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没有陀螺仪能使用vr感应器能用vr眼镜吗?有没有人用过的?

普通会员,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主题帖子社区积分
机&&&&&&&型:魅族 MX4 Pro版&&&&&&&本:5.6.2.1 beta总签到数:3
轻松注册,让你轻松玩转Flyme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等了很久的VR眼镜终于到货,现在用着用着发现陀螺仪的问题很大,看 视频、游戏基本玩不了,在设置那里多次校正还是会出现偏转,屏幕一直向一边转。现在基本不能看了,请问各位有没有调整方法,都气死了。我的是4.54稳定版固件。求救求救!!!·
2015纪念勋章2015年度评选纪念DK2的VR眼镜和国产的VR眼镜区别在哪里?
相比较之下国产的性能更高,为什么没看到知乎里有人推崇?
按投票排序
MTK时代满山满谷的各路山寨机“看起来”性能简直是完爆iPhone,您猜猜为什么没有人推崇?两者情况几乎毫无不同,如果真有人推崇,那反而可以断定是蠢,外行,别有目的这些情况之一。
分别戴上体验一会就知道了,地球人都知道。
转发自三大妈---------------------------------------------------------------------------------------------------------------------------------------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VR硬件厂商,在自有VR核心技术上都是空白。这些厂商都是从Oculus、三星Gear VR等国外VR设备中寻找核心数据库,然后自己做调校和更改。这是因为,在VR设备中,传感器从传统的X、Y两轴平面变为了X、Y、Z三轴或者更多轴向,每一度都有很多的算法,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厂商有耐心有实力去创建VR底层的算法。而大部分VR设备都存在参数造假的情况。目前比较容易造假的就是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VR设备需要高分辨率来保证全景显示的清晰度,但由于处理器性能的制约,目前市面上的VR设备大多是1080P或者2K分辨率。而一些厂商宣称旗下VR设备可以达到4K分辨率,比如前段时间国内一家叫做小派的VR厂商宣称自己研发的VR头盔已经达到了4K分辨率(双眼分辨率),而对于电脑GPU的要求反而降低到GTX960,刷新率只有60Hz(业内标准水平是90Hz)。综合来看,4K分辨率/60Hz的刷新率与2K/90Hz的性能压力相当。所以,单纯的提升分辨率或刷新率,渲染能力还是跟不上的。另外,延迟也成为厂商造假之地。从概念上讲,延迟指的是从头部运动到相应画面显示到屏幕上所花的时间,包括了屏幕的响应延迟以及数据传输、计算机处理等许多步骤。以VR手机盒子为例,如果依赖手机的陀螺仪进行转向模拟, 其精度和频率远远达不到要求,手机屏幕目前都是60Hz的刷新率, 在延迟上本身就受限。目前解决眩晕的办法有两个,提高刷新率和降低余晖。目前业内已经有不少厂商宣称自家的产品延迟率不会超过20ms,但实际体验根本不会改善“眩晕”这个痛点。在视场角(FOV)方面,业内公认是视场角达到90度才能使观影者产生沉浸式的体验。但FOV的大视野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放大镜来完成,想要得到VR沉浸式体验需要一整套的结构方案来支撑。但是目前很多VR盒子都号称“大视野”,其实眼睛的余光依然可以看到屏幕边框。--------------------------------------------------------------------------------------------------------------------------------------手机盒子不要买手机盒子不要买手机盒子不要买
国内企业做VR说白了就是看在这个潮流的份上不做白不做。真正体验过 Oculus 和 HTC Vive 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无论这些做廉价 VR 的厂商怎么坑,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产品体验还行。这就意味着短期内并没有花大钱研发 VR 技术的必要性。既然没有啥必要性,那么各大互联网公司就更没必要花时间干吃力的任务了,毕竟“天下功夫,唯快不破”赶快找个代工作坊,在塑料壳里装俩镜片,然后花点钱包装一下,开个发布会,宣布进军 VR 领域,这就够了。
Oculus的头盔是本身是自带有头部动作捕捉,要配合它自己专用的摄像头使用,而国内VR硬件没有一款拥有这个功能。国内的硬件配置要比DK2略高,显然国内厂商都在追赶、模仿国外的眼镜.但是Oculus最新的消费者版的配置要比国内的高。按照体验度来说,硬件的配置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软件的算法及对硬件的调配和优化,这方面国内要比国外差很大一截。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手机没有陀螺仪 用那种vr头盔好 那种头盔有陀螺仪或者是六轴传感器 最好便宜一点的头盔_百度知道
手机没有陀螺仪 用那种vr头盔好 那种头盔有陀螺仪或者是六轴传感器 最好便宜一点的头盔
提问者采纳
jpg"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初期体验的话建议不要投入太高.baidu://c.jpg" esrc="http,可以看看这个./zhidao/wh%3D450%2C600/sign=/zhidao/pic/item/d0c8a786cb2a7aa77cf3bc79e3d5696://h,注意支持手机尺寸和近视眼度数<a href="http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陀螺仪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手机全部都有,怎么可能会没有呢
山东右是什么东西
有这种头盔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想买VR?那不妨先看看这篇攻略
日 18:45&&&转载:&& 作者:大河网&& 编辑:网络 分享
春节这样炫技才酷 移动VR设备如何选择
虚拟现实最重要的就是沉浸感,只有在体验过程中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是参与到内容场景中才是合格的VR设备,而如果仍然是一副看戏旁观脸的话那么这个VR产 品几乎就是失败的。以下文中列举产品时会列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沉浸感分数。另外由于硬件制作成本较为低廉,现在眼镜盒子类产品鱼龙混杂,笔者个人仅选择了 几款做工较为不错同时在内容上存在较大优势的产品进行介绍,毕竟没有内容的话,再好的硬件也只是个空壳。
谷歌Cardboard
目前的移动VR设备中绝大多数 为眼镜盒子,所以本文的内容均为这一类产品。这类产品的原型是谷歌的Cardboard,这是Google在2014年的I/O大会上推出的实验性的小东 西,它制作简单,而且同时支持Android手机和iPhone。超低的成本就可以让你体验虚拟现实。由于反响出奇地好,于是后来在2015年的I/O大 会上,Google推出了2.0版本,而且直接公开了Cardboard的教程。只需要硬纸板、透镜、磁铁、尼龙搭扣和橡皮筋就可以做成眼镜盒子, 再把手机放置其中即可打造自己的虚拟现实头盔。
春节这样炫技才酷 移动VR设备如何选择
懒得动手的朋友可以在万能的某宝上轻松购得Cardboard,售价最高不超过30元。另外动手能力强准备趁假期好好活动一下手指和头脑的朋友可以将图 纸从谷歌官方下载打印出来,再使用快递盒或者披萨盒等硬纸板以及凸透镜等材料完成自制Cardboard,其中动手过程中的乐趣或许比最后体验时获得的乐 趣还要多。在内容上,可以下载谷歌的Cardboard APP,或者其他VR相关的APP,现在只要在应用市场中输入VR便可搜索出不少相关APP。
优点:最低价的方式体验虚拟现实,偶尔玩两下尝鲜完全足够,对于手机品牌没有限制,安卓系统通吃。
缺点:对于不同脸型Cardboard会有不同程度的漏光现象,直接拉低了使用时的沉浸感。当然毕竟是个硬纸盒子做的,所以在使用寿命上不要抱有太高期待。
沉浸感:★★
Gear VR消费者版
单纯就体验效果而言,相比其他的眼镜盒子最新的三星Gear VR消费者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体验最棒的一款产品。三星Gear VR是与VR领域强者被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的Oculus共同合作推出的,不过仅支持三星2015年的4款旗舰手机(三星S6、三星S6 edge、三星Note 5以及三星S6 edge+),Gear VR的底层技术来自于Oculus,同时为了达到好的虚拟现实体验,三星这次是跟Oculus深度合作,在硬件上做了一些定制,通过Micro USB进行充电另外也可为手机进行充电,所以Gear VR能提供给用户的是跟Oculus Rift类似的高质量移动VR虚拟现实体验。不过目前最新的三星Gear VR消费者版并没有在国内上市,需要自行海淘,定价99美元(约合人民币653元)。
体验最棒的VR眼镜盒子 但是...
三星Gear VR消费者版内置1000Hz采样率陀螺仪和加速计、距离感应器,在今天介绍的其他几款产品中,均没有搭载传感器,都是利用的手机内置传感器。另外在机身 右侧设置了触摸板、返回键以及音量调节旋钮,当用户佩戴时,可通过这块区域在不拿出手机的情况下对手机中的VR商店进行操作。在镜片下方三星Gear VR还设置了一个距离感应器,当用户不佩戴时自动息屏节省手机电量。
体验最棒的VR眼镜盒子 但是...
在内容上Gear VR可以通过手机中的Oculus Store体验到很多Oculus的优质资源,内容丰富并且制作精良。但是重要的问题来了!由于三星Gear VR并没有在国内上市,如果要体验Oculus Store中强大的内容必须要科!学!上!网!这点在体验上不太友好,毕竟虚拟现实内容包含的信息量较大,现在能够满足流畅观看VR内容的高质量梯子比较 少还贵!不想翻墙的话可以试试观看其他安卓VR APP资源。
优点:内置传感器保证低延时,降低了产生眩晕的可能性,沉浸感优秀
缺点:体验优质资源比较麻烦,支持机型有限
沉浸感:★★★★★
内容较少也是目前制约VR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从视频软件跨界到VR就是充分发挥了其在内容上的强大优势。 接下来的暴风魔镜4以及LeVR COOL 1都是这样的代表,不过除了强大的内容资源以外,这两款硬件产品本质上都是精工塑料版Cardboard,在光学特性、以及佩戴舒适度上进行一定改进,然 后搭配与手机进行连接的蓝牙手柄进行简单操作。
内容才是王道
成立一年多的暴风魔镜至今已经发布了四代VR眼镜盒子。前阵子360手机发布会上出现的360奇酷魔镜可能有人会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没错那个就是贴牌 的暴风魔镜4。暴风魔镜4完全可以满足当下所有智能手机的尺寸,另外针对iPhone有专门的iPhone定制版。暴风魔镜4在眼罩部分采用医用级硅胶, 不刺激皮肤,同时暴风魔镜4支持近视用户佩戴近视眼镜的同时使用。在光学方面,暴风魔镜4采用了视场角96&的非球面镜片,将边缘模糊图像减少到最低,中 心清晰区域更大,官方宣称配备的镜片可完全隔断400nm以下的有害紫外线,并再吸收400-500nm的高能量蓝光,杜绝有害光对眼睛造成伤害。在售价 方面,暴风魔镜4不论是安卓版还是版发布时定价均为199元,现在新春促销价179元。
优点:开放式设计解决手机散热问题,兼容机型广泛,内容较多
缺点:体积太大头带无法折叠不便携
沉浸感:★★☆
乐视LeVR COOL 1
有内容才是王道
乐视在去年底宣布正式进军VR领域,通过自身生态优势大力发展VR内容,顺道儿也推出了硬件LeVR COOL 1,有人可能已经发现这款产品与灵镜小白长得几乎一毛一样,确实LeVR COOL 1是乐视控股千万美元投资的灵镜VR专门为其打造的灵镜小白贴牌定制款。LeVR COOL 1采用银黑色的配色,仅支持5.5英寸的乐视手机(乐1 Pro、乐1)。眼罩部分采用蛋白皮一类的类肤材质,佩戴时比较舒适。佩戴LeVR COOL 1时,近视用户需摘下眼镜,物距调节支持最高800度的近视。在光学方面,LeVR COOL 1采用了视场角90&的PMMA树脂材质非球面镜片,在消除像差及垂轴色差,控制色散等方面表现较为不错,售价149元。
优点:乐视生态优势内容更丰富,软件优化使延时相比暴风魔镜4更短,售价较低
缺点:支持机型较少
沉浸感:★★★
Pico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曾与乐视合作推出乐视超级头盔,现在这只小鸟单飞推出了Pico 1,相比精工塑料版Cardboard,Pico 1加入了蓝牙模块与手机进行连接,在机身右侧设置有一枚返回键、触摸板和音量键,目镜部分右下角也设置了距离感应器,整体结构与三星Gear VR相似,不过手机的放置方式改为了抽屉式,手机与VR眼镜盒子的连接方式变为了蓝牙。目前Pico 1仅支持Android系统的5-6英寸的手机,Pico 1配备了专业COP光学镜片,具备低畸变、高通光率的特点,视场角达到96度,支持800度以内的近视用户不戴眼镜使用。售价399元。
来电不再忙乱
Pico 1最大的亮点是机身顶部右侧的电源按键,当体验VR时如果来了的话,其他眼镜盒子就比较尴尬了,摘头盔-打开舱盖拿出手机-滑动接听,而如果使用 Pico 1的话,点击一下按键通过头盔上连接的耳机即可接听进行正常通话,或者长按干脆拒接继续在虚拟世界中玩耍。另外在体验VR的过程中如果想回到现实世界拿杯 水喝又懒得摘Pico 1的话,也可以点击一下电源按键,这时便自动开启手机的后置摄像头,算是一种不错的懒人解决方案。在内容上,Pico 1也有独立的Pico VR商店,不过相比前面介绍的几款而言少了一点。
优点:蓝牙连接手机可通话,做工较为精致,支持机型广泛
缺点:放置手机的方式有点不科学,镜片处如进灰不易清理
沉浸感:★★★★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款笔者认为较为不错的移动VR设备,也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列举了出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方式进行选择,比如纯粹想要春节炫个技玩一下然后 就扔一边吃灰的话,笔者建议Cardboard就够了,如果想要感受目前最棒的眼镜盒子并且有好梯子身手敏捷的话入个三星Gear VR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当然不翻墙的话呢Pico 1不错,如果更注重内容的话可以选择LeVR COOL1或暴风魔镜4。
& 微信公众号 泡美美精致生活 &「泡美美精致生活」向爱生活的姑娘们致敬!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万人浏览 6万人浏览 5.5万人浏览 5.3万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3281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4104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0编辑部的故事 0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536科技生活数码小课堂 三招教你不做VR小白!--百度百家
数码小课堂 三招教你不做VR小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大难题。而且正是因为抓住用户对这个概念还不太了解,一些VR产品厂商鱼目混珠,拿低成本的方案卖高价钱,让一些还搞不清楚状况就急于尝鲜的消费者在银子上吃了亏,而且对买到的VR产品大失所望。
说到VR(虚拟现实),现在这概念可炒得相当火,特别是暴风魔镜,户外广告可以说是打得如火如荼,内容也是相当魔性,相当有洗脑效果。不过,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厂商的洗脑广告咱是看了,但市场中的VR眼镜/头盔从几元钱到几千元钱的都有,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大难题。而且正是因为抓住用户对这个概念还不太了解,一些VR产品厂商鱼目混珠,拿低成本的方案卖高价钱,让一些还搞不清楚状况就急于尝鲜的消费者在银子上吃了亏,而且对买到的VR产品大失所望。
如果你经常看电脑报,那对于厂商这种浑水摸鱼的做法就会了如指掌了。这不,本期笔者就会从各个方面帮你看懂市场中的VR产品,让你不再是被厂商忽悠的VR小白。
第一招:弄清原理,不花高价买空壳
199元的VR眼镜盒子和7元包邮的谷歌Cardboard原理相同
翻翻某宝,搜索“VR眼镜”,前几页就是一大堆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VR眼镜,广告语何其诱人,动不动就是“革命性的立体视觉体验、IMAX影院搬回家,价格不要1999元,只要199元哟,老板特批,最后10套……”。着急尝鲜VR的朋友指不定就头脑发热一键下单了,然后眼镜到手发现体验很是一般嘛,没玩几次就扔一边吃灰了。
实际上,这类VR眼镜盒子就真的只是盒子,它们必须要搭配智能手机才能组成完整的VR眼镜。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来自于谷歌的Cardboard——一款用硬纸板和树脂镜片组成的盒子,成本不过几元钱(某宝上3元~7元包邮的一搜一大把)。因此,如果没有谷歌先抛出这个设计方案,市场中也没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衍生品了。
因此,大家不用指望这类VR眼镜盒子能有多出色的体验,它的显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你所使用的手机屏幕影响(1080P手机还勉强可以接受,720P就满眼尽是像素点了)。另外,各家厂商的产品在佩戴舒适感和近视眼适应性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一些几百元的产品在使用时由于密封不严,使用者呼出的热气会在眼镜上产生水雾导致看不清;一些产品的遮光性也不好,观看的时候眼镜周围漏光,而且戴起来不舒服;还有一些则对不同尺寸的手机支持不好(毕竟手机形状各异,配套支架很难做到100%服帖),有些手机放进去不是盖不合缝,就是画面对不准,会看到画面重叠或是闪烁的边缘。
说白了,这类VR眼镜盒子就只值几十元(带个蓝牙手柄或遥控器贵一点还可以接受,毕竟手机装在VR眼镜盒子里就没法触控了,配个手柄还是有必要的),尝尝鲜还是可以,偶尔玩玩,玩腻了扔一边吃灰也不算很亏。如果要花几百元去买这种方案的VR眼镜盒子,就算了吧,体验和价格完全不符,不值得。
第二招:中高端VR眼镜技术参数要看清
选择1500元~2500元的VR眼镜,影响体验的技术参数不能忽视
和VR眼镜盒子不同,价格卖到1500元以上的VR眼镜算得上是真正的VR显示设备了。它们内部有独立的图像处理单元、动作传感器(陀螺仪、重力加速计等等)、屏幕、光学系统,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带有“动作控制功能的3D视频眼镜”。当然,由于它只是显示设备,所以图像数据依然来自PC(LG G5手机配套的VR眼镜则以手机为图像输出设备),你还是得用HDMI线和USB 3.0线把它与PC相连,HDMI线传图像数据,USB 3.0传输控制数据(你的电脑没这些接口也就不用玩了……)。
这类VR眼镜的使用体验和VR眼镜盒子相比就不是一个级别了,它们玩的应用都是在PC上运行的,画面质量相对安卓有了质的飞跃。不过,在选择这类VR眼镜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参数。
首先是分辨率,绝对不要低于1080P,最好是能上2K,例如3Glasses 2代。说实话,笔者体验过2K的VR眼镜,依然能够感觉到些许颗粒感的,但已经比VR眼镜盒子好很多了。
其次是延迟时间,不少用户在玩过VR眼镜之后表示头晕得厉害,究其原因,就是画面显示的延迟太大了,图像更新的速度跟不上头部转动的动作,就会产生虚影,时间一长自然就有晕车的感觉,好的VR眼镜可以把延迟控制在13ms以下(刷新率60Hz以上),再配上强力的PC显卡,进一步降低延迟,就能明显改善3D眩晕的问题。
再次是光学系统,需要注意的就是对近视眼的适应能力。能戴眼镜使用、瞳距可调,都是必须要有的。
最后是应用兼容性,兼容oculusrift DK1/DK2标准就意味着你会有很多现成的应用、游戏可玩,而且体验都相当不错。
总的来说,买这个价位的VR眼镜,已经证明你对VR眼镜很有兴趣并且打算深入钻研一番,肯定不是买回来玩玩就吃灰的(土豪请无视),所以不建议只为尝鲜的朋友冲动消费。
第三招:完美体验?先看显卡强力不
玩正儿八经的VR眼镜,GTX970只是个入门
NVIDIA显卡专门提供了VR预渲染帧数的设置
嫌2000元的VR眼镜贵?不好意思,那只是玩VR成本的一部分,你还得有台强力的PC,特别是显卡必须要够强劲。
从3Glasses 2代的推荐PC配置就可以看到,Corei5+GTX960是保证体验够流畅的典型配置,但实际上,分辨率上升到2K的话,GTX960也扛不住(降低画质收效也甚微)。从笔者的使用经验来看,GTX970才能算是玩VR的入门选择(如果游戏帧速达不到60fps以上,VR体验会受到明显影响),而且N卡还专门提供了VR预渲染帧数的设置,如果遇到VR眼镜的显示跟不上头部动作,可以手动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值进行改善。
总结:不做VR小白,拒绝冲动消费
任他厂商吹得天花乱坠,在详细了解市面上主流的VR眼镜之后,我们都不会头脑发热,冲动消费,花大价钱买一个体验不过关的产品来吃灰。当然,笔者也不是说不能尝鲜,VR眼镜这种新兴事物确实可以带来一些有趣的体验,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特别是几十上百元的便宜货),它还需要大量周边设备的配合、丰富的应用来支撑,所以在选择适合自己的VR眼镜之前,请务必保证自己头脑清醒,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大致上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免得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还浪费金钱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3568
热门文章HOT NEWS
房价上涨既然让大家都高兴,那就高高兴兴的涨吧,让所有人继续欣喜...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陀螺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