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便宜网速好的用哪个哪家运营商流量便宜啊

卖流量利润率低
其实运营商还可以这样玩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提速降费”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似乎始终没有达到消费者的诉求。面对政策施压、虚拟运营商、OTT的冲击,三大运营商的日子并不好过,眼看着传统业务被逐渐蚕食,自己要沦为“管道工”,心里急得很,这也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此时,如何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让
“提速降费”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似乎始终没有达到消费者的诉求。面对政策施压、虚拟运营商、OTT的冲击,三大运营商的日子并不好过,眼看着传统业务被逐渐蚕食,自己要沦为“管道工”,心里急得很,这也直接反映在财务数据上。此时,如何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实惠,这是运营商要思考的。
运营商日子不好过流量需要新玩法
随着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普及,运营商已经很难从话音、短信等传统业务上捞到油水,但同时也催生了另一大需求,那就是流量。4G时代,手机网速已经不逊色于网络宽带,人均流量的消耗大幅攀升,“睡前忘关流量,一觉醒来房子归移动了”虽是戏言,但也印证了巨大的使用需求。
作为服务提供商、网络基础资源的把控者,运营商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毕竟流量都需要从这里提供,虚拟运营商势头再猛也只是“二次引流”。然而,单纯的“卖流量”已经让运营商看到了天花板,不仅是因为利润率很低(网络、管道、运维都是成本),还总有合作伙伴和或消费者抱怨流量太贵,两边不讨好。
根据中国结构收入结构测算曲线图,预计2016年第四季度流量收入将超过话音收入。如果不改变,运营商的利润率可能会越来越难看。正如国务院在《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到的,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
如今,慵懒的运营商已经难以坐着数钱,而是要跑起来“抢钱”,从谁手里抢?虚拟运营商、互联网公司、消费者都是潜在目标。流量不清零、隔三差五地送个流量包...这些措施无法改变根本问题,即使暂时安抚了消费者的情绪,也解决不了利润率。更何况,我还听到不少用户抱怨:“速度是快了,钱也更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实运营商没少付出,只是没做到消费者的心里。好在,他们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新玩法。
送流量难持续合作是出路
说到新玩法,送流量是最简单粗暴的,不过一般只有新入网的用户,或者逢年过节才能享受到。此外,并不是每家运营商都会采取这种方式,优惠的程度也不相同。这些只能算是运营商内部的促销计划,变向的降价优惠,没有什么新意,也难以持续。至于流量共享,道理差不多,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游戏规则。对于运营商来说,“送流量”依然摆脱不了卖资源赚钱的路子,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而且流量的价值也在逐渐贬低,“老本儿”能吃多久还是个问题。
送流量难持续合作是出路
这时候,运营商想到了合作伙伴,试图增加新鲜感和互动性,效果也还算不错。运营商找到了一些互联网企业,与他们的app谈合作分成,针对app收取定向流量费,有了点儿精准定位销售的意思。举例来说,网易云音乐为联通和电信用户提供了流量包,每个月的价格分别为9元和10元,QQ音乐则是三家运营商均有覆盖,不过移动和电信有地域限制。类似的音乐app还有不少,不贵的价格对发烧友来说也还划算。
视频也是一大需求。腾讯视频面向联通3G和4G用户推出了流量全免,每月15元,还附赠7天好莱坞会员,同样价格的还有优酷,每月针对联通3G/4G用户有6GB的定向流量。不过,也有不合作、主打自家VIP资源的,比如乐视和爱奇艺。此外,社交、网游等领域也有类似的定向流量包,就不一一例举了。总的来看,联通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方面,是相对更积极的。
与之前的广撒网相比,互联网公司拿到流量资源后,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向组合套餐,将流量更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刺激了运营商的流量消费,留住了用户,免费+增值的方式也让流量产品化。对于常年卖增值业务的运营商来说,思考模式早已愚钝,此举也倒逼其有了新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手机将app定向流量扩展到了全域,为运营商的流量消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终端厂商加入其中,这些不差钱的企业为了营造手机卖点,出手也势必很阔绰,运营商应该不愁有钱赚。可以说,传统的流量使用已经无法吸引用户的兴趣,在政策施压下,运营商降价是大势所趋,如何提升用户的兴趣,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买流量,加强社交性和互动性,是运营商需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的。
所谓的后向收费,真的可行吗?
说到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后向收费”算是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前向收费是对使用业务的用户收钱,而后向收费则是对提供业务或内容的合作方收钱。也就是说,企业提供定向或通用、本地或全国的套餐,产生的费用由企业直接付给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承担。什么意思?如果你来玩儿网游,用工具下载东西,或者看视频,这些是不花流量费的,由企业统一购买。
对于企业支出的那部分流量费用,可能会通过会员或者其他模式弥补回来。这其中,用户应该是赚到实惠的,企业(服务提供方)也吸引了大批使用者,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角色并没有改变,收益也不见得多好。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企业的预算有限,不会将钱都花在买流量上,毕竟这只是一个卖点,还是用户更重要;其次,企业倒是吸引来了新用户,可运营商的用户和业务规模并没有变化;此外,这种“半路截流”的模式,所得的收入远没有前向收费的多。
在“后向收费”过程中,运营商更像是企业的“增值工具”,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管道工”角色,所谓的创新只是新瓶装旧酒,本质没有改变。运营商担负着巨额的管道建设和运维成本,这点儿肉显然不够吃的。
发现用户真正的需求
表面改来改去,倒不如从模式上搞点创新,或者定位更精准。既然要定向,不妨更精准一点,与大数据相结合,找到真正的高频app,为微信、新闻、网游等场景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同时,监测每款app的后台使用流量。此前,用户对几百兆或者几个GB的流量把控没有那么精确,流量用着用着就没了的事情时有发生,让运营商“背了黑锅”。这样一来,也可以增加用户的信任感。
此外,随着内容质量的提升,企业也可以联手运营商推广“流量免费,内容付费”的方式。与之前的定向包月不同,内容提供方可以将整部电视剧、整张专辑、体育比赛一年的直播权,打包出售给用户,价格要高一些,给运营商的分成也更高。通过优质内容的定向流量,培养用户掏钱购买内容的习惯。
或许,你对某一类app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比如给一个人每月1GB的淘宝定向流量,他能用多少?是否真的有用?都是未知数,看上去挺大方,其实用户并没有得到实际的优惠。要避免这种情况,除了要结合基于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倒不如把选择权交给用户,他们才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
前几年,日本运营商KDDI推出了一项名为SmartPass的套餐服务。用户每月只需要交390日元,即可免费下载由KDDI打包买下的500多个手机App,还能享受KDDI会员限定的优惠券、保险等业务。这种自由消费的模式可以借鉴,运营商划出受欢迎的app,提供合理的流量价格,让用户挑选需要订购的app。
除了业务模式,收费方法也可以调整。VoLTE已经商用,三大运营商都在布局,这种技术基于4G网络,理论上可以实现传统话音业务的流量化。事实上,美国运营商AT&T、Verizon、Sprint等都将VoLTE话音及消息作为流量套餐包的一部分,免费供用户使用。在OTT的围攻之下,把话音费用归到流量,也算是一个尝试。
然而目前来看,三大运营商仍沿用了传统的时长计费,也就是VoLTE走流量,但计费还是老方法,并未选择美国的做法。这样的话,未来应该会针对话音和VoLTE收取较高的包月套餐费用,对网内或国内通话免除额外费用。如果定价科学,在确保消费者利益的情况下,运营商捞油水也并不难。
写在最后:
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基础设施资源、通讯管道、技术实力都是优势,并且还掌握着定价大权。不过,随着虚拟运营商和OTT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营商的存量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此时,要想继续在流量方面尝到甜头,靠老路子已经行不通,不仅要主动拥抱互联网企业,学习更新颖的运营模式,更重要的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体验吸引消费者。
责任编辑:肖龙飞
[搜狐汽车 试驾]宝沃BX7,一款眼下可能不那么知名的SUV新车,一个也许你并不熟悉的品牌。但是来到德国之后,你才能知道一个车标对于当地人的影响;一个品牌对于德国汽车发展的影响;以及共处多日后对媒体们观念的影响。好吧,先看完本篇试驾之后的感受和印象,再来一同了解下为何标题要将一款新车称为“回归”之作
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宝马M5车型的路试谍照,新车或将于2016年底正式发布,并将搭载一台全新的4.0T V8发动机。
外观方面来看,Jeep大切诺基Trailhawk在细节方面进行了小幅调整,例如发动机盖上印有亚光黑色条状拉花,Jeep品牌LOGO以及标志性的7孔进气格栅同样改为亚光黑色喷涂,前保险杠下方加装的两只红色拖车钩格外醒目。车头造型整体十分硬朗,野性十足。
被一辆日产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搞的晕车想吐是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管不了这么多了!我必须要披露Mr.L的残忍暴行,当他沉浸在派克峰爬山赛的幻想中难以抑制的无法自拔时,有没有想过我胃中那些尚未消化的汉堡默默承受了多大的G值?
特斯拉MODEL X最初首秀于2016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新车作为一款纯电动SUV,其内部可提供“2+3+2”样式七座座椅布局,并提供六座选装。外观部分,除了特斯拉标志性的家族化设计外,还配备了“鹰翼门”设计。配置部分,新车配备了包括空调系统的生化武器防御模式、主动安全防护功能等配置。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互联网热搜词
西湖的桥:断桥、长桥、西泠桥,故事可歌可泣。怎么选择运营商4G服务?哪家流量更便宜?
昨天下午17点,工信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发放LTE FDD运营牌照。加上此前早已发放的中国移动LTE TD牌照,至此,4G网络正式全面开放。
昨天下午17点,工信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发放LTE FDD运营牌照。加上此前早已发放的中国移动LTE TD牌照,至此,4G网络正式全面开放。
虽然中国移动借助TD制式在4G时代已经领跑一年有余,但是中国联通/电信与国际接轨的FDD技术同样不容小窥。那么问题就来了,现在的中国网络市场,4G网络究竟哪家强?下面,就让我们来比较一下TD-LTE和FDD-LTE有何不同。
首先,我们要简单的介绍一下,4G网络是指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缩写为:4G。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LTE是基于OFDMA技术、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包括FDD和T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
二、覆盖范围
三、终端实力
四、用户数量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在中国大陆市场,TD-LTE和FDD-LTE各有千秋,而此次FDD 4G牌照的发放,能够加快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整体容量,有效支撑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也将意味着会有更加实惠的4G套餐和更多的选择余地。
而在正式拿到FDD牌照后,中国联通和电信必然加速跟中国移动争抢4G用户。中国电信官方就表示,今年要发展1亿电信4G用户。对于用户来说,资费是非常敏感的选择因素。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对移动上网需求的普遍增加,套餐内移动数据流量的多少可能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
去年在4G套餐推出的一段时间里,不少用户抱怨&流量少、资费贵&。运营商们也在对4G套餐进行调整和降低资费。以下是最新的三大运营商4G套餐情况:
中国移动&和4G套餐&
中国联通4G套餐
中国电信乐享4G套餐
以1GB流量套餐为例,电信与联通相比,通话时长和流量都一样,但是电信的月套餐要相对便宜。电信与移动相比,月套餐费用只差一元,但通话时长更多。就此档位而言,中国电信的套餐相对优惠一些。
再以6GB流量套餐为例,相同的通话时长和流量,联通要更便宜一些。与移动相比,虽然联通的套餐费多一点,不过其通话时长要多出10个小时,因此在这个流量档位上,联通套餐相对优惠一些。
如果超出了4G套餐流量,运营商也为用户准备了流量可选包。
以比较基础的1GB流量包为例,中国移动需要50元,联通的价格是48元,而电信的50元只包800MB流量。以此来看,联通的价格比较有优势,中国移动与其接近。
总体而言,运营商推出的4G流量套餐相差并不大,需要根据不同的流量档位具体来选择。而且除了资费之外,你也得考虑网速和信号覆盖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4G套餐。
猜你感兴趣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哪个运营商的流量套餐资费最便宜?网速又好?
[ 本帖最后由 qq 于 日 07:23 编辑 ]
该帖共收到 22 条回复!
发表于 日 17:10
联通的流量套餐多,网速不行。
移动的比较快,基站覆盖广,流量套餐少。
发表于 日 17:15
联通都有啥样的套餐
发表于 日 17:33
5元30M,10元70M,20元150M,
发表于 日 17:35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发表于 日 18:16
我用的联通10元包100M
发表于 日 18:42
天下乌鸦一般黑,2G就移动,3G联通
发表于 日 19:02
5元30M,10元70M,20元150M, [/quote]
这是移动的吧
发表于 日 19:17
联通。2+2.5=20M+50M=70M的路过
发表于 日 19:17
移动好刷。钻~
发表于 日 20:16
联通3G的吧
发表于 日 20:38
原帖由 qq 于 日 11:17 发表
移动好刷。钻~
教教呗。。内信?
发表于 日 21:00
我现在用的联通2G,有E网,18块包220M流量,自带100M流量!
发表于 日 22:21
话说江西最便宜,10元500M
发表于 日 22:23
联通,二十无限飘过4G流量套餐用哪个运营商的划算_百度知道运营商回应网速不快:网友们上网习惯不好--百度百家
运营商回应网速不快:网友们上网习惯不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昨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广东省电信消费调查报告”。
今天是“世界电信日”,电信是指利用电报、电话、传真、无线电、互联网络等手段进行传递消息的通讯方式。既然是电信日,三大运营商肯定是逃不过消费者和媒体们的舆论追逐,网民们对于网速、资费等的质疑声是不绝于耳。
昨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广东省电信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针对运营商的电信服务投诉在服务类投诉中排位第一,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的电信行业缺乏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的内在动力,导致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服务需要。
据了解,电信收费不经同意、流量计算不透明以及网速太慢、尤其是遇到网速突然变慢的时候,运营商宣传的宽带速度与市民实际感受相差甚远,20M光纤宽带测速还不到5M。这是否存在“共享”、“超售”的现象?等等都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家用宽带竟 “缺斤短两”
市民刘先生反映,他在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安装了4M宽带,但一个月后,刘先生发现网速并不理想,与运营商告知的产品速率有很大的区别。按照运营商的宣传,4M宽带的理论速度应有512KB/s,如今的实际下载速度也就200KB/s,为什么会这么慢?刘先生心存疑惑。
刘先生打电话给运营商,却被告知宽带没问题,可能是电脑硬件或系统问题,建议刘先生找商家解决。但联系商家客服后,答复是硬件、系统都没有问题,应该是网络问题。就这样,刘先生折腾了几个来回,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宽带运营商存在违规操作或导致网速缓慢
其实,据记者了解,如同刘先生一样遭遇的宽带用户并不在少数。出现了问题找不到原因,联系运营商又被各种理由搪塞,最终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据知情人透露,大大小小的宽带运营商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是导致电脑网速缓慢的重要原因。
据记者调查,国内存在上千家二、三级宽带运营商,多数是从联通、移动和电信这三家一级运营商购买宽带后,再层层转包的销售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使用的宽带可能有几十户在同时使用,却对此毫不知情。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多数互联网用户所使用的宽带的实际下载速率低于宽带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
服务类投诉中电信服务纠纷最多
当前,一方面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一方面电信消费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为了解电信消费问题,广东省消委会在今年的“315”前对全省各级消委会近年受理的电信消费投诉进行了一番调查。
调查发现,年度,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电信消费投诉107221件,占总投诉量(356814件)的30.05%,在24大类126小类商品和服务分类中排在第一位。其中,关于产品(含移动手机、固定电话)的投诉量最大,共56312件,占电信消费投诉总量的53%,其中大部分投诉针对移动手机。其次是电信服务投诉,共26486件,占总量的25%;网络接入服务投诉排在第三位,共24441件,占总量23%。
据介绍,电信服务投诉全部针对运营商,相关投诉量(26468件)占总投诉量(356814件)的7.42%,在服务类投诉中排列第一。从性质看,投诉焦点集中在质量、合同、售后服务、价格等方面;质量、价格、合同问题有递减趋势,售后服务则在2015年出现井喷式增长,占全年电信服务投诉总量54.7%,比2014年增长817%,比2013年增长316%。
收费流量网速“诟病”最多
擅自开通增值项目
省消委会介绍,不少消费者投诉反映,运营商擅自开通多个增值服务,致使手机出现“异常”扣费。经过分析,省消委会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在收到类似“免费体验”或“开通即获话费(或流量)”等系统消息并享受免费期体验后,没有主动作出要求运营商停止增值服务的意思表示,运营商将其视为消费者默认开通增值服务,与消费者真实意思表示严重不符。
流量收费不透明
在消费者对运营商服务投诉中,集中反映屡遭“原因不明”的流量扣费问题,有未使用流量而被收费、未开通流量套餐而被收费、流量扣费不合理以及流量套餐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省消委会认为,通信运营商的流量收费细则不规范,消费者缺乏必要的消费指引,三大通信运营商单方面进行流量核计,缺乏第三方监督,导致流量乱收费、乱扣费问题成为投诉的重灾区。一些消费者反映,运营商对超出套餐额定流量的消费未尽提醒和告知义务,流量计量方式不明晰,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宽带网速“不足”
互联网服务中,带宽不足、网络速度慢也是投诉热点。一是消费者实际感受的网络速度远没有达到运营商宣传的速度,普遍质疑运营商广告、宣传单张、推广信息弄虚作假;二是消费者没有掌握网速测定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又缺乏第三方公正鉴定,引发大量无法调解的消费纠纷;三是消费者加价升级带宽后网速得不到明显改善;四是运营商对消费者反映的网络故障处理不及时,服务不到位。
省消委会表示,消费者普遍对网络速度、收费标准不满,但网速测定方式不明,证据不足,又因为经营者成本计算混乱,价格高低缺乏判断依据,这些都给纠纷协商和调解带来很大的障碍。
约谈运营商多数问题遭“回避”
广东省消委会开展电信消费专题调查后,梳理了消费者反映突出的17个具体问题,向三大运营商进行约谈质询。据省消委会介绍,运营商仅对实名登记、“机卡分离”判断标准和依据及合约机三包服务等3个问题给予到位回答或采取了措施。而对于流量计费和“清零”、收费混乱等消费者关注的问题,运营商的回复不能令消委会满意,有的甚至“没有正面答复,有避重就轻、回避问题之嫌”。
广东省消委会认为,对于质询的问题,运营商大多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将矛盾、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或客观因素。“例如,消费者普遍反映的宽带网速慢达不到承诺的效果,运营商认为主要是消费者硬件、设备、上网的习惯不好所致;消费者反映流量消费提醒不到位、不及时,部分运营商则归咎于消费者手机软件屏蔽、信号不好等原因。消委会表示,省内电信行业缺乏积极作为、主动服务的意识。”
鉴于电信消费矛盾突出的现状,省消委会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引起电信行政监管部门、电信行业组织及运营商的重视。首先,针对合同不规范的问题,建议由通信管理局、工商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整治电信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行动,并做好电信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及推广工作。第二,敦促运营商加强4G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网络通讯技术,改善通讯设备条件,提高消费者通讯质量。
最后,省消委会建议通信管理部门要加强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流量计费统一标准,同时加强流量计费监督,引入第三方监管,健全流量计费系统设备检查机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851
阅读:21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前两天,国行 iPhone 7 & iPhone 7 Plus...
娱乐资本论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运营商4g流量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