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徐闻县县电信局书记是谁

首页_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于日在广东 湛江 徐城镇徐海一路107号(行政区号440825,邮政编码524100)注册成立,公司主要经营电信业务,注册员工人数为97人,注册资本600万元人民币,公司联系电话为,期待您的来电咨询
您可能喜欢
推荐湛江产品
暂时没有新闻文章发布
还没有人对该机关发表评论
(下图中的红点是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在湛江的具体位置,地图可以拖动,双击放大)
该网站是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在顺企网的免费商铺,如果您是该机关的负责人,请点击页面底部的链接管理或者认领本机关
绑定即可去除广告,免费发布产品和公司信息。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
固定电话:
机关地址:广东 湛江 徐城镇徐海一路107号
邮政编码:524100
局长:周世杰
相关湛江机关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版权所有,网址: ,机关地址:广东 湛江 徐城镇徐海一路107号 已经有133人访问 我机关主要经营产品:电信业务
相关链接:李昌梧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李昌梧,男,汉族,1950年9月生,广东省县人,学历中央党校,职称经济师、政工师。
李昌梧个人履历
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李昌梧所任职务
1970年12月后,在广州军区守备一团当文书、班长;
1977年5月后,在化肥厂当干事;
1978年5月后,历任徐闻县前山糖厂干事、股长、副厂长;
1986年6月后,任徐闻县下桥糖厂党委书记、厂长(其间:1989年4月至1991年4月参加北京经济函授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3年4月后,任中共徐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
1993年7月后,任中共徐闻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参加广东省委党校外贸管理专业大专班学习);
1998年4月后,任中共湛江市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正处级);
1998年5月后,任中共湛江市坡头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8年11月后,任中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正处级);
1999年5月后,任中共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9年8月后,任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书记(其间: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进修学习);
2003年1月后,任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2003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4年6月后,任中共市委常委兼中共雷州市委书记;
2006年3月后,任中共湛江市委常委兼中共雷州市委书记、雷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0年11月后,任湛江市人大会党组成员;
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任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湛江市第六、七、八、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湛江市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湛江市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
企业信用信息点击这里搜索企业信息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主要经营:null等产品。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我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欢迎各位新老客户来我公司参观指导工作,我公司具体的地址是:广东徐闻县广东省徐闻县徐城镇徐海路107号 。
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的疑问,您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或直接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会第一时间及时与您联络。
我们网站已正式开通!我们主要经营“null”等产品。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我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欢迎各位新老客户来我公司参观指导工作,我公司具体的地址是:广东徐闻县广东省徐闻县徐城镇徐海路107号。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的疑问,您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或直接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会第一时间及时与您联络,
我们衷心的希望能与各届朋友合作,携手未来,共享成功的成果!
欢迎您到访我们网站,目前主要的产品服务有null, 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的疑问,您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或直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将会第一时间及时与您联络。
地图(下图中的红点是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在的具体位置,地图可以拖动,双击放大
温馨提示:该网站是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在传众网的免费网站,如果您是该单位负责人,请&&登陆后申请个性化二级域名并更新您的企业资料后,即可删除你单位页面的所有广告,所有操作免费。
Copyright &
广东省电信公司徐闻县电信局()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人物简介 | 徐闻县地情网
2010《徐闻年鉴》
徐闻大事记()
徐闻大事记()
徐闻概况(图文)
徐闻县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手册
《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
按出生年月先后排列。
郑 均 原名郑成均。1923年10月出生于徐闻县下洋镇坎下村。1935年到下洋镇读高小,1937年到徐中读初中。1938年因父亲病逝休学在家务农,并参加下洋镇进步青年组织东华体育会。1939年底开始接受共产党员林飞雄关于抗日和革命的教育启发,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复学徐中,后转读师范。1942年5月受林飞雄布置,为联络抗日的朋友而在坎下办农场,并在方野领导下开展抗日宣传,秘密发动组织群众准备武装起义。1944年7月经方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下洋起义失利后,奉命到海康县工作,任抗日联防区宣传股长;同年6月调入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三营八连第一排,任政治服务员;日寇投降后,先后任防城中队指导员、一团三营八连指导员。1947年1月任一团三营政委。1948年4月任桂滇边纵云南武工队指导员,到云南麻栗坡白区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同年9月任中共麻栗坡县工委副书记,年底在该县组织起滇东南护乡第四团,并解放了麻栗坡县城。1949年4月任中共麻栗坡县委书记,建立了全县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调任滇桂黔边纵第四支队三十二团政治委员。1950年4月调任马关县委书记,10月调任广南县委书记。1951年4月任中共文山地委政研室主任,11月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兼政研室主任。1954年4月任文山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兼青委书记、党校校长、报社社长。1956年4月任文山地委常委,分管宣传、共青团地工委、党校、教育、卫生、文化、科委、体委、报社等方面工作。1964年6月调云南省宣传部任部务委员、文艺处长。1974年6月调任云南工学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院长。1980年7月调任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1984年离休。
张宗儒 1923年10月出生于徐闻县下洋镇下港村。1933年至1938年间在下港小学就读。读书期间才智过人,但因家境贫寒,仅在小学五年级即辍学。同时也因目睹无数农民与自己一样在苦难的深渊之中受煎熬而萌发了解救民众疾苦的革命思想。
&&& 抗日战争爆发后,1945年他投身革命,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飞鹰球队、抗日游击小组等组织,并任组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日,他参加震撼全县的下洋武装暴动,公开与国民党周旋,频繁转战, 打击敌人。因敌众我寡,战斗失利。而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找来一条船,带领、护送20多位游击队员前往遂溪游击区寻找部队,并加入了南路人民解放军,随军西征、赴越。至1950年,先后在南路独立一大队、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越南人民军五十七团一七一小团、滇桂黔边纵一团、两广支队等单位工作,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中队长、大队长、营长、团长等职,后负责参谋处工作。其间,部队常常转移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边境地区和越南中部。在敌强我弱及粮食、武器弹药十分缺少的情况下,他以身作则,克服种种困难,率领部队完成各项战斗任务,立了不少战功,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解放中南纪念章、西进50周年纪念章和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荣誉章各一枚。
&&& 建国后,1950年至1981年间,先后在钦廉、钦州、高要、肇庆等军分区任科长、教导大队副队长以及灵山、德庆、罗南、郁南等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兵役局局长、肇庆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工作。1981年离休后,还不遗余力地为人民多做好事。
骆学海 1928年8月出生,徐闻县迈陈镇那练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8月在海口市国立第一侨民中学高中毕业。1949年9月至1953年10月先后在徐闻县那宋小学、那练小学、县第三小学、角尾小学和大井小学任教导主任或校长。1953年10月至1957年8月于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习,毕业后留校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教研室(组)当助教。1978年任讲师,1986年任副教授。1989年退休,退休后返聘原单位工作,直至1998年2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工作期间还任过植物保护系党总支委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和植物病理教研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 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承担国家和广东省多项研究课题,完成科研论文20多篇。教学方面主要教授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指导硕士研究生研究。科研方面主要成果有:
&&& 一、柑桔黄龙病研究。曾获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90年农业部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主要有:《柑桔黄龙(黄梢)病热治疗的初步研究》、《柑桔黄龙病热治疗研究》、《柑桔木虱传递柑桔黄龙病试验初报》、《柑桔种子的热处理试验》、《柑桔黄龙病热水间歇消毒试验》。
&&& 二、番木瓜病毒病研究。曾获广东省高教厅科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论文主要有:《番木瓜畸叶病毒新发现的一种番木瓜病毒》、《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构建》、《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三、对番茄、辣椒、烟草和桑树病毒病和水稻白叶枯病也均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
&&& 四、参加全国性专著编写。参加编写的专著有:《中国果树病虫志》、《果树病害防治》、《作物病害防治》、《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词汇》、《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等。编写本校教材有《植物病毒学》、《甘蔗病害防治》等。
邹其勃 1933年10月出生,徐闻县徐城镇人。1953年于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中毕业; 1957年,于北京地质学院本科毕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兼任广东省成人科技大学教授、广东省地质学会水文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员、广东海外建设总公司工程开发一处顾问、高级工程师等职。是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
&&& 其主要成就:他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40余年,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0多篇。1978年至1980年,参加广东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珠江三角洲的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试验南畲试验区控制与降低地下水位科研工作,主要负责编写其中地下水动态、供排地下水的土建工程对控制与降低地下水位影响等部分科研论文。1986年,编著广东省东莞和新会试验区给排地下水的土建工程对控制与降低地下水位等影响研究论文。1990年,编写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流溪河水库和黄龙带水库实习指导书。1995年,在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主办的《广东自学考试期刊》第一期上发表《如何学好土力学及地基基础》一文。1998年4月,负责执笔编写广东省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课程考试大纲(试行))。近年来,受聘于广东省应用科技培训中心讲授《工民建专业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课程。
&&& 1963年,被广东工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1995年一1996年度被华南理工大学评为工作成绩显著者并发给荣誉证书。其本人事迹被录入《世界名人录》、《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外名人辞典》等。
林祥任 1937年秋出生于徐闻县龙塘镇锦山村。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后留校先后在生物系、化学系担任化学教学工作。1966年后,从事学校教学管理研究。1979年至今一直在广西师大担任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后任科长、主任、研究员(教授)、研究生部部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会员,为中国共产党员。二十年来,以研究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律,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质量为中心,特别是对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以及后进省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成果突出,使广西师大至1998年在校硕士生、研究生班达到2100人的规模,居于国内地方院校前列,经国家检查评估认为管理&具有特色,成绩显著&。
&&& 其研究成果主要有:出版编著有《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探索》,合作专著有《高校教务管理导论》;在国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并分别被收入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被转载,如《后进省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被《中国教育管理精览》、《改革开放与市场文选》、《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中国二十一世纪论坛》、《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等7家书刊转载。此外还主编教学管理用书《广西师大研究生教育大纲》、《广西师大研究生培养方案》、《广西师大研究生工作手册》和《广西师大研究生学报》、《广西师大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集》、《广西师大研究生论文摘要汇编》等。于1999年教学管理的基础建设的成果项目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t989&1998年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社科和教学优秀成果奖。其本人事迹先后被收入《中国师范教育通览&名家卷》、《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并受聘担任&中国教育专家名典)顾问编委和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
骆大章 1938年9月出生。徐闻县城北乡迈报村人。侨眷,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60年至1984年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系主任、副教授。1984年至1995年,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任副校长、教授和北京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正司级干部。
&&& 其主要成就:从事水泵设计、研究工作,他领导的教研室研制的离心泵水力模型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单级离心泵更新换代工作,水泵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二轻厅技术进步一等奖;WB型微型泵系列水泵性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全国22个省市多家工厂生产,累计产量100万台以上,获机械部科研成果二等奖。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微型潜水电泵、自吸泵、喷灌用泵、水力挖塘机、中型喷灌机用泵等。出版《农用水泵》专著,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研究生10人。1983年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新闻单位联合表彰11位全国先进工作者时,被誉为&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优秀代表&,在北京各大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农牧渔业部&先进教师&、北京市&体育工作先进校长&。
何学良 1939年11月出生,徐闻县迈陈镇人。1958年于海康一中高中毕业;1964年于中山医学院本科毕业。曾任徐闻县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广东医学院兼职教授。
&&& 他从事医疗临床工作30多年来,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临床经验丰富,在医学医药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共撰写医学论文20多篇,其中《胆道排石汤(合剂)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等有较高造诣。70年代,他利用胆道排石汤成功抢救了胆囊炎胆石症病人,使无数患者免去开刀之痛苦。他研制出胆道排石汤和胆道排石合剂,排石率80.7%,有效率98%。此项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学大会&优秀科技研究成果奖&。80年代,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和科研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广东省卫生厅表彰。90年代,他开展胸外、颅脑手术获得成功,且在再植指、再植肢手术方面也有新的突破。他从医以来,做过许多头、颈、胸、腹部重大高难手术,并解决了不少关键性技术难题。
&&& 他任徐闻县人民医院院长近20年,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使一间底子薄、技术差、房屋陈旧、设备简陋的医院迅速发展成为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有300多张病床、日均门诊量500多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0多人次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该医院多次被评为&省文明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等。他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劳动模范等殊荣。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6月获美国中华医学会&杰出成就金奖&荣誉证书。1998年8月,他被加拿大传统医学会礼聘为&国际医学顾问理事&,香港中华医药学院聘为学术顾问、研究员、客座教授等。
林望重 1942年8月出生,徐闻县城北乡石岭林宅村人。1955年7月于徐闻县石岭小学毕业。1962年8月于徐闻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1968年8月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本科毕业。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至1969年10月,在广州军区白藤农场劳动锻炼。1969年11月至1970年3月,在广州军区洞庭湖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4月至现在,在电子部第三十研究所工作,历任第三研究室主任(正处级)、某通信网研制工程副总设计师、某通信网研制工程技术顾问等职。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他从事科技工作30年来,锐意进取,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为国家电子技术、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共发表译文、著作50多篇(因工作性质,未发表在公开刊物上)。1977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505工号)。1980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一等奖(3015工号)。1987年两次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3083B工号和3025工号)。1993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特等奖(31180工号,一期工程)。1994年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30180工号,一期工程)。1998年获电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30180工号,二期工程)。1999年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30180工号,二期工程)。
黄振位 1942年9月出生于徐闻县下洋镇黄塘村。1959年在徐闻曲界中学(徐二中)初中毕业,1962年在徐闻一中高中毕业后从事农村青年工作。1969年在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曾任广东化工学院(后并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陈列部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和《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广东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统一战线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出版专著有《中共广东党史概论》(获广东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广东革命根据地史》;主编《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东革命根据地选论》、《谭植棠研究史料》、《广东革命史辞典》(任副主编);参与撰写《简明广东史》(获广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光明杯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中国近代史通俗讲座》(获广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香港史话》、《广东百科全书》(任人物分编副主编)、《中国人名大词典》;参与编辑《广东抗战史研究》、《改革开放与广东崛起》、《开拓&继承&发展》、《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等;发表论文《略论五四精神》、《广州农讲所的建立发展及其历史作用》、《论第一次国共合作》、《论第二次国共合作》、《论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等1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转载。其传略被收入《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
陈 贤 1945年10月出生于徐闻县大黄乡青桐九亩村。1952年至1958年,在青桐小学读书,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曾被选拨参加小学演讲竞赛,获第一名奖励;1958年至1961年在徐闻县迈陈中学读书,名列前茅,曾被评为&优秀学生&;1961年至1964年在徐闻中学(现徐闻一中)读书,成绩优秀,曾被评为&优秀青年&;1964年考取于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学机械工程机制工艺及其设备专业。在大学读书期间,曾担任班团支部书记。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毕业后,留校在机械系机制教研室任教师。
&&& 1974年至1984年在广西桂林齿轮厂工作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大胆革新,成绩显著,先后任技术科副科长、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1984年参加全国厂长(经理)统考,成绩优良受到奖励。1984年至1992年,于桂林市计划委员会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等职,并获高级师职称。1992年至1998年,任桂林市副市长,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国土、环保等工作。工作期间,曾到中央党校参加过高级计划研讨班学习和全国第18期市长研究班学习,还赴德国和印尼等国家参加过国际专业会议。1998年至今,担任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管财政工作。
陈堪富 1949年3月出生,徐闻县迈陈镇后埚村人。中共党员,副厅级干部。1959年9月至1965年12月在迈陈镇东莞小学读书;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役指挥员班学习;1996年6月结业于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书记班;1998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领导干部班。
&&& 1965年12月至1969年11月在第一守备区西瑁洲守备队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69年12月至1970年在第一守备区西瑁洲守备队任排长;1970年8月至1974年5月在第一守备区司令部作训股任参谋。1974年6月至1983年8月在榆林要塞区司令部炮兵科任参谋、科长;1983年9月至1985年11月在广州军区守备第九团任副团长、团长;1985年12月至1989年6月在广州军区守备第十团任团长;1989年7月至199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32师任副师长;1991年9月至1995年11月在三亚警备区任副司令员;1995年12月至今在海南省三亚市委政法委员会任副书记。
&&& 1986年在任十团团长期间,积极带领全团官兵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1987年荣获海南军区授予守卫海南22周年荣誉称号;1988年荣获广州军区授予治松治散先进团长称号。
邓陈茂 1949年12月出生,徐闻县徐城镇人。1969年7月于徐闻县第一中学高中毕业;1970年9月至1973年8月在徐城镇第四小学任教师;1976年毕业于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养殖系。曾任湛江水产学院珍珠研究室副主任、珍珠试验站站长、湛江海洋大学珍珠文化与展览中心主任、湛江海洋大学珍珠有限公司经理、中国宝玉石协会珍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程师。
&&& 他从事珍珠科研工作20多年,曾参加和主持国家、省、市重点科研课题10多项,其中&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获198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北部湾的文昌鱼&获1986年湛江水产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文被联合国《水产科学和渔业摘要》1987年11期登载。他长期主持珍珠科研工作,他负责的&生产性大珠母贝人工育苗&项目,经广东省高教厅验收,产量居国内首位。1990年-1992年主持科研项目&马氏珠母贝的术前处理试验&获得成功,珍珠质量明显提高,产量提高52.3%,论文被安排在世界水产养殖学会1996年会上宣读并被大会论文集登载。多年来,他深入生产第一线,做技术推广工作,举办珍珠养殖技术培训班11期,共培训养殖珍珠的骨干700多人,为提高湛江海水珍珠产量(全国第一)做出重大贡献。现主持湛江市重点科研项目&&988科技兴湛计划项目&建立企鹅珍珠贝养殖示范推广基地&。曾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代表论文有:《工厂化培育海水珍珠的研究》、《马氏珠母贝的术前处理试验》、《珍珠的扫描电镜观察》、《湛江港近江牡蛎的生态研究》、《3种珍珠贝的外套膜小片外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等。1999年《海水珍珠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杨 懂 1954年2月生,徐闻县徐城镇人。1972年4月在徐闻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高中毕业后,响应党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五七农场工作,任过农场第二作业区团支部书记,第三作业区革委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曾被评为农场生产标兵、县先进工作者,并被推荐为湛江地区知识青年代表,参加地区春节慰问团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1974年9月在广东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读书,任学生党支部书记,1977年10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6月调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委工作部干部处,先后任干事、科长;1988年先后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省直干部处、科教干部处任副处长、处长;1998年5月任广东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兼干部处处长。
何世屏 出生于1958年3月,徐闻县前山镇前山村人。1974年于前山中学高中毕业;1978年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于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于北京农业大学任讲师;1990年至196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在英国里斯特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工作;1996年至今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从事分子医学研究工作。鉴于何在科学上的贡献和成就,1991年他被吸收为英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1995年被吸收为美国科学发展促进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 其主要学术成就:他致力于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研究,并取得重大的突破和发现:(1)发现并证明了从细胞色素f传递的电子是经过质体蓝素酪83的芳香环传递到酮原子中心并经酮原子中心传递到光反应中心I的电子传递路线。(2)发现人类免疫系统错误识别导致自免疫疾病的分子机理。(3)发现人类调节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抑制蛋白族具有第二反应中心,也是体现此族蛋白活性的必需点。(4)发现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症发病的免疫补体系统中过渡被激发的分子机理。(5)发现人类男性不孕症中由于蛋白质C抑制蛋白缺失所导致精子受损害的分子机理。
&&& 何在英国发表《电子传递》科学论文代表作1篇、关于第二反应中心的科学论文代表作2篇。还在美国《分子医学杂志》、《免疫学杂志》上分别发表《关于神经性水肿发病的分子机理》、《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免疫机理》等科学论文,受到科技界的好评。1998年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中记载了何世屏的简况。
杨朝芬 1958年4月出生,今五里乡竹山村人。年在竹山小学读书。他从小爱听英雄故事,有一次,班主任翁娇讲完黄继光的故事,小杨就问道:&老师,你看我能不能像黄继光叔叔那样当英雄?&翁娇老师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行。&生产队五保户林大娘年纪大,行动不便。每天放学后,小杨就去帮她挑水、劈柴。学校暑假寒假,他主动到队里帮助放牛、割牛草,晚上还和民兵守护谷仓。有一次,社员黄大婶家失火,火苗窜出屋顶1米多高,他马上从家里拎了一个水桶跟着大人去救火。在小学阶段,他多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73年8月,他进入附城中学(徐一中)就读。当时,正值&四人帮&大闹&反潮流&。小杨暗自同几位要好的同学顶住干扰,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粉碎&四人帮&后,学校举行考试,他各科成绩优秀,被学校树为&学习尖兵&,还加入团组织。1977年7月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生产队记工员,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群众称赞。
&&& 1978年3月,他参军入伍,在粤42军143师478团1连当战士。他刻苦学习军事技术, 曾在全连刺杀考核中获第二名。
&&& 1979年2月,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2月17日清晨,我边防战士拿下了敌人占据的一、二、三号高地,并向四号高地发起进攻。四号高地山高坡陡,密布着30多个敌堡。
&&& 这时,杨朝芬所在连队正埋伏在四号高地的山脚下。他见到负伤的战友一个个从高地上救护下来,心如刀绞,怒火满腔,先后三次向排长欧光足求战。下午5时半,上级命令他们连组织一个突击排,在天黑之前拿下高地。6时,部队以猛烈的炮火向四号高地轰击。爆破组在火力掩护下,向四号高地冲去。10分钟后,第一个爆破手炸毁了敌人第一个暗堡。这时,担任第二爆破手的杨朝芬乘着滚滚的硝烟,抄起爆破筒,箭步冲到第二个敌暗堡左侧。暗堡里的敌人以更猛烈的火力向我冲锋部队扫射,部队前进受阻,不少战士受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杨掏出一枚手榴弹向暗堡的射孔投去。手榴弹爆炸后,敌人慌了手脚,停止了射击。小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飞快地跃到暗堡的射孔前,把爆破筒塞进了射孔,正当小杨准备拉燃导火索的时候,里面敌人拼命将爆破筒推了出来。小杨毫不犹豫地拣起爆破筒,迅速拉燃导火索,第二次塞进敌暗堡。敌人又猛地将爆破筒扔出来,导火索&吱吱&冒着白烟。面对快要爆炸的爆破筒,小杨沉着镇定,置生死于度外,霍地捡起爆破筒,用尽全力第三次塞进敌堡,他就地一滚。&轰隆&一声巨响,暗堡里的敌人血肉横飞。小杨被埋在土里,头部受重伤,耳朵震得&嗡嗡&直响。他昏醒过来,又和战友们一起投入总攻战斗。2月18日,部队党委在火线上批准杨朝芬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 1979年3月,杨朝芬在广西边防1团21连任排长;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给他记一等功;5月31日,他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英模报告团,赴京受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邓小平等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9月17日,被中央军委授予&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1980年12月,任广西边防3师7团10连指导员。1981年9月,到南京高级陆军步兵学院学习,1983年毕业。1984年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妇联&边陲儿女挂奖章&。1985年9月,任广西边防3师7团3营教导员。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9年6月,任广西边防3师干部科科长。1994年1月,任广东江门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正团级)。1997年7月,转业地方,在深圳侨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纪委书记。
&&& 董遵圻 1960年5月出生于城北乡石岭隆盛村。1976年8月于徐闻县第一中学(时称附城中学)高中毕业;1978年3月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四年后获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社会学系任助教、讲师。年在职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并参与筹建广东省社会学学会;1988年参加筹划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在此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生态变迁与发展&&广州市鹭江村发展的经验》、《论影响工厂技术人员工作态度的主要因素》分别获广东省社会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其本人还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和先进青年。
&&& 1989年他赴澳大利亚留学,1997年初获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区域发展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年),先后应聘为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研究员,曾主持澳洲科学院之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区域发展之分析&。他的学术论文《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及都市化()》获澳大利亚1995年度优秀博士生论文(社会学)一等奖。他的博士论文《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发展:一个区域系统分析的方法》,被学术评论委员会评鉴为&对中国南方区域发展的经典式分析;对研究中国当代区域发展史及区域分析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目前,他定居澳洲,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并兼任昆士兰州区域发展顾问。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常回国探亲观光和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廖文波 日生于徐闻县大黄乡边埚村。198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西北大学(植物分类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任研究实习员。1992年12月获中山大学理学(植物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讲师,1995年起任副教授,为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与系统学、(华夏)植物区系学、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及科研。曾在贺兰山、秦岭、南岭及海南岛等地区进行考查和研究。主讲《植物学》、《植物学拉丁文》、《保护生物学》、《植物区系学》等本科、研究生课程。参加编写《陕西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国藏药》、《贺兰山维管植物》、《广东红树林研究》、《植物学》、《现代生物学》等专著、教材共6部。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如&秦岭委陵菜属植物一新种&《植物研究,1992》、&广东种子植物区系特有属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5》、&中国特有植物大血藤的RAPD分析&《中山大学学报,1999》等。曾参加国家级及省部级等基金项目近10项,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华南若干特征植物区系成分的地带性分化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抗癌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质资源及繁殖生物学研究》及华南科学及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林业厅等项目4项。获1986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综合科学考察一等奖、1986年度陕西省高教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度中山大学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称号。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徐闻县地方志办公室     技术支持:
粤ICP备号     访问数: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闻县人民法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