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份DAW格式的100平米左右CAD户型图,新希望乐城户型图可以提供的朋友发我q,符合要求立即采纳。回复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6e8acc0d891a25c54dac_b.jpg& data-rawwidth=&1353&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6e8acc0d891a25c54dac_r.jpg&&&/figure&&p&想大口吃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跑去菜市场买上几根冻鸡腿。红烧着吃、油炸着吃、卤着吃,是很多人能想到的一些做法,经典又好吃,但难免有些缺乏新意。今天厨房君向大家推荐几款新颖的鸡腿吃法,它们做法简单,大多2、3步就能搞定,非常适合盛夏烹制。&/p&&br&&br&&h2&&strong&-超简单的焗鸡腿-&/strong&&/h2&&p&by silverlicious&/p&&p&这种做法连油都不用,只需撒点盐煎煎就能吃,外皮酥脆、肉质柔嫩,鲜美得很!&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2dfb85ecc97a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2dfb85ecc97a_r.jpg&&&/figure&&/p&&p&Photo by silverlicious&/p&&p&&strong&&strong&-用料-&/strong&&/strong&&/p&&p&鸡腿 2个&br&&/p&&p&盐&/p&&p&&strong&-做法-&/strong&&br&&/p&&p&? 鸡腿洗净以后&strong&擦干表面水分&/strong&,表面抹上足够的盐。不粘锅倒入少许油,&strong&鸡腿带皮的一面向下&/strong&,可以用鸡腿把锅里的油抹开。&/p&&p&? 小到中火,盖上盖子慢慢焗。要&strong&时不时用铲子推一下鸡腿&/strong&不然会焦掉。等到有皮的一面变成金黄色再翻面,继续盖上锅盖焗。中间要来回翻几次鸡腿,用筷子扒开鸡腿熟了就可以关火,再盖上盖子焖一分钟就可以了。&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2b194f0fb8feb483235_b.jpg& data-rawwidth=&2056&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02b194f0fb8feb483235_r.jpg&&&/figure&&/p&&br&&br&&h2&&strong&-微波炉烤鸡腿-&/strong&&/h2&&p&by mememe峰&/p&&p&没有烤箱,不要紧!一台微波炉,加热十几分钟,就能做出与烤箱一样风味的烤鸡。&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8dd74c776cbd111e1626a_b.jp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a8dd74c776cbd111e1626a_r.jpg&&&/figure&&/p&&p&Photo by mememe峰&/p&&p&&strong&&strong&-用料-&/strong&&/strong&&br&&/p&&p&鸡腿&br&&/p&&p&胡椒粉&/p&&p&生抽&/p&&p&老抽&/p&&p&料酒&/p&&p&糖&/p&&p&少量油&/p&&p&&strong&-做法-&/strong&&br&&/p&&p&? 鸡腿洗净,用叉子在鸡腿上&strong&多扎些洞洞&/strong&,也可用刀在鸡腿上&strong&划上几刀&/strong&,以便入味。&/p&&p&? 在鸡腿上撒上适量胡椒粉,撒均匀,倒入少量料酒,再倒入生抽,&strong&老抽,生抽老抽比例为1:0.5&/strong&,加适量糖,用手抓匀,腌制30分钟左右。&/p&&p&? 腌制完成后,在烤盘和鸡腿上&strong&刷上少量油即可&/strong&,因为烤鸡腿时,调料汁和鸡腿中的油都会渗出一些,所以就不需要太多油了,&strong&高火烤大概15-20分钟&/strong&,调料汁收到鸡腿中即可,时间也可依照鸡腿大小调节。&/p&&br&&br&&h2&&strong&-清蒸鸡腿-&/strong&&/h2&&p&by 凉公子&/p&&p&这道菜在下厨房评分高达8.3,足以证明它的美味。也许只有做过、尝过,才知道什么才是恰如其分的嫩滑。&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6e8acc0d891a25c54dac_b.jpg& data-rawwidth=&1353&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6e8acc0d891a25c54dac_r.jpg&&&/figure&&/p&&p&Photo by 凉公子&/p&&p&&strong&&strong&-用料-&/strong&&/strong&&/p&&p&鸡腿 5-6只&br&&/p&&p&盐 1小勺&/p&&p&花椒 7-8粒&/p&&p&姜片 3,4片&/p&&p&葱结 1个&/p&&p&料酒 2大勺&/p&&p&干辣椒 2根&/p&&p&&strong&-做法-&/strong&&br&&/p&&p&? 鸡腿泡掉血水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盆中,撒1/2小勺盐,用手搅拌抓揉几下。包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腌制两天。&/p&&p&? 把料酒倒入盛有鸡腿的器皿中。撒1/2小勺的盐抓揉几下,再撒上花椒,放入干辣椒,姜片,葱结。如果想要汤汁多一点,就多倒些料酒。&/p&&p&? 放入烧开水的锅中,大锅蒸25分钟即可。&/p&&br&&br&&h2&&strong&-快速去除鸡腿骨-&/strong&&/h2&&p&by 风斗太太?~(?ε` )&/p&&p&只有学会如何快速去除鸡腿骨,才能做出更多美味的鸡腿料理。比如马上要推荐的“黑椒鸡扒”~&/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2a57d5eaf3c43ec265e31ca6cdb680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2a57d5eaf3c43ec265e31ca6cdb680a_r.jpg&&&/figure&Photo by 风斗太太?~(?ε` )&/p&&p&&strong&-做法-&/strong&&br&&/p&&p&? 买一只冰冻的鸡腿,然后用手试试戳它,如果非常硬用手指怎么戳都戳不动,可以放进&strong&微波炉利用解冻功能100w转3分钟&/strong&让鸡腿稍微解冻。&/p&&p&? 解冻后的鸡腿应该是,用手戳戳,&strong&外表比较柔软但是内部还很坚硬的状态&/strong&。【俺贴的图是想给大家展示下未解冻的肉内部长什么样,就是像冰沙一样,但是怎么都拍不好】&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69e0ec17961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69e0ec17961f_r.jpg&&&/figure&&/p&&p&? 如果家里有砍骨头的刀,可以&strong&在鸡腿上砍一刀【如图】,把最前端的大骨头砍掉&/strong&,方便去骨。没有也没关系的,就是后期要多花点力气。&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54580d0cde394c8e57b3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54580d0cde394c8e57b36_r.jpg&&&/figure&&/p&&p&? 在鸡腿上&strong&竖着划一刀,划深点&/strong&。然后就放下刀,挽起袖子准备&strong&徒手去骨&/strong&啦。用手&strong&顺着刚才划出的口子使劲把鸡肉掰开&/strong&。此时你会觉得非常好掰,因为鸡肉尚未完全解冻,肉就像冰沙一样,一用力就能轻易地从骨头上掰下来。&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bed186a610edd5a94b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bed186a610edd5a94b6_r.jpg&&&/figure&&/p&&p&? 把大部分的鸡肉和骨头分离后,如果还有部分鸡皮或者鸡肉的筋筋串串连在骨头上,可以用刀把它们切开,然后就可以收工啦www&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4ff1e8d35f729d9a3a60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4ff1e8d35f729d9a3a60b_r.jpg&&&/figure&&/p&&br&&br&&h2&&strong&-懒人版黑椒鸡扒-&/strong&&/h2&&p&by 进击的April&/p&&p&掌握了快速去除鸡骨头的方法后,这道菜就只是煎一下的事啦,够简单!&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732ad8aebec286e4e2d727cd8eda47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732ad8aebec286e4e2d727cd8eda479_r.jpg&&&/figure&&/p&&p&Photo by 凉公子&/p&&p&&strong&- 用料 -&/strong&&br&鸡腿 一只&/p&&p&黑椒 适量&/p&&p&蚝油 适量(没有的话可以省略)&/p&&p&盐 适量&/p&&p&&strong&-做法-&/strong&&/p&&p&? 把鸡腿去骨,让鸡腿肉可以平铺开来。可以适当在肉上面有筋或者比较厚的地方切几刀,但不要切断。这样可以避免煎的时候缩成一团。&/p&&p&? 鸡腿两边各抹适量的盐,再抹一层蚝油。&/p&&p&? 鸡腿两边分别抹一层黑椒,不怕辣的话可以多放点,黑椒味够的话会很好吃。&/p&&p&? 滴一点点油在平底锅中心,然后把有鸡皮的那一面朝下放到锅中,开火,小火煎十分钟。滴的油不需要多,因为鸡皮本身就会提供足够的油。&/p&&p&? 翻面,小火煎八分钟,上锅。&/p&&p&&strong&-小贴士-&/strong&&br&&/p&&p&? 如果觉得煎得还不够,或者喜欢煎得再厉害点的,可以把火调大一点,两面再分别多煎一分钟。&br&? 煎的时候可以不用守在炉边,大方干别的事情去,因为是小火,鸡皮又会不停分泌油脂,不容易焦。&/p&&br&&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xiachufang.com/recipe_li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戳这里&/a&,查看更多鸡腿的做法&/p&&br&&p&------------------------------------------&/p&&br&&p&文中菜谱均来自下厨房,转载需注明来源&链接&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5e42b330f9ae14854f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figure&&/p&
想大口吃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跑去菜市场买上几根冻鸡腿。红烧着吃、油炸着吃、卤着吃,是很多人能想到的一些做法,经典又好吃,但难免有些缺乏新意。今天厨房君向大家推荐几款新颖的鸡腿吃法,它们做法简单,大多2、3步就能搞定,非常适合盛夏烹制。 -超…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6ef5b0511feaabbbb0d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6ef5b0511feaabbbb0d_r.jpg&&&/figure&&p&夏天到了,&/p&&p&你看,&/p&&p&那街上有白花花的大腿,&/p&&p&也有藏不住的肉肉。&/p&&p&姑娘小伙儿们迫不及待的将手里的汉堡、薯条、冰淇淋,&/p&&p&换成了各种草、各种水果、各种难吃但感觉会瘦的食物,&/p&&p&啊,这就是夏天的味道呀!&/p&&p&——诗朗诵《夏天》 作者:豆豆&/p&&br&&p&随着天气变热,大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用的应季蔬菜做大拌菜方法非常简单,把所有能直接吃的蔬菜混合在一起,倒上凉菜汁就OK啦!&/p&&p&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味的万能凉菜汁,这个凉菜汁酸甜口,拌什么凉菜都能用它,非常好,马上分享给大家。&br&&/p&&br&&h2&&strong&大 拌 菜&/strong&&/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9d957bd0b_b.jp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9d957bd0b_r.jpg&&&/figure&&p&材料:圆生菜、苦菊、紫甘蓝、黄瓜、甜玉米、油炸花生豆&/p&&p&凉菜汁:鲜味生抽40ml、苹果醋40ml、白糖30克、清水40ml、香菜1根、香葱1根、香叶1片。&/p&&p&做法:&/p&&p&1、白糖、生抽、苹果醋、清水混合均匀。&/p&&p&2、锅中放入香葱、香菜、香叶、果醋汁,开火煮3分钟。3分钟后关火,挑出香葱、香菜和香叶,把凉菜汁放置一旁晾凉。&/p&&p&3、甜玉米煮熟放置一旁备用。&/p&&p&4、生菜洗净掰成小块。&/p&&p&5、苦菊洗净去根。&/p&&p&6、紫甘蓝洗净掰成小块。&/p&&p&7、黄瓜切片。&/p&&p&8、圣女果洗净切开。&/p&&p&9、将所有蔬菜混合放入沙拉碗里,再放入事先炸好的花生米,将万能凉菜汁浇在蔬菜上即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9d2b0cce21_b.jpg& data-rawwidth=&790& data-rawheight=&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9d2b0cce21_r.jpg&&&/figure&&p&小贴士:&/p&&p&1、如果家里没有鲜味生抽,可以用生抽代替,再多放入半勺海鲜酱油一起煮3分钟即可。&/p&&p&2、一定要选用苹果醋,比一般的醋味道要好很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b0f6e519f33cb5caac4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b0f6e519f33cb5caac44_r.jpg&&&/figure&&p&菜谱来自好豆App&br&&/p&&p&作者:幸福的眼泪&/p&
夏天到了,你看,那街上有白花花的大腿,也有藏不住的肉肉。姑娘小伙儿们迫不及待的将手里的汉堡、薯条、冰淇淋,换成了各种草、各种水果、各种难吃但感觉会瘦的食物,啊,这就是夏天的味道呀!——诗朗诵《夏天》 作者:豆豆 随着天气变热,大餐桌上出现了…
首先,为了消除歧义,咱们先谈谈什么是沙拉。(是的,我对Kai Wang 同志的回答颇有些异议。)现代英语里Salad来源于法语Salade,而法语Salade又来自意大利语insalate,这是个过去分词/被动态,直译过来大概就是“下了盐的”。(如法语盐-sel,放盐-saler)沙拉实际上是地中海地区自古以来的一种食制,当地新鲜蔬菜比较多,又产橄榄油,加点儿盐拌拌吃就是了。&br&而在现代,因为跨地区带来的食材和处理方式的多样性,原本“油盐凉拌菜叶子”已经有了很多变体,不但生火腿,萨拉米肠这类“凉肉”可以加,寻常肉类(常见的鸡胸肉)热加工后放凉也可以加,而半热加工(熏三文鱼,油浸鳕鱼)鱼类更是成为经典沙拉的搭配;其他像干果、奶酪、烤面包丁、凉意粉、谷类等等,几乎没有不能放在里面的。包容性大了同时是界限的模糊:什么都可以是沙拉的话,那究竟什么是沙拉?我认为有两个点:冷食;头盘。1. 哪怕加了热处理过的肉类,也该凉着上来(虽然现在也有温沙拉这种东西存在,但基本上不是主调);2.食制上是一个正餐里在主菜上来前的预热项目。这并不是说entrée一定是沙拉,而是要强调,沙拉做得再复杂,在制度上,也是一个配角,而在日常饮食中,沙拉更是一种随意性很强的食物。补充,在日常话语中,通常认为沙拉就是蔬菜为主(但由于开头提到的原因,变化过大,所以就不列入要点了)。&br&&br&那我们再来谈谈沙拉酱。&br&必须先指出“沙拉酱”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其实是被等同于“mayonaise”,同样是法语词汇。现在词源考据说法比较多,有认为来源于古法语的蛋黄的,有认为来源于搅拌这个动词的,也有认为是起源地名称的。无论如何,这个酱的本质就是将食用油用蛋黄乳化。所以我认为蛋黄酱是比较明确的译法。&br&而mayonaise在“沙拉界&最有名的运用应该是俄罗斯沙拉 Salade Russe 或者在当地以发明者命名为Salade Olivier。以蛋黄酱拌蔬菜丁。&br&从成分上就可以看出,蛋黄酱是一道比较肥的“酱”,似乎比较容易就被美国人接受了(打个地图炮,How I met your mother 里Lily去婆家,婆婆传授了一道家传沙拉,大概就耗费一个汽油桶的mayonaise而已╮( ̄▽  ̄&)╭)。再说到国内,我本人最早接触“沙拉酱”就是那种牛排连锁店和披萨店的自助沙拉台摆的一碗碗蛋黄酱、千岛酱。我推测比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西餐,实际上是俄系;而后是美式快餐以及日本洋食,而这几个&二级产地&的确对mayonaise有着固执的热爱。&br&&br&而实际上在法餐里,mayonaise并不是拌沙拉的最常见选择。就像刚刚所说,拿这个酱拌出名的都叫俄罗斯沙拉了= = 日常饮食中,mayonaise最常配搭的好朋友居然是——你不会想到的——冷海鲜,主要是虾和螺肉甚至是螃蟹 (我没写错您也没看错)。&br&&br&这里要插播吐槽下,非港口地区的法国人民食用海鲜的普遍方式是:年节时买个大冷盘——商店里都备好的,各种海产盐水煮到过熟,冷却,摆在二三十公分厚的碎冰盘上,作为大餐的头盘摆上来,和餐末的异国水果盘(芒果荔枝火龙果这类热带水果)相映成趣,彰显B格。唯一的食用方式就是万分辛苦地剥了壳,然后——沾蛋黄酱吃。平常超市的虾也基本上给你煮好剥好,顺便搭配卖你一小盒蛋黄酱,吃。&br&&br&不是说mayonaise不能配蔬菜,也可以,但真的非常少见。就是前面说的俄式配硬蔬菜丁(胡萝卜豆子防风之类)基本上没见过搭配绿叶菜的。而一份最常见的沙拉,就是菜叶子搭配vinaigrette。所以如果翻法语维基,它会告诉你沙拉的定义就是“生的可食用蔬菜叶子配vinaigrette”。在这个意义上,法餐里vinaigrette = 沙拉的调味汁。&br&&br&而sauce在法餐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Kai Wang答案后半部分提到的那些实际上是在讲sauce。这个体系的基础是高汤。基本款鸡高汤、小牛高汤、褐色高汤、鱼高汤、蔬菜高汤。就是用这些食材加香料长时间炖煮(料理鼠王里那个场景),然后再在高汤的基础上通过乳化或浓缩以及添加其他食材,成为sauce。所以以前说sauce是一个厨师的看家本领。而这些sauce更多的用武之地是在主菜——通常也是热菜。所以在法国餐馆,你作为一个外国人硬要点说我的沙拉是要加什么sauce,人家也能听明白;但没有一个法国人会说我这个沙拉的“sauce”太厚了或怎样,就是说vinaigrette。&br&&br&所以到这里,我要郑重地说,沙拉的正经搭配就是vinaigrette。&br&那么接下来谈谈什么是vinaigrette。词源上很简单就是vinaigre(醋),所以有些人称之为油醋汁,我认为是基本上是合适的。&br&在实际调配中,就是酸味液体和食用油的混合物。&br&而酸味液体最常见的是各式普通葡萄醋,巴尔萨米克醋,甚至是柠檬汁。说明一下欧陆最普遍的食用醋是酿酒的副产品,这其实和国内一样——“酿酒坛坛好做醋”嘛!不过这厢酿酒多用葡萄,简单来说酿漏气了就成醋了。其他苹果之类产量大、果糖含量高的,都可以用。所以“果醋”一点儿不高端;倒是米醋颇不好买。我认为这类醋酸性大,呛人,口感不佳,个人很是不喜欢。但葡萄系同时也出产醋界最高大上的巴尔沙米克醋。这个醋前几年很受台湾香港人追捧,中文材料不少,大家自己搜一下。必须说明一点,它的正身非常非常之贵。市面上普通渠道能买到的balsamic实际上是现代批量工艺仿制巴尔萨米克醋口味。打个比方,就如同百来块一斤的调配大红袍比之九龙窠那几棵正身吧。但是这种balsamic虽然和正身没得比,我们日常用用也挺好,比较一般酒醋口感更顺和一些,有些甜口。(话说回来,要真花大价钱买了巴尔萨米克也不可能拿来大咧咧地拌菜叶子了。)另外,柠檬汁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选项。&br&&br&再说油。橄榄油是普遍选项。但这无非是原产地因地制宜罢了。而初榨橄榄油保留一些橄榄香气,凉拌正好品尝这个风味;其他胡桃油,小核桃油之类各具风味也是上上之选。而不追求这些额外风味的,葵花籽油、菜籽油....所有可生食的油类都可以。&br&&br&其他。经典的法式vinaigrette会加第戎芥末酱。一来有助于酱汁乳化,二来增添辛辣风味。个人觉得和绿叶蔬菜非常撘。&br&&br&配比:一个通行说法是醋油比例1:2。我认为实际上应该是根据醋的酸度做调整。如果用酒醋或柠檬汁大概这个比例,巴尔萨米克醋的话,1:1就比较合适。&br&&br&调配:基本上就是倒在一个碗里,拿个叉子打打均匀就可。而Jamie Oliver有教一招,我觉得非常好用。家里平时留一个广口带盖玻璃瓶(人多些用果酱瓶,我家人口少用一个直径6、7公分的鱼子酱瓶),倒了油醋,由于液体不相容,比例很直观,盖了盖子晃个几下就均匀了,非常省事儿。&br&&br&而Kai Wang的答案说中了一些。没说中一大些。&br&我文科出身,一点儿成分知识也是平常做饭查查资料自己觉得搞明白就是,就是个被科普的水准。谈谈我的理解。&br&&br&基本款油醋汁主要构成是油和水性的醋。两种液体不相容,通过短期剧烈搅拌,油脂颗粒被打小,悬浮在水中,直观来看就是液体变得浑浊,形成乳浊液。(悬浊液应该是同样情况下不容物为细小的固体)而油水终究不相容,放置久了还是会分层恢复原样。厨房里解决方法有两个:1. 拌完赶快用;2. 加东西维稳。&br&&br&这个能维稳的东西就是Kai提到的emulsifier,中文应该是乳化剂而不是稳定剂。姑娘们对这个概念应该比较直观的认识:烘焙中蛋黄的乳化作用,化妆品中乳液厚薄差异等等。我简单理解,就是某种成分即亲水也亲油,它作为一个中间人把本来和不到一块儿的油、水结合在一起。在厨房,蛋黄、第戎芥末酱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br&&br&所以我必须说Kai的三种分法大雾:&br&第一种,只能说是类似中式凉拌汁儿的随性做法吧。venegrette这个词儿实在不认识也查不到来源。&br&第二种,就是vinaigrette,本质是油醋乳浊液。&br&第三种,悬浊概念错误,sauce概念错误。&br&&br&另外几个细小疑问:&br&Espagnole sauce 不知为何翻成“伊斯帕诺酱”按荷兰酱的译法翻成“西班牙酱”比较合适。 &br&&br&“有些 pasta(面团) 沙拉中会直接加 white sauce(白汁酱)” 这段话不知道是作者自己写的还是摘抄翻译。这里应该是指意粉/意面沙拉,如果认为中文名称不确切,保留原文就好,何必括号加注为“面团”。另外pasta和白酱的经典搭配应该是再加上波隆那肉酱做千层面。白酱口味口感都比较厚重,多和肉类搭配做炖烤菜,热食;极少见拌沙拉的。 &br&&br&&br&总之,我认为在原材料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沙拉确实是一种健康、方便、美味的食制。局限在以mayonaise为代表的过厚的酱汁不仅是对沙拉的误解/了解得不全面,也不是一个值得长期食用的健康方式。而沙拉的本来面目的确又是简单、可亲的,完全值得花几分钟了解和尝试。&br&&br&推荐我自己常做得两个配搭:&br&1. 基本款综合蔬菜配柠檬汁和橄榄油&br&a.原料:容易买到的叶菜(类似生菜这些,但不要芝麻菜这种气味浓厚的),蘑菇,甜椒,西红柿,白洋葱,其他口味平和的蔬菜....柠檬,橄榄油。&br&b.原料处理:叶菜洗净,一定甩干器甩干水分(宜家有卖便宜实用);蘑菇扫掉泥土,摘掉蒂,然后从裙边下往上剥,慢慢把表皮剥掉,不要过水,直接切片;甜椒西红柿切片/块;洋葱最好选南法或西班牙产的白色甜洋葱,退而其次也用白葱而不用紫葱,两人份只需要4、5厘米的一个小球就够,切尽量薄的细丝。&br&c.柠檬汁橄榄油按前面方法混合好。&br&d.在大碗中加入除西红柿以外的材料,倒入酱汁,加入少许盐,下手拌匀(都是天然材料,回头洗手都不用洗涤剂),西红柿再铺在表面。最后食用分盘时再略拌,以防出水过多。&br&其他可以加入黑橄榄,生熟火腿,奶酪之类。但基本材料配出来就很好吃了,清爽又有滋味,完全吃得到各种新鲜蔬菜的清香甜美,视觉上也很可人。&br&&br&2. 比较猎奇款菊苣苹果干酪配巴尔萨米克汁&br&a. 原料:菊苣,核桃,苹果,comté奶酪,巴尔萨米克醋,橄榄油。&br&b. 原料处理:菊苣凉水冲洗干净,切块;核桃烤箱低温烘香放凉略切小备用;苹果去皮去核切块,奶酪依喜好切小方片。&br&c.混合油醋汁。&br&d.无需加盐,混合除奶酪外材料,奶酪再铺在表面。最后食用分盘时再略拌。&br&没有考据来源,但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经典搭配,核桃苹果层层呼应很好地引出comté特有的干果香,而菊苣的清爽,巴尔萨米克醋的酸甜则配合得非常协调。
首先,为了消除歧义,咱们先谈谈什么是沙拉。(是的,我对Kai Wang 同志的回答颇有些异议。)现代英语里Salad来源于法语Salade,而法语Salade又来自意大利语insalate,这是个过去分词/被动态,直译过来大概就是“下了盐的”。(如法语盐-sel,放盐-saler)…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acc252b2c02f2a43a2e80ce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acc252b2c02f2a43a2e80ce_r.jpg&&&/figure&&p&太热了,不想吃任何热的食物,每天都在拿着一个大钵不停的凉拌各种菜,忽然发现,啊,不知不觉,我成了一个凉拌大师!!!(自封)&br&&/p&&br&&p&凉拌大法实在太好了,快速、简单又不简约、而且还特别的好吃!&/p&&br&&p&现在就要分享几美妙的凉拌方子,和蔡要要一起,感受清凉的夏天吧!&/p&&br&&p&1、凉拌茄子&/p&&p&茄子隔水蒸熟,手撕成条放凉备用,然后青椒切丁,蒜子切末,用热油滚过一下,浇在茄子里,再拌上盐巴、生抽、花椒油,很开胃爽口!&/p&&br&&p&2、凉拌木耳&/p&&p&小朵木耳热水泡发后焯水,过冰水后沥干,小米椒和洋葱切丁,加上盐巴、香醋、味极鲜、芝麻油,配小米粥特别好吃。&/p&&br&&p&3、凉拌千张&/p&&p&千张切丝用开水淋一下去掉豆腥味,胡萝卜擦丝,加上盐巴、辣椒油、葱花、蒸鱼豉油、一点点白糖,饱腹感也很强。&/p&&br&&p&4、凉拌皮蛋豆腐&/p&&p&内脂豆腐切块,皮蛋捣碎,加上肉松、生抽、香油、老干妈、最好能再用球生菜切一点细细的丝垫在盘子底,这样口感会更丰富,更美味。&/p&&br&&p&5、凉拌三文鱼&/p&&p&三文鱼切一厘米的小丁,用柠檬汁和海盐腌一下,然后切大量的香菜末拌进去,浇上一大勺芝麻油,非常好吃,夹在烤的微微焦黄的面包里,绝了。&/p&&br&&p&6、凉拌口水鸡&/p&&p&鸡腿和姜片、料酒一起加水煮熟,手撕成块放凉备用,黄瓜拍碎铺在碗底,把鸡腿肉放在黄瓜上面,加一点盐巴,浇上味极鲜和姜蒜水,撒厚厚的一层辣椒粉和花椒,然后热油烧开,滋滋的淋在上面,又麻又辣,很爽。&/p&&br&&p&7、凉拌熏豆干&/p&&p&烟熏豆干切片焯水沥干后放凉,彩椒切丝,加上盐巴、蚝油、老抽、再切一点午餐肉的薄片一起搬进去,烟熏味和午餐肉相得益彰啊。&/p&&br&&p&8、凉拌土豆丝&/p&&p&土豆擦丝后过水,青椒切细丝,加上盐巴、米醋、单山蘸水辣、生抽一起一通拌,夹馒头吃或者卷博饼吃,都很赞哦。&/p&&br&&p&9、凉拌玉米&/p&&p&玉米煮熟后把玉米粒掰下来,和一罐儿橄榄油浸金枪鱼拌在一起,再加一大勺蛋黄酱,洗一点生菜叶子,包着大口大口吃,特别清爽。&/p&&br&&p&10、凉拌鸡蛋&/p&&p&白煮蛋切成大块,拌上孜然、花椒粉、酱油、辣椒油,那么简单,却又那么好吃!&/p&&br&&p&学会了吗!&/p&
太热了,不想吃任何热的食物,每天都在拿着一个大钵不停的凉拌各种菜,忽然发现,啊,不知不觉,我成了一个凉拌大师!!!(自封) 凉拌大法实在太好了,快速、简单又不简约、而且还特别的好吃! 现在就要分享几美妙的凉拌方子,和蔡要要一起,感受清凉的夏…
&h1&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讲房价的文章,其中的逻辑挺值得看看的,比如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证引出的政策调控目标顺序&/h1&&br&“我可以尝试勾勒一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优先序了:&br&&b&默认目标:土地制度的稳定;供地制度的有效运转;保证财政收入;&/b&&br&&b&首要目标:降杠杆,挤泡沫,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b&&br&&b&次要目标:房价不要过快上涨。&/b&&br&现在看来,政府的调控政策,逻辑上是不是就自洽多了?是不是就跟任志强说的那样,一定涨,并且没泡沫了?房价如果控制不好,社会动静有点大的话,还可以采取一些行政啊、法律啊这样的手段,比如说整顿一下房地产公司……”&br&&h1&原作者是财新传媒原编委叶伟强,转载到这里,供大家参考&/h1&&br&链接如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bview.url.cn/getResourceInfo%3Fappid%3D31%26url%3Dhttp%253A%252F%252Fyeweiqiang.blog.caixin.com%252Farchives%252FFfrom%253Dtimeline%2526isappinstalled%253D0%2526nsukey%253Dse2U9baGX%25252BxfZzSu604ew5rYEsFHbazCQ15g6%25252FLb7EfX0CzHLgtejJBgE18lyMSAmx4huwKFufclubWYN%25252FQ0cfKN7Jon0wk7d3VGMpraL1W5c1eFs740upb8ehIB80TYpKVUj35RxsCfbZTXBVL%25252FLC5gQqIXWy%25252FhfPQCYcJ06dmBeFxu%25252FbWSeERZuFO%25252F5qDs%26version%3D10000%26doview%3D1%26ua%3DMozilla%252F5.0%2B%28Windows%2BNT%2B10.0%253B%2BWin64%253B%2Bx64%29%2BAppleWebKit%252F537.36%2B%28KHTML%252C%2Blike%2BGecko%29%2BChrome%252F56.0.BSafari%252F537.36%26keeplink%3D0%26reformat%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房价之谜 | 悬而未决的崩盘隐忧(完整版)&/a&&br&&h1&权侵删&/h1&&br&&h1&房价之谜|悬而未决的崩盘隐忧(完整版)&/h1&&br& 17:55&br&&strong&应不少朋友要求,将本系列整合起来发,方便整体阅读和转发。感谢大家抬爱了!&/strong&&br&房价,一道难解的谜题,万众关注的焦点。它牵动人们的神经,左右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动。人们质疑、抗争、无奈,难以理解,莫衷一是。到底应该怎么认识它?有没有可能把握它?&br&作者基于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以突破自我的勇气和独特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有关房价的的方方面面:高房价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房价屡调屡涨、屡涨屡调?扶摇直上的房价还将怎么走?为什么国际流行的分析方法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水土不服?为什么众多名家在房价预测中屡遭滑铁卢,频频被现实打脸?……&br&本文覆盖面广,而篇幅甚长。为方便阅读考虑,分六个小节,以飨读者。六个小节分别是:(一)关于房价和调控的那些错;(二)高房价是被什么撑起来的?(三)中国房价到底“合理”吗?(四)房价会怎么走?(五)房地产调控真相;(六)未富先“贵”,代价沉重。&br&本文无意提供标准答案,旨在推进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认识。&br&——编者&br&&strong&(一)关于房价和调控的那些错&/strong&&br&“一想到房市,我就陷入到一种浑身瘫软的状态,根本没有心思想房事。”&br&这句够俗却也够到位的自我调侃在网上传为经典,因为它激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心悸。&br&房价淘空了太多人的精力和财富,还透支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不管买不买房子,高企的房价都在影响着你。是的,在方方面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每一个人。&br&电视剧《蜗居》热播的时候是2009年,在那之前房价已经涨了好几年;在那之后,人们与房价的“抗战”又快八年了。房价还在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呢?&br&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已经不是所有地方都在涨。一线城市和优质二线城市还在涨,三四线城市却已失去上涨动力。不涨有不涨的坏处,在似乎看到房价“消停”曙光的同时,人们又担心房价会不会崩盘——当然“崩盘”警报从来就没有摘除过。三四线城市已是如此,一二线城市又会撑多久?&br&房价是涨也忧,跌也忧,然则何时不忧耶?&br&万众踌躇之际,知心大哥任志强适时挺身而出,再发豪言:房价必涨,有钱就买!&br&任志强因为此前对房价走势精准的判断,在许多人心目中已是“神一般的存在”。据说不少人因为听他的话买买买,已经发了大财。更多的人是对他又爱又恨,恨的是上一次、再上一次为什么没有听他的话买房?&br&怕呀!总担心自己接到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这一次,听呢,还是不听呢?&br&关于房价,我知道需要关注哪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下面这几件:&br&&strong&?北京,郊区大兴。&/strong&&br&大兴就在北京南边挨着,离城区不远。虽然是郊区,这里的房价着实不低。据信将于本月入市的绿地海珀云翡项目,预售价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7.33-7.81万元/平方米,最高价甚至达到8.03万元/平方米。&br&&br&我就是瞠目者之一。我没有看过这个项目,原本不应该发言,但是地产最有价值的,难道不是位置、位置、位置吗?郊区的楼盘要如何超越想象力地奢华,才有如此高的价格呢?&br&人们在问:大兴8万,北京城区不得直奔30万了?&br&分析人士精彩点评:这个项目拿地成本就比较高,定价7万元也仅是保本,定到8万元其实利润并不高。&br&去年2月23日,绿地以总价39亿元、配建15000平方米自住房的代价从众多竞争对手中斩获该地块,实际楼面价高达4.7万元每平方米。这一楼面价创造了大兴区域住宅用地价格的新高。&br&这个故事并没有完。该项目只是拿到了这个价格的预售权证,悬念是,这么高的价格,市场买不买账?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看作检验今年地产市场的试金石。&br&&strong&?北京,郊区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strong&&br&由万科开发的台湖“城市之光”项目住宅楼获批预售证,预售价格同样令人咋舌:平均7.8万/平方米,最高单价10万/平方米!这还只是该区价格第二高的楼盘。&br&对此也有精彩点评:在大兴的预售证都能到8万元/平米的今天,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规划所在地,出一个7.8万/平米的预售还算挺正常的。&br&同样精彩的点评是:通州市场经过去年一年的打造,房价高企的基本面已经形成了,年前就有消息说最贵的二手房已经突破8万/平方米了。&br&只是人们对这种解释是不满意的。还是那个问题:那么,经过多年打造的北京城区市场,教育、医疗、治安、交通等公共设施经过多年的投资,现在应该是什么价?&br&通州也好,大兴也好,现在就有这么高的房价,到底意味着什么?&br&&strong&?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市场前景》闭门研讨会。&/strong&&br&任志强就是在这里再发惊人之语:本轮错误的调控会导致房价上涨更厉害。&br&任志强所谓的“错误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减少土地供应。逻辑很简捷清晰:需求还很旺盛,供给却减少了,供不应求的结果可不是房价继续上涨?&br&按照这个逻辑,近来种种收紧地产开发类融资的政策也被唾骂为“脑子进水”的调控,因为这些措施限制了地产开发商的准入和资金来源,同样是抑制了供给。&br&这些措施包括:&br&银行禁止“配资拿地”等地产夹层融资;&br&新增开发贷趋紧;&br&拒绝给“五证不全”开发商提供贷款;&br&暂缓存量信贷置换房贷等交叉融资手段;&br&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文件,强调对16个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住宅项目的私募产品不予备案;&br&去年10月底,证监会连同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也加强了房企公司债的分类监管;&br&……&br&我从2001年开始进行经济报道和分析,重点关注房地产已有十几个年头了。现在是第几轮的调控,我已经记不清了,对于每次都可能被打上“史上最严”标签的调控,也已经见怪不怪了。&br&历次房地产调控真是出乎一般人的理解,越涨越调,越调越涨,每次调控也总少不了抑制供给这味主药,以至于每次调控之后,房价总是先抑后扬,继而“报复性反弹”,剧情十几年不变,政策令人各种看不懂。&br&这到底是为什么?&br&批评决策者的“低能”很容易,也许过于容易了,所以批评者越来越多。每次调控政策一出,包括专家、学者、开发商、民众甚至不少政府官员,历来骂声一片。批评很容易,但是这么多年的批评,已经完全不能增进我对这个现象的理解。&br&以抑制供给的方式调控房价,适得其反。这么浅显的道理,调控政策制定者难道真的不懂?也根本听不进去别人意见?还是根本没发现房价越调越高?不管怎么说,十几年过去了,总会找到相对靠谱的办法吧?&br&腹诽和批评多年之后,我觉得需要换个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并且倒也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或许我们看漏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因此都犯了一些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错误。&br&比如说,也许政府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放开地产的供给?&br&又比如说,调控政策确定供地数量的说法,是不是说反了?供地是制度,调控是政策;本该由制度决定的供地数量怎么能由调控政策决定?更合理的顺序,似乎应该是供地制度先确定供地数量,再在此基础上确定配套的调控政策。&br&再比如说,也许政府调控的真正目标(或者说首要目标)并不是抑制房价上涨?&br&……&br&?香港,七名警察殴打“占中”(占领中环)者被判刑。&br&等一下,不是说房价吗?怎么扯到香港警察了?没错,跟警察是没关系,但是跟“占中”却有不得不说的联系。&br&香港,那个内地从中拷贝供地制度的地方,以其痛苦的经历告诉我们很多事,并发出警示:房价崩不崩盘,代价都在那里,无法逃避,无药可解。&br&&strong&(二)高房价是被什么撑起来的?&/strong&&br&&strong&“两地一制”的土地供应&/strong&&br&要看清楚房价,就必须研究中国的土地供应制度,也就不能不提香港的供地制度——内地学习的,正是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br&周其仁老师对香港的批租制度有过精彩的描写和分析。&br&鸦片战争之后,香港的土地成了英国皇室财产,可按年期批租给民间。英皇室把香港的土地批租权交给港英政府行使,租金所得也归港府库房。这样的土地也被称为“官地”。&br&在“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土地基本是私产。香港的特别之处在于,官地的规模太大了,除了新界部分农村用地为村民所有,其他港地一律为官地。&br&官地公有;所有权不买卖、不出租;但政府可批租收益,并以最终所有者的身份主导土地利用契约的订立和执行。这就是香港地制的主要特色。&br&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遇上“香港特色的资本主义”时,两者竟然一拍即合,内地的供地制度几乎就是香港的翻版:土地国有或者集体所有;所有权不买卖;政府以招拍挂的方式拍卖国有土地或征用而来的集体土地年限不等的使用权(根据土地用途年限不同)。&br&内地和香港“一国两制”,在土地制度上却是“两地一制”。&br&“两地一制”最大的特点是,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给者,也即垄断者;垄断者总是有使其垄断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具体的做法就是控制供给数量,提高供给价格。&br&以香港政府为例。为了获得更多一点财政收入,香港政府常常特意‘少批多得’,甚至“规划”出一块土地,因为市场竞价“不理想”而收回,待来日再批。看到被当地人称为‘石屎森林’的摩天大楼密密麻麻自天而降,你能想象港九岛上还有70%的土地尚未开发吗?&br&经济规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普遍适用性,并不因人而异;不管是以逐利为目的的商人,还是打着公共利益标签的政府,概莫能外,他们垄断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不同。&br&内地各级政府把这一套活学活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香港的房价全球称王,内地当前的高房价,也是在这个同根同源的制度体系支撑下演进而来的。&br&&strong&中式地产市场的独特法则&/strong&&br&中式供地制度下的地产市场很独特,尤其是它的供给和定价法则。&br&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成本加成定价”的策略通常似是而非。一瓶矿泉水,只要成分大体相同,就没人关心你是就近开采的还是从两千公里之外运来的;别人卖两块,你就不能因为运输成本高就卖三块。你可以定那个价,但是卖不出去,就会被淘汰出市场,剩下的就是控制得住成本的玩家。自由市场中,通行的其实是“竞争定价、价定成本”法则。&br&“成本加成、顺价销售”是卖家做梦都想的好事,但在市场经济下千难万难。看看中国政府在粮食政策上的遭遇过的困境就知道了。上世纪末,为了保护粮价,政府“敞开收购、顺价销售”,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加个比例卖出去。为此,需要严格控制粮食交易市场,确切地说是消灭其他一切粮食交易行为。但全国这么大,可能供应粮食的渠道不计其数,岂是控制得了的?其结果是,仅粮食收购一项,财政亏损就不下3000亿。&br&可见,即便是在总理亲自督战下,政府这样强大的国家机器,想要打赢与整个市场的战争,也是极为困难的。&br&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恰恰不属于“通常”情况。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政府有能力消灭其他交易市场,让整个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应者,那就是政府自己。&br&既然土地市场只有一个供给者,那么它就在“需求曲线”上寻找垄断利润最大的点,即控制供给数量,提高价格。土地市场上一个个“地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来的。当然,造“地王”者多国企,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br&之所以说中式地产市场独特,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的土地市场有众多的供应商,众多土地所有者都可以根据市场的价格信号快速做出买和卖的反应。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供地制度同源,和其他经济体却有本质差别。&br&中式供地制度的“好处”是容易掌控市场,坏处则是弹性不足,市场一家独大,自我调整能力差,无视其他市场的价格信号——后面会讨论,这个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的坏处,多年累积却蚕食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br&需求曲线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际中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就能确定多高的价格、多大的供给量是合适的呢?所以这里就存在两种风险:&br&?第一种是价格风险。土地拍卖的价格和政府预期的差距甚大,导致土地流标——前面说过,香港就经常因为价格不理想而“来日再批”。&br&?第二种则是期限风险。土地的购买者是开发商,而房子的购买者是民众,两者并不一致,而且有时间差,即地价转化成房价需要一个房屋的建设和销售的过程。作为“接盘侠”,开发商高价拍来的地,盖上房子之后却有可能卖不出去。&br&换个学术一点的说法就是,政府在开发商那里兑现了利润最大化,但开发商却把握不住民众的需求曲线,没法兑现利润。&br&本来嘛,需求曲线看不见摸不着,哪那么容易把握?&br&这两种风险都是真实存在的。中国经历多年地产市场的火爆,人们见得多的是房价又涨了,房子盖好了卖不出去的情况应该关注不多。其实,许多烂尾的楼盘就可以归入此类。&br&而且,凡事总有第一回,单价十万八万即将入市的房子,谁也保不齐会不会就是这个“第一回”。&br&&strong&(三)中国房价到底“合理”吗?&/strong&&br&房价一旦绷不住,会不会崩盘?什么时候会崩盘?这些疑问如同幽灵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空徘徊不去,迄今十有余年矣。&br&但是中国房价始终没有崩,相反,许多地方的房价还涨得让人越发绝望。&br&之所以有“崩盘”的盛世危言,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高得“不合理”。那么,什么是“合理的”房价?&br&对此,国际上有诸如“租售比”、“房价收入比”这样的流行指标。奇怪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这些指标早就超过了临界值,却迟迟没有崩盘的迹象。&br&这的确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与众不同。&br&前文不吝笔墨,分析了一番内地与香港的供地制度,旨在说明,在不同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所谓的房地产“合理”价格,会有极大的不同。&br&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如果在一个远为自由的土地市场上超过临界值,往往导致房价的崩盘。但是在内地和香港这样的供地制度下,这些所谓的临界值似乎根本没有约束力,以至于许多紧盯这些指标的名家频遭滑铁卢,空发“崩盘”警报十几年,年年被打脸。&br&&strong&小马可以拉大车&/strong&&br&?先看租售比。&br&我的看法是,在中国的土地制度条件下,租售比的指标意义不那么强,因为租房市场和买房市场并不是一个可以互相替代的统一市场。这是中式供地市场和自由土地市场的一个重要差别。&br&通常情况下,房租对房价有很强的锚定作用:房子价格太高的话,人们会选择租房方案,导致房租上升、房价下降;反之,若房价太低,原本租房的人会考虑买房,从而推高房价、拉低房租。这里的前提是,买房和租房是同一个存量房市场,这样两者才有较强的可替代性。&br&租房市场的价格是由所有房屋的供需所决定的;而中国的买房市场价格表面上似乎也由所有房屋的供需决定,但实际上却有微妙而重要的差异:其价格只是由新房市场(而不是整个房屋市场)的供需决定的——即政府拍地给开发商、完成开发之后入市的那部分房屋——而已。&br&如上所言,政府收益最大化的选择是控制土地供给数量,提高价格。如果新房的价格被地价“顶”得很高,存量房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在这个角度上,整个买房市场价格的“锚”并不是租房市场,而是新房市场——就是那么一丁点拿出来交易的新房,就引领甚至决定了整个房屋市场的价格。&br&房价和房租不是没有关系,只是关系更远了而已;房租也还是房价的一个“锚”,只是锚定的力度远不如新房价格的力度大了而已。&br&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租售比远低于大多数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这些大多数市场的机制根本不同;它们是自由买卖的私有土地市场,中国不是。&br&这个不同引致中式房地产市场与其他地产市场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别:新房价格决定存量房价格,而不是存量房价格决定新房价格——新房不是pricetaker,而是price leader。&br&99.9%的房屋可能并没有交易,但是它们的价格由交易的0.1%所决定。如果一套新房子的单价是10万元,那么周边房子的价格也大概是这个价,即使它们并没有交易,甚至没有交易意愿。&br&所以,拍地的价格就有非常重要的指标意义。它是这个供地体制的价格稳定器,稳定甚至引领一个城市所有存量房的价格。想想看,如果你手里有一套房子,而区位远不如你的“地王”的楼面价都高达10万,你还愿意8万卖出吗?你不会。你至少要等等看“地王”上的房子到底能卖出什么价。如果地王房价12万成功上市,你的房子就不会低于这个价。&br&前提是,“地王”上盖的房子可以顺利加价出售——这是这个游戏能否玩下去的关键。房价的上涨不会是无止境的。一旦新房的价格太高而无人问津了,存量房或称二手房的价格也迟早要绷不住。&br&这个游戏的危险之处在于,房价迟早有绷不住的时候,所以政府和地产商一直都在猜——准确地说是在赌——市场的承受能力。人们什么时候就付不起这个价格了?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超出了购买力,这个游戏已经玩不下去了。那么,一二线城市会怎么样?&br&真实情况是,有的地方政府已经玩坏了这个游戏,比如说那些“鬼城”。合理猜想一下,它们至少给其他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提出警示:必须小心呵护这个游戏——这想必体现在后来的调控政策里了吧?&br&&strong&高度控盘的市场&/strong&&br&?再看房价收入比。&br&这个指标也很关键,but,again,它在我们这个体系下需要大幅放宽尺度。这里决定性的因素有三个:&br&第一,土地供给者的唯一性始终是我们认识的基础。这决定了每次放出来拍卖的土地价格很高,但是数量很少。这就好比股市有一只总盘子很大但流通盘很小的股票,用很少的资金就能把价格拉上去。&br&在房地产市场里的含义则是,新房的价格虽然很高,但是数量很少,只要有一些人买得起,就足以支撑这个价格了。存量房的价格当然随着会涨,但是在里面住着的人又不需要掏钱。看起来不是皆大欢喜吗?当然,没买房的人除外……&br&第二,全国购买力。一二线城市房子并不只是面向本地居民,而是面向全国。当三四线城市房价太高失去吸引力的时候,资金和人都会流向更具吸引力的一线城市和条件好的二线城市。&br&第三,刚需。几年前一度流行“逃离北上广”,现在更多的人“逃回北上广”;大城市成本高、人情淡漠,有种种不如意,但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注重个人能力,而回到老家如果“无爹可拼”就前途茫茫……&br&去大城市,就得买房子。这是刚需。&br&刚需是什么?买房子自住是刚需,担心资产贬值而进行优化配置也是刚需。不承认后者,就没法理解房价上涨的这一重大动力。在“资产荒”的情况下,买房子是个很自然、甚至是许多人最好的选择。&br&当然,有了上述三个基础,自然难免吸引炒楼资金了。中国多年来货币超发严重,市场上大量资金一直对房地产市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上来分一杯羹。很明显,每次货币宽松的时候,总是房价爆发的起点。&br&但是,正如三四线城市会失去吸引力一样,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也不会是没有止尽的,那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又来了:一二线城市会崩盘吗?&br&&strong&(四)房价会怎么走?&/strong&&br&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浅见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从普涨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而这个分化阶段还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深化和自我强化的过程。崩盘嘛?……以后再说。&br&2010年之前,中国的房价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普涨,其中最大的源动力是城镇化。这期间,人口既向大城市流动,也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流动。对于不同的人,不同城市各具吸引力,中小城市的涨幅并不如何逊色。&br&情况在2012年之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此有一个精辟的解释:2012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从之前的城镇化转入了都市化。所谓都市化是指人口的流动开始表现出很强的选择性,人口开始集中流入一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相对在离开其他的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化在城市之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选择性。&br&这其实是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于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年轻父母尤其如此。具体表现在人们在挑城市的各种配套设施。&br&要选择在哪个城市定居、生活和工作,除了考虑就业的机会,还会考虑这个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教育水平、环境质量、治安好坏等一系列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中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br&正是因为年轻的父母集中选择基础设施资源更好的城市,导致这些城市的人口流入上升,对房产的需求增大,表现为小学在校生人数增速上升、房价上升,以及住宅新开工上升。&br&高善文判断,2010年之后,房价的普涨阶段已经结束,开始进入结构性分化的阶段。这一转折性的变化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影响在新开工和销售层面上较早体现出来。但是在房价层面上的变化,直到2015年下半年才逐渐体现出来。&br&在我看来,这种结构性分化开始之后,还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深化和自我强化阶段。选择性进入优质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具备一些优势,或知识,或技能,或财富,或资源,否则很难在当地立足。他们对当地总体上会产生正的贡献。&br&另一方面,他们的加入又会增加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而当地也有能力和意愿满足这种需求。&br&于是我们看到各地地铁的兴建,学校的翻修,医院的扩展……这些基础设施反过来又会对房价产生较强的支撑作用。&br&这种分化会导致一个正反馈:越受人们青睐的优质城市,就越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或改善。这种分化会不断深化,导致城市间的梯度越来越明显。&br&当然,也导致优质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br&于是,我们看到一线城市和优质二线房价节节上升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地产市场岌岌可危。三四线城市的开发项目几年前就融不到资,因为正规的金融机构无人敢问津,这些金融机构又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对这些项目深入调研,干脆一刀切,三四线城市项目根本不看。&br&房价的上涨,已经经过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一个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意义重大的节点。不管地方政府怎么不希望房价回落,怎么控制供地,都敌不过经济规律的力量。&br&但哪怕是一些著名的“鬼城”,房地产市场也没有崩盘。房地产这样的资产大多数是国有资产,或者已经变成了银行资产,而且资产质量或多或少都和当地政府的政绩挂钩。至少在这些实权人物的任内,很难通过资产降价来达到市场出清,因此这些地方房价不降,就是没有人气。&br&中国房价拒绝“崩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可以通过控制供地来调节的市场,还是一个讲政治的市场。&br&那些“鬼城们”玩得太过火,至少有两处败笔:一是供地太“过”,二是金融太松,所以房产又贵又“多”,金融机构深度陷了进去。金融太松,意味着太多的开发商挥舞着太多的资金去竞争土地,即土地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发生变化),这些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就是增加供地。&br&这里所谓供地太“过”的含义是:如果不是金融太松,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土地供给。另一个含义是:好的项目,一万个也不嫌多;既然是差的项目,那一个也太多了。&br&从这个角度看,严控金融,就能适度压低房价和降低金融风险。这样的经验教训,在此后的调控政策中体现得比较明显。&br&&strong&(五)房地产调控真相&/strong&&br&我猜想,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演进,其目标和手段已经逐渐明晰,政策其实很有其自洽性与合理性。&br&说实话,这个想法刚出现的时候,长期批评调控政策的我都被自己吓了一跳。&br&粗略一点说,房地产调控的首要目标不是在调控房价,而是在预防崩盘;调控的关键点,其实都是在尽量挤泡沫,把多余的资金驱逐出房地产市场;在此前提下,房价能控制最好,控制不住再用别的手段,比如说行政的、法律的……&br&当然,不能忘记一个前提,那就是现行供地制度不能变。关于这个前提,我们后面展开一点分析。&br&&strong&供地制度决定调控政策&/strong&&br&任志强对于房价继续涨的判断很可能还是对的,因为减少供给一般会导致价格上升。但他认为限制供给是“错误的调控”,这个判断政府不会认同。&br&我尝试从北京市政府的角度出发,理解这件事:&br&第一,土地供给是由供地制度决定的,不是由调控政策决定的。通常情况下,调控政策不能改变土地供给;与其说是调控政策限制了土地供给,不如说是先确定了土地供给数量,再制定调控政策来保驾护航;&br&第二,对房地产价格和需求起反应的只有政府一家,这个供地制度决定了土地供应不可能有市场希望的那么充沛。&br&第三,增加土地供应和现行供地制度不兼容,风险也是难以控制的,前有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先生的“八万五计划”,后有“鬼城”的教训,殷鉴不远。&br&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北京市执行人口外迁政策,已经是明确的政治任务,减少土地供给是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正是这个配套,增加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br&需要说明一下,这里完全没有批评董建华“八万五计划”的意思。这个计划因为涉及增加土地供给的问题,下文会进一步讨论。&br&另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是对政府收紧融资渠道的批评,指责这种方式减少供给,助长房价上涨。更合乎逻辑的可能是,政府这个举措,一点也不像人们所称的那么“脑残”,相反,决策者相当清醒,而且对土地制度门清,对政策目标门清,对政策手段也门清。&br&再强调一次,政府的供地制度是控制供给数量,控制价格。要达到这个目标,不需要那么多开发商带着那么多资金来玩。在确定供地有限的前提下,再多开发商,再多资金,得到的还是那几块地。&br&因此,收紧地产融资渠道,供给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需求——开发商拍地的需求——却的确在减少。&br&当然,竞争拍地的开发商和资金越多,对政府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地块的拍卖价格更高了,卖地所得随之越多。&br&&strong&政策的理性与局限性&/strong&&br&由此看来,出于某些考虑,政府看起来有了相当的克制,并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让过量资金把地价炒到天上去。这也避免了金融机构卷入过高的风险。&br&或许“鬼城”之类的教训的确有助于后来政策的调整。毕竟一下子把地价炒得太高,且不说透支了未来多少年的价格空间,这次的房子能否卖出去,也是心里没底的,更何况,高房价会导致许许多多负面的社会后果需要承担。&br&严控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不管是开发贷还是房贷,的确是在抑制房价上涨。从供给的角度上讲,参与拍地的开发商越少、开发贷的资金越少,越不容易把地价炒的很高,把房价“顶”得也没那么高。从需求角度上讲,买房的钱少了,价格也就不容易上去了。&br&这里需要提到香港的一个经验。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房价一度重挫70%,但其银行体系由于风控做得很好,并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严控地产资金渠道,想必主要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br&政府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多?比如说,为什么不加大土地供应呢?&br&我相信供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调整的。垄断利润最大化的供应量,只是理论存在,实际上谁也没法确认在哪里,所以只要大体不差,多点少点不是核心问题。&br&而维持供地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作,则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所以,无论如何,供地的量不会变化很大,更不可能大到导致房价下降的程度。即使在土地完全私有的自由市场中,供地的增加也不见得会导致价格下降,何况单一卖家的市场?&br&万一价格真跌了,既得利益者(比如贷款买房的人)资产受损甚至变负资产了怎么办?下次还能顺利拍地吗?财政收入怎么办?更要命的是,供地制度还要怎么运转?&br&所以,调低房价,根本不会是政策目标选项;假如政府真有控制房价的能力的话,政策目标选项也只会是:涨多少。可惜,即便政府可以控制地价,也没法控制房价涨幅,就好像小李的飞刀,出手之后就连自己都控制不了。&br&&strong&调控优先序&/strong&&br&关于董建华当年的“八万五计划”,可能许多人并不了解,或者已经淡忘,但政府负责供地者一定记忆犹新。&br&由于我们已经知道的原因,香港房价畸高,普通民众面临极大的居住难题。&br&1997年10月,董建华以极大的魄力推动“八万五计划”。此前香港政府每年兴建两万个套间的廉租房,供不应求,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至少要排七八年的队才能得到。董建华要将每年兴建的廉租房数量增加至八万五千套,要将申请等待年限缩短至三年,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br&“八万五计划”可以说是对香港原有土地批租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意味着供地大幅增加,而且几乎是免费的!&br&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机会单独评价这项政策可能对香港房地产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更看不到香港是否有可能在原有的批租制度上走出一条新路,因为计划宣布两周后,亚洲金融风暴开始席卷香港。两厢叠加,香港房价到2003年最多下跌70%,大量按揭买房者成为“负资产一族”,董建华的民望陷入低点,最后不得不放弃该计划。&br&历史没法假设,如果没有亚洲金融风暴,“八万五”计划是否有希望取得成功?香港是否有可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但无论如何,“金融风险+增加土地供给”两者叠加出现的后果,想必会在政府相关官员心里扎下一根刺。业内都知道,房地产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金融。房地产风险自身就会导致金融风险,大幅增加土地供应是不是有可能导致一个自我循环的“房地产—金融风暴”,谁也不敢轻易冒这个险。&br&简言之,增加土地供给不符合现有供地制度,不符合政府利益,不符合市场既得利益者(包括此前高价拿地的开发商、此前高价买房的人)的利益……因此,正常情况下,“局内”没有人有动力改变现有的均衡状况,没买房的人除外,但那些人还在“局外”,影响相对要弱得多——当然,“占中”这样的极端情况除外。&br&现在,我可以尝试勾勒一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优先序了:&br&默认目标:土地制度的稳定;供地制度的有效运转;保证财政收入;&br&首要目标:降杠杆,挤泡沫,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br&次要目标:房价不要过快上涨。&br&现在看来,政府的调控政策,逻辑上是不是就自洽多了?是不是就跟任志强说的那样,一定涨,并且没泡沫了?房价如果控制不好,社会动静有点大的话,还可以采取一些行政啊、法律啊这样的手段,比如说整顿一下房地产公司……&br&&strong&(六)未富先“贵”,代价沉重&/strong&&br&&strong&“香港病”&/strong&&br&在此可以阶段性小结一下:从供地制度到调控政策到房地产市场,政府可以不断修补、自洽、自high;房价稳定增长,没有崩盘,在可见的将来也能自我维持。看起来,sofar so good。&br&最可怕之处也就在于此,高房价稳定可持续,代价无法逃避,也无药可解。&br&政府依靠卖地得到了不菲的财政收入,但高房价给房地产之外的市场、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成本要远高于此,代价极为沉重。&br&作为中式供地制度的起源地,香港是一面最好的镜子。&br&众所周知,香港的税法简明而所得税率很低,连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都说值得美国学习。然而,香港的地价在全球称王。周其仁老师对此有一句经典的评价:香港政府通过土地批租而征得的‘暗税’,在资本主义经济里举世无双。&br&要知道,高地价能把几乎所有的价格都顶上去。举个简化的例子:你要到周边的菜市场买菜吧?菜市场摊位有租金吧?地价一上来,租金跟着上来,把菜价也给顶上来。你没得挑,因为周边菜价都涨;生活成本上来,劳动力价格也就随之上来了。劳动力价格一上来,能不涨价的东西就很少了。&br&在举世无双的“暗税”之下,香港举步维艰。&br&一方面,香港的地价在全球称王。但除了地产之外,其他行业乏善可陈。制造业早就移师内地去了(顺便提一句,现在内地的制造业也步香港之后尘移师他方);“数码革命”吗?还有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过去十几年,托中国内地“世界工厂”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福,香港的金融、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倒也生机勃勃。现在“世界工厂”光环退减,香港也随之疲态毕现。&br&要不是具有区域性的市场经济制度(特别是金融制度)的竞争优势,香港地产的天价是无论如何也撑不住的。&br&但是光撑住又怎样?其他行业在这么高的成本之下,早已失去竞争优势。与此同时,香港的贫富分化也日趋严重。当地年青人发展的机会空间,极为逼仄。&br&另一方面,香港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居住成本极高,大量中产阶级终其职业生涯,也不过堪堪供完一套房子。&br&据说,香港“豪宅”的标准是,卧室里面放一张床,有三面不靠墙就可以了。&br&朋友小花在其《待渡香港》一文中,曾经问过一个香港小妹,香港房子这么贵,年轻人结婚怎么买得起。小妹说,租房啊,或者去新界买一套二三百尺(合二三十平米)的老屋。“这样一套老屋通常有两间卧室,很宽敞啦!300万港币左右,首付只要1成!”&br&超过20万香港普通民众,则居住在密密麻麻的“笼屋”、“劏房”里。一套几十平米的房子分成许多独立单位,有的“劏房”里住着一家几口,所有的吃喝拉撒就在这几平米里发生。或者划出许多铁架床,分租给不同个人,人均活动空间两平米左右。&br&香港的确有完善的住房福利制度,但僧多粥少,不可能雨露均沾。比如,香港永久居民有申请廉租房的资格。但香港政府每年修建的廉租房很有限。1997年董建华著名的“八万五计划”之前,政府每年修建的廉租房为两万个单位,居民提出申请后,最快得排队等到上七年,甚至要等上十二三年。&br&生活成本极高;供不起住房;本地产业不振,找不到好工作;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香港很多年青人看不到希望……“占中”,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发生的。&br&在香港,高房价的恶果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它未必以崩盘的形式出现,但成本依然高昂;它透支着老百姓的精力与财富,也必然透支一个经济体的潜力,甚至会激发社会矛盾。&br&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所谓垄断利益最大化,就是尽量榨取消费者剩余。这一轮榨取当前买得起房的人的消费者剩余,下一轮榨取那个时候买得起房的人的消费者剩余。港式供地制度,榨取的是购房者的剩余——这可是刚需啊。泡沫倒是不一定会有,如果金融机构风控做得好的话。&br&&strong&沉重的龟壳&/strong&&br&中国内地的房价还远不如香港——当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如——似乎还有相当大的缓冲空间,但实际上丝毫没有可乐观之处。&br&在中国不但未富先老,而且未富先“贵”:房价贵,人工贵,看病贵,同样质量的商品都比美国贵……&br&中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没有秘密可言,无非是制度红利,人口红利这些因素。所有的红利概括起来,其实就是成本优势。现在短短十几年间成本大幅上升,竞争力锐减,高房价难辞其咎。外需还在那里,只是不见得再买中国制造而已。&br&和香港的情况一样,高房价“暗税”同样给中国经济戴上了紧箍咒,从超过10%的年增长率快速下降到6.5%左右,高房价至少“贡献”了一半。&br&更何况,香港的税制简明、所得税低,中国的宏观税负则高得惊人,“玻璃大王”曹德旺这样不堪税负重压,转而在他国建厂甚至整体搬迁的,不在少数。有去东南亚的,有去印度的,甚至有去美国的。&br&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外需真的回不来了吗?国际市场真的对产品没有需求了吗?需求还在那里,没变太多,也没变太少,只是满足需求的供给者,不见得还在中国而已,有不少已经撤出或者正在(考虑)撤出了。&br&可控的供地制度维持房价不崩盘,却也对扭曲的价格信号不反应。如果是在自由的土地市场,可能早就发生过价格调整了。“租售比”和“房价收入比”等指标或许不是判断中国房价崩盘的好指标,但确实是地产市场价格畸形的有效指标。&br&地产市场对价格扭曲不反应,其他市场和产业却会反应,于是我们看见了“产业转移”,不得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未富先老、未富先“贵”的中国经济还在苦苦突围。&br&正是“成也萧何败萧何”。这套制度可以维护土地市场不需要经历重大调整,却也因为不调整,给整个国民经济累积了极高的代价。&br&怎么办呢?中国的高房价发展到现在,已经积重难返了。我对房价是否崩盘,不再那么悲观了,因为重新认识了这个供地制度和可调控的地产市场;但是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却是更加悲观了,同样是因为这个供地制度和扶摇直上的房价。&br&多么沉重的负累!而且似乎没有破局的良策。中国经济就将始终背着这么一副重重的“龟壳”,艰难前行。(The end)&br&崩或不崩,代价都在那里,无处可逃,无药可解。(The End)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讲房价的文章,其中的逻辑挺值得看看的,比如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证引出的政策调控目标顺序 “我可以尝试勾勒一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优先序了: 默认目标:土地制度的稳定;供地制度的有效运转;保证财政收入; 首要目标:降…
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那么就点赞让更多人看到吧。&br&&br&========我是愉快的分割线========&br&&br&首先结论,红血丝先天的话只能缓解使其不出现,但无法根治。后天形成的看情况,需要做好养护。&br&&br&下面仔细讲讲关于红血丝,也推荐一些很有效的方法和产品,声明,不是广告贴,无利益关系,相关产品,只是推荐。&br&&br&==================================&br&&br&&b&什么是红血丝&/b&&br&这些红血丝其实就是毛细血管扩张的结果,而且这并不是一时的影响美观,长久持续,毛细血管会渐渐失去弹性和韧性,红血丝也就越来越难以根除。而且本身角质层就薄的敏感皮肤,也会日益脆弱,导致加速色斑、皱纹、松弛的产生。&br&&br&红血丝大多都是肌肤敏感的集中体现。敏感性皮肤常常处于一种亚健康的应激状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面部发红,长期下来就形成了难以消退的毛细血管扩张。&br&&br&==================================&br&&br&&b&红血丝产生原因&/b&&br&&ul&&li&物理因素&/li&&/ul&物理因素就是天气状况的寒冷、风沙、空气干燥、阳光暴晒等等,想想“高原红”就很容易理解了:青藏高原上,长期空气干燥,风沙较大,早晚温差又大,太阳紫外线照射强烈,这样的高原气候对面部角质层产生损伤,进而使得面部角质层较薄且肤质极为敏感,无法抵御外来物理环境的刺激,再者高原地区冬季寒冷,面部皮肤很容易冻伤,血液循环不畅,皮下毛细血管内瘀血形成,引发毛细血管扩张。&br&&br&&ul&&li&化学因素&/li&&/ul&化学因素主要就是化妆品使用不当,包括不专业的化学换肤及长期外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和护肤品。说人话就是“自己作死啊”。&br&&br&有人仗着自己皮厚肉糙无所谓,不加控制的在脸上施加各种果酸、水杨酸、杏仁酸等等不一而足的酸类护肤品,想要一天整成范冰冰。诚然这些都是好东西,&b&但&/b&&b&刷酸是个技术活,一定要把握住度和量,一旦频率过高、使用过量,必然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降低、角质层变薄受损,这样皮肤受到很小刺激都会产生强烈的感觉。&/b&&br&&br&&br&还有的人不加思考的迷信各种淘宝爆款、朋友圈神器。记住,那些见效神速、一旦停用皮肤却愈加糟糕的万灵丹型护肤品,大都违法添加了&b&糖皮质激素成分&/b&,这些成分能短时间内让皮肤看起来美美哒,但长期使用产生依赖且不说,重要的是它让皮肤感觉神经信号输入增加、机体免疫性过强,也就是血管的反应剧烈,末梢血管时紧张时松弛,反复呈现淤血状态,造成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血丝。&br&&br&&ul&&li&其他原因&br&&/li&&/ul&所谓其他原因,主要还是局部的皮肤病,像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都会表现出红血丝的状态,所以出现红血丝,并不一定只是肌肤脆弱敏感,一旦严重请一定就医。在红血丝严重的情况下,请相信医生开的激素药物,这在短期内合理使用是安全的,但只要有所好转就停药,因为长期使用所导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可比敏感肌的红血丝严重太多。&br&&br&&br&==================================&br&&br&&b&预防预防红血丝&/b&&br&&br&&br&&ol&&li&&u&避免环境常见的诱因。&/u&也就是天冷风沙多做防护,围巾口罩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神器;无论重复多少次都还是要讲:一定避免阳光伤害。由于肌肤敏感,尽量使用遮挡防护,就是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实在感觉无法遮蔽日光伤害,也选用物理性防晒剂,即含氧化锌、二氧化钛的防晒霜,且防晒系数不要过高(不要超过SPF25,PA+~PA++),以免造成刺激。&br&&/li&&li&&u&选用温和的护肤品&/u&,最好不含香料、不含防腐剂和皂基的产品,特别是洁面,一定选用温和的氨基酸系、葡萄糖苷系洗面奶。&/li&&li&&u&一定选择配方安全合理的酸类护肤品并适量使用&/u&,进行化学换肤一定要慎重,寻求资质合格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后续护理。&/li&&/ol&&br&==================================&br&&br&&b&红血丝的日常护理&/b&&br&&br&&br&轻度的红血丝靠日常护理是完全可以修复的,除了一般的保湿、防晒、保暖之外,可考虑使用一些医学护肤品或者叫药妆。其帮助修复红血丝的方式主要是:&br&&br&&br&&ol&&li&增强毛细血管弹性、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如泛醇(维生素5)能刺激细胞分裂再生并组织修复。&br&&/li&&li&补充细胞间质,重建角质层,修复受损表皮屏障使其实现正常的皮肤功能;如 神经酰胺。&br&&/li&&li&舒缓镇静皮肤,增强皮肤耐受性;如尿囊素、红没药醇等等抗刺激物。&br&&/li&&/ol&&br&==================================&br&&br&&br&&b&医疗美容&/b&&br&&br&&br&红血丝严重的话,就只能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重申,一定去专业的皮肤医院,而不要选择美容院。一般来说都是以下一些方式:&br&&br&&br&&ol&&li&液氮治疗:适合颜色较浅的患者,但常常不彻底,而且可能会留下斑点。&br&&/li&&li&激光:时下最流行的医美项目,适合颜色较深,扩张明显的红血丝,疗效比较肯定,但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高能量剥落型激光和更安全但能量也低的非剥落型激光。&br&&/li&&li&光子技术:光子嫩肤主要是通过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促进表皮增生,是深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再生和重新排列,从而有效改善表皮屏障功能,对红血丝有较长期的疗效。&br&&/li&&li&光动力学治疗:这是比传统的激光治疗更安全有效地选择,缺点是如今引进的医院还很少。&br&&/li&&/ol&&br&==================================&br&&br&推荐一些对红血丝、敏感肌肤有帮助的修复类产品。有几样都是国外产品,没有国内版本,请海淘。&br&&br&&ul&&li&&b&杜克肌肤抗红缓解素&/b&&br&&/li&&/ul&&figure&&img data-rawheight=&5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ada74f476f6e_b.jpg& data-rawwidth=&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0&&&/figure&成分:棕榈酰三肽-8、红没药醇、葡萄糖酸锌&br&棕榈酰三肽-8是杜克正在正在申请专利的仿生肽,能够修护复杂损伤的皮肤屏障;红没药醇和葡萄糖酸锌能够有效镇静舒缓、抗菌,抑制炎症,可降低因皮肤屏障功能不佳所可能引起的伤害;角鲨烷、维生素E、牛油果和甘油重建角质层。不含香精,不含硅,不含防腐剂,经过极端敏感肌肤测试,对酒糟鼻造成的泛红同样有效。&br&&br&&ul&&li&&b&Bioeffect EGF精华&/b&&/li&&/ul&&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6& src=&https://pic4.zhimg.com/50/518a9ed84c4c5f499ba1_b.jpg&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18a9ed84c4c5f499ba1_r.jpg&&&/figure&成分: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r&主要成分EGF就是我们所说的表皮生长因子,又称寡肽-1。这个成分最初由Dr. Stanley Cohen于1962年发现,其具有公认的皮肤细胞再生促进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如治疗烧伤、烫伤等,其发现者也因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 这支精华不是简单的修复精华,或者保湿精华,或者抗衰老精华。而是可以做到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新细胞在皮肤中所占的比例,这对于敏感肌肤修复皮肤屏障,完整皮肤功能,乃至提高血管的强度和韧性都是有帮助的。&br&&ul&&li&&b&DHC 极致细胞修护精华肌底液&/b&&br&&/li&&/ul&&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0& src=&https://pic2.zhimg.com/50/fc65a029dda2b69ea5e8_b.jpg& data-rawwidth=&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成分:甘油 、戊二醇、 异构寡糖、糖原 &br&这款精华还是通过修复皮肤屏障来战胜红血丝,其中也添加了神经酰胺,补充细胞间质, 菱提取物,强效抗糖化成分,真皮层内的胶原蛋白被糖化后,胶原质纤维的弹性下降,使得肌肤的张度缺失。&br&&br&&ul&&li&&b&彼得罗夫龙血再生精华&/b&&br&&/li&&/ul&&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2& src=&https://pic3.zhimg.com/50/d4e2d1d7d49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4e2d1d7d49_r.jpg&&&/figure&成分:血竭提取物该款精华添加了富含原花青素的血竭提取物,其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也能够补充细胞间质、镇静皮肤发言状况。&br&同时产品专门针对轻熟龄肌肤、暗黄肌肤添加了多效成分烟酰胺与肌肽,不仅可以修复肌肤,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糖化功效。烟酰胺,即维生素B3能有效地改善和修复皮肤慢性炎症造成的皮肤改变,控制红血丝,但是有部分人对烟酰胺不耐受,并且这支精华也添加了一些防腐剂、色素,虽然不少红血丝皮肤人群反应效果很好,但敏感肌肤还是应当注意,最好在耳后测试后使用。&br&&ul&&li&&b&优色林抗红血丝修护晚霜&/b&&br&&/li&&/ul&&figure&&img data-rawheight=&296&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3b98bc3_b.jpg&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03b98bc3_r.jpg&&&/figure&成分:泛醇、神经酰胺、甘草查尔酮A&br&主要起抗红作用的是甘草查尔酮A ,看名字就知道这个是来自甘草萃取,宣传是用来配合修复角质层,恢复毛细血管弹性,抗炎舒缓修复,很多人反应镇定消炎效果还是很快的。&br&&p&值得注意的是优色林不仅这一款抗红产品,它推出的AntiREDNESS(抗红)系列,其中有SymSitive专利系统产品,国内版本好像没有,但可以寻求海淘,这个SymSitive对抑制敏感有着不错的效果,而且口碑十分赞。&/p&&br&&p&图片来自网络,侵删;&/p&
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那么就点赞让更多人看到吧。 ========我是愉快的分割线======== 首先结论,红血丝先天的话只能缓解使其不出现,但无法根治。后天形成的看情况,需要做好养护。 下面仔细讲讲关于红血丝,也推荐一些很有效的方法和产品,声明,不是广告…
&p&房地产相关从业15年以上。见识过90年代房地产泡沫后的残局,也目睹了近十几年来的房地产的疯狂。鉴于身份的原因,可耻地匿了。
我谨代表个人意见胡诌一通,不保证质量亦不代表任何其他人或者组织。&/p&&p&首先回答有没有泡沫,答案肯定是有。
再回答是否有经济危机征兆,呵呵,这个很难回答。见仁见智吧。当然,所处的行业不同,感知亦不一样。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特别是传统型中小型生产型企业,感觉也许一直处在经济危机之中几年了。&/p&&p&&b&工业企业不好过。&/b&
小型生产型企业倒闭量还是比较大的,不去现场看不知道,我参与过的某些工业区的调研,以前90年度红红火火的生产型企业,大多数已经倒闭了,墙壁上到处贴着“厂房招租”。90年代那里很多打工仔,下班时候热热闹闹的,现在冷冷清清。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经济危机了。小厂所在的厂房,如果是村的土地,基本上现在是闲置,招租也没几个人去租。如果是内资企业自己的土地,基本上想方设法搞“城市更新”,也就是把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再建设所谓的40年使用年限的“公寓”卖掉。如果是外资企业的土地,他们一般把土地由政府的土地开发中心收储。我所在的区域,有几家知名的外企走了,土地由土地中心有偿收回。
当然,有人说“转型升级”。的确,高科技企业目前还不错的,所在区域的科技园还是有增长的,目前还不错,特别是那些能上创业板或者上新三板的,领导也很重视。当然,可能是运营成本的原因,很多工业型企业已经转移到内地或者国外,也说不定。我只说我看到的。&/p&&p&&b&房地产企业也不轻松。&/b&
房价长时间的较快上涨,民怨好像比较大,好像把责任都归咎于房地产开发商。其实,他们也不轻松。当然,开发商早期拿的地是很便宜的,2003年之前都可以协议出让,我见过很多90年代拿的地块都是10元/平方的出让金(注意,不是楼面地价),开发出来卖几万,当然利润可观。不过,这样地已经不多了,基本上开发完毕了。现在拿的地多数都是通过拍卖,成本高了很多。不过,谨慎的开发商已经很少公开市场拿地了,都是想方设法与早期拿地的企业合作开发。特别是外资和港资的房地产企业,更是谨慎了。目前比较激进的,大多数是央企,因为银行借给他的钱多,即使经济崩盘了,也不是自己的钱嘛。所以,近些年玩地王基本上都是央企干的。08年的时候,房企资金非常、非常紧张,有些差点破产。所以,别看人家房地产企业好像很牛逼,其实,如果真的经济崩了,他们也会死的很惨。房地产是个高资产、高投入的行业,现在利润率已经不像那么高了。其实,近几年公开市场拿地的企业,如果在2016年前开发完毕卖出的,他们的利润率还不如2016年炒房的投资客赚的比例高。我跟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主或者大型房地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聊过经济和房地产的话题,其实他们也看不准未来一定涨还是会暴跌,他们自己也如履薄冰。但是,不管房地产未来怎样,公司总是要运作的,有那么多员工需要养,资金需要周转。至于大家认为的房地产企业的暴利,现在已经不存在了。&/p&&p&&b&房子真的很稀缺吗?&/b&
房地产已经不仅仅是个产业的问题,其实是个金融的问题。高层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呵呵,如果不解决金融的问题,房地产永远都解不了被炒的怪圈。至于住,其实中国现有房屋存量,足够20亿人居住都绰绰有余。也许有人说我这个数据是瞎编的,的确,我是管中窥豹瞎猜的,呵呵,随便看看就好。其实,猜得很保守。那随便举一个某城市的一个区的农村房屋为例吧(城市人口变动大,农村人口相对固定),这个数据绝对是准确而且真实的。某区现有农户15万户(其实每户都很小,为了能分配宅基地和多获取征地补偿款,基本上满18岁就分出一户,真实的家庭还没有这么多),农村人口40万人,目前已登记的宅基地房屋是24万幢,未登记的违建宅基地还有22万幢。这个数据不包含农村人口买的商品房或者购买国有土地上建设的房屋,仅仅是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房屋,是幢,不是套!你自己算算,40万人是不是可以每人一幢绰绰有余?(以上所有数据其实详尽到个位,为不暴露,故只说大数)这是东部某一线城市某个近郊区的数据,还不是人口输出地区的农村宅基地数据。在人口输出地区,大量的宅基地房屋,整幢就是住两个老人,或者空置。房屋的空置率,其实大大的超出你们的想象。城市稍好,农村尤甚。别信什么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一户八宅我都见过,只是人家不办证。土著城市居民的房屋拥有量,也是一家有几套房。当然,近些年才进入该城市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已经被超高的房价,压力很大。但是,他们的父母在老家基本上也是有房的嘛。不要轻信“一线房子永远不够”,那句话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永远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的。如果发生战争或者经济危机了,还有那么多人进入所谓的一线城市吗?&/p&&p&&b&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持什么态度?&/b&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实不是房价上涨的推手,他们也没那个能力。注意,是说的是地方!再上面的我不敢说了啦,也别问我。有人说国土部门坐庄,囤地等拉高再卖。呵呵,他们既没坐庄的能力,也没有坐庄的动力。土地拿不拿出来拍卖,都是市长一句话。市长想的是我只能干几年,有地赶紧卖,挂掉的钱才是我的政绩,难道去留给下一任?土地出让金是收支两条线,出让金多少与国土部门没关系,都是直接进入财政账户。卖多卖少反正都不是我的,也没有提成,关键是要完成市长交代的卖地任务。当然,底价设定不能低于成本也要考虑市场热度。最关键的是省以下没有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权,想多卖也没货。有人也许理解不来这种思维,好吧,那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现任某市市长,你能保证在这个位置呆多少年?你还想不想再上台阶?你想不想做点让人看得见的政绩?巨量地方债利息每年要不要还?假如现在有块地符合出让条件,也有有实力的开发商有意向,你会不会捂地不卖?当然,地方政府乐见房价永远上涨。第一,GDP数据好看。2016年经济很差,但是GDP增长率不能太丢人嘛,于是,某区长亲自督阵,要求负责房地产预售的部门给开发企业挨个打电话,多报成交量。这是真人真事。第二,地价高了,财政也水涨船高。领导都是炒短线的,我的任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服务,都是要花钱的。08年地不好卖,开发商没钱拿地。某宗地出让,收储成本是8亿,国土部门建议10亿为底价出让。市长发飙了,必须成本价赶紧卖了。说,我现在卖了能修路建广场,难道还留给下一任吗?第三,地方政府不负责房价的涨跌,也没能力负责房价的涨跌。你随便去查看一下你当地城市的所有政府部门的三定方案,有哪一个部门三定方案里写着要负责房价涨跌的?没有!房价涨跌是市场的行为。没有市长想囤地不卖,也没有市长想地卖不出去,没有市长能预测房价的涨跌。其实,房地产管理部门没人炒房,因为自己无法预测,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泡沫已经比较大,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成本有多低。现在对于房价最乐观的,往往是那些不怎么懂经济的普通市民。&/p&&p&&b&房价暴涨的根源是什么?&/b&
就目前中国而言,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根源在于金融!这个不多说,涉及整个国家的金融运作的问题。敢于高溢价拍地是因为货币宽松,敢于炒房是因为货币宽松,疯狂买房是因为对于货币贬值的恐慌。房价因为金融而疯狂,也最终因为金融而一地鸡毛。一切不以金融的角度下手的“调控”,都是忽悠!房价暴涨是不是金融问题,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吧:你随便用你现在居住的房子的租金与房屋估价做一个对比,你自己算算,如果按照目前市价出租,你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目前房屋估值的金额?有很多房子,你的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建筑物寿命到期,按照目前的房租水平,仍然赚不回目前房子的估价,更别说银行利息和装修成本了。呵呵,这个时候你会说“要考虑人民币贬值”“未来租金会涨”,那么,你是不是又绕回到金融的问题上了?对于货币贬值的忧虑是不是金融问题呢?房价的问题,目前就是个金融问题。房子已经远远超出了居住功能,而是资金炒作标的物。假如最终一地鸡毛,虽然房地产会首当其冲,但是根源不是房地产这个产业。这个世界最能预测房价涨跌的,是前机械工业部部长的儿子,印钞印的头发都白了,辛苦了。&/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充希望城户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