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笔记本固态硬盘都是固态硬盘吗?

MAC肚里能撑船:实际体验MacBook Air的两种扩容方案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MAC肚里能撑船:实际体验MacBook Air的两种扩容方案
&小编注:很多网友选购MacBook时都会选择中、低配版本,特别是SSD方面在官网直接选配高容量款成本较高,但一般128G的硬盘空间不能满足部分人的需求,所以通过自行DIY升级硬盘容量也是很多的人的选择之一。我不是一个电脑发烧(sao)友,也不是一个电脑重度使用者。我也过了玩笔记本追求极限性能的时段,现在只求够用就好。当初买这台MacBook Air&2012的时候也只是图个够用就好,就只买了128GB的版本。不过因为我对笔记本的要求逐渐变高,内置存储那么120G容量渐渐的开始不够我使用。而且这么120G硬盘如果要额外装个Windows系统就完全不够用了。这就让我萌生了将笔记本扩容的念头。MacBook扩容难的问题困扰了不少苹果用户,从以往SM值得买推荐的内容中可以找到两大类扩容方法:1:利用SD卡槽。低难度扩容。2:更换硬盘。中难度扩容。第一种方法:利用SD卡槽& & & 利用SD卡槽扩容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插入普通的SD卡会露出一大截以至于MAC会塞不进专用保护套。& & &PNY的StorEDGE与创见的JetDrive Lite 350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它将存储卡做的比标准SD卡短,从而让SD卡插入之后不会露出。 & & 这两种卡的读写速度都不错,基本达到了一般2.5寸机械硬盘的速度。但是128GB的售价都超过了510RMB。&& & 但是国人总是有办法的……这不马上就山寨了Nifty MiniDrive卡。这种卡说白了就是一个缩短了的TF卡转短板SD卡的转接套。而且价格还很低廉。我是30RMB入手了一个。&比SD卡要短掉一段。&&TF卡可以完全推入,并且空出了边上导轨槽。虽然是山寨卡套,但是做工手感却是不错的。&&标准SD卡插入后会露出一段。&&&标准卡套也会露出很多&山寨转接卡套插入后就只露一点槽用于拔出。对比罗技的mini接收器可以看出露出的一部分还可以接受。&&透过灯光可以看到内部电路非常简洁&&可能就只是一个物理转换而没有芯片。&使用一张sony的TF卡来测试下速度。&&&MAC下能发挥出这张卡的全部性能。&总结:& & 使用这种卡套主要还是因为它的价格低廉购买方便,但它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在国内128GB的TF卡往往还要600+的RMB,显然专业的StorEDGE与&JetDrive Lite 350更有价格上的优势。其次,128GB的TF卡读写速度相比StorEDGE都要慢很多。其中StorEDGE 达到了80MB/s 和40MB/s,而JetDrive Lite 350更是达到了95MB/s和60MB/s的速度。& & 使用TF卡转接还是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存储点文件,真要在上面装个系统还是买专业的StorEDGE或者&JetDrive Lite 350把。不然读取只有40M的TF能让Windows7用的憋屈死。第二种方法:更换硬盘&买配件不能只贪图便宜:& & 上淘宝搜索“Air SSD”,发现卖这些SSD的卖家还是十分的多。不过价格从600~3000都有,而128GB的价格也普遍在999到1200元左右。差价这么大到底为何?理论上采用Nand Flash的存储介质都有个理论写入寿命,虽然不是到了理论寿命就会马上坏掉,但是真不能排除这些硬盘之中还有故障维修盘的存在。& & 再结合自己2年内6次维修同一块金士顿固态硬盘的惨痛经历,我真是有点害怕这些来路不明的盘了。& &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啊,突然看见创见出了一个MAC BOOK AIR的硬盘升级套件,硬盘容量从240GB到960GB都齐全,而价格却仅需190刀。加上运费也不过才1232元还不必担心二手货、翻新货、维修货。而它还附带一个移动硬盘转接,查了下淘宝这种转接的山寨品价格都要100多RMB!Transcend JetDrive 520 240GB SATA III SSD Upgrade Kit for Macbook Air SSD (Mid 2012) TS240GJDM520价格$189.99美国亚马逊果断下单,经过24天的漫长等待终于到手了。&包装正面&&包装反面&&&条码&性能参数,当然是有水分的版本&&&犹抱琵琶半遮面&&保修贴纸&银色的就是硬盘盒外壳&&底部还附送了皮套+数据线+螺丝刀真正全套的升级套件!&&& & 开箱到这里我才明白这真是个良心套件。整个套件从拆机到升级后续多余零件的利用全部都周全的考虑到了。1:240GB的SSD。替换笔记本内置硬盘。2:铝制外壳配USB3.0接口的空移动硬盘。用于将替换下来的SSD当移动硬盘用。3:螺丝刀。T5与P5各一把。P5用来拆卸笔记本外壳螺丝,T5用于拆卸SSD的固定螺丝与安装移动硬盘的螺丝。4:USB3.0的数据线。5:翻毛皮保护套。6:移动硬盘橡胶垫脚。7:附带中文的使用说明书。& &没错,什么都不用准备,拿到这个套件就可以轻松完成拆机、改造、善后。&实战换硬盘:&我的笔记本,2012款。&&&把套装中的硬盘接上附带的移动硬盘电路板。&&USB2.0状态式闪绿灯。按住OPITON按钮开机选择恢复10.9闪蓝灯了,看来已经切换到了USB3.0模式。选择磁盘工具先抹掉新硬盘上的数据。注意千万别选错盘!否则……点击恢复标签,然后源磁盘选择自己的主硬盘,目的磁盘选择新硬盘。然后点击继续,几分钟之后就拷贝好了。这样,新硬盘就准备完毕。下面开始拆机。(没错!备份恢复就是这么简单!让Ghost什么的见鬼去吧!)使用套装的P5螺丝刀卸下螺丝。背壳上所有的螺丝都卸掉就能直接扒开后盖看到硬盘。先拔下电池插头断开电池供电。然后用T6螺丝刀卸下自带主硬盘。未断电就拔硬盘可能会造成硬盘或零件损坏!装上新硬盘。恢复电池的供电。盖上笔记本后盖,装上螺丝。MAC Book Air硬盘拆卸视频。MAC Book Air硬盘安装视频。一次性点亮。总共花费时间不到20分钟。MAC易用性实在是太赞了!一次性点亮。总共花费时间不到20分钟。MAC OS易用性实在是太赞了!整个系统迁移非常省事。&新旧硬盘对比:&&&&&&新旧硬盘提就都差不多。老硬盘重11.906克。新硬盘重9.882克。比新老硬盘容量更大,居然还更轻。原装硬盘使用三星的主控。型号为S4LJ204X01-Y040。也使用三星自家的颗粒。看来这就是传说中来自三星代工的零件了。见硬盘使用创见自己的主控。型号为PVH386.K6。未能查到这款主控的性能信息。相机好像有点跑焦了。镁光的NAND颗粒。很意外的连这个颗粒信息都无法查到。难道是定制版?求解释。原装硬盘的速度创见这款硬盘在写入速度上低了10M多却在读取速度上完胜原装硬盘。&&&&&善后:将替换下来的SSD变成移动硬盘&&将替换下来的硬盘装入移动硬盘盒。硬盘盒的设计比较精巧,卡扣都刚刚好。硬盘盒虽然是金属的,但是与SSD的PCB电路接触的部分都附有塑料薄膜防止接触后短路。整个硬盘盒用3个螺丝固定,其中两个也同时兼任固定SSD主板的工作。螺丝口有脚垫,贴上去之后就看不到螺丝口啦。手感、重量、质感控制的刚刚好。外壳与MAC的质感一致,好评一个!安装、升级Win8.1的一些经验:1:安装Windows8或者8.1只需要ISO镜像即可。但必须是X64版本的,否则不予启动。2:尽量避免使用玩家自制X86、X64多合一安装盘,否则还是会提示不是X64版本而不予安装。3:准备好一张大于4GB的空U盘。开启IOS中的BOOTCAMP,按照BOOTCAMP中的提示一步步做下去就可以顺利将U盘制作成Windows的启动安装盘。步骤包括自动下载BOOTCAMP驱动、用windows镜像和BOOTCAMP在空U盘内制作成启动安装盘、手动划分硬盘空间、重新启动并自动启动安装。重启之后可能会遇到白屏问题,可以按住电源键强制重启后按住ALIT(OPTION)开机。4:Win8的秘钥无法用于安装Win8.1。至少我的98元优惠版Win8 PRO KEY不能直接用于安装Win8.1。(已自己尝试,不行。并且咨询过微软客服,不行)5: 使用Win8的KEY只能先安装Windows8之后升级完所有的更新项目再从市场中点击更新,下载win8.1镜像&自动重装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key是8的,想用8.1的话必须经历2次重装系统与系统更新。在10M带宽的联通网络速度下总耗时约为6小时。&不得不说一句M$B!&6:尝试使用Win8的镜像安装时候,在BOOTCAMP制作完分区自动重启时可以按住ALIT(OPTION)按键选择EFI安装。但是!实测在Win8镜像安装时使用EFI会提示,硬盘因为分区表问题而无法安装。而在Win8.1的X64镜像下却可以顺利识别并安装。(镜像均来自微软key邮件内附送的链接下载,可排除盗版或者认为修改问题。)7:安装完Win8之后,在进行更新前先到制作的安装U盘内找到BOOTCAMP文件夹下面的安装程序来完成驱动的安装,然后再进行更新。如果先更新再安装驱动,驱动程序可能会回滚部分补丁。总结:& & JetDrive 520算是一个相对完美的升级解决方案。创见把需要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相对低廉的价格与简单的操作就能迅速的让自己的笔记本扩容到想要的容量。& & 其实换下来的SSD最好的归宿还是给其它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当主硬盘使用。USB3.0虽然迅速,但是依然只能发挥到250MB每秒的读写速度,与它实际的性能还相差甚远。但这套方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堪称完美。整个一套升级套装1232元就相当于将MAC提升了120GB并且还得到了一个120GB的读/写都达到250MB的移动硬盘。&最后解释一下:PS1:为什么要在MAC上装个windows?& & 出差时候带个MBA确实是个好选择,轻便,续航时间超长。但是MAC OS的兼容性就有点问题。有一次出远门,车载导航的软件出了故障。原本只需要在windows下用卡内自带的软件修复一下就可以了,无奈这个软件根本不兼容MAC OS,装虚拟机也来不及了,最后花了3个小时找到一家有读卡器的网吧用那里的电脑才解决了故障。从此我就想在MBA上装个windows备用。PS2:装了Windows平常打算用来干嘛?& & 当PT下载机。虽然MAC上也有PT下载软件,只是某个站点对它的支持有点差,常常不能正常识别。& & & 当然建议土豪直接上960G版本啊!&前提是:&你得有一台MAC BOOK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13)
赞520评论517
赞813评论316
赞577评论394
赞741评论754
赞742评论428
【抢先首发众测】Philips飞利浦 BRI861/80 IPL脉冲光脱毛仪
【抢先首发众测】vivo X7 智能手机
【抢先首发众测】智小乐 XL-1 智能学习机器人
【众测抢先首发】Bose 博士 QuietComfort 35 无线耳机(颜色随机)
美速通 (美、德、日)海淘转运免单
【抢先首发众测】TCL 新品 文艺气质手机
【抢先首发众测】Yubot 愚大宝 智能陪伴扫地机器人
【抢先首发众测】NuForce 新智 BE6i无线蓝牙耳机
赞342评论541
赞297评论465
赞197评论202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您所在的位置:
> 更换为SSD阵列盘让苹果笔记本腾飞
最扫兴的事情,莫过于等快递等到脖子都长了到手马上装上SSD(...
我相信听到过买SSD要买支持Trim的玩家不在少数,不过我敢肯定大...
量产网偶然间在某个网友开箱照里发现OCZ在Vertex 2 产品里竟然使...
最近 SSD 固态硬盘降价非常猛,小编也终于没有能够忍住,最近...
三星今天如约发布了840 EVO新固件,修复了老数据读取速度下降的...
固态硬盘的安装教程分为普通台式电脑的固态硬盘安装和笔记本...
固态硬盘肯定是趋势,将来应该会取代机械硬盘,那么固态硬盘...
之前坛友寄过来一块Indilinx的32G SSD,反映说突然不认盘了。 拆开...
马年新春到,硬件迷小囧拿着压岁钱购买一块心仪已久的SSD固态...
基本SSD操作方式 写入放大(WA)是闪存和固态硬盘之间相关联的...
更换为SSD阵列盘让苹果笔记本腾飞
一块顶级性能的足以让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腾飞,两块世界上最强悍的SSD在苹果本本组成磁盘阵列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性能?今天我们将在苹果Macbook PRO 17寸笔记本上,用两块性能最强的512GB SSD组成磁盘阵列,看看它是否能发挥出彪悍的潜力。
SSD阵列显神通 几招吃透17寸苹果大本&
&&& 我们在四核的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上装苹果10.8 OS X系统,新款1TB机械硬盘足足花费了23分钟时间,远远比同样配置的本本安装Win7速度要慢。并且它的开机速度,也消耗40秒的时间,似乎苹果电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奇。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你详细讲解苹果17寸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组装SSD磁盘阵列的过程,为你分析苹果特殊的&条带式RAID磁盘阵列&的来源,对比这款17寸大本升级SSD磁盘阵列前后的性能。
苹果Macbook PRO安装/RADIO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苹果笔记本的设计美学,感慨它的做工之精湛。我们单纯讨论本本升级SSD的拆解难易,苹果17寸大本在安装光驱部位的SSD会略显复杂,不过对比拆个底朝天的PC本本,苹果的人性化设计更胜一筹。
&&& 苹果Macbook PRO安装两个三星840PRO SSD,并组装成为RAID0磁盘阵列系统,最后成功安装苹果OS X的过程。同时通过下面的网页形式,将安装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单独讲解,方便网友们快速上手拆解。
苹果Macbook PRO升级SSD的两部关键部位
&苹果Macbook PRO后舱盖的螺丝部位顺序示意图
&&& 苹果Macbook PRO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面板,我们需要拧下背舱盖的3长7短共计10个螺丝。初学者打开它的背舱盖后,会惊叹苹果笔记本的做工精湛。它完全没有虚焊,电气元件十分饱满,苹果不计成本采用全黑的PCB板,并在上面布满价格昂贵的钽电容等等。
&&& 这是笔记本电脑所能做到的最高设计标准,我们说是堆料王一点也不过分。我们根据图中的标识,重点是黄色方框--本次升级SSD的关键部位。
起子工具套装
1、硬盘位SSD安装
机械硬盘部位的安装/拆解注意位置
&&& 机械硬盘部位安装SSD最为简单,我们拔出电源线,拧下黑色的固定条,拆卸机械硬盘的四个螺丝,十分轻易的把原配的机械硬盘取出来。SSD安装则将上叙程序倒过来执行即可。
机械硬盘部位的电源线闭合以及切断状态
SSD和机械硬盘部位的固定条
提示:试试键盘"←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好评度:(0)0%
差评度:(0)0%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匿名? 不会下载请看!
声明:U盘量产网为非赢利类网站 蜀ICP备号 川公网安备 94号苹果手提电脑是固态硬盘吗_百度知道
苹果手提电脑是固态硬盘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固态硬盘:MacBook Air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机械硬盘MacBook ProMacBook希望可以帮到你
最好的是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较新的机型是固态,较老的可能都是传统硬盘了。
哪种型号是固态
这个要看具体型号了。两年内的高配的型号都可能是固态硬盘
不是固态硬盘,一样是传统磁碟硬盘。
其他类似问题
427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今日笔记本导读
&&&&&& &&&绝境重生?当低配苹果MBP遭遇高端SSD
绝境重生?当低配苹果MBP遭遇高端SSD
日 00:04&出处:&【原创】 作者:吴琼(编辑) 编辑:吴琼(编辑)
绝境重生?当低配苹果MBP遭遇高端SSD
  泡泡网笔记本频道8月4日&最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13英寸更换SSD的帖子,换完之后菊花两圈半闪电开机,反应速度甚至秒杀同年份的17英寸机型,这样的表现还真让小编我口水狂流不止…作为一个2010款13英寸MBP的用户,自己去年买的那款机器已经不入主流,甚至号称最强的GeForce 320M集成显卡在3DV跑分中也输给了新SNB酷睿i5中的核芯显卡,想想当初接近九千的购机价格,倍感心酸。
   中午休息时间,在编辑部里转了一圈,偶然发现了一块儿送过来试用的SSD,这货可是提升笔记本性能的最好物件,直接解决了笔记本由于机械硬盘传输速度慢造成的性能瓶颈,哈哈,管它那么多,借过来,换上爽一把再说!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附上苹果13英寸MacBook Pro更换硬盘以及安装操作系统全过程,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如果您也在犹豫是否要更换固态,接下来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参与本次更换任务的壮士们
动手安装前必备物件:
   苹果笔记本(必需)、固态硬盘(必需)、螺丝刀(十字、六角梅花)、专用Mac OS X系统光盘,如果您还需要安装Windows系统,那么还需要Windows系统光盘或者镜像文件。
更换SSD所需的所有装备,尤其是小梅花螺丝刀头
   根据笔者以前实测经验,2011年新款MacBook Pro所附带的安装光盘无法在任何2010年上市机型上使用,尺寸间不通用,年代间也不通用,因此如果用光盘重装系统,您只能使用购机时附带光盘或者同型号机型附带光盘。
老款13吋MacBook Pro简介:
   本次使用的笔记本是小编我自用的(MC374CH/A),该机于2010年5月份上市,购于中关村海龙大厦某商户,成交价格8600元。具体配置为酷睿2双核P8600处理器、2×2GB
1066内存,基于NVIDIA芯片组,集成GeForce 320M显卡,拥有48个CUDA核心,共享256MB显存。硬盘为日立提供的250GB 5400rpm机械,具备8MB缓存。
苹果 MacBook Pro(MC374CH/A)
OCZ固态硬盘简介:
   小编从同事那里暂借过来的SSD为OCZ公司生产,型号为VERTEX3,采用金属外壳,接口为SATA3(6Gbps),使用SandForce主控芯片,MLC闪存颗粒,支持Trim技术(遗憾的是小编的笔记本不支持SATA3以及Trim)。该硬盘理论最大读取速度为550MB/s,写入为500MB/s,平均无故障时间200万小时,这样的规格算是高端了。
OCZ VERTEX3固态硬盘
   以上就是本次更换SSD所需要的所有物件,除笔记本和SSD外,螺丝刀、六角小梅花的刀头、原装系统安装光盘,一样也不能少。具体操作以及简单测试,笔者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呈现。
硬盘更换全程:最简单也最复杂
   给苹果笔记本更换硬盘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机器底部一共包含有10枚螺丝钉,共两种规格,其中红圈内的螺丝钉较长。拧开这些螺丝,就可以轻松打开整个机器底盖,并对内部配件进行更改。
红圈内的三颗螺丝钉较长(镜头有畸变,请见谅)
将拧下来的螺丝钉按顺序摆放(好习惯)
机器内部(主板很小,日立的硬盘,印有苹果logo)
高达63.5Wh的大容量锂聚合物电池
拧下硬盘固定支架(共两颗螺丝钉)
拆下硬盘两侧的固定栓(共四个)
将拆下来的固定栓拧在要更换的固态硬盘上(共四个)
将硬盘装回机器,固定支架,并装上底盖
本章小结:
   给苹果笔记本更换硬盘需要用到两种螺丝刀头,共计拧下16颗螺丝钉,并把它们装回原位。整个过程既简单,也复杂。同时,笔者也为苹果笔记本紧凑的内部布局所震撼,其大部分空间被63.5Wh锂聚合物电池、光驱以及硬盘占据,主板十分袖珍,做工非常扎实。唯一遗憾的就是其硬盘固定栓太过于另类,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苹果并不主张您对硬盘进行更换。
开机装系统 苹果它也会蓝!
   由于更换了新的硬盘,因此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就是装系统了。按下电源键,并迅速按住键盘上的字母“C”键,然后将光盘推入,直至出现苹果的logo,松开“C键”,即可顺利进入光盘安装界面。
直至出现右边的画面,即可松开C键
选择简体中文为安装语言
点击“继续”
上方菜单栏中找到磁盘工具,选择固态硬盘,抹掉即可(均默认设置)
关闭磁盘工具,安装程序自动识别出可用磁盘,选之,点击安装即可
安装成功,重启,系统首画面
   可选择是否导入以前的用户数据(应用程序、机器设置、用户数据等),方法是将您拆下来的机械硬盘通过硬盘盒与笔记本连接,选择导入,系统会自动扫描其中的用户数据(包括应用程序),并可选择性导入。整个导入过程比较漫长,如果您以前使用的应用程序大部分是破解版,笔者还是建议您乖乖的重新安装。
   选择网络连接,并输入您的Apple ID(无网络环境下可跳过)。只要ID正确,您所有的用户信息都会自动呈现。
   安装完成,正在载入桌面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苹果也蓝了(大致意思:长按电源键关机,然后再按电源键开机)
不过好在重启之后,还是顺利的进入了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苹果系统的安装过程同样非常简单,一路点击继续和同意,就可以顺利完成,整个过程耗时约50分钟,比Windows7的安装时间要长。至于分区,笔者并不推荐您将硬盘划分为好几个,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同时也会对Boot Camp安装Windows造成障碍。本次安装尾声中,意外的出现了一次蓝屏现象,对系统的影响还暂没发现,分析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笔记本对该固态硬盘的支持欠佳,具体换上SSD的老款MBP表现怎样,接下来的内容为大家奉上评测。
速度实测:菊花一圈半闪电开机
1、硬盘读取/写入速度:接近笔记本极限
   本环节小编使用了AJA System Test软件进行硬盘的读写测试(写入文件从128MB到16GB可选)。
   在 10-bit模式下,写入速度达到了210.6MB/s,读取为262.5MB/s,速度平稳。
   在Disk Speed Test软件测试环节中,写入速度高达205.8MB/s,读取256.2MB/s,成绩已经超过了最新MBA使用的三星SSD,这样的表现,对于小编所使的SATAII接口笔记本来说,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
2、开机速度对比:一圈多,谁比我快?!
/player.php/sid/XMjg4NDk0Mzgw/v.swf
配原装机械硬盘开机速度(耗时35圈半)
/player.php/sid/XMjg4NDg5MjQ0/v.swf
配OCZ固态硬盘开机速度(耗时1圈多一丁点儿)
   虽然上面两次开机计时有所差异,使用标配的机械硬盘的计时方法明显占了很大便宜,但其开机速度仍然要明显慢于SSD的开机速度。机械硬盘开机用时接近50秒,如果算上按电源之后的等待时间,差不多要1分钟。固态硬盘开机总共耗时仅为17秒,不足三分之一。
3、加载20个应用程序:7秒,给力有没有?!
/player.php/sid/XMjg4NDk1NjUy/v.swf
配原装机械硬盘加载20个自带应用程序(到摄像头指示灯亮,用时31秒)
/player.php/sid/XMjg4NDkxOTEy/v.swf
配OCZ固态硬盘加载20个自带应用程序(到摄像头指示灯亮,用时7秒)
   本环节,在两种硬盘模式下,小编选择开启相同的20个10.6.8自带应用程序,直至摄像头指示灯开启,所有程序基本开启完毕。其中,机械硬盘耗时31秒,固态硬盘耗时7秒,差距十分明显。
本章小结:
   更换完固态硬盘之后,小编的苹果笔记本开机速度大幅缩短,菊花一圈半的成绩更是罕有,程序加载速度也有很大改善,耗时连原配机械硬盘的1/3都不到。此外,必须强调的是,小编的笔记本并不支持SATA3,因此硬盘读写测试成绩难免受到很大限制,还请见谅。
附一:虚拟机装Windows详细教程
   换了固态硬盘,装了Mac OS X系统,速度也改善了,但这些还不够。对于上班族来说,内网聊天软件、基于IE内核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苹果系统不支持的,因此他们还是需要Windows。
   苹果MacBook Pro安装Windows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途径,一个是直接使用虚拟机,另外一个则是Boot Camp独立安装。如果您需要强大的Windows系统性能表现,且硬盘容量够大,笔者建议您使用Boot Camp独立安装模式。否则,可选虚拟机的安装方式。此外,也有极个别用户直接干掉Mac OS X,只装Windows,小编并不推荐您这么做,因为这样就失去了购买苹果的意义。
虚拟机装Windows:Mac+正是我想要的
优点:可同时使用Mac OS X和Windows双系统不足:资源占用率高,用户需在两个系统中来回适应
   目前苹果系统下的虚拟机主要为Parallels Desktop以及VMware Fusion两款,网上都能下载到,并且支持免费试用,您都可以尝试一下。两款软件使用虽然有所不同,但具体装Windows的过程大同小异。在此笔者只介绍前者的安装过程。
安装前准备:
   Parallels Desktop软件以及激活码(),Windows系统光盘(或镜像文件)
就是这两个文件啦,双击Parallels Desktop的dmg文件,提取并安装
安装完成后,运行Parallels,点击安装新的Windows
选择安装介质,无论是光盘,还是镜像安装,过程一样
   选择运行方式,如图中所示,选择“如同Mac”,虚拟的系统将会完全融入到Mac OS X当中,不以单独界面运行,并共享Mac OS X文件资源。如果选择“如同”,Windows将会以完全独立的姿态运行,两个系统文件不共享。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前者。
   系统在虚拟机中顺利安装,笔者使用的是Windoes 7 Ultimate 32位安装源,过程中,虚拟机会询问具体安装哪一版本的Windows 7 32位系统。点击上图,您会发现Windows 7 Ultimate的安装源不仅可以安装旗舰版系统,还能安装专业版、家庭版,甚至简化版系统,这些版本系统功能递减,对性能要求也是递减。如果您只是用用IE,运行一些小的通讯软件,那么选择家庭基础版或者简化版即可。
   融合模式下,开启IE效果如上图,所有Windows程序可在废纸篓左边画有Windows标识的文件夹中找到,整个界面十分和谐融洽。
加载程序不多的话,运行还是十分流畅的
本章小结:
   无论是Parallels,还是VMWare,它们的安装过程基本都是一样的。您只需要根据提示,一路点击下一步,基本都可以轻松顺利搞定。如果您的电脑在运行虚拟机的时候有明显卡顿,可考虑在设置页面将该虚拟机的硬件资源适当提升,或者考虑更换虚拟WinXP系统,运行会更流畅。
附二:Boot Camp独立安装Windows
优点:资源占用率低,可发挥最大硬件性能不足:两个系统只能单独运行,硬盘占用率高,且两个系统分区无法互相写入,小硬盘用户直接悲剧
   虚拟机安装Windows虽然简单,但占用资源较多,且虚拟硬件性能表现并不理想,仅能应对简单办公、上网等使用,如果您要玩游戏,那么笔者推荐您选择Boot Camp独立安装Windows的方式。
安装前准备:Windows系统光盘、Mac OS X系统光盘
   首先在“应用程序”中的“实用工具”目录中找到Boot Camp助理,点击继续,出现如下界面,选择第二项,并对硬盘进行分割。具体分区容量根据自己实际使用需求而定,如果您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时间更多一些,可以考虑给它多分一些空间。根据笔者经验,对于一般日常办公人群来说,Windows系统 + 应用程序 + 少量用户个人文件,其总和体积基本超过30个GB。对于120GB的固态硬盘来说,笔者认为均等分割就比较适合。
   容量根据您实际需求而定,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即使是120GB的固态硬盘,在Boot Camp下也会显得硬盘容量吃紧,并且这两个操作系统都不能对另外一个分区进行写入操作。因此,不推荐那些容量较小的SSD用户使用这一方法。
   插入安装光盘,点击“开始安装”,电脑将自动重启并进入Windows安装界面。其过程和普通PC安装Windows相同。详细过程请参阅:《》
   安装过程中必须将BootCamp分区格式化,其余分区均不要做任何修改。系统安装完毕后,进入“我的电脑”,选择光驱,点击工具栏中的弹出,将Windows安装光盘取出,再将随机附带的Mac OS X系统光盘插入。
   插入光盘后,运行自动加载的程序,一路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所有驱动以及软件的安装。
必装,它可以随时升级您的苹果软件以及硬件驱动
   安装完毕后机器会自动重启,并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此过程可能会有死机现象发生,属概率事件,且仅此一次,如果您遇上了,直接强制重启即可),最后别忘了设置Boot Camp的具体功能(如F1~F12功能键,以及触摸板的单击、双击等手势),并运行Apple Software Update软件,对驱动进行更新。
本章小结:
   Boot Camp独立安装Windows系统过程也比较简单,并可以充分发挥笔记本应有的真实性能,尤其是对于喜欢游戏的朋友来说,比较适合。但最遗憾的就是两个系统无法做到互相写入操作,看着硬盘一天天变少的剩余容量,只有干着急的份儿。此外,这种安装方式不适合硬盘容量在120GB以下的苹果机型使用,尤其对于想购买MBA的朋友来说,这一问题在购机前必须考虑!
全文总结:
   低配苹果遭遇高端SSD,这样的搭配虽然有驴唇不对马嘴的嫌疑,但结果却是十分喜人的:它获得了快达3倍以上的速度表现!而这样的表现是您花同样的钱,升级任何其它部件都无法获得的。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速度更快、耗电更低的背后,是大幅缩小的硬盘容量,以及高昂的硬盘更换成本,更换还需理智。■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购买了
延伸阅读: &&&&&&&&
扫一扫 关注泡泡网官方微信
也可搜索官方微博号:PCPOPWX
一周热文 今日热文 高清图文
推荐文章推荐产品
产品号苹果手机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荣耀6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三星A5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
iPhone排行
1-0游戏2-0游戏3-0游戏
1-0游戏2↑2娱乐3↓1游戏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请您留下希望的价格和联系方式开团前,我们会通知您。
心理价格:元
邮  箱:@qq.com
手  机:
* 手机/邮箱任填其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加装固态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