纵情遨游,不管政务,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每到一处便纵情歌咏,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他毕竟是被排挤出朝的,心情郁郁不欢,只在任一年,便挂冠而去,虽然他的族弟谢晦等来信劝阻,他还是毅然离开了永嘉。
灵运又回到了会稽始宁,重新修缮谢玄所经营的山宅别墅,使其“依山傍水,尽幽居之美”。他写的近四千言的《山居赋》是研究南朝世族庄园经济的珍贵史料。
灵运居住始宁期间,朝中大臣徐羡之等废掉少帝刘义符,拥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刘义隆怕再出现政变,逼徐羡之自杀,又笼络谢灵运进京师整理秘阁图书,后又改任侍中,但并不重用他。灵运心中不快,便称病不朝,去野外游玩,有时十几日不回京城,文帝只好暗示他辞职。灵运上表要求东归疗疾,这样,他又回到了始宁。在家乡又是四处遨游,被人弹劾免官。
官场虽然失意,但灵运家资雄厚,让仆人凿山浚湖,又和族弟谢惠连及东海人何长瑜,颖川人荀雍,太山人羊璇之谈诗论赋,人称“四友”。他登山时常穿木履,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人称“谢公屐”。曾自始宁东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今属浙江),随从数百人,声势甚大,临海太守误以为是山贼,后知是灵运方安。会稽太守孟凯为灵运所轻视,经常挖苦他,孟凯便上书诬告他想谋反,灵运不得不跑到京师为自己辩白,天子恕他无罪,任他为临川内史。在任内仍游玩不辍,不问政事,被人告发,天子派人缉拿他,他反将来人扣押,结果是被押送到了京城。文帝怜惜他的文才,免死流放广州。到广州后又有人诬告他谋反,被杀,年仅49岁。
灵运天赋超人,阅历丰富,因此写起诗来用笔轻灵,婉约细腻,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白云抢幽石,绿莜婿清涟”等皆为传颂不衰的名句。每当他有新诗传至京城,“贵贱莫不竞写,宿昔这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比他稍后的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称赞其诗句“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他被誉为“山水诗祖,”后人辑有《谢康乐集》传世。
谢& 凤& 南朝宋& 灵运子,元嘉中(约公元440年)为鄞令。在任不久,惠政大孚,于县东二里,造方胜坝以蓄水,年溉田五千余顷;坝北有大溪,交通不便,凤复架石桥,解民涉水之患,故名之曰“谢凤桥”。
谢晦(389―426)& 陈郡阳夏人,谢安二哥谢据的曾孙,南朝宋宰相,字宣明。幼时喜读书,善言辞,又仪表不凡,人们比之为三国时的杨修。东晋末年,帝室衰落,大权落入军阀刘裕手中,谢晦步入仕途后,便在刘裕手下供职。一次管刑狱的官员病了,刘裕临时让谢晦代行其职,他上任时才在车上翻阅档案文书,一下子便烂熟于心。当刘裕询问情况时,谢晦对答如流。刘裕大为惊奇,便不断提升他的官职,直至当上了太尉主簿。谢晦知道,自己要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只能依靠刘裕了,因此对他忠心耿耿。一次,刘裕渡江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部将徐逵之战死,形势危急,刘裕欲渡江作战,部将阻拦不住,谢晦拉住他的衣服不放,刘裕大怒说,再不放手就杀了你。谢晦说:“天下可以无我,不可以没你,你杀了我又有什么关系!”此时刘裕部下登岸击退了敌兵,刘裕很高兴,从此更加敬重谢晦。以后刘裕多次率兵征讨,谢晦都作为他的幕僚相随,出谋划策甚多。刘裕在彭城大宴僚属,想即席赋诗,卖弄才能,谢晦怕他是个赳赳武夫而出乖弄丑,便代他作诗,引得满堂喝彩。号称“风华江左第一”的谢混是谢晦族叔,也在刘裕幕下任职,刘裕指着两人说:“一时顿有两玉人耳!”赞誉之辞,溢于言表。
谢晦与刘裕部下的智囊人物刘穆之关系不谐,刘穆之每有建议,谢晦都要反对,刘穆之恨恨地说,你将来总有后悔的时候。刘穆之死后,谢晦很高兴,料定自己必然升迁,果然刘裕受封为宋王后,擢升他为右将军、侍中。刘裕篡晋建宋,登基那天,谢晦带兵警卫,次年又统领宫廷卫戍部队,成了南朝宋王朝的重臣。不过刘裕并不十分信任谢晦,认为自己在世时他会循规蹈矩,自己百年之后就没人能驾驭得住他了,因而对他很不放心。刘裕病重时嘱咐太子刘义符,谢晦虽有才能,但将来可能谋反,我死后可安排他到地方上去做官。刘义符即位后并未按刘裕的安排办事,反升他为中书令,成为辅佐朝政的大臣。
少帝刘义符是个淫乐腐败的皇帝,把朝政弄得一塌糊涂,谢晦等人想废掉他,另立刘义符之弟刘义隆为帝。徐羡之等又怕刘义隆即位后追究谋杀天子一事,就联合一班人对付刘义隆,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把朝中的精锐兵力都交给谢晦统领,任他为荆州刺史,以荆州为根据地。而老谋深算的刘义隆在即位后,不但不追究谢晦等人杀兄之罪,反给谢晦加官晋爵,封他为建平郡公,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食邑四千户,并赐鼓乐一部。元嘉三年(426)宋文帝刘义隆立足已稳,政权已经牢固,决定追究谢晦、傅亮、徐羡之等废谋少帝一事,杀死傅亮,逼死徐羡之。因谢晦不在朝中,在荆州任职,文帝又派檀道济前去攻打。檀道济临行前对文帝说,以前我与谢晦跟随武帝北伐,一直打到潼关,许多谋略都是谢晦提出来的,此人聪明干练,才气纵横,远比我高明,但他从未单独带兵打过仗,临阵指挥还不内行。我们两个互相了解,如今我奉陛下之命去讨伐他,肯定能马到成功,擒他归案。文帝听了很高兴。
谢晦之弟谢嚼得知文帝密谋,赶紧派人向他通报,谢晦却疑信参半,直到徐羡之、傅亮、兄子谢世绍、弟弟谢嚼之子谢世休、谢世平遇难的消息传来,他无路可走,只得结集郡内精兵,准备对抗。为表示对朝廷忠心,又上表文帝,替徐羡之等人辨冤,希望文帝体谅自己为国的忠心。文帝却列举谢晦罪状,派人往荆州散发。谢晦知大事已去,只得硬着头皮迎战。檀道济也参与了废黜宋少帝的活动,但文帝却不追究他,反派他带兵攻打谢晦,檀道济自然感激,下死力攻打谢晦,以示自己清白。谢晦还担心檀道济在朝中难以保全,料不到他竟会带兵进攻荆州。两军刚一接触,谢晦的2万人马不战自溃,他单人独骑乘船逃回江陵,谁知江陵守将已经投降朝廷,谢晦腹背受敌,无奈中与弟谢嚼、兄子谢世基等7人骑马北逃。待他们走到安陆时,人困马乏,被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官军俘获,押往京师处斩。谢世基临刑前赋诗说:“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作蝼蚁食。”谢晦也吟诗相答,叔侄两人同时受刑。谢晦死时37岁。他的女儿是彭城王刘义康之妃,赤脚跑到刑场,抱着父亲大哭,阿爸是大丈夫,应该战死沙场,怎会落得这个结局!在场的人无不垂泪。
谢元&&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有宗。谢灵运从祖弟。有才学。历位尚书左丞、太尉咨议参军。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帝使雷次宗立儒学,何尚之立玄学,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共四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与何承天有隙,累相纠奏。二十一年,坐给江夏王刘义恭资费未先奏闻,为承天所纠,遣归田里,禁锢终身。
谢绚&&& 南朝陈郡阳夏人,字宣映。谢据的孙子谢重子。谢安侄曾孙。宋武帝时任镇军长史。初,重对诸舅礼敬多缺。而绚曾于公座慢其舅袁湛,湛正色曰:汝便是两世无渭阳情。
谢瞻(386-421)&&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缵七世孙,谢晦胞兄,字宣远,又作通远。自幼聪颖好学,6岁便能赋诗,甚受当时的文人学士赞赏。后来他写的诗与谢混、谢灵运齐名。
东晋末谢瞻担任秘书郎之类的小官。他父母死得早,弟兄几人均靠婶母刘氏抚养成人,婶母也待他如同已出。婶母之弟刘柳被任命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婶母也要同赴任所,谢瞻舍不得离开婶母,便弃官去了吴郡,在刘柳手下任长史,以后又几次升迁,被刘裕罗致幕下。其弟谢晦投奔刘裕较早,此时已任右卫将军,权势很大。刘裕驻军澎城(今江苏徐州),谢晦回建康搬取家眷,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前来看望,车马辐辏,好不热闹。恰巧谢瞻也在家中,见到这种情况大为吃惊,立即对谢晦说,你的地位还不到这么多人巴结的程度,现在竟有这么多人为你搬家前来祝贺,这是不正常的,决非我们家庭的荣耀。我们家以恬退为业,从不愿干预时事,太傅公(谢安)出至广陵,康乐公(谢玄)解驾东归,都是功成身退。我家交游者多是亲旧,益寿叔(谢混)在世,乌衣之游,惟与族子数人,仍不得善终,而你权势如此之大,岂是家门之福!谢晦没有采纳兄长的意见,反认为他多虑。谢瞻说服不了谢晦,便在门庭中设置了一道篱笆,把院子隔开说:我不愿看到这种场面。又径直去找刘裕说,臣家本是寒素之士,祖父、父亲也只是做过二千石的官员,我弟谢晦年仅30岁,才能一般,但在您那相府里已有相当荣誉,并参与机密大事,我担心荣禄之后灾难会接着而来,请求您贬降他的官职,以保全我们衰微的家门。但刘裕始终没有答应这件事,但他觉得谢瞻忠诚可靠,任命他为吴兴太守,谢瞻辞不赴,却自请担任路途遥远无人愿去的豫章(今江西南昌)任太守。
春风得意的谢晦往往把朝中的机密带回家中,谢瞻告诫他不要泄密,以免引起麻烦。谢晦接受了这个意见,不再轻易谈论朝中机密了。谢灵运之父谢~生性愚笨,死得又早,谢灵运却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谢瞻又是一番劝说,谢灵运才改了这个毛病。谢晦的官职越大,权势便越重,谢瞻恐他不得善终累及家族,在豫章患病后不肯就医,以求一死。谢晦前去探望他,谢瞻告诫他此时离京,定会被人怀疑,应赶快回京。果然有人诬告谢晦谋反,但刘裕了解谢晦,没有追究此事。谢瞻病重后,刘裕把他接回京城,想安置在东晋南郡公主丈夫羊贲的故宅,以便就近照顾,但谢瞻说自己有旧宅住豪华的房子反而不舒服,坚持不肯前往。他病重弥留之际给谢晦的遗书中,一是要求把自己葬于东山,二是要谢晦清廉正直,不负朝廷。死时才35岁。
谢嚼(396―426)&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宣镜。谢瞻弟。事母极孝。母病畏惊,躬自执劳,家人纳履而行、屏气而语十余年。初为州主簿,累迁太子舍人、黄门侍郎。后以徐羡之事,从坐伏诛。
谢综(?―445)&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述子。谢安侄曾孙。少有才艺,善隶书。为太子中舍人。结识孔熙先,与舅氏范晔等以牵涉迎立彭城王刘义康事,被诛。
谢约(?―445)&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综弟。彭城王刘义康婿。仕卫尉参军。擅画山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兄综与范晔以谋迎立彭城王刘义康罪名被杀,亦坐死。有《大山图》、《声妓乐器图》。
谢纬&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述子。方雅有父风,尚宋文帝长城公主。为兄谢综、谢约所憎恶。与舅氏范晔涉及谋迎立彭城王刘义康案,免死,徙广州。孝武帝时还京师。
谢惠连(公元397―433年)&&& 谢方明之子,其诗与族兄谢灵运不相上下,世称“大小谢”。10岁时诗篇即已出名,谢灵运对他很是赏识,曾说,每当我构思诗篇时,只要有惠连在座,便能觅得佳句。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在西堂构思诗篇,坐了一整天也没想出佳句,昏昏欲睡之际,忽然梦见了谢惠连,马上咏出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句子,并说,我想出这两句诗,似乎有神人相助,不是我自己的话。
惠连成年后,被召为州主簿,推辞不就。他和会稽郡的一个下级官吏杜德灵私交甚好,赠给他10多首五言诗,这些诗清新婉约,意味隽永,流传很广,不少人都会背诵。但因内容涉及到当朝政治,为当朝权贵所不喜,因而仕途蹭蹬,没人任用他。尚书仆射殷景仁甚为喜爱他的才华,一次在宋文帝刘义隆面前为他求情说,我还没有走入仕途的时候,就读到过那几首涉及朝政的诗篇,怎么会是谢惠连写的呢?很可能是误传冤枉谢惠连了。宋文帝接着说,如果你说的属实,那就应该量才录用,给他官职。
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谢惠连才被擢用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的法曹参军。刘义康修筑城池时挖出一座古墓,让谢惠连写篇祭文。这篇文章写得华丽富赡,人们广为传抄,一时洛阳纸贵。惠连还有一篇《雪赋》,立意与众不同,用笔清新流丽,很受世人欣赏。惠连的作品在社会上流行的很广泛,谢灵运每见他的诗作便拍案叫绝说,惠连写的诗文恰到好处,即使是西晋的大家张华再世,也没法改动他的作品。元嘉十年(公元433年),37岁的谢惠连病逝。明人辑有《谢法曹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三谢诗集》,收谢灵运诗40首,谢x诗21首,谢惠连诗5首。
谢恂&&& 谢安侄曾孙,谢允孙,谢裕子,字太蕴。宋鄱阳太守
谢惠宣&&& 陈郡阳夏人,谢安弟谢铁曾孙,谢方明次子。临川太守
谢I(464―499)& 祖籍陈郡阳夏人,字玄晖,谢安二哥谢据的五世孙,祖父谢述为吴兴太守,父谢纬为散骑侍郎,母亲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女儿长城公主。谢灵运堂侄,人称(大小谢)。
步入仕途后,谢I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随王萧子隆镇守荆州时,欣赏谢I的才华,将他罗致幕下。萧子隆喜欢吟诗,常与谢I等幕僚饮酒赋诗,相处甚得,长史王秀之向南朝齐武帝萧赜进谗,谢I被调回京师。竟陵王萧子良也喜爱文学,把谢I,王融、沈约、任P、萧琛、萧衍等七人罗致门下,一直吟诗作赋,人称“竟陵八友”。大臣萧鸾辅政期间,任谢I为骠骑咨议,领记室,掌管幕府文案及中书诏诰。萧鸾对他非常信任。萧鸾即位,是为明帝,对他更是倚畀有加。建武年间,谢I出任宣城(今属安徽)太守,世称“谢宣城”。不久又改任晋安王镇北咨议,加南东海郡太守兼南徐州太守。I的岳父王敬则阴谋叛乱,谢I毫不犹豫地向朝廷告发,明帝甚为高兴,升迁他为尚书吏部郎。
南朝齐永元年(499)东昏候萧宝卷称帝,中书令江u与其弟侍中江祀想废黜萧宝卷,改立江夏王萧宝玄,后又想改立始安王萧遥光,派人向谢I游说,胡说东昏侯昏庸,江夏王又太小,还是立始安王稳妥,目的是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谢I知道事关重大,不肯表态。萧遥光不死心,又派亲信刘h找谢I,想用官职笼络他,又被婉拒。萧遥光甚为恼火,打算把谢I赶出朝廷,让他去东阳当太守,但江u等人必欲置谢I于死地而后快,诬告他谋反,先以东昏侯的名义公布其“罪状”,交廷尉审讯。遭此不白之冤,谢I悲愤莫名,含冤死于狱中,时年36岁。谢I的山水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沈约等开创了“永明体”。他的山水诗在灵运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但彻底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更有高出大谢的地方,比大谢的诗更优美更完整。其诗句最突出的特色是更为清新绮丽,而且善于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因而时出景句为人传颂。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皆为后世传颂。李白曾写诗称赞谢I:“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吟谢I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常忆谢玄晖”。明人辑有《谢宣城集》。清代诗人沈德潜则誉为“灵心秀口”。
谢庄(公元421―466年)&&& 谢密(又名弘微)之子,谢安五世孙。字希夷,幼年聪慧,7岁便能读《论语》,并能写出很通顺的文章。成人后仪表不凡,风度潇洒,宋文帝见他气概与常人不同,对大臣说,蓝田这个地方就是出好玉,一点也不假呀!
走入仕途后,开始当始兴王刘浚的后军法曹、行参军,又转随王刘诞后军咨议兼记室。元嘉末年,谢庄任太子中庶子,南平王刘铄献了一只红色鹦鹉,文帝十分高兴,便让群臣各写一篇赋作为纪念。太子左卫率袁淑文笔远近闻名,一挥而就,写成后拿给谢庄看,谢庄此时也已写完,交给袁淑评点。袁淑看出谢庄写的赋明显比自己写的高出一筹,感慨地说:“江东要是没有我,你是一枝独秀,江东要是没有你,我也是一时的豪杰呀!”他把自己的赋藏起来,没有交上去。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刘劭弑父,自立为帝,笼络谢庄,任他为司徒左长史。刘义隆的第三子刘骏出兵讨伐其兄,让谢庄修改檄文。谢庄看出刘劭成不了气候,便暗中帮助刘骏,刘骏很快便打败了哥哥,攻入建康,继位称帝,即宋孝武帝。谢庄因功升为侍中。刘骏即位后,朝廷矛盾甚多,政局动荡不稳,谢庄为稳定局面费尽了心思。孝武帝打算调竟陵王刘诞为荆州刺史,调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丞相,入朝辅政,但刘义宣不想离开经营已久的荆州,刘诞却硬要去荆州赴任,两人谁都不想让步,矛盾一触即发之势。在谢庄的协调下,孝武帝改封刘义宣为南郡王、荆湘二州刺史,镇守长江上游;刘诞为扬州刺史、南蛮校尉,镇守长江下游,两人都无异议,矛盾才算解决。谢庄认为治国之道应起用贤人,因此多次举荐人才。
孝武帝任命谢庄为掌管官吏铨选的吏部尚书,但这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和忌恨,便辞官不干。没过多久,又被起用为都官尚书,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此时河南进献舞马,谢庄奉命写的《舞马歌》,天子下诏谱成乐曲,伴随舞马表演。大明年间谢庄任负责宫门警卫的前军将军时,孝武帝外出打猎或郊祭归来甚晚,谢庄规定晚间须有孝武帝亲笔批文方能开门,又乘机进谏,说游乐应有节制,孝武帝极不高兴,将谢庄调任他职。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任谢庄为吏部尚书、国子博士。因一个官员的任命不合武帝的心意而被免职。后来让他出任吴郡太守,他体弱多病,辞而不赴。
刘子业继其父孝武帝即位,是为前废帝。孝武帝在位时,爱妃殷贵妃病逝,谢庄奉命写诔文,其中用了汉武帝时戾太子被杀,赵婕妤所生之子被立为昭帝的典故,刘子业也是太子,对此甚为恼火,即位后质问谢庄知不知道当今天子也是东宫太子?谢庄本无意影射刘子业,现在竟有口难辩,刘子业下令将他处死。有人提出,先把谢庄押在狱中,让他受够了苦再死,于是他被拘押狱中。刘杀刘子业,即位后为明帝,代为谢庄平反冤狱,一直提拔至中书令(宰相)。谢庄本就身体羸弱,加上牢狱折磨,健康每况愈下,泰始二年(公元466元)病故,终年46岁。谢庄善写歌赋,文辞清新绮丽,以山水诗为主,共著文400余卷,今已亡佚。他的《月赋》、《山夜忧吟》、《怀园引》等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他还制作了《木方丈图》,开中国地图绘制之先河。其有五子:r、F、颢、佟㈠J比宋狡渥用纭⒃隆⒕啊⑸健⑺逍值埽渲幸孕F、谢颢、谢瀹比较有名。
谢稚&& 名一作雉。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孺子。谢裕孙。多才艺,工画人物,尤善声律。少与族兄谢庄齐名。尝与姑子王宴于桐台,稚吹笙,起舞,既而叹曰:今日真飘摇有伊洛间意。宋孝武帝时任司徒主簿。家贫,求为西阳太守,卒官。
谢超宗(?―483)& 南朝齐陈郡阳夏人,谢灵运孙,谢凤子。灵运流放广州时,超宗与父随行。灵运被杀不久,谢凤逝世,茕茕子立的超宗侨居广州,直到元嘉末年才回到故乡会稽始宁。他生情聪慧,勤奋读书,很快便名声远扬,被新安王刘子鸾罗致麾下。子鸾生母殷淑仪是宋孝武帝刘骏之妃,殷淑仪死时,超宗曾为子鸾代作悼词上奏。孝武帝大加赞赏,对谢庄说:“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凤毛的典故便由此而来。右卫将军刘道隆是赳赳武夫,不懂得凤毛的含义,便找超宗索要凤毛观赏,引起超宗对父亲谢凤的怀念,放声痛哭,弄得刘道隆不知所措。
宋明帝刘时期,谢超宗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但他身在朝堂之上,又性格耿直,敢于在上司面前坚持不同意见,因而得罪了仆射刘康,找个借口将他贬了官,超宗为此郁郁不乐。曾经和谢超宗一直谈诗词的将军萧道成,此时手握重权,他很欣赏超宗的才华,对他被贬表示同情。卫将军袁粲极力推荐超宗的才华,请求萧道成收留他。萧道成便把超宗要来当长史,不久又委托他任临淮太守。明帝死后,萧道成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想趁机篡宋自立,袁粲首先提出反对,结果被杀。谢超宗系袁粲所荐,因而萧道成对谢超宗心存疑忌,调他去当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不久又借故将其免官。谢超宗对此并不介意,又到萧道成府邸拜谒,那天天气转寒,萧道成正大宴宾朋,见谢超宗前来,前嫌也涣然冰释了,风趣地说,此位客人一到,不加衣服也暖和了。在酒席上超宗高谈大睨,口若悬河,客人们都很佩服,萧道成也很高兴,任他为骠骑咨议。
萧道成建立齐朝,任命谢超宗为黄门郎,职掌传达皇帝诏命,职低位卑。齐朝宗庙建成后,萧道成集中了10名文学上有造诣的人撰写郊庙歌词,结果谢超宗的作品入选,其他人如名声很大的谢F,孔雅的作品也受到了冷落,当时的谢超宗踌躇满志,异常高兴。但是过了很久,谢超宗还是个不受人重视的黄门郎,便有沦落风尘,不受重用之感,于是经常借酒浇愁,酒醉后信口开河,损伤别人。萧道成知道后,虽未严厉斥责他,但内心已有芥蒂了。一次萧道成召见他询问北方情况,他忿忿地说,北方敌人动辄南下侵扰,已经20多年,就是佛祖重生也无应付之法:萧道成是佛教徒,对他这番话甚为反感,把他贬为南郡王中军司马。
谢超宗本来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今遭贬谪,更加不满,经常发牢骚对别人说自己的官职是司驴。有人将此话报告萧道成,结果超宗又受到免官并禁锢10年的处分。谢超宗遭此打击,仍然傲骨嶙嶙,秉性不改。司徒褚渊坐车落水,仆射坐车被掀翻于地,谢超宗说是“落水三公,堕地仆射,又招致了一些大臣的不满。没人为他说项,超宗只能作平民,不得为官。
齐武帝萧颐继位后,谢超宗才当上了掌管国史的官员。他和刘宋旧将张敬儿是儿女亲家,张敬儿之女是超宗儿媳,敬儿入齐后官至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尽管如此,他仍是粗鲁的武夫,谢超宗却是谢衡之后,两家门户不当。齐武帝对这两家的联姻持怀疑态度,认为一文一武联合对朝廷不利,便借故杀了张敬儿。武帝此举意在警告谢超宗要循规蹈矩,小心谨慎,而谢超宗竟对别人说,昨日杀韩信,今日又烹彭越(指张敬儿),不知意欲何为!萧颐抓住这一把柄指使人劾奏谢超宗之罪,应交付廷尉治理。接着又说劾奏谢超宗的人态度暖昧,有意为谢超宗开脱,将其免官禁锢,治谢超宗之罪。后来萧颐又下诏将他流放越嵛(今四川西昌东南)途经豫章(今江西南昌)时又密令豫章内史虞粽让超宗自尽,超宗到底未能逃脱厄运。
谢r 谢缵九世孙,谢庄长子。女儿梵境(公元478年被选入朝,为南朝宋顺帝皇太后)。南朝宋大臣,授五品官位。宋大明四年(公元460年)官授南朝宋秘书郎,后擢升为郡太守。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谢F(公元439―504年)& 谢安六世孙,谢庄次子、字敬仲。幼年便颖悟过人,10岁便能写诗。谢庄外出常把他带在身边,一次在建康郊外游玩,让他即兴赋诗,他一挥而就,侍中王景文夸他是神童转世,将来必成大器。宋孝武帝游姑孰(今安徽当涂),命谢庄携谢F随驾,有意试谢F的才学,下诏让他作《洞井赞》,谢F顷刻写就献上。孝武帝看完称赞说:“虽小,奇童也。”进入仕途后担任中书郎、卫将军袁粲的长史,袁粲为人亢直刚正,对别人说,谢F才华盖世,酷似其父谢庄,真是谢庄没死呀!后来谢F任临川内史时,有人举报他受贿,多亏袁粲爱才,没有人追究此事。
刘宋最后一个皇帝是顺帝刘准,他即位后大将萧道成把持朝政,10岁的顺帝刘准已是傀儡。萧道成以谢F为长史,让他和褚炫等三人侍卫顺帝,时人称为“天子四友”。萧道成的权势越来越大,篡宋的心情也愈来愈迫切。有一次故意试探谢F,问他司马氏篡魏的事,谢F却说,曹操自己都说,有人劝他称帝,是把他放在炉子上烤。司马昭几代都是魏臣,他一定会对魏称臣而不生异心。萧道成听了很不高兴。
萧道成篡宋建齐,文武百官都去朝拜新皇帝,谢F却端坐不动,不肯前往。当时谢F掌管玺印,如果把朝廷大印献上,肯定会得到重用,萧道成命人传唤他时,他却说,我是宋朝大臣,不应参与齐朝庆典大事。别人怕他惹祸,劝他装病,找人替他献玉玺,他说,我哪有病?说着扬长而去。萧道成之子萧赜请求处死谢F,萧道成说,现在若杀他,正好成全了他的名节,于是把他罢官。
萧道成的儿子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他起用谢F为官,直做到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在任期间,他只管大事,把琐事交给下级去办。他恪尽职守,把义兴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一片赞扬之声,又被调回朝中任职。齐武帝病逝,郁林王萧昭业继位。谢F任侍中、新安王师,而萧道成的养子萧鸾又密谋抢夺帝位。局势险恶、人心不稳,谢F不愿介入这个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想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求外任,结果被调为吴兴(今为浙江吴兴)太守。他的弟弟谢瀹在朝中任吏部尚书,派人给谢F送去几坛好酒,并交待他只管喝酒,别管朝政。谢F恐怕朝廷怀疑他,便大量聚敛钱财,以表示自己没有大志。尽管有些人指责他,说他与以前判若两人,但他并不在意。
萧鸾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阴谋,先是杀了萧昭业
&&&& 作者:谢仕荣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谢仕荣 来源:谢仕荣
上一篇:下一篇:
没有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谢氏网()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谢氏网是谢氏宗亲研究和交流谢氏族谱、谢氏源流、谢氏家谱网络平台,为谢氏家族提供谢氏文化、谢氏名人、谢氏名胜等信息 Email: 谢氏QQ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奇英雄传佩罗比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