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送出我国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件

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_中国互联网博物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贴子:
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
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于日20时55分(北京时间)发出的。从1986年开始, 该所的一个研究组就开始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上进行方案设计和实验。当时国内尚未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因此计算机只能先通过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中转”与国际网络进行连接。而且那时候也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心存戒备,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壁垒”,计算机软硬件难以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卡尔斯鲁厄大学的措恩教授从德国带过来可兼容的系统软件,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互联及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9月14日晚间,研究所的技术专家们聚拢在“7760”周围,开始进行电邮的试验发送,并在邮件上方标明“testing”(测试)字样。李澄炯提出邮件内容用“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他认为这符合当时中国实际发展状况。随后,措恩教授按照该内容,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快速地敲下了英文邮件。但是几次发送,计算机均显示发送失败。专家们不得不对计算机的系统和硬件设施进行重新检查确认,这一过程花了近一周时间。日,研究组准备再次向国际计算机网络发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一封没有特定收件人的邮件。”李澄炯说,该邮件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网络寻呼”,希望外界收到来自中国计算机网络的声音。20时55分,随着键盘被敲击发出的最后一声“吧嗒”,计算机屏幕上闪出“发送完成”字样。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热 词& && &
谁发出了我国首封电子邮件?
&&&&来源:&&&&
&&&&&&字号
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20年间,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个点:第一封E-mail中转发出
黑色界面、绿色字符。
主题:The First Electronic Mail From China to Germany(从中国到德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发件人:Mail Administration for China
收件人:Zorn@germany
当这封邮件的截屏图像显示在王恩海的电脑上时,距离它的发送时间已经过去了22年。
日20点55分,第一封电子邮件终于穿越了半个地球到达德国。这幅截屏图在王恩海看来,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收藏品,因为它记录着中国最初迈向互联网的蹒跚脚步。
王恩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顾问,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的编撰者,他曾用一年的时间,多方走访、收集资料、直面当事人,探寻我国互联网发展之初那些尘封的历史。
日晚上,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里,十几个人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他们的任务是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内容以英德两种文字书写,中文译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日晚上,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里,十几个人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他们中间有王运丰,以及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专家维纳?措恩。
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是王运丰,还有一位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专家维纳?措恩。当时,中德科技合作进行得很好,但相互间的联系却并不顺畅――从德国寄信到中国至少要8天时间,而电话、电报极其昂贵。为了方便沟通与交流,他们希望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
“当时我们还没有能力制造大型计算机,发送邮件用的7760是措恩教授从德国拉到的‘赞助’,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这台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有限,当时调试这台设备还要到西门子公司去,而且要在晚上西门子的工作人员下班以后。”王恩海说,“那时,中国还没有成为国际计算机数据通信网CSNET的成员,只能先通过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中转’之后再和国际互联网连接。”
经过一番调试,技术小组在北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搭建了邮件服务器节点。但第一次发送,却因CSNET邮件服务器上的一个数据交换协议存在漏洞而失败。
6天后,项目组修补了这个漏洞,第二次试发邮件。日20点55分,这封邮件终于穿越了半个地球到达德国。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就此发出。据粗略估算,发送这封邮件的费用将近50元人民币。
第一封出国电子邮件
(责编:詹茜卉、周斌)您好, []|
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成功发出
1987年9月,CANET(中国学术网)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 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原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李澄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回忆道,“从1986年开始,我们研究组就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上做方案设计和实验。那时候也没有Internet的概念,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我们心存戒备,重要设备、技术都不向我们开放,计算机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从德国带过来可以兼容的系统软件,我们研究所的计算机才具备了与国际网络连接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技术条件。”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邮件发送的条件基本具备。日晚,在北京车道沟10号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一栋小楼里,13位中、德科学家围在一台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旁进行电子邮件的试验发送。维纳措恩在接收邮件的地址里输入了包括自己在内的10位德国科学家的电子邮箱地址。邮件的内容是由英文和德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内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议的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维纳措恩敲下了回车键开始发送。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等信号,可是怎么等,也没等回来。大家开始重新检查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后来发现是一个数据交换协议有点小漏洞,导致邮件未发出去。于是他们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日20点55分,发送键再次按下,与上次相比这次大家都很紧张。过了一会儿,计算机屏幕出现“发送完成”字样,众人鼓掌庆贺。德国大学的服务器顺利收到这封邮件,并转发到国际互联网上,中国互联网在国际上的第一个声音就此发出。几天后收到了来自法国、美国等国家的祝贺邮件。第一个回信的是一位美国计算机教授,还有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发来的贺信。至此中国可以与世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了!(中国计算机报)
[责任编辑:liuxi]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发送的第一封邮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