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事到踏实做人 认真做事。认真思考和学而之用。我们的21世纪里交通给世界各地拉

纪念费孝通: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
红雨开玩笑说,“你不是向来不喜欢束缚的吗?”我想,如果大家想做的事是一样的,我就不觉得是束缚,而且会很自觉。回顾2005,展望2006,费孝通先生都是我想特别纪念和追随的。浏览他的文章,他在日21世纪婴幼儿教育与发展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网上竟然没有,我录入了一下,介绍给大家:
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费孝通 [内容摘要] 针对我在前面所设想的21世纪的主要特点,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文化上的多样性,我们应当用什么指导思想去培养将在21世纪里生活的人?我想在次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人所共知,20世纪后期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从小培养幼儿爱好和实物接触,养成敢于更新试验的习惯,发展了在客观实际中探索规律的理性活动。这些科技思维和行为通过婴幼儿教育植根于人的一生中。尽管发达国家对这种改革也远没有完成,但是它们在这方面确是找到了一些可供发展国家借鉴的经验。此外,我特别关心的是另一方面的教育工作,那就是怎样去培养出善于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里能和平共处、并肩前进的21世纪的人。我之所以特别关心是因为我认为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还很少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从人的思想和意识方面积极地进行和平共处的教育,就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我称这种体系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流”)。这个体系包括了21世纪人类共同生存的根本规则,显然将联系到人对人,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等的基本意念。人总是生活在希望里,对未来的瞩望和期待决定它当前的行为和忧乐。这种人之常情驱使我今天在这个讲台上陈说我对21世纪婴幼儿教育的瞩望。像我这样一个在20世纪里生活了即将八十年的人,面对十年后即将来临的21世纪,心情是复杂的,有衷心的盼望,也有满怀的忧虑。人类必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对过去所知道的历史保证了这种信念。今既胜昔,来日怎能不比今天更好,这使人乐观。但是如果再想一想,还是让今天这样的人,带着现有的心胸和头脑,进入即将来临的世界里去,他们能很好适应一个不断革新的迅速发展的世界么?从这个疑问,使人看到了21世纪婴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着手从小培养出适合于灾世纪里生活的人。人造下了世界,人还必须同时造就能在世界里生活的人。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对刚出生的婴儿和尚未能独自行动的幼儿的教育称之为婴幼儿教育,这段时期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身心发育的基础教育。要着力于培养适合在21世纪生活的人,首先要问的是21世纪将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说,如果对具有21世纪头脑的人不加适当的教育,原封不动得让他进入21世纪,恐怕会带来许多难免引起我们不愿见到的结果。这个担心是出于认为:21世纪的世界将不同于20世纪。客观世界改变了,在改变前的世界里养成的生活方式,能应付得了改变了的世界么?问题就在这里。所以我们首先要看一看21世纪究竟和20世纪有什么不同?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清楚20世纪和21世纪的差别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会确切和周全的。如果容许我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20世纪有点像世界范围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借用中国历史上的名词,指的是一个从分到合的历史过程。我们中国现在是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形成的。从分裂进入统一,重要的一步发生在大概二千二百年前经历了二个半世纪(纪元前475—纪元前221年)才结束的战国时期。这个比喻暗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世界范围的、或全球性的,从分到合的运动。20世纪正处在世界统一体出现前的那个阶段。在这一百年里发生了两次被称为“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20世纪前世界规模的战争是没有过的,因而“世界大战”成了这段历史的特征,称之战国时期,用为作历史类比的根据。20世纪的这两次世界战争是和我同龄人亲身经历的,回忆尤新。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有人提出 One World 的概念,不妨翻译成“世界一体”。世界要成为一体,已是当时的战争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居住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已经互相联系得休戚相关,如此密切,甚至能在世界规模上用枪炮来对话了。战争固然出于对抗,对抗却也是一种难解难分的联系:利益上的你争我夺,绝不会发生在互不相关的绝缘体之间。对抗不仅表示了联系,而且也总是以加强联系为终结而导致联合。在中国的这片东亚平原上,二千多年前出现的群雄争霸导致了亲代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了当前中国统一体的核心。从这点上来看20世纪,我领会到在“世界大战”中提出世界一体的口号决非偶然。是否可认为20世纪已为向全球性大社会的方向发展做出了开导,准备了条件?把20世纪看作是世界范围的战国时代,又把两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的标志,作为一个20世纪的人,在感情上似乎不那么容易接受。其实我作为上述的历史比拟,无非是想强调“世界一体”这个21世纪提出而没有能是实现的构想。“地球越来越小了。”是我短短八十年经历中最深刻的感受。不说别的,七十年前我心目中外婆家是那么遥远。在运河上坐一条手摇的小木船,一早上船,船上用餐,到外婆家已近黄昏,足足是一天。从地图上看只有十五公里的距离。现在通了公路,中间不阻塞,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距离的概念已经用时间来计算了。当年在运河上需要渡过一天的路程,现在完全有可能一天打几个来回了。当然我们不再坐小木船,而是坐汽车了。这些话头现在已引不起听众的惊讶。那种怀旧的情绪已不再能得到年轻的同情了。但不应当忘记的是这种变化恰恰是20世纪中人类杰出的创造。没有突飞猛进的科技法涵,登上月球还是神话中的美妙想象。我们现在对这样大的进步以觉得受之无愧,视为平常。而这种变化的出现实际上却包涵了人类知识的巨大积累和更新,也许更重要的是人类已找到了使得人类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和更新的物质和社会条件。这一切书不胜书,以致不能不简单地用意义相当含糊的“现代化”一词来加以概括。现代化在我们的理解中就是指由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无休止的改造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历史进程。现代人在人和人的关系上表现得最深刻的就是距离缩短了,接触加多了,范围扩大了,相互往来频繁了,搞得人们在生活上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就这样,把全人类疏疏密密地编织在一个关系网里。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大社会。如果用比较具体但笼统而易懂的话来表达,就是现代化要把一个习惯于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业小天地里的乡下佬,变成一个和一刻离不开计算机的全球性大社会的运转相配合的角色。这句话包括了:生产的机械化,流通的商品化,信息的高速化等等的现代都市化的过程。再概括一下是从乡土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倾向于这样的看法:接受这个现代化过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命运。它的开始是在20世纪之前,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才到今天,而且还会继续进入21世纪。它的发源地是在西欧,在这一二百年里,先是一面扩大到东欧和西亚,以免跟着西欧的移民扩及美洲和澳洲。接着是向全世界扩散,成为20世纪突出的历史性纪录。从人类历史上看,世界上各种民族的人,虽则都住在这同一的地球上,但历来是分散在各地,各自为谋地经营着各自的生活,即使他们和邻近地方的居民有各种往来和联系。在20世纪以前,地球上并不存在一个牵连着所有人在内的一脉牵全局的大网络。这个网络在20世纪后期才出现,是以前几个世纪的科技发展的结果。在这个大网络所罩住的各地的人民,他们生活方式原是各自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所以在经济发展上是不平衡的,在文化素质上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接受现代化的能力和速度各不相同,因而在20世纪现代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世界在休戚相关的意义上形成了一体,但这个一体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许许多多国家和地方。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经济的水平而言。载已有科技知识的条件下,这个世界上已经开发的资源是足以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需要的。现在还存在广大饥寒的人口,是由于分配上的问题。文化上的多样性,性质却不同。这里包含着价值观念的内容。看来在饥寒线上下挣扎的人们,追求的目标比较容易一致,因为这些要求还紧密联系着生物的基础,所谓饥不择食就说明这种情况。在物质生活富裕的条件下,个人间身心上的差别有了分道扬镳的客观条件,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也更能发挥他们特有的价值倾向。这就使得文化多样性所产生的问题不能等同于经济不平衡性发生的问题。尽管这两方面的问题在20世纪里已经都带来了严重的结果,甚至应当将两次大战的原因包括在内一并加以考虑。但是两者相比较,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质上也就是所谓“南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提到人们意识范围之内,尽管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纪里还没有找到比较圆满解决的办法。文化多样性问题则属于另一层次或性质。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就是人造的世界,包括社会制度和其意识形态。引起两次大战的矛盾,意识形态的争执还属于次要的地位。但第二次大战之后,却暴露出“意识形态”的矛盾成为“东西问题”,形成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基础。直到这个世纪快结束时,才出现以对话代替对抗的信号,但还不能说在世界一体的格局中怎样容纳和处理文化多样性的的问题已经有了一致的看法。文化多样性是一个与人类同时出现的事实。我这样说表明我是同意人类起源多元论的。从世界各地考古学的发现,我们看到早期的人类生活似乎很相似,如使用石器,住在洞穴里等等,因而发生了一元或同源的印象。这些生活上的相似并不一定表示同源。人是从自然诞生的,是对自然的加工。人类初期和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他们受到自然的限制也是十分大的。各地的人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开始他们的文化生活。只要自然条件相似,开始时的生活方式也就表现出相似状态。这样说,我不仅认为人的世界一开始是多元的,而且在多元的基础上向着多样发展。文化的类型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当各自相对独立发展的各地方的人被交通、信息和经济上的联系拉在一个难解难分的体系中时,文化上的多样性,包括社会制度的多样性,在相互接触中也就显著和突出了,而且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以对抗性的矛盾出现了。这些问题已经以“东西对抗”的面貌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将带入21世纪,而逐步显示其紧迫性。要讨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生活的话,文化多样性值得倍加注意。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是会像经济不平衡性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么?望文生义地想,现代化既是全世界人民面临的共同趋势,就应当包括经济的趋平和文化的趋同。事实可能比这种看法要复杂得多。现代化使人的流动和接触加强。静止的、封闭的小社区,经过开放和改革,逐步成为世界性社会或全球大社会有机的结合部分。这个过程无疑会产生一套共同的东西。假如没有一套传通信息的共同符号,人和人的往来和行为上的配合是不可能的。文化多样性最容见到的例证是语言的分歧。话都讲不通,人与人的行动就配合不上。所以由多元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相通常是首要的条件。语言相通依靠一套能引起共同理解的表象或符号,这不是文化趋同的例证么?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文化趋同的一面是不能否认的。有意思的事,即以语言来说,在20世纪的现代化过程中,确在形成一种共同通用的语言,但更多的是个人语言表象体系的多元化。有人曾企图创造一种新语言,不同于已有的各种语言的“世界语”。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利用“世界语”作为日常国际间传播的工具。但是我确是看到统一的计算机语言已经在文化领域的较高层次里在全球通行和应用了,它在传播作用上的重要性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日渐增加。但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世界性的符号体系,可以说还抵不过英语在国际上的通用。在当前国际交往体系中,懂得英语的人似乎不致在任何机场或世界大都市的旅馆和菜馆发生生活上的困难。许多不会说英语的人开始学习英语了。结果是能操多种语言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这表示在进入世界一体的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激起的反应,显然有相反的两个层次,共同层和多元层。从整体看出现了通用的语言,从个人看学会了多种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往来中运用共同语言通话时,是以双方学会了多种语言为条件的。文化的多样性深化为相往来的人们个人的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其他部分并不都是和语言一样。语言基本上是一种工具性的文化,它的价值取决于能否达到达意的目的,是一种使用价值,不附带贵贱好恶等感情选择。这在文化领域里并不普遍,普遍得到是充满着爱憎、是非的规范,而且还和民族或地方自尊心密切结合在一起,容不得撞碰。每个人熟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依靠它在所属的团体中经营日常的生活。各是其是,各美其美,泾渭分明,是封闭社会的特点。当经济的力量冲开了这种孤芳自赏的国家、民族、地方的大门时,对抗性的矛盾总是在价值标准的差别上发生的。这可以说,一个分离的多元结合成协调的一体时很难避免会出现一种吵吵闹闹、“百家争鸣”的局面。争鸣在人类历史上曾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定于一尊,那就是从是非之争发展到对抗性的矛盾,结果不是甲方压倒乙方,就是乙方压倒甲方,胜者存,败者亡。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就是走上这条路而告终。另一条路就是从“百家争鸣”进入“百花齐放”。人们不仅自美其美,而且能容忍各美其美,甚至进一步美人之美。也就是价值标准上容忍多样性的同时存在。中国的宗教史里多少出现过这种多种宗教并立的局面,而避免发展成对抗性宗教战争。回到当前的现实世界来说,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建立起休戚相关的世界体系里,多种文化集体正在各个层次发生着上述两种不同的倾向。北美可以提供一个值得注意的不同来源移民文化接触的试验场所。美国,甚至包括加拿大,在文化上有着较强烈的笼罩着全体的共同性,但是这个共同性的底下显然存在着无可否认的多样性。文化上的共同性和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并行发展的。再看欧洲情况就不同。在这里现代化的过程和北美基本相同,但是文化上的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似乎胜过了文化上的共同性。现代化起步较晚、处在发展中地区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更是非常明显的。从这个角度去瞩望21世纪的世界,在全球范围的共同体系中,文化多样性问题应当说还是个有引起对抗性矛盾的可能因素。我们是否有理由在这里提出一个想法,21世纪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也就是怀着不同价值观念的人,怎样能在这个经济上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人类在21世纪怎样才能和平的一起住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说到这里我认为应当提到这次会议的主题——21世纪婴幼儿教育与发展,就是怎样从小培养一个是和21世纪生活和工作的人了。我虽则从事教育工作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并不是一个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员。我对教育工作只有一般常识性理解。简单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工作。人需要培养,因为人并不是生来就知道怎么样做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是从小向别人学习来的。孔子的《论语》就是用“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开始。从个人对社会来说是学习,从社会对个人来说是教育,是一回事。近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有它的惯性,学会了的东西,经过反复练习,成为不需思索就能自动反映的习惯。人们的日常生活绝大部分依赖这些习惯性的动作来完成。习惯一旦形成要加以改变就相当费力。因此婴幼儿教育对人的启蒙工作特别重要。中国有句老话“三岁到老”,就是说,婴幼儿时期养成的性格到老难改。“孟母三迁”是中国重视婴幼儿教育的传统范例。这位母亲为了儿女们的早期教育,曾经三次迁居,寻找一个教育儿女最好的环境。这样说来,我们如果关心21世纪的人能在这密切相关的地球上和平共处,协力发展,我们不能不在进入21世纪的时刻,多考虑一下当前和今后的婴幼儿教育。针对我在前面所设想的21世纪的主要特点,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文化上的多样性,我们应当用什么指导思想去培养将在21世纪里生活的人?我想在次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人所共知,20世纪后期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从小培养幼儿爱好和实物接触,养成敢于更新试验的习惯,发展了在客观实际中探索规律的理性活动。这些科技思维和行为通过婴幼儿教育植根于人的一生中。回顾我国20世纪初年的情况,就可以看到和这种教育的巨大差距,甚至方向性的差别。当时婴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儿童的思想行为纳入传统的规范,所以把朗诵经典著作作为知识的入门,读书成了受教育的同义词。这种教育在一个停滞、封闭的社会中是有它的功能的。和我同龄的中国人虽则已有开始接受“新学”的,但还有不少是从背诵《四书》启蒙。所谓“新学”就是对这种僵化的传统教育的改革。如允许我提到我个人的经历,我的母亲正是在中国最早提倡新式幼儿教育的人。她在我家乡创办了一所蒙养院。所以婴幼儿教育在这方面的改革在我国起步是较早的,但发展尚不十分理想。如果说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人们为适应这种需要,在教育上作出改革是相当重要的。尽管发达国家对这种改革也远没有完成,但是它们在这方面确是找到了一些可供发展国家借鉴的经验。在这里我想着重指出,为克服当前世界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实现全世界共同繁荣的目标,不仅应当在先进国家的婴幼儿教育里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经验,发展中国家也应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提供本国及别国参考和借鉴,以促使他们能早日赶上先进水平。我特别关心的是另一方面的教育工作,那就是怎样去培养出善于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里能和平共处、并肩前进的21世纪的人。我之所以特别关心是因为我认为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还很少重视这个问题。当前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宗教与宗教等等之间的公共关系,已经由于地球越来越小,使它们之间相互接触越来越频繁,而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由部落和种族斗争所遗留下来的那种以对抗来解决矛盾的办法已因科技发达逐渐失去其实际可行性。这个一发牵全局的世界,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超常毁灭性的武器所威胁的不只是斗争的对方,而且将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的生存。这已经是一般的常识。因而也使得这一类的矛盾必须避免发展成非常严重的对抗性质。但是到目前为止,针对这种威胁的思路却还是从减少或销毁这类武器本身着眼。20世纪的整个年代似乎还没有走上更理想的道路。我想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从人的思想和意识方面积极地进行和平共处的教育,就是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我称这种体系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体系包括了21世纪人类共同生存的根本规则,显然将联系到人对人,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等的基本意念。这些基本意念是每个人从小养成的。因之可以纳入我们讨论21世纪婴幼儿教育的范围。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怎样共处本来不是新问题,是自从有了人,有了民族,有了国家之后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在世界各州和各国的历史上都有不少经验和教训。现在已有人提出对话代替对抗的主张,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对话要有共同的心理准备,就是双方必须平等相待,宽容相对。在大家必须一起生活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的时候,人们共同利益是具体的,因而人们的理智可以在解决矛盾中起主导的作用。我们要培养着红能适合于21世纪世界中生活的人,也主要是打下这种理性的态度,这又必须从小加以培养,是婴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我很抱歉,由于我缺乏婴幼儿教育的知识和经验,请允许我,把这种教育的具体设计留给更合适的和同意我这种观点的朋友们去进行吧。(小石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语.学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告诉我们的做人做事道理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告诉我们的做人做事道理
&《论语》很难读懂,因为久远之故。古代的书雕刻在竹简上,尽量言简意赅、行文优美。我看了很多次,也没有全部理解了,非常惭愧。今有幸看了南怀瑾先生的大著《论语别裁》,才逐渐理解,集此体会,供网友探讨。
& & &——有若堂前
& & 1·1 孔子说:做人好做事对,是人一生的学问,要随时随地去学习揣摩,有了体会便有收获,自己不也高兴吗?人生理念,每个人体会不同,但是也有难得的知己,这样的朋友尽管等的很久远了,忽然方来看你,你是多么快乐呀,大家相处在一起,不要要求别人必须知道你想怎么,顺着你,你能理解这一点,对别人不生怨恨,这样子的人不是有胸襟有气度懂人生的人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据说比孔子小33岁。有子说:一个人为人方面,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姐妹朋友友爱,这样的人做出触犯长辈的事来是基本没有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干出一些出格的事也是几乎没有的。做人要有基本的原则,原则确立做人做事就有遵循的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个孝悌观念呀,难道它不是为人的根本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1·3 孔子说:有的人很会说话,让人感觉到他真的关心你,而且说话的同时满脸堆笑,如果你有忧愁的事,他也会显示出面带忧伤的样子,这样子的人很会来事,现在都成了大家看齐的榜样,因为人家混得好,其实他的真实内心里平和对待人、爱每一个人是做不到的,甚至表现出德性差的一面。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1·4 每日自我反省是提高修养的好方法。现代的人都很忙,好像顾不上,不顺心的事情出现后,才知道后悔。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小孔子46岁,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曾子说:我每天要三次反省自身,有人托付给的事情我为他谋划、办理有没有不尽心竭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言而有信不诚心啊?长者或者老师传授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的学问,我真正重视去实践了没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1·5当官难,当个好官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难。孔子认为理想的地方官员应当是这样,孔子说:管理一个地方,做事敬业勤勉,有承诺有兑现,才能受到人们的信赖,节约节制处置事物,保护好生态环境,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民众按照应该的时间处理该办事情,万事顺其自然地生活。
&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 1·6
对人的教育最难。品行、技能是教育的两大重点。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最优秀的生存技能,但是良好的品行是都应该有的。所以孔子说:年轻学生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对朋友要友爱,做事谨慎言而有信,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身边的众人,之后再亲近有仁德的人,和他们相处为朋友,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习有兴趣的知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现代的人大多来往匆匆,感情与利益挂钩,人与人相互尊重,一定是很难的了。对于做人做事,不当做学问去研究、学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子夏说,看到有德的人应该肃然起敬。为啥呢?这样的人在家侍奉父母能竭尽其力,在外服务社会能奉献自身,与朋友相交往有信誉,虽然说他也许没有专门学习过什么,我必须承认,这样子的人才是有真正学识的人啊。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1·8 现在的人喜欢随大流,比面子。他的良心在内心里本来占的地方就小,因此面子会越来越大,良心有时几乎没有了。孔子说:人不自重就没有威信,人云亦云的,善变,不稳定,他的学识就不会坚固,人格不独立。忠、信是人一生要坚守的主旨,也不要认为没有一个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化险为夷,盼好结果,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但是,它的危害太大了,人们都没有引起重视。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结果,不如追问很远以前引发这个结果的原因,让大家都树立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民众的思维观念才能归附仁厚淳朴啊。“慎终追远”多少年来大家理解的都是那样,我觉得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有道理。其意译是“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因此,“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我们做事之前应该先考虑,为什么做,方法对不对,才能建立善念,出发点好,结果必定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好。
&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词现在能知道了解的人不多,更不用说去践行了。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又子元。子禽问孔子的学生子贡道:老师到一个诸侯国,都要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事,他究竟为什么,是想求做官呢,还是想给人家提供治国的意见?子贡说:我们的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的高深修养济世社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他有什么政治野心的话,他所求的,也与一般人追求的不同,不是一般人能理解了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传统家庭里父亲是一家之主,具有权威性。现代社会男女平等,都有发言权,但是从承担家庭责任风险的角度来看,男人,作为父亲被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一般讲,家庭中儿子是把父亲作为心目中的榜样来看待的。父亲对男孩子的言传身教起到很大作用,在传统文化中更加明显。人生从小立志非常重要,有志者才能事竟成。儿子的教育怎么样,通过看儿子对人生志向表达,就能知道。孔子说:当在父亲面前时,儿子能说出他的人生志向;背着父亲不在乃至去世后,他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还是言行一致;经过三年的时间,言行一致,没有改变,一贯作法的,这就是孝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古人说的礼,是指待人做事合乎规范,在尽可能照顾到人的各方权益时并重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个礼字含义丰富,现在只剩下了个礼貌的狭义。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治理国家要以此为美好愿景,小大由之;有些事情矫正过分了也不行,知道它的和谐度在哪里,才去调和它,不以礼来调节人事自然,也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文化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认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培养心境很重要。一个人的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境界低。有子说,一个守诚信的人信近于义,会说到做到;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恭近于礼,会远离耻辱;因为关心家人,这个人是不会失去他亲人们爱护,这样的人也是可以让人宗仰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什么事情,或喜或悲或淡,都是为了明白道理而来的。几千年前孔子就说:一个真正明白的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做事上要敏捷,在言谈上要慎重,学习体会别人做人做事有用的经验道理,从而纠正自己的缺陷不足,这样的人才可以称赞为好学的人啊。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说:一个人虽生活贫穷但不谄媚奉承,富有了却不骄奢淫逸,何如?孔子说:可以呀,但不如尽管贫困却乐观生活,富有却好以礼待人接物的人。子贡说:诗经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您的意思是做人同做玉器一样的道理吧!孔子说:你呀,可以和你开始谈论诗经了!告给你过往事物的道理你可以推知出新的道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好多人抱怨“你不懂我的心”。孔子说:一般人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却不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想什么。多为他人着想,少以自我为中心,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做人做事是学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应试教育不好,素质教育难搞,为什么?论语是好书,好书还须读懂、运用才对。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真做人 用心做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