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朋友圈看见轻松筹求助信息的,朋友家有苦难,慈善法之后还能发轻松筹吗?

05-25?05-24?05-19?05-18?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表明东楚网立场。
Copyright ◎ 黄石市东楚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 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传媒集团 电 话:
鄂新网备1101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1004 网站建议浏览分辨率如何让更多人在轻松筹里面给大病患者捐款?我的朋友圈太小!跪求答案_百度知道按公司简称
按股票代码
按企业行业
按发布日期
按关 键 词
按发布地区
按文章标题
&您的位置: >& 新闻浏览
慈善法不限制个人救助,有困难求救属正当行为&&
17:29&&&& 来源:商业电讯
&&&&明星微博受骗事件屡见不鲜,大多因爱心捐款杳无音讯。每次时间过后都会引来众多网友议论纷纷,而随着新慈善法的出台,其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便是个人求助本身属于合法行为吗? &&&&历经十余载,我国首部慈善法终于诞生 &&&&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表决高票通过了慈善法,并宣将于9月1日开始施行。 &&&&自古以来,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便是我国中华民族一直传承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论地区、亲疏、性别、年龄,总是一人患难,众人相帮。就如08年汶川地震、15年天津爆炸......而慈善法的出台,正是为慈善组织、志愿者、捐赠人提供了一个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绿色保障,也为我国的慈善事业迎来了从无法可依转变为有法可依的新局面。 &&&&切莫混淆&募捐&与&求助& &&&&本届两会期间,秘书处法案组副组长阚珂针对新出台的《慈善法》有提到:个人不可以公开募捐,但是并未禁止个人求助。 &&&&&网络上个人遇到困境,或亲友遇到困境,或非亲非故的人遇到困境,都是可以发出求助的。从法律上来讲,这不是募捐也不是捐赠,而叫赠予,适用于民法和刑法的规定。而在《慈善法》中规定的募捐,是基于慈善宗旨,为不特定公众利益开展的慈善活动,是以慈善为目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金锦萍在解读《慈善法》中讲道。 &&&&而因网络骗捐一事,引发网友热议个人求助本身是否属于合法行为的话题,便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个人求助不受慈善法所约束。最近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来自轻松筹的救助项目尚属此类。 &&&&个人求助,引发我们的深层思考 &&&&个人求助属合法行为,所有有困难的人都可以通过&求助&的方式获得帮助。比如说,现在有人得了大病,医疗保险还没有跟上,那他个人发出求助之后就能够得到帮助,其实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是非常利好的。而一些比较大比较合规的众筹平台,便成为了需要获得帮助的人群的一剂助力。就如徐永光所言:&个人有困难可求助,这条开放是《慈善法》一大贡献,对私益的人和人的互助,馈赠性质的这样一个救助,不做规范,非常好。& &&&&但相对的,个人求助的合法性,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便利时,也使那些网络骗捐的骗子有机可乘,这令捐赠者处于两难境地。此时,便需要支持慈善事业类的平台出现,为寻求帮助的人们的提供平台,对其求助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使捐赠者安心、放心,不让爱心蒙尘。 &&&&新慈善法它依法规范了全社会的慈善行为,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依法治善的时代,同时,也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与慈善组织的蓬勃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5号北发大厦B座1层  邮编:100088 电话:010-0 传真:010-
商业电讯网 Business Press Release Newswire
版权所有 北京商讯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以来,“轻松筹”等网络众筹爱心募捐平台风靡微信朋友圈,古田人的朋友圈也不例外,有时候甚至每隔不到几天就会在朋友圈看到不同的“轻松筹”信息。  16小时,7000多人参与,30万元爱心款。  善款筹集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小书(化名)的想象。今年3月,在福州某大学念书的小书被确诊为白血病后,面对巨额医疗费一筹莫展。近日,他的家人将相关情况发上“轻松筹”平台,并经小书的朋友圈转发,获得了大量关注。  多位市民告诉记者,微信朋友圈几乎每日都会出现来自众筹平台的求助信息,其中以轻松筹数量最多。据了解,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募爱心款,已成一时风潮,通过社交软件传播,筹款速度之快也远超其他渠道。截至今年3月,轻松筹注册用户超2500万,众筹项目每天3000多个,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事件:求助人用爱心款做“法事”  “如果是熟人转发的,并说明是亲友求助,较有可信度。”市民黎先生表示,但很多信息已经过N手转发,“担心爱心被骗,我只能选择无视。”  近年来,公益众筹的兴起,的确帮助了不少人。但其快速生长且长期处于法律、监管空白地带,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以轻松筹为例,最近频频爆出负面新闻。去年12月,广东佛山卢兆泉在轻松筹上为女儿筹集治疗费约10万元。遗憾的是,孩子因治疗无效去世,卢兆泉用剩余善款中的1.3万元,和妻子一道去西藏为女儿“做法事”。今年春节期间,卢兆泉在朋友圈晒出马来西亚度假照,更是引发轩然大波,不少捐助人直呼“被骗”。    根据官网显示,轻松筹由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网友可在该平台上发起筹款或者捐款。  不知何时这些链接已经挤占了朋友圈:    每一个“轻松筹”都指向一个重大疾病的故事,  每一个标题都让人揪心不已,  点进去看,  每一篇内容都让人触目惊心……  日前,记者梳理市民、网友对轻松筹的几大质疑,并采访了该平台有关负责人,其一一作出回应。    质疑一:如何保障求助者信息真实?  记者从小书家人处获悉,只需将身份证明,以及加盖医院公章的病历、诊断书等资料拍照上传,审核通过后即可发起募捐。为此,网友表示,这些资料都可能是伪造的,轻松筹如何审核以辨真伪?轻松筹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与公安机关有合作,可验证身份证明和病情证明是否对应,此外,众筹结束后,必须是求助人本人才能提款,若代为提款,须出具委托信、担保函等材料。  然而这让网友们认为不够严谨。“没有任何医院开具证明,随便写个数字就让大家捐款?”有志愿者称,他已通过公益微信群发起抵制轻松筹的倡议,“如果治病只要10万元,但求助人却发起20万元的项目,怎么办?”  福建闽腾律师事务所黄华鸿律师认为,对于求助信息,网络众筹平台负有核实义务,若发生诈捐、骗捐等行为,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质疑二:手续费为何这么高?  通过轻松筹给求助人捐款,平台将收取2%的手续费,也就是说,小书的30万元善款,有6000元会被平台抽走,这也是网友们质疑声最多的地方。不少捐款人认为,轻松筹是披着慈善外衣,行商业之实。根据官网公告,去年10月11日前,轻松筹收取的手续费为1.5%,后因“无法维持补贴”提升为2%。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轻松筹是一个商业化平台,收取手续费是为维持平台运转。“2%的手续费,大多都用于支付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接口费用。”该负责人表示,轻松筹所收取费用只够维持运营而已。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这抽成也太高了,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审计。”网友“一方田”说。  质疑三:爱心款进私企账户,怎么保安全?  “我捐的钱,为什么全部进入轻松筹公司的账户?”在福州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的刘仪伟,通过轻松筹捐款了3笔,共500元。但他发现不少求助人提现时遇到了难题,这也让他生疑,资金谁来监管?谁来保证安全?  上述负责人坦言,爱心捐款的确是全部进入该公司后进行一个结算周期,再由求助人提出提现申请。而对于刘仪伟提出的质疑,该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称会保障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大量资金涌入私人企业,也存在非法集资的巨大风险,”刘仪伟说,“假如这家公司倒闭或有其他经营问题,卷款跑路也有可能。”刘仪伟说,这样的事,哪怕只发生一次,就足以伤到公众的心。  质疑四:有无募捐资质?  即将于今年9月实施的慈善法,第23条明确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记者查询发现,轻松筹暂不在此列。  轻松筹基于朋友圈的传播方式,明显不符合慈善法的初衷。负责慈善法起草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阚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在的朋友圈太大了,一个圈套一个圈,目前的考虑是不能这样做。法律草案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开募捐的方式定向募捐都不可以采用也不可以变相采用。”  福建闽君律师事务所卓文斌律师建议,完善相关机制,如平台想要开展慈善众筹,需要先得到类似于牌照之类慈善机构运营资质。此外,众筹平台还应让爱心款进入慈善组织,平台起到传播作用。  慈善法新规定,轻松筹再也不轻松了!    今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构成犯罪。  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捐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此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还可能面临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慈善法》将成为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慈善法》到底是一部什么法?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开展募捐的主体需要什么资格?“互联网+”慈善如何开展?骗捐诈捐如何预防?税收优惠如何实施?慈善信息如何公开?其立法传递了什么?又将改变什么?    1  个人可以发起公开募捐吗?  不行,只能与有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  现实中,经常有个人就某个事件发起公开募捐。然而,根据慈善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那个人需要发起募捐,该怎么办?  ·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  ·由该慈善组织公开募捐;  ·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2  只有红十字会等才能公开募捐?  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都可以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哪些机构有资格开展公开募捐?目前,我国除试点地区,只有少数慈善组织有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募捐的权力,其余组织只能面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募捐。  此次,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依法登记或者认定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3  遭遇诈捐后如何讨回公道?  可以投诉举报,属实将被依法查处  男子扮“知乎女神”骗捐24万元、女子谎称父亲在天津爆炸中身亡骗捐近10万,这样的新闻真心不少,遭遇骗捐后怎么办,如何讨回公道?  骗捐不仅是缺乏道德的行为,更是违法行为。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对于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则将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4  有人承诺捐款却不兑现,怎么办?  将可能会收到法院的支付令或起诉书。  有些个人或单位在公众面前许下了捐赠承诺,之后却迟迟不予兑现。面对这种言而无信却得名得利的行为,公众常常无可奈何。  今后,这种行为要小心了。草案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具体而言,在两种情形下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对于捐赠人拒不交付的,草案规定,“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这两种情形可要看仔细了:  (1)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的;  (2)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所谓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的规定,包括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救助自然灾害等公益活动。  5  捐款如何避免被挪用、侵占?  慈善组织应定期公开,捐赠人有权查询,挪用侵占将被罚。  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  慈善组织:定期公开募捐情况和项目实施状况。  6  受捐人信息可以被随意公开吗?  慈善服务应尊重受益人人格尊严,泄露隐私将被责令整改  捐助者拿受捐者做宣传、受捐者个人隐私被公开,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对此,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的人格尊严。  另外,慈善组织如果泄露受益人个人隐私,还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所以说,轻松筹在新的慈善法出来以后真的还能轻松吗?如果公众筹款不再轻松,那这些急需善款的公众的命运又该走向何处?大众的善意援助又该被如何保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说明。(福建日报微信综合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拯、央广网、苏州普法)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爆料信箱:商务合作咨询请加微信:gt3520 &QQ玉田在线荣誉出品——15年专注古田资讯平台建设!数万古田人聚集的平台,古田人都在关注……长按扫码关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__news1_1_miaoshu}
{__news1_2_miaoshu}
{__news1_3_miaoshu}
{__news1_4_miaoshu}
{__news1_5_miaoshu}
{__news1_6_miaoshu}
{__news1_7_miaoshu}
{__news1_8_miaoshu}
{__news1_9_miaoshu}
{__news1_10_miaoshu}
{__news1_11_miaoshu}
{__news1_12_miaoshu}
{__news1_13_miaoshu}
{__news1_14_miaoshu}
{__news1_15_miaoshu}
{__news1_16_miaoshu}
{__news1_17_miaoshu}
{__news1_18_miaoshu}
{__news1_19_miaoshu}
{__news1_20_miaoshu}
扫描二维码,关注玉田在线-古田微生活,它的精彩文章不容你错过~
扫描二维码,关注玉田在线-古田微生活,它的精彩文章不容你错过~您现在正在浏览:
朋友圈里的募捐求助能信吗?
发布时间:
11:20:54 & 作者:吴雨欣 & 来源:
摘要: 筹款项目遭质疑
轻松筹回应:没有审核义务但尽量保证真实性
&一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我们确实不能&上来就管死了,而要先&看一看&。这既是给它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为了暴露监管漏洞,让随后出台的监管政策更加公平有效。&这是5月 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数博会上,对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关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建议的回复。
&5月25日,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借这段话向《IT时报》记者回应了该平台正面临的舆论风波。此前,微博网友@午后狂睡_Silent连发多条博文质疑轻松筹审核不严、求助者信息失真、善款进入公司账户、无法监控善款专款专用、无募捐资质等问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扎堆出现在朋友圈里的捐款链接能不能信?众筹互助能不能让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得到帮助?互联网平台在其中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一系列问题拷问着这种新型的慈善模式。
质疑:是真可怜还是互联网式乞讨
轻松筹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慈善&的众筹方式,&大病救助&是其中&微爱通道&的项目,不仅发起众筹能像发微博、朋友圈一样简单,还能依托于社交网络快速传播。不过,面对这些在朋友圈霸屏、恳请社会伸出援手的重病病人,网友心里也犯嘀咕,这些求助信息真实吗?平台又是如何审核的呢?
过度募捐是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午后狂睡_Silent质疑轻松筹的原因之一。 @午后狂睡_Silent在网上对一位江西萍乡市患者发起的轻松筹项目提出质疑,认为其右腿换髋关节只需3万元,且当地医保可报销85%,10万元筹款目标太高。
&我的朋友恰好是患者医院医疗器械的供货商,朋友尽量在为他降低费用,建议他用终生不换的,他却花3万元换了一个一般材质的,还到轻松筹上筹集10万元,这样的项目平台竟然审核通过了。& @午后狂睡_Silent告诉《IT时报》记者。这条微博被传播之后,病人是真可怜还是互联网式乞讨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5月24日,《IT时报》记者联系到这位患者的儿子汪海,汪海告诉记者,母亲的病是在胎儿时没有发育好,拖到现在才看,病情比较严重,已于今年1月底花费8万元给左腿换骨,右腿最近刚刚做完手术,已经花了9万元。从汪海向记者提供的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预交款收据来看,他分别在5月9日及5月18日,向医院缴费9万元。
轻松筹也向记者提供了与患者主治医生王奇沟通的录音,录音中王奇称患者的治疗费用预计在10万元左右,而且该患者的医保报销在当地只能报5万元的30%,也即一万多元,这意味着患者仍需自费8万多元。
&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妹妹是贷款读完的大学,没想到网络筹款却引来非议,后续我会将费用明晰上传至轻松筹,给大家一个交代。& 汪海说。
截至5月26日,这个项目上线7天,共筹集资金1万多元。汪海说:&除了第一天捐款的人比较多外,后来就没人捐款了。&
轻松筹:&我们不会碰救助资金&
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误会及网络上的指责、谩骂让汪海及其家人觉得很委屈。但轻松筹作为众筹平台也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如果筹款的项目更加公开透明,是否这样的质疑会少一些呢?
5月20日,轻松筹针对网友对个人救助项目的疑问发出的《声明》中提及,轻松筹作为信息服务平台对项目细节情况不存在法定的审核义务,但公司会通过对医院诊断书等材料初步审核及赋予平台其他用户监督举报等权利,以在公司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保证发起项目的真实性。
&目前,轻松筹的注册用户有600多万,项目60多万个,审核主要靠客服人员针对发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线上审核,包括审核提交信息、与当地医院、派出所、村委会联系求证,我们也在全国各地招募了近400人的志愿者,帮助我们进行实地审核。&于亮告诉《IT时报》记者。
这意味着,作为众筹平台,轻松筹很难确保每个筹款项目的真实性。一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告诉《IT时报》记者,该科室的病人曾因为盲目追求偏方耽误治疗后,在医院尚未告知ICU治疗费用的情况下,在轻松筹上发布信息称其需要ICU费用15万元,并在三天内筹集完毕,但实际上,该患者第二天就转出了ICU,&我们知道该患者的真实情况,却只能看着那么多不明不白的好心人为他捐了这么多钱。&
轻松筹另一个被质疑的软肋是,筹集的款项需先打至微信支付为众筹行业开设的筹款账户,三天后转至轻松筹的专属账户,发起人申请提现后,再由轻松筹打至发起人账户,轻松筹从中抽取2%的管理费用。
在这个过程中,轻松筹相当于拥有一个善款的&资金池&,而这一点在现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向中,政策是趋严的。以P2P网贷行业为例,银监会给出的四条监管红线之一,便是&不得设立资金池&。
&平台确实可以触碰到救助资金,但我们不会碰。&于亮告诉《IT时报》记者,至于轻松筹对救助款收取的2%手续费,于亮表示,每位爱心人士赠予的款项都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1.5%用于微信支付的端口使用费,剩下的0.5%用于平台运营。平台目前是靠A轮融资在支撑,2015年度公司内部审计结果是亏损状态,他承认在项目设计上的不完善,让有些人钻了空子,但平台会加强审核,比如个人将不能修改筹款金额,改由客服人员处理。
然而,众筹活动中最重要的救助款管理只能依靠平台自律,这是否能说服大多数人,仍是个问号。
争议:是个人救助
还是个人募捐
众筹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方式之一,被用于产品创新、股权融资、个体互助等多个领域。然而,与成熟的产品众筹、已有监管制约的股权众筹相比,互助式的众筹定位尚不清晰。
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的新《慈善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换句话说,只有公募机构才能面向大众筹款,个人在网络上直接开展募捐活动是不允许的。比如腾讯公益是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无法直接资助个体或NGO(非政府组织),所以腾讯公益需为乐捐平台引入公募机构,临时赋予项目公募资格。
5月26日,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范围一栏显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
对此,轻松筹给出解释,该平台上整个项目的发起及救助流程不属于新《慈善法》规制的募捐范畴,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运营的&轻松筹&平台并非慈善组织,无须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也并未违反公司经营范围中&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的限制。此外,平台上的项目性质属于&个人救助&,未被新《慈善法》所禁止或限制,其法律关系为单方赠予。
对此,业内知名律师赵占领向《IT时报》记者表示,在个人救助方面,新《慈善法》并未明令禁止说不可以,众筹平台虽然不是慈善组织,依然要对发布信息有初步的审核义务,要求项目发起者对其信息的合法性做出承诺,对众筹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并对平台上的诈捐负有连带责任。事实上,个人救助与个人募捐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平台不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个人募捐&,并可能因此被质疑募捐资质。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所谓个人募捐是指利他行为,个人救助则是利己行为。在《慈善法》草案的讨论过程中,有些代表就提出,个人救助不属于慈善活动,《慈善法》中可不作规范,但不宜赋予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权利。
另据记者了解,除轻松筹外,其他创业性质的众筹平台也正准备涉足大病救助类的捐赠众筹项目,以丰富互联网慈善的形式,打破传统公益地理空间的障碍。
别让网络众筹寒了网友的心
&网络上及朋友圈太多的求助项目让大多数人有心无力,甚至变得麻木,更何况还牵扯到公信力及救助项目可能失真等问题。&刘志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第一现场》节目的制作人,由于工作关系,刘志祥经常接到重病患者的求助,此前,他通过一些互联网公益平台,帮助多位重病患者完成了募捐。
刘志祥告诉记者,在帮助募捐前,栏目的工作人员都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治疗情况,并到患者家中或医院实地探访。募捐过程中,刘志祥选择的网络筹款平台仅提供平台服务,做初步审核,与平台合作的公募机构愿意认领该项目后,才能上线筹款,救助款项也无需经过平台、发起人,直接打至公募机构的账户,后续款项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酌情分批次申领。此外,公募机构还可为累计捐款超过一定数额的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
作为一档民生节目的负责人,刘志祥很清楚,在社会底层有很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媒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每起案例并不能都通过电视向社会求助。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募集手段,他认为是为这些穷困的人提供了一条更有可能获得帮助的新方式。
然而,从他亲手操作的几个案例来看,有《第一现场》做背书的募集项目,很快便能完成目标,而他作为个人发起的项目,则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慷慨解囊之外,进展缓慢。
&如果这些网络众筹项目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将逐渐失去人们的信任,更糟糕的是,钱不能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中,那才是慈善的悲哀。&刘志祥 认为,网络募捐如何规范监管,确实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华为P9要卖近4000元,你买吗?
买,信赖华为的品质
不买,赶上水果价了。
热点新闻排行榜
电话:86-021-
Copyright (C) 2007 www..cn All right reserved 
IT时报网 内容未经许可 不许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松筹求助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