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 装机 主板雷电接口是什么怎么用2016

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COMPUTEX 2016:技嘉旗舰X99主板解析
COMPUTEX 2016:技嘉旗舰X99主板解析
天极网硬件频道
作者:shadow
责编:毛少欣
  【天极网DIY硬件频道】一年一度的DIY盛会 2016可谓是百家争鸣,在这样的展会上,如果不拿出点真东西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今日,技嘉正式推出X99系列,其全部型号为X99-Designare EX、X99-Phoenix SLI及X99-Ultra Gaming。
  技嘉 X99-Designare EX主板:
  技嘉 X99-Designare EX从主板命名上可知,是为设计师群体定制的,配以清爽的白蓝装甲配色,以及RGB灯效设计,彰显了其旗舰定位。主板采用ATX版型,IR数字供电设计,并拥有5条PCI-E插槽,支持3路PCI-E x16多卡互联。
板载的双U.2接口
  板载的双U.2接口,支持NVMe技术,可提供高达32Gb/s的带宽远超传统SATA接口。为应对高性能平台所产生的发热量,主板还采用了混合动力散热接口设计,以此获得兼顾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当然还有雷电3、双千兆、出色的魔音音频系统、802.11ac无线、蓝牙4.2等高规格配置。当然主板上众多的RGB LED灯效布局,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定制颜色,可玩性十足。
  技嘉X99-Ultra Gaming主板:
  技嘉X99-Ultra Gaming则保留了最熟悉的红白配色,同样面向游戏发烧友,如果对之前Z170高达主板有偏爱,那高阶晋级选这个没错。
  除了全面升级的RGB LED灯效,拓展插槽提供了四根PCI-E 3.0*16和一条PCI-E *1插槽,同时也板载了1个M.2插槽,1个M.2 WIFI插槽,一个U.2接口与10个SATA3接口。最后在供电、音频、网络、超频、散热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业内顶级水准,考验发烧友的只是个人预算问题。
  技嘉X99-Phoenix SLI主板:
  技嘉X99-Phoenix SLI主板隶属技嘉G1 Gaming系列,令人兴奋的橙色沿袭了“Phoenix凤凰”一贯风格,这也是凤凰板首次出现在旗舰主板平台上。规格部分,南桥侧面同样有一个U.2 SSD接口,板载无线蓝牙网卡模块,支持全速3路SLI,USB 3.1、SATA-E、雷电3集束接口等尖端科技。更值得一提的是,插槽也有金属插槽的加固设计,并提供炫酷的LED灯光渲染,极具视觉冲击力。
每年的六月初,亚洲地区最大的产业展会COMPUTEX在台北开幕,而这个IT盛事也让美丽的宝岛台湾展现在我们眼前。包括主板硬件、CPU核心处理器、、等等,将会聚集全年最为多样的数码新品。天极网前方记者团队将会奔赴台北,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一手报道。
(作者:shadow责任编辑:毛少欣)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主板芯片组:Intel X99
芯片组描述:采用Intel X99芯片组
支持的CPU平台:Intel
CPU插槽类型:LGA 2011-3
主板结构:ATX板型
支持内存类型:DDR4
网上商城商品/规格/促销价格
软件数码办公IT新闻微星Z主板、“雷电”接口外置显卡曝光
微星Z主板、“雷电”接口外置显卡曝光
&  消费电子和外设产品看多了也该换换口味,CES上还是没有放过传统PC这一块的。随着Ivy Bridge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大厂商都在抓紧推出系列芯片组的主板,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来自微星的两款Z产品。
作为系列主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大的改进就是
原生支持USB .(PCI-E .目前用处倒不是多大)。微星此次展示的两款主板分别为ZA-GD8和Z-GD5,其中较高端的GD8支持高速Thunderbolt接口。  虽然实际展出的产品没有焊上对应的芯片以及端口,但相关的设计已经完成。  至于Z主板的具体价格方面应该和系列最高端的Z8相差不大但带Thunderbolt接口的型号不一样,据传闻一个Thunderbolt控制芯片会使主板贵上2-美元。  既然说到Thunderbolt接口,微星还同时推出了名为GUS II的外置GPU解决方案。这款产品内部拥有一个PCIe插槽,外部采用Thunderbolt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虽然目前这款产品比较有用的对象是MacBook Pro等,但GUS II暂时还不支持Mac OS X,只能运行在Windows下。不过微星承诺未来会加入对Mac OS X的支持。
微星GUS II解决方案最大的限制是
不能使用需要外置供电的显卡,由于没有预留额外供电接口,采用的显卡功耗必须单PCI-E插槽即可满足(小于5W)。这样看来只能选择定位低于5/的产品。  微星目前还没有透露GUS II的上市时间和具体价格,不过联想到不少采用Ivy Bridge的笔记本可能会预留Thunderbolt接口,可能也就是那个时间段吧。&
(责任编辑:张昌辉)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QQ电脑管家,也许对付一些用户来说还较量生疏,但提到它的前身,大概你会有一些印象 -...
5月6日消息,昨日晚间,三大评测机构之一的AV-Test通过官方Twitter发表声明称“腾讯产...
合肥女子花1288元买手机贴膜 会商后被退690元,克日,合肥市民芳芳(假名)向本报反应...
近日,XP挑战赛上腾讯2秒被攻破一事再起波涛,据媒体爆料,腾讯方面重金操纵互联网周...
19岁的巨野青年刘某在跨年夜疯狂作案,窜至西海岸辛安街道某出租房内盗窃笔记本电脑后...
现在是iPad Pro的“买买买”时间。但同时我们也在纳闷,过去几年里一直会延续好几个月...优质装机神器 技嘉Z170X-GAMING 5到货_主板_网上三好街_硬件频道
>>>> 优质装机神器 技嘉Z170X-GAMING 5到货
优质装机神器 技嘉Z170X-GAMING 5到货
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的技嘉GA-Z170X-GAMING 5是一款专门为主流DIY消费者打造的精品主板产品。这款技嘉GA-Z170X-GAMING 5采用Intel Z170芯片组,可以完美支持第6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
&&& 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的技嘉GA-Z170X-GAMING 5是一款专门为主流DIY消费者打造的精品主板产品。这款技嘉GA-Z170X-GAMING 5采用Intel Z170芯片组,可以完美支持第6代Core i7/i5/i3/Pentium/Celeron处理器,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产品。目前,技嘉GA-Z170X-GAMING 5已经正式到货沈阳,经销商报价仅为1399元,需要的朋友不妨联系经销商详细咨询订购。
技嘉GA-Z170X-GAMING 5
&&& 技嘉GA-Z170X-GAMING 5采用标准ATX版型设计,支持LGA1151接口全系列Skylake处理器,CPU供电方面,该主板提供了11相供电技术支持,采用了黑化固态电容、雷电定制电感等等,全方位支持Skylake超频旗舰款。
技嘉GA-Z170X-GAMING 5
&&& 技嘉GA-Z170X-GAMING 5拥有4个DDR4 DIMM插槽最大支持双通道64GHz的DDR4 3200MHz内存;扩展插槽方面,三个PCI Express x16和4个PCI Express x1插槽,支持持3-Way/2-Way AMD CrossFire/2-Way NVIDIA SLI技术。
技嘉GA-Z170X-GAMING 5
&&& 技嘉GA-Z170X-GAMING 5拥有2个M.2 接口、3个SATA Express接口及6个SATA 3.0接口,支持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其中这两个M.2接口支持PCIe 3.0 X4通道,可以带来高达32Gb/s的超高数据带宽,并同时支持RAID。
技嘉GA-Z170X-GAMING 5
&&& 技嘉GA-Z170X-GAMING 5为用户提供了1个USB3.1 Type-C接口,1个USB3.1 Type-A接口,7个USB3.0接口(4内置+3背板),8个USB2.0接口(6内置+2背板)。1个HDMI接口,1个Display Port接口,一组PS/2键鼠通用接口,1个RJ45网络接口、1个光纤接口、一组音频接口。
&&& 目前,技嘉GA-Z170X-GAMING 5已经正式到货沈阳,经销商报价仅为1399元,需要的朋友不妨联系经销商详细咨询订购。
[品牌型号]&技嘉GA-Z170X-GAMING 5 [参考价格]&1399 元 [经销商家]& [咨询电话]&139- [商家地址]&沈阳 三好街 新诚大科技大厦2楼 B074-B076 [商家级别]&&
&&&&微信公众号搜索“网上三好街”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数码、电脑、智能硬件信息让你一手全掌握。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看了该产品的用户还喜欢
推荐经销商
AEE监控设备
佳能打印机
佳能数码相机
Thinkserver服务器
金河田音箱
易捷通收款机
最新专题更多>>
十一黄金周和中秋节的小黄金周日期非常接...
相关产品报价
沈阳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 , All Rights Reserved.热线电话:024-67223 转 800 广告咨询:024-IT商品推荐群: QQ:
 沈网警备案号
关注三好街动态您的位置:
有一种主板信仰,这十年你可能没用过 但肯定想要
有一种主板信仰,这十年你可能没用过 但肯定想要
PConline原创
& 责任编辑:
liangzhijie
1“败家之眼”第一步是怎样迈出的?  【PConline 杂谈】信仰是什么?人,为什么需要信仰?支撑你生活的动力?丰富你的精神生活?奠定你人生的基础?不不不,我们不是谈人生的信仰,我们在谈硬件呢!玩硬件,早已不是当年那种粗狂的年代;讲信仰,说明了现在硬件世界已经占据我们的精神生活。这一切都从异质化说起。谁是这个硬件信仰时代的开创者?无疑,玩家国度当仁不让。  只为超越的精神,铸造出一波又一波毫(壕)无人性的信仰制作,这就是玩家国度(那一只&败家之眼&)。时光飞逝,玩家国度不知不觉地从零岁走到十年。回忆是一道大餐,今天就和我们一起细细品尝这道饕餮吧。红与黑的信仰 科技瘾自述十年ROG主板史一、2004年-2006年:初代之初  首先,我们把时间机器调回那段属于DIY的激情燃烧的岁月,2004年。在那个性价比至上的年代,在那个处于朗日晴天的硬件时代,各个硬件厂商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到属于自己的蛋糕。那个时候,我们总能从各大品牌的主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就在这段时间,暗流涌动,差异化,开始萌发。今天,我们谈主板  虽然很难听,但却很实际。人分三六九等,硬件品牌也有这区分。如果六、九等厂商硬生生地把三等拉到同一水平线,然后用丰富的九等经验打败你,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作为当时板卡界的翘楚,华硕就作出了行动。在那个依然看性价比的年代,走出了差异化的第一步。A8N- Deluxe  不久,华硕推出了首款以玩家意愿为核心理念的A8N- Deluxe,已经隐含着差异化的思路。它,成为了当年首款实现了nForce4芯片组SLI的组建,并且EZ-PLUG的独家技术助玩家摆脱当时SLI供电效率低的困扰,以兑现百分百的性能潜力。超前的设计,让华硕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它的诞生,为ROG的未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也见证了当年做主板芯片组的岁月,也见证了一片主板与NVIDIA现在水火不相容的厂商在当年的激♂情♂岁月。A8N32-SLI DeluxeP5N32-SLI Deluxe  后期,华硕A8N32-SLI Deluxe与P5N32-SLI Deluxe的推出,给当时的玩家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均采用了NVIDIA nForce4芯片组的它们,最多支持双 x16,可以实现全速SLI。更重要的是加强的供电模块,可以使超频达到更高幅度,其中A8N32-SLI Deluxe在当时更是连续四次打破3DMARK05得分记录,成为极限超频玩家的首选!  在玩家市场拿到一血与双杀的华硕,决心将这一条路走下去。面对当时同样具备不俗势力的、微星、升技、DFI Lan Party等品牌的竞争,华硕决定首先从基础做起,以基础为核心才有摸到高峰的可能,否则高处不胜寒。Project G,给后来玩家参与主板开发提供了思路  2005年,华硕召集了一支拥有大量顶尖硬件追逐者的团队,团队的名字叫做&Project G&(G计划),顾名思义就是献给Gamer(玩家)的意思。整个团队致力于打造前所未有的游戏与超频武装。他们被组建成为一个独立团队,无论在技术应用还是在人力需求上,都给予从未有过的自由。LCD显示屏在当时绝无仅有  Project G设计的第一款主板,代号&Pluto&(冥王星)。尽管这款主板最终并没有正式上市,但还是在同年的展会上大放异彩。虽然Pluto在外观上与普通主板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后侧的输入输出面板是可以发光的,而且安装了一个可显示文字的debug液晶屏,音频控制器设计也很独特,甚至还配备了水冷。初代ROG标志&  众多超前的设计让Pluto得到了华硕的赏析。于是,Project G的路,变得十分光明。经过多次的内部头脑风暴,终于在2006年,华硕发布了旗下的高端子品牌,Republic of Gamers。2初代经典中的经典:Commando二、2006年-2007年:从立方体G到败家之眼玩家国度首演:来自AMD平台的CROSSHAIRROG Crosshair,首款玩家国度产品  2006年6月,玩家国度发布了旗下第一款以此命名的产品,Crosshair。基于AMD平台的 nForce 590 SLI芯片组,它身上承载了ROG很多个&最&:业界&最早&为高端PC用户群设计的主板系列产品,当时AMD平台规格&最高&的主板产品,最早使用按钮的主板等等等等。  此外,具备当时颇为创新的内嵌LED照明功能,EL I/O夜光I/O面板、Q-Connector简易插口、Q-Fan智能风扇,又比如八相供电、热管散热、 Tweaker、SupermeFX,这些软硬件的特色都让ROG成为了当时高端玩家最出类拔萃的选择。特色的LCD Poster消息界面,可以用简单的信息提示取代蜂鸣器,让用户更快速清晰确认平台的故障原因,得到了当年很多超频玩家的高度肯定。  集众多全新ROG特性于一身的它,经过玩家们的努力,上市不久便刷新AMD平台3DMark06世界纪录,为ROG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玩家国度主板首演:Striker ExtremeStriker Extreme,初代Intel ROG 主板  2006年9月,玩家国度终于推出了首款Intel芯片组主板,华硕 Striker Extreme。适逢当时 Duo的翻身战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也带动了相应主板的高吸引力。有意思的是,当时华硕依然选择NVIDIA的芯片组作为玩家国度Intel主板的首次演出,可见华硕与NVIDIA在当年铁哥们一般的关系。  众多特性继承了ROG的优良传统:AI NOS自动超频系统、SupremeFX/DTS接口/Array Mic/噪音过滤等超强音频配置、LCD Poster、LED板载照明、EL I/O发光接口功能,集人性化与高性能与一身。如今NVIDIA早已不玩芯片组,NVIDIA nForce 680i SLI芯片组,加上第一的特性,Striker Extreme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初代经典中的经典:CommandoCommando  当然了,NVIDIA芯片组在当时逐渐开始显露出疲态,尤其众多芯片组对于功能上的限制与ROG主张的超越互相矛盾。很快华硕就投靠Intel的亲儿子芯片组一方。Commando的开机LOGO  2006年12月,华硕发布了Commando,采用P965+ICH8R芯片组搭配,支持Intel Core 2 Duo和其他架构,支持8GB的DDR2内存。通板使用富士通红标固态电容,使得Commando对液氮低温和长时间运行毫无惧色。Commando缔造的超频记录依然在今天超频名人堂列出  Commando,成为了超频界乃至主板界传奇中的传奇。它搭配赛扬360超频的成绩&&8320MHz,至今仍然雄踞CPU超频名人堂的榜单之中,Commando的势力,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玩家国度新标志沿用到现在  那些年,ROG的Logo还不是现在那个红黑配色的锐利眼神。而是立体G的方形构造,从现在的审美来看,并不具备很高的颜值。华硕自己也抱着这样一个观点,于是玩家国度开始了换脸的道路。从下代主板开始,华硕开始将两个玩家国度LOGO印刷到包装盒中。对比立显,败家之眼LOGO才是民心所向。3X38/X48盛名与Intel LGA 775时代三、2007年-2008年:创所未想的 时代  虽然现在玩家国度包含了不少产品线,但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作为发迹之地,主板才是玩家国度最好的代言人。这段十年的历史,就是玩家国度主板十年的进化史。只为超越的宗旨,以玩家体验为根本出发点,一次又一次颠覆了玩家对硬件的认知,建立起一座座足以载入史册的丰碑。首先,我们从Intel平台玩家国度主板说起。  在玩家国度创建之初,Intel CPU处于接口时代,芯片组上Intel本身就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P35、P45、X38以及X48芯片组都没有非常明显和独立的特征。一如既往,华硕在每款芯片组上都给予了Intel非常多的支持。玩家国度产品也不例外,P35、X38、X48以及P45的ROG主板华硕总共推出了七款之多。P35:Blitz  前面提到,Commando是Intel芯片组上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但在主题风格上并未与华硕其他P965产品由非常明显的区别。吸收了缺少个性化特质的教训后,来到P35时代,2007年6月,华硕就推出了风格更加硬朗的P35产品&&Blitz(闪电战)系列。Blitz Formula和Blitz   当时P35芯片组最大的特色就是相对P965芯片组多出了支持内存,所以玩家国度的P35产品也理所当然的推出了两款&&Blitz Formula和Blitz ,从此Formula和Extreme也成为了玩家国度系列产品中区分产品与产品细微差别的等级代名词。CrossLink  创新,是华硕顶尖工程师的结晶,伴随着玩家国度的发展而不断焕发出生命力。Blitz带来了又一创新之举&&CrossLink,能够把P35的x16+x4的交火工作模式,转换为性能更好的x8+x8的交火工作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提升交火性能10%左右,让玩家们在组建高端交火的时候,性能提升不少。P55时代的8+8 桥接芯片,早已在前两代的玩家国度工程师中实现。X38:MaximusMaximus FormulaMaximus Extreme  2007年7月,玩家国度在X38产品上启用了新系列的名字&&Maximus。与P35芯片组类似,X38芯片组也是分别支持DDR2和DDR3两种内存,所以也出现了Formula和Extreme两种型号。关于初代Maximus,我们最深的印象无疑就是让超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的ROG独家&CPU Level Up&功能,被ExtremeTech评为2007十大最佳技术!(&The Ten Best Technologies and Trends of 2007&)其理念影响深刻,至今还在市面很多主板上能看到身影。CPU Level Up  除了内存不同之外,Maximus Formula从主板的规格和用料来看也略了许多,这样就奠定了之后各类产品中Formula和Extreme版本的产品整体基调,Extreme为极致版,Formula为相对从简的版本。X48:RampageRampage Formula  到了X48时代,华硕玩家国度推出了Rampage Formula,且跟Maximus Formula异常的相似,Pin-Fin散热模块设计、CPU Level Up、SupremeFX II 8声道音效等等都在前代都能找到,却没有太多新东西。Rampage Extreme  我们知道,X38芯片组和X48芯片组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Rampage Extreme的版本也似乎在无声抗议,只在散热模块中进行改变。也许我们想起那一句话,&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P45:Maximus IIMaximus II Formula  作为LGA 775的末代,Intel终于做出改变,各种改进,让其成为了LGA 775时代最后的经典。玩家国度也看到了P45的潜力,推陈出新,于2008年前推出了Maximus二代产品&&Maximus II Formula和Maximus II Gene。Maximus II Gene  Maximus二代,新的&Pin-Fin&、16相处理器供电、两条PCI-E 2.0 x16显卡插槽、功能强大的第三方芯片等等,保持了强大规格的特质。被誉为当时最变态的P45产品,我们也在它身上看到了后来玩家国度初期产品的影子。Maximus II Gene的出现,实现了小钢炮的梦想,做到了&最牛玩家小板&的规格,也为玩家国度引入了&Gene&&基因&的概念。同场加映:的芯片组时代  Intel的扶持,旗下芯片组不断壮大。同时,原来支持Intel平台的NVIDIA芯片组,因为AMD收购ATI,加上NVIDIA的芯片组内功逐渐削弱,逐渐走下坡路。当时推出的 nForce 780i 芯片组相比680i并没有太多新的地方,这让华硕与玩家国度有点尴尬。Striker II Formula  经历了Striker Extreme的巨大成功,加上当时具备很高的关注度,华硕还是不想放弃NVIDIA这边市场,Striker II Formula就在这个背景下推出。但是,由于Striker Extreme的光环和阴影对与Striker II Formula来讲太过于巨大,加上780i实在没有吸引力,使得这款主板基本上在国内没有市场,而在国外上也只是成为了过客。Striker II Extreme存世量很少  同时,华硕 ROG 再次推出了基于NVIDIA nForce 790i Ultra SLI的Striker II的Extreme版本、以及nForce 790i SLI的Striker II NSE。以挽留NV芯片组的旗舰市场的地位。可惜事与愿违:这两款主板虽然在规格上强劲,但无奈与当时Intel 965芯片组和P35等芯片组的侵蚀,也仅仅是发布,并没有大量生产。  注意:我们知道当时还有ATI为Intel CPU设计芯片组,但是华硕并没有发布相应的玩家国度产品。4赶上1366时代:我曾拥有R2E X58四、2009年-2010年:一骑绝尘的 时代:Rampage II&Rampage II   时代结束,紧接而来的是高端CPU的初次取代。处理器以及X58芯片组,作为爱尝鲜和敢尝鲜的华硕又怎能放弃如此大好的机会,第一时间推出了X58芯片组的玩家国度产品&&Rampage II 和Rampage II Gene。显而易见,Rampage名字奠定了X开头顶级芯片组的代言人地位,再加上玩家国度自身Extreme的后缀,让Rampage II Extreme一推出就成为了ROG自身以及玩家们吹捧的对象。Rampage II Extreme打破了当时i7 965的频率记录,达到了5.51GHz  ML Cap超高供电品质、ProbeIt实时电压探测等,依然助力极限超频。打破了当时若干世界纪录,代表着Rampage II Extreme的非凡实力。Rampage II Gene  而Rampage II GENE也以小板的形式巩固了华硕&高端小板&的概念,在规格上不输大板的同时,也成为了玩家国度主板产品的另一道风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如X58芯片组也遇到了SATAIII和USB 3.0等高速接口新标准无法支持的瓶颈,加上Intel并未及时补充心血。玩家国度嗅到了这一点,果断推出了支持高速磁盘接口的&二代&X58,同时众多的细节改进,让ROG文化在体现高端、信仰上又有了新的含义。Rampage III Extreme  那就是Rampage III Extreme,另一款载入史册的ROG主板。它最大的改变是在供电方面则是采用了数模混合供电Extreme Engine Digi+技术,提供了双8pin CPU供电接口,在没有CPU、内存、显卡的情况下用U盘直接刷新主板BIOS等等新技术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之外,还支持ROG Xpander扩展板这样的&变态&附件,用于在R3E主板上扩展支持最顶级的四路x16+x16+x16+x16的多卡方案。通过它可以实现全带宽x16的四路SLI/CrossFireX顶级系统,为最高端玩家提供最强大的支持。变态级的7.192GHz,由Rampage III Extreme达成  所以,它是华硕玩家国度之中的王中之王,也不为过。Rampage III Gene  此外,华硕还推出了Rampage III Gene,在规格上与Rampage II Gene类似,增加了对USB 3.0和SATA III接口的支持,让&高端小板&在扩展性能上有了新的突破。  值得留意的是,Rampage III开创了红与黑的ROG信仰。一洗以往ROG主板混乱的颜色搭配,纯粹的红与黑,增强了颜色对比,提高了主板颜值,奠定了ROG的色调。Rampage III Formula  当时,LGA 1366 CPU开始走主流化,比如-920等,于是ROG也推出了Formula后缀的Rampage III,Rampage III Formula在保持Extreme产品用料的基础上,对主板相对冗繁的功能进行了精简,更加贴近用户的荷包。  至此,Rampage开始固定成为Intel顶级平台的顶级主板的标志,成为玩家们最高级别的信仰。52010年,强势的酷睿i系列与M3F ROG五、2009年-2010年:锐意超越的时代:Maximus III  2009年,发布了面向主流化的LGA 1156平台,随之而来的是、i5、i7的平分天下。与此同时,芯片组被P55和H55芯片组全面取代。这也带来了玩家国度系列产品的又一次改变&&Maximus系列全面升级为三代。Maximus III Formula  Maximus III Formula是玩家国度的首款P55产品,拥有ROG Connect,GameFirst,MemPerfect,MemOK!,CPU Level Up, Tweaker,iROG, Q-LED,Loadline Calibration,EPU,Q-Fan plus,Voltiminder LED等众多的独家技术。这许许多多的特色技术给主板的性能带来了相当大的性能提升,也给骨灰发烧玩家带来了更具快感的使用体验。其中首创的ROG Connect功能让用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极限超频和汽车类机械调校的感受。Maximus III Extreme  Maximus III Extreme则是在Maximus III Formula的基础上增加了对SATA 6Gbps和USB 3.0的支持,以及加入了NF200芯片以支持更多 x16规格插槽,组建四路SLI或CrossFireX平台轻而易举。同时主板也升级为数字供电以增强效率。Maximus III Gene  Maximus III Gene是小钢炮系列的第三款产品,在M3E的基础上缩短了板型,去掉了一些不适合小板的功能,以适应小平台的应用需求。出色的软硬件结合,Maximus III是玩家国度领先最大的时代  总结这一代,堪称玩家国度主板飞速发展的又一代,众多新技术集中一身,成为了当时玩家心目中最佳的主板。62011,玩家国度玩小主板了六、2011年-2013年:不断细分的时代  第二代酷睿智能处理器带来了任性的的接口,新的6系芯片组与上一代完全不兼容,也害惨了主板厂商以及硬件玩家。庆幸的是,我们又能领略到ROG的创新能力了。Maximus系列,来到了第四代。P67:Maximus IVMaximus IV Extreme  针对当时高端的P67芯片组,ROG只推出了Maximus IV一款主板,那就是后缀,而Formula缺席了。似乎华硕也在无声地反对一代换一次接口的行为。虽然只有一款,但Maximus IV Extreme的创新依然没有让人失望。AI Suite II  ROG Connect、iDirect、板载电压监控点、Debug LED灯、超频按键等功能自然都不会在Maximus IV Extreme身上缺席。支持双通道DDR3-2200,处理器8相供电,内存3相供电。4条 x16插槽支持三路SLI或CrossFireX多显卡方案已经不让人意外。用料更猛的供电系统和人性化十足的EFI BIOS以及AI Suite II这些辅助软件上的强化,进一步巩固了Maximus IV Extreme的地位。Z68:Maximus IV-Z&Maximus IV Extreme-Z  后期,Intel推出了Z68主板代替P67的高端地位,华硕也保持了更新频率,推出了保持Maximus IV Extreme-Z。在保持Maximus IV Extreme原有先进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Lucid Virtu核心显卡切换技术以及SRT智能响应技术的支持,成为了基于Intel 6系芯片组的新一代王者。&  ROG依然没有忘记自家最大特色的小钢炮系列,针对Z68芯片组推出了华硕 Maximus IV GENE-Z。作为第一款板载视频输出接口的华硕ROG玩家国度系列主板,同时也是第一款采用DIGI+ VRM数字供电技术的&整合主板&。而且捆绑了Lucid Virtu多卡杂交方案,加上众多原来M4E的特性得到保留,让这款MAXIMUS IV GENE-Z成为了最强的小板。Z77:Maximus V  三代酷睿延续了LGA 1155的接口,对于作长线投资的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追求与时俱进般创新的华硕来说,不容得一丝喘息之机。因为Intel推出了Z77芯片组作为三代酷睿配对的高端芯片组。原生支持4个的支持、3路PCI-E 3.0、Intel千兆网卡等支持还是有着升级的动力。于是在2012年,ROG也推出了Maximus的第五代。  和P55时代一样,Maximus V有三个型号,Formula、Extreme、Gene。Maximus V Formula&  Maximus V Formula,其充满创意的设计&&Fusion Thermo混合散热系统,再次让人眼前一亮。这种Fusion风冷/水冷散热模具,它将风冷和水冷结构结合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同步运作,不仅创新设计科学、大胆,其测试效果亦很出色。增强了对网络和音效的优化处理,更加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加上SupremeFX IV音效与网络双重增强,是当时最顶级的游戏硬件装备之一。3条PCIe 3.0/2.0 x16插槽,同时支持SLI和CrossFireX多显卡技术和LucidLogix Virtu MVP混合图形加速特性。Maximus&V Extreme  Maximus&V Extreme,百尺竿头更进一步。OC Key超频黑匣子,包括OSD TweakIt和OSD Monitor专业参数调教功能,供超频玩家深度修改系统各项核心参数。Subzero Sense极低温侦测技术,方便玩家对系统处于极端低温状态下的部件温度侦测。Maximus V Formula&创造当时频率世界纪录  另一项创新功能VGA Hotwire显卡电压硬改套件,满足DIY改装乐趣的同时保障安全性。10Gbps英特尔全新Thunderbolt雷电接口也首次加入。5个PCI Express 3.0插槽,通过LucidLogix Virtu MVP 混合图形加速,提高了4路 SLI和AMD CrossFireX的性能。眼花缭乱的新特性,诠释了玩家国度Extreme主板的强中之强。Maximus&V Gene  Maximus&V Gene,供电多达12相,完整具备4条内存插槽,支持双卡SLI/交火,值得肯定。功能和性能方面,这款主板具备简单易用而且十分强劲的超频功能,有非常实用智能的ROG GameFirst网络优化功能,轻松提升性能、优化游戏体验。突破以往,采用小板型设计,专为小尺寸机箱定制。7当ROG主板遇上信仰护甲七、2013年:金属狂潮的LGA 1150时代这一代玩家国度加入了新成员  来到了四代酷睿时代,LGA 1150成为了当时接口新标准。随之而来的是八系芯片组的加入,此时ROG主板也平稳地进行进化,来到了Maximus&VI时代。华硕也进一步细分市场,推出了Formula、、Gene,还有崭新的Hero、Impact。Maximus VI Formula  Maximus VI Formula相比上一代,带来了采用独特的ROG导流装甲加金属背板设计,看起来非常独特、霸气,此外它还有CrossChill混合散热、SupremeFX Formula、m Combo II等多种硬件特性,以及声波雷达、游戏无延迟II、ROG 安全擦除、ROG Risk等特色软件应用。Maximus VI Extreme超频奖杯决定了实力  Maximus VI Extreme,依然为超越而生,更曾经在2013年
OC Main Event中凭借11战10胜的佳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具备无可比拟的超频优势。不仅是极致数字供电III特色用料和优秀的BIOS设计,还有好玩又好看的超频控制器,搭配顶级的高性能四卡SLI/交火支持,挑战终极跑分舍我其谁?Maximus VI Gene  Maximus VI Gene,虽然是ITX主板,极致数字供电III特色用料和LN2液氮超频模式的加入让这款主板具备了相当的超频可玩性,甚至可以扩展使用M6E的超频控制器,非常强悍,而另一方面,这款主板又保留了SupremeFX、声波雷达、GameFirst II等面向游戏玩家的设计,让这款主板也能适应游戏爱好者的需要,相当全能。  曾几何时,一块ROG主板是多少游戏玩家梦寐以求的装备。然而面对ROG动则三千四千的报价,有很多玩家都只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惊呆。同时,PC业界的萎缩也带动了主板的自强不息求生存,开创更多特色产品线才能吸引更多玩家,因此大家需要更平民的ROG主板。Maximus VI Hero,打响主流化的第一炮  这个背景下,华硕推出了Maximus VI Hero,定位贴近大多数玩家的ROG主板。拓展和散热方面相对M6G小板更有优势,相比M6E/M6F它的定价更加亲民,更适合游戏玩家的预算,而做工用料方面却很难得地保持了一致,加上出色的效能表现、易用的BIOS/软件和良好的音频/网络优化,绝对无愧主流游戏玩家的梦幻装备。Maximus VI Impact,原来ITX也能玩高端  另外,华硕还推出了Maximus VI Impact,它,作为历史上第一款高性能ITX主板而出现。原本我们以为的Gene已经是小主板的极限,但在ROG工程师的精心设计下,供电、I/O接口、散热支持等各方面都做得很足,兼容性和扩展性无人可比,而且还有特色的ME COMBO II扩展和丰富的应用支持,可玩性很强。绝无仅有的玩家级+ITX的设计,成为了当年的PConline年度评测的编辑选择奖。8“最强ITX主板”!他的名字叫M7I八、2014年:新瓶旧酒的LGA 1150时代  经过时间证明,Z97充其量是Z87的新瓶装旧酒的芯片组。但是,也无碍ROG继续推陈出新的动力。&&Maximus VII部分成员  2014年6月,宣布发布Maximus VII Gene、Maximus VII Hero和新款Maximus VII&Ranger 主板。同年八月,次旗舰级别的Maximus VII Formula以及ITX规格的Maximus VII Impact推出。但是,顶级的Maximus VII 却一直没有踪影。很明显,华硕这一举动就是向在Z97芯片组不作为而作出了表态:高端Z97没意思。完成不可能任务的Maximus VII Impact  Maximus VII Impact,继续沿用立体式PCB设计,以保持ITX迷你身材以及强大能力。8相数字供电,Wi-Fi/蓝牙与M.2扩展卡、SuperemeFX Impact II音频子卡完,成了众多ITX主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强ITX主板&的称号实至名归。Maximus VII Gene谁说小主板不能超?  Maximus VII Gene,是一款顶级的 Z97,还是首款亚光红黑双色PCB板。采用黑金电容、黑翼电感等特色顶级用料,延续红黑风格配色,并在散热片设计上进一步加强,外观更加酷炫,散热效果和耐用度也更强,可谓工业设计的精品。丰富应用,人性化界面,极速网络,惊艳音效,完善游戏保护。&Maximus VII Hero  Maximus VII Hero,继续沿用性价比本色。该板除了在供电上采用了高规格(60A黑翼电感和10K黑金电容的用料),在功能性上也有特色优势,Intel旗舰I218-V芯片,搭配GameFirst III网络带宽管理软件,可以更好的为玩家线上游戏、高清在线视频、P2P下载等应用服务,带来更流畅的网络体验。Maximus VII&Ranger  Maximus VII&Ranger是新一代产品,与Hero类似的定位,有意思的是无论从造型还是规格上看都和Maximus VII Hero几乎如出一辙。唯一明显的不同只有两处:供电电感改用凸点型,据说散热效率更佳;SATA 6Gbps接口从八个减少到六个。Maximus VII&Ranger,就是试探更低价格ROG的尝试。当然了,为了品牌形象,华硕自然不能玩得太&过火&。Maximus VII Formula  Maximus VII Formula,在没有Extreme后自然成为了9系芯片组最强的ROG主板。相比其他ROG的9系,自然具有最多特性。8相数字供电、导流装机、CrossChill混合散热设计都赋予了它硬件上强大的优势,足以应付发烧玩家们的各种折腾。而玩家国度的多种特色功能也是没有落下,KeyBot、M扩展、各种各样的板载接口和按键,又赋予了它多种多样的应用玩法。软硬件的结合体现出了华硕作为一线厂商强大的实力。9大信仰时代,玩灯是必须的,M7E九、2015年至今:信仰充值的LGA 1151时代  到了最近的Skylake时代,Z170芯片组是最高端的100系芯片组。 ROG,自然将侵略的目光投向了Z170。Maximus VIII家族  2015年,华硕的ROG玩家国度系列主板先后推出了Maximus VIII Hero、Maximus VIII Ranger、Maximus VIII Gene、Maximus VIII Impact,最顶级的Maximus VIII ,隔了一代后,终于回归。在2016年年初,Maximus VIII Formula也水落石出。Maximus VIII Ranger  Maximus VIII Ranger,作为最具价格吸引力的ROG主板,外观依然和Hero没有多大差别。仅仅在供电用料、SATA数目中有所差别,但是价格差了好几百块,这些拓展参数的节省但带来数百块的差别,对于很多注重性价比的玩家来说,肯定很有吸引力。Maximus VIII Hero  Maximus VIII Hero,相比上一代改进集中在了设计、灯光特效以及外形装饰和以及温控扩展,常规扩展能力依旧中规中矩。也许,华硕也觉得,到了这个年代,基本没什么可改可增加了,不然很容易出动上游产品的利益。Maximus VIII Impact  Maximus VIII Impact,作为最强ITX,继续堆料、堆配置,依然有豪华的竖立式供电模组和SupremeFX Impact III音效子卡。新一代的Maximus VIII Impact主要在接口上增加了Thunderbolt雷电接口、U.2接口、 Type-A和双面Type-C接口。但这些新接口的加入,也导致、USB数量的减少,同时老式接口则在新板上取消了。Maximus VIII Gene  Maximus VIII Gene,依然保留了Hero、Ranger的基本规格,但是更小的板型依然适合更多用户群。Maximus VIII FormulaMaximus VIII Formula是2016红点设计大奖获得者  Maximus VIII Formula,延续了ROG系列的高规格用料及做工,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主板的稳定性,在主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加装了ROG导流装甲,能有效增大平台承重,降低平台热量。除此之外,该主板继续强化了备受好评的信仰灯效功能,为用户提供了RGB灯带插针,使灯光变化更加随心所欲。值得一提的是,M8F主板更是2016红点设计大奖获得者。Maximus VIII Extreme  Maximus VIII Extreme,久违的它带来了众多改进。标配了OC Panel II的M8E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实时超频环境;外观方面,M8E延续了之前在M8H测试中提到过的信仰灯效系统,搭配ROG装甲,使平台外观霸气四射;规格部分,除了搭配3T3R高速无线网络模块以及原生USB 3.1极速接口之外,更是提供了性能出色的U.2接口。六代酷睿超频记录中,Maximus VIII占据了很大份量  顺便说一句,通过多年的变化,ROG在现在变得越来越保守,基本都是小修小补然后重新装上新的芯片组再放出去卖,比如改进声卡、改进软件、改进灯光与装饰等等。破而后立的气概,似乎在现在的ROG中已经难以找到。10最败家之眼:X79/X99系列 ROG十、2012年至今:壕气十足的时代X79: IV  在X58之后,似乎在统一CPU接口了,事实上Intel实在密谋新一代至尊版CPU的推出。那就是旗舰CPU,配套的芯片组就是X79。作为顶级领域的最佳表现产品线,ROG自然不会放过展示自家实力的机会。于是在2012年年初,在X79芯片组基础上推出了 IV 。 IV 将当时的i7-3960x超频到5.703MHz  全新的OC Key超频黑匣子不仅设计理念新颖,而且操作方式和可靠性都要比以往的超频设计更好,可玩度高,实用性强。显卡电压硬改套件虽然适用范围较窄,但是对于喜欢动手的玩家来说很实用。而超低温侦测、LN2模式、SlowMode模式和X-Socket接口则让主板在液氮超频方面占尽优势,加上用料更强劲的数字供电极限引擎II,让华硕 R4E成为当时硬件玩家的梦幻神器。&Rampage IV Formula  除了Extreme系列,ROG主板还拥有一款能够独领风骚的系列产品,那就是Formula系列。如果说R4E是为追求极限性能而生的话,那么Rampage IV Formula则是享受游戏快感的不二之选!作为华硕 R4E的简化+缩小版的它,独有的SupremeFX III音频解决方案,让游戏玩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相对便宜的价格,适合X79平台的尝鲜。&华硕 Rampage IV GENE  小主板,旗舰平台,似乎很难实现,但是对于注定超越别人的ROG来说肯定无达难度。mATX版型设计,支持插槽酷睿I7系列处理器,四通道DDR3 2400(超频)内存,主板同时采用SLI/CrossFireX on Demand 技术,无论是以Quad-GPU SLI或Quad-GPU CrossFireX进行组合都可以实现。华硕 Rampage IV GENE,成为了当时独行独往的经典。  一年后,随着-E旗舰CPU的推出,依然支持X79的特性方便了玩家升级。但是对于华硕来说,最好的展示时机怎能错过?在2013年华硕展示了最新的X79 ROG主板,具体的型号是华硕 Rampage IV Black Edition。Rampage IV Black Edition  一改以往一贯黑红配色,华硕 Rampage IV Black Edition全部采用了黑色主色调,颇有一种黑客的感觉。设有8个内存插槽,可支持高达64GB的内存容量(DDR3 2800MHz+,超频),并支持4路显卡(多GPU)配置,包括能够提供超稳定供电的Extreme Engine DIGI+ III极致数字供电III技术,以及音频效果能够与高端独立声卡相媲美的SupremeFX Black技术。&将i7-4820k处理器超频至6943MHz  只有响亮的成绩,才能突出其实力。华硕 Rampage IV Black Edition在X79平台上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譬如:将i7-4820k处理器超频至6943MHz,并将芝奇四通道DDR3内存超频到4072MHz。此外,ROG玩家国度RAMPAGE IV BLACK EDITION主板还配备了X79平台迄今为止最高的基准时钟(BCLK),即惊人的197.16MHz。一切,尽在激动人心的数字中。X99:Rampage V  2014年,Haswell-E的LGA 2011-3带来了新标准,必须配套新的X99芯片组使用。ROG的Rampage,也来到了第五代。  华硕 RAMPAGE V Extreme,再多的介绍语句也抵挡不了它的壕无人性。8条DDR4内存插槽,支持4路显卡PCIe 3.0&16+&8+&8+&8,支持液氮超频,各种扩展接口就不一一累赘了,看着密密麻麻的元件不得不佩服华硕的设计,各种特色功能小编也不用多介绍了。除了最强,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它了。AMD篇:2007年至今:玩家国度与AMD 的邂逅  我们知道,玩家国度主板的开山之作,Crosshair&&准星,就是基于AMD CPU的平台,采用的是 nForce 590 SLi芯片组。但是玩家国度诞生的时候,AMD就已经收购ATI了,导致NVIDIA在显卡领域直接与AMD竞争。NVIDIA也无心为AMD再做嫁衣。按理来说,华硕应该选择AMD自家的芯片组作为AMD平台玩家国度主板的延续。&NVIDIA 780a  但玩家国度没有这样做,虽然AMD当时的790FX芯片组已经足够强势到撑起AMD高端芯片组的半壁江山,但苦于SB600南桥性能不忧,华硕并未选择790FX+SB600作为第二代Crosshair的芯片组,而是选择了性能稍强一些的NVIDIA 780a芯片组作为Crosshair II Formula的核心。&Crosshair II Formula  Crosshair II Formula基本延续了玩家国度同时代固有的特色:CPU Level UP、Voltiminder 电压警示灯、SupremeFX II高清晰声卡、液晶POST显示屏、Hybrid SLI等。不过对交火不支持,使得玩家国度觉得有点不爽。加上NVIDIA无心恋战,从AM2+接口开始,AMD芯片组便以更低的功耗与更强的性能成功取代了NV芯片组在AMD处理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华硕还是终归得回到AMD芯片组阵营。  来到Phenom II时代,带来了的新接口,同时AMD带来了崭新的CPU的同时也展示了当时AMD平台最强而且最成熟的芯片组解决方案&&790FX+SB750。华硕也选用了790FX+SB750作为Crosshair III Formula芯片组,迎来了和AMD芯片组的第一次合作。&Crosshair III Formula  Crosshair III Formula是最后一款采用杂色风格的玩家国度主板,同时依然保留了玩家国度主板的优良传统&&超强超频性能。如X4 910超频到3.9GHz风冷毫无压力,可见它的实力。  在AMD 7系列芯片组逐渐垄断了自家处理器的80%市场之后,AMD高调推出了8系列芯片组,其中890FX也作为790FX的继任者继续扮演者AMD高端旗舰芯片组的角色,而玩家国度也针对这款芯片组推出了两款产品,他们就是Crosshair的第四代&&Crosshair IV Formula和Crosshair IV 。也就是说,Extreme首次在Crosshair系列出现。Crosshair IV FormulaCrosshair IV Extreme  8系列芯片组中的SB850南桥原生支持SATA 6Gbps,再加上第三方USB 3.0芯片的支持,Crosshair IV Formula在规格上很理所当然的超过了C3F等AMD产品,再加上ROG Connect以及RC Bluetooth等新颖的超频模式,让Crosshair IV Formula当之无愧的成为了AMD 8系列芯片组中的板皇级产品。Hydra Logix是Lucid Hydra混联芯片的软件控制器  Crosshair IV Extreme,再次刷新超越的概念。在Formula的强悍规格基础上,加入了Lucid Hydra混联芯片!这款芯片可以让原本单一的SLI和Crossfire模式更加多样化,使原本不能一起工作的N卡和A卡可以和睦相处,让已经不支持SLI的AMD芯片组主板又重新获得了支持。&Crosshair V Formula  2011年,AMD CPU迎来了推土机的时代,华硕的玩家国度 Crosshair 也来到了第五代。基于顶级芯片组FX + SB950设计的ATX大板,华硕 Crosshair V Formula依然做到了有强劲的供电设计,要有丰富的超频选项,要有充足的扩展空间。FX-8150搭配华硕这款主板可以轻松运行在4.5G频率下,超频性能不俗。  2012年,为了迎接打桩机处理器和Windows 8操作系统,华硕将旗下Socket 接口主板全线升级为R2.0版本,同时顶级的玩家国度Crosshair V Formula也华丽变身,取代以增强版的&Crosshair V Formula-Z&。Crosshair V Formula-Z  不同于之前某个换汤不换药的Z版本,Crosshair V Formula-Z的变化相当多,供电升级为Extreme Engine Digi+ II、最高支持2400MHz内存、SupremeFX X-Fi III声卡、增加ROG Connect开关以及GameFirst II等等,并获得了Windows 8认证。CPU史最高超频频率平台中,三个是来自Crosshair V Formula-Z目前CPU频率记录:8794.33MHz  Crosshair V Formula-Z之后,AMD平台再无玩家国度新主板。原因?很明显,AMD不给力,华硕无动力,否则何来超越?11总结:十年,品牌,信仰,它成功了十二、文末总结:与信仰无关&  十年,对于电脑硬件的历史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我们见证了电脑硬件领域的高低起伏、也见证了玩硬件的我们心态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玩家国度系列超越的心。  当大家依然为性价比拼命的时候,ROG已经带领我们走进了逆性价比的高端世界。当依然是我们心中的结的时候,ROG诠释了什么叫人人都是超频高手。当外界觉得玩硬件的都是土字当头的时候,红与黑的交替结成了艺术化的玩家之眼。  十年过去了,玩家国度已经成为了电脑硬件行业的标杆。或者说,成为了一种信仰。如果你没有信仰,那当你第一次接触玩家国度的时候,肯定会被深深吸引住。这就是玩家国度的魅力。  第十年,华硕用它来见证&&年度旗舰Rampage V Edition 10周年纪念主板,它在台北电脑展期间发布了(没错,以下都是最新的资料)。在这块旗舰的主板上使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让DIY玩家可以定制自己的主板,这块就是全宇宙最强的主板了!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到华硕旗舰主板的一脸霸气!有木有?有木有?  整块旗舰主板从外观上看,已经是霸气十足了,模块化的设计,更是让这块主板增添了不少亮点。至于这款主板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就是你可以随意的拆卸在主板上任意的外壳部件(你看到整体的那些黑色部分),根据官方的介绍,除了标配的这套全黑色的保护外壳外,官方还会推出其他款式的外壳给用户选购,至于具体的售价,官方尚未透露。作为旗舰的主板,PCB板上的用料绝对不可以马虎!  细看这块华硕的旗舰X99主板,上面一整排的芯片排列,可以看出这块主板超扎实的做工,感觉超频能力绝对是一流的!至于图上的芯片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到时候我们PConline评测室拿到样板评测的时候,我们在进行具体的介绍吧!CPU的部分,也配有了模块化的外壳进行了掩盖  作为全宇宙最强的旗舰主板,在配置上,当然就是非常给力的了,四卡交火?没问题;四通道DDR4?没问题;M.2接口传输?没问题;可不可以干上10核i7?没问题。只要你想到的最强配置,在这块主板上,都能胜任!这一大块黑色的东西,你们觉得有啥用呢?  其实这块旗舰的ROG主板,就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一块在显卡槽下方的黑色东西了,本来我以为是一个水冷装置,或者是什么风扇散热之类的!但是,根据现场同事与官方人员沟通所知!这块东西其实通俗来说,是用来装逼的!对!没错!就是用来装逼的!如果你不喜欢,还可以拆卸下来!,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块东西应该是有发光之类的,不然,当摆设也不好看啊!作为旗舰主板,接口部分的配置必须是高大上的!   在主板接口的配置上,作为一款旗舰主板,双网口的配备是必须的,5.1声道、光纤传输、无线WiFi、USB2.0、USB3.0、USB3.1、 Type-C接口样样齐全!一个都不会小,更多小编惊讶的地方在于,这块旗舰级的主板,居然配备了一个我们很多旧款主板所配备的PS/2接口,这个接口的设计。以上就是10周年纪念主板。  未来?我们一起期待!
PConline台北电脑展直播预告
5月29日-30日
6月3日-4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笔记本 雷电3接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