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会很快吉娃娃开花会不会死掉吗?

第一雅虎网共有 705个主题分类,收录 48959个优秀站点,发布 14015篇焦点资讯
雅虎目录: &
& 文章详细
“从今天开始,W正式不做任何的H5了!”W创始人李三水在STC分享会时正式对外宣布。
下半年以来,关于“H5将死”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就连这个以制作众多神级H5成名的创意人都如此如此不看好H5的发展,“我觉得技术型的H5,就到年底吧,Say Goodbye了。”言下之意似乎是,H5行将末路,不值得再将精力投入在里面了。H5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被用烂的H5
在“围住神经猫”这款小游戏创造刷屏奇迹之后,几乎所有的广告、传播公司都注意到了H5这块淘金的热土,纷纷将其作为重要的营销工具,不停地推出一个又一个H5,既创造了H5的现象级爆发,也导致了H5的瘟疫型泛滥。
实际上,抛开推广策略和投放支出,大多数的H5都千遍一律,毫无新意,如果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话,已经审美疲劳的大众极少再有兴趣和耐心点击进入H5页面,大多数的H5不过是无人问津的品牌自嗨。而在这个注意力掠夺的时代,即便是一款出色的H5,其存活的周期也十分短暂,通常就只能维持两天的热度,之后就会被大家抛在脑后,鲜有问津,品牌传播和引流购买的效果并不显著。
H5的疲软使众多品牌商和广告公司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困惑:H5真的不行了吗?
事实上,我们是陷入了一个怪圈,陷入了企图用一个技术能实现多个营销目的的泥沼,最后发现不能实现,然后就不断的找,不断的用,不断的抛弃。每次一个新的技术或平台出现,我们就会一拥而上,急功近利地榨干它的价值。然后发现没有可利用价值了,就担心这个东西是否还有用处,然后在担心之余就另找其他技术或平台,比如当年大家感到微博利用价值衰弱了,就找到了微信,然后微信上又出现了微商和H5。
被轻视的H5
当然,断章取义是不对的,李三水在表示W不会再做H5后还有一句更加值得玩味的话——“要成为一家新型的营销机构”。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H5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它的本身不是目的,如何利用它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才是目的。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看,H5还拥有更加多样的玩法。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H5的应用更多局限于线上场景的应用,而结合线下场景少之又少。如今互动技术多样化程度很高,多屏、双屏、跨屏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在国外已经很多品牌正在将其做重要的互动营销实现技术。H5完全可以与这些技术融合,应用在用户活动的场景,而不只是线上。
为了优化法国航空整体服务,同时提高乘客对服务商的好感,法国航空联手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开展#升舱挑战#活动。在等候区,乘客只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游戏PK,胜出者就有机会将经济窗升为商务窗的机会。活动结果显然获得了乘客的赞赏和对法国航空的服务认可。国内有一家互动营销公司光与盐互动也曾先行做过此类尝试,他们在帮助中骏置业进行车位促销时采用了一款“侧方停车大赛”的小游戏,游戏本身十分简单,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者可以兑换一张价值三万的车位代金券,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参与者在感觉自己得到巨大实惠的同时加深了对中骏置业的好感。尽管这两个活动的游戏创意非并不十分出色,但它发挥的价值远大与游戏本身的价值,即游戏结合用户场景,创建新的互动沟通环境,完成品牌营销目的。
现场活动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让用户在活动过程中去理解和认可品牌传达的信息。如果品牌商结合线下场景进行连接,将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现场感的互动体验更有利于用户理解品牌;二是线下活动形成的效应将会反哺到社交网络。创造和增强线上与线下的联动,这样可能发挥H5的最大价值。
正如李三水所说的,我们作为从业人员赋予了这个工具的意义,而不是这个工具反过来绑架我们。我们不能近将视野局限在H5本身上,而是能将其与其他技术和场景进行创新使用,这才是我们在意识到到H5“危机”时应该去做的事。
Processed in 0.135166 second(s), 22 Queries, Gzip Enabled喊了好久H5已死,结果还是不停地做H5,我们真是太有病了 - 推酷
喊了好久H5已死,结果还是不停地做H5,我们真是太有病了
(ID:jiangchacha0314)
为什么都说H5已死,我们还在不停的做H5 ?原因在此。
你对H5的期待太高了
H5不是死了,那只是你的错觉。
是因为你对他的期望过高了。
大家都是做广告的,
你经手这么多TVC Viral,有多少火了?
每天辣么多Campaign出街,
你都看过吗?肯定没有对吧。
你肯定会说:国内外那么多客户,
多少家广告公司。我怎么可能全部看完?
怎么可能每一个都火?是啊,
所以,那凭什么你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个H5
都能爆发性传播,全世界人民都在转?
不是H5死了,是你对H5的期待太高了。
作为一个依托于微信的新内容渠道,
在H5诞生的红利期,做H5的人并不多,
竞争不激烈,
加上大家对这种新鲜的形式充满好奇,
便经常会主动传播,这给你造成了错觉:
“H5效果投入少,特别好”。
而现在,做H5的越来越多,
大家兴奋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了,
所以自然会觉得“H5已经死了”。
H5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典型
广告圈一直在鼓吹“H5已死的论调”。
为什么我们仍然孜孜不倦的做H5?
大家傻吗?当然不啊!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H5便宜啊!!!
H5的起价只需几万,甚至可以自己拿模版APP做,
W公司的几十万的报价在H5界已然是天文数字。
然而这些钱放到传统渠道上算什么?
能在国贸西单买几个灯箱?
能买CCTV黄金时段的多少秒?
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H5要轻很多,
门槛低,自然做的企业会多。
再者,大家都看到红利期时有人尝到了甜头。
都在渴望砸个几万却营造出几个亿的传播效果。
这种赌徒心理也加剧了对H5的投入。
H5是最让甲方自嗨的媒介
怎么样你会感觉到一个H5很火?
从理性角度来讲,是后台的数据。
数据真实的前提下。毋庸置疑,
浏览量高就是火。
从感性角度来讲,是你身边的人都在分享。
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同事领导朋友在分享这个,
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
哇,我们的传播战役好成功!大家都在转发耶!
为什么我说能满足自嗨情绪呢?
从理性角度,数据是可以刷的,
可以给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KPI。
从感性角度,
领导的自己朋友圈肯定也被这个H5刷屏,
H5更大程度的满足了甲方的虚荣心,
让整个公司都自嗨了起来。
而传统媒体就做不到这点,
每天电视上地铁上分众上多少广告,
你家的广告只是沧海一粟。
H5是转化率最为精准的媒介
做了个TVC,平面,事件营销,
转化到销售。
是很难统计具体某一个具体创意的转化率的。
而H5是很容易统计KPI的。
什么样的H5才能被传播出去?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既然H5没死,
那怎么做H5才能被传播出去呢?
首先,得把微信用户分为两类,
第一类,泛广告圈的人,
包括广告人、创意人、媒体人、创业者等……
这部分人群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分享一个H5,
比如说,这个案例不错存一下,
这个美术好屌拿来借鉴下,
这个是领导逼迫分享的……
但是普通用户就不同,
他们分享的原因才值得我们分析。
营销的核心在于人性。
让用户主动转发的H5必然为用户提供了价值,
但是别忘了,用户有一种天然的情绪,
那就是对广告有抵触的情绪。
哪怕我们是做广告的,也得承认,
我们讨厌看太子妃前的90秒贴片,
讨厌满屏幕的banner,
讨厌朋友圈里眼花缭乱的微商。
我们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人呢?
在大众眼里,大部分广告都是辣鸡。
所以要让他们转发,
该H5带来的价值一定大于看到广告产生的厌恶情绪。
之所以像@燕公子@咪蒙写的广告还那么多人转,
就是因为文章的非广告部分为读者提供的价值,
大于广告带来的不快感。
这是今年比较火的H5的对应的分享原因。
w出品的很多H5以及吴亦凡那个h5,
都是让用户感到新奇而转发。
让人高呼“H5还能做成这样“
“测测你新年的关键词”
“你是芈月传里的谁”是利用人的自我认同,
我们总是想了解外界对自己的判断。
前段时间火的网易娱乐H5满足了装逼的心理。
总之广告人,要跳脱出自己的职业身份,
去想idea,
我们经常嘲笑甲方自嗨。
其实广告人经常也在自嗨,
创意好不等同于效果好。
要经常反问自己,
这个H5给用户带来价值了吗?
战胜广告带来的抵触情绪吗?
下次大家再做H5的时候,
建议把图拿出来,
对应着来看一下,
自己的H5能落在哪个用户心理上。
哪个都落不上,
那也许你得重新考量下这个创意了。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如果H5不火了,微信死了,下一轮会是什么?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接下来的内容,节选自STC分享会上几位重量级嘉宾的精彩分享,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百万级、千万级UV的神级案例.或许一千万只...
我觉得技术型的H5,就到年底吧,Say Goodbye了。” W创始人三水这么评价H5的发展,他说他是来砸饭碗的。这是上周STC分享会上三水先生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当然,三水所表达的,似乎不是H5已经不行了,只是在探讨——一种技术在营销中应用的根本,除了技术本身,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接下来的内容,节选自STC分享会上几位重量级嘉宾的精彩分享,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百万级、千万级UV的神级案例。或许一千万只是一个数字,但数字背后,他们的思考是什么,他们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经验?以下,可能对你有所启发:关于H5的几个创新应用和实战未来应用 CEO 陈鸿▌1.双屏互动 下面是我们做的一个双屏互动的H5,从一部手机向另一部手机“倒水”:这是我们研究H5重力感应的应用实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把H5做成水,两个手机之间,A手机往B手机里面倒水。水是可以倒的,意味着A手机往B手机送玫瑰花也可以,如果我手一滑,旁边的同事就可以收到一朵玫瑰花。这种互动方式,能让大家在分享当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非常不同的东西。多屏互动可能会是接下来H5应用的热点,通过引入好友的参与,更容易引起传播。▌2.能挣钱的H5接下来介绍的H5是在电商方面的应用,一天卖500到2000单左右,这是淘宝后台的截图,基本可以看到每秒钟都有定单产生, 700个定单,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怎么通过H5来卖东西?首先,H5它是非常棒的流量转化和流量获取工具。平时我们发一篇图文,由于微信的限制你无法设置商品的跳转链接,可能一万个人看到了也没有人会产生直接的购买,有了H5之后,通过丰富的展示和灵活的布局能大大的提高商品购买的点击率,这是流量的转化。还有一个是流量的获取。因为H5它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的,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可以跟商品结合,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在移动端手机这么小的屏幕内,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大卖家,他们只是看到这个画面让人感动,这个画面是不是令他们喜欢就够了,可以说我们现在营销的难度被降低了,降得很低。
上面的H5就是一个例子,通常情况下卖花生,很多人都是普通的卖花生,但我们把花生的故事拿出来“卖”,消费者可能被故事打动了,同时觉得9.9包邮也不贵,他除了购买可能还会帮你传播,但是让他传播的动机往往不是花生,而是花生的故事。这里我再分享一点实用的经验。通常来说H5卖货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去淘宝,但微信是屏蔽淘宝的,如果我们可以在中间做一个过渡页,短期内从微信进淘宝的通路是很畅通的。还有就是去微店或者京东,但是去京东有一个小问题,如果赶上京东促销的时候可能就过不去。▌3、H5如何推广我们有这些推广方式可以做:APP客户端,QQ群,论坛,摇一摇,线下海报,微博,朋友圈,还有H5的自带流量,H5还是有流量的,哪怕有一个还是两个,把H5的链接指向新的活动,新的H5,比如说我们服务了一百个客户,我们有选择性的跟互联网公司互相之间打流量,比如说看过优酷的可以去支付宝,我们也有这个系统,也可以免费的分享给大家。有时候H5在推广之前需要做一些前期的测试,确保H5传播的效果。这里分享一个H5的传播窍门:找一个微信群扔进去,看一看微信群里面的分享情况。做完H5的时候,不急于传播,先扔到自己的好友群里面看一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转发,如果不愿意,就及时止损和调整,基本我们所有的H5都会这么来试一试。另外,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被微信屏蔽或者举报的问题,有两个小技巧供大家参考:第一个是注册多个域名。因为很多人屏蔽只屏蔽你的一个域名,当我们有很多域名的时候,他屏蔽也来不及,如果我们注册一百个域名呢,按照现在25块钱一个域名来算,一百个才是2500,但给你带来的可能是100万UV,非常划算的。第二个是页面的举报。其实我们可以在H5页面上面做一个假的举报按纽,用户一点就到我们这里来了,还可以顺便跟用户聊聊天。我们也建了一个微信规则研究团队,专注举报50年,测试一下微信能不能屏蔽H5。▌4、各种级别H5团队配比 下面是针对不同级别的H5对应的团队构成,一般顶配为几十万预算的级别,标配为几万的级别,低配就是几千的级别了。 H5创作三步曲NPLUS CMO 王正新以下简单分享几点H5创作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Step 1定基调 试不爽的包括:逗比无节操范,煽情鸡汤魂,酷炫未来风,文艺复古流,萌萌哒掐出水。下面是一些案例: ▌Step 2编故事 定了基调,大家知道接下来要编故事,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传播,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内容会自传播,所以一开始我们都要编一个故事,一开始要想,你的故事线是什么?这是我们给OPPO做的一个项目,是当时第一批朋友圈广告,我们将家庭、孩子、妻子、父母、成长、影像这些元素串成一条感情线,通过故事来述说产品和人的故事。24小时之内2.24亿人看到了朋友圈这个内容,给OPPO带来了26万的粉丝: ▌Step 3细节处理 主线差不多有了,接下来要做一些细节的东西,主要有两块,一个是交互,一个是选音乐。适当的音乐能够渲染情绪,方法就是不断的试听和感受。交互性质的东西可能体验来得直接一些,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不同类型的例子: 总结一下,抓眼,享听,走心,暗爽,还有易参与,这是做好H5非常关键的几点。要做到影响人心有非常重要的两点,一个是表现层面的创意和技术,还有一个方面,把握用户的情感,情趣,情欲。这里面你最起码要做到有情感,一个H5没有情感是挺难传播的,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低成本、零技术H5开发指南Epub360 创始人 陈建峰一年前,要实现一个简单的H5场景应用,还不是件轻松地事,涉及到前端动效及交互开发、微信接口开发、服务端开发,现在,大量的优秀H5场景应用快速推出,这与H5开发团队的逐渐成熟以及多款H5可视化设计工具推出有直接的关系。综合来讲,完成一款H5场景应用的交付,基本上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1、 交给专业开发团队优点:高自由度定制、最优的代码运行效率。缺点:开发周期长,高昂的人员成本、沟通成本,如果是外包,还会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 2、选用H5设计工具优点:低成本、周期短、可由设计师独立完成交付,沟通成本低、改版快。缺点:自由度受限,不能完全达到编代码的自由度、代码有冗余,运行效率降低,不过随着工具产品的发展以及手机性能的提升,这些逐渐会得到改善。当然,目前的H5设计工具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以下通过四种类型的H5分享低成本制作的一些经验。以下列举的案例均为Epub360工具制作,零技术。▌1、动态展示 展示级的H5场景应用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类型,主要实现动态的内容展示,类似于PPT的动态效果,展示类H5一般以设计和文案为重中之重,动态效果服务于内容。制作难度不大,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先做好静态设计,之后再考虑画面元素的动态展示。 案例: ▌2、交互式动画 交互级的H5场景应用除了支持动画外,还需要支持手势触发和设备触发行为(摇一摇、重力感应等),它通过用户的触发行为进行内容的交互呈现,同时通过触发反馈来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交互式动画典型的代表就是游戏,通过动作触发、参数变量设置、逻辑判断和记忆存储实现复杂的交互。 案例:
▌3、互动&用户参与 互动级的H5,需要支持用户的参与、提升游戏性,读者不仅仅只是内容的阅读者和转发者,还能够参与内容的个性化修改,形成读者自己的内容,满足读者的社交需求。案例: 探索H5交互技术的边界VXPLO CEO 孟智平H5能做什么?或者确切来说,不用任何代码的H5工具能做到何种地步?这是我们从2008年就在探索的。几乎涵盖了H5所能实现的各种交互应用,其中有几个是比较值得一提的:第一是多屏互动。第二是多点触摸。第三是视频购物。多屏互动刚才已经有嘉宾讲过了,我重点说一下多点触摸和视频购物的应用。首先是多点触摸的应用。实际上除了手机端的应用,H5还可以做PC端的应用,所有交互场景,包括大型的博物馆,展厅,车展都可以用到交互技术,以前要花很多人很长的时间,完成代码去实现,但是现在只要大家有了素材就能非常容易地把它做出来了。视频中的例子是可以多人多点触摸的,12块屏幕拼接,8m长。我们也是第一个在H5应用里面实现多人多点的技术,这是全球直接可以使用的一个案子。接下来重点强调一下视频购物。我们可以点视频里的任何东西,任何时候,管它停还是不停,我们都可以购买,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视频的支持,其实在下一个H5的应用里面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面用到了交互技术,另外还有时间的逻辑,可以把视频中的时间给独立出来,进行单独的编辑。大家可以想象视频的每一帧都变成可交互的H5网页元素,是什么效果。其实基于交互视频,我们还可以有很多丰富的应用,比如结合多屏互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在看电视的时候购物,不需要下载App这种繁琐的过程,只需要扫一扫或者摇一摇就可以实现。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上面的例子都是用我们的工具VXPLO做的,看起来异常复杂的技术,已经可以用零代码的手段实现。不管大家是否认可这个事,H5它一定是发生了,而且除非是有H6来取代H5,实际上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其实我想不出有其他的什么情况,可以让H5突然的就死掉。它就是承载内容的一种形式,像以前的网页一样,现在就是大家打开手机,或者网站以后越来越多的都是H5的内容,仅此而已。H5还能火多久?W创造者 三水我不看好H5的发展,这是我一直对外宣称的,也不是叫嚣,真是发自内心的感悟。为什么不看好H5呢?我通过四个案例来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一个案例大家可能都看过,“我们之间就一个字”。这套作品实际上刚产生的时候,是有H5的规律和规则的,比如说主题信息要明确,产品信息要放到第一位,甚至LOGO往前放,但是最后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逆向而行,最后只呈现了一个大众点评就餐的信息,而且LOGO非常小。你会发现这个案例破了三大障碍:☆小字没有人读。☆主题不清晰,你想讲什么,我只是一个大桌餐,叫大家来聚餐的,给那么多字。☆我的LOGO在哪里?全部逆向而行的案例,但最终的结果实现了第一次的200多万级的刷屏,而后引起超过70家品牌的跟进,从百度开始,到麦当劳、汉堡王、宝洁、国家大剧院、霍比特人等等,生命力延续到半年以上,至今仍有品牌按照W的模板去创造内容。在这里给大家秀一下,我们坚持一个原则,都是自己的原创。创意无标本,无可判断,但创造的标本没有那么虚,看你在作品里面敢不敢投入时间和成本。基于内容上面,接下来有条路子走得比较偏的,我给大家看一个成功的反例——“谁先住进你新房”。 这是给苏泊尔做的案例,刷爆了所有技术男和IT业的论坛。这个案例有几大突破:第一我们创造了一个APP级别的H5。第二个是三维动画。第三个,我们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把300M压缩到不到7M。大家肯定打了很多问号?就是带着这个问号,我们在所有的技术问题上刷爆了朋友圈,之后我去介绍这个程序是怎么来的?压缩软件是什么?但是后来我发现H5的道路走偏了。大家可以来看它的精度。到达什么样的程度呢?这里面所有的脸谱动画都是我们公司自己搭棚做的,我们把微缩景观做到极致,你点击小柜子都可以打开,比如说电话机下面有两个小蟑螂盯着你看,你的目的是找到它,并且把它吸走。游戏入镜是傻瓜式的,但是游戏的制作非常复杂。我是不是在做一件在朋友圈里面可以摇头摆尾,但是却是在技术大师门前班门弄斧的事情,我们表面上给客户输出的是一个H5,但是实际上输出的是三个动画片,一个游戏,再加上一个H5。这样一个超量级的内容传播效果好不好,非常好,在哪儿?技术男都转了,技术男的女朋友们都转了,他们拼命地研究,但这样百万级的传播让我觉得心里怪怪的。如果我的技术走到这个程度的话,我就在反思,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力量用错了地方。之后开始意识到内容的回归和技术的平衡可能是H5发展的方向之一,接下来我们就越来越往这个方向义无反顾地走了。 这是NB的案例。当时作为国际化的客户他来找到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和想法,在多次沟通之后,我们走了一个极简的手法:去除动画,就是用纯粹的创意,纯粹的文字去跟消费者去沟通,青春是什么。大家可能没有看这个字,比如我随便举个例子“青春是黑与白,不是你说走就走,而是要选择一条路,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还原”,这是消费者心里面想的内容。这套作品最大的成功不是数字,因为我拿上来的作品都是百万级的,数字不是我们真正想夸耀的,而是我们发现有消费者在抄袭我们的文案,超过我们做《失孤》父与子那个,那个案例很多人也在模仿。另外一个,基本上案板级的案例,我把技术降到零点,也是实现了百万以上级别的传播效果,但这里面只是一个小聪明,相信大家已经有看到,其实无非就是利用人的最简单的洞察,就是这样一个小聪明,实现了一个H5简单非技术流的高回报。其实整个后台程序是非常简单的,可能你去地铁站门口,买一本H5入门手册,4块8就可以买得到,当晚就可以学到怎么上后台把程序模板下下来,然后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之后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这个模板在大行其效,有的人做了BABY的来电,有的做了范冰冰来电,总之各种各样的创意跟随而来。H5的本意不在于秀技术上,也不只是简单的把传统性的广告内容,盲目移植在一个底板上。但这一点讲白了还是需要一定的沉淀,这个沉淀真的不是说前端技术和所谓的动画表现,而是在于你是否足够了解你的客户,也了解你的市场敏感性在什么地方。我用最后五分钟时间,总结一下我想讲的内容。其实我觉得H5是一点都不难,好像大家会看到不过就是一个键生成H5 PPT吗?有一句话说过,我们来看,H5就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游戏,大部分H5等于这个东西的,本质上不过就是一个PPT,在别的场合你不愿意读的长文案,或者你不愿意看的那些细节的文字,他如何把商品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在对的时间推给对的人。如果大家非常地强调技术,甚至于是技巧,怎么样H5才能红,H5才能被更多人转载,才能让整个技术越发达的话,我要是一开始走这条路的话,我第一个选择就是W集体打包投入腾讯。我们不等于H5,我不看好它,因为我觉得技术型的H5,就到年底吧。H5也同样不等于未来,我不敢说现在H5是不是以前的BB机,但是现在的H5一定是存在技术性缺陷和多动性障碍的,譬如说它加载的程度,像一个最简单的事情,容量不能超过3兆,还不能超过3秒,不是说技术上达不到,而是这种条件不让你持久,最好用的工具是可以超越时间的。不管是H5,还是我们的未来,如果真的能够让他有效果的话,只有一个归宿。我们创造的原则,是可以让H5进入我们所有人的收藏夹,而不是朋友圈,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创造的时候,可能思维方法的转变会带来你所有行为路径的转变,进入你朋友的收藏夹,用这个标准去考量自己,这就是我们的理念。来源:Social Talent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i-yunying
运营的路上有坎坷,但是依旧阻挡不了炽热的心.关注我,抢先知晓运营新讯息!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互联网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撸管子会死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