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做个有关智慧餐饮系统城市电子商务系统,不知这方面的开发方案,去哪找?

关于智慧城市的一些言论摘录
  主持人:尊敬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周子学总经济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郭建斌副司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高峰论坛下午时段。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我们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做主题报告,请大家欢迎!
  周子学:非常抱歉,今天本来我是没有时间来的,所以也没有准备。后来主办方抓住我现在仅有的半个小时的时间,说还是来一下,我讲的话题可能是跟这个主题切的不是太紧,我谈谈智慧城市的展望,跟软件信息服务业也是密切相关的个话题。这是在成都国际通信节上仓促准备的一个材料。
  我今天谈两个方面。第一,城市的演进史。第二,智慧城市的展望。
  一个事物总有来龙去脉,总有历史和未来,既然要谈到城市的智慧化,也就是城市的信息化,必然要去考察一下这个城市发展演进的历程,所以第一个方面,我简单的回顾一下城市的演进史。城市演进到今天,人们的需求是智慧化的,所以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对这个概念,我做一个个人理解的阐述,对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些功能定位做一点我自己思考性的介绍。
  人类是从森林中走来的,应该说原始社会没有城市,到了后期才有了城市,所以大政治家毛泽东也是著名诗人,他对人类历史早期用两三句词描述了一下,这是毛泽东在1964年写的,概括了人类历史早期的几百年历史,他的两句诗是这样的,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过来的,主要是猿的前脚,最后演变,演变最主要的是制造工具。制造什么工具呢?制造石头的工具,所以只几个石头磨过。
  这批聪明的猿人,通过几十万年、上百万年,甚至是几百万年的发展,创造了石器时代的工具,所以就把森林里的动物,当然猛兽还不行,一些食草动物吃的差不多,人也越来越多。这样聪明的人跟比较笨的猿猴拜拜,就到草原去了,就到平原的地方去,他们去进入了一个更先进的社会,进入农耕社会。
  一旦进入农耕社会,东西有富裕了,有了富裕就会交换,这就出现了市场。市场出现以后,在交换的时候群体之间有矛盾,就会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就要建城堡、围墙,或者是挖一条沟,这个城市有出现了。
  我理解城市原来是先有市,先有交换,后有城,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人类走了百万年,毛泽东两句诗就概括了。
  农耕社会越来越发展,城跟市慢慢的融为一体,作为剩余产品交换的市场,城市越来越大以后,需要这个市场越来越近了,所以城跟市就连到了一起,然后城市跟乡村就分开了。
  我用同样诗人的两句诗来证明这一点,这两句诗是白居易的卖炭翁,我引用里面的两句话证明城市已经融为一体。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描述了终南山上一个专门烧炭为生的老头,牛车拉着一车炭,到长安市去卖,在一个冬天走了一夜的路,很辛苦,困了,就在市场外面的门口那儿歇着。我理解也许当时的炭市场可能就像柴火市场一样,就在门外,因为那个东西比较粗笨。但是这个我们可以知道,长安城东市、西市已经非常发达,东市、西市就在长安城的城南。这个时候,长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个城跟市已经融为一体了。所以城市的演进史是先有市,后有城,慢慢的融合到了一起。
  再到后面,工业社会出现了,工业城市就是生产型的,这是工业的集约化生产决定的。工业要在工厂里面完成,专门生产别人使用的产品,社会进一步分工。这个时候,你要在城里开工厂,就要有一批工人到工厂里劳动,工人在这个地方劳动,就要在这个地方居住,就要生活。所以,工业社会的城市的功能和农业社会有进一步的区分。农业社会是一些贵族、皇族和富人,为了保护他的财产在这个地方住。那个时候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消费为主的。
  到了工业社会变了,工业社会的城市是分散型的,主要是为了给别人提供产品,这个功能和原来完全不一样,进一步发展。
  我们再来考察农业社会城市的特征,农业社会的城市已经出现了路网,城市如果没有路是不行的,所以路网最早出现,路是城市最初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当时的路包括了交通,也包括了通信,也就是说这个路网后来才分出了通信网,通信网和路网原来是在一起,所谓五百里加急,人不换马换来实现通信,这是当时典型的通信形式。所以那个时候,路网把通信网并在一起,因此秦始皇建立起来的秦国修了八条高速路,是从咸阳开始通向全国的,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咸阳。
  到了工业社会,城市基础设施的网越来越多,增加了水网,原来的水是水井里面打水,到了工业社会,水就变成了自来水,后来又加了电网,又加了热电网,冬天要有暖气这些东西。城市功能越来越完整,对人们生活的支撑越来越到位。
  到了今天,我们现在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发达国家过渡的早一点,发展中国家稍微晚一点,我们中国正在追赶。从城市的各种网来考察,信息通信网异军突起,越来越显示出威力。因为这个网可以武装其他所有的网,所以地位越来越明显。这个网又分成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物联网等等等等,但是分分合合,最后总有一天要走向融合,融合了以后,就会变成跟水网和电网一样,但是目前各个网还是在各自起作用,这是过渡时期。
  最后,负责信息服务的网,将对其他的所有的网实施智能化,这样人们的社会生活就走向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谓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城市,现在起名字叫智慧城市,这是我简单的理解。
  智慧城市的展望。先谈谈概念,既然提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也不是咱们中国提出来的,美国IBM公司先提出来的。我们去看一看智慧城市,先拆开,智慧是什么意思?智慧是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的理解和处理的能力,这个是新华字典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跟它有所不同,是叫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们是不是把这两者并起来,可以理解为比较完整的智慧的概念。
  我们用比较口语的说法,智慧我理解,就是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个组织,用它所掌握的知识和他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把一些难题,把一些问题顺利的解决掉,走向前进,走向进步的一种能力,这就是智慧。
  智慧跟城市联系在一起,智慧城市是什么呢?我个人的判断是智慧城市就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对现代城市的功能、形态、布局、运行、管理,就是跟城市相关的涉及到这么多的问题,对这样的一些城市的功能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改造,使它变成一个智能化的新型的城市,这种城市更有利于人们在信息时代生活和工作,这个是信息化和城市化融合的结果。这就是我对智慧城市概念的理解。
  用马克思的话来类比,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他也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分析的。他说手推磨带来的是封建民主的社会,蒸汽磨带来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他把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用技术的进步来做一个衡量的标准。农业社会就是封建民主的社会,它的生产力是人类为主。到了工业社会,人们已经掌握了能源,用工具把人力解放了,给延长和扩大了。所以有了工业社会这样的一个能量,被人们所利用,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形态、城市模式,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业社会的城市,就是我刚才说的,出现了生产型的集约的大城市越来越大。
  我们可以类比一下今天去预判未来,当信息社会越走越远的时候,当信息化手段或者是叫智能化的工具把城市进一步武装起来的时候,它将会把人们带进信息社会,那么信息社会我们的社会形态也可以重新构造。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城市,从现在的工业社会的城市,这种生活状态,可能要有一次新的回归,就是我前面说的农业社会那样的大部分人是散居在农村的社会形态会来一次新的回归,当然是更高层次的回归,而不是回到原来的农业社会的模式。
  这样的一种回归是生态化的回归,所以人们就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城市概念、城市理念。我用成都市提出来的叫田园城市。我两年前到成都看到了他们的概念,引起了我非常多的联想,今天我讲题目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想的问题。
  田园城市,田园跟城市正好是农村跟城市,田园不可能是城市,而城市是经过人工加工以后,所谓的条件要好得多的一种形态,今天我们说田园城市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是可能实现的。那么田园城市是成都提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类比的设想,有田园城市,是不是也可以有森林城市,有草原城市,有湿地城市,还有其他的等等方面,这种设想,这种合理的推断是有道理的。
  智慧城市是信息网络高度发展以后,对城市演进新的贡献,这种演进还在快速的推进过程中,所以我们可以从城市的空间布局,从城市的生态化、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等等,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进行一个简单的展望。
  未来的城市到底有多大?是大城市好,还是中小城市好?这个问题可能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可以说未来很长很长的时间,人类还会有工业社会的城市存在,但是农民很想过居民的生活。我这里举一个例子,5月8号,第一个村级市挂牌了,这个村是在河南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这个牌子目前还没有摘出来。我借助这个事件来谈农村信息化和城镇化以后的智慧城市的概念。
  这个村支部书记是人大代表,他说我之所以改成城市,就是为了让农民当市民,他说——我敢说,九亿农民,八亿都想当居民。农民的愿望是完全正当的,从城市化未来实现的模式,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去看,工业化肯定会让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后,必然要求农村的城市化,或者是叫城镇化。因此,大量的农民客观需求农村的转变,转成城市,那就不是大城市,而是一个中小城市,小型城市,那这个东西就是信息化追求的目标。我们信息化可以实现让中小城市,也让它变成一个智能化的目标。
  田园城市,田园是农村的特征,农村才有田园,成都提出来整个川西平原,千万亩的粮田成了天府之国,特征就是农村。而城市的特征是什么呢?是水泥丛林。我在差不多一个月之前,也是一个星期五,准备出差,下午四点钟左右出发,准备去机场坐七点半的飞机。走到机场的门口正好关门,走了三个多小时,没有赶上飞机。那天那场雨使得北京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全部瘫痪。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田园不能叫做城市,但是城市就很好吗?今天的城市面对污染、面对拥堵、面对垃圾成山等等问题,我们套用那个村的村长话说,五亿的市民我敢说也有四亿向往着农村的蓝天白云、绿树青草的田园生活,这个也是可能的。所以我们的错误就是把城乡融为一体,我们应该把城市的优点和农村的优点结合到一起,把城市的那些城市病,工业社会的毛病克服在未来的智慧城市、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
  当年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人类原来就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指的是原来。今天,你要是后半夜到北京任何一个大街上走,北京的马路真的是太好了,很宽敞,但是我刚才说了,三个多小时没有赶到首都机场,也就是30多公里的路。
  今天可以把鲁迅的话反过来说,城市里路很好,但是因为走的人太多了,也就没有路了。我们今天要把这些城市病克服掉,要把农民变成居民,基础设施在城市化这条路上,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往前推进,把未来美好的前景实现。
  我们的愿望能实现吗?我们的办法就是城市适度的分散和农村适度集中相结合,需要从城市的几个网来分析。水网、电网、路网,这些是城乡都必须的,现在田园里面没有这些,建起来。目前农村在一步一步的实现。我有机会去日本城市的边缘走了一下,我看日本的小梯田上的田埂是水泥砌起来的,说明它已经工业化了。要实现田园城市的梦想,我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基础设施需要突破,一个是物流,一个是信息流。
  物流主要要靠公路、铁路的高速化,还有现代的航空业的发展,这些发展到位以后,可以把空间、距离给缩小,但是不可能消灭。只有信息化是可以把距离、空间全部都消灭掉的,因为信息的流动可以获得时间。
  所以信息的普及提升,可以把城市下面的信息鸿沟彻底的填平,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从时间到空间都没有障碍。所以信息网智能化的能力,可以使得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比如说水网、电网、气网、路网等等,都实现智能化。然后构成一个基础设施、基本功能的智慧化,这是基本条件。
  在这样的条件,再加上城市的管理,城市的其他方面的生活等等智能化,未来的前景就是美好的蓝图。
  当农村的基础设施全部实现以后,实际上农民跟市民有什么区别吗?作为生活来说,就没有区别了。至于农民在户口上的区别,现在是存在的,这是制度问题。由于这样的制度,带来了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的教育其他方面跟市民的区别,那个完全可以从制度的角度解决,这个不是信息化、不是基础设施的问题。
  这个愿景我们坚信是能实现的,关键是我们的努力。因为我们赶上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发展时代,我们没有必要走老的工业化的道路——先实现一个工业化的城市,然后在这样的城市上再改造成信息化和城市,这是现存的存量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只能走城市化跟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新型的城市化道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等等,这些新技术慢慢的成熟,越来越会加速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会进一步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把它分成两个目标来实现,就是如何建设一个智慧型的城市,对于现有的城市,没有办法了,因为一个城市的建成,成本太高了,水泥丛林已经建成了,你不能说现在把大楼给拔掉和拆开重新回填,又变成田园,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从大格局上来看,现有的城市不可能做大的调整。老的城市只能在信息化的手段上改造和提升,慢慢的提升完了以后,把管理再提升,管理也要靠信息技术,然后把这些城市病一步一步的克服掉,彻底克服还不可能,最终还要把人口给疏散开,才能最终把那些城市病给去掉。
  另一种就是更重要的了,现在正在或者是将要建设的新兴城市,几十年我们都是高速发展,都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年一个点,现在有50%的人口在城市里面生活,九亿里面已经有三亿多农民在城里了,所以现在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农民在城市里面跟城市的居民还是有差别的。我们正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半人口没有生活在城市里,这些人就像河南的那个村级市的农民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过城市的生活。因此我们对新的城市模式,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可以按照智慧城市的要求来规划、来布局。这样,可以一步到位,真正做到信息化跟工业化融合,信息化跟城市化融合,一步建成智慧城市,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这是我们的后发优势。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周子学总经济师给我们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以及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我们当前要做的一些工作。在座的各位,我想目前都是生活在城市中,所以都很憧憬美好的智慧城市,但是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好在我们各位都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力军,我们共同努力,智慧城市会一步一步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城和市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有比城市更大一级的,叫什么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还有一个都的说法,城市里面最大的叫都,比都还大的呢?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就是首都。下面我们有请首都北京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给我们做讲演。
  姜贵平:尊敬的周总经济师、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介绍一下北京信息化软件发展情况和云计算的发展情况。
  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已经是第十六届了,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一个幼小的产业发展到现在,全面覆盖、全面支撑和全面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服务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的特点日益显著,在北京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的智能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支撑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也是科技和文化双轮协同创新的传动轴。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句话是我们在写给刘书记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软件产业发展的时候,刘书记在我们的报告上批示的。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情况,以及云计算和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良好开局。
  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是3539亿元,同比增长了20.8%,软件产业同比增长了24.1%,实缴税费同比增长了30%,实现了出口外包同比增长了43%。软件信息服务业在我们北京占到国民经济GDP的比重达到了10%是我们所有产业里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
  我们的骨干企业实力增强,现有百度、神州数码两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百亿元,七家企业人员规模超过了万人,上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近110家,在北京已经成为IBM、微软、甲骨文、黑莓等一批跨国企业在华总部的聚集区。中国的500强在北京聚集区内不仅服务全国、服务世界,并且这些总部也产生了大量对软件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我们十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44家,约占全行业业务总收入的45%,比2010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了463家,比2010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产业创新的成果在全国领先,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数量为5040件,同比增幅高达128%,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30036件,连续六年软件著作登记量在全国居于第一。
  推动了软件技术的应用,企业的大量上市,大量自主创新的产品进入国内外的市场,我们向世界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城市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我们有效推动了社会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价值提升。新型产品和新的服务,新的业态不断的涌现,新登记的软件产品2770件,同比增长了9.2%,三段在京,就是开发、销售和增值服务在北京,制造环境在外的像一人一本和小米手机,这种新的运营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
  京东方商城2011年的销售额是王府井60年总的销售额,当当网2011年销售额相当于新华书店20年的销售总额,实现了快速便捷的销售。周六晚上我是11点半下的一个单子,早上我还没有起床,不到八点钟,货已经送到了家门口,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融通。
  我们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北京市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导航与位置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其他战略领域获得丰富信息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后台支撑。北京以发展云计算为代表,创新了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模式,下面我想介绍一下北京市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发展趋势。
  2011年,北京市发布实施了祥云工程,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北京市云计算产业风起云涌,祥云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代表,正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简单化的方面发展。
  骨干企业实力增强,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发布后,聚集了近百家企业参与,形成北京云计算的核心骨干力量。百度公司的公共云策略,用友的管理软件,中金数据的云计算等等战略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一些企业成为了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产业生态系统逐步生成,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从应用创新、软件开发到硬件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在祥云工程组织下,启动了百度公有云,用友中小企业云,这个已经服务全国100多万家企业。在祥云工程组织下,启动了十大示范性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云服务模式创新,其中中小企业云服务注册用户规模已近10万家,金山云词组用户达到了50万家。在硬件制造上,天地超云成功的发布了6个产品线、25款云计算产品。在软件研发上,绿盟科技、奇虎360等企业在云操作系统、分布式文件处理、云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建设云计算产业基地。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北京云计算已经逐步形成南北两个聚集区。北京以中关村软件园为核心,是新标准创制、新业态孵化,新领军企业培育区,偏重于云服务。南部以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云聚集地为核心,是云数据和硬件产品制造基地,偏重于云后台。
  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挥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强在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突破和试点示范等方面的资源整合,通过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专项支持北京云计算领域项目30多个,总投资50亿元,有力的带动了社会资本和企业资本的投入,为重点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加快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云计算应用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服务模式的创新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标准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在此,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对接,争取机会,在云操作系统、云集成服务、数据中心及运营服务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快发展新产品和高端业务,依靠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做好产用结合、多方应用、精准市场,用中国的信息化市场培育出中国的领军企业,力争打破长期以来我国在高端服务器、基础软件、核心芯片等领域对国外路径依赖,实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发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的集聚性创新、系统性突破和融合性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民众更便利的生活和工作。
  最后,我代表北京市经信委感谢各界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我们各个软件企业对于北京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贡献给予衷心的感谢!同时诚挚的邀请各位朋友、各地的专业人士、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到北京馆去参观交流,祝各位在北京生活愉快。
  主持人:刚才北京市经信委姜贵平副主任向大家全面介绍了北京祥云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前景和展望。和刚才周总经济师讲的智慧城市直接相关,智慧城市是把人类的智慧部分的转移到信息系统里实施,使得城市变得更加人性化,符合人的居住、生活、学习、工作,所以北京市这些年硬件方面改造,特别是奥运会之后非常大。在软件方面,我们讲的是广义的软件,还是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最大的发展空间就是让它变得更加的体贴,也就是更加的智慧化。
下面,我们有请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吴庆九先生讲演。
  吴庆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代表浙大网新向各位汇报一下网新在智慧城市建设上面的一些考虑和想法。
  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城市的技术、智慧城市的推进。理念的部分,刚才周总已经介绍的非常多了,我就很快的翻过。本质的问题我就不重复了,城市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围城、圈起来,而是要在城里面有市,市里面有城,主要的还是人的活动。这张图我们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两边,上半部分是实体的城市,有建筑、河流和道路,下半部分,是一个城市信息化的倒影,这个信息化的倒影我们叫做智慧城市。同样的,实体和倒影,他们都需要有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永无休止的长期的循环过程。
  从城市的本质来理解智慧城市,整个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民生的发展、实政的效率、城市产业的升级。周总谈到更多的是要回归自然,能够田园化。
  智慧城市的技术。智慧城市的技术涵概着非常非常多的面,我们这边可能更多的是从数据化的基础上谈谈我们的看法。我们觉得城市应该是一个有生命的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跟人一样,需要时时刻刻的维护,不能等到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城市的有机体已经不能很好的正常运转导致了一些问题,我们要做的事情,智慧城市建设是要破解这方面的难题。我引用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关于系统论的论断,我就不念了。
  我们觉得智慧城市建设正好是处在我们五化的焦点上,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整个的焦点,不仅仅是两化的融合,而是五化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很大很大的发展空间,周边的一整圈都是所谓的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间所依赖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整个的交集都集中到了智慧城市建设这么一个风口浪尖上。智慧城市建设也为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服务的空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这边可以看到整个的支持单位是整个中国的行政体制在那边大力的推动,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我们的理解是智慧城市体现给市民和企业的是它的应用,就好象一个人的四肢。在背后支撑的是那么多张网,那么多的活动。网里头要有传输东西,有物、有资金、有信息。这些信息在后头有一个集聚的地方,这些信息还要有能够采集的渠道,我们把它的叫做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的云平台,这是我们网新自己的一个感受。
  我们先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一页的内容来自于潘云鹤院长在中国工程院的一个观点,智能城市的重点建设,整个的列了12条,分成了四个方向。城市的基本建设、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产业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发展。从这四个方向,他们叫做智能城市的重点建设内容。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宏观,非常完备的分类方法。
  我们从城市里面生活的对象来看,有市民的需求,有政府的需求,有企业的需求,他们各自在城市里面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智能化的、高效、便捷的服务,从这些地方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一个智慧城市里面,有很多很多种应用。
  智能城市典型的应用,智能交通,整个交通的管理,在其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刚才周总讲,在北京三个半小时赶不到机场,其实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交通这一件事上。这是关于物流的服务,是智能的配送。这是对市民的服务,远程的医疗。这是市民其他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非生存化的智能个人终端的需求,这是家庭,这是车载对驾驶人和乘车人的服务,这是政府管理应急调度的服务等等,公共安全。
  我们想未来的智慧城市从应用的角度上来讲,无非是要有几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便民、利民、促进经济的发展,整个城市要足够的安全、政府的服务要有足够的效率、城乡差距要变得越来越小。社会资源要能够平均的分配。从应用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内容。要实现这些应用,可能大家会说很多的应用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有了,为什么说他们那些城市不能够说有了应用,我们就叫做已经是一个智慧的城市了呢?我们觉得应用确实有很多地方都已经有了,单向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之间的互动,这些应用本身的智慧化的利用,这些应用本身所提供给应用的服务对象的便捷程度,决定了是不是智慧了。
  网新提供了一个智慧平台的概念,我们认为整个智慧城市应该是平台应用和服务一体化运作,逐步逐步的从小平台、少应用、少服务到中平台、多应用、多服务到大平台、大应用、大服务的这么一个演进过程来走的。为什么有这个平台呢?前面有一张关于人体的图已经谈到了,网络也好、数据也好、所谓的公共服务也好,是整个的支撑。所有智慧城市的单项应用,所提供的是什么呢?所提供的是应用能够服务于服务对象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平台分成了四个部分,有统一的网络,有整个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层,有智慧城市的数据,很重要的我们提了智慧城市应该有管理的操作系统。
  不是说今天要做这么一件事情,要把这个任务做起来,就要凌空做这么一个平台,一蹴而就,这个平台应该逐步逐步的演进。这张图中间,最上面的是三类服务于不同对象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间,我们都把它分成信息和基础设施,所有的应用都会有这样的分类。这些信息和基础设施我们都说有公共的部分和通用的部分,也有专业的部分。所有通用的和公共的部分,都和这个平台保持着非常非常密切的联系。他们既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平台内容的服务者。通过平台内容的整合,在下面的那一圈中间,就会有新型的智慧城市的运营商出现,而不仅仅是像我们现在说的网络的运营商、内容的运营商、新型的智慧城市的运营商出现。
  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已经开始发布了,细节我就不多说了,跟大家汇报一下有这么一个东西。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应用之间互动,让数据之间能够互动,让服务之间能够互动,并且能够根据他们服务的贡献度,服务的效率去进行有关的计费,进行有关的贡献度的考核。这样的话,使整个的公共服务的云平台,大家在里面参与的时候,有利可图,能够知道自己做了多大的贡献,能够知道自己享受的多少的服务,把生态链良性的循环起来。
  在一个城市里面,我们为什么强调说要有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呢?我们觉得目前在国内我们碰到的很多城市的建设地方,他们会谈到网络的三大运营商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很多应用的开发商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政府投资建一个项目,财政掏一笔钱,赞助商赞助一笔钱,招标,整个的事情就做完了。通过这样的一种模式,确实可以建设不少的很好的应用系统,但是对于资源的利用,节约度是大大不够的。资源有很多地方会被浪费,我们觉得通过一个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把各类资源整合到一起,这里我们谈到了有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公共的服务资源,都能够放到一起。
  在公共服务运营商里面,我们放了一个身份认证,如果说有那些身份认证的运营商在一个城市里面把各种各样的需要身份认证的需求都到他这边去,他可以做强做大,他可以做到很专业。同时各个应用都不需要单独的去做身份认证,这个运营就可以起来,在一个城市里面这个规模够大,就可以起来。当他起来了以后,又可以去服务其他的地方,这对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良性的拉动。
  同时,有运营商的能力被催生了以后,被驱动了以后,专业化的基础设施覆盖,本身就可以先于很多应用去覆盖掉。当一个应用部署到那边去的时候,身份认证的这项服务就已经具备了,也能给加速智慧城市的一些建设。
  两侧的六块内容是和中间的两朵云联在一起的,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一个城市自己内部的企业,他做一项业务做专业了以后,也可以通过各个城市所已经部署好的云平台服务到全国,前面姜主任谈到了关于京东方商城,可以买全国,卖全国,我们所有的服务也可以这样做。单独的运用,以SaaS的方式提供给全国,只要和各个城市的平台直接对接。城市云和应用云之间,互相之间协同发展。一个城市可以建一个云,也可以很多小城镇不需要自己建设云,可以一个云服务多个城市。
  智慧城市推进中间的一些体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目前我们碰到的一些问题是什么呢?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通常存在于政府这一层来做,而不是说整个城市的顶层设计里做。这里面的顶层设计还牵扯到第二个问题,在顶层设计中间往往会牵扯到资金安排,一旦涉及到资金安排,就会发现我们都是以现在的眼光看未来。所以我们觉得在顶层设计中间,需要体现可持续性和要体现示范性,不需要现在一下子把顶层设计全部做完,而是考虑到今后的变化机制,同时要体现出现在的示范,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感受。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任何的事情都是需要有五大体系在后台能够支撑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这样做。这五个体系因为很难概括,我们自己概括了五句话。协同指挥的服务体系、有关的接入体系、全城整个追溯和查证体系、有关决策辅助的支持体系、数据信息的分析支撑。
  这五大体系在任何一个系统后面都会有,任何一个智慧城市的业务系统和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都会有他自己的应用逻辑。所有的业务逻辑都依赖在上面。前面我们大量的谈到说要做横向的平台,实际上是每一个智慧应用的多个体系,他们横向之间充分的共享和互动,其实就自然而然会形成这个平台。当然,在前面做顶层设计的时候,要有平台的思路在里面,这些应用之间事先要有标准化的处理,他们之间要有约定好的协议,才能把这个平台搭起来,不然的话,这个平台就多了一份工作量出来。
  前面谈到了顶层设计,实际上我们的含义是要有一个双顶层设计,就是整个的技术方案,业务方案,要和整个的标准建设同步进行,标准也是要同步建设。至于标准化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我这边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间觉得特别重要的是非技术的部分,管理和制度的创新,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感受。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要用电,我们就去造发电厂,我们去造电网,我们把电拉到自己的家里面来用。是把发电、送电、用电三者完全独立,但是他们的利益进行有机的设计,进行捆绑,用合同的方式建立标准,这是整个的电网建设的过程。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利益机制是特别正常的。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非常非常多的事情,需要的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而且市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把利益捆绑好。第三个要有专业的运营。
  第二个案例宁波文化广场的模式。宁波非常多的政府部门,有妇联、残联和其他的一些社会服务,比如说文化局都向宁波市政府提出要政府的拨款,建设一个自己专用的活动场地,宁波科协要建科技馆、文化局要建文化馆、妇联要建儿童乐园等等。最后宁波市政府决定做一件事情,把这些部门整个的捆绑在一起,你要多少面积,你要干什么,你要多少面积你要干什么,全部需求统一起来以后,拨了一大笔款,建了一个宁波文化广场。建完了以后,专门成立一个宁波文化广场公司,这个公司为上述的这些业务部门去提供服务,因为不是说每天都会有五一的活动,不是每天都会有六一的活动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活动一年做计划排下来,然后由文化广场服务公司进行服务。服务完了以后,这些部门向宁波文化广场公司支付有关的服务费,但是它的服务费支付又要根据服务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付费,财政提供专项的活动经费。这样市财政在开头建设的时候,省了一大笔钱,今后又根据考核支付费用,政府买服务得到了服务质量的保障。我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间,非常多的业务项目中间,这个是值得借鉴的。
  在我们碰到的很多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一些非常发达的小城镇的建设,已经走在了很多大城市的前列,而且他们那边的很多智慧系统的建设也是一张白纸,本来就可以从头开始来设计。从城镇的角度来讲使用数量又不够多,不能产生很好的良性的利益循环,所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前面我们谈平台部署方式的时候,也可以说一个平台服务多个小城镇,一个小城镇本身怎么来考虑?这个我不提名字了,他提出来说我要建设一个小城镇的平台,不是说我的眼光就在本地,我要服务华南,要辐射一个大区域,而且不仅仅靠财政,要靠企业的管理出发。他们的工作方向有政府的管理工具,要做很多的政府服务工具,有工艺类的服务类工具和整个运营类的服务工具,还要引导企业做工艺类的服务和运营类的服务。
  有一个很好的案例模式,首先他们搞了一个管理公司,当地的镇政府出一部分资金,本地的很强的企业出一部分资金,某公司是一个投资公司,是一个金融企业融资的投资公司,他们希望能够结合某一个部委,这个部委希望能够在全国覆盖起来,把华南分中心放在镇上,这是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建设很多的项目公司,这些项目公司有一些是可以短期就能够有收益回报的,做一些智慧应用,有一些是要长线培育的。他们统一在这个管理公司之下,短中长线都有,以短养长,不会出现短的大家抢着做,最后把市场做烂,大家都没劲。长的大家都不做,一直等着,市民也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服务。成立的项目公司里面,有一个是IT公司,把所有的项目公司的IT建设运维统统外包,由他来建设一个大平台。这是他们这个模式的想法。底下的项目公司一个一个的成立了,单独的IT公司做的很大,这个小城镇的镇长和书记和周边欠发达的城镇进行沟通,我们帮你们做好有关的服务,我只要派分公司过来就可以了。
  网新在做各地的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做了规划,也做了平台,也做了一些应用系统,也做了很大的产业服务的基础,但是我们发现,在任何一个地方,智慧城市建设都面临两件事。第一件事情缺钱,看上去好像一次性的投资都很大,缺钱。第二件事情是缺人。怎么缺人呢?今天你来做一个IT系统,我自己这个城市把IT系统用好、服务好,不是说你就能做好的,你这个软件企业不见得能够做好服务,做服务的不见得知道这个软件企业怎么做。我们提出来,应该有一个大的产业联盟,只有把这些设备软件的厂商、信息服务的提供商,整个的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商,我认为这个应该是由政府牵头做,接下来一些基础设施的运营商,都整合起来打包,到一个城市去,统一进行服务,这样服务的联盟才会有愿意投资的或者是相信你愿意来投资的一些投资方提供资金,共同服务于有关的城市客户和园区客户。
  这样既解决了钱的问题,也解决了人的问题。
  我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总说的事非常多,他挑了他认为希望能讲明白的事来讲一讲,可能还是没讲明白,主要是时间太短了,有宏观的考虑,也有很中观的设计,还有微观的实现,讲了几个例子,大大小小都有。一个公司肯定做不过来,光靠吴总一个人想、做也不行,动员大家一起想,一起议,一起谋,一起为,少说上百年,我们才能看到大概智慧城市是什么样的。大家不用着急,下面还有另一个嘉宾来给大家介绍智慧城市的事情。下面有请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刚演讲!
  赵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跟大家交流的也是关于智慧城市的话题。像周总经济师讲的,对于未来智慧城市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迈向信息社会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社会的形态。
  赛迪时代看到了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赛迪时代是一家专业的应用服务商,我们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从应用的角度来推进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今天我根据我们的经验和积累,在政府服务、工业经济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和社会服务这五个方面,从城市管理与服务的角度上推进智慧城市的一点体会。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智慧城市这样的理念呢?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像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城市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发展历程,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大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实际上我想城市的发展是跟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格局,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一些发展趋势。全球化,我们整个地球逐步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城市之间各国的发展呈现了多级化,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整个全球的信息化,使得我们处理事物的反应速度更加快捷和灵敏。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
  我们也在推进绿色化,要求更加低碳、生态的环境发展。从全球的发展来看,我们所面临的城市发展是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要求我们的决策越来越快速,反应越来越快。从我们国内的发展来看,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过三十年快速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继续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道路来。政府的管理越来越强调公共服务,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社会管理的复杂度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的推进应用的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契机和手段。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理念就应运而生。
  我们赛迪时代对于智慧城市有自己的一个定义,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不同于数字城市对于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基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所表现得特征也更加的明显,是以城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信息的智能利用为特征的。正是由于我们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部件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城市中的各种信息,物体赋予了智能化。
  在我们新一代的信息网络互联网,我们的三网融合,我们的移动通信快速发展趋势下,这种信息更加的表现出一种互联互通的状态来,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我们的各种应用以服务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更加体现出我们应用的综合集成和业务形成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所表现得特征是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信息的智能化的利用。
  目标是实现更加高效的政府管理,更加便捷的民生服务和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的目标。具备了这样的一个基础、特征和目标的,先进的一种城市的发展理念,我们认为是接近智慧城市的一种发展的目标和理念。
  围绕着这样一个定义,赛迪时代在建构智慧城市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叫三技一法。首先是云计算技术,随着新一代技术应用的深化,我们城市中信息系统对资源和计算资源需求的快速无限的增长和我们现阶段计算和需求资源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导致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便捷的服务。
  智慧城市中,人作为主体的主观的意识性与客体的客观的物质性之间的内在的矛盾,是推动我们智慧城市对物联网技术的引用,我们希望这些物能够具有智能化的感知,能够具有人们所希望的人与物之间交互所需要的一些主观的意识性,这是才有物联网技术内在的原因。
  我们认为SOA基础是智慧城市中应用系统使用过程的总体功能的复杂性和协同性,与开发过程中模块功能的简单性和独立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SOA架构的引入,能够有效的解决我们服务的一个协同,整合和分装。这是我们基本的手段。
  我们要采用一种数字型的方法构建智慧城市,形成一个基于SOA的可组装、可拆卸的智慧城市应用支撑平台,这个支撑平台是为城市提供一个基础的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的支撑体系。我们是若干独立应用的行业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起来,可以形成智慧城市各类的应用,拆卸开来也可以单独独立运行。我们作为一家应用的服务商,既提供基于SOA智慧城市的应用支撑平台,同时也能够提供智慧城市中应用中的一些方面,我们也可以跟我们的友商共同形成我们在智慧城市的整体应用的整体的解决方案。
  赛迪时代企业文化中有一句话是整合就是创新。正是通过这样的应用支撑的平台,可组装、可拆卸的应用平台,和一个数字型的应用平台,能够共同构建起智慧城市应用的生态的产业联盟。我们愿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这个生态产业中的重要一员,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这是赛迪时代目前形成的基于SOA的一个梳子型构建模式。对物联、传感器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感知、定位、标识等方面的应用支撑能力服务。第三个应用支撑服务平台是大数据服务的支撑能力,包括了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原数据管理等服务。泛在接入服务,包括3G、4G等等服务。基础中间件的服务,包括了类似于单点登陆、统一门户、统计报表、工作流搜索等等一些公共服务的引擎。这六大应用能力支撑服务平台,组成了我们可组装、可拆卸的基于SOA应用支撑服务平台的精英的部分。
  这样一个服务支撑能力,是保证了我们智慧城市中各项应用共性的应用服务的基础。我们智慧城市的齿,目前从五个领域构建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包含了对政府的服务,对工业经济管理支撑的服务,对我们公共安全类的服务,和我们城市应急方面的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管理方面的服务应用。
  第一,智慧城市推进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城市的电子政务管理。我们希望在智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形成一整套的协同政务的系统,以我们政府的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等为核心,推动政府之间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行政的整体的一站式的办公效率,提升公共便民服务的水平,提出了这样的应用。
  在这样的应用支撑服务的体系下,包含了行政服务、行政监管等方面的应用服务。具体举几个小的例子。
  我们政府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推进了一个协同政务云系统。这样的一个政务系统与一般的过去的系统不同的是,所实现的跨部门的协同应用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有统一的办公平台,有统一的用户认证,有统一的权限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去整合了我们若干的历史上的系统,各个司局或者是各个委办局之间业务形成了无缝的衔接和业务的处理。
  我们在计划司的一项行政事物处理完以后,这项应用自动的转入到了财务司,相关专业司局,形成了在政府内部一整套的协同的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协同政务平台的应用系统,政府的协同应用平台,能够联动起来,政府各个委办局的行政事务形成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的整体运用平台。这是我们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提出的企业文库的应用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在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建立起来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文档资料共享的平台。以国土资源部为基础,全国各省的国土资源厅以及各市的国土资源局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基于云计算的文档的共享服务云,这个云并不是集中式的技术处理建起来的,而是分布式的文档服务云建立起来的,各个文档还是放在各个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通过云服务架构,构建起来全国土资源系统的文档服务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同的省厅之间可以互相查不同省之间文档的资料信息。部里可以查各个省、各个市局的文档资料信息,每个资料都可以打开进行浏览、下载,当然是在权限管理的基础上。
  实际上是对我们现在在互联网提供的类似于百度文库的服务中,在行业和企业内部的具体的应用形式的体验,这个文库是企业文库,提供全文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功能,支持PDF、WORD、音频、视频定多种文件类型。这样的服务可以在城市中,各个委办局之间建立起共享服务的文档应用,也可以在一个委办局内部建立起各个专业处室之间文档资料的共享和服务。
  我们的人口、法人各方面的基础数据库,这是推进智慧城市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只有这种跨部门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实现各委办局之间协同的应用。人口的数据就可能牵扯到了公安、计生、社保、民政等各个业务部门。城市内选出来一个跨部门的人口数据库,能够实现公安、社保、计生、民政等人口信息的有效贡献,这个人口数据库是我们在鄂尔多斯市建立了人口数据系统共享平台。
  基于人口信息,政府可以给市民提供各种便捷服务,比如说在计生方面的,民政方面的,社保医疗方面的,各种服务及时的推送到城市的各个人口中去。基础数据库与实有人口的数据和我们3G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建立起来城市和房屋的很好关系的建立,通过点击城市中某一栋楼,可以看到这栋楼中,这家住户主要的一些成员,他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当然这个是在政府部门内,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口基础的数据库。而且这个人口库和身份证、社保卡提供有效的关联,提供给市民非常便捷的服务。
  数字工信和经信领域,推进我们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包括我们工业和经济信息化领域的行政办公,主要的一些政府监管职能的运行,工业和经济运行体系的建立,这样的一整套的服务。其他的农业、财政、税务等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应用都很快,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我们的部门成立的比较晚,在这个领域内,我们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我们认为在经信委的系统内,推进数字工信和数字经信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推进转型方面的力度。
  我们在一个城市内,建立的工业经济运行动态检测的系统,通过这样的一个系统,我们直接数据是从企业采集的,企业的数据包括与我们统计局、发改委各方面数据的比对,形成了我们一整套的经济数据采集分析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在北京市东城区,跟大家的楼宇也有一个结合。东城区通过建设楼宇经济的检测系统,能够把统计局、发改委、工商、税务、法人的数据与我们城市中的各个楼宇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每一栋楼中的企业的税收情况、工商情况、经济运行的情况、产业结构的情况能够动态的显示出来,便于我们进行产业结构的分析、产业布局的分析,这是推进我们产业结构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支撑系统。
  推进智能公共安全,打造和谐安定的生活。城市的安全应该说对于我们构建智慧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各个城市都建立起来了很好的视频监控系统,有一些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进入到了街道,街道就非常安全,有一些小区里面没有接监控系统,就使得社区里面的案件反而比街道上更加频繁的发生。所以,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对于保障我们安定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赛迪时代在这里头,提供了情报应用、互联网监控、社会管理、数字城管等方面的应用解决方案。
  我们给公安系统提供了一个系统,是基于各种互联网、音频、视频等技术的情报数据的采集,对犯罪信息的采集。我们采到了是一个音频,可能采到的是一个视频,通过数据的采集,进行比对、识别和分析,与后台的情报系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案件的侦破,保障公民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通过分析系统,构建起来我们对于情报中所涉及的人、案件、各方面要素有关的关联。真正的推进我们智能化的办案,这是赛迪时代给公安系统,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城市的公安局里头提供的一个很好的社会化的解决方案。
  智能城市的应急,打造高效反应的政府,通过城市应急联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比如说地震、灾害、食品安全快速的响应机制,包括了危险的检测、预案的处理、指挥的调度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赛迪时代提供的应急指挥车,我们既是应急指挥车的装车单位,在应急指挥车中,工信部原来的部长在车上开紧急的会议。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的、一体化的应急的解决方案。
  智能社会事业,提升便民的方案。我们在宝鸡市推进了一个社会公共事务平台,得到了全国人保系统的认可,我们张德江总理去年还专门去我们承建的应用服务平台上视察。主要是在社区各方面提供的一个给老百姓非常便捷的手段服务于老百姓。你在网站设计中,功能太复杂,他就找不到他要的服务,他需要一个社区终端的触摸屏,查所需要的信息,需要一条手机短信的提醒,为他提供一些信息的服务。在社区服务这方面,是要求方便性和便捷性。同时,我们也给社区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准确的信息统计和分析,提高我们自身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水平,包括了一些社区类的门户网站、触摸屏信息、移动终端,以及我们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一整套的智慧社区的应用平台。把政府的服务延伸到我们最低层的社区。通过物联网的监测和动态数据的采集,把数据采集上来,数据分析、统计和比对,形成一些对整个环境污染提前的预警机制。这样的一项技术,现在我们正在研发,针对我们节能减排中的PM2.5检测的要求,再研发我们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基于五个领域的智慧城市的一些应用的解决方案。推进智慧城市,我们是希望在应用领域实实在在的作出一些好的应用和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推进我们城市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我们也希望,赛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随着国家智慧城市推进的进展,也做强做大。赛迪时代是整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院下属的一家企业,整个赛迪集团具备了从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硬件产品评测等一整套的服务体系,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提出了亚太地区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机构。我们研究力量也参与到了智慧城市的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应用研究的方面,我们赛迪时代作为这个环节中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企业,非常愿意实实在在的为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我们的一些力量。
  我们是一家拥有计算机系统一级资质、国家重点规划类软件企业等多项资质的IT服务商。我们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一家国有企业,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过程中,我们具有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愿意与大家携手一起推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赛迪时代赵总对于智慧城市的另一番理解。前面四位嘉宾不约而同的都是围绕着智慧城市展开了他们的想象和工作。下面两位嘉宾讲的比较具体一点,首先有请中国食品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陈庆,他讲演的题目是软件架构整合助力企业转型,有请陈总。
  陈庆: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几位专家都是就行业,就城市展开了高屋建瓴的一些探讨。我这边更多的想讲一下在企业的角度,如何利用信息化进行战略转型,如何把战略的制订和企业具体经营策略的实施,真正的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方方面面,每一个层级。
  大家看到我的公司是中国食品,大家看到我们的产品,很多的朋友肯定都接触过。悦活的饮料、五谷道场的方便面,长城的葡萄酒、福临门的油。现在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中国食品是中粮下属的一家企业,我们想通过企业的努力,来把中国老百姓天天餐桌上的食品进行优化,保证我们天天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是健康的、营养的、安全的。
  刚才有的嘉宾问我说你们是不是以前中粮的总公司?我们是的,我们公司是1949年建立起来的,现在叫中粮集团。公司的定位也是在改变,以前是从大众的粮油食品的进出口公司,现在也在转型,新的定位是做最专业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商、食品原料、食品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
  大家现在经常听到全产业链,这是中粮集团现在在推出的一个理念,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策略,来保证我们天天的一日三餐,我们餐桌上的食品是安全的。我所在的公司,作为全产业链的末端,也就是全产业链的出口,和我们的消费者现在接触最紧密的一环。
  中粮集团也在进行整合,目前有酒、油、巧克力、方便食品都是目前我们经营的,其他的产品也逐渐的形成一种专业化的经营,透过我们这个平台,走到我们的餐桌、超市,让我们能够享用。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支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起点是从2007年开始,先有下边的事业部,现有做福临门油的事业部,长城酒的事业部,金帝巧克力的事业部,我们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三大合作伙伴之一。他们在信息化的阶段,也分处于不同的阶段,现在如何把不同的阶段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这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起点。
  透过从2006年一直到2012年的建设,所有经营的平台已统一到一个大的经营平台上,这也是我要跟大家沟通的,我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一个上万人的公司,它的营业机构有几百个,运行系统的人有几个,在短短半年时间,业务从一个事业部的架构,变成了一个区域制的架构,之所以能够在半年的时间内实现,也来自于我们从2006年一直到2011年的积累。
  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我们所有的事业部,都是透过ERP的系统进行了业务的整合,这个整合只是在事业部的层面,我是在做油的业务,那么我就在油的业务中进行整合,自上而下打通了。第二个步骤,我们上了一个CRM系统,作为快消品,促销的品类、促销的品种和促销的反馈很多,怎么管理自上而下的,而且又要求反馈很快的系统来保证高速的、快速的反应,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进行了一个CRM的实施。第三个步骤,我们在去年的下半年,进行了整个组织架构的变动,透过组织架构的变动,透过ERP和CRM的实施,真正的贯彻到下面的每一个利润点。
  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我们从年,ERP的项目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效应。
  第一,标准化,系统整合第一要做的,这里主要是主数据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制度的标准化。系统没有落地的时候,我们讲的标准化,更多是下一个文,下一个政策,真正是不是执行到位了,我不清楚,要透过系统的实施,我们真正的可以看到在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真正的得到了改变。
  第二,集成化。本身ERP的设计逻辑就是整合,打通了销售、财务、供应链、采购,促进了系统的集成,也促进了各个业务之间相互集成,这是我们第二个方面的作用。
  第三,业务的持续优化。有这么一个系统的转型,有这么一个系统的支撑,才促成了我们通过半年,整个的业务就有了一个转型。
  CRM的实施,就像我跟大家沟通的,建立了一个可监控的费用的管理链条,建立可监控的客户产品的链条,提升了效率。以前是从我们下面市公司到省公司,有的要审批到总部,人家的流程是很慢的,在这个系统里面,一天、两天就能完成整个的审批流,很快的真正落地到整个市场。同时,搭建了一个端到端的业务分析的体系。
  我们在去年八月份,一直到去年年底所做的一件事情,因为业务从事业部制转变成大区制,以前做油是全国一条线,做酒是全国一条线,大家各自为战,各自独立,没有形成一个协同,这样造成了很多销售商的、供应链的低效率,包括采购的低效率,现在我们是区域制的销售,同样进入到一个卖场,现在等于是所属的品类,同时和卖场跟人沟通,这样就等于是进行了优化的资源的配置。
  我们去年实施的这个项目叫I506,我们是香港上市的一家公司,股票代号后面是506,我们把506称为中国食品。我们的目标是把下属的四个单元进行整合,从事业部制转变成区域制的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也从整个中粮集团的考虑,会囊更多新的产品进入到这个平台,而不是每上一个新的产品,大家都是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效益。
  主要的任务,销售的整个区域平台的建设,供应链的,财务的大集中,关键点,各方面,包括符合审计的要求。
  从事业部制走向区域制,这个探讨在中粮也进行了若干年,通过五年多的探索,也发现了如果在做快消品行业,没有形成一种整合的优势,你就很难真正的做大做强,你很难做成一个像雀巢、达能这样大的企业。现在公司在战略上进行了转型,首先是区域的销售。
  从品牌上,也是进行了整合,在中粮整个的大的品牌下,有若干个专业的子品牌,在中粮大的品牌下面,给老百姓一个集成的、健康的品牌。
  在销售方面,从各个产品各自为战变成了现在集成的,整合的,去进行的销售,形成共同的优势。在整个物流方面,做快消品本身利润很低,在物流方面进行整合的优化,来达成物流包括采购方面的高效率,同时降低相应的成本。
  作为I506,我们也设立了自己的成功图象,I有三个方面的诠释,第一做正确的事,第二做整合的系统,第三未来做一个智慧的平台。我们要做一个智慧的方案,支撑未来的体系。
  第一,保证我们的流程是正确的,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符合各种上市公司各方面严格的求。第二,一致,保证我们系统真正落地,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在一线的同事,这样就能真正的聆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真正落到一线。第三,完整,端到端的完整。
  整合方面,一个是系统的集成,而且是协同的,这是整合的第一层含义。第二是通过整合,以前我们也是在ERP上,但是在ERP上并不意味着是一个物理的角度,大家只是在一个平台上,现在是真正的把我们销售打通,把我们的采购打通,把供应链打通,这种整合的以一个大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业务。所以我们称之为是化学的整合。智慧,目前是支撑我们整个的销售物流结算的平台,我们也在进行一些移动商务,包括物联网,包括电子商务的一些实践,今天我也看到很多的专家,也希望跟他们进行合作,这样把我们物流的成本,把我们现在移动的商务,我们业务人员的拜访能够建立起来,和我们整个ERP进行衔接,形成我们智慧平台的大后台。
  这个项目是从去年的8月1号开始,这是我们的启动会,中间的这位女士是我们的董事总经理,她给我们的项目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量化的要求,很明确的要求,保证我们项目的目标很明确,大家的责任很明确,保证我们系统有序的发展。
  右边的这张图是我们整个整合的四个主要的步骤,其中第三步也就是今年的1月1号,整个系统的实现,整个系统的实现也作为一个整合的很重要的里程碑而设计的。
  从项目的范围来看,大家也可以看到,包括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生产管理、运输管理、整个市场活动的各种审批,包括整个企业的决策平台,都会囊括到项目里面。
  我们订立了项目的计划,包括项目的里程碑,这样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运行,通过一个半月的时间,从八月到九月中旬,业务蓝图的整个设计,从九月份一直到十一月份,整个项目系统的搭建,包括项目系统的实现,用户的测试,从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份,整个系统的切换,这样很顺利的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月初,整个项目进行了切换,实现了公司整个业务的转型。
  在整个业务整合之前,原来的业务中,我们一共有200多个流程,原来各个事业部跑的200多个流程,整合之后进行了优化,进行了删减,现在所有的我们的业务支撑是160多个流程,这160多个流程是整个把我们从上到下,我们的各个功能组的要求真正的落实到业务的一线。
  在项目中,我们总结了各个项目的几个特点,而且在项目中,我们也是跟国际的咨询公司去合作,跟很多咨询公司交流,他们也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项目这么大,变化这么大,同时项目和业务的整合和并行进行的,他们认为在国内现在也是相对来说很复杂的业务整合项目之一。
  第一,变化多,时间紧。我们的业务变革和系统变革同时进行,造成了双重的难度。一般的企业要实现一个大的变化,首先是业务变革开始,而且在部分地方试点,然后才进行整个系统的切换,但是我们也是公司处于各方面的考量,像我们有的同事是在联合利华,他们做这么一个大的变化,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用了仅仅半年的时间。从整个逻辑设计、业务设计、系统设计、系统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在项目组里面,大家要忍受着加倍的工作量,因为很多大家在业务设计的时候,最开始想是符合逻辑的,最开始想是简单的,但是真正一落地的时候,大家发现有很多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里面有很多的改变,这样能够真正的保证我们项目在我们每一个点落地。
  第二,流程多、范围广。100多个流程贯穿到我们业务的方方面面。
  第三,难度大,其中有大量的开发,现在区域的架构,现在从工厂到工厂所在地的销售分公司,再卖到我们中国食品的总部,再从中国食品总部到九大区的分公司,再到总部,如果全是人为的操作,效率很低,出错很多。所以我们在系统上实现了真正系统的开发、自动的实现。
  系统的配置,我们一共是涉及到将近两百种的业务买卖,在系统中都要实现,系统配置也是相对来说很复杂的。在培训方面,培训前后涉及到一千多人,只有一个多月、两个月的时间,需要把这一千多人,你自己能够理解,能够操作很容易,但是你要把这一千多个人,把他们真正的培训到位,他们真正的做业务,在操作系统的时候,能够减少错误,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也达成了这个任务。
  人的模拟演练,ERP的好处是集成性,但是ERP也有一个特点,只要做错了一点,后面的补救也是很难的。切换的数据量,我们要把所有系统的主数据都按照新的管理要求和新的管理维度进行切换,切换的数据量很大的。
  这几张照片是我们在各地进行整个用户的培训,大家看到这个场景就知道了,大家刚刚看到了,我们的公司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涉及到销售、物流、仓储和采购,他们每一个用户都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他们真正的教会,让他们知道如何操作。
  很可取的就是这个项目在今年的一月份上线,在今年的一月底有很成功的业绩,这个也实现了我们公司的另外一个要求,快速的能把新的产品、品类加入到我们的销售平台。悦活在我们整合之前是没有进入到我们这个平台销售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集成的系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悦活的产品可以进入到我们的系统,进入到全国的市场,可以起到产品快速复制、快速分销,透过业务平台,实现整个的产品快速的通路。这个项目也入选了IBM的最佳案例库,这是IBM当时颁给我们案例的说明。
  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像ERP项目都是一把手工程,必须要由各个老大积极的支持。
  第二,界定好范围。因为企业里面事情方方面面,刚才我们看到了像智慧城市涉及的东西更多,在企业里面,要把各方面的协调,一定要很好的去界定好我们项目的范围和项目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第三,实施的过程中,要坚强沟通,因为项目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节,涉及到总部和下面的公司,涉及到总部和工厂,你怎么协调好各方面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决策,而不是讨论,但是没有决策,所以必须要快速决策。
  第四,要有专业经验的团队,才能够真正的达成大项目的实施。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对你项目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就可以把别的企业整合的经验,系统实施的经验带入到你的项目里,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第五,优先级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才能短时间之内目标很清晰,达成你的目标。
  作为中粮品牌消费品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想成为国际型的公司,我们希望把这个系统平台建立好,逐渐的完善,这样才能够在这艘航空母舰上容纳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作为一个国企肩负起国家食品安全的使命。在食品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做系统支持的朋友,也更好的为公司的使命做好我们的工作。
  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陈总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中国食品集团公司非常大的项目,I506,讲到了策划、计划、实施以及应用和业务的转型升级,在信息化领域是非常典型的。这些当然都是靠信息技术和软件来帮助他们实现的,听的过程中没有讲他的系统继承商是谁,用的是哪个公司的哪个产品软件,我感觉好像用的不是国产软件,这个稍微有一点遗憾。我希望有更多的用户能够利用这次展和会的机会,看看我们中国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今年的展会跟往年有一个特点,全部都是中国本土的企业和地方来参展,以后也希望能够保持住这个态势,慢慢的把我们国内的市场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各行各业的用户和全体人民提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下面有请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鲁康演讲!他讲演的题目是建立统一平台的企业敏捷应用系统。
  鲁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讲一下金航数码公司最近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金航数码公司2008年做专业化整合以后,很少露面,我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我们公司1992年成立,2000年随着航空一二集团的划分,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革,有17家单位共同出资成为一个股份制公司。2008年,航空的一二集团又整合,整合了以后,做了一个专业化的整合,把中航工业旗下的和信息化相关的公司和服务机构全部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航数码公司。金航数码公司我今天讲的思路,是2008年整合以后,目前金航数码的定位。
  现在的金航数码定位,起了三个作用。一个是引领IT应用模式的创新。第二个是组织IT最佳实践的方向。第三,实施支持战略的IT服务。现在主要是定位在中航工业及其下属的两百多家企事业单位里面,这个模式比如是像中企航天定一些装别制造业也在做推广,方法还是最佳实践的方式来做的,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中航工业内部来做的。
  金航数码公司作为一个行业公司,整个运作模式跟行业是非常香瓜的,大家知道飞机制造业是一个全球供应链的大的模式,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的发展是单体公司,就是一个一个的航空公司自己在做。第二个阶段是跨地域的企业,目前国内的航空企业基本上是这样的,包括我们的大飞机。第三个阶段是世界级的企业。现在全球有知名的飞机制造企业,包括波音、空客都是。整个飞机的生产模式就是全球型的生产模式。
  针对于这么一个特殊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基本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系统搭建和过程监控这么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在90年代完成的,建立了类似于生产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类似于这样的企业级或者是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起到了规范化、信息化、业务流程显性化和绩效流程提升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2000年以后,目前我们现在航空制造业大部分企业处于这个阶段,这个过程中很多系统进行了紧密的集成,特点是职能更加细分,职能单位的专注细分业务,独立核算、独立考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成,整体效益和效益最大化。
  第三个阶段是流程再造,产业链协同的模式。信息化建设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应用模式,按照单个的企业去做建设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互联应用的模式,这个模式在客户装备厂、专业厂之间进行了有效的集成。第三个阶段是敏捷应用模式。在中国的大环境,企业大量创新的大环境下,如果说固化的软件,把这个流程固化在软件里面,是没有办法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发展。现在对软件系统,特别是企业级的,供应链级的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是柔性的,或者是必须是敏捷的,你要适应企业的变化过程中对流程变化的要求。
  这是软件技术的发展过程,软件本身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几个阶段,2000年以后是面向组建的开发模式。到了2005年以后,我们变成了面向应用的,面向对象的服务模式,从用的城市是业务基本平台。对于管理类的软件,我们提供了新型的需求,对业务变更的快速适应能力,对业务领域的业务集成能力,统一的基础数据,快速开发和从用,统一的权限和授权管理,低的IT运营成本。
  我们金航数码公司的解决方案也提了几点。
  第一,固化到软件系统中的流程,提取到业务流程引擎中。
  第二,结合SOA理论的方法,结合各种协同技术。
  第三,在一个数据库基础上开发和部署。
  第四,采用软件快速开发框架。
  第五,统一的系统管理。
  这样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金航数码研发了自己的一个业务基础平台,不叫软件开发平台,就是金航数码这个平台,不只是一个软件开发的环境,而是一个在中航工业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大量的公共的部分。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工作流,比如说自己的流程管理,或者是特有的基于保密的管理,这个平台已经比软件开发平台要大很多。我们从2009年-2011年经过了四个阶段,目前推出了V5版本,之后还会推出V6版本。在统一的平台基础上,形成了覆盖人力、设备、财务、物流、生产制造、销售等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现在金航数码提供的产品,基本不会按照软件角度去划分,我们的某一个平台可能没有名字,是一种集合状态,所以现在提供的只是业务流程的支撑。这是我们的数字化制造的建设思路,包括统一的平台和数据员,SOA的架构,现行系统和数据的集成,信息展现能力,充分的考虑到系统协同,安全保密的方面。
  为什么要把流程的管理放在库里面去,现在的软件不能再依赖于对流程的固化,比如说传统的ERP系统、财务系统,都属于对流程的固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定义完了这个流程以后,固化到领域里面去,进行运转。
  我们要求软件把流程要做成一种参数去变化,也就是说类似这个图里面,如果从一个办事处变成一个分公司不用进行软件的开发和重新的定义。如果一个简单的流程的插入,只是在流程库里面做一个调整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和传统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
  左半边图是传统的业务流程的方式,从业务部门介入是两端介入,一开始从需求的提出是在业务部门,最后业务部门的验收是最底下的,在做系统分析,流程的设计,测试和部署,都是在计算机这个领域。大段的时间就脱离了业务部门,进行反馈,如果需求不满足,就会形成很多的问题。
  我们现在敏捷开发模式,走的是右边这个模式,右边这个模式大家看一下,大量的工作都是在业务部门这部分来完成的,包括业务部门需求的提出,修成的梳理,流程的建模,流程的测试和流程的发布,都是在业务领域。在业务领域形成了优化的模式以后,在技术领域,只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技术组建,根据技术组建配置系统。
  三种构建的开发,相互匹配,会形成一种专有的流程,或者是可变的流程的支撑。这是我们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们做的采购的构建,这个里面每一部分像基础数据有26个流程,生产计划管理是33个流程,采购管理是57个流程等。这些流程都是库里面的,是变量,可以变,根据流程的配置去配置系统的运行模式。这是流程穿透组织的一种效果图,我这个流程是跟你线型组织优关系。金航数码到目前为止,在业务基础平台上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这个是进航空的特点有关系,我们产品覆盖了产品的设置,就是工程部分,产品的生产管理、产品的运营管理、综合保障等。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最下面是业务基础平台,上面是两个产品线,根据产品不同的行业,比如说是飞机、发动机等形成不同的产品,配置以后,形成了交给客户的某一个产品的解决方案。这张图上,现在的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ERP产品还是一个财务产品,而是你对某一个企业的一种需求的满足。比如说某一个型号生产过程中的管控,某一个型号生产过程中的定价,只是对业务系统的一种配置的支撑平台。
  金航数码除了自主产品以外,还有大量的集成其他的产品,我就不一一介绍了。金航数码目前有六大领域的服务,我刚才介绍的只是我们自主产品的那一块。因为时间很短,我们金航数码也很久没有在媒体上露面了,如果大家对我们产品的开发模式有共鸣,希望下面进行交流,谢谢!
  主持人:鲁总较短的时间介绍了制造业典型的信息化应用和实施的案例,因为时间关系,他没有展开讲。鲁总也讲了,大家感兴趣,可以找他沟通。
  今天我们一共有六位讲演者集中在智慧城市和企业信息化、制造信息化方面给大家介绍了他们的一些理念、想法、模式和实施以及使用中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非常感谢我们来自政府和企业的专家,利用一下午的时间为大家提供他们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使我们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今天的高峰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光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 bos智慧运营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