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装su6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安装的文件夹很清晰而且实在,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安装系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相关的所有问题(第1页)_育儿问答_宝宝树
相关的所有问题和优秀回答
1…共3750页
提问:(会以站短的形式发给她,同时公开为提问)CentOS&6.2&&64bits下安装CWP&的地球物理专业软件SU..(Ubuntu&linux&redhat&)
今天刚刚装上CentOS6.2,上手不是很熟练,以前曾经在redhat9.0和Ubuntu10.04下安装过su,感觉过程不是很复杂,但是今天在CentOS上装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学习之用。
SEISMIC UNIX
1.下载seismic unix
&&& 从下载当前的SU版本。我下载的是cwp_su_all_41_tar.Z
。具体存放在/home/tethys/cwp下。
&&& tar -zxvf
cwp_su_all_41_tar.Z&&&&&
######& 解压文件包。
&&&&在/home/tethys/cwp/下生成/src目录,seismic
unix软件的相关文件都在其下。安装说明Installation_Instructions和安装配置文件Makefile.config,需要认真阅读。
2、Makefile.config详解
Makefile.config配置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对Linux系统比较陌生。但为了学习seismic
unix只好硬着头皮了。我原来在Fedora下安装成功过,后来重装系统安装就有问题。这次在ubuntu8.04下,我反反复复的进行ubuntu系
统和seismic unix的重装,前后多周的时间,终于总结出必要的ubuntu和seismic
unix的配置。最主要的是,每一次重装,拿起笔详细记录下每一步,下次就能少犯错。总结出来,就成此文。
下面对Makefile.config中重点内容的个人理解,内有多多错误。为了方便说明,我只将重点保留(去掉前面的注释符号#)的行列出,自然相同内容的其它选项行就要注释掉(行首加#)。
ENDIANFLAG = -DCWP_LITTLE_ENDIAN
XDRFLAG = -DSUXDR
LARGE_FILE_FLAG = -D_FILE_OFFSET_BITS=64 -D_LARGEFILE_SOURCE
##### 否则seismic unix处理数据有大小限制
OPTC = -O3 -Wall -Wno-long-long -ansi
-pedantic -D_POSIX_SOURCE
##### 这一项要与cc编译系统相配
OPTF = -O -static -march=i686 -fno-automatic
-fno-second-underscore
#### 这一项要与fortran编译系统相配
下面这几项是最为复杂,主要是定义相关的头文件和库文件的路径。经过N次摸索后有两
个方法可以提供帮助。
A、在安装相应文件包时,或在“新立得”(Synaptic Package
Manager)中搜到相应的包,在“属性”(Properties)项目下的“安装文件”(Installed
Files)下有关于这个软件包详细的安装文件和目录。
&&& Synaptic
Package Manager--& Properties--&
Installed Files
B、通过特殊文件,搜索,找到这个文件的目录所在。比如Xm.h,libXm.a等。如果,在make过程中出错的话,会提示相应的文件,通过这些文件来找目录。
IX11 = /usr/include/X11
LX11 = /usr/lib/X11
IMOTIF = /usr/include
LMOTIF = /usr/lib
IGL = /usr/include
LGL = /usr/lib
IGLUT = /usr/include
LGLUT = /usr/lib
Makefile.config中其它项目,基本不需改动,根据提示选择就行。
先说Ubuntu和 linux redhat中,SU的安装过程。这两个版本的安装基本上相同。
ubuntu安装SU,则“(一)前期准备”为必须的;redhat安装可以跳过“(一)前期准备”,直接从“(二)修改环境变量”
(一)前期准备
1. 刚装上ubuntu后,首先需要将网络设置好,并选择合适的软件源。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ckup (备份当前的源列表,以便日後需要时恢复)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修改sources.list文件中源的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2. 预装7个软件包,即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11-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t-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glut3-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mu-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i-dev
sudo apt-get install gfortran
确保各种所需编译器都安装完毕,各种编译命令能成功运行。如gcc,g77。
(二)修改环境变量
1.修改.bashrc
在.bashrc中加入如下代码:
CWPROOT=/home/tethys/cwp
PATH=$PATH:$CWPROOT/bin
unset USERNAME
2.修改.profile
在. profile中加入如下代码:
#CWPROOT=/home/zhao/cwp
#PATH=$PATH:$HOME/bin:${CWPROOT}/bin
export CWPROOT=/home/ tethys
export PATH=$PATH:$CWPROOT/bin
unset USERNAME
3. source . bashrc
& sourcer .profile
4.检查环境变量设置
& & echo $CWPROOT;
1和2理论上讲,设置一个就可以,分系统不同而区别,当然,两个都设置来也不会出现问题。
(三)安装SU
将下载的SU压缩包(如cwp_su_all_42.tgz)加压缩到步骤二设置的环境变量/home/zhao/cwp下。(zhao为用户名)
文件夹,执行以下命令,遵照提示往下操作就行了.
make install (to install the basic set of
make xtinstall (to install the X-toolkit
applications)
make finstall (to install the Fortran
make mglinstall (to install the Mesa/
Open GL items)
make xminstall (to install the Motif
application)(nonessential)
make utils (to install libcwputils)
(nonessential)
3.安装完毕后,进行测试
suplane|suxwigb &
(|为管道符号,表示数据流动,加&表示放到后台执行)
如果出现以下图形便恭喜你安装完成了。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图片,执行以下命令:
    source . profile
    csh执行: source .cshrc
然后再执行
suplane|suxwigb
   如果这次出现图形,则重启计算机,以后就可以爽快的使用了.
CentOS6.2&
64位下安装SEISMIC UNIX
1、配置环境变量
和上面的过程一样,修改.bashrc文件,然后source
之后用echo $CWPROOT echo $PATH 检查即可
centos的~/.bashrc在/home/tethys/目录下,直接gedit
~/.bashrc即可在弹出窗口中添加环境变量。
2、查看seismic unix所需的软件或库
& 在seismic
unix安装包中的makefile.config配置文件中明确注明了每一步安装所需要的代码。
# make install (to install the basic set of
# make xtinstall (to install the X-toolkit codes)
# make finstall (to install the Fortran codes)
# make mglinstall (to install the Mesa/ Open GL codes)**
# make xminstall (to install the X-Motif codes)*
* Note: You must have the Motif Developer's package to install
these codes.
# This is not the same as the "Motif Window Manager". Many
# use the Motif Window Manager without providing libXm.a and
# These items are not essential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 and may be bypassed. (Also, you may substitute Lesstif, for
# ** The Mesa/Open GL codes require the Mesa package
# Note also: That * and ** are not necessary for the majority of
# operations and can be safely omitted, if you have trouble
# installing them.
3、进入到src
文件夹,依次执行以下命令若有错误,在插入的安装光盘的路径/media/CentOS_6.2_Final/Packages下进行查找缺少的软件包,进行安装,然后再执行刚才未完成的安装命令。
例:错误出现cannot find -lm 即为缺少the static
versions of glibc.
在/media/CentOS_6.2_Final/Packages下查找对应的软件包,yum search
yum install glibc-static.x86_64
yum install glibc-static.i686
我的系统为64位的,故执行yum install
glibc-static.x86_64&
依次进行解决出现的错误,直到执行完成以下步骤没有出现错误为止。
make install (to install the
basic set of codes)
make xtinstall (to install the X-toolkit
applications)
make finstall (to install the Fortran
make mglinstall (to install the Mesa/
Open GL items)
make xminstall (to install the Motif
application)(nonessential)
make utils (to install libcwputils)
(nonessential)
4、安装完成,测试(同上)
suplane|suxwigb &
(|为管道符号,表示数据流动,加&表示放到后台执行)
如果出现以下图形便恭喜你安装完成了。如果没有出现以上图片,执行以下命令:
    source . profile
    csh执行: source .cshrc
然后再执行
suplane|suxwigb
   如果这次出现图形,则重启计算机,下次启动时则正常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CentOS6.2安装USB无线网卡教程(附无线网卡配置文件)
- 绿茶文章中心
&&&&&&&&&CentOS6.2安装USB无线网卡教程(附无线网卡配置文件)
CentOS6.2安装USB无线网卡教程(附无线网卡配置文件)
作者:佚名
来源:绿茶软件园
CentOS6.2系统如何安装USB无线网卡?其实在6.2下安装无线网卡的方法和CentOS5.6的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在CentOS6.2下安装后,右上角会自动出现NetworkManager,而CentOS5.6需要手动配置才会出现。下面绿茶小编教大家在CentOS6.2下安装无线网卡的方法。
CentOS6.2安装使用USB无线网卡:
1.查看机器的无限网卡型号等信息
因为是USB接口的,所以,命令是
这主要还是看你的无线网卡的硬件信息啦,我的是RTL 8188SU,上百度去搜索驱动并下载。在linux下面实在不知道怎么下载的,就找台windows的机子,下载完后拷贝到U盘里,然后接到linux机子下面,然后输入命令#cd /media去查看,如果文件夹名称有空格,没关系,用*代替就可以了。
2.解压并安装驱动
#tar vxpf rtl*.tar.gz
#make install
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make后提示错误,应该是编译软件没安装,就不管了,直接重装系统,重装后将系统开发软件都装进去了,学习嘛,没办法,不然要一个个去查找安装,而且还没联网,不能yum安装。执行命令后会在此目录生成一个名为8712u.ko的驱动文件。
3.将驱动文件拷贝到驱动模块目录
#cp -p 8712u.ko /lib/modules/2.6.18-128.el5/kernel/drivers/net/
据说也可以放在wireless目录下,这个wireless文件夹也是在/lib/modules/2.6.18-128.el5/kernel/drivers/net/ 里面的。
4.加载驱动模块
#insmod /lib/modules/2.6.18-128el5/kernel/drivers/net/8712u.ko
或输入此命令:#modprobe 8712u.ko
5.查看模块是否加载成功
#lsmod | grep 8712u
[root@localhost net]# lsmod | grep 8712u
这个时候驱动已经安装成功,打开系统--管理--网络 对话框,仍然看不到无线网卡的信息,于是执行命令:
#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art
注意大小写哦,linux对大小写是有区分的,执行完此命令后,右上角就出现连接图标,点击查看并选择要接入的SSID,输入密码即可。
系统由原来的6.2升级到6.3后USB无线网卡驱动自动丢失,依照上面的步骤重新make make install一遍,发现/lib/modules/2.6.18*文件夹已经没有了,将8712u.ko复制到 /lib/modules/2.6.32-220.23.1.el6.i686/kernel/drivers/net/ 下,再加载驱动模块,无线网卡就可以使用了。
centos6.2文本界面下的无线网卡配置文件: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touch ifcfg-Auto_TP_Link_P //假如没有此文件,则需要建立
vi ifcfg-Auto_TP_Link_P //编辑文件
ESSID=&无线路由器的名字&
MODE=Managed
KEY_MGMT=WPA-PSK
TYPE=Wireless
BOOTPROTO=none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yes
IPV6INIT=no
NAME=&不知道此处是什么,这里把ESSID填在此处了,反正能上网就行&
UUID=cc7fed62-f-b7c3-a80d3e4c7be6
ONBOOT=yes
IPADDR=192.168.1.2
GATEWAY=192.168.1.1
DNS1=192.168.1.1
DNS2=202.96.128.86
DNS3=202.96.128.166
last_connect=
还有一个文件:keys-Auto_TP_Link-P
文件内容:WPA_PSK=&无线路由器的连接密码&
想要学习centos的朋友一定要学习,这个很重要的哈。
绿茶小编猜你还喜欢:
本类推荐本类排行
热门软件热门标签Linode VPS 上 CentOS 6 安装 LAMP + phpMyAdmin 记录 | 水景一页
Haoxian Zeng's personal website
您在这里:
Linode VPS 上 CentOS 6 安装 LAMP + phpMyAdmin 记录
购买 Linode VPS 之后,花了差不多 5 天时间才配置好 LAMP (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服务器。虽然 Linode 上面的知识库非常的详细,可由于时效性等原因,总有些针对特定问题的疏漏。下面详细记录了在 CentOS 上配置安装 LAMP + phpMyAdmin 服务器环境的步骤,以备后查。
用 Visa 信用卡 还是非常方便的:选择套餐计划 – 注册 – 选择服务器位置并付款(输入信用卡信息)。
然后部署系统:
(登录)进入控制中心 – 进入 Dashboard – Deploy a Linux Distribution
选择 Linux 发行版(Distribution) – 设定磁盘大小(单位 MB)- 选择是否使用交换空间(swap) – 设定 root 密码(以后还能改)等,然后点击 Deploy 就开始安装系统了。
这些操作都是一目了然的,没什么难度,特别是 Linode 还有详细的。可是配置 LAMP 服务器就比较费事了。虽然网上有不少一键安装的快捷编译安装脚本,Linode 也提供了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安装脚本(在选择 Linux 发行版的时候,选择框右边就有 Deploying using StackScripts 的提示),可我还是倾向于自己把这些过程走一遍。
下面把配置 LAMP + phpMyAdmin 服务器时候所做的记录整理一下做个总结,从使用 Putty 等 SSH 远程登录软件连接到 VPS(详见 )之后开始记述。
快捷阅读目录
0 系统运行环境
Linux Distribution: CentOS 6 32bit
RAM: 512MB
Disk Space: 20GB
建议内存不小于 1GB 的安装 64 位系统,比如因为。
切记:因为系统不同,指令可能有所不同;硬件不同,配置方式也可能有些不同。强烈建议实战前现在自己的电脑上用 VirtualBox 之类的软件创建个虚拟机先练练手。可参考。
1 基本设置
这一部分参考 Linode 知识库 – 参考资料 1。
1.1 设置 HOSTNAME
echo "HOSTNAME=cnzhx.net" &&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 "cnzhx.net"
我给设置成自己的主域名了。其实别的也可以,比如 CnZhx。
1.2 配置 vim
注意:如果系统中没有安装 vim,可以试试看 vi,只是没有 vim 好用和好看罢了。如果没有 vim 自然就直接跳到下面的 1.3 了。
或者先安装 vim 也行:
yum -y install vim
使之彩色显示代码,同时还支持行号标记和鼠标定位。编辑 vim 配置文件,
vim /etc/vimrc
从键盘输入 i 进入编辑模式。按 PgDn 到文本最后,在末尾分三行输入:
set mouse=a
从键盘输入 Ctrl+c,然后输入 :wq 保存、退出。
1.3 更新 HOSTS 配置文件 /etc/hosts
这个文件的作用跟 Windows 中的 HOSTS 类似,可以给本地系统直接解析域名,这里设置了之后,这个系统访问 cnzhx.net 就不需要访问域名解析服务器了。
vim /etc/hosts
打开编辑。
在最后添加
12.34.56.78 cnzhx.net
保存退出。
1.4 配置网络
其实一个服务器就相当于一台个人电脑,只不过呢,IP 地址是固定的公网的 IP。因而可以在自己的域名管理系统那里将域名的 IP 指定为这个特定的 IP,然后别人就可以通过域名访问到这个 IP 地址所在的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器会做转换)。
然后这个服务器上安装了 Apache + MySQL 就可以提供网站服务了。
默认情况下,Linode VPS 使用 DHCP 来配置网络,这样做需要 VPS 运行 dhcp 客户端进程来从主控制台获取本 VPS 的 IP。当然会浪费一些资源了(CPU和内存),而且还需要开放 63 端口。所以这里采取静态网络配置来避免这些问题。
网络配置与选择的 VPS 服务商的配置有关,一般都会有说明的。
如果要增加 IPv6 支持,请参考 。
从 Linode Manager 中的 Remote Access 标签页中可以获知自己 VPS 的网络配置信息。比如我的:
Public IP: 12.34.56.78
Default Gateways 12.34.56.1
DNS Resolvers 74.207.241.5
74.207.242.5
修改 DNS 解析设置:
vim /etc/resolv.conf
按照上面的 DNS Resolvers 对应录入
nameserver 74.207.241.5
nameserver 74.207.242.5
nameserver ::2
nameserver ::3
options rotate
保存并退出。
然后配置静态 IP(如果使用了 DHCP 自动获取 IP 则可以跳过此步骤直接到 1.5 继续):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Configuration for 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 暂时不启用 IPv6
IPV6INIT=no
# This line ensures that the interface will be brought up during boot.
ONBOOT=yes
# eth0 - This is the main IP address that will be used for most outbound connections.
# The address, netmask and gateway are all necessary.
IPADDR=12.34.56.78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2.34.56.1
保存并退出。
因为 DHCP 已经不需要了,可以使用 chkconfig –list 命令查看 dhcp 相关服务的状态,然后停止它们。甚至可以删除相关软件包:
yum remove dhcp
重起 VPS 即可生效。
将香港时区文件设置符号链接到 localtime
ln -sf /usr/share/zoneinfo/Hongkong /etc/localtime
echo "ZONE=\"Asia/Hong_Kong\"" & "/etc/sysconfig/clock"
更详细配置说明请参考:。
2 安装 LAMP
2.1 先更新系统
yum update
2.2 安装并配置 Apache 网络服务器
yum install httpd
备份配置文件(建议对于所有的配置文件,做任何更改前都先备份一份,以便应对未知错误)
cp /etc/httpd/conf/httpd.conf ~/httpd.conf.backup
因为默认情况下,位于 /etc/httpd/conf.d/ 目录下的所有以 .conf 结尾的文件都会被读取,并按照字母顺序加载做为 Apache 的配置,所以增加虚拟主机的时候,实际上不需要修改 /etc/httpd/conf/httpd.conf,而是在 /etc/httpd/conf.d/ 下新建一个配置文件来配置虚拟主机。
配置虚拟主机(/etc/httpd/conf.d/vhost.conf )
vim /etc/httpd/conf.d/vhost.conf
输入下面的内容(# 号后面的改行内容是注释):
修订 &#.02.13:
1. 接受网友建议:注释掉了一些在 httpd.conf 中已经有的全局设置,下面代码中用红色 # 号注释掉的行。
2. 去掉了 &Directory& 与 &/Directory& 之间的 Options 后面的 Indexes。
3. 下面有路径中使用了域名 cnzhx.net 来做文件夹的名字,只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域名,无它意。
4. 在服务器上一行行输入还是挺麻烦的,可以在本地编辑好了,然后通过 ftp 上传过去(
就挺好,有中文界面,还支持 ssh 登录(选择 sftp 模式即可))。
Listen 2082 # 为了以后安装 phpMyAdmin 的时候用,也可以是别的端口,如 4444
NameVirtualHost *:80
NameVirtualHost *:2082 # phpMyAdmin
# cnzhx.net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ServerName cnzhx.net
ServerAlias www
DocumentRoot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Directory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All # 这样设置就可以在网站文件的目录中使用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ErrorLog /srv/www/cnzhx.net/logs/error.log
CustomLog /srv/www/cnzhx.net/logs/access.log combined
#ServerSignature Off
&/VirtualHost&
&VirtualHost *:80&
ServerAdmin
ServerAlias test
DocumentRoot /srv/zhx.net/public_html
&Directory "/srv/zhx.net/public_html/"&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All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ErrorLog /srv/zhx.net/logs/error.log
CustomLog /srv/zhx.net/logs/access.log combined
#ServerSignature Off
&/VirtualHost&
# phpMyAdmin,访问地址:http://12.34.56.78:2082
&VirtualHost 12.34.56.78:2082&
ServerAdmin
DocumentRoot /srv/www/phpmyadmin/public_html
#&Directory "/srv/www/phpmyadmin/public_html/"&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ErrorLog /srv/www/phpmyadmin/logs/error.log
CustomLog /srv/www/phpmyadmin/logs/access.log combined
#ServerSignature Off
&/VirtualHost&
虽然配置文件写好了,但是还不能启动 httpd 进程,因为上面设置的各个文件夹(网站目录)还没有创建。
创建各个虚拟主机的文件夹
mkdir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p
mkdir /srv/www/cnzhx.net/logs
mkdir /srv/zhx.net/public_html -p
mkdir /srv/zhx.net/logs
mkdir /srv/www/phpmyadmin/public_html -p
mkdir /srv/www/phpmyadmin/logs
现在可以启动 Apache 进程 httpd 了
/etc/init.d/httpd start
如果已经做好了 DNS 域名解析,现在用浏览器打开域名应该能够看到 Apache 的测试页面。
为了能够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 Apache 服务器,需要运行下面的指令:
/sbin/chkconfig --levels 235 httpd on
然后重新加载 httpd
/etc/init.d/httpd reload
或者重新启动 httpd
/etc/init.d/httpd restart
2.3 安装和配置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
2.3.1 安装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2.3.2 加入随系统启动
/sbin/chkconfig --levels 235 mysqld on
2.3.3 启动 mysql 守护进程(mysqld)
/etc/init.d/mysqld start
2.3.4 安全配置 MySQL
使用 MySQL 内建的安全配置脚本进行配置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这里需要配置 mysql 根用户和密码、清除其他用户、清除不需要的数据库等。然后使用 MySQL 的 root 帐户(不同于 Linux 的 root 帐户)登录进去
mysql -u root -p
输入密码后回车,可以看到命令提示符变为 mysql&
创建一个新数据库给 WordPress 用(这里取名为 wordpress,也可以用别的名字)
创建一个新用户,并将该数据库的权限赋给他(这里只是举例,用户名为 newdbuser,密码为 dbuserpassword)
grant all on wordpress.* to 'newdbuser' identified by 'dbuserpassword';
退出数据库
其它的先不做了,回头用图形界面的 phpMyAdmin 来做。
2.4 安装和配置 PHP
yum install php php-pear
确保配置文件 /etc/php.ini 中有下面的语句(某些数值可以后再调整):
error_reporting = E_COMPILE_ERROR|E_RECOVERABLE_ERROR|E_ERROR|E_CORE_ERROR
display_errors = Off
log_errors = On
max_execution_time = 300
memory_limit = 32M
register_globals = Off
2.5 安装 php-mysql
为了在 PHP 中使用 MySQL,还需要安装这个 php5-mysql 包:
yum install php-mysql
3 安装和配置 phpMyAdmin
Remi 安装源上有最新的 PHP、MySQL 以及 phpMyAdmin 的 Yum 安装包,可以方便安装、更新。但是正在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 CentOS 6 上的软件包可能版本要求不一样,所以使用 Yum 安装源优先级插件来进行控制。
3.1 安装使用 Remi Repository
选择合适的源地址来安装,参考方法:
3.2 禁用 Yum Priorities 并执行系统升级
(已不需要 priorities 插件,见 ,)
yum update
3.3 安装phpMyAdmin
yum install phpmyadmin
嗯,前面已经打好基础了,所以这里就是这么简单。
phpMyAdmin 的默认安装目录是 /usr/share/phpMyAdmin,同时会在 Apache 的配置文件目录中自动创建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etc/httpd/conf.d/phpMyAdmin.conf (区分大小写)。在这个配置文件中有设置:
Alias /phpMyAdmin /usr/share/phpMyAdmin
Alias /phpmyadmin /usr/share/phpMyAdmin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绑定到 Apache 服务器上的任何域名访问 phpMyDdmin。比如这里可以通过 cnzhx.net/phpmyadmin 或者 cnzhx.net/phpMyAdmin 访问。但是这样一来,phpMyAdmin 的内容就与网站内容混到一起了。所以,为了使用习惯的地址加端口的模式,即 IP:port/phpMyAdmin 的链接形式访问 phpMyAdmin,加 # 注释掉上面的 Apache Alias 规则(在上面每一行 Alias 前面加上 # 号),并在
allow from ::1
那一行的后面另起一行输入
Allow from All
保存退出,使之可以从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如果本地电脑是固定 IP 的,为了安全,也可以将上面的 All 改为本地电脑的 IP。咱的 ADSL 就不好享受这样的待遇了。
因为在前面创建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etc/httpd/conf.d/vhost.conf 的时候已经为 phpMyAdmin 配置了一个端口为 2082 的虚拟主机,只能通过该虚拟主机(端口)访问 phpMyAdmin。因为 /srv/www/phpmyadmin/public_html 配置为 phpMyAdmin 的虚拟主机目录,为该目录创建软链接到 phpMyAdmin 安装目录(/usr/share/phpMyAdmin):
ln -sf /usr/share/phpMyAdmin /srv/www/phpmyadmin/public_html
修改 phpMyAdmin 的配置设置
vi /etc/phpMyAdmin/config.inc.php
找到其中的如下代码段:
$cfg['Servers'][$i]['auth_type'] = 'cookie';
$cfg['blowfish_secret'] = '随便填上一串乱七八糟的字符即可';
按照上面的提示填写 blowfish_secret 字符串。其他的不用修改,保存并退出。
3.5 重起 Apache 使配置生效
service httpd restart
该指令在这里等同于
/etc/init.d/httpd restart
现在就可以通过 ip:port/phpMyAdmin (将 IP 换为 VPS IP,端口为 2.1 中设置的 phpmyadmin 的虚拟主机端口,注意大小写)访问 phpMyAdmin 了。
使用前面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3.4 中 grant 语句中包含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phpMyAdmin。
然后还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对 phpMyAdmin 的行为进行配置,请参考我写的另一篇文章:。
3.6 重新开启 YUM 源优先级插件
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用到 YUM 源优先级插件,之所以先安装这个插件,就是为了在这里再重新开启这个插件,以防止以后不小心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
重新修改其配置文件,将 enabled=0 改为 enabled=1,保存退出。
4 创建一个新帐户以访问网站文件
因为按照本文的安装方法,Apache(httpd 进程) 的运行用户为 apache,不做改动的话,WordPress 的运行用户也就是 apache 了。访问服务器的时候虽然可以用 root,但是安全起见,最好禁止 root 用户远程登陆服务器,(修改)而 http 服务的用户 apache 又不能用来登录并管理服务器,所以这里新建一个普通用户用于远程管理网站文件,而管理服务器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用户登录后 su root 来执行。
并将网站文件夹的所有者(owner)改为新建的这个用户(修改,但是这么做有个极大的缺点就是,运行网站,比如 WordPress,的用户 apache 对网站没有完全权限而不太方便,这个在本小节结尾处有提供解决方法。)。
4.1 增加新用户
useradd username
这里只是举例,使用 username 做为用户名,下同。Linux 中的用户相关操作可以,有关于 useradd、passwd 等指令的介绍。
4.2 为新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password
4.3 修改 /srv/www/ 的子目录和文件的属主和组为新用户(username)及其组(username)
chown -R username:username /srv/www/*
-R 表示递归操作所有子文件夹。
4.4 上传网站文件
使用新创建的用户,通过 FileZilla(或其它 sftp 软件)登录服务器,将网站文件上传到前面设置虚拟服务器时设定的文件夹,这里:
cnzhx.net 的文件位于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目录下;
<zhx.net 的文件位于 /srv/zhx.net/public_html 目录下。
4.5 文件及文件夹权限设置
根据这一段时间实践的经验,要使 WordPress 可以正常运行,分两种情况:
如果文件及文件夹的属主是 apache,只需要文件 644,文件夹 755 的权限;
如果文件及文件夹的属主不是 apache,则需要文件 664,文件夹 775 的权限。
使用 WordPress 的时候需要上传附件、更新插件或者 WordPress 本身等操作,这些操作需要对特定的某些文件、目录有写入权限。有 2 个解决方案:
1、(修订 &#-02-29)接受网友建议,安全起见,在更改文件/文件夹属性(chmod 操作)的时候,不使用 2775 而是用 775。其中前面的 2 表示使文件/文件夹所属组(及其成员)拥有该文件/文件夹所有者(属主)的相同权限。这样做虽然很方便,但是毕竟会有不小的风险。如果已经按照之前的方法操作,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修正后再重新设置。修正命令:
进入网站根目录,以本文为例:
cd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所有文件夹属性修改为 775
find -type d -print0 |xargs -0 chmod 775
将所有文件的属性修改为 664
find -type f -print0 |xargs -0 chmod 644
2、强烈不推荐使用下面的第 1 种方法。实际上,因为 apache 这个虚拟用户本身的权限就很小,即使按照之前的方法操作也不会有多大安全问题,但前提是没有用 root 帐户来管理网站文件。
方法 1:(修改,简单起见推荐这种设置)在 WordPress 后台可执行一切更新插件或 WordPress 本身的操作,可上传附件,可使用 WPSC 等缓存插件,等等等等。这就要求赋予 apache 用户比较大的权限,可如下操作(以 cnzhx.net 一个网站为例):网站文件的属主仍为刚才创建的用户 username,但是将网站文件所属组改为 apache 的组 apache(修改)直接将该网站文件夹的所有者和组都改成 apache,但是将新建的管理用户增加到 apache 组并使该组有 2775 的权限(也许可以是 2770),即,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以及新建的文件夹和文件都对用户 apache 和组 apache 完全可读可写可执行。顺次输入命令,
cd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
chown -R apache:apache *
chmod 2775 -R *
usermod -a -G apache username
最后一行指令将用户 username 添加到 apache 组中。
重起 Apache 服务(service httpd restart)使之生效。
方法 2:推荐。保守一点的方案是,仅保证 WordPress 后台可以上传附件,使用 WPSC 等缓存插件,而更新插件和 WordPress 的操作通过 ftp 上传更新文件的方式来进行:仅仅修改受影响的部分文件夹的所属组属性即可。(修改)这样比较麻烦的就是,通过 WordPress 后台上传的文件会是 apache:apache 的所有者和组,如果要通过 SSH 进行 ftp 登录和修改就需要先修改为 apache:username。进入 WordPress 安装目录的 wp-content 目录中:
cd /srv/www/cnzhx.net/public_html/wp-content/
首先为了保证上传附件功能,修改 uploads 文件夹以及其子文件夹和文件的属性(属主改为 apache,组不变:
chown -R apache:username uploads
chmod 755 uploads
如果 uploads 文件夹中已有原先建立的一些文件,还需要执行如下操作:
继续进入 uploads 目录
cd uploads
修改该文件夹中的其它文件属性
find -type d -print0 |xargs -0 chmod 755
find -type f -print0 |xargs -0 chmod 664
其次,如果是 WordPress 多站点模式,还需要按照同样的方法修改 /wp-content/blogs.dir 目录属性:
# 接着前面的操作,返回上一层目录 wp-content
# 修改 blogs.dir 文件及其子文件夹和文件的属主和组
chown -R apache:username blogs.dir
# 修改 blogs.dir 文件夹本身的权限
chmod 755 blogs.dir
# 进入 blogs.dir 文件夹
cd blogs.dir
# 修改其内部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属性
find -type d -print0 |xargs -0 chmod 755
find -type f -print0 |xargs -0 chmod 664
这里,为了让服务器用户 username 可以使用 ssh 修改由 apache 创建的文件,还需要将 username 添加到 apache 组中:
usermod -a -G apache username
( 新增,参考 。)
第三,为了使
可创建缓存文件,在 wp-content 目录下新建文件夹 cache,并同样修改属性:
mkdir cache
chown -R apache:username cache
chmod 755 cache
不过,如果要安装 WPSC,还是需要按照其提示做一些操作的。
5 优化及安全
安装完服务器,进行了基本的配置之后,下一步就该考虑安全和优化问题了。进行基本的安全设置非常有必要,这样可以避免被人“无意”中入侵。
请分别参考下列系列文章:
个别地方的更新说明就放在原地,较大范围的更新说明放在这里。
修改了第 4 小节中的内容。
简单来讲,方法 1 让 WordPress 有很大的权限,因为它只要运行就可以修改网站文件夹的所有内容,方便,但是有风险(比如恶意插件或主题可以修改 WP 的代码);方法 2 只让 WordPress 对通过 WP 后台上传的文件的存放目录具有“写入”权限,它就不能随意修改其它 WordPress 源代码,但是有需要的时候就得麻烦我们自己手工修改了。
增加优化及安全一节内容,以及局部的影响不大的小修改。
将文中用到的原日本节点的 IP 更改为的 IP,虽然仅仅是举个例子,可用别人的 IP 毕竟不太好;
增加 IPv6 支持。
7 参考资料
WordPress Codex:
如果各位网友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发表于。永久链接:&#60;&#62;。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及相应链接。
标签 ,,,,,,,,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DocumentRoot 后面的路径是不是写成一样的了?还有 Directory。
如果确认没弄错,可以将你的配置发到我邮箱里我看看。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引用通告:
订阅 &#038; 关注
近期评论发表在《》欢迎优雅的广而告之 :D发表在《》对不起,回复晚了。这两天电脑出了点状况,马不停蹄的倒腾呢。
你说的匹配具体是指的什么啊?成尚枫格发表在《》该表格 在手机端是不是不能自动匹配出来发表在《》再来学习一边。。发表在《》谢谢支持 :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入su的图片不清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